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劳动性质探讨

教育劳动性质探讨

一、关于教育的劳动性质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游正林[1](2017)在《革命的劳动伦理的兴起 以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以后,公营工厂逐渐在边区兴起。为了提高公营工厂工人的劳动热情,并维持公营工厂内部良好的劳动秩序,在1940年至1945年期间,中共中央等有关决策者创造性地对公营工厂的劳动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改造活动。随着这些改造活动的推行,一种主要用于规范公营工厂工人的劳动态度以及公营工厂内部党组织、行政和工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新的劳动伦理被逐渐构建起来。由于构建这种新的劳动伦理的逻辑起点是把工人的劳动和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联系起来,强调工人是为革命而劳动,故本文把这种新的劳动伦理命名为"革命的劳动伦理"。以"赵占魁运动"为考察的中心,本文系统地探讨了这种革命的劳动伦理是如何被构建而兴起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两个相关的问题。

王晓东,黎莎[2](2020)在《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文中提出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但长期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就服务劳动理论的几个核心争议点及其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结合马克思的服务劳动思想对这些核心争议点进行回应,在理论上明确服务劳动的性质类属。在当下中国转入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践中,识别服务劳动与第三产业大统计口径中不同劳动类属的区别,有助于探索高质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体系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务劳动支撑和关联着大量的实体经济内容,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服务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将进一步释放服务劳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未来可结合互联网情境对服务劳动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问题展开专门研究。

黄湛冰,刘磊[3](2015)在《我国劳动者个体压力的纾解路径选择——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劳动者劳动压力普遍较大,依据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围绕体验效用进行分析发现:劳动性质负向变化给劳动者带来负面的体验效用,使劳动者对现状的感受变差,进而产生压力;从劳动性质改善和参照点调整两个方向上可纾解劳动压力,前者不改变参照点,通过劳动性质改善提高体验效用,后者利用个体参照点的可变性,使参照点变动到较低的位置,劳动性质改善和参照点调整共同作用,可更好地降低因劳动性质负向变化产生的劳动压力。

刘盼倩[4](2019)在《教育与劳动结合可能性的教育哲学阐释》文中提出对于劳动的价值问题讨论由来已久。洛克从政治哲学的视角确认劳动的价值,目的是自由主义的实现;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劳动的概念,论述了资本主义劳动的本质问题等。其中,马克思还肯定劳动在教育中的价值,提出教劳结合的教育原则。同时,正因为劳动观念的历史变革,也就是劳动从作为生存手段到行动方式的转变,从奴役劳动到生命劳动的转变以及从劳动生产力到劳动创造力的转变这一系列变革,促使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成为了可能。而具有劳动性质的教育和具有教育性质的劳动成为两者结合的重要特征。身心统一发展的教育目的、以活动课为主的课程方式、以劳动过程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作为整体性发展的教育评价是在劳动与教育可能性的结合后对教育系统的充实。

