一切听党安排(背诗)

一切听党安排(背诗)

一、一切听从党安排(朗诵诗)(论文文献综述)

王蒙[1](1994)在《失态的季节》文中研究说明 第一章据说曾经有过这样的"科学幻想",当人们移动的速度超过了光速的时候,人们会走——不,冲到光线的前边,会追上已经散射过去了的光线,追上昨日的、月前的、年前的、往昔岁月的光,回首,看到往昔岁月的图景,如追上了时间,如回到往昔的岁月;正如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与我们距离几万光年、几十(?)万光年,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几万年或者更长更长久以前的它们发射的光,我们永远不可能感知它的现在,我们只能生活在它们的古老的过往的微光里。然而,同样栩栩如生,如光的

李圆[2](2014)在《“老三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老三篇”是指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为全国军民树立了三个学习的榜样:白求恩、张思德、愚公;古今中外,非常齐全。在《毛泽东选集》1–4卷中,这样专门为一个人各写一篇文章,作为人们学习的典范,也只有这三篇。它凝聚了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的人格理想,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挖山不止、奋斗到底的愚公移山精神,培育了我们几代人,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促进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起了重大的鼓舞作用。学习“老三篇”运动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自成文起,到建国后被收录到《毛泽东选集》,伴随着“活学活用”毛泽东着作运动,“老三篇”的单行本、合订本等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发行。自林彪1959年担任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以后,便大肆鼓吹“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提出学习毛泽东着作是学习马列主义的“捷径”,学习的方法是“背警句”,在军队中倡导学习“老三篇”。在改造人们灵魂深处、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又多次发表讲话,要求“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学,搞好思想革命化”;“天天读、天天背”的学习“老三篇”运动扩展到全国,走向简单化、教条化、庸俗化的道路。随着林彪集团的破灭;加上群众、干部的批评和抵制,林彪鼓吹的学习“老三篇”运动也随之降温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专门地、疯狂地学习“老三篇”运动再也不会出现,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老三篇”。但是,并不代表“老三篇”没有用、没有必要学习了。“老三篇”蕴含的深刻内涵在新时期依然充满活力,永不过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取得许多重大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学习和践行“老三篇”十分必要,在当前仍然是进行思想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教材,是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有力武器。“老三篇”是对增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最精辟的论述,是进行党性锻炼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它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体系本身,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基本内容,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精神的构建,它所遗留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艰苦奋斗、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精神和经验对今天及以后的发展仍有积极意义。

