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网络与支气管哮喘

细胞因子网络与支气管哮喘

一、细胞因子网络与支气管哮喘(论文文献综述)

梁学玲[1](2021)在《喘康贴对哮喘大鼠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拟运用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喘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靶标,并对其进行互作网络分析,找到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基因,并进行生物学过程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通过动物实验收集肺组织标本进行全转录组测序,鉴定哮喘的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circ RNA)、微小非编码RNA(mi RNA)及差异表达信使RNA(m RNA),构建哮喘相关的竞争性内源RNA(ce RNA)网络,为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的潜在靶标及信号通路;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全转录组测序初步阐释喘康贴治疗哮喘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方法(1)借助TCMSP数据库根据最常用的筛选规则(OB≥30%,DL≥0.18)进行筛选,并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确定喘康贴的主要化合物及相关靶标;整合Dis Ge NET、CTD、Gene Card、TTD、Drug Bank、OMIM、Pharm GKB疾病数据库筛选哮喘相关靶标;通过STRING在线网站,得到核心靶标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文件;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潜在靶标-疾病”网络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网络分析工具,筛选出关键作用靶标并进行网络模块化分析;基于Metascape数据库筛选潜在靶标显着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2)将18只雄性清洁SD大鼠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经过致喘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6只,经过激发诱喘及穴位贴敷治疗后,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肺中叶,运用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哮喘差异表达的circ RNA、lnc RNA、mi RNA及m RNA,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及非编码RNA靶基因预测,最终构建ce RNA调控网络,并对ce RNA调控网络中的m RNA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对于非编码RNA,其功能注释由与其直接相连的m RNA的功能决定),得到ce RNA调控网络中显着富集的基因功能和通路。(3)将网络药理学与全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及验证,得到喘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靶标及相关信号通路,为分析作用机制提供依据。结果(1)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到喘康贴主要化合物成分73个,对应相关靶标235个;收集到哮喘相关靶标484个;将两者进行映射,共得到86个核心靶标;通过STRING在线网站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共239对,经过分析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CXCL8)、转录因子AP-1(JUN)、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B)为网络中的关键作用靶标;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喘康贴治疗哮喘主要通过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化调控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分化等与抗炎、调节免疫相关的通路发挥作用。(2)全转录组测序:共得到69个mi RNA、884个m RNA、173个lnc RNA、134个circ RNA。经过过滤筛选潜在存在相互作用的ce RNA,构建了lnc RNAmi RNA-m RNA、circ RNA-mi RNA-m RNA调控网络,并对网络中的m RNAs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蛋白质消化吸收(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IL-1B与IRF1均富集在此通路上,具体见图11)、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 pathway)、IL-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哮喘(Asthma)等与抗炎、免疫调节、疾病相关的通路中发挥作用。(3)比较验证:将网络药理学潜在靶点与ce RNA网络中的m RNA取交集并进行分析,发现白细胞介素1β(IL-1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在网络中起重要作用;并对网络药理学与ce RNA网络中的通路取交集,发现与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有关。结论(1)喘康贴干预哮喘涉及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2)ce RNA调控机制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哮喘后续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3)根据研究结果分析,IL-1B、IRF1是哮喘相关的关键基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治疗哮喘的潜在靶点;(4)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与抗炎、调节免疫相关的通路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为哮喘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胡金涛[2](2021)在《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速效平喘合剂抑制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核心靶点及潜在机制,再通过细胞实验探讨速效平喘合剂对脂多糖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NCI-H292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的抑制作用及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为治疗人类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网络药理学:利用TCMSP数据库及SwissADME平台筛选出速效平喘合剂中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及其靶点;运用Cytoscape3.8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以及Drugbank数据库检索支气管哮喘及气道重塑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图得到速效平喘合剂、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的共同靶点;使用String平台构建化合物-疾病共同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细胞实验:采用脂多糖刺激NCI-H29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速效平喘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率,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及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因子TGF-β1、Smurf2及Smad3的表达情况。动物实验:将30只雄性和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P组)和速效平喘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由5只雄鼠和5只雌鼠组成;采用卵白蛋白诱导法建立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组对应治疗1周后,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计数BALF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3、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录生长因子β1水平;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肺组织中TGF-β1、Smad3和Smurf2阳性表达物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本研究共获得速效平喘合剂1 19个活性成分,816个相关靶点,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相关靶点分别为874个和1645个,速效平喘合剂调节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的作用靶点203个,再次筛选得到核心共同靶点32个;GO富集分析共得主要条目中涉及生物过程913条,细胞组成15条,分子功能48条。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核心信号通路78条。细胞实验: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活力和增殖率均显着升高(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TNF-α的分泌量均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因子IL-1β、IL-8、TGF-β1、TNF-α的分泌量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其中后3组数据指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细胞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Smurf2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动物实验: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小鼠体重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速效平喘合剂各组小鼠体重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且速效平喘合剂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支气管管腔较窄,气道平滑肌和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腺体增生肥大,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肺泡内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而速效平喘合剂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小鼠BALF白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模型组BALF液中WBC、EO及NEUT数量均明显增多(P<0.01),而速效平喘合剂各组中的WBC、EO及NEUT总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呈浓度依赖性改变。