陈敏郁[5](2018)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劳动改造”是监狱教育和矫正罪犯的重要形式之一,而针对付出劳动的罪犯给予相应的报酬也是监狱文明执法的必然选择。即使是罪犯身份,也同样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因此我国执行的罪犯劳动报酬制度是全力保护罪犯人权的表现。我国现行的《监狱法》中,第72条明确规定罪犯享有劳动报酬权,在法律条款的推动作用下,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罪犯劳动报酬制度,这对调动罪犯的劳动积极性、保障罪犯合法的劳动权益起到关键作用。但是虽然法律与制度不断完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因缺少具体的指导以及统一的操作,导致各地在落实罪犯劳动报酬制度时或多或少地产生偏差,对保护罪犯个人的劳动权利执行不到位,甚至罪犯劳动报酬制度成为可有可无的激励性措施,因此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实践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例如运行过程不规范、各地执行的发放报酬标准随意性较大、不同罪犯的劳动报酬水平差异较大等等,这些都会影响罪犯参与劳动改造的积极性,不利于达到理想的罪犯矫正效果。在社会发展中,罪犯实际上一直处于边缘性状态,从判刑入狱直到刑满释放重新回归社会生活,他们在监狱内服刑期间已经与外界隔离,所以社会对罪犯群体利益的关注度非常低。目前我国行刑制度中同时存在惩罚机制与教育机制两种形式,而行刑制度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带有改造的功能,但并非都有惩罚作用。在保证完整的惩罚体系基础上,基于内部基因而起到复合作用,但并非所有的要素都要体现双重功能,所以本文的理论思想与主张罪犯劳动双重性的观点存在分歧。本文除结语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罪犯劳动报酬权的理论考察。本章主要从刑罚思想的演进与罪犯劳动性质的演变探讨不同时代罪犯劳动的性质,进一步分析教育刑理论下罪犯劳动报酬权的理论基础。从不同角度理解罪犯劳动报酬的含义,探讨实施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意义,继而进一步对罪犯劳动报酬权进行界定。通过本章的分析可知,罪犯劳动报酬制度即具备相应的法定性、限制性与公益性,同时建立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重要意义表现为保障罪犯基本人权、凸显刑罚的真正目的、促进监狱法治化管理以及降低重新犯罪几率。以此为基础,我国罪犯劳动报酬权之界定即是宪法性权利的保障,更是公民人权的尊重。第二部分是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权的现状分析。根据我国罪犯劳动报酬权各地的现状,分析我国罪犯劳动报酬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罪犯劳动报酬标准差异较大;立法位阶较低,自由裁量权较大;侧重经济功能,忽视全面改造;救济途径单一,监督机制缺失。针对以上问题,对我国罪犯劳动报酬权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大致上有几个方面:现代行刑理念同罪犯权利保护没有实现统一;监狱体制改革后对罪犯劳动的定位偏差;新的刑事政策对罪犯劳动产生冲击;罪犯劳动报酬制度自身的负面效应。第三部分是健全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权制度的法律思考。首先,健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立法需要注意几个方面:完善罪犯劳动报酬的评价标准;明确罪犯劳动报酬的增减条件;明确罪犯劳动报酬的提取标准;统一罪犯劳动报酬的发放标准。其次要健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执行,要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要规范罪犯劳动报酬的发放程序;要健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监督完善包括内部监督体制和社会监督体制;还要健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救济制度。面对我国执行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中的种种不足,想要真正发挥制度体系的作用,必须重新厘清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内涵、意义与性质。客观把握罪犯劳动报酬制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从制度本身的局限性着手,创新性地引入现代行刑理念,通过保障罪犯人权、加快监狱体制改革、构建罪犯劳动权益保护机制等多重手段,实现真正的刑罚目的;结合实际情况重新明确罪犯劳动报酬的来源、计算方式以及建立内外监督机制与申诉救济机制,确保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发挥作用。

朱富强[6](2012)在《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审视社会劳动的性质——兼论判断社会劳动性质的基本原则》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为意识形态划分的束缚,关于劳动性质的传统理论往往难以对人类劳动作出整体性的一致分析,因此,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实现理解上的突破,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社会劳动的性质。在程恩富教授提出的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说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判断社会劳动性质的基本原则:凡是直接生产性的劳动的支出以及有助于提高直接生产性劳动的有效性的劳动,就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反之,如果只是促使创造价值分配和转移的劳动,就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

张岩峰,王孙禺[7](2000)在《谈教育的经济属性》文中认为

李辉[8](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是职业实践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任何职业生活都需要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更需要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崇尚师德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代教育家也均执着追求着“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个人修养和教育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理想问题,并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置于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激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简洁概括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实现从世俗生活到精神自由、从个人价值到使命担当的发展跨越,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他们只有拥有崇高教师职业理想,才能形成可贵的师范气质和深厚教师情怀,才能调动起奉献教育事业的职业热情和奋斗意志。职业理想教育是高校师范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培育的坚实保障。因此,对标“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积极关注并研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研究测量工具。同时,对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乎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关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以及师范专业改革工作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指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编制了《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及《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使用上述两个自编问卷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积极方面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内容体系有待完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合力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国家及社会四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重点研究:一是在实施原则的调试方面,提出要遵循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等原则;二是在内容体系建构方面,建议内容体系应涵盖政治信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职业认知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教师职业情感教育以及教师从教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三是在实践举措探索方面,梳理了以讲授、体验、榜样、环境和自我为核心的“五维”培育路径以及探索了构建“向师型”师范生课程体系、发挥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优势、发挥“榜样力量”的启迪与激励影响、彰显“师范教育”特质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发高校师范生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高校师范生的“录取与退出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支持机制”“社会引导机制”以及“家庭干预机制”等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支持机制的思路。其中,第一章“理论概述”是研究起点和基础;第二章“意义与要求”是研究的方向和指引;第三章“现状实证分析”和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研究难点和切入点;第五章“思路与举措”是研究重点和落脚点。