吴辰[3](2016)在《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文中提出本文在大量考证史料的基础上,着重对于那些曾经不常被研究者们关注的日记、书信以及作者对于文本的修改等偏重于个人视野的材料进行爬梳,以整体观察的方式重新审视1950年代中国大陆(1949—1959)的文学生态,并致力于建立一种对于这一时期文学生态的微景观本文拟从个人化视野出发,来考察和还原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对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长期存在着的“政治化”与“去政治化”的文学解读方式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纠正。本文尽力使所用材料回归历史现场,摒除那种带有“后见之明”的预设,将视角从人周围的环境转向环境中的人,从群体转向个体;解释历史变化的方式从直线式的单因素因果关系转向互为联系的多重因果关系。这种阐释历史的方式比起之前粗线条的史实勾勒更能反映出个人在历史之中的意义,也更能反映出个人生活轨迹中一些具有机能性的事件。在文学研究中,这种改变体现为开始对经常使用的以面向公众的“作品”为研究主体的研究方式进行反思,转而从一系列个人化史料出发,以之为研究主体,并结合文学作品,讨论文学现象与个人心路历程之间存在的张力,在这块相对陌生的领域中,努力探寻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研究个人化视野中的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可以对原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从另一个视角去观照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和知识分子,回到他们自己的语境,去理解他们对新生共和国的关切与热爱。另外,本次研究也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观”的一次实践,“现代中国文学史观”是一种立足于现代民族国家,致力于建立一种沟通现代、当代两个领域的大的文学史观,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也证实了这种文学史观在组织材料与论证文学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时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同时,这种文学史观也是本文在论述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本文是由绪论、余论以及正文五章构成,其要点归纳如下: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对前人关于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以及日记、书信等个人化材料的综述,以及对于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范畴的界定,以了解论文选题领域的基本动态。第一章主要以一种整体的角度来描绘1950年代中国大陆个人视野中文学生态,这种对于这一时期文学生态的系统性的考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对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做出整体的把握。但是这种梳理不能仅仅是历时性的,历时性考察背后的时代断裂感在研究中往往会成为不能很好切入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一种历时性的线索的勾勒过程中所更需要把握的是历时背后一种共时性的情绪以及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的前进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从而研究在个人化视野中,对于文学生态的一种总体认知。这一部分以历时为经线,以共时为纬线从个人视野的角度回首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十年,来描绘出个人视野下对于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的整体印象。第二章主要论述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中大环境对于文学生态的影响。在文学生态的形成中,大的环境是一种具有先决性质的因素,它可以被看做是文学生态所赖以生存的“空气”,在这种“空气”中,文学生态中的一切主体才可以形成,并形成种种关系,在这种关系的网络中,文学生态里的种种现象才能得以展现。这一部分试图从作家个人化视野中与大环境的关系入手,着重考察作家在适应新的文化政治环境过程中的契合与冲突,被弘扬或者被遮蔽,以及在新的环境中文化资源以一种新的理念重新整合的过程中对于作家个人的影响,从而在个人化语境中探索作家与时代文化政治环境的关系。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在新中国1950年代中国大陆,生产制约机制对于文学生态的影响。显然,这种影响是极其明显的,但是,个人与这套机制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那种完全的上行下效或反映式的关系,个人在这套生产制约机制的形成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富有机能性的行为,是这一时期文学生态中张力的重要来源。本部分试图通过对于个人化视野中的文学生产制约机制的研究,来探索这套生产制约机制是如何在个人身上起作用的,以及这套机制背后的权力话语对文学生产的主体有着怎样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第四章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作家在从事文学生产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人事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对作家及其创作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也改变着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文学生态本身就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中最微观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中作家与团体,作家与亲友以及作家与其他人构成了一层层丰富的关系,种种关系相互交织,使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呈现出其独特的面貌。文学生态究其实质,是一种由不同关系组成的关系网络,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这一关系网络表层中最细微的部分。第五章主要是论述1950年代中国大陆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政治社会事件对于作家的影响,人的生活不可能脱离社会,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作家以及文学生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通过对于个人视野中1950年代中国大陆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研究,来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来探寻现代民族国家对于个人以及文学生态的整体影响。本选题在论述过程中注意对于个人视野以及个人化材料的综合运用,以及在主体意义上确立这些材料的地位:这些材料常常散见于各类研究之中,或是作为佐证来分析文学文本,通过对于这些材料的综合运用,本选题旨在还原一种文本生成的语境。另外,本选题试图对一种书写文学史尤其是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的思路进行尝试,从“历史中活动的人”过渡为“人的历史”并与现有的经典表述可以互为补充,能够对现有的文学史表述做一些有益的帮助。

王谦[4](2010)在《另一种理想主义诗人 ——七月派作家冀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冀汸,1920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是七月诗派的代表。由于国内学术界注重对七月派的整体关照,而缺乏对独立个体的研究,冀汸长期以来被大多数研究者所不知。本文将对冀汸的理想主义、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进行研究。从创作概况和精神气质两个方面对诗人的创作进行整体性的解读。第一章围绕冀汸战争时期的诗歌创作进行探讨,介绍并分析他早期的两本诗作。阐述了冀汸早期创作中的理想主义色彩,以及雄健的艺术特色。第二章分析他的小说和80年代之后的诗歌创作的内涵。从人性主义、艺术追求等方面更深层次地解读他的理想吁求。第三章围绕的是冀汸时代和家园的双重漂泊者的精神气质,诗人的理想主义体现在冀汸的文学世界中“家园”和“爱情”对漂泊意识的超越。第四章写了“胡风事件”中七月派作家的悲剧和苦难,解读影响冀汸选择为理想主义受难的诸多因素。本文一方面希望勾勒出冀汸包含小说和诗歌的创作全貌,另一方面通过漂泊者和受难来挖掘出冀汸的理想主义的丰富内涵。

