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板喜欢的“打工者”(论文文献综述)
范稳[1](2021)在《太阳转身》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1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前局长卓世民现在是一个等待死刑判决书的人。他的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无论是在战斗的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就是不断书写传奇的那一类好汉,死神常常都得绕着他走。卓世民曾经设想过倘能死得轰轰烈烈、壮怀激烈,不说像个英雄,至少也不枉为男儿。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将面临这样一种死法。
崔桂武[2](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指出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梁晓声[3](2021)在《我和我的命》文中研究说明一二〇〇二年我大二了。我遭遇了爱情。某日去上课时,我被一名踏滑板的男生撞着了——通往教学楼的路上行人匆匆,有的同学边走边吃东西。一只尚不会飞的小麻雀不知何时从树上掉在了路上,在学生们的脚步间盲目蹦跳,却少有注意到它的人,谁注意到了,也只不过高抬脚跨过而已。它的妈妈在树上焦急地叫个不停,不时在学子们头顶盘旋,对于这异常的现象也根本没谁注意。我注意到它时,它恰被一只脚踢翻。那一踢使它不动了,居然趴在无数匆匆的脚步之间了。我赶紧快走两步,双手捧起了它,欲将它放到草坪上。
张盟[4](2020)在《论方舟的诗》文中研究指明方舟(1966——),本名周柏,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南下”的诗人之一,也是南方“打工诗歌”的代表作家。他在诗歌创作初期受“朦胧诗”影响较大,后期逐渐趋向写实并创作了大量的打工纪实诗。方舟的诗立足生活现实但又不乏抒情与想象,他的诗得到同时代诗人杨克、郑小琼、叶延滨等人的认可,当代诗歌评论家们对其诗歌创作亦作过不少的研究与评述。作为一位寓居在南方都市东莞从事底层写作的诗人,方舟其人其诗显然很难跨越“精英史观”进入主流文学史的研究视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方舟诗歌缺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试图在详细整理方舟诗歌作品的基础上,采用访谈互动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方舟的诗歌创作经历、诗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学史意义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促进学界对方舟诗歌创作的全面了解。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结语和四个主要章节。《绪论》部分通过对方舟诗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指出方舟其人其诗被忽视和低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证方舟诗歌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南下者”的诗歌缘:方舟的生平与诗歌创作之路》主要谈方舟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经历。通过对方舟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梳理,将其诗歌创作分为四个典型的阶段。即“大学时期”(1983-1987)、“南昌时期”(1987--1990)、“南下初期”(1990--1994)以及“南下后期”(90年代后期至今),并结合具体的史实与文本分析其人生行旅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多面”的社会纪实:方舟诗歌的主题内容》主要论述方舟诗歌的主题分类。首先按照文本内容将方舟的诗歌分为“自然灾害纪实诗”、“底层生活纪实诗”、“城市变迁纪实诗”三种主要类型;其次对每一种类型的诗歌给出划分的依据并详析其风格特征;最后综合方舟诗歌类型及风格特征来探究方舟诗歌所蕴含的“底层同情”意识与“现实主义”精神。第三章《反“意象化”的叙事: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论述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具体从“语言特色”、“创作手法”和“诗歌理念”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方舟诗歌词汇和语法使用来探析方舟诗歌的语言特征;其次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两个角度来总结探究方舟诗歌的创作手法;最后从方舟自述的诗歌观点以及和诗歌内在呈现两个方面来探究方舟“反意象化”创作的诗歌理念。第四章《“地方”与“底层”:方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主要从“地方写作”和“底层写作”两个层面来分析方舟诗歌创作具有的文学史意义。拥有“东莞诗人”和“打工诗人”双重文学身份的方舟,其文学创作和其所在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现实密切关联。方舟的诗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南方都市东莞的变迁历史,也映照了东莞打工人群的生存现实与精神面貌。方舟的诗歌在“地方文化”和“底层精神”两个层面与主流文学史书写存在对话的可能。改革开放后出现南下打工潮的大历史与打工诗人通过各种途径建构自主话语的努力,共同促进了“打工诗歌”的最终凸显。《结语》部分以方舟的诗歌创作为个案论述“打工诗歌”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互动关系,总结其诗歌创作的文学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伍佩桢[5](2020)在《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农民工流动是当代中国重要的社会现象。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民工大量流动的现象随之产生,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逐渐受到大众关注,之后便出现了以他们的生活状态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文学创作。从作家身份出发,农民工文学的创作群体可以分为草根作家和精英作家,这两类的群体创作又由于作家群体的个性、阅历等不同,导致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本文拟分别考察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草根创作与精英创作在主题表现、文本特征、叙事特征等方面的异同及各自的缺陷与不足,同时从农民工题材小说包含的两类创作出发,对农民工题材小说进行价值意义分析。绪论对于农民工题材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概念定义进行了介绍。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群体。“农民工”指拥有农业户口,但主要在城镇和城市从事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工作的农村人口。“农民工题材小说”即指以“农民工”为书写对象的小说。第一章论述农民工题材小说草根创作在书写内容和文本特征方面的特点。从书写内容来看,草根作家多展现农民工艰难困窘的生存境况,表现底层的相互质疑与伤害,聚焦打工群体道德失落引发的情感失落,整体体现为一种负向情感的生存性迷茫。