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散文化”到“诗化”——对“五四体九言诗”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熊威[1](2019)在《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形式观”这一角度入手,以林庚对新诗问题的关注为起步,佐以其古典诗歌研究的经验和线索,通过具体化、语境化的历史镜面,映鉴古今同构的互文性形式诗学概念。除绪论外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林庚“诗歌形式史”观念的形成,基于古典诗歌史内部的自律性,侧重林庚对楚辞到五七言诗的诗化路径的描写,同时将其与外来象征主义的纯诗命题相呼应,进而对新诗诞生初期的“自由”与“韵律”之争予以解读,为进一步探讨“自然”诗学作出铺垫。第二章以“自然”作为新诗的标尺,参酌了“现代性”的深入与晚唐诗热的兴起,对矛盾重重的“自然”之说予以去弊。由于林庚的“自然诗”企图弥合或相对化“韵律”与“自由”的分野,故而在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层面上钩织“感性”,此亦成为其生命诗学的体现。第三章借助“诗行”的重新发现,对林庚的新诗诗化构想进行总结,解析“半逗律”与“节奏音组”互为卯榫的诗学术语,结合定型诗行的试验摸索,确证以“上五下四”为基构的“五四体”是反映其“建行”诉求的典型诗行。第四章立足于当下,择取林庚诗学中,对语言的倚重及对诗之本体的册立,申说其“自然”观念对新诗文体功能的改善,并通过拈举四行诗与绝句新诗的历史关联,特求裨益于新诗创作的畛域。
曾幸[2](2019)在《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现代诗学中,节奏理论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本论文结合中国现代诗学着作和期刊中节奏论的阐释,从节奏理论的发展、节奏理论的争辩、节奏理论的新拓展和节奏理论的价值等方面对中国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进行系统阐释。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约20世纪20年代,胡适、郭沫若、饶孟侃、闻一多等诗论家对“音节”“情绪节奏”“格律”等节奏问题进行了探讨。二是20世纪30年代,梁宗岱、罗念生、林庚、叶公超、朱光潜等学者以《大公报》和《新诗》为阵地,继承并发展了前期的格律论,对节奏理论继续探索。罗念生的节律论、叶公超的语言节奏论、林庚的天然节奏论都是30年代的学术成果。三是20世纪40年代,节奏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朱光潜在《诗论》中论述了节奏的性质,诗歌与音乐节奏的不同,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等内容。孙毓棠、郑思、伍禾、应寸照、黄基植等理论家从新旧诗节奏的发展、节奏的特征、节奏与情感、节奏与诗行等方面入手,对节奏进行研究。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争辩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和罗念生两位学者以《新诗》为阵地对节奏问题展开的辩论。朱光潜、罗念生对节奏概念和影响诗歌节奏的元素等问题进行了争辩,推动了节奏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此次争辩虽然没有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但两者的理性分析和颇具说服力的论争展现了中国现代诗论家的智性魅力。现代诗学节奏理论在情绪节奏的体认、自由派与新格律派对自然节奏的不同追求、白话诗语言节奏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理论拓展。一、情绪节奏的体认: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中,大部分的理论家都阐释了情绪与节奏的关系,比较典型的是郭沫若的“内在的韵律”论,朱光潜、伍禾、黄基植等的“节奏与情绪”的关系论,情绪与节奏成为现代诗学中特别关注的问题。二、自然节奏的追求:在中国现代诗学的节奏理论中,胡适、康白情、郭沫若等为代表的自由派认为“自然的音节”或情绪的“自然的流露”就是新诗的自然节奏。闻一多、饶孟侃等新格律派则认为格律本身就是诗歌节奏的“自然”。自由派、新格律派虽然有过激烈交锋,但节奏理论的主张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三、语言节奏的探索:新旧诗运用的语言不同,语言的节奏自然不同。对白话诗语言节奏的探索,是现代诗学理论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们在谈论语言的节奏时,将语言的节奏和其它的节奏进行了比较,比如:朱光潜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叶公超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抒情诗的节奏;孙毓棠比较了语言的节奏与吟咏的节奏等。诗论家通过比较的方法阐释了语言节奏的重要性。