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化裂化再生器改用分布管的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刘英聚[1](2015)在《中国催化裂化五十年发展(Ⅰ)》文中提出叙述了我国催化裂化50年来主要技术发展情况,包括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催化裂化家族技术、世界级大型催化裂化装置技术开发与应用情况;叙述了各种工艺技术与典型装置的应用与改进情况,提供了国内多种典型催化裂化装置两器结构图,详实记录了国内催化裂化领域勇于探索而艰辛的发展历程。
刘海燕,姜仲勤[2](1982)在《日本千叶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简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由该厂赴日进修小组的刘海燕、姜仲勤两位同志根据学习获得的资料整理写成。文中介绍了日本出光公司千叶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概况和特点。该装置自1971年投产以来,由于采用原料油加氢脱硫措施,使处理量加大,汽油收率提高,焦炭、气体量减少以及停用汽油精制等,另外还建成了一套处理能力属世界第一的烟气直接发电系统。在含酚污水处理方面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杨智君[3](2020)在《催化裂化再生强化机理的CPFD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再生器作为流化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简称FCC)装置的重要组成单元,主要功能是通过空气烧去催化剂上的焦炭,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同时为提升管反应器提供所需热量。随着催化裂化原料的逐年变重和掺炼比的提高,生焦量不断增加,再生能力不足已成为很多装置扩能和加工劣质原料的瓶颈因素。改善待生剂分配均匀性和在再生器密相床层中添加水平挡板内构件被认为是两种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提高再生器性能的强化措施。然而,工业再生器体积庞大,内部结构复杂且反应过程温度较高,难以通过实验手段定量评价上述两项强化措施对再生效果的影响。并且,前期针对待生剂分配器和水平挡板影响的冷模实验研究仅能观察到对再生器流动特性的影响,而无法获得流动特性改变与再生效果改善之间的直接关联。鉴于此,本研究拟采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和Multi-Phase Particle In Cell(MPPIC)方法的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模型对一套工业同轴式逆流FCC再生器进行流动与反应耦合的热态数值模拟,以全面细致地考察待生剂分配均匀性和添加Crosser格栅对再生器内气固流动特性和再生性能的影响,从而深化对催化裂化再生强化机理的认识。在此之前,首先对CPFD方法模拟挡板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系统地考察了百叶窗挡板对流化床流动特性及颗粒返混等的影响;其次,以小型待生剂烧焦实验为参照对采用的烧焦反应动力学模型及其与流动模型耦合的正确性进行了CPFD模拟验证,并在一套简易再生器模型中预考察了待生剂进料方式和交错百叶窗挡板对流动特性及烧焦再生的影响,进而为后续考察待生剂分配和Crosser格栅对工业再生器性能影响的CPFD成功模拟奠定基础。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借助基于鼓泡流化床的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EMMS)曳力模型,CPFD模拟成功预测了挡板流化床的流体动力学结果。模拟发现了一种新的挡板破碎气泡机理,该机理与前期实验观察到的挡板破碎气泡机理不同,进而完善了在A类颗粒流化床中挡板破碎气泡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内循环通量定量评价流化床中颗粒返混强度的新方法,以此得到了百叶窗挡板和不同气速对流化床颗粒返混强度影响的规律。模拟结果与前期采用稳态气体示踪法的实验结果相吻合,也验证了冷模实验采用稳态气体示踪法间接评价颗粒返混强度的可行性。(2)对文献中一套小型FCC待生剂烧焦再生实验评价装置进行了CPFD热态模拟,模拟得到的烟气各气体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与Stevenson等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选取的烧焦反应动力学模型及其在CPFD模型中与流动模型耦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对二维挡板流化床采用“虚拟挡板”模拟得到的颗粒浓度分布和差压波动分布与采用真实挡板的模拟效果非常接近,验证了采用Barracuda软件中“虚拟挡板”构建百叶窗挡板等内构件的可行性。通过预考察待生剂进料方式和交错百叶窗挡板在简易再生器中的影响发现,添加挡板可以增大床层膨胀高度,并且可以显着改善再生效果。