也有一些草根作家注重勾勒农民工群体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样貌,这类小说对于农民工群体的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草根作家的文本特征则主要体现在平民性、真实性以及艺术的芜杂性三个方面。第二章论述农民工题材小说精英创作在主题表现和叙事特征方面的特点。从整体来看,草根作家对于主题的展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农民工苦难生活的展现,二是对于现代性的质疑与反思。精英作家在主题表达方面也存在一些缺憾,这主要体现在缺乏对于农民工的正面引导与激励,以及缺少对于农民工身份转变等未来生存发展问题的思索。农民工小说精英创作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叙事的悲情化和叙事的精英化。第三章从农民工题材小说与文学史、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入手,深入挖掘农民工题材小说的价值意义。农民工题材小说本质是一种“向城求生”的生命书写,体现了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时代记录意义。农民工题材小说是在原有的乡土文学之上掺入城市因素由此形成的创作,现代性的加入导致创作群体阐释视阈的变化,给作家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挑战。根据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具体创作情况,发掘农民工题材小说本身就是一种话语交杂的创作,其中包含了“表述底层”与“底层表述”。
车志远[6](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利敏苑[7](2020)在《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王十月最为重要的打工系列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其“烟村”系列小说为参照,立足文本,采取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王十月创作过程和打工文学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他的打工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王十月带着记录历史和个人解惑的意识进行打工文学创作,在文本中表现出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代打工者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这些困境概况起来主要涉及物质窘迫、身份焦虑、爱欲压抑和道德挣扎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王十月对如何突围困境和打工者的出路这些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表达,呈现出从全球化视野下的打工者遭遇到返乡寻根再到回归内心的思考方向。此外,王十月是一位不断尝试和创新的作家,其小说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写作与绘画的结合、荆楚民间文化的融入和西方荒诞小说的借鉴三大方面,他在艺术方面的探索实现了对以往打工文学的审美超越,为打工文学的创作提供重要的启发。
高露洋[8](2020)在《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是对中国改革历程的生动记录,内在蕴含了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之丰富语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符号。思考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助于审视中国改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探究改革政治的多重面向,为反思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域。首先,工业小说中改革政治的核心内涵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方法,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工业小说始终将国家置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上,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实,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部分工业小说尝试将儒家文化、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核与工业生产、企业家精神相结合,试验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促进现代化的可能性与代价;“工业史”小说则尝试修复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叙写工业历史,缓释当下工人群体的身份焦虑。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新时期工业小说中继续以“红”与“专”的形式得到呈现。知识分子作为科技的主体成为叙述的中心,工人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知识分子的留洋与工人为国分忧,暗示了“红”与“专”的对立。科学管理一方面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方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人将科学管理视为压迫自身的方法。工人在失去科技话语权后,只能成为被管理的劳动力。新世纪工业史小说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工人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既保证了工人文化的延续,又掌握了科学技术,完成了新世纪关于“又红又专”的想象。打工小说赋予“南方”以现代化的象征功能,集中呈现了打工者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热望与代价,亦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南方或是现代文明的等价物,隐含了城与乡、现代与前现代的二元结构;或是检验劳动致富的实践空间;或是封闭的城市,拒绝打工者的闯入;或是生活的寓所,承载了打工者所有的喜怒哀乐。打工小说中的南方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属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表意空间。其次,改革的推进伴随着阶层分化等社会矛盾的出现,使人们对改革产生质疑。工业小说与改革进程相呼应,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合出现分裂的社会认同,修正社会对改革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干部群像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工人苦难的想象。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赋予了干部形象特殊的政治意图和身份想象:他们或以“开拓者”之姿态表征国家改革的坚定意志;或以自身的失败反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要性;或被“污名化”处理,成为改革代价的道德镜像;或成为“职业经理人”,探求解决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资本逻辑矛盾的可能性。