此外,当代学者对“情绪节奏”的争论、以自然节奏为契机建构“气息节奏”的愿景是现代诗学节奏理论仍具有生命力的显现。现代诗学节奏理论能够指导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引入西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诗学注入了新质;也为建国后诗学节奏理论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代诗学节奏理论,尤其是格律论对新诗的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闻一多通过格律的“三美”原则指导他的诗歌创作,《死水》一诗成为格律诗作的典范。20世纪30年代的新格律论的理论主张,不但对当时的新格律派的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自由派的诗人在创作上也开始关注诗歌的格律。现代诗论家学贯中外,博古通今,主动吸收借鉴西方的诗学理论或运用西方生理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的节奏理论进行了现代转换,为中国诗学理论注入了新质,开启了中国诗学理论崭新的面貌。此外,现代诗论家关于节奏问题的讨论尤其是新格律派的节奏理论,启发了建国后诗学格律派的节奏理论,对当代诗学节奏新形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侯滕骁[3](2016)在《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探析 ——新诗形式建设对于当代的意义》文中指出林庚作为北京大学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而为大家所熟知,其所做《中国文学简史》和《中国文学史》在文学史界拥有重要一席。但是林庚先生在三十年代却是以新诗人的身份跻身文坛,其在三十年代自费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四本新诗集。林庚的新诗还被翻译成了英文,收入了陈世骧和列克顿(H · ACTON)所编选的《中国现代诗选》(Modern Chinese Poetry),共收19首,是最多的一位。张定和和江文也都曾为其谱曲,以便传唱。诚如废名所说,林庚在新诗中的地位“比任何人更重些,因为它完全与西洋文学不相干,”为新诗坛带来了一份晚唐的美丽。朱光潜亦在《诗论·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中提到林庚当年和徐志摩、卞之琳等都是时人做诗的模仿对象。九叶派诗人唐祈也认为“在《现代》上发表诗的不少诗人,逐渐形成了中国象征诗派的风格,无论在诗的立意造境或是语言形象方面,都立求创新,其中林庚和废名的诗尤为突出,他们两人的象征手法,更多的和中国古典传统有所融汇和结合。”洪子诚后来回忆,其老师林庚“是诗人。但他是写‘新诗’的诗人。是能写好旧诗但坚持写新诗的诗人。”林庚身处上世纪三十年代自由诗大潮,从中国自身文学传统出发,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新诗形式理论建设,在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其更是发表了数十篇诗歌专论。不可谓不坚持。其在以“沟通新旧文学”作文学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诗”、“节奏音组”、“半逗律”、“典型诗行”等具有传统汉诗色彩,但在新诗领域颇具创建的观念。其推崇创建的“九言体”更是被谢冕称为“林庚体”。对于当下新诗的困境,其关于新诗建行的理论,对于解决中国格律新诗的窘境和新诗如何作为一个独立文体而存在的问题仍具有时代意义。本论文拟从林庚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诗歌创作及理论入手,努力还原林庚所处的时代语境,探究林庚诗歌理论来源,在围绕林庚的讨论中,分析当代对于林庚的研究及“林庚热”现象。通过对林庚这样一位致力于新诗格律理论的诗人兼文学史家的分析,探究新诗格律在当代中国新诗中的发展前途。
毛丹丹[4](2015)在《论林庚融合新旧体诗的方法与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在1930年代出现的被称为“晚唐诗热”的现代诗人群中,他们倾向于从中国古典诗体中寻求新诗创作的资源,这种自觉的诗学倾向体现了一种诗学观念的转变。在这个诗人群中,林庚、废名、卞之琳、戴望舒、朱英诞、吴兴华等诗人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出了对中国古典诗传统的有意识的回归。这一倾向与部分诗人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卞之琳对艾略特的诗学及诗风的接受。林庚作为一个学者,他在闻一多、朱自清等诗人兼学者的影响下研究中国文学史,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史观与诗学观念。林庚认为“抒情”是中国传统诗文学的特质,包括宋元以来的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在内也是“抒情”的。“抒情”是林庚强调的中国诗文学一以贯之的传统。在实践上,林庚作为新诗诗人,他希望新诗能够继承传统诗词的精神实质。