ELISA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1β、IL-13和TGF-β1水平均升高(P<0.01),TNF-α水平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IL-1β、IL-13和TGF-β1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TNF-α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变化。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Smurf2的表达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速效平喘合剂各组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而Smurf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结论:网络药理学:速效平喘合剂可能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作用于MAPK14、IFNG、mTOR及STAT1等靶点,通过调节细胞迁移、细胞对激素及生长因子刺激等反应,调控HIF1、PI3K-Akt等信号通路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气道重塑。细胞实验:速效平喘合剂能显着促进气道上皮细胞活力和增殖,其可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水平,发挥其对脂多糖诱导NCI-H29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速效平喘合剂能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调控Th1/Th2类细胞因子平衡,达到对哮喘免疫的调节作用。其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机制可能与调控Smurf2介导的Smad3单泛素化,从而抑制TGF-β1/Smad3信号转导有关。

林成创[3](2020)在《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据统计,哮喘作为一个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3亿左右人口,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有所不同,中国大陆地区哮喘患病率为1.24%,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且多数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欠佳,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仍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此类药物虽可以相对较好地控制哮喘,但该类药物治疗周期长,长期使用可引起多种副作用。此外,仍有约40%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临床治疗亟需新研发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发现Th17/Treg细胞失衡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课题使用卵清蛋白(OVA)及氢氧化铝(AL(OH)3)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激发的方式建立BALB/c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以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进行干预,并与正常小鼠、模型组小鼠及地塞米松干预组小鼠对比,明确rLZ-8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同时使用rLZ-8对体外培养小鼠脾脏T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其对T细胞增殖分化影响,探究rLZ-8对哮喘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以期为哮喘的更多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rLZ-8对小鼠哮喘的缓解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建立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和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将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地塞米松注射液(DEX)组,rLZ-8组,每组8只。以OVA和AL(OH)3混合致敏液在第0、7、13天腹腔注射致敏,第19天至32天予OVA溶液雾化激发的方法诱导建立哮喘模型,并从第19天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DEX、rLZ-8等对应药物干预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L-17A、IL-10、IFN-γ和IL-4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浸润等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成熟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CD11c和CD8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小鼠脾脏细胞中CD11c-CD80+成熟DC和CD11c+CD86+成熟DC的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小鼠脾脏细胞中CD4+IFN-γ+Th1细胞、CD4+IL-4+Th2细胞、CD4+IL-17A+Th17细胞、CD4+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IFN-γ、ROR γ t、Foxp3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肺组织中 STAT3 信号通路表达。2.rLZ-8对哮喘相关T细胞的调节作用分选BALB/c小鼠脾脏CD3+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Annexin V/PI法检测rLZ-8对T细胞的毒性并得到实验用药的安全浓度。用CD3CD28抗体刺激CD3+T细胞活化并给予DEX和rLZ-8干预后,采用ELISA法检测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 β、IL-10和TGF-β 1的表达水平。CFSE标记CD3+T细胞后刺激诱导分化,予DEX和rLZ-8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IL-17A+Th17细胞的比例,采用Real-time PCR检测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 γ t表达水平,以研究Th17细胞分化情况。流式分选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用CFSE标记CD4+CD25+Treg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并予DEX和rLZ-8干预,然后流式细胞术测定Treg细胞增殖情况。体外诱导CD4+CD25-T细胞分化为Treg,并予DEX和rLZ-8干预,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Foxp3+Treg细胞比例以研究Treg细胞分化情况,并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蛋白在各组T细胞中的表达。依据计量资料的正态性,使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 sT3法或者LSD法,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rLZ-8对小鼠哮喘的缓解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肺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VA诱导建立哮喘模型组小鼠肺部病理出现明显哮喘气道炎症特征,HE染色结果显示rLZ-8和DEX减轻了小鼠气道炎性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LZ-8和DEX减少了肺部成熟DC(P<0.01)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P<0.01),流式检测也显示rLZ-8降低了哮喘小鼠脾脏中成熟DC细胞(CD11c+CD86+和 CD11c+CD80+DC)的比例(P<0.01)。rLZ-8降低了哮喘小鼠BALF上清液IgE的表达水平(P<0.01)和Th17细胞主要效应因子IL-17A的表达水平(P<0.01),并提高Treg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P<0.01),但未改变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的水平(P>0.05)。哮喘小鼠肺组织Real-time PCR显示rLZ-8降低了小鼠的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P<0.01)并提高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水平(P<0.05),但对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的水平及Th2相关转录因子GATA3的水平则无影响(P>0.05)。rLZ-8下调小鼠脾脏中CD4+IL-17A+Th17细胞的比例并上调CD4+Foxp3+Treg细胞的比例(P<0.01),但对CD4+IL-4+Th2细胞和CD4+IFN-γ+Th1的细胞比例无显着影响(P>0.05)。此外,rLZ-8抑制肺组织中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P<0.01)。2.rLZ-8对T细胞调节作用的体外研究rLZ-8抑制了 CD3+T细胞培养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 β的表达(P<0.01),促进了 Treg细胞因子IL-10和TGF-β 1的表达,(P<0.01)。在体外刺激CD3+T细胞活化的研究中发现rLZ-8降低了 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 y tmRNA的表达水平和CD4+IL-17A+Th17细胞的比例(P<0.01),并抑制了 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P<0.01),说明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研究和CD4+CD25-T细胞体外分化研究中,发现rLZ-8不能促进CD4+CD25+T细胞的增殖(P>0.05),但是可以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Foxp3+Treg的分化(P<0.01),而DEX则表现为促进CD4+CD25+T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但不诱导Treg分化(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rLZ-8具有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表现为抑制了 Th17细胞的增殖活化及转录因子ROR γ t、细胞因子IL-17A的释放,同时促进了 CD4+Foxp3+Treg的分化及其转录因子Foxp3和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并抑制了 DC成熟,从而发挥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有良好免疫调节功能的rLZ-8具备成为哮喘治疗药物的可能。