(3)借助基于湍动流化床的EMMS曳力模型,CPFD模型成功模拟了工业再生器上稀下密的颗粒浓度分布以及稀密相的温度分布,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吻合良好。在该再生器中,进一步模拟了改善待生剂分配均匀性与添加Crosser格栅内构件两种强化措施的影响,结果发现,均匀的待生剂分配和增设Crosser格栅均可改善气固相在床层横截面的分布均匀性。Crosser格栅可有效抑制床层内存在的沟流和流化死区,有效强化颗粒的水平混合,上述作用在格栅层上方区域尤为显着,格栅层的存在还能显着抑制颗粒的轴向返混。均匀的待生剂分配和Crosser格栅均能有效抑制稀相尾燃、提高主风利用率和烧焦效率以及改善再生效果。相对而言,格栅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另外,针对工业再生器中出现的待生剂短路问题,对待生剂分配器进行了局部结构改进,模拟结果表明,待生剂短路问题得到解决,同时烧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齐文义[4](2008)在《降低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污染物三效助剂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流化催化裂化(简称FCC)装置是炼油厂重要的重油轻质化装置之一,是生产轻质燃料油特别是高辛烷值汽油的核心装置,也是生产有机化工原料的重要手段。但在FCC再生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SOx、NOx和CO等对环境不友好气体。据统计,炼油企业排放的SOx和NOx分别占空气中总排放量的6%7%和10%,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于FCCU。由于FCC再生器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到目前为止,用一种催化剂或助剂来同时脱除这几种气体污染物的技术还比较少见。国内外对降低FCC再生烟气中SOx、NOx和CO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烟气洗涤、新型再生器设计、脱SOx助剂、脱NOx助剂和CO助燃剂等。本文根据SOx、NOx和CO助剂的作用机理,用MgO-Al2O3-CuO-CeO2-Pd为活性组元,选择合适的活性载体和粘结剂,研制开发了一种能同时脱除FCC再生烟气中SOx、NOx和CO的三效助剂,并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在实验室微型石英管反应装置上,评价了不同活性组元的脱SOx、NOx和CO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活性组元MgO-Al2O3-CuO-CeO2-Pd具有较好的脱SOx、NOx和CO性能以及再生活性。CuO有利于NOx脱除率的提高,CeO2对提高活性组元的SOx脱除率更为有利,微量贵金属钯的存在会大幅度提高活性组元的脱NOx、CO性能。不同的CeO2引入方式对活性组元的SOx脱除率及再生效率有一定影响,共沉淀法的SOx脱除率要比饱和浸渍法高15%左右、再生效率也高7%左右。活性基质和粘结剂种类对三效助剂的脱SOx效率影响较大,而粘结剂对三效助剂的理化性能有较大影响。CO含量对助剂NO脱除率的影响明显,随着CO含量的增加助剂NO脱除率明显增加。O2含量的增加对助剂的NOx脱除率有负面影响,但对SOx脱除率有正面影响,随着O2含量的增加,助剂的NOx脱除率明显降低,SOx脱除率会明显增加。随着加入量的增加,助剂的SOx、NO和CO脱除率增加。固定床微反装置测试结果表明,加入量低于5%,三效助剂对FCC催化剂的活性没有大的影响。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加入2.5%的三效助剂,与空白相比,对于济南分公司I、II套催化装置原料油、平衡剂,能使再生烟气中的SOx降低70%以上、NO降低50%以上、CO降低90%以上;裂化气中硫分率明显增加,焦炭硫分率显显降低;对产品分布以及汽、油柴油的主要性质均无不利影响。济南分公司I套催化裂化装置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开发的三效助剂具有较好的脱SOx和NOx性能,按催化剂藏量的2.5%将助剂加入装置并维持催化剂单耗的2.5%每天补入助剂,可使再生烟气中的SOx平均降低68.2%;在不停加原来使用的铂基助燃剂的基础上,能使NOx平均降低45.3%。助剂对生产操作、产品质量及产品分布无不良影响。
赵恒[5](2003)在《催化裂化反再系统设备技术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和全球经济的命脉,2050年前全球的首要能源仍然是石油。催化裂化是重质油轻质化的一个主要炼油工艺,是石油加工工业的标志和支柱。催化裂化装置是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的重要生产装置,同时也是炼油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催化裂化对炼油工业的成长壮大和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反应再生系统是催化裂化装置的核心,因此,反再系统设备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催化裂化装置甚至石化公司的效益,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原料和产品日益国际化,安稳长满优运行已成为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焦点。