作为诗人,林庚古典诗体的创作经验以及对近体诗、词体等的诗体认识对他的新诗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林庚也自觉的借鉴中国古典诗体的经验进行新诗格律体的尝试。本文将以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讨论林庚处理新旧体诗的手法与特征,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对1930年代“晚唐诗热”的诗人们进行一个观察,分析共同倾向之外的差异性。首先,林庚对中国古典诗体的借鉴表现在文本风貌上,一是他对古典诗歌成规的使用,如对传统自然意象的大量使用、使用典故、化用或直接使用古诗文等。二是林庚对晚唐风格的继承,主要以“清”与“梦”为中心。三是体现在林庚对诗体、词体的认识与借鉴上,这是他的诗作与古典诗体间更深层次上的联系。其次,对形式的关注也是1930年代诗人们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方向。新诗格律体是林庚1935年转向形式实验后的主要作品。林庚通过研究古典诗体的节奏形式,提出“半逗律”、“典型诗行”等概念,试图在以五七言为代表的近体诗的节奏形式上继续延伸,从而建立起新诗的格律体。“自然诗”论与“九言诗”等都是林庚在借鉴古典诗体格律后形成的新诗格律体,但由于忽略了现代汉语“欧化”的客观事实,以及创作上的偏失,林庚对新诗体的尝试可以说近于失败。最后,林庚借鉴中国古典诗体来创作新诗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主张复古,而是为新诗的创作提供资源,但最后却由于在形式上的执迷而走向了偏颇。与戴望舒等同样有着继承旧诗风倾向的诗人的论争中体现出了他们对新诗与古典诗体不同的认识,同时也表明了新诗与古典诗体间复杂的关系。另外,林庚以“抒情”构建中国文学史以及他自身新诗创作呈现出的某些特质,反映出新诗与“抒情传统”间复杂的关系。
卢临节[5](2012)在《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现代诗化小说。首先需要厘清诗化小说这一概念。笔者将其与抒情小说、散文化小说、散文诗小说、抒情诗的小说、写意小说等相近概念进行综合比对之后,对诗化小说给出这样一个定义:这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敛抒情气质的现代小说。它不太注重故事情节的营构、结构叙事的严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擅长以含蓄内敛的诗性语言、充满象征意味的意境和看似随意松散的结构营造出一种整体的诗性氛围。它以特殊的情调、情绪和情味儿来感染和吸引读者,并藉此传达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诗性感受。引言部分首先交代了诗化小说的缘起,并对目前学界有关诗化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梳理。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对现代诗化小说的两个主要影响源——中国抒情传统和西方现代小说做了较为粗略地论述。现代诗化小说在对自我内心世界的看重,文字意境的营造和追求“象外之境、言外之旨”等表达效果方面明显受到中国抒情传统的影响。与此同时,西方现代小说对它的形式和精神也都产生了相应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诗化小说在中国抒情传统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这是它在诗学建构上取得的独特价值。第二章对现代诗化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它在各个历史时段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了一个纵向梳理。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早期探索,到三十年代的日趋圆熟,再到四十年代随着现实社会压力加剧而发生的现实衍化,现代诗化小说大体经历这样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诗化小说作者在处理作品与现实的关系上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然而从整体来看,诗化小说坚持以一种审美的内省的方式来看取社会人生,它与时代大潮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第三章对诗化小说的生成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探讨。这是笔者颇感兴趣同时也着力较多的地方。诗化小说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以诗化小说这一表现形式作为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渠道和方式?也就是说,诗化小说是如何生成的?本文认为:存在于诗化小说作者内心的先在意向结构首先决定了他们在对这个世界表达时采用了诗化小说这一形式,这是诗化小说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诗化小说作者选择以沉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进入远离现实的静思冥想空间寻找内心的纯净和静谧。