屈悦[4](2020)在《白芥子散穴位贴敷对哮喘大鼠免疫因子的调控与免疫系统相关通路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拟从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因子的调控角度,以及通过全转录组测序建立基因功能表达谱数据库,筛选与哮喘大鼠免疫系统相关通路,为白芥子散穴位贴治疗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进行预实验,通过病理学观察肺组织相关病理改变,镜下观察模型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并存在肺泡与间质充血、水肿现象,证明造模成功。继而进行正式实验。将雄性清洁SD大鼠36只,46周龄,体重(150±20),按均衡随机法(按体重分层)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给药组内分为三个不同剂量组:高剂量给药组(C组)、中剂量给药组(D组)、低剂量给药组(E组),每组实验动物6只,剩余一组大鼠备用。第1天,模型组、三个不同剂量给药组两共四组分别用新鲜配制的OVA,100mg辅以氢氧化铝凝胶200mg及生理盐水1ml混悬液在大鼠两腹股沟、后足跖,共4点做皮下注射,每点0.2ml,同时腹腔注射0.2ml,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第1524天三个给药组开始进行白芥子贴贴敷治疗,穴位贴敷前用8%硫化钠在穴位处脱毛,将药丸放在医用脱敏胶贴上,分别贴于大鼠肺俞(双)、定喘、膻中、膏肓(双)处,每天1次,每次贴敷24h,贴敷治疗后,将给药组致敏的大鼠置于密闭容器内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1%OVA生理盐水悬液,每天30min,进行激发诱喘1次,连续10天。模型组6只大鼠予以空白贴敷,处理方法同给药组。正常组、备用组自由进食常规饲料和水。第25天处死大鼠,采集肺组织标本完成病理检测,并进行RNA的提取及鉴定、全转录组测序的检测,并筛选与哮喘大鼠免疫系统相关通路。结果1.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可以发现:正常组大鼠肺泡结构正常,肺泡壁厚度呈正常状态;模型组可见肺泡壁结构明显受损,可见大量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黏液栓分泌增多,符合哮喘的病理学表现,由此证明造模成功。模型组与三个给药组进行对比:高剂量组支气管管腔未见明显狭窄,肺泡区域的炎性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中剂量组可见部分肺泡壁呈增厚状态,支气管腔狭窄程度也出现减轻;低剂量给药组肺泡腔较模型组稍有变大,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缓解。通过比较,白芥子散高剂量给药组在治疗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中低剂量组也均有改善,但效果不及高剂量给药组。由此可以看出,白芥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有明显疗效,且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更佳。2.对各组大鼠肺组织MMP-9灰度值测定,实验结果分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MP-9灰度值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MMP-9灰度值明显升高(P<0.01);对各组大鼠肺组织IL-4灰度值进行测定结果分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L-4灰度值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高、中、低剂量组IL-4灰度值明显升高(P<0.001);对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灰度值分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灰度值显着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高剂量组TGF-β1灰度值(P<0.001),给药组中剂量组TGF-β1灰度值(P<0.05),给药组低剂量组TGF-β1灰度值与模型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3.取大鼠肺组织提取RNA,进行全转录基因测序,通过全转录组数据,在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找到401,381,402个差异表达的mRNA,通过趋势分析,将所得差异mRNA进一步通过趋势分析进行筛选,得到206个随着剂量变化而表达持续变化的基因,并进行GO、KEGG富集分析。通过条件筛选,白芥子散治疗哮喘主要涉及的功能条目有辅因子代谢过程、解剖结构形态发生、免疫系统过程、细胞凋亡等,且白芥子散在免疫系统方面主要通过IL-17信号通路、造血细胞谱系、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等18条相关通路治疗哮喘。结论1.哮喘大鼠在行为学以及病理学方面均有明显改变,揭示了白芥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效果显着。2.大鼠肺组织中免疫因子MMP-9、IL-4及TGF-β1灰度值检测,哮喘大鼠肺组织中MMP-9、IL-4及TGF-β1数值均上升,白芥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后,三个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高剂量给药组三个指标数值下降最多,说明白芥子散对哮喘治疗有效,且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更佳。3.大鼠肺组织全转录基因测序数据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白芥子散治疗哮喘主要涉及的功能条目主要有辅因子代谢过程、解剖结构形态发生功能、免疫系统过程、细胞凋亡等方面;KEGG富集分析:白芥子散在免疫系统方面主要通过IL-17信号通路、造血细胞谱系、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等18条相关通路治疗哮喘。

王成[5](2020)在《基于“痰瘀同源”理论运用射干麻黄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合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瘀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多索茶碱静滴,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ACQ7评分、肺功能(FEV1%、FEV1/FVC、PEF)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大于8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喘息、咳嗽、胸闷、咯痰证候积分比较,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鸣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ACQ7评分均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PEF均较前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PLT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射干麻黄汤合桂枝茯苓丸能辅助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瘀阻肺证)患者的喘息、咳嗽、胸闷、咯痰症状,降低ACQ7评分,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牛逸群[6](2020)在《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进行全面数据挖掘,系统分析用药规律,探究处方中的药物特性、高频药物、药物间关系等,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及经验。建立核心处方药物成分、作用靶点和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点的网络关系,探索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核心处方的关键化合物、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一:采集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病历资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次统计法,得出处方中药的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得出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得到新处方。研究二:在数据库中查询核心处方药物成分和作用靶点,与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标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疾病靶标网络图,经过拓扑性质分析得到初步核心药物、化合物、靶点,随后将核心靶点导入STRING构建PPI网络,得到更为有效的关注基因,随后利用CLUEGO和DAVID对有效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得到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关键靶点和作用通路。结果:研究一:本研究纳入病例59人,处方252个。处方药物分四气析结果为温性药物出现频率最高,寒性其次,五味以辛、苦、甘为主,三者比重相当;药物归经主要脏腑为肺、脾、胃、肝;药物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6名为:甘草、紫苏、款冬花、黄芩、紫苏子、炙麻黄;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50(即支持度=60%),置信度设置为0.9,得到常用药物组合31个,在剔除含有甘草的关联规则后,出现频度最高的3个药物模式为:紫苏子-紫苏、紫苏-款冬、紫苏-蝉蜕;结合上述药物用量频次分析,得到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炙麻黄10g、款冬花15g、紫苏子15g、紫苏15g、紫菀15g、蝉蜕8g、黄芩15g、牛蒡子10g、茯苓15g、甘草3g;使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方法,相关度为8以及惩罚度为2的约束条件,得到疗支气管哮喘新处方:1.炙麻黄、鱼腥草、紫菀、山药、地龙。