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新立异的“怪才”(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翔[1](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郭熙志[2](1990)在《中国怪诞人格:狂士、隐士文化批判》文中研究说明 中国文化史上有许多可以称之为“怪才”的个体和趣味相投的怪诞群体。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逍遥自在的庄子们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薄名教、任自然”的嵇康、阮籍,后世“怪才”也代有辈出,明清之际,又有李贽以其“童心”本色表现其充满冲突与失衡的人格力量,而多才多艺的徐文长也因政治迫害狂而自杀九次,最终写出“如寡妇之夜哭”的鬼文,郑板桥在民间的种种传奇早足以塑造出一个捉摸不透的“半仙”形象,“一官归去来,三绝诗书画”的人怪、艺绝都是标准人辈无法步其后尘的。至于怪诞的群体,魏晋有“竹林七贤”,拈花微笑整日隐逸山林,以一种超然的高蹈在
杨鹏飞[3](2019)在《金农书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人民生活充实。金农作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一员,不仅是一位文人,还是一个书法家。金农的书学思想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建构一系列自成一体的美学思想。从他的作品和诗文中可以看出,金农具备创新性的审美视角、先觉性的审美精神和互融性的审美原理。金农书学思想的核心是创新性、先觉性和互融性的构建。创新性主要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分析,他独创的“三体诗”,巧妙运用词语烘托诗境,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情感。临习法帖不跟随当时盛行的帖学之风,而是另辟蹊径,以金石碑刻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晚年成熟的“漆书”,是创新性思想的充分体现。渴笔横刷,不施点缀,顿挫之处棱角尽显,结体长方,笔画宽厚,形成独具一格的书体面貌。先觉性贯穿金农整个书学思想,强调先觉性为艺术所必须具备的艺术品格。觉他人之未觉,以其所觉而晓喻他人。金农把先觉性思想作为自己的觉悟之道,视觉悟之道为永恒之道,并作为一生所追求的精神执念。结合金农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人生哲理。金农互融性思想是其书学思想的重要支柱,其中与中国禅宗文化的互融最具代表性。通过金农不同时期的斋号进行研究,感受禅宗对金农的影响程度。分析金农先生的《画竹题记》、《画梅题记》和《画佛题记》,观察禅宗对金农的影响,领会金农精神状态与禅宗的互融。金农以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完成自己书学思想的建构。笔者试图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和艺术观出发,全面客观分析金农书学思想,把握金农书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金农作为一个艺术个体,在当时的艺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标新立异,充分彰显自己的艺术魅力。
傅刚,费菁[4](2003)在《今日纽约——《世界建筑》专访系列》文中研究表明
黄玉涛[5](2007)在《从广告心理策略角度探析黄楚九的广告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现代广告心理策略的角度解读黄楚九的广告手段,分析二十世纪早期黄楚九运用的现代广告学理论中的许多广告策略,其中包括需求导向策略、巧用时势策略、标新立异策略等。
谢惠鸢[6](1997)在《现代艺术与画坛怪才》文中认为
张文艳[7](2018)在《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玉恒是我国着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他的阅读教学独树一帜,效果显着。全面、系统地研究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将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主张,阅读教学方法和阅读教学艺术特色三个方面,通过文献分析法、课例分析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力求探究支玉恒阅读教学的精髓,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范本”。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思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六个方面。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并落实到语言文字上;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阅读的问题;“读”是其阅读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学语言是教师阅读教学的“武器”。第三部分着重阐述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主张下的教学方法:字词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提问教学法、读写说相结合教学法、阅读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结合支玉恒的教学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第四部分是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特色,即: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和谐美;朴实化与幽默感结合的自然美;新颖性与设计感并存的创造美。