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ZU不定式动词的句法功能

德语ZU不定式动词的句法功能

一、德语中动词带ZU不定式结构的句法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孙汇琪[1](1981)在《德语中动词带ZU不定式结构的句法功能》文中研究表明 在德语中,动词带zu不定式结构使用得相当广泛,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这种结构要比用daβ从句更加简单。例如:“我高兴又见到您。”可用“Ich freue mich, Sie wiederzusehen.”而最好不用“Ich freue mich,daβ ich Sie wiedersehe.”同理,“汉斯答应来。”也最好不讲“Hans hat versprochen,daβ er komme.”而说,“Hans hat versprochen zu kommen。”因此可以说,带zu不定式结构的任务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使动词结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表达某种思想或概念。带zu不定式可分为简单的带zu不定式与um zu,ohne zu,statt zu(或anstatt zu)不定式。根据带zu不定

唐晓东[2](2019)在《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为弥补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在理论体系建构和理论解释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视角,以述谓这一句法功能为主线,重新梳理和界定相关工具性概念,对英语述谓结构的句法配置进行系统性描写、分析和解释,用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解释英语教学语法,建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语法理论解释体系。语言的核心功能是述谓。一个完整的述谓结构由指称语和述谓语构成。一个句子包含至少一个述谓结构。如何在英语单位句子中标记一个或多个述谓结构是个句法问题。本文将英语述谓结构的直接构成单位,即短语,进行七分,在此基础上推定英语简单句的句法标记方式为只标记主要述谓成分,指称成分和辅助述谓成分为无标记形式,该句法标记方式就英语语言自身而言是最经济的。在分析英语主要述谓和辅助述谓的句法组合关系时,本文得出:1)英语句法结构的标记项全部居于结构首位,符合VO型语言核心居首(结构右分支)的共性倾向。2)排除并列项的情况下,英语单位句子中存在0-9个辅助述谓成分的句法槽位。同时,本文发现句法结构的述谓性对英语句法配置具有较强解释力,具体表现在:1)人类语言中述谓性短语倾向多于指称性短语:英语仅负责述谓的短语有4类,仅负责指称的短语有1类,既可述谓也可指称的短语有2类。2)跨语言N-V结构是最典型的述谓结构,居于V槽位的句法结构倾向具有述谓性:英语指称性结构居于V槽位时,也会获得述谓性。3)冗余述谓缺省原则:在充当述谓性成分的结构中,如果存在可以或倾向删除的具有述谓性的成分,那么,这个可以或倾向删除的述谓性成分是冗余述谓项,其所在结构中必定含有其他能够赋予该结构述谓性的成分。本文重点讨论了英语中介词和being的省略现象。论证过程中,本文重新界定的传统英语教学语法的相关工具性概念有:短语、分句、小品词(归入“副词”类别)、补语、双宾结构(归入“宾补结构”)、独立主格结构(界定为“独立宾格结构”)。文末从短语类别、句法标记方式、句法组合与聚合关系三方面,论证了英语句法配置具有理据性。本文旨在桥接理论语法与英语教学语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应用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可为英语句法研究和句法教学提供参考,为跨语言视角的单语句法研究提供参考。