2.桔梗、石斛、玄参、炒白术、淫羊藿。3.白茅根、橘红、柴胡、补骨脂。4.防风、玄参、柴胡、炙麻黄、紫菀、地龙。5.橘红、牛蒡子、补骨脂、当归、淫羊藿。6.五味子、山茱萸、当归、辛夷、太子参、淫羊藿、牛蒡子。研究二:基于研究一的处方分析结论,提取炙麻黄、款冬花、紫苏、紫苏子、紫菀5味中药用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在经过中药系统药理学研究平台(TCMSP)查询,设置OB≥30%及DL≥0.18的筛选机制,得到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共91种,其中麻黄23种,款冬花22种,紫苏14种,紫苏子16种,紫菀19种;成分对应靶点785个,其中麻黄210个、款冬花166个、紫苏99个、紫苏子126个、紫菀184个;将支气管哮喘病名经Pubmed平台规范化后,在DisGeNET、GeneCards、TTD平台进行靶点查询,三库取并集,得到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451个;将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核心靶点53个;使用Cytoscpae 3.7.2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的网络可视化模型并进行拓扑性质分析,得到核心最中药为麻黄,排名前3的核心化合物为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为HSP90AB1、PIK3CG、BCL2L1;将核心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得到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为CXCL8、VEGFA、MAPK1。通过ClueGO得到关注基因的富集基因功能分析,主要分为12大组,包含141个具体功能;使用DAVID工具对关注基因进行pathway分析,得出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雌激素信号途径)、Cholinergic synapse(胆碱能突触)和 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是较为关键的通路,其中雌激素信号途径最为重要,而该通路过程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含有10个关注基因,是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预测重要通路之一。结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思路在继承晁恩祥教授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哮病“风”与“痰”两方面的病因、肺失宣肃与气道痉挛的病机,病位上肺嗌喘痉共治、肺脾子母同调,依据病性用药上寒热并重,辛苦合施,使肺之气机宣降得宜,宣发不至太过耗伤肺气,降气不抑升发祛痰,肺复宣肃,气顺挛解,具有个人的独到特色。在网络药理方面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基因靶点CXCL8、VEGFA、MAPK1;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 way(雌激素信号途径)、Cholinergic synapse(胆碱能突触)和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较为关键,且雌激素信号途径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过程(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有着极大的相关性,有理由推测以上数据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化合物、基因靶点、信号通路。

夏利欣[7](2020)在《IL-26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在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认为,Th1/Th2平衡失调导致的Th2细胞应答优势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主要机制。Th2细胞的活化以及由其诱导的炎症介质释放,最终导致了气道的高反应性。此外,Th17细胞也被发现参与哮喘的发病,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IL-22等,可通过募集中性粒细胞引起气道炎症。IL-2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由NK细胞和Th17细胞分泌,并且以后者为主。研究发现,IL-26在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呈现高表达。然而,IL-26是否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相关,尚缺乏相关临床数据。本研究通过检测正常对照组、发作期哮喘患者以及治疗后哮喘患者血清IL-26浓度,及其与肺功能等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IL-26+Th17细胞在各组的变化,评估其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进而初步探讨IL-26在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以及治疗中的意义。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26的浓度及其他各项临床指标,来初步研究IL-26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为健康组、发作组和治疗组进行分组。发作组及治疗组收集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和治疗标准按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解读;健康组募集自武汉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共收集到发作组28例,治疗组24例,健康组20例。临床常规检测血常规、肺功能;ELISA检测血清IL-4、IL-26、IgE;流式细胞检测CD4+T IL-17A+IL-26+的细胞比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着性Student-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性方法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值(EOS%)、嗜碱性粒细胞比值(BAS%)、中性粒细胞比值(NEU%):发作组EOS%,BAS%和NEU%明显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P<0.05),健康组与治疗组无显着差异。(2)肺功能:发作组FEV1%Pre、FEV1/FVC和PEF较治疗组和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FEV1%Pre、FEV1/FVC和PEF低于健康组(P<0.05)。(3)血清ELISA检测:发作组IL-26、IL-4、IgE表达显着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P<0.05),健康组与治疗组无显着差异。(4)相关性分析:在哮喘发作组中,IL-26 与 FEV1%Pre、FEV1/FVC 均呈负相关(P<0.05);IL-4 与 IgE 与FEV1%Pre、FEV1/FVC 均呈负相关;IL-26 与 IL-4、IL-26 均呈正相关(P<0.05);(5)在IL-26+IL-17A+CD4+T细胞比例中,发作组明显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P<0.05),发作组IL-26+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1)血清IL-26在哮喘组病人中升高,血清IL-26与肺功能指标(FEV1%Pre,FEV1/FVC)呈负相关显示血清IL-26作为哮喘诊断指标的潜力。(2)哮喘发作时,哮喘组IL-26+IL-17A+CD4+T细胞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但规范治疗后可降低这些细胞表达;IL-26+IL-17A+CD4+T细胞占IL-26+CD4+T细胞的11%,这提示还有其它CD4+T细胞参与IL-26分泌。

张慧[8](2020)在《定喘汤及其单体黄芩苷抑制JAK/STAT6通路治疗热哮证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理论研究西方医学中定义的支气管哮喘归属于中医学“哮病”的范畴,因患者先天禀赋异常、痰浊内伏、伏痰引动而发病。2012年《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将哮病的疾病阶段分为: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哮病常常继发于外感、饮食不当、情志失常、劳累困倦等,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病人会出现哮鸣、喘息的突然发作。临床上发作期的哮病多以热哮证、风哮证最常见。本文所探讨的定喘汤出自《摄生众妙方》,是传统治疗热哮证的经典名方。笔者通过多个数据库检索发现各地专家在临床上应用定喘汤治疗热哮证疗效确凿,定喘汤中的主要组成药物黄芩也被证明具有抗炎平喘的作用。但是定喘汤以及黄芩平喘机制、作用靶点尚不明确,因此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筛选出定喘汤治疗哮喘的可能作用靶点,选择黄芩的单体成分黄芩苷为代表,研究其抗炎平喘机制,为进一步揭示定喘汤的作用通路、靶点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发新型有效的治疗热哮证的中药复方打下良好基础。第二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作用靶点目的建立定喘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蛋白相互作用、靶点相应的生物功能和通路网络,探讨定喘汤的作用机理及作用靶点。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药信息数据库中筛选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活性成分,筛选的ADME条件为口服生物利用度≥30%,血脑屏障通透率>0.3,类药性>0.18。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SEA和The Binding Database收集定喘汤活性成分可能的靶点蛋白信息,利用UniProt软件转化为靶点基因信息。通过TTD、OMIM数据库、GAD、Drugbank和遗传药理学和PharmGkb数据库获得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信息。通过Cytoscape软件获得定喘汤活性成分关于支气管哮喘的靶点,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定喘汤活性成分关于支气管哮喘的靶点进行GO分析、采用KEGG分析定喘汤作用于哮喘的通路富集情况。结果(1)收集筛选到52个无重复的定喘汤活性化合物,通过数据库收集到52个活性化合物的100个靶点蛋白信息。(2)通过Venny2.1.0软件与哮喘相关靶点542个取交集分析获得54个定喘汤作用于哮喘的潜在靶点。(3)利用GO分析,定喘汤由4个族群的生物过程参与支气管哮喘,分别是信号传导、炎症反应和免疫作用、蛋白质降解、蛋白磷酸化的分类调控。(4)定喘汤参与支气管哮喘主要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ERK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MEK-STAT信号通路、GAS-STINGT信号通路、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结论定喘汤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能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多活性物质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信号传导,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蛋白分解等潜在作用。