这种有意回避现实的态度中暗含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人生理想诗意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在对过去的频频回顾中寻找对已经逝去或正在逝去的传统世界的眷恋,成为诗化小说作者追寻诗意生命的普遍方式。同时,很多诗化小说作者对现代社会文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深感焦虑。他们在诗化小说这一形式中所找到的不仅是属于自己的一剂心灵安慰剂,同时也对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切反思。第四章试图从诗学主题方面切入诗化小说研究内部。诗化小说在主题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面向,诸如回忆、故乡、童年、梦境等主题成为诗化小说中反复再现的诗学主题。这些主题早已超越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成为一种更宽泛的能指,它们的深层意味超越于现实层面之上,成为诗化小说作者追求的一种精神向度,一条体悟人生价值的通道。第五章对诗化小说的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基本存在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现代诗化小说和一般叙事型小说在对文本的时间和空间等重大问题的处理方式上表现出很大不同。在时间方面,大部分诗化小说中的时间呈现为一种“向后看”的姿态,它们的时间向度更多的指向过去,而非当下和未来。具体说来,诗化小说中的时间主要呈现为三种状态:回溯、静止和永恒。在空间的处理方面,诗化小说亦有其独到的经验和艺术展示。它一方面从中国抒情传统中汲取有关意象塑造和意境生成方面的经验,将诗化小说中的艺术空间以隽永的诗歌意象和优美的诗的意境传达出来,以达到将“叙事虚化、抒情实化”的诗化效果:另一方面它又成功借鉴西方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通过对空间场景的并置、跳跃重组等方式来完成小说中的空间重构。有些诗化小说作者甚至大胆尝试以空间位移代替时间推移这一崭新的结构方式。通过对小说中时间和空间的特殊处理,诗化小说整体呈现出一种经由作者内心“改造”后的理想诗意境界。结语部分对现代诗化小说在现代文学中遭到“冷遇”的原因以及它的独特存在价值进行了简要概述。
张淑娟[6](2013)在《中国古典诗歌俄传史论》文中指出相比对中国历史、哲学、语言的研究,俄罗斯对包括中国古典诗歌在内的的中国文学的研究明显滞后。中国文学是伴随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而始为俄罗斯读者所知。俄罗斯人将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视为在了解了中国的物质文化之后继续探索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以阿理克为代表的俄罗斯汉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奠定了俄罗斯汉学在世界汉学界的独特地位。本文旨在分析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艺术和研究成果,全面总结中国古典诗歌的俄传历史。本文以中国古典诗歌俄译本以及研究论着为基本文献,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学术史研究的方法,借鉴相关翻译理论,对150多年来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与研究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论文依次对俄罗斯在先秦、汉魏六朝、唐代、宋明诗歌以及中国古典诗论方面的重要译本、论着、译者和研究者进行了专题分析,努力总结帝俄时期、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俄罗斯汉学在这一领域的成就与不足。本文对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与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与研究的特点在于重视翻译、重视对翻译原则的探索、重视翻译、研究、注释相结合、注重文学术语的创建以及采取汉学界与诗人合作翻译的模式。在考察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作品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加斯帕洛夫院士提出的“翻译随意性指数”理论以及中国古典作诗法,横向比较汉学家之间的译作,着重探讨不同译者所坚持的翻译原则,凝炼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特点。俄罗斯汉学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进行了长期的尝试探索,特别重视对韵脚、节奏、重复等诗歌要素的再现。文章特别分析了从最早翻译中国古典诗集的楚紫气到阿理克、艾德林、夏云清、孟列夫,再到新时期托罗普采夫、斯米尔诺夫、格拉婕茨卡娅、阿扎洛娃等译家的翻译原则。