本文针对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设备及其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从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反应再生系统的设备如反应器、再生器、预提升器、LPC—1型提升管喷嘴、粗旋快分系统、第一、二、三级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施工、维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技术改造的实施过程和应用价值、国内外的先进设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
张国莹[6](2014)在《反再系统参数变化对FC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倡导环保、节约和提高炼厂经济效益条件下,新型催化剂、优化催化裂化工艺和能量系统成为研究的焦点。但是要提高重油的催化裂化效果,仅要求性能好的催化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相对应的操作工艺和能量系统优化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从催化裂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催化裂化催化剂失活的各种原因;借助催化裂化反应的载体—催化裂化装置,详细介绍了催化裂化反应的工艺流程;通过对实际生产中蒸汽和干气作为预提升气优缺点的对比分析,说明干气预提升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对反再系统能量变化即催化剂烧焦情况进行讨论,从而优化能量系统。本论文的实验部分对新鲜剂、100%干气、50%干气和50%蒸汽、100%蒸汽提升条件下的待生剂和再生剂进行物化表征和微反活性测试,掌握不同气提条件下催化剂性能(包括催化剂活性,结晶度和骨架Si/Al比,孔结构,积炭,酸性等)的差异,进而从理论上验证干气预提升技术的优越性。通过对催化剂烧焦情况的讨论知:良好的再生可以保证催化剂的活性、提高轻质油收率、减少催化剂单耗等。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催化裂化反应条件下,干气预提升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高,活性稳定性好,寿命长。XRD和IR表征结果表明:干气预提升条件下催化剂硅铝比高,结晶度较好。BET表征结果表明:在干气预提升条件下,催化剂的孔径较大,有利于大分子的催化裂化反应。催化剂积碳分析结果表明:干气提升下的待生剂积碳量较少,积炭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侧面反映了干气提升下的催化剂活性较高。NH3-TPD分析表明:干气预提升条件下的催化剂强酸含量相对较少,弱酸量相对较多,这和XRD分析的结论一致。在催化作用过程中,干气提升下催化剂弱酸和中强酸含量下降较多。而且100%干气提升条件下,催化剂性能最好。
张立新[7](1995)在《我国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发展综述》文中提出综述了我国渣油催化裂化在工艺、设备、催化剂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认为我国已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并已具备设计大型渣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能力。指出今后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开发的重点是简化流程、延长运转周期和提高装置适应市场需求生产多种产品的能力。提出了在降低焦炭产率的基础上提高氢有效利用率(EH)和碳有效转化率(EC)的观点,EH和EC数值反映了催化裂化过程中化学转化的有效程度,可以指导设计与生产。
贾昭[8](2011)在《FCC催化剂垂直筛板流化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制垂直筛板流化床实验装置中,以FCC催化剂和空气作为流化介质,对垂直筛板流化床的流化性能和传质性能进行冷模实验研究。考察了以圆型、方型及倒锥型垂直筛板为内构件的新型流化床的气固两相流化状况,研究了板孔气速、固体循环量和帽罩开孔比、板孔径等筛板结构对这三种流化床压降的影响。用自行设计的帽罩提升量收集器,测量帽罩提升量。考察了板孔气速、固体循环量和帽罩开孔比、板孔径等筛板结构对提升量强度的影响。以湿催化剂--空气为体系,通过其从筛板喷出后催化剂的湿度变化来考察了板孔气速、固体循环量和帽罩开孔比、板孔径等筛板结构对传质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垂直筛板作为流化床内构件具有可行性。流化介质在垂直筛板流化床内呈快速床流化,流化床内无气泡,返混小,气固两相流化均匀,流化状态好。