总之,干部形象的多种类别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时性与复杂性。工业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不仅仅在于展示苦难,更在于赋予苦难意义,达到阐释苦难的目的。《抉择》将苦难道德化,肯定工人对苦难的承担,通过惩治腐败回报工人对国家的忠诚,修复工人与国家的关系,消解了现实苦难的悲剧意义。《车间主任》认为苦难源于工人缺乏改革意识,苦难的克服有赖于工人自我的蜕变,简化了苦难生成的复杂性。《问苍茫》将苦难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借助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话语寻找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进退失据。《无碑》将苦难视为打工者融入现代文明的必要代价,以个人奋斗的失败反思资本逻辑中的劳动美学。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书写工业历史,记忆工人文化,想象工人未来,成为工业小说创作的中心。在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对工人文化的浪漫怀旧,反思改革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冲击,抚慰工人群体的精神伤痛,重建工人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消解工人文化的崇高性,突出工人的失败图景,突破工业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两种路径都存在明显的认知偏见,彰显了后工业社会记忆工人文化的难度。
任亚飞[9](2020)在《非虚构小说《寻路中国》中的乡村与工厂书写》文中研究指明产生于上世纪美国社会急剧动荡的五六十年代的非虚构文类改变了当今的新闻写作,也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文学领域对现实世界的及时反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蕴藏的无限可能也在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寻路中国》就是彼得·海斯勒在中国考察多年的非虚构作品,彼得·海斯勒的作品《寻路中国》对中国乡村和工厂的书写表现出了客观而立体的中国形象。彼得·海斯勒作为来自西方世界的美国人,在他身上不言而喻有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有着西方话语世界对中国的固有认知,但他很好保持住了自身的作者主体性,彼得·海斯勒对中国乡村和工厂的叙述带着普遍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色彩,他关注和同情处于中国底层社会的广大群体,并且为中国温情而独特的“地方感”所深深吸引,在彼得·海斯勒的文本之中能够感知到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感染力,与之相比,国内非虚构作家们对中国乡村与工厂的书写带有着更多的忧患意识和学术气息,面对如今中国日渐发展的城镇社会体系以及逐渐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所展现的底层叙述视角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孙新[10](2020)在《新世纪工业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工业叙事,主要指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那些以现代工业为背景,以产业工人为叙事对象,表现工人生活,反映工业领域内部矛盾和外部问题的小说作品。本文以2000年以来发表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叙事作品为研究对象,归纳论述了中国新世纪工业叙事的三大主题指向,兼论及新世纪工业叙事的思想艺术价值与局限。绪论部分介绍了进入新世纪后社会时代背景和工业领域发生的全面变化,梳理工业叙事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对促进我国工业叙事文学发展繁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第一章主要论述新世纪工业叙事对我国工业领域计划经济时代的激情岁月、社会转型时期的艰难改革和市场经济时代纷繁现实图景发展状况的重新审视和全景描绘。第二章着重剖析新世纪工业叙事在“文学即人学”思想指引下,对我国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工人群体的生存焦虑、认同危机及人道主义光辉的深度发掘。第三章从我国工业文明进程发展的角度,展开讨论新世纪工业叙事文化思考的主题,内容主要涉及当下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如失业/离退休工人对精神家园的眷恋,外来务工群体与城市市民的矛盾冲突以及工业社会中出现的人性异化等等。论文最后一章简要总结了新世纪工业叙事的价值与与局限及其原因。它的主要价值在于题材扩展、人物塑造、叙事艺术探索和记录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等方面取得的思想艺术成就,同时由于题材特质、社会环境和创作队伍的局限也存在数量质量薄弱、格局立意不高、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缺失等不足。本文对新世纪工业叙事的分析和探究力求为今后的工业叙事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并对我国工业叙事文学的未来发展寄予热望。
二、老板喜欢的“打工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板喜欢的“打工者”(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转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第二章 |
5 |
6 |
7 |
8 |
第三章 |
9 |
10 |
11 |
12 |
第四章 |
13 |
14 |
15 |
16 |
第五章 |
17 |
18 |
19 |
20 |
第六章 |
21 |
22 |
23 |
24 |
第七章 |
25 |
26 |
27 |
28 |
第八章 |
29 |
30 |
31 |
32 |
第九章 |
33 |
34 |
35 |
36 |
(2)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前期研究综述 |
1.3 主要概念说明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我和我的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4)论方舟的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方舟诗歌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2.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章 “南下者”的诗歌缘:方舟简介与诗歌创作之路 |
1.1 方舟生平与家世 |
1.2 方舟创作之路 |
1.3 方舟早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
第2章 “多面”的社会纪实:方舟诗歌的主题与思想特色 |
2.1 方舟诗歌主题 |
2.1.1 自然灾害纪实诗 |
2.1.2 底层生活纪实诗 |
2.1.3 城市变迁纪实诗 |
2.2 方舟诗歌的思想特色 |
2.2.1 人文关怀:“底层同情”意识 |
2.2.2 审美内涵:“现实主义”精神 |