他们都对是否再现中国古诗的韵脚发表过着作或观点。阿理克、楚紫气主张翻译出韵脚,但有时为了节奏可以放弃韵脚;艾德林自始至终不主张译出韵脚;斯米尔诺夫对中国诗歌韵脚的翻译经历了从押韵——谐音——不押韵三个阶段;孟列夫、夏云清、托罗普采夫、格拉婕茨卡娅、阿扎洛娃等都主张译出韵脚,而后四位翻译家都不主张增加诗行。而他们无一例外地都特别注重节奏的再现。新时期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继承并发展了阿理克的理论。斯米尔诺夫强调要找到翻译的最佳手段;托罗普采夫主张译出中国诗歌的形式美;格拉婕茨卡娅强调诗行的内部韵脚;阿扎洛娃特别指出要翻译出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不同的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本。本文对俄罗斯汉学家的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着作进行了详细考察。通过纵向比较俄罗斯学者与中国学者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凸显俄罗斯汉学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开拓性贡献。阿理克将中国文学视为世界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启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以语文学方法为基础的综合文化研究,并得到其弟子和后人的继承和发展。艾德林的陶渊明研究、车连义的曹植研究、谢列布里亚科夫的宋代诗词研究、达格丹诺夫对白居易和王维的研究等无不在探索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特色的同时,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历史、宗教和哲学价值。而新时期俄罗斯汉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研究传统,使文化学研究方法成为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新潮流。俄罗斯学者的研究不仅促进了俄罗斯汉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王治国[7](2011)在《实践自我的主体论诗学 ——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如何在与人民和现实结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诗歌素质这一非常紧迫的时代课题,除了创作出一批富有感染力的诗歌作品外,七月诗派还在诗学理论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他们不仅对诗歌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而且积极地参与到当时的诗学论争当中,对诗歌思想、形式方面的一系列热门问题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具有实践性特征的主体论诗学体系基本上成型了。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些诗学理论却往往只是以“论据”的形式出现,充其量也不过是七月诗派乃至七月派研究中用来论证相关问题的印证材料而已,这不能不说是七月诗派、乃至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遗憾。本文着意从七月派主体论诗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入手,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语境为基点,梳理并阐释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力图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其价值与局限,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今后的创作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提出研究对象,交代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的写作意图及具体内容构架。第一章主要辨析“实践性主体”概念的内涵及其与七月诗派诗学理论能够进行理论对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辨析了“实践性主体”概念的内涵之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与七月诗派诗学理论进行理论对接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又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对接的现实性进行了具体地阐释,并最终认定以“实践性主体”思想作为本文的理论视角和立论基础基本上是可行的。