韩巍峰[3](2010)在《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对汉语句法成分与结构的研究不应完全遵从英语等主-谓式的分析,而更应从汉语的自身特点出发。本研究在语序类型学的框架内对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作了深入地研究,并确定了主题突显性语言的基本结构成分与语序类型。对主题突显性语言来说,仅仅通过S、V与O作为参数来分析语序类型是不够的。占主导地位的成分应该是T。本文将主题定义为:主题是其与主题标记所构成的主题结构的核心(head)。主题是基础生成在不处于句末的完整的句法成分。其占据相应句法结构中的特定位置---T。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应将汉语主题句处理成TP。主题句由主题结构T和IP组成。主题结构T的核心是主题(T),其补语位被主题标记(Tm)占据。关于主题的位置与分类的问题,在指出现有各种分类法的不足与局限后,研究发现主题在位置上都是处于VP外的,并且提出从主-述题与主题管辖的范围出发应作“全句主题”与“小句主题”的区分。对于主题标记,我们将其分布范围与条件总结为以下原则,即:主题标记应出现在基于充分认知背景且不处于句末的完整的句法成分后。在详细地讨论了主语、主题与主题标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后,本文还就动宾结构、形义错配结构与内层轻动词结构等特殊结构的主题化情况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本文还就日语、朝鲜语、汉藏语系诸语等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分析。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句首成分更适宜被看作是主题,其一定对其后某个特定的句法位置进行管辖。主题化的分析则可以为相应结构提供更为清晰地认识。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把主题看作是主题突显性语言句法平面上的基本成分,并从理论上确定了主题的句法地位。因此,本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将主题(T)定性为一个与主、宾、动一样的句法结构成分,并证明了主题与主题标记是基础生成,而非移位得来的。研究最终证明,以汉语为代表的主题突显性语言的基本语序应为TV。本研究还反复证明了基础生成的主题可以管辖其后包括主语和宾语在内的几乎所有成分。并且,主题无论是在结构突显性上,还是在语义突显性方面,都要远远高于主语和宾语。本研究证明中国的语言类型学调查和研究在为国际语言类型学提供缺失语料和纠正语料倾斜性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而本研究中对汉语,尤其是上海话,包括相关语系语言,的讨论则正是在丰富相关研究语料以及进一步明确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刘桂英[4](2003)在《德语不定式的句法功能与时态》文中指出 1.不定式的句法功能 不定式作为动词的一种非限定形式,在现代德语中运用十分广泛,不定式具有多种语法功能,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a)。表语(b)、定语(c)、宾语(d)和状语(e)等。

练斐[5](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认为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著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李媛,黄含笑,刘海涛[6](2021)在《德语书面语破框现象是特例吗?》文中研究表明框架结构是德语句子结构的一大特色,根据拓扑场域理论,本应嵌入中场场域的句子成分,却出现在了后场,形成破框。破框长期以来被视为书面德语中的特殊现象,近年来渐有学者指出破框不是特例,而是标准语法之外的次要标准。本文借助德语标注树库TüBa-D/Z研究发现:德语书面语破框结构占比近三分之一,在各破框结构中,从句和带zu不定式等非短语形式破框结构占绝大多数,而在占比较少的短语形式破框结构中,介词短语更容易破框。语言使用者启动依存距离最小化机制,通过破框应对人类有限工作记忆,体现了语言省力原则。

杨芳[7](2016)在《汉、德语状语语序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和德语分属不同语系,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德语语序比汉语语序要更自由。结合语料库的数据分析,德语区的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的状语语序偏误最严重。基于此现象,本文从语际对比角度,重点分析汉德状语语序的异同,结合相关语料,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的缘由目的、前人研究、研究思路等进行说明。接下来的三章内容主要是德汉语状语情况分析和状语语序对比分析,从单项状语和多项状语共现两个角度进行阐述。通过对比,汉德状语语序存在个性和共性。从单项状语位置来看,二者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状语和谓语的相对位置上,德状语可以放在谓语后面,汉语中则不能;从多项状语共现语序来看,二者的共性表现,如汉德状语的时地状语的相对位置是相同的。最后一章主要是分析偏误和教学建议。语料的偏误分析结果和汉德状语语序对比分析的结果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比如单项状语后移的偏误现象最严重,时地状语的相对位置没有出现偏误现象等。最后从教材引入汉语状语、注重对比教学和对汉语状语相关语法点进行难度排序三个方面给出教学建议。