第三部分:黄芩苷对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及重塑作用目的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重塑为特征的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的经济负担。黄芩苷是一种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单体,但其在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部分主要探究黄芩苷对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及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建立卵清蛋白(OVA)诱导C57bL/6小鼠哮喘模型,分别采用Elisa法、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炎性因子原代、蛋白表达和炎性细胞群。然后,制备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造模后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Control,n=10)、模型组(Model,n=10)、地塞米松组(DS,n=10)、黄芩苷低剂量组(LD,n=10)、黄芩苷中剂量组(MD,n=10)、黄芩苷高剂量组(HD,n=10),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气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量;用RT-PCR检测气道平滑肌(ASM)中p-ERK1/2的mRNA水平。本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吸入OVA后哮喘小鼠的总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着增加。此外,黄芩苷以剂量依赖的方式给药,上述细胞总数和分化细胞数的增加明显减弱。(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2.5mg/kg、5mg/kg和1Omg/kg)的乙酰胆碱刺激后,OVA激发组的RI值显着增加。此外,黄芩苷剂量依赖性地降低OVA诱导的RI升高,尤其是40mg/kg浓度的黄芩苷。与对照组相比,OVA激发组Cdyn值有明显下降趋势。黄芩苷或地塞米松可有效缓解OVA诱导的Cdyn下降。(3)OVA致敏后,IL-4、IL-5、IL-6、IL-13和TNFα水平均显着升高,而IFN-γ水平在不同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黄芩苷和地塞米松均能明显抑制OVA诱导的细胞因子表达增加。(4)与对照组相比,OVA诱导组的血清IgE和IgG1水平均显着升高。同时,黄芩苷或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降低OVA致敏后血清IgE和IgG1水平的升高。然而,不同治疗组小鼠的血清IgG2a水平没有显着差异。(5)OVA吸入组气道上皮细胞JAK、STAT6、p-STAT6均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更重要的是,随着不同浓度黄芩苷或地塞米松的摄入,卵蛋白致敏的JAK、STAT6和p-STAT6水平的升高将不同程度地降低。(6)空白组的气道上皮比较平整,炎性细胞浸润不可见,气管壁正常。模型组小鼠的肺组织支气管变得狭窄,并且有变形发生,支气管管壁增厚,粘膜皱襞增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并呈现堆积现象。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以及黄芩苷高、低剂量组患者的肺组织病理学减轻,但以地塞米松组改善效果最佳。(7)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以及黄芩苷高、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p-ERK1/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8)模型组ERK1/2mRNA表达与空白组对比显着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以及黄芩苷高、低剂量组的ERK1/2 mRNA表达明显下降。(9)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α-SMA蛋白表达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以及黄芩苷高、低剂量组的α-SMA蛋白表达下降明显。(10)模型组TGF-β1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增加,地塞米松组以及黄芩苷高、低剂量组的TGF-β1蛋白表达均比模型组显着降低。结论(1)黄芩苷能松弛小鼠支气管平滑肌,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收缩,减轻哮喘症状,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揭示了黄芩苷抑制JAK/STAT6通路减轻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了潜在的指导。(2)黄芩苷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影响了 α-SMA的合成,并影响ERK信号传导通路,下调ERK1/2 mRNA含量,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抑制气道细胞质的纤维化,从而改善气道重塑,但具体的分子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缪晔红[9](2019)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345-5p表达水平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345-5p(miR-345-5p)的表达水平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同时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OS)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在单独及联合诊断哮喘的价值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疑似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98例,其中哮喘组78例,非哮喘组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例,慢性咳嗽患者10例),同时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31例为对照组。第一部分对所有入组对象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测定,对疑似哮喘患者行FeNO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测定。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6例哮喘患者及6例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并进行临床大样本验证,然后选取差异表达显着的miR-345-5p,进一步探讨其在哮喘诊断中的作用。采用SPSS 2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 6软件作图。结果:1.哮喘组中呼出气一氧化氮(Z=-4.576,P<0.00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Z=-3.630,P<0.001)及血清总IgE水平(Z=-3.381,P=0.001)明显高于非哮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5-5p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4.007,P<0.001)。两两比较发现,哮喘组和非哮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FeNO、外周血EOS及血清总IgE均能从疑似哮喘患者中鉴别诊断哮喘。通过绘制受试者功能特征曲线(ROC)发现,FeNO曲线下面积为0.833(95%CI=0.748~0.917,P<0.001)。外周血 EOS 曲线下面积为 0.764(95%CI=0.665~0.863,P<0.001)。血清总 IgE 曲线下面积为 0.746(95%CI=0.640~0.852,P=0.001)。FeNO、外周血EOS、血清总IgE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776~0.935,P<0.001)。miR-345-5p在哮喘组和对照组间诊断哮喘的准确性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 0.938(95%CI=0.897~0.979,P<0.001),根据约登指数,miR-345-5p 的表达量最佳截断值为0.0194时,诊断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93.5%。同时miR-345-5p从疑似哮喘患者中鉴别诊断哮喘的效能较FeNO、外周血EOS、血清总IgE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95%CI为0.800~0.9 53,P<0.001),根据约登指数,miR-345-5p的表达水平最佳截断值为0.0194时,诊断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80%。3.哮喘组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5-5p表达水平和FeNO呈负相关(p=-0.260,P=0.022)。将哮喘组进行临床分型发现,典型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5-5p的表达水平低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80,P=0.029)。将哮喘组按FeNO进行分组发现,FeNO≥50的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345-5p的表达水平低于FeNO<50的哮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15,P=0.044)。将哮喘组按家族史进行分组发现,有哮喘家族史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5-5p表达水平较无家族史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04,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是miR-345-5p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系数Beta=-0.620,P=0.005)。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5-5p在支气管哮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未来有望成为辅助诊断支气管哮喘的生物学指标。