第二章主要分析七月诗派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七月诗派是紧扣主体的“情志”因素来展开思考的:在心物关系论上,“主观拥抱客观”的内在动力是“情志”因素;在诗人主体论上,与理知因素相比,将“情志”因素看作是诗歌的本质属性,“说服力”必须转化为“感动力”;在诗歌功能论上,以情感的共鸣为中介达到个体与群体的沟通是其基本内涵。第三章从政治性、启蒙性和哲理性三个方面来揭示七月诗派对诗歌思想特质的认识:诗歌的政治性指向的是诗歌的现实性、历史性、社会性、人民性,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实际上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对它的诗学诠释就包含在胡风提出的“第一义的诗人”的命题中;七月派诗歌的启蒙性是一种以马克思的“实践性主体”思想为核心的集体主义启蒙,其诗学转化的方案是“创作熔炉说”;七月诗派并不反对诗歌的哲理性,他们不仅在诗歌中对战争语境下人们的生存体验进行了富有深度的表达,而且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为关注点与当时的不良倾向展开了激烈的理论交锋。第四章主要阐释七月诗派对诗歌形式的独特理解:“以新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是看待诗歌形式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崇尚自由诗体的散文美,主张“力的排列”;主张诗歌需要的是“形象力”而不是“形象化”;为了具有感染力,诗歌语言必须饱含情感与思想。总之,七月诗派反对各种形式主义,以使诗歌创作获得名副其实的“战斗力”。结语部分考察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的价值及局限:它是革命诗歌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理论总结和提升,是新时期以来诗学重建的重要支撑,对诗人“角色”意识的追求与坚持是对当下诗坛的有益启示,战争文化心理是其局限的内在根源。
郭小聪[8](2000)在《从“散文化”到“诗化”——对“五四体九言诗”的再思考》文中指出 林庚先生对新诗格律的探索已有65年的时间了,这中间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年代和思潮,但林先生的世界始终没有破碎,仅这一点就令人崇敬。作为诗人和学者,林先生善于将宏观把握与微观透视结合起来。特别是他通过对《楚辞》"兮"字的研究,见出古典诗歌从"散文化"到"诗化"的历史性变化,并进而指出了现代
郭小聪[9](2000)在《从“散文化”到“诗化”——对“五四体九言诗”的再思考》文中提出 林庚先生对新诗格律的探索已有65年的时间了,这中间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年代和思潮,但林先生的世界始终没有破碎,仅这一点就令人崇敬。作为诗人和学者,林先生善于将宏观把握与微观透视结合起来。特别是他通过对《楚辞》"兮"字的研究,见出古典诗歌从"散文化"到"诗化"的历史性变化,并进而指出了现代
二、从“散文化”到“诗化”——对“五四体九言诗”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散文化”到“诗化”——对“五四体九言诗”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林庚的“诗歌形式史”观念的形成 |
第一节 形式诗化的历史线索:从楚辞到五七言诗 |
第二节 “纯诗”视域下的自由与韵律 |
第二章 林庚的“自然”形式观 |
第一节 “自然”——以新诗的发生为背景 |
第二节 自然诗:一种人与宇宙合一的形式 |
第三节 语言生命观与自然韵律观 |
第三章 林庚的新诗建行理论 |
第一节 形式的中心环节:诗行 |
第二节 基于诗律模式的分析:建行 |
第三节 典型诗行:九言诗的“五四体” |
第四章 林庚的新诗形式理论的价值与反思 |
第一节 本体意识:诗歌形式的自觉与言说 |
第二节 “自然”诗学的可能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发展 |
1.1 20世纪20年代的节奏理论 |
1.1.1 自然音节论 |
1.1.2 情绪节奏论 |
1.1.3 格律论 |
1.2 20世纪30年代的节奏理论 |
1.2.1 节律论 |
1.2.2 语言节奏论 |
1.2.3 天然节奏论 |
1.3 20世纪40年代的节奏理论 |
1.3.1 节奏发展论 |
1.3.2 节奏特性论 |
1.3.3 诗行与节奏论 |
1.3.4 情感与节奏论 |
第二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争辩 |
2.1 节奏概念的争辩 |
2.1.1 节奏的一般含义 |
2.1.2 节奏、节律、音步的定义 |
2.2 影响诗歌节奏元素的争辩 |
2.2.1 节奏与韵 |
2.2.2 节奏与顿 |
第三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新拓展 |
3.1 情绪节奏的体认 |
3.1.1 “内在的韵律” |
3.1.2 情绪对节奏的支配 |
3.1.3 “情绪节奏”的争议 |
3.2 自然节奏的追求 |
3.2.1 自由派与诗的自然节奏 |
3.2.2 新格律派与诗的自然节奏 |
3.3 语言节奏的探索 |