第五部分是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对当代的启示:注重学生阅读的体验,回归语文本体;简化阅读教学过程,还学生自主空间;优化阅读课堂提问,巧妙点拨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把常规阅读课上出新意。总之,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极具魅力,他将教育理念深化、聚焦,提炼教学主张,创造性地提出读具有表现功能,工具性功能。他的阅读教学方法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解决语文问题,创新阅读教学课堂,实现了高效、艺术的阅读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特色。
朱丹丹[8](2017)在《郑燮“怪”、“奇”之艺术风格研究》文中认为郑燮是“扬州八怪”之一,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和诗人,号称“诗书画三绝”。他有独到的艺术见解,在艺术创作上也总是领异标新,成为当时书画界的一支“奇”力新军。他的艺术风格“怪”、“奇”之处表现在各个艺术领域,书法之“怪”,“怪”在他敢于逆模宋元之风而师法自然,“奇”在他自创“六分半书”体,曾提笔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一直被后人称赞为书法中的经典之作。毕生的绘画题材,几乎都是竹、兰、石三种,“奇”在他的“十分学七抛三”、“转益多师”的技巧。作诗作文的“怪”处,在于他的思想即便不被人理解,不符合世俗,但也绝不去与同一时代的人随波逐流,无病呻吟或矫揉造作,坚持“道着民间痛痒”的革新意义。这一系列的艺术风格都透露出郑燮从艺和做人的率真与质朴,仔细推敲,能感受到这份“怪”、“奇”风格的背后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意蕴,他坚持艺术的自然美,坚持“适其天,全其性”;他的作品“直抒真情”,追求个性解放并实现自我孤高豪迈的情思,同时赋予艺术更高远的精神境界,即“画以慰天下之劳人”,呼吁“书品与人品相表里”,道德修养与艺品相统一的艺术才真正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艺术风格的“怪”、“奇”特点包涵了如此丰富的美学思想和文化内蕴,这使得郑燮的艺术作品不但“怪之非怪”,而且还增添了“奇之为美”的意趣,深受世人的欣赏和推崇。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郑燮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家,其独特的艺术追求给了许多艺术家们的启发和思考。
罗蕾[9](2016)在《古龙武侠小说的故事形态研究》文中指出本次研究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研究的方法学,具体分析古龙武侠小说的内部叙事结构及主题。文中主要选择的具体方法为俄国普洛普的故事形态学,辅助以布雷蒙的叙述逻辑、格雷马斯的行动元及苏珊·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的部分理论。论文的第二章着眼于古龙武侠小说的叙述功能,并分析了古龙设置这些叙述功能的动机。该章节归纳出了十一种叙事功能,分别是“拯救他人”、“查明真相”、“扳倒枭雄”、“亲近之人被伤害”、“蒙冤”、“亲近之人背叛”、“假装中计”、“发现破绽”、“对手倒戈”、“欲擒故纵”、“回归红尘”。并将这十一种叙事功能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承担使命”、“陷入困境”、“转危为安”、“完成使命”。其中“承担使命——完成使命”为古龙武侠小说叙事的大循环,“陷入困境——转危为安”为叙事的小循环,故事因除却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外的功能项产生的“改善”或是“恶化”选项而进行小循环的三种形式的复合,复合后的小循环组成了最终的大循环。通过对古龙武侠小说叙事功能项的总结、分析以及对比,寻找出了古龙在突破传统武侠小说,寻求“新”与“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论文的第三章,基于普洛普角色“行动圈”理论和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对古龙的“角色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归纳,探讨了古龙武侠小说的故事发展模式,并从“英雄”、“枭雄”、“友人”、“女性”四个方面,探讨了古龙创作人物的方式及对于“侠”的内涵的建设。本次研究旨在,首先分离古龙武侠小说的叙事特色,建构古龙武侠小说的叙事学基础,弥补该方面研究的部分空白。其次,让古龙武侠小说的分析回归文本。透过古龙武侠小说常见的叙事功能以及叙事顺序,从而探讨古龙武侠小说的叙事模式及方向,用叙事特色为基础以求相对客观的来探讨小说的主题。
柳建伟[10](1998)在《突出重围》文中指出战争与和平是军事文学永恒的主题。很长一段时间,和平成为军事文学的主旋律,军人生活差不多完全融入社会生活,军人差不多只剩下一种职业的意义,而柳建伟的这部《突出重围》,是着重写未来战争的,尽管是种模拟战争。一个有着光荣传统,曾经是百战百胜的甲等王牌师,在演习中,却屡屡败给一个改革了陈旧军事观念的乙等师。由于都是我军,政治的优势就不起作用了,甚至武器装备都不重要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只能是观念:有没有科技强军的紧迫感,有没有更新战争观念的要求和能力。《突出重围》显然具有畅销书的基本特征,但是它包含的思考却是沉重的,我军的战斗力究竟应该如何定位?那个乙等师远远不及其他军事强国的军队,面对我们的王牌师,却可以稳操胜券。然而,作者的聪明在于他不是简单地讲危机,而同时也讲出路。乙等师毕竟也是我军,所以乙等师能做到的,王牌师照样可以做到并且应该做得更好。这正应了那句改革成语,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突出重围》的故事很好看,至少对男性读者来说是这样。男读者看到那些充满悬念和冲突的情节很少有不激动的。