宋文杰[10](2019)在《麻杏甘石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及君臣佐使配伍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哮喘是常见呼吸疾病,有典型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等多种表型,是危害人类健康重要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有一定局限性,中医有验便廉、副作用少等优势,从中医角度寻找治疗哮喘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是目前医学发展方向。麻杏甘石汤(MXGSD)是《伤寒论》治疗邪热壅肺证“汗出而喘”的方剂,导师傅延龄教授和仝小林教授合作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发现MXGSD治疗肺炎有效,且目前医家主要将MXGSD用于治疗肺炎,但对哮喘疗效、作用机制及君臣佐使配伍意义研究尚缺少科学依据。因此,本课题从系统评价、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角度对MXGSD治疗哮喘疗效、作用机制、及君臣佐使配伍意义初步探讨,以期有助临床。目的1.对MXGSD治疗哮喘有效性及常用剂量配伍进行系统评价,探讨MXGSD治疗哮喘主要表型,临床常用剂量配伍。2.对MXGSD治疗哮喘网络药理学研究,从整体系统角度预测其主要作用机制,及体现君臣佐使配伍意义主要通路。3.结合1和2结果,观察临床常用剂量MXGSD及不同拆方对哮喘大鼠干预作用,初步阐释MXGSD治疗哮喘作用机制及君臣佐使配伍意义。方法1.检索10个数据库MXGSD治疗哮喘RCT研究。纳入受试者为哮喘患者,干预措施为口服MXGSD加减(增加药味≤5),对照措施为不治疗、安慰剂、西药治疗,结局指标包括有效率、生化检查等主要结局指标,和症状体征改善/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次要结局指标。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文献筛选排除、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风险评价。应用Stata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资料综合和发表偏倚检测。探讨MXGSD治疗哮喘有效性及常用剂量配伍。2.检索10个数据库,尽可能全面采集MXGSD成分,筛选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检索5个疾病数据库,采集哮喘靶点基因。应用Cytoscape3.2.1软件构建MXGSD-哮喘-靶点基因网络,筛选核心靶点,进行聚类富集分析,预测主要作用机制;对MXGSD4味中药参与哮喘KEGG信号通路进行分析,预测体现复方君臣佐使配伍意义主要通路。3.建立OVA致敏哮喘大鼠模型,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组、麻杏组、麻草组、麻杏草组、MXGSD组),每组12只,药物干预10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引喘潜伏期、行为学评价、EOS、IgE、IL-4、IFN-γ、HE染色、及体现君臣佐使配伍意义主要通路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MXGSD及不同拆方对哮喘大鼠干预作用。结果1.本系统评价共纳入RCT19项,涉及患者1407位,成人多于小儿,男性多于女性,疾病表型以典型支气管哮喘多见,中医证型以肺热证多见,MXGSD常用剂量为麻黄6g、杏仁9g、甘草6g、生石膏30g,常用配伍药物为黄芩、贝母、蝉蜕、桔梗、桑白皮、僵蚕、地龙、枇杷叶、栝楼、苏子、半夏、射干等,日服次数多为2次。文献质量风险评价模糊。13项为MXGSD加减+西药VS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3项为MXGSD加减VS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1项为MXGSD加减+西药VS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2项为MXGSD加减VS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因有些结局指标的纳入研究数量过少或临床异质性过大,未进行meta分析。发现MXGSD加减+西药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在总有效率(RR:1.214,95%CI:[1.08,1.36])、临床控制率(RR:1.904,95%CI:[1.46,2.47])、FEV1(MD:0.394,95%CI:[0.20,0.58])、FEV1%(MD:14.234,95%CI:[10.30,18.16])、PEF(MD:1.694,95%CI:[0.89,2.50])、、EOS(MD:-0.034,95%CI:[-0.05,-0.01])、、ACT评分(MD:0.984,95%CI:[0.29,1.67])、治疗后12月急性发作次数(RR:0.604,95%CI:[0.43,0.82])方面有统计学意义。MXGSD加减+西药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在总有效率(RR:1.264,95%CI:[1.10,1.45])、临床控制率(RR:1.424,95%CI:[1.06,1.89])、喘息积分(MD:-0.894,95%CI:[-1.24,-0.54])、咳嗽积分(MD:-0.324,95%CI:[-0.47,-0.17])、咳痰积分(MD:-0.114,95%CI:[-0.18,-0.04])、鼻煽积分(MD:-0.134,95%CI:[-0.23,-0.03])、哮鸣音积分(MD:-0.104,95%CI:[-0.18,-0.02])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RD:0.004,95%CI:[-0.04,0.04])无统计学意义。MXGSD加减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在总有效率(RR:1.224,95%CI:[1.06,1.41])、临床控制率(RR:1.744,95%CI:[1.17,2.58])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tata 15软件对“MXGSD加减+西药VS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纳入研究数量≥5项)进行发表偏倚检测发现二者均存在发表偏倚,应用剪补法分析发表偏倚对结果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结果稳定可靠。2.本网络药理学共收集MXGSD成分600种,靶点基因141种。哮喘靶点基因542种。建立“MXGSD-哮喘-靶点基因”网络,拓扑筛选得核心靶点138种。其GO注释主要集中于①基因表达沉默和复制,②DNA/R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控,③蛋白质分类修饰合成和稳定,④炎症免疫反应信号转导和级联激活,⑤DNA/RNA调节。TOP3KEGG通路分别为神经营养因子、雌激素和PI3K-Akt信号通路。对MXGSD4味中药参与哮喘相关KEGG通路分析,推测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和血小板活化可能是体现MXGSD君臣佐使配伍意义主要通路。3.动物实验:①一般状态:空白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哮喘表现,其余各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哮喘表现。②体重:各组大鼠体重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③引喘潜伏期测定:MXGSD不同拆方均能缩短哮喘大鼠引喘时间,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配伍药味越多,统计学差异越明显。④行为学评价:MXGSD不同拆方均能减轻哮喘大鼠咳嗽、喘息、痰鸣音等表现,除麻黄组外其他拆方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仅MXGSD组和麻杏草组与其他拆方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⑤EOS:MXGSD不同拆方均能降低哮喘大鼠EOS水平,仅MXGSD组和麻杏草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XGSD组与麻黄组、麻杏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⑥IgE:MXGSD不同拆方均能降低哮喘大鼠IgE水平,仅MXGSD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拆方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⑦IL-4:MXGSD不同拆方均能降低哮喘大鼠IL-4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配伍药味越多,统计学差异越明显。⑧IFN-γ:MXGSD不同拆方均能升高哮喘大鼠IFN-γ水平,仅MXGSD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XGSD组与哮喘模型组、麻黄组、麻杏组、麻草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⑨HE染色:镜下空白对照组极少见轻度改变。其余各组均可见细支气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脱落,气道内分泌黏液形成,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等不同程度病理表现。病理学评分显示MXGSD组与其他拆方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⑩PI3K mRNA表达量:MXGSD不同拆方均能降低哮喘大鼠PI3K mRNA表达量,仅MXGSD组和麻杏草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XGSD组与麻黄组、麻草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11AKT mRNA表达量:MXGSD不同拆方均能降低哮喘大鼠AKT mRNA表达量,除麻黄组外其他拆方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拆方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系统评价分析,MXGSD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两种不同表型哮喘均有疗效。尤其是MXGSD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成人/小儿支气管哮喘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效率显着提高,对改善成人肺功能(FEV1、FEV1%、PEF)、EOS、治疗后12月急性发作次数表现明显,对改善小儿主要症状体征积分、ACT评分表现明显。且中医证型以肺热证多见,常用剂量为麻黄6g,杏仁9g,甘草6g,生石膏30g。常用配伍药物为黄芩、贝母、蝉蜕、桔梗、桑白皮、僵蚕、地龙、枇杷叶、栝楼、苏子、半夏、射干。但由于本系统评价受方法学质量、研究数量限制,临床证据等级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深入研究。2.网络药理学分析,MXGSD可参与基因表达转录等,调节神经-免疫-炎症反应,治疗哮喘。神经营养因子、雌激素和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MXGSD治疗哮喘主要作用机制。且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和血小板活化,可能是体现MXGSD君臣佐使配伍意义主要通路。3.动物实验分析,MXGSD不同拆方对哮喘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引喘潜伏期、行为学评价、EOS、IgE、IL-4、IFN-γ、肺组织HE染色、PI3KmRNA和AKT mRNA表达量均有改善。且全方与其他拆方相比疗效明显,提示君臣佐使配伍有增效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与MXGSD治疗哮喘君臣佐使配伍增效作用有关。