3.3.1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
3.3.2 语言的节奏与抒情诗的节奏 |
3.3.3 语言的节奏与吟咏的节奏 |
第四章 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的价值 |
4.1 对现代诗歌创作实践的指导作用 |
4.1.1 “三美”原则指导下的诗歌创作 |
4.1.2 “新音节与新格律”理论指导下的诗歌创作 |
4.2 引入西方理论,为现代诗学理论注入了新质 |
4.2.1 引入西方的诗学理论,启发了节奏理论的建构 |
4.2.2 引入西方的研究方法,增添了节奏理论的新意 |
4.3 对当代诗学节奏理论的重要影响 |
4.3.1 对当代诗学格律派的理论影响 |
4.3.2 对诗学新形式建构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3)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探析 ——新诗形式建设对于当代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前人关于林庚诗论的研究概论 |
1.2 选取材料与写作思路和立意 |
2 林庚的家学和求学清华的背景 |
3 林庚三十年代的诗歌探索之路 |
3.1 从善写古诗到自由诗的转向 |
3.2 北平独特的“现实主义”氛围 |
3.3 “晚唐诗热”和林庚的“感觉论” |
3.4 中国古典诗学的重新回归 |
3.5 第二次转向——格律探索的开始 |
3.6 新诗十字路口上的大讨论 |
3.7 “音组”的发现与提出 |
3.8 戴望舒与林庚的论战——传统形式在新诗中的合法性讨论 |
3.9 文学史研究对于林庚诗学的影响 |
4 格律理论的完善成型——林庚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探索 |
4.1 “民族形式”的讲求,五六十年代的格律大讨论 |
4.2 形式的继续探索,“普遍形式”、“诗行建设”、“半逗律”、“节奏音组”“五四体”的提出 |
5 当代对于林庚诗论的探讨及对于当今新诗发展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论林庚融合新旧体诗的方法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林庚使用古典诗资源的文本现象特征 |
第一节 林庚诗文本对古典诗歌成规的使用 |
第二节 林庚对晚唐风格的继承 |
第三节 林庚对词体、诗体的借鉴 |
第二章 林庚新诗格律体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林庚的诗歌建行理论 |
第二节 林庚的“自然诗”论与新诗格律体创作 |
第三章 林庚与诗坛整体倾向间的关系 |
第一节 林庚与1930年代诗人对中国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 |
第二节 林庚的“抒情传统”说与新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在中西诗学中融通 |
第一节 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内在联系 |
第二节 与西方现代小说的外部关联 |
第三节 在中西诗学间架构 |
第二章 发展轨迹及演变 |
第一节 自我世界的诗性观照及诗化小说的早期探索 |
第二节 人生境界的诗意追寻及表现形式的趋于圆熟 |
第三节 现实世界的入侵渗透及诗化小说的现实衍化 |
第三章 诗化小说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先在意向结构决定诗化小说的感受和表现方式 |
第二节 对现实世界的有意识遮蔽、过滤和美化 |
第三节 向传统回望中的现代性反思 |
第四章 诗化小说的诗学主题 |
第一节 回忆——承载诗性的生命之根 |
第二节 故乡——难以逃离的精神皈依 |
第三节 童年——重返本真的时空隧道 |
第四节 梦幻——执着追寻的人生意境 |
第五章 诗化小说的存在形态 |
第一节 诗化小说中的时间存在 |
一、找回失去的时间 |
二、静止在风光中的时间 |
三、恒常化的时间 |
第二节 诗化小说中的空间存在 |
一、从传统诗歌借鉴来的意境空间 |
二、作为主体呈现的现代小说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
雨中的鸟依然在飞(后记) |
致谢 |
(6)中国古典诗歌俄传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诗经》与楚辞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一节 《诗经》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 |
一、帝俄时期的王西里:作为儒学经典的《诗经》研究 |
二、苏联时期的阿理克学派:作为文学经典的《诗经》研究 |
三、当代俄罗斯时期的克拉芙佐娃:作为双重经典的《诗经》研究 |
第二节 楚辞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 |
一、楚辞的翻译 |
二、屈原研究 |
第二章 汉魏六朝诗歌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一节 俄罗斯汉赋及乐府的翻译与研究 |
一、汉赋的翻译 |
二、乐府的翻译与研究 |