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突出重围》不乏诱人激动的情节,也不乏让人沉思的问题,却缺少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和复杂丰富的情感,甚至连语言也比较平实直白。这是让人深感遗憾的。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北方城郭》(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六月第一版),凭着一系列独特的艺术形象,获得文坛内外的好评。《突出重围》在题材思想方面与其相比,有所超越,但在艺术方面却显得逊色了。综观小说创作,上了一定档次的作品大致分两种:要么写得聪明;要么写得情调。二者兼而有之的甚少。因此刊物常常陷入容易被误解的选择,尤其在读者越来越看重情调的时代,情调似乎更接近艺术。柳建伟是个有实力的青年作家。他有可能把小说写得既深刻凝重又有声有色。我们期待着他把更新更美的佳作奉献给读者。
二、标新立异的“怪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新立异的“怪才”(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金农书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金农生平及书体演变 |
1.1 少年求学临习古帖 |
1.2 中年漫游追寻汉隶 |
1.3 晚年寓居完善漆书 |
2.金农书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
2.1 自身与圈子文化 |
2.2 环境与传统书风 |
2.3 儒学与禅宗文化 |
3.金农书学思想解析 |
3.1 金农书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 对金农书学思想“怪”的解析 |
3.3 金农书学思想中哲学的运用 |
3.4 书学思想中禅宗的互融性 |
4.金农书学思想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今日纽约——《世界建筑》专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访问埃森曼INTERVIEW WITH PETER EISENMAN |
访问贾尔文INTERVIEW WITH ALEXANDER GARVIN |
访问艾维INTERVIEW WITH ROBERT IVY |
访问柯立维INTERVIEW WITH LEEVI KIIL |
访问森俊子INTERVIEW WITH TOSHIKO MORI |
访问彼得森和黎腾宝INTERVIEW WITH STEVEN PETERSON ANDBARBARA LITTENBERG |
访问拉什德INTERVIEW WITH HANI RASHID |
访问梅本和莱塞尔INTERVIEW WITH REISER+UMEMOTO |
访问瑞利INTERVIEW WITH TERENCE RILEY |
访问罗杰斯INTERVIEW WITH ROBERT ROGERS |
访问索尔金INTERVIEW WITH MICHAEL SORKIN |
访问斯特恩INTERVIEW WITH ROBERT A.M.STERN |
访问沙利文INTERVIEW WITH C.C.SULLIVAN |
访问联合建筑师INTERVIEW WITH UNITED ARCHITECTS |
(5)从广告心理策略角度探析黄楚九的广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巧用时势策略 |
二、标新立异策略 |
三、需求导向策略 |
四、文化包装策略 |
五、名人效应策略 |
(7)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综述 |
1.3.1 支玉恒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论着 |
1.3.2 教育工作者对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的论着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课例分析法 |
1.4.3 访谈法 |
1.5 核心概念 |
1.5.1 阅读教学 |
1.5.2 阅读教学方法 |
1.5.3 阅读教学艺术 |
第2章 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主张 |
2.1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并落实到语言文字上 |
2.2 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阅读的问题 |
2.3 “读”是其阅读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前提 |
2.3.1 “读”是阅读课最基本的立足点 |
2.3.2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语言实践 |
2.4 教学语言是教师阅读教学的“武器” |
2.4.1 以贴切恰当的口头语言活跃课堂氛围 |
2.4.2 用幽默的语言教学提高效率,化解“危机” |
第3章 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
3.1 字词教学法 |
3.1.1 联系语境,据境定义 |
3.1.2 字形释意,词回本意 |
3.1.3 简笔画法,观图会意 |
3.1.4 情境表演,启发诱导 |
3.2 朗读教学法 |
3.2.1 手势导读,以读代讲 |
3.2.2 激发兴趣,形式多样促读 |
3.2.3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技巧 |
3.3 提问教学法 |
3.3.1 猜测问题,直击教学目标 |
3.3.2 抓关键词,一问而动全身 |
3.3.3 巧妙追问,激趣促读引思 |
3.4 读写说相结合教学法 |
3.4.1 以读促写,以写引说 |
3.4.2 读写结合,学习语言 |
3.5 阅读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
3.5.1 有的放矢,评价落到实处 |
3.5.2 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