垂直筛板流化床的压降低,板孔气速及筛板结构等对三种形状垂直筛板压降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但方型垂直筛板的压降始终高于圆形垂直筛板,圆型与倒锥型的压降相差不大,而床层压降主要随板孔气速、帽罩底隙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帽罩开孔比、板孔径的增大而减小,但开孔比到3.0后压降不再变化。帽罩内固体提升量影响床层压降和传质效率,提升量强度主要随板孔气速、帽罩底隙高度、板孔径和固体循环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帽罩开孔比的增大而减小。垂直筛板流化床的传质效率比无内构件的空筒流化床高11.5%,圆型的传质效率高于倒锥型高于方型。随塔板孔径、底隙高度、流化风量的增加,传质效率增大,而随帽罩开孔比的增大,传质效率降低。底隙高与板孔径比为0.55以后提升量强度与传质效率不再变化。帽罩高度和筛孔径对流化床性能的影响可忽略。
毛树梅[9](1995)在《中国首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投产30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我国首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抚顺石油二厂建成投产30年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取得的技术进步.先后对再生器分布板、溢流管、床层旋风分离器、滑阀、提升管反应器、分馏塔、冷换系统、吸收稳定系统和主风机等工艺设备进行了诸多改造与革新,装置处理能力提高50%,经济效益显着,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再生烟气能量回收系统,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对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巩祥峰[10](2012)在《大港石化催化裂化装置三旋选型分析》文中提出三旋是催化裂化烟气中催化剂分离的重要设备,是满足烟机避免催化剂颗粒磨损的最后一道屏障。大港石化催化裂化三旋2010年3月之前采用PST型多管立式旋分,使用中发现存在管口结垢,管壁磨损、磨透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分离效率;而且检修更换单管,作业面狭小,施工工作量大,检修周期长;分离效率低,造成烟机叶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影响了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2010年3月检修后,三旋改用BSX型8组大直径小型旋分型式。2011年、2012年检修检查,设备运行良好,没有出现磨损、结垢等问题,焊口着色分析合格。改造前后四次工艺标定,发现在生产稳定时,在三旋入口颗粒浓度均400mg/m3情况下,出口颗粒浓度,PST型在200mg/m3左右,BSX型降至100mg/m3以下;当生产出现异常波动跑剂时,BSX型出口颗粒浓度也能保持在150mg/m3以下,说明BSX型三旋不但分离效率高,而且操作弹性大。通过对出口烟气催化剂粒度分析,发现PST型三旋大直径催化剂(20-40um)比例较高,小直径催化剂(0-10um)比例低;反观BSX型三旋正好相反,说明BSX型三旋对大直径催化剂分离效率高,降低了催化剂跑损,催化剂单耗下降0.12Kg/t原料油,提高了环保水平。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烟机结垢和磨损,烟机运行稳定,振动、位移等状态参数没有变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也存在三旋壳壁振动大的问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解决。
二、催化裂化再生器改用分布管的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催化裂化再生器改用分布管的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催化裂化五十年发展(Ⅰ)(论文提纲范文)
1 1965~1970-中国流化催化裂化开端[1] |
2 1971~1982-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1] |
3 1982~1990-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
(3)催化裂化再生强化机理的CPFD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催化裂化再生工艺 |
1.1.1 催化裂化再生过程 |
1.1.2 催化裂化再生方式 |
1.1.3 催化裂化再生强化技术 |
1.2 流化床内构件研究进展 |
1.2.1 流化床内构件分类 |
1.2.2 Crosser格栅及其工业应用 |
1.3 待生剂分配研究进展 |
1.3.1 待生剂分配型式介绍 |
1.3.2 待生剂分配研究现状 |
1.4 催化裂化再生器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CPFD模型介绍和课题研究路线 |