牛长伟[8](2011)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动词配价研究 ——对德语配价理论的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借鉴德语动词配价理论,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针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动词提出了相应的配价标准。文章首先回顾了现代汉语动词配价的研究现状,在前人的分歧以及对德语配价理论的借鉴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设想。在对德语动词配价的分析过程中,逐步对照了汉语的语法情况,提出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包括了配价的性质、配价的补足语、配价的方法以及配价的过程。德语配价理论引入了格理论,格理论是关于语义的,这也正是缺乏形态变化的汉语所需要的,所以我们也借鉴此理论,提出了汉语中格的分类,把动词分为了四类,即:动态动词、静态动词、经验动词和关系动词。关于这四类动词分类的分歧,本文也单设一章进行了分析划定。并对四类动词中所涉及到的配价成分分别运用格理论给予命名。在此基础上,在对《大纲》中动词的实际分析后,详尽地总结了《大纲》中动词的配价系统,提出了一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的配价形式,并通过举例,列出了各配价形式的变式。最后,本文的配价标准与动词传统语法进行了对照,并指出本文配价标准与传统语法之间的优点与不足。在对《大纲》中动词逐个进行分析后,在文章的结尾,附录上了《大纲》中动词的配价表以及《大纲》中词性标注的勘误表。本文对《大纲》中杂乱无序的动词进行了归类,研究目的是在一个封闭的语料中对汉语动词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一个与传统语法相异的分类,并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章红新[9](2018)在《基于依存关系的英汉句法协同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语言是由人驱动的、多层面的、复杂自适应、自组织系统,我们可以也应该按照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系统论的分支协同学为系统的运动变化建立模型,探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协同语言学用协同学的方法研究语言。科勒提出了短语结构语法的框架下的句法协同模型。句法的研究依赖于其研究范式,仅仅使用短语结构语法不足以发现句法结构的规律性;而且依存语法比短语结构语法更适合语言结构的描述,更能突出构成语言的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在依存语法框架下探讨句法协同模型。本研究利用大规模的真实语言行为数据(英、汉两种语言各六个相同规模的新闻语料依存树库),挖掘英语以及汉语在句法层面共同的语言结构规律,探讨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基于配价理论和依存语法的句法协同子系统模型。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是:探讨了12个基于依存语法的属性/单位,它们均符合齐普夫相关分布,因而是基本的语言单位/属性,均为语言多样化进程的结果。这些单位/属性包括三类:A.依存结构“从属词+支配词=句法功能”对应的七种组合以及依存距离;B.广义配价(节点从属词的数量)和配价模式;C.其他单位/属性,如位置和节点在依存树中的层级、(节点对应子树的)长度、句长以及依存树的树宽和树高等。提出了“概率功能模式”和“词性配价能力概率模式”;提出了依存句法框架下的“共功能度”和“多功能度”概念,为“概率功能模式”和“概率配价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持,证明了其合理性。探讨了依存距离的变化趋势,发现了依存距离本身的正负值频次的秩次交替变化的规律。在句法属性的关系方面,发现A)幂律函数y=axb能为“句长—句中词性型符—句中依存关系型符”之间的“三角关系”建模。B)在“树高—句长—树宽”之间的“三角关系”中,树高/树宽与句长之间的关系均可以用幂律函数建模。树高和树宽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逻辑斯蒂函数建模。最宽层级与树宽之间的乘积接近句长。C)零截尾负二项模型能为“配价—长度—依存距离”之间的“三角关系”建模。D)中英文线性位置与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发展趋势完全相反,中文为正相关,而英文为负相关。所在层级的位置与子树长度基本符合古德公式。相同句法功能在第二层的位置,其分布符合扩展正二项模型。E)“位置—长度—层级”之间的“三角关系”中,零截尾负二项模型能描述层级—长度关系。一个幂律函数和指数函数的组合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英文层级—位置关系数据。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协同子系统,该模型包括语言外的4种因素,10种句法属性/单位和它们之间存在的13种关系,是对语言协同系统的一次有益扩充。

李建民[10](1986)在《电工专业德语句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本文以1980年度《电气技术》(elektrotechnik)杂志中的9篇科技文章为研究材料,着重探讨适合电工专业德语交际需要的动词使用方式,并对电工专业文章中的句法特点与普通语言中的情况作一比较。一、电工专业文章所用动词的特点专业文章有很强的专业性。这种专业范围内的语言交际,不需要使用德语中的全部动词,所以,电工专业德语只选用了德语中的一小部分动词。然而这一小部分动词并不能满足电工专业语言交际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一批新的动词便应运而生。这些动词具有以下特点:

二、德语中动词带ZU不定式结构的句法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语中动词带ZU不定式结构的句法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2)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 本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回顾
    2.1 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存在的问题
        2.1.1 以往对“短语”和“分句”的划分
        2.1.2 以往对“小品词”的界定
        2.1.3 以往对“补语”的界定
        2.1.4 传统英语句型结构的划分
        2.1.5 以往对“双宾”结构的界定
        2.1.6 传统语法中的“独立主格结构”
        2.1.7 部分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的及物性问题
        2.1.8 传统语法理论体系的系统性问题
    2.2 本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思路
第三章 本文核心理论假设及英语述谓标记方式
    3.1 语言的述谓功能
        3.1.1 述谓的基本结构单位:短语
        3.1.2 述谓的层级
    3.2 有关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3.3 英语的短语类别和述谓标记方式
    3.4 N-V结构式的述谓性
        3.4.1 N-V语序的普遍性
        3.4.2 跨语言证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语主要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4.1 指称成分的句法特征
        4.1.1 可数名词
        4.1.2 不可数名词
        4.1.3 名词性结构
    4.2 主要述谓成分的句法特征
    4.3 主要述谓的组合关系
        4.3.1 并列关系
        4.3.2 从属关系:名词性从句(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补语从句)
        4.3.3 从属关系:形容词性从句(定语从句)
        4.3.4 从属关系:副词性从句(状语从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语辅助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5.1 补语的功能和形式
        5.1.1 “小品词”的重新界定
        5.1.2 介词和副词的区分
        5.1.3 双宾结构的本质——主动宾补结构
        5.1.4 关于只存在“名词性补语从句”的解释
    5.2 从主要述谓到辅助述谓(从核心事件到非核心事件)
        5.2.1 辅助述谓结构(非限定述谓结构)的句法标记
        5.2.2 英语的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
        5.2.3 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的经济性和像似性动因
        5.2.4 独立宾格结构
    5.3 辅助述谓的组合关系
        5.3.1 英语句子最多由12 个句法位置构成
        5.3.2 补语、定语、状语的区分
    5.4 英语句型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语七类短语的功能验证
    6.1 指称功能
    6.2 述谓功能
        6.2.1 主要述谓——作表语
        6.2.2 辅助述谓——作补语
        6.2.3 辅助述谓——作定语
        6.2.4 辅助述谓——作状语
    6.3 某些所谓特殊句法现象的解释
        6.3.1 具有述谓性的名词短语
        6.3.2 关于men/women的述谓性
        6.3.3 特定结构引起的冗余述谓缺省现象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语句法配置的理据性
    7.1 跨语言短语类别及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7.1.1 短语类别的理论假设
        7.1.2 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7.2 组合关系的趋简性
        7.2.1 句法成分的两两组合
        7.2.2 句法标记方式的趋简性
        7.2.3 结构的递归性
        7.2.4 句法形式趋简
    7.3 聚合关系的复杂性
        7.3.1 结构的多功能性
        7.3.2 语法化
        7.3.3 结构的递归性
        7.3.4 英语基本句型的连续性(模糊性)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创新
    8.2 主要成果
    8.3 后续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3)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语序类型学概述
        1.1.1 语序类型学与语言类型学
        1.1.2 语序类型学的原则及方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原则
第2章 主题与主语
    2.1 主题与主语
        2.1.1 主语的定义
        2.1.2 主题的定义
        2.1.3 主题与主语的区别
    2.2 主题的位置与分类
    2.3 小结
第3章 主题标记与主题结构
    3.1 主题标记及其专用性差异
    3.2 主题结构的核心
    3.3 主题与焦点
    3.4 主题标记的分布范围与条件
        3.4.1 主题标记的分布范围
        3.4.2 主题标记的分布条件
    3.5 小结
第4章 主、宾语的主题化分析
    4.1 主语的主题化分析
        4.1.1 主题与主语的对应
        4.1.2 原型施事与原型经历体
        4.1.3 语义突显与交际力
        4.1.4 上下文与主语的选择
    4.2 动宾结构的主题化分析
        4.2.1 静态动宾结构的主题化分析
        4.2.1.1 一般静态动宾结构
        4.2.1.2 嵌入结构
        4.2.2 典型双宾语结构的主题化分析
        4.2.2.1 典型双宾语结构
        4.2.2.2 典型双宾语结构的主题化分析
        4.2.2.3 “了”与“不起”
        4.2.2.4 关于“给”
        4.2.3 保留宾语非宾格结构的主题化分析
        4.2.3.1 非宾格结构
        4.2.3.2 被动非宾格结构
        4.2.3.3 存现结构和非使役结构
        4.2.3.4 赋格问题
    4.3 小结
第5章 特殊结构的主题化分析
    5.1 形义错配句的主题化分析
        5.1.1 准定语和形义错配句
        5.1.2 形义错配句中的三类关系
        5.1.3 形义错配句的主题化分析
    5.2 轻动词结构的主题化分析
        5.2.1 轻动词结构
        5.2.2 轻动词结构的主题化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对比分析
    6.1 朝鲜语与日语的主题与主题结构
    6.2 汉藏语系主题突显结构的语序类型
        6.2.1 藏缅语族
        6.2.2 侗台语族
        6.2.3 苗瑶语族
        6.2.4 仡央语族
        6.2.5 相关语系的例子
        6.2.6 汉藏语系差比句的主题结构类型
    6.3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意义及启示
    7.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1 绪论
    1.1 词长研究述评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1.1.2 词长计量研究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1.1.4 现有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词的界定
        2.1.2 词长分布定律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2.2 研究语料
        2.2.1 德语简史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2.3.1 词长测量单位
        2.3.2 词长类型
        2.3.3 软件与程序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3.3 小结与讨论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1 动态词长分布
        4.3.2 静态词长分布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4.6 小结与讨论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4 小结与讨论
6 结语
    6.1 研究概述
    6.2 研究结果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作者简历