3.5.3 规范指导,幽默评价生趣 |
第4章 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特色 |
4.1 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和谐美 |
4.1.1 支玉恒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
4.1.2 支玉恒阅读教学的艺术性 |
4.1.3 阅读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4.2 朴实化与幽默感结合的自然美 |
4.2.1 支玉恒阅读教学追求朴实无华 |
4.2.2 支玉恒阅读教学富有幽默感 |
4.3 新颖性与设计感并存的创造美 |
4.3.1 以独特教学视角挖掘阅读教学的新颖性 |
4.3.2 以创新思维设计阅读教学活动 |
第5章 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的当代启示和局限性 |
5.1 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的当代启示 |
5.1.1 注重学生阅读的体验,回归语文本体 |
5.1.2 简化阅读教学过程,还学生自主空间 |
5.1.3 优化阅读课堂提问,巧妙点拨学生 |
5.1.4 培养创新意识,把常规阅读课上出新意 |
5.2 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支玉恒访谈实录 |
附录B 支玉恒阅读教学经典课例统计 |
致谢 |
附件 |
(8)郑燮“怪”、“奇”之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章 郑燮的生平 |
2.1 郑燮所处的时代 |
2.1.1 雍、乾时期的社会环境 |
2.1.2 商业文化繁荣的扬州 |
2.2 “怪”、“奇”的处世思想 |
2.2.1 “适吾性” |
2.2.2 “难得糊涂” |
2.2.3 “賙” |
2.2.4 “沉着痛快” |
2.3 生平“怪”事举要 |
第3章 “怪”、“奇”艺术风格的具体表现 |
3.1 书法 |
3.1.1 自创“六分半书” |
3.1.2 注重“书画一体” |
3.2 绘画 |
3.2.1 主张“不泥古法” |
3.2.2 提倡“师法自然” |
3.3 诗文 |
3.3.1 另类“白话”诗 |
3.3.2 “秉笔而快书” |
3.3.3 “题款”艺术 |
第4章 “怪”、“奇”艺术风格的思想内涵 |
4.1 率真质朴的艺术追求 |
4.1.1 “适其天,全其性” |
4.1.2 “天分独挚” |
4.1.3 “书品与人品相表里” |
4.1.4 “画以慰天下之劳人” |
4.2 艺术风格“怪”与“奇”的辨析 |
4.2.1 怪之非怪的艺术格调 |
4.2.2 奇之为美的美学意趣 |
4.3 艺术风格“怪”与“奇”的比较 |
4.3.1 与金农比“怪” |
4.3.2 与李方膺比“奇” |
第5章 郑燮对后世的影响 |
5.1 郑燮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
5.2 后人对郑燮的不同评价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9)古龙武侠小说的故事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陆研究现状分析 |
1.2.2 海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古龙武侠小说的叙事功能及功能解读 |
2.1 普洛普的“叙事功能”和“异军突起”的古龙 |
2.1.1 用作分析叙事功能的作品 |
2.2 “加入冒险”——“侠”的使命 |
2.2.1 初始情景的基本表现形式与改变初始情景的核心情节功能 |
2.2.2 初始情景和“使命”的主题解读 |
2.3 “陷入危机”——“友情”与“爱情”的“侠义”观 |
2.3.1 “陷入危机”的核心情节功能 |
2.3.2 “陷入危机”的情节主题解读 |
2.4 “转危为安”——自渡与渡人 |
2.4.1 “转危为安”的核心情节功能 |
2.4.2 “转危为安”的情节主题解读 |
2.5 “使命完成”——回归红尘 |
2.5.1 “使命完成”的核心情节功能 |
2.5.2 “使命完成”的情节主题解读 |
2.6 古龙武侠小说的叙事功能 |
第3章 古龙武侠小说的角色模式及角色解读 |
3.1 古龙武侠小说的角色与行动元 |
3.1.1 古龙的“人物”与普洛普的“角色”、格雷马斯的“行动元” |
3.1.2 主人公冒险的行动元 |
3.2 临水照花人——英雄 |
3.3 既生“瑜”,何生“亮”——枭雄 |
3.4 “相知”与“莫问”——友人 |
3.5 解释春风无限恨——女性 |
第4章 余论 |
4.1 利万物而不争——古龙的江湖 |
4.2 不可回避的“恩仇”、“言情”与“武功” |
4.3 一百年古金无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标新立异的“怪才”(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2]中国怪诞人格:狂士、隐士文化批判[J]. 郭熙志. 文艺理论研究, 1990(01)
- [3]金农书学思想研究[D]. 杨鹏飞.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4]今日纽约——《世界建筑》专访系列[J]. 傅刚,费菁. 世界建筑, 2003(04)
- [5]从广告心理策略角度探析黄楚九的广告策略[J]. 黄玉涛. 新闻界, 2007(06)
- [6]现代艺术与画坛怪才[J]. 谢惠鸢.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3)
- [7]支玉恒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张文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郑燮“怪”、“奇”之艺术风格研究[D]. 朱丹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9]古龙武侠小说的故事形态研究[D]. 罗蕾.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10]突出重围[J]. 柳建伟. 当代, 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