二、细胞因子网络与支气管哮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因子网络与支气管哮喘(论文提纲范文)

(1)喘康贴对哮喘大鼠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喘康贴治疗哮喘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喘康贴治疗哮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治疗诊疗进展
        1 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法与局限
        2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中医药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机制
        2 支气管哮喘相关中医基础理论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速效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关键靶点和潜在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免疫组化实验验证
        4 讨论
实验研究
    第二章 速效平喘合剂对脂多糖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速效平喘合剂对OVA/Al(OH)3致敏的Balb/C小鼠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3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一、古代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对哮喘的认识与辨治
    第二节 哮喘的西医研究进展
        一、哮喘的定义
        二、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
        三、哮喘的病因
        四、哮喘的治疗
        五、哮喘与Th17/Treg细胞平衡
    第三节 RLZ-8的免疫研究进展
        一、凝集红细胞作用
        二、免疫活性
        三、抑制过敏性反应
        四、抗癌活性
        五、抗炎
        六、其他作用
第二章 RLZ-8对哮喘小鼠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
        一、实验动物
        二、主要实验仪器
        三、实验试剂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主要试剂的配制
        二、实验分组及小鼠哮喘模型的建立
        三、肺组织组织学检测
        四、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免疫学检测
        五、肺组织mRNA提取及Real-time PCR检测
        六、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细胞表型
        七、Western Blotting检测
        八、统计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rLZ-8降低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细胞浸润
        二、rLZ-8抑制OVA诱导的哮喘小鼠脾脏CD11c~+ DC的成熟
        三、rLZ-8影响哮喘小鼠BALF细胞因子的水平
        四、rLZ-8调控哮喘小鼠肺组织mRNA表达
        五、rLZ-8降低了哮喘小鼠脾脏Th17的比例并增加了Treg细胞的比例
        六、rLZ-8抑制哮喘小鼠STAT3信号通路活化
    第四节 讨论
        一、OVA诱导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二、rLZ-8对Th17/Treg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
        三、rLZ-8对肺组织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四、rLZ-8调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因子的释放
        五、rLZ-8抑制哮喘小鼠肺部DC成熟
        六、rLZ-8抑制小鼠肺组织STAT3信号通路
第三章 RLZ-8干预哮喘气道炎症的免疫机制体外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试剂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主要试剂的配制
        二、小鼠脾脏CD3~+T细胞的提取
        三、Annexin/pi法进行细胞凋亡实验
        四、ELISA检测CD3~+T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
        五、rLZ-8对体外CD4~+IL-17A~+ Th17细胞分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六、小鼠脾脏CD4~+CD25~+ Treg细胞的提取
        七、CSFE检测rLZ-8对CD4~+CD25~+ Treg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
        八、小鼠脾脏CD4~+CD25~- T细胞的提取
        九、流式细胞术检测rLZ-8对Treg的分化影响
        十、Western Blotting检测CD3~+T淋巴细胞中STAT3的表达
        十一、统计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
        一、rLZ-8对CD3~+T细胞毒性
        二、rLZ-8对CD3~+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三、rLZ-8抑制Th17的体外活化和增殖
        四、rLZ-8促进CD4~+Foxp3~+Treg体外分化
        五、rLZ-8抑制STAT3信号通路在体外的活化
    第四节 讨论
        一、rLZ-8直接从细胞层面和转录因子的表达作用于Th17/Treg细胞平衡
        二、rLZ-8对体外培养T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三、rLZ-8抑制体外培养T细胞STAT3信号通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白芥子散穴位贴敷对哮喘大鼠免疫因子的调控与免疫系统相关通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一、预实验
二、正式试验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基于“痰瘀同源”理论运用射干麻黄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以及分期、分级
        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4 病例选择
        4.1 纳入标准
        4.2 排除标准
        4.3 剔除标准
        4.4 脱落标准
    5 研究方法
        5.1 分组方法
        5.2 治疗方案
    6 观察指标
        6.1 患者基本信息
        6.2 安全性指标
        6.3 疗效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7 统计分析
    8 研究结果
        8.1 一般资料比较
        8.2 治疗前后疗效性指标比较
        8.3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2 痰瘀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
        2.1 痰饮伏肺为哮病的夙根
        2.2 痰瘀同源,支气管哮喘多兼夹血瘀
        2.3 活血化瘀法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
        2.4 部分活血化瘀药物具有干预支气管哮喘的药理作用
        2.5 从痰瘀论治支气管哮喘或优于单用活血或化痰治法
    3 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与治疗现状
        3.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3.2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3.3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治疗
    4 支气管哮喘凝血功能的分析
    5 射干麻黄汤、桂枝茯苓丸分析
    6 研究结果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活血化瘀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附件2:哮喘控制问卷(ACQ7)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研究概况
        1.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病因病机
        2. 支气管哮喘诊断分型进展
        3.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治疗进展
    综述二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研究概况
        1. 古代医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2. 近现代医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3. 晁恩祥教授支气管哮喘辨治特色
        4. 张洪春教授支气管哮喘防治观点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1. 数据挖掘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数据挖掘
    2. 结果
        2.1. 病例一般资料
        2.2 药物基本信息分析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2.4 核心处方药物用量分析
        2.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
    3. 讨论
        3.1 病例一般资料
        3.2 药物基本信息分析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讨论
        3.4 基于无监督熵聚类的新方讨论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的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核心处方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中药有效成分筛选
        1.2 中药成分靶点预测
        1.3 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筛选
        1.4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1.5 核心靶点筛选及网络构建
        1.6 关键靶标功能预测及与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中药化合物成分分析
        2.2 中药成分靶点预测
        2.3 支气管哮喘靶点的筛选