第3章 “反意象化”的叙事: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 |
3.1 方舟诗歌的语言特色 |
3.2 方舟诗歌的艺术手法 |
3.2.1 修辞手法 |
3.2.2 表现手法 |
3.3 方舟诗歌的艺术理念 |
第4章 “地方”与“底层”:方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
4.1 地方写作:“东莞诗人” |
4.2 底层写作:“打工诗人” |
4.3 对话主流文学:建构自主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农民工题材小说的概念定义 |
三、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研究发展与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草根创作 |
第一节 草根创作的书写内容 |
第二节 草根创作的文本特征 |
第二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精英创作 |
第一节 精英创作的主题表达 |
第二节 精英创作的叙事特征 |
第三章 农民工题材小说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向城求生”的生命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乡土 |
第三节 “表述底层”与“底层表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打工文学与王十月文学创作 |
二、王十月作品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打工者生存困境的呈现 |
第一节 物质的窘迫 |
第二节 身份的焦虑 |
第三节 爱、欲的压抑 |
第四节 道德的挣扎 |
第二章 打工者困境突围的思考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 |
第二节 寻根的回撤 |
第三节 内心的回归 |
第三章 打工文学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 写作与绘画艺术的结合 |
第二节 荆楚民间文化的融入 |
第三节 西方荒诞小说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王十月年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着) |
(8)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工业小说范畴的厘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改革主体:新时期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神话与现代性反思的阙如 |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 |
第三节 “工业史”书写与缓释身份焦虑 |
第二章 改革路径:科技霸权与工人的失落 |
第一节 科技主体:工人主体地位的消解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凸显 |
第三节 科学信仰:工人与科技再结合的可能性 |
第三章 改革前沿:“南方”的现代化想象 |
第一节 文明之地:无悔的现代性追求 |
第二节 财富之所:虚幻的奋斗传奇 |
第三节 封闭之城:永远的都市异乡人 |
第四节 生存之寓:被忍受的现实痛楚 |
第四章 改革干部:公平与效率的困境 |
第一节 “开拓者”型:官僚体制与卡理斯玛支配的失败 |
第二节 “无力回天”型:“好人”没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吁求 |
第三节 企业家型:改革正义与干部形象的污名化 |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型:身份焦虑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
第五章 改革阵痛:工人苦难与认同政治的重整 |
第一节 《抉择》:主流话语与苦难的道德化 |
第二节 《车间主任》:改革神话与苦难的内在化 |
第三节 《问苍茫》:诗性正义与苦难的本质化 |
第四节 《无碑》:资本逻辑与苦难的价值化 |
第六章 怀旧与消解: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怀旧:工人文化的浪漫想象 |
第二节 消解:工人文化的否定性书写 |
第三节 工人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与限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非虚构小说《寻路中国》中的乡村与工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非虚构小说的理论问题和现状 |
第一节 来自美国的非虚构写作 |
一、非虚构小说的两种特征:文学性和新闻性 |
二、非虚构小说的“真实”与“虚构” |
第二节 “非虚构”在中国 |
第二章 《寻路中国》对中国变迁的书写 |
第一节 不变的城墙 |
一、沿着长城横穿中国 |
二、古老城墙下变动的中国 |
第二节 熟悉而陌生的中国乡村 |
一、三岔村的“地方感” |
二、双重视域下的中国乡村 |
第三节 工厂改变中国 |
一、南方小城丽水代表的未来 |
二、夹缝中生存的打工群体 |
第三章 《寻路中国》中的中国形象书写及其价值 |
第一节 在宏观向微观转变中的中国形象 |
第二节 彼得·海斯勒的作者主体性 |
第三节 建构中国主体的乡村与工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世纪工业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状况简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时代变迁中的工业图景 |
第一节 历史岁月的深情回望 |
第二节 改革时期的艰难转型 |
第三节 市场经济时代的创业奋斗 |
第二章 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嬗变 |
第一节 多变现实的生存焦虑 |
第二节 传统身份的认同危机 |
第三节 琐屑日常的人道主义光芒 |
第三章 工业文明进程的文化思考 |
第一节 “家园”解体中的眷恋 |
第二节 城乡融合中的矛盾 |
第三节 工业社会中的人性异化 |
第四章 新世纪工业叙事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新世纪工业叙事的价值 |
第二节 新世纪工业叙事的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老板喜欢的“打工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转身[J]. 范稳. 当代, 2021(05)
- [2]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
- [3]我和我的命[J]. 梁晓声. 当代, 2021(01)
- [4]论方舟的诗[D]. 张盟.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5]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D]. 伍佩桢.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7]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D]. 利敏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D]. 高露洋. 河北大学, 2020(02)
- [9]非虚构小说《寻路中国》中的乡村与工厂书写[D]. 任亚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新世纪工业叙事研究[D]. 孙新.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