第二节 俄罗斯曹植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一、曹植诗歌的翻译 |
二、曹植诗歌的研究 |
第三节 俄罗斯陶渊明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一、陶渊明诗歌的翻译 |
二、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
第四节 俄罗斯永明体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一、永明体诗歌的翻译 |
二、永明体诗歌的研究 |
第三章 唐代诗歌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一节 俄罗斯对唐代诗歌选的翻译 |
一、帝俄时期对唐诗的模糊翻译 |
二、苏联时期的楚紫气与阿理克:对唐诗的创造性翻译与艺术性翻译 |
三、俄罗斯时期的孟列夫:对唐诗翻译的再探索 |
第二节 俄罗斯的李白翻译与研究 |
一、李白诗歌的翻译 |
二、李白诗歌的研究 |
第三节 俄罗斯的杜甫翻译与研究 |
一、杜甫诗歌的翻译 |
二、杜甫诗歌的研究 |
第四节 俄罗斯的白居易与王维翻译与研究 |
一、白居易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二、王维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第四章 宋明诗歌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一节 俄罗斯对宋代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
一、宋代诗词选的翻译 |
二、巴斯马诺夫的宋词翻译 |
三、谢列布里亚科夫对宋代诗词的研究 |
第二节 斯米尔诺夫对明代诗歌的翻译 |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论在俄罗斯的传播 |
第一节 语文学哲学研究——阿理克与《论诗人的长诗》 |
一、阿理克生平及学术思想介绍 |
三、世界中西比较诗论的先行者——阿理克与中西比较诗论 |
第二节 术语研究—李谢维奇与《古代与中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思想》 |
一、李谢维奇生平简介 |
二、术语研究——李谢维奇与《古代与中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思想》 |
三、俄罗斯《文心雕龙》的翻译家——李谢维奇对《文心雕龙》的翻译 |
结语 俄罗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与研究的特点 |
中国古典诗歌俄译本及研究着作详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实践自我的主体论诗学 ——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实践性主体”与七月诗派诗学理论 |
2.1 “实践性主体”概念辨析 |
2.2 理论对接的可能性 |
2.3 理论对接的现实性 |
3 紧扣主体“情志”因素的诗歌本质论 |
3.1 心物关系论:主观拥抱客观的内在动力 |
3.2 诗人主体论:情志与理知的内在逻辑 |
3.3 诗歌功能论:个体与群体的沟通机制 |
4 以人生实践为旨归的诗歌思想论 |
4.1 “实践性”:对诗歌政治性的理论解读 |
4.2 “集体主义启蒙”的诗学转化 |
4.3 自然与社会的对接:关于哲理性的诗学交锋 |
5 以“战斗力”为准则的诗歌形式论 |
5.1 基本原理:“以新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
5.2 “力的排列”:自由诗体的散文美 |
5.3 “形象力”:对诗歌“形象化”理论的辩驳 |
5.4 “感染力”:饱含情感与思想的诗歌语言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从“散文化”到“诗化”——对“五四体九言诗”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D]. 熊威.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中国现代诗学节奏理论研究[D]. 曾幸. 济南大学, 2019(01)
- [3]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探析 ——新诗形式建设对于当代的意义[D]. 侯滕骁. 海南大学, 2016(03)
- [4]论林庚融合新旧体诗的方法与特征[D]. 毛丹丹. 南京大学, 2015(05)
- [5]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D]. 卢临节. 武汉大学, 2012(12)
- [6]中国古典诗歌俄传史论[D]. 张淑娟. 南开大学, 2013(07)
- [7]实践自我的主体论诗学 ——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研究[D]. 王治国. 浙江大学, 2011(06)
- [8]从“散文化”到“诗化”——对“五四体九言诗”的再思考[J]. 郭小聪. 文学前沿, 2000(02)
- [9]从“散文化”到“诗化”——对“五四体九言诗”的再思考[J]. 郭小聪. 文学前沿,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