刘盼倩[9](2019)在《教育与劳动结合可能性的教育哲学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洛克从政治哲学的视角确认了劳动的价值,目的是为了自由主义的实现;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肯定了劳动在教育中的价值,提出了教劳结合的教育原则。同时,劳动观念的历史变革,即劳动从作为生存手段到行动方式的转变、从奴役劳动到生命劳动的转变以及劳动生产力到劳动创造力的转变这一系列的变革,促使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成为了可能。具有劳动性质的教育和具有教育性质的劳动成为两者相结合的重要的特征。实现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应关注作为身心统一发展的教育目的、作为想象力培养的教育内容和作为整体性发展的教育评价。

杨逐原[10](2017)在《作为劳动的传播:技术—权力关系中的网络用户劳动及其报酬研究》文中指出美国着名的传播学者丹·席勒有关传播与劳动的研究给世人较为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只有回归到劳动的范畴之中来探讨传播,传播研究才能得到有效的推进。纵观整个传播的历程,它就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之中不断创造新的传播工具、不断提升自己的传播能力的过程。在信息时代,信息的生产与消费在信息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的极具代表性的技术形式,它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比特空间,为人类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人们可以不分身份、地域、年龄和性别地投入到网络空间中从事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无疑已嵌入到了经济的基础结构之中,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传播学的视野来说,网络空间中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丹·席勒认为传播是一种生产性劳动,指出人们通过传播可以创造信息产品、形成共识。这一观点可以从马克思对生产性劳动的阐述中找到理论支撑。马克思认为,只要劳动为资本家创造了高于它的必要成本的剩余价值,它就是生产性的。在网络这一新传播科技的赋权下,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能为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创造大量财富,也就意味着其能创造巨额剩余价值,因而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既然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那就意味着从事信息传播的人就是劳动者。一般来说,网络的使用者即为网络用户,而使用网络必然会存在信息的传播行为。因而,网络用户成为了网络空间中的重要劳动者,成了推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如果将网络看成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生态系统,那么网络用户这个劳动者的信息生态位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在网络技术的赋权下,网络用户生产的信息量已经超过了网络媒介的职业化的信息生产量,网络用户的信息搜索、点击浏览、生产内容等劳动,是网络媒介盈利的重要来源,也是广告商重点关注的东西。也就是说,网络媒介的信息产品开发、管理与销售,广告商的产品售卖,以及个体、组织等对网络信息的利用,都围绕着网络用户的劳动来展开,由此可见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正是以网络用户这一重要的劳动者为依托,网络媒介才开发出了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粉丝经济、社群经济以及网络游戏经济等一系列的网络经济模式,使得网络媒介资本的增值路径发生了变化,并使网络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规律。但是,在网络空间中,网络技术的赋权对象除了网络用户外,该包括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网络技术在为网络用户进入网络空间的劳动提供便利条件,使网络用户劳动的空间得以大大解放的同时,也为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通过网络技术将权力隐身起来,通过经济、文化等权力资本控制网络用户的劳动过程,将网络用户的劳动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提供了保障性条件,使网络用户的劳动始终处于网络媒介的权力体系之中。与现实社会中的生产不同,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即新的生产力和变异的生产关系。就新的生产力来说,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是新的——劳动者是广大网络用户、劳动工具是人的大脑、劳动对象是信息及电脑等资源。就变异的生产关系来说,除网络媒介的雇佣员工(只是网络用户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人,通常用OGC来表示)可按合同规定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外,绝大部分网络用户(通常用UGC来表示)都没有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但他们却不断地投入时间、经济、文化等资本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遭受着最为彻底的剥削,但网络用户并没有理由要求网络媒介为之支付报酬,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雇佣关系,网络媒介巧妙地搭建网络劳动平台,吸引网络用户劳动,这其实是一种范在化雇佣(使用平台即被雇佣),但是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因此网络用户的劳动过程、与网络媒介的劳动关系均被遮盖了。这可以说是一个异化的生产关系:数量巨大的UGC群体利用自己的电脑等生产资料以及大脑等劳动工具进行劳动,却被网络媒介在没有支付任何经济报酬的情况下剥削了所有的劳动成果。在网络用户的劳动中,网络用户这种劳动力也得以不断地生产出来,而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也不断地征用着网络用户这种劳动力。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也包括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恢复,新一代劳动者的再生产,以及熟练、复杂的劳动力再生产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即在不断被资方的出卖中实现再生产、再生产借助了精神享受这一方式、再生产中没有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再生产的成本被网络媒介巧妙地转嫁到了劳动者或(及)其亲友身上,且网络媒介通过技术、经济等资本权力消除了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对抗性。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劳动关系从合同到“泛化雇佣”、征用对象从技能型人员到普通大众、征用程序也从严格按照招聘程序向开放性(面向广大网络用户随时随地进行)转变。在网络用户的劳动中,劳动报酬问题是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网络用户主要有OGC、PGC、UGC等三种群体,他们都在为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创造者巨大的剩余价值。其中OGC群体是网络媒介的员工,他们与网络媒介之间签订了雇佣合同,可以定期从网络媒介那里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PGC群体如网络写手等等通过其专业化的信息生产,偶尔也能够从网络媒介那里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而数量庞大、专业性不强的UGC群体,则完全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报酬,且其生产信息产品的成本还要由自己或(及)亲友承担,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全是超额剩余价值。吊诡的是,在存在巨大经济剥削的情况下,网络用户仍然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劳动之中。究其原因,是网络媒介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将传播科技、信息、劳动、劳动力、劳动时间、劳动空间、劳动中的社会关系、社会权利以及娱乐与情感体验等网络用户劳动中的众多因素商品化了,且巧妙地遮盖了劳动的过程和劳动关系,使网络用户很难意识到自己在为网络媒介劳动。此外,网络用户乐此不疲地劳动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劳动中获得了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和声望、社会规范、信任、互惠(分享)、社会道德、公共精神、家庭及宗亲关系等诸多社会资本范畴内的非经济报酬,以及求知欲望得以满足、娱乐天性得以满足、情感体验得以进行等社会资本范畴外的非经济报酬,而这些非经济报酬形式更符合信息社会中人们的报酬需求。