2.1 CPFD方法介绍 |
2.2 CPFD数学方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曳力方程 |
2.2.3 气体种类输运方程 |
2.2.4 能量守恒方程 |
2.3 课题研究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挡板流化床流动特性的CPFD模型验证 |
3.1 前期实验简介 |
3.2 CPFD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3.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3.2.2 边界和初始条件及模拟参数设置 |
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3.3.1 曳力模型的选择 |
3.3.2 轴向颗粒浓度分布 |
3.3.3 轴向差压波动 |
3.3.4 挡板对启动及流化过程的影响 |
3.3.5 挡板破碎气泡机理 |
3.3.6 挡板对颗粒的导向影响 |
3.3.7 使用气体示踪法的气体返混模拟 |
3.3.8 挡板对颗粒返混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简易FCC再生器流动反应耦合的CPFD模型验证 |
4.1 烧焦反应动力学模型验证 |
4.1.1 烧焦反应动力学模型 |
4.1.2 CPFD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4.1.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4.2 简易FCC再生器的CPFD热态模拟 |
4.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4.2.2 边界和初始条件及模拟参数设置 |
4.2.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待生剂分配和Crosser格栅对工业再生器流动特性的影响 |
5.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5.2 边界和初始条件及模拟参数设置 |
5.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5.3.1 再生器催化剂藏量变化 |
5.3.2 轴向颗粒浓度分布 |
5.3.3 径向颗粒浓度分布 |
5.3.4 待生剂的初始分布及下行运动 |
5.3.5 Crosser格栅对气泡破碎及流化的影响 |
5.3.6 Crosser格栅对颗粒运动的导向作用 |
5.3.7 Crosser格栅对轴向颗粒返混及气体运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待生剂分配和Crosser格栅对工业再生器性能的影响 |
6.1 监测点和面的模拟设置 |
6.2 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对比 |
6.3 待生剂分配和Crosser格栅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6.4 待生剂分配和Crosser格栅对烟气组分的影响 |
6.5 待生剂分配和Crosser格栅对烧焦效果的影响 |
6.6 待生剂短路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降低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污染物三效助剂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助剂脱除FCC再生烟气SO_x、NO_x和CO作用原理 |
1.1.1 脱除SO_x作用原理 |
1.1.2 脱除NO_x作用原理 |
1.1.3 CO的生成及助燃剂的作用机理 |
1.2 降低催化裂化再生烟气SO_x、NO_x和CO国内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降低SO_x技术 |
1.2.2 降低NO_x 技术 |
1.2.3 降低CO 技术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意义和目的 |
1.3.2 三效助剂的作用机理 |
1.3.3 助剂应具备的性能 |
1.3.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实验室小试试剂 |
2.1.2 实验室中试试剂 |
2.2 活性组元材料的合成 |
2.2.1 镁铝活性组元的制备 |
2.2.2 镁铝铜活性组元的制备 |
2.2.3 镁铝铈活性组元的制备 |
2.2.4 镁铝铜铈活性组元的制备 |
2.2.5 镁铝铜铈钯活性组元的制备 |
2.2.6 不同铜、铈含量镁铝铜铈钯活性组元的制备 |
2.3 三效助剂的制备 |
2.3.1 实验室三效助剂的成型 |
2.3.2 喷雾干燥法制备三效助剂 |
2.4 表征方法 |
2.4.1 活性组元材料和三效助剂的物性表征 |
2.4.2 活性组元和三效助剂脱除性能表征 |
第三章 三效助剂的研制与评价 |
3.1 活性组元材料的性能评价 |
3.1.1 活性组元的脱NO_x、CO 性能 |
3.1.2 活性组元的脱SO_x 性能和再生性能 |
3.1.3 CuO 含量对活性组元SO_x、NO_x、CO 脱除率及再生效率的影响 |
3.1.4 CeO_2 含量对活性组元脱除率及再生效率的影响 |