(6)德语书面语破框现象是特例吗?(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方法和资源
    2.1 语料库及检索方式
    2.2 语言规律量化指标:依存距离及计算方法
3. 结果和讨论
    3.1 书面德语中的破框是特例还是常态?
    3.2 哪些结构更容易破框?
    3.3 破框句式遵循何种规律?
4. 结语

(7)汉、德语状语语序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汉语状语语序的研究
        1.2.2 关于德语状语语序的研究
        1.2.3 关于汉德状语对比的研究
    1.3 选题依据和意义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汉语状语的分析
    2.1 汉语状语的定义和构成
    2.2 汉语状语的类别
        2.2.1 描写性状语
        2.2.2 非描写性状语
    2.3 汉语状语的位置
        2.3.1 单项状语和主语的相对位置
        2.3.2 多项状语共现的位置
第3章 德语状语的分析
    3.1 德语状语的定义和构成
    3.2 德语状语的类别
        3.2.1 情况状语
        3.2.2 句性状语
        3.2.3 自由和非自由状语
    3.3 德语状语的位置
        3.3.1 德语的场和句框结构
        3.3.2 德语状语在句中的位置
第4章 汉德状语语序对比分析
    4.1 汉德语中单项状语位置对比
        4.1.1 后置于谓语的状语
        4.1.2 位于主谓之间的状语
        4.1.3 位于主语前的状语
    4.2 多项状语位置对比
第5章 汉语状语语序偏误分析及对策
    5.1 德语区学生的汉语状语语序偏误类型
        5.1.1 单项状语位置偏误
        5.1.2 多项状语位置偏误
    5.2 偏误原因分析
    5.3 教学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动词配价研究 ——对德语配价理论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配价理论研究现状
    1.2 针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动词的研究
    1.3 对《大纲》中动词配价研究的意义
2 《大纲》中动词配价的标准
    2.1 德语动词配价的标准
    2.2 《大纲》中动词的配价
3 在分析《大纲》中动词配价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3.1 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
    3.2 经验动词
    3.3 关系动词
    3.4 “同价不同格”动词与兼价动词的判定
4 《大纲》中的动词配价系统
    4.1 一价动词
    4.2 二价动词
    4.3 三价动词
5 《大纲》中动词配价分类与传统语法分类的对照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应用
    5.1 《大纲》中动词配价分类与传统语法分类对照
    5.2 《大纲》中动词配价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应用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动词配价表
附录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动词词性纠错表