二、关于教育的劳动性质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教育的劳动性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的劳动伦理的兴起 以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二、初步改造工会
三、把劳动和革命联系起来
四、开展“赵占魁运动”
五、进一步规范党、政、工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六、小结与讨论
    (一) 关于这种革命的劳动伦理的实际作用
    (二) 关于这种革命的劳动伦理的延续与演变

(2)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性:文献综述和争论核心
    第一,关于服务是否属于物质生产部门。
    第二,关于生产劳动是否仅局限于物质资料生产劳动。
    第三,关于服务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质。
    第四,关于如何拓展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以解释当下服务的发展。
三、 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
    (一)服务的含义
    (二)生产服务与非生产服务
四、 马克思服务劳动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服务劳动与第三产业的统计口径区分
    (二)服务劳动与实体经济
五、 结论与展望

(3)我国劳动者个体压力的纾解路径选择——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我国劳动者个体压力的产生
    ( 一) 精神层面需求与发展阶段
    ( 二) 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压力
三、基于前景理论的纾解途径分析
    ( 一) 前景理论体验效用分析
    ( 二) 体验效用种类
    ( 三) 损失规避使负面影响加剧
    ( 四) 禀赋效应与对照效应
    ( 五) 参照点
    ( 六) 劳动分工负面影响的行为经济学成因
    ( 七) 改变参照点
四、以农民工为例的压力纾解检验
    ( 一) 观点的具体化及待检假设提出
    ( 二) 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 三) 假设检验结果
    ( 四) 更有效地纾解劳动压力
五、结 论

(4)教育与劳动结合可能性的教育哲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观念的变革——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前提条件
    (一)劳动作为生存手段到作为行动方式的转变
    (二)作为奴役的劳动到作为生命的劳动的转变
    (三)从劳动生产力到劳动创造力的转变
二、教育的劳动与劳动的教育——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特征
    (一)教育的劳动:教育与劳动结合中劳动的性质
    (二)劳动的教育:教育与劳动结合中教育的特征
三、教劳合一——教育与劳动结合的教育内容
    (一)身心统一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以活动课为主的课程方式
    (三)以劳动过程为主的教学内容
    (四)以整体性为主的教学评价
四、结语