3.1.5 CeO_2 的引入方式对活性组元SO_x 脱除率及再生效率的影响 |
3.2 三效助剂成型技术的研究 |
3.2.1 三效助剂制备方法 |
3.2.2 三效助剂脱除性能评价方法 |
3.3 CO 和O_2 含量对三效助剂脱除性能的影响 |
3.3.1 CO 含量对三效助剂NO_x 脱除率的影响 |
3.3.2 O_2 含量对三效助剂SO_x 和NO_x 脱除率的影响 |
3.4 助剂含量对NO_x、SO_x、CO 脱除率的影响 |
3.5 三效助剂对FCC 平衡剂活性的影响 |
3.6 三效助剂中型试验 |
3.6.1 平衡剂、原料油、三效助剂性质及中试条件 |
3.6.2 中型试验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效助剂工业生产应用试验 |
4.1 三效助剂工业生产 |
4.1.1 三效助剂工业生产流程 |
4.1.2 工业生产三效助剂性质 |
4.2 三效助剂工业应用试验 |
4.2.1 工业试验概况 |
4.2.2 工试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催化裂化反再系统设备技术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绪论 |
1 反再系统简介 |
1.1 反应器 |
1.2 再生器 |
1.3 第一、二级旋风分离器 |
1.4 第三级旋风分离器 |
2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2.1 设备结焦及衬里损坏 |
2.2 设备腐蚀 |
2.3 三旋问题 |
2.4 滑阀泄漏 |
3 改造研究 |
3.1 预提升器的应用 |
3.2 LPC-1型喷嘴的应用 |
3.3 粗旋快分系统 |
3.4 衬里的选材施工及操作维护 |
3.5 反再系统的设备腐蚀 |
3.6 反再系统的结焦 |
3.7 三旋改造及其对烟机的重要性 |
3.8 烟气轮机机组可靠运行的技术分析 |
3.9 滑阀问题的处理 |
3.10 催化裂化汽提技术的发展 |
4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反再系统参数变化对FC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催化裂化理论 |
1.1.1 FCC 反应原理 |
1.1.2 催化剂的失活 |
1.2 催化裂化工艺 |
1.2.1 催化剂的选择 |
1.2.2 催化裂化装置 |
1.2.3 催化裂化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
1.3 干气预提升技术 |
1.4 催化剂烧焦情况论述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原料油性质及催化剂物性 |
2.2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
2.2.1 反应装置 |
2.2.2 操作步骤 |
2.2.3 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 |
2.3 催化剂的性能表征方法 |
2.3.1 XRD 表征 |
2.3.2 IR 表征 |
2.3.3 BET 表征 |
2.3.4 TG-DSC 表征 |
2.3.5 NH3-TPD 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FCC 干气组成的分析 |
3.2 催化剂的活性及其稳定性 |
3.3 气提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1 气提条件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3.3.2 气提条件对催化剂硅铝比的影响 |
3.3.3 气提条件对催化剂织构的影响 |
3.3.4 气体条件对催化剂积炭的影响 |
3.3.5 气提条件对固体酸催化剂酸性的影响 |
3.4 工业干气预提升的成效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FCC催化剂垂直筛板流化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催化裂化再生系统的发展概况 |
1.1.1 FCC的重要性及再生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
1.1.2 催化裂化再生器的研究进展 |
1.2 催化裂化流化床内构件进展 |
1.2.1 挡板内构件 |
1.2.2 垂直内构件 |
1.2.3 填料内构件 |
1.2.4 格栅内构件 |
1.2.5 其它内构件 |
1.3 垂直筛板内构件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实验装置参数 |
2.2.2 垂直筛板 |
2.2.3 提升量收集器 |
2.3 实验流程 |
2.4 实验参数的测量方法 |
2.4.1 流化颗粒循环量的测量 |
2.4.2 垂直筛板流化床床层压降的测量 |
2.4.3 垂直筛板流化床帽罩提升量的测量 |
2.4.4 垂直筛板流化床传质效率的测量 |
2.4.5 物料湿含量的测量 |
第三章 垂直筛板流化床流化性能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垂直筛板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机理及流态化现象 |
3.1.1 气固两相流动状况 |