(9)基于依存关系的英汉句法协同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序论
    1.1 选题
        1.1.1 语言是一个系统
        1.1.2 基于短语结构语法的句法协同模型
        1.1.3 依存语法和短语结构语法的比较
    1.2 选题价值和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
2 理论来源
    2.1 协同语言学
    2.2 配价理论
    2.3 齐普夫分布、省力原则以及多样化进程
        2.3.1 齐普夫定律
        2.3.2 省力原则
        2.3.3 多样化进程相关假设
        2.3.4 导致多样化进程的多种因素
        2.3.5 多样化进程的特征
        2.3.6 为多样化进程建模
    2.4 影响句法系统的语言外部因素
        2.4.1 工作记忆容量有限
        2.4.2 省力原则
        2.4.3 依存距离最小化
        2.4.4 本节小结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路线、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路线
    3.2 以依存树库为语料
        3.2.1 从图论到依存树库
        3.2.2 本研究的语料
    3.3 研究方法和工具
    3.4 定义属性
    3.5 动链——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
    3.6 拟研究的关系
    3.7 从定律到理论
    3.8 本章小结
4 句法单位/属性分布
    4.1 词性分布
        4.1.1 引言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从属词词性分布
        4.1.2.2 支配词词性分布
        4.1.2.3 词性分布拟合
        4.1.2.4 句内含多少词性型符?
        4.1.3 本节小结
    4.2 依存关系/句法功能的分布
        4.2.1 引言
        4.2.2 结果和讨论
        4.2.2.1 所有句法功能分布拟合
        4.2.2.2 句中含有功能型符的分布
        4.2.2.3 词性和句法功能的对应关系
        4.2.2.4 定语的分布规律
        4.2.2.5 状语的分布规律
        4.2.2.6 主语的分布规律
        4.2.2.7 宾语的分布规律
        4.2.2.8 汉语中“的”字结构的分布规律
        4.2.3 本节小结
    4.3 依存结构的组合分布
        4.3.1 引言
        4.3.2 结果和分析
        4.3.2.1 组合4:“从属词+支配词”词性二元对分布
        4.3.2.2 组合5:“从属词+[ ]=句法功能”分布
        4.3.2.3 组合6:“[ ]+支配词=句法功能”分布
        4.3.2.4 组合7:完整依存结构分布
        4.3.3 本节小结
    4.4 依存距离和依存方向的分布
        4.4.1 引言
        4.4.2 结果和讨论
        4.4.2.1 依存距离的分布规律
        4.4.2.2 四个典型的依存距离
        4.4.2.3 依存距离变化时的依存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4.4.2.4 依存距离正负交替变化的总趋势
        4.4.2.5 依存距离最小化的几个机制
        4.4.3 本节小结
    4.5 广义配价的分布
        4.5.1 引言
        4.5.2 提取配价动链和动链长度
        4.5.3 结果与讨论
        4.5.3.1 配价的分布
        4.5.3.2 词性和配价
        4.5.3.3 依存树根节点配价能力分布
        4.5.3.4 配价动链相关研究
        4.5.4 本节小结
    4.6 广义配价(词性)模式的分布
        4.6.1 引言
        4.6.2 结果与分析
        4.6.2.1 广义配价(词性)模式的秩频分布
        4.6.2.2 动词广义配价(词性)模式
        4.6.2.3 名词广义配价(词性)模式
        4.6.2.4 形容词广义配价(词性)模式
        4.6.3 小结
    4.7 广义配价(功能)模式的分布
        4.7.1 引言
        4.7.2 结果与分析
        4.7.2.1 广义配价(功能)模式秩频分布
        4.7.2.2 动词广义配价(功能)模式
        4.7.2.3 名词广义配价(功能)模式
        4.7.2.4 形容词广义配价(功能)模式
        4.7.3 本节小结
    4.8 位置的分布
        4.8.1 引言
        4.8.2 结果与讨论
        4.8.2.1 位置1、2、3 的分布
        4.8.2.2 句法功能在句中的相对位置分布
        4.8.2.3 核心位置分布
        4.8.3 本节小结
    4.9 长度(句长)分布
        4.9.1 引言
        4.9.2 结果与讨论
        4.9.2.1 长度和句长分布模型