(5)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罪犯劳动报酬权之理论考察
    (一) 罪犯劳动性质的演变
        1. 刑罚思想演进与罪犯劳动性质之演变
        2. “教育刑”理论下罪犯劳动性质之分析
    (二) 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含义及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意义
        1. 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含义分析
        2. 建立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重要意义
    (三) 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权之界定
二、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权现状分析
    (一) 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权现状描述
    (二) 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罪犯劳动报酬标准差异较大
        2. 罪犯劳动报酬立法位阶较低自由裁量较大
        3. 罪犯劳动报酬侧重经济功能忽视全面改造
        4. 罪犯劳动报酬救济途径单一监督机制缺失
    (三) 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权现状的原因分析
        1. 现代行刑理念同罪犯权利保护没有实现统一
        2. 监狱体制改革后对罪犯劳动的定位偏差
        3. 新的刑事政策对罪犯劳动产生冲击
        4. 罪犯劳动报酬制度自身的负面效应
三、健全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权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
    (一) 健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立法
        1. 完善罪犯劳动报酬的评价标准
        2. 明确罪犯劳动报酬的增减条件
        3. 明确罪犯劳动报酬的提取标准
        4. 统一罪犯劳动报酬的发放标准
    (二) 健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执行
        1. 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2. 规范罪犯劳动报酬的发放程序
    (三) 健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监督
        1. 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2. 完善社会监督体制
    (四) 健全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救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谈教育的经济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 隐含的生产:教育的生产劳动性质
二、 财富的转移:教育的劳动价值
三、 作为产业的教育:探索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新机制

(8)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概念结构模型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功能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功能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二)推动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
        (三)助力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改革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方向与要求
        (一)根本方向:培育“四有”好老师
        (二)职责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实证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问卷编制及使用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方法
        (三)编制过程
        (四)问卷使用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分析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当前的积极方面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
        (四)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合力结构尚未形成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弱化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及教育有效性不足
        (二)学生原因:师范生职业理想塑造自觉性差
        (三)国家原因: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不佳
        (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影响及就业形势压力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工作原则调适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原则
        (二)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原则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原则
        (四)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原则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一)政治信仰与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师职业认知教育
        (三)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四)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五)教师从教信念教育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践举措探索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提升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机制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访谈提纲》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正式版)》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教育与劳动结合可能性的教育哲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观念的变革———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前提条件
    (一)劳动作为生存手段到作为行动方式的转变
    (二)作为奴役的劳动到作为生命劳动的转变
    (三)从劳动生产力到劳动创造力的转变
二、教育的劳动与劳动的教育———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特征
    (一)教育的劳动:教育与劳动结合中劳动的性质
    (二)劳动的教育:教育与劳动结合中教育的特征
三、教劳合一———教育与劳动结合的教育内容
    (一)作为身心统一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作为想象力培养的教育内容
    (三)作为整体性发展的教育评价