3.1.2 流态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及压力分布 |
3.2. 床层压降的影响因素 |
3.2.1 板孔气速对干板压降的影响 |
3.2.2 板孔气速对床层压降的影响 |
3.2.3 固体循环量的影响 |
3.2.4 帽罩开孔比的影响 |
3.2.5 板孔面积与帽罩截面积比的影响 |
3.2.6 帽罩截面积与塔截面积比的影响 |
3.2.7 帽罩底隙高与板孔径之比的影响 |
3.2.8 帽罩筛孔径的影响 |
3.2.9 帽罩高度与塔节高度比的影响 |
3.2.10 倒锥型帽罩的喷射板与垂直线的夹角的影响 |
3.3 提升量强度的影响因素 |
3.3.1 板孔气速的影响 |
3.3.2 固体循环量的影响 |
3.3.3 帽罩开孔比的影响 |
3.3.4 板孔面积与帽罩截面积比的影响 |
3.3.5 帽罩底隙高度与板孔径比的影响 |
3.3.6 帽罩高度与塔节高比的影响 |
3.3.7 帽罩筛孔径的影响 |
第四章 垂直筛板流化床传质性能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物料初始湿含量对板效率的影响 |
4.2 垂直筛板结构型式对板效率的影响 |
4.3 流化风量对板效率的影响 |
4.4 固体循环量对板效率的影响 |
4.5 帽罩开孔比对板效率的影响 |
4.6 板孔面积与帽罩截面积比对板效率的影响 |
4.7 帽罩底隙高与板孔径比对板效率的影响 |
4.8 帽罩高度与塔节高比对板效率的影响 |
4.9 帽罩筛孔径对板效率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大港石化催化裂化装置三旋选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旋风分离技术 |
1.2.1 惯性分离器 |
1.2.2 旋风分离器 |
1.2.3 三旋 |
1.3 三旋的发展 |
1.3.1 多管式旋风分离器 |
1.3.2 大直径旋风分离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港石化催化裂化装置概述 |
2.1 大港石化催化裂化装置内外关系 |
2.1.1 原料及产品 |
2.1.2 辅助系统 |
2.2 大港石化催化裂化工艺流程简述 |
2.2.1 反应再生部分 |
2.2.2 烟气能量回收部分和发汽系统(改造前) |
第3章 烟机振动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3.1 机组概况 |
3.2 烟机运行情况 |
3.3 烟机振动高的原因分析 |
3.3.1 主要运行故障及原因分析和相应对策 |
3.3.2 造成烟机结垢的几点因素 |
3.4 烟机振动高的原因分析结垢的判断及预防控制措施 |
第4章 大港石化催化裂化装置技改情况 |
4.1 大港石化催化裂化 2003 年前装置技改情况 |
4.2 2003 年后的装置技术改造 |
4.3 大港石化催化裂化装置三级旋风分离器结构 |
4.3.1 入口管分配室 |
4.3.2 脱后烟气集气室 |
4.3.3 集尘室 |
4.4 四旋改造结构 |
4.5 临界流速喷嘴 |
第5章 三旋改造前后的工艺对比分析 |
5.1 BSX 型三旋应用背景 |
5.2 BSX 型三旋的技术特点 |
5.3 BSX 型三旋工业应用 |
5.3.1 操作弹性和抗干扰能力 |
5.3.2 分离效率 |
5.3.3 对烟机运行的影响 |
5.4 BSX 型存在的不足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催化裂化再生器改用分布管的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催化裂化五十年发展(Ⅰ)[J]. 刘英聚. 山东化工, 2015(13)
- [2]日本千叶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简介[J]. 刘海燕,姜仲勤. 炼油设计, 1982(05)
- [3]催化裂化再生强化机理的CPFD模拟[D]. 杨智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降低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污染物三效助剂的研究与开发[D]. 齐文义.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 [5]催化裂化反再系统设备技术改造研究[D]. 赵恒.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2)
- [6]反再系统参数变化对FC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D]. 张国莹. 辽宁工业大学, 2014(07)
- [7]我国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发展综述[J]. 张立新. 炼油设计, 1995(06)
- [8]FCC催化剂垂直筛板流化床性能研究[D]. 贾昭.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3)
- [9]中国首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投产30年回顾[J]. 毛树梅. 炼油设计, 1995(06)
- [10]大港石化催化裂化装置三旋选型分析[D]. 巩祥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