高鹏程[5](2021)在《《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题正式发表了毛泽东于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期间的两次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边区的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有了根本遵循,至今仍是国家意识形态、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但是,标准、原则的推行与秩序的建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巨量工作的支撑,对外需要开展文艺斗争,对内需要进行思想整风,1948年创刊的《大众文艺丛刊》便是参与其中的重要环节和力量。囿于办刊时间短、创刊地点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存世量低、以及被《讲话》光芒遮蔽等原因,以往历史叙事和文学研究并没有给予《丛刊》足够的重视,至少尚未对《丛刊》与《讲话》的复杂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基于此,本文于历史的缝隙之间发现问题,力图立足史料,努力回归文学史现场,阐明问题。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大众文艺丛刊》与《讲话》的关联。本章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结合1948年的政治、文化语境,梳理《丛刊》创刊背景,为其定位和定性,进而明晰其与《讲话》之间的内在关联,建立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丛刊》是受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由左翼文艺界在香港创办的机关刊物,目的在于阐释和宣传《讲话》精神,建立新的人民的文艺方向,构建《讲话》所描绘的新的文学秩序。第二章将《大众文艺丛刊》置于四十年代文学格局中,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重点分析《丛刊》为了清除《讲话》的传播障碍,对国统区文艺开展批判与清算,包括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沈从文、朱光潜、萧乾),尤其是对后者的批判,考察被批判对象面对批判的态度和思想转变,总结批判与清算的成效。第三章将《大众文艺丛刊》纳入左翼文学发展的历史框架内,着眼于左翼文艺界内部对《讲话》精神理解的分歧和开展的以《讲话》为基准的深刻检讨与反省,重点关注研究分歧的解决。关键在于理解《讲话》内容实质,根据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统一战线”表述,考察左翼文艺界内部的批评。第四章论述《大众文艺丛刊》对《讲话》精神的阐述与实践。归纳分析《丛刊》围绕《讲话》精神开展的文艺建设:其一,抓住细节的变动,塑造思想改造进步的作家典型,树立《讲话》的权威和作家进步转型典范;其二,强调文艺大众化建设,深入讨论文艺大众化运动,宣传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总结延安文学的经验与不足;其三,刊载介绍解放区文艺作品,践行《讲话》精神,倡导《讲话》提出的文艺创作导向。第五章《大众文艺丛刊》的文学史意义与反思。本章在文本层面确定《丛刊》的独特价值,从纵向历史与横向地理两个方面分析《丛刊》在“转折”中发挥的历史作用。《丛刊》的文本价值体现在刊载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其孕育形成的批评模式之中,尽管批评模式值得反思,但切实极大促进了《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和接受,也深刻影响了国统区文艺创作。在促成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转折的过程中,《丛刊》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形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丛刊》是新中国文艺意识形态和方针政策的一次超前试验,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艺一体化运动的预演。《丛刊》与《讲话》是内在统一的,共同指向新的人民的文艺方向和新的文学秩序的建立。前者是对后者宣传实践的产物,后者对前者发挥引领指导作用。即《丛刊》为传播、宣传、践行《讲话》精神,实现《讲话》文艺思想而创刊,围绕《讲话》精神开展文艺批判与相关文艺建设活动,为现代文学的转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秩序的建立做出了巨大努力,此乃《丛刊》之真正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中文系应届毕业班工农兵学员[6](1976)在《一切听从党安排(朗诵诗)》文中研究说明雨露滋润,朵朵红花齐绽开, 阳光普照,排排青松长成材! 我们,就要踏上征途, 我们,就要奔向未来! 想今天,多幸福啊多豪迈, 望明天,不尽豪情滚滚来……

二、一切听从党安排(朗诵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切听从党安排(朗诵诗)(论文提纲范文)