(10)作为劳动的传播:技术—权力关系中的网络用户劳动及其报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理论概述及概念界定
        1.2.1 相关理论概述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技术与权力在劳动中的关系的研究
        1.3.2 关于网络用户劳动的研究
        1.3.3 关于网络用户劳动报酬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本章小结
2 作为劳动的传播与作为劳动者的网络用户
    2.1 人类劳动形态的演变概述
        2.1.1 原始社会:劳动是与日常活动相混杂的活动
        2.1.2 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劳动是一种强制性的活动
        2.1.3 工业社会:劳动是一种高度组织化了的活动
        2.1.4 消费社会:劳动是一种符号
        2.1.5 信息社会:劳动是一种生活享受和精神生产的活动
    2.2 作为劳动的传播
        2.2.1 丹·席勒有关传播与劳动之关系的研究
        2.2.2 传播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
    2.3 作为劳动者的网络用户
        2.3.1 从马克思对劳动的论述看网络用户的劳动者定位
        2.3.2 网络用户是网络媒介的劳动者
        2.3.3 网络用户的类型
        2.3.4 网络用户劳动的主体性、属性、方式、工具及类型
    2.4 几种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2.4.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2.4.2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2.4.3 数字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2.4.4 网络用户劳动使“盲点之争”趋于统一
    2.5 本章小结
3 处于技术赋权与资方权力控制中的网络用户劳动
    3.1 网络技术赋权与网络用户劳动空间的解放
        3.1.1 网络技术赋权与网络劳动空间的诞生
        3.1.2 网络技术赋权下网络用户劳动空间的解放
    3.2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资方权力的隐身与生产
        3.2.1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资方权力的隐身
        3.2.2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资方权力的生产
    3.3 资方控制:回归权力依附逻辑的网络用户劳动
        3.3.1 资方对网络用户劳动生产过程的控制逻辑
        3.3.2 资方对网络用户劳动生产过程的控制方式
    3.4 本章小结
4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及其劳动的价值
    4.1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4.1.1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及网络信息生态位概述
        4.1.2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4.1.3 网络用户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2 网络用户劳动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4.2.1 网络用户劳动开创了网络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2.2 网络用户劳动中网络经济资本增值路径的变化
        4.2.3 网络用户劳动中网络经济资本增值的规律
    4.3 本章小结
5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及劳动关系
    5.1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及劳动产品的价值
        5.1.1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
        5.1.2 网络用户劳动产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及价格
    5.2 网络用户劳动情境中的劳动关系
        5.2.1 网络用户的劳动实践的变迁
        5.2.2 网络用户劳动中被遮盖了劳动关系
        5.2.3 被技术异化的劳动关系:无劳动合同的泛在化雇佣
    5.3 本章小结
6 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再生产与征用
    6.1 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再生产
        6.1.1 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与物质基础
        6.1.2 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的变化
        6.1.3 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对抗性的消解
    6.2 网络媒介对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
        6.2.1 技术赋权下网络用户劳动力征用方式的变化
        6.2.2 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过程和模式
        6.2.3 资方:依靠权力而实现无负担的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
    6.3 本章小结
7 网络用户劳动的经济报酬
    7.1 网络用户劳动的经济报酬状况
        7.1.1 OGC、PGC及UGC等网络用户群体获得经济报酬的状况
        7.1.2 被无偿转移的UGC群体所创造的财富
    7.2 深度经济剥削下的网络用户持续劳动的逻辑及其后果
        7.2.1 网络用户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及其受剥削的情况
        7.2.2 深度经济剥削下网络用户持续劳动的逻辑及后果
        7.2.3 激活网络用户的劳动潜能,搅动知识经济的静水
    7.3 本章小结
8 网络用户劳动的非经济报酬
    8.1 人类生产、消费目的的转变催生了新的报酬形式
        8.1.1 网络技术作用下人类生产和消费目的的转变
        8.1.2 生产和消费目的的转变催生了新的报酬形式
    8.2 网络用户劳动的非经济报酬形式
        8.2.1 社会资本报酬形式
        8.2.2 社会资本范畴外的非经济报酬形式
        8.2.3 非经济报酬下网络用户持续劳动的逻辑
        8.2.4 网络媒介对网络用户劳动所创造的非经济财富的剥削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嵌入到经济基础结构中的网络媒介
    9.2 网络用户劳动:与网络新资本形态相一致的劳动范式
    9.3 网络用户劳动的未来走向
    9.4 网络用户劳动给网络空间带来的忧患
参考文献
附录: 受访谈者名单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于教育的劳动性质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革命的劳动伦理的兴起 以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 游正林. 社会, 2017(05)
  • [2]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 王晓东,黎莎. 财贸经济, 2020(03)
  • [3]我国劳动者个体压力的纾解路径选择——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J]. 黄湛冰,刘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4]教育与劳动结合可能性的教育哲学阐释[J]. 刘盼倩. 职业技术教育, 2019(19)
  • [5]我国监内服刑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研究[D]. 陈敏郁.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以发展和开放的眼光审视社会劳动的性质——兼论判断社会劳动性质的基本原则[J]. 朱富强. 管理学刊, 2012(03)
  • [7]谈教育的经济属性[J]. 张岩峰,王孙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02)
  • [8]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李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教育与劳动结合可能性的教育哲学阐释[J]. 刘盼倩.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34)
  • [10]作为劳动的传播:技术—权力关系中的网络用户劳动及其报酬研究[D]. 杨逐原.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教育劳动性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