        4.9.2.2 长度和句长时序图
        4.9.2.3 长度动链
        4.9.3 本节小结
    4.10 所在层级的分布
        4.10.1 引言
        4.10.2 研究方法
        4.10.3 结果与讨论
        4.10.3.1 层级数的秩频
        4.10.3.2 层级与频次之间的关系
        4.10.3.3 依存树树形典型代表
        4.10.3.4 层级动链分布
        4.10.3.5 层级动链长度分布
        4.10.3.6 层级动链长度的动链分布
        4.10.4 本节小结
    4.11 树宽分布
        4.11.1 引言
        4.11.2 结果与分析
        4.11.2.1 树宽秩频分布
        4.11.2.2 树宽与频次之间的关系
        4.11.2.3 树宽动链分布
        4.11.2.4 一些树宽的分析
        4.11.3 本节小结
    4.12 树高分布
        4.12.1 引言
        4.12.2 结果和分析
        4.12.2.1 树高秩频分布
        4.12.2.2 树高与频次关系
        4.12.3 本节小结
    4.13 本章小结
5 探求关系——依存树结构特征探索
    5.1 句长与依存树宽/高之间的关系
        5.1.1 引言
        5.1.2 结果与讨论
        5.1.2.1 句长与依存树宽/树高
        5.1.2.2 依存树宽和树高
        5.1.2.3 句长、最宽层级以及宽度
        5.1.3 本节小结
    5.2 长度与句中词性、依存关系型符之间的关系
        5.2.1 引言
        5.2.2 结果与分析
        5.2.2.1 长度与句中依存关系以及词性型符
        5.2.2.2 依存关系型符以及词性型符之间的关系
        5.2.3 本节小结
    5.3 配价和长度、依存距离
        5.3.1 引言
        5.3.2 结果和分析
        5.3.2.1 配价和子树长度
        5.3.2.2 配价和依存距离
        5.3.2.3 子树长度和|依存距离|
        5.3.2.4 协同模型更改为基于节点
        5.3.3 本节小结
    5.4 位置与长度
        5.4.1 引言
        5.4.2 结果与讨论
        5.4.2.1 线性位置以及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
        5.4.2.2 所在层级中的位置以及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
        5.4.2.3 支配词下所在位置以及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
        5.4.2.4 相同功能的词在第二层的位置与子树长度
        5.4.2.5 更新模型
        5.4.3 本节小结
    5.5 所在层级与位置和长度
        5.5.1 引言
        5.5.2 结果与讨论
        5.5.2.1 位置与所在层级
        5.5.2.2 层级与子树长度
        5.5.2.3 模型添加层级与位置和子树长度之间的关系
        5.5.3 本节小结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德语中动词带ZU不定式结构的句法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德语中动词带ZU不定式结构的句法功能[J]. 孙汇琪. 外语教学, 1981(04)
  • [2]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D]. 唐晓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3]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 韩巍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4]德语不定式的句法功能与时态[J]. 刘桂英. 德语学习, 2003(03)
  • [5]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6]德语书面语破框现象是特例吗?[J]. 李媛,黄含笑,刘海涛. 现代外语, 2021(03)
  • [7]汉、德语状语语序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杨芳. 南昌大学, 2016(03)
  • [8]《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动词配价研究 ——对德语配价理论的借鉴[D]. 牛长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9]基于依存关系的英汉句法协同模型研究[D]. 章红新. 浙江大学, 2018(08)
  • [10]电工专业德语句法研究[J]. 李建民. 外语教学, 1986(01)

标签:;  ;  ;  ;  ;  

德语ZU不定式动词的句法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