(2)“老三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一)选题简介
        (二)选题来源
    二、学术史综述
        (一)学术界关于“老三篇”的间接研究
        (二)学术界关于“老三篇”的直接研究
    三、选题论证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关照性
    四、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新学理视点
        (三)学术考量重点
        (四)学术辨析焦点
        (五)学术探讨难点
        (六)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老三篇”的写作背景
    一、《纪念白求恩》的写作背景
        (一)法西斯战争爆发,白求恩前往西班牙
        (二)中国战争形势严峻,白求恩来华
        (三)《纪念白求恩》的发表
        (四)即时影响
    二、《为人民服务》的写作背景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发生变化
        (二)反对国民党经济封锁,开展边区大生产运动
        (三)《为人民服务》的发表
        (四)即时影响
    三、《愚公移山》的写作背景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关键时期
        (二)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
        (三)《愚公移山》的发表
        (四)即时影响
第二章 “老三篇”的版本流传
    一、“老三篇”在《毛泽东选集》中的收录、修改、修订
    二、“老三篇”的单行本、合订本
        (一)“老三篇”合订本
        (二)“老三篇”单行本
    三、有关“老三篇”的其他文学艺术形式
第三章 “老三篇”的思想内涵
    一、《纪念白求恩》的思想内涵
        (一)以世界革命为己任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
    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
        (二)为人民利益而死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追悼会制度
    三、《愚公移山》的思想内涵
        (一)充分肯定党的政治路线的重大意义
        (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第四章 学习“老三篇”运动
    一、历史背景
        (一)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二)林彪的崛起
        (三)毛泽东晚年的心理活动
    二、学习“老三篇”运动发展历程
        (一)让军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二)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学
        (三)学习“老三篇”运动开始降温
        (四)“老三篇”学习走向正常化
    三、建国后“老三篇”对国内的社会影响
        (一)政治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思想文化
第五章 当今学习和践行“老三篇”的意义与价值
    一、当前中共党建存在问题与学习和践行“老三篇”的必要性
        (一)当前中共党建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和践行“老三篇”的必要性
    二、学习“老三篇”的现代启示
        (一)坚持毛泽东思想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
        (四)发挥榜样的作用
        (五)端正文风
        (六)重视纪念活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3)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综述及前人研究成果
        1.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研究综述
        2.日记及书信研究综述
    二.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概述
    第一节“时间开始了”语境下的欣喜和焦虑
        1.时间的开始与合法性的确立
        2.新生带来的焦虑
    第二节 重组的文坛与历史的清算
        1.重组的文坛
        2.历史的清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冲突或是互动:作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政治文化环境与作家精神向度
        1.延宕进日常生活中的战争硝烟
        2.杨沫与巴金:真诚的献祭
        3.“异质“和”异构”:天安门前的胡风与沈从文
    第二节 面对新的文化资源整合
        1.文化资源整合的新方式
        2.从相离到相合:作家们对新文化资源整合的态度
        3.杂声与冷思考
    第三节 新环境与作家的互动
        1.市场与阶级:两种环境的基础
        2.运动与创作:以中央文学研究所中的作家生活为例
        3.互动的消隐:新环境与作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与规约:作家创作与文学作品
    第一节 转型中的文学生产制约机制
        1.从“同人”到官方:文学生产制约机制的转变
        2.组织下的作家创作方式
        3.民族国家意识下的“双赢”
    第二节 作家身份与作品生成
        1.阶级与土地革命:被重新界定的作家身份
        2.作家的岗位与岗位上的作家
        3.创作:以新的作家身份
    第三节 国家意志统摄下的文学权力话语
        1.体验生活与文学创作
        2.作家与作品的经典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作家人际关系
    第一节 作家人际关系的重新整合
        1.借鉴与替代:作为文化资源的国统区作家
        2.阶级立场上的人际关系整合
        3.旧的摩擦和新的阐释:作家间矛盾的生成
    第二节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作家家庭关系
        1.解放区:传统家庭模式的瓦解
        2.革命与家庭的互相促进
        3.在家庭与革命之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社会事件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学习与突围: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与国际关系
        1.民间外交:突围的途径
        2.苏联的阴影
    第二节 批判:以不同的角度
        1.批判:以民族国家的名义
        2.国家意识与自我批判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另一种理想主义诗人 ——七月派作家冀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冀汸早期的诗歌创作
    1.1 《跃动的夜》:燃烧着生命的呼喊
    1.2 《有翅膀的》:战斗者精神的短章
    1.3 冀汸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第二章 冀汸的小说世界和归来者之歌
    2.1 充满"苦难"的小说世界
    2.2 归来者之歌
第三章 一个漂泊者的理想
    3.1 漂泊者的诗性内涵
    3.2 家园和爱情:漂泊者的回归之所
第四章 选择苦难的理想主义诗人
    4.1 "胡风分子"的世纪悲歌
    4.2 为理想受难的诗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大众文艺丛刊》与《讲话》精神的关联
    第一节 《大众文艺丛刊》创刊背景
    第二节 《大众文艺丛刊》的性质
第二章 批判与清理:清除《讲话》精神传播的障碍
    第一节 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批判
    第二节 对“反动文艺”的全面清理
    第三节 新形势下的“新文艺观”
第三章 反省与统一:消除《讲话》精神传播的内部干扰
    第一节 《讲话》精神的“正解”
    第二节 统一战线下的“协奏”
    第三节 “彻底检讨”与“深刻反省”
第四章 对《讲话》精神的正面解读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塑造思想改造进步的作家典范
    第二节 深入讨论文艺大众化
    第三节 创作实践——“实在的故事”
第五章 《大众文艺丛刊》的文学史意义与反思
    第一节 《大众文艺丛刊》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大众文艺丛刊》对国统区文艺的影响
    第三节 《大众文艺丛刊》对“当代文学”形态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一切听从党安排(朗诵诗)(论文参考文献)

  • [1]失态的季节[J]. 王蒙. 当代, 1994(03)
  • [2]“老三篇”研究[D]. 李圆.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3]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D]. 吴辰.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 [4]另一种理想主义诗人 ——七月派作家冀汸研究[D]. 王谦.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5]《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D]. 高鹏程. 吉林大学, 2021
  • [6]一切听从党安排(朗诵诗)[J]. 中文系应届毕业班工农兵学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01)

标签:;  ;  ;  ;  ;  

一切听党安排(背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