        2.4 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构建
        2.5 核心靶点筛选及PPI网络构建
        2.6 靶点生物功能及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3.1 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和靶点预测
        3.2 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筛选简述
        3.3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关键节点分析
        3.4 核心靶点筛选及PPI网络分析
        3.5 关键靶标功能预测与富集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7)IL-26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报告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白细胞介素26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在成人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8)定喘汤及其单体黄芩苷抑制JAK/STAT6通路治疗热哮证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哮病的基础研究
        1.1 病因
        1.2 病机
        1.3 临床治疗
    2 定喘汤在热哮证中的研究应用
        2.1 定喘汤的来源
        2.2 定喘汤的基础研究
        2.3 定喘汤的临床效果
    3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3.1 基础研究
        3.2 临床研究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作用靶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活性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
        1.2 活性化合物的靶点预测
        1.3 支气管哮喘相关基因的筛选
        1.4 可视化网络构建
        1.5 GO分析与通路分析
    2 数据分析结果
        2.1 活性化合物筛选
        2.2 活性化合物靶点预测
        2.3 定喘汤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拓扑分析
        2.4 支气管哮喘相关的靶点收集
        2.5 定喘汤-支气管哮喘相关的靶点网络分析
        2.6 GO分析
        2.7 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黄芩苷对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及重塑作用
    1. 前言
    2 实验动物
    3 试剂及仪器
        3.1 主要试剂
        3.2 主要仪器
    4 实验方法
        4.1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4.2 样本获取与处理
        4.3 ELISA分析
        4.4 western blot分析
        4.5 免疫组化染色法
        4.6 荧光定量PCR法
        4.7 HE染色法
        4.8 气道阻力与肺顺应性检测
        4.9 统计学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哮喘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实验方案
        5.2 黄芩苷抑制OVA诱导的BALF炎症细胞募集
        5.3 黄芩苷减轻OVA诱导的气道炎症
        5.4 黄芩苷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减轻气道炎症
        5.5 黄芩苷降低OVA诱导的全身免疫球蛋白产生量
        5.6 黄芩苷通过JAK-STAT6途径减轻气道炎症
        5.7 不同给药组肺组织病理学比较结果(HE染色)
        5.8 不同给药组小鼠肺组织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5.9 不同给药组气道组织ERK1/2mRNA表达结果
        5.10 不同给药组小鼠肺组织α-SM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11 不同给药组小鼠气道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6 讨论
        6.1 黄芩苷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和JAK-STAT6途径减轻气道炎症
        6.2 黄芩苷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作用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问题和展望
第四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345-5p表达水平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References
第一部分 呼出气一氧化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实验仪器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References
第二部分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345-5p的表达水平在哮喘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References
结论
综述 MicroRNAs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References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附录
致谢

(10)麻杏甘石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及君臣佐使配伍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哮喘的西医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哮喘的中医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系统评价的麻杏甘石汤治疗哮喘有效性及常用剂量配伍研究
    1 前言
    2 研究资料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纳入标准
        3.2 文献检索范围
        3.3 文献筛选与排除
        3.4 文献数据提取
        3.5 文献质量风险评价
        3.6 文献数据分析与资料综合
        3.7 文献发表偏倚检测
        3.8 研究结果解释与讨论
    4 研究结果
        4.1 研究检索和筛选
        4.2 纳入研究特征描述
        4.3 方法学质量评价
        4.4 结局指标疗效
        4.5 发表偏倚
    5 小结
    6 讨论
        6.1 麻杏甘石汤治疗哮喘有效
        6.2 麻杏甘石汤药物剂量配比
        6.3 麻杏甘石汤常用配伍药物
        6.4 本系统评价的不足与未来临床研究建议
        6.5 目前麻杏甘石汤治疗哮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7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麻杏甘石汤治疗哮喘作用机制及配伍意义探讨
    1 前言
    2 研究资料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筛选
        3.2 靶点预测
        3.3 靶点蛋白基因名转化
        3.4 成分-疾病-靶点交集网络构建
        3.5 核心靶点的聚类分析
        3.6 核心靶点的富集分析
        3.7 麻杏甘石汤复方的君臣佐使配伍分析
    4 研究结果
        4.1“麻杏甘石汤复方-中药有效成分-靶点基因“数据网络
        4.2“哮喘疾病-靶点基因”数据网络
        4.3“麻杏甘石汤复方-哮喘疾病-靶点基因”PPI数据网络及拓扑分析
        4.4 核心靶点聚类富集分析
        4.5 麻杏甘石汤君臣佐使配伍意义分析
    5 小结
    6 讨论
        6.1 麻杏甘石汤治疗哮喘可能作用机制分析
        6.2 麻杏甘石汤君臣佐使配伍意义分析
        6.3 本网络药理学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7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麻杏甘石汤君臣佐使不同配伍拆方对哮喘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
    1 前言
    2 研究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小结
    6 讨论
    7 参考文献
结语
    1 小结
    2 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细胞因子网络与支气管哮喘(论文参考文献)

  • [1]喘康贴对哮喘大鼠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D]. 梁学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速效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胡金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 林成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白芥子散穴位贴敷对哮喘大鼠免疫因子的调控与免疫系统相关通路的机制研究[D]. 屈悦.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基于“痰瘀同源”理论运用射干麻黄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D]. 王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D]. 牛逸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IL-26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初探[D]. 夏利欣. 长江大学, 2020(04)
  • [8]定喘汤及其单体黄芩苷抑制JAK/STAT6通路治疗热哮证作用机制的研究[D]. 张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345-5p表达水平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初探[D]. 缪晔红. 苏州大学, 2019(04)
  • [10]麻杏甘石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及君臣佐使配伍意义研究[D]. 宋文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细胞因子网络与支气管哮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