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真菌分解

环境污染与真菌分解

一、环境污染与真菌的分解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金玉洁[1](2021)在《生物降解淀粉基塑料老化性能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现阶段确定的生物降解塑料降解定义和降解步骤,以及淀粉基塑料原料对淀粉基塑料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直角撕裂强度影响等方面,综述生物降解淀粉基塑料老化性能。阐述了淀粉基塑料老化性能的研究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淀粉基塑料在表面褪色、产生裂痕、脆化、拉伸强度和拉伸率降低、内部结构分子链断裂等方面的老化性能影响。

吴凯[2](2021)在《废弃丁羟推进剂粘合体系生物降解方法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丁羟推进剂因优良的力学、安全及能量特性,自问世至今,广泛应用于各类武器弹药与航天发动机。随着武器系统与航天技术的更新换代,推进剂连同弹体与发动机一起淘汰,加之本身自然老化问题不可避免,势必产生大量推进剂废弃物。由于报废的丁羟推进剂中仍含有品质较好的含能固相组分,如高氯酸铵、铝粉、黑索今等,必要的回收可实现循环利用。然而,作为回收剩余废料,丁羟推进剂的粘合体系已丧失复用价值。它本质上是一种超高分子量的交联型聚烯聚氨酯,理化性质稳定,直接排放于环境,长期无变化,破坏自然生态。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本研究就此展开探索,基于生物降解技术绿色安全、节能低耗的特点及其在聚合物方面的研究应用,尝试以微生物处理粘合体系废弃物,进行了以下一系列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据某丁羟推进剂粘合体系配方制备的片材为降解底物,以活性污泥与受污染土壤制备的菌源富集液为降解介质,考察了HTPB/TDI粘合体系(HTPB为丁羟,TDI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生物降解性,通过FT-IR、TG及SEM分析了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粘合体系可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片材60 d重量损失率近43%。造成降解的主要因素是粘合体系中增塑剂组分己二酸二辛脂的分解,本质组分HTPB基聚氨酯难以生物降解。为采用生物降解技术有效处理粘合体系废弃物,针对HTPB基聚氨酯难降解原因,探讨了解聚、环氧化及紫外光照射三种预处理方式,并通过FT-IR与GPC表征了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解聚使体型结构的HTPB基聚氨酯转化为线型产物,分子量大幅降低,接近HTPB水平,难降解的氨酯键也被消除。此基础上,环氧化实现了解聚产物中碳碳双键的部分转化,将强电负性元素氧引入,改善了亲水性,也产生了生物敏感的含氧基团。两步预处理提高了产物作为微生物碳源被降解的能力。紫外光照射对于粘合体系,转化双键的作用确实存在,但仅发生于材料表面,且不会改变原有体型结构;对于解聚产物,氧化效率较低,且会引起产物固化交联,使分子量增加。紫外光照射并不适于本研究生物降解的预处理。以解聚与环氧化预处理后的产物为生物降解底物,从菌源富集液中筛选了降解效用菌。通过监测100 d重量损失率,评价了所筛菌株的降解能力。选取了最优的两株菌株,通过GC-MS与SDS-PAGE分析了降解产物与降解过程中存在的酶蛋白,并就降解历程与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经过初筛、驯化、复筛及分离得到的3株真菌与5株细菌均可以环氧化产物为唯一碳源生长,均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100 d使环氧化产物产生11%-29%不等的重量损失。其中,Burkholderia contaminans与Candida palmioleophila分别达29%与25%。两株菌株60 d降解产物表现出相似的特点,以碳原子数不等的烷烃为主,伴有少量酯、醇、酮等生成。受环氧化产物刺激,分别产生了至少6种与4种诱导酶。降解的机理可概述为生物酶催化下的水解反应与自由基反应联合效用,具体地:环氧化产物分子链首先受到环氧基水解酶攻击,环氧基发生一系列转化,一方面原位形成醇、酮,一方面断链形成酯与碳碳键链段。碳碳键链段接着在自由基反应催化酶作用下,氧化分解产生烷基自由基,并进行有规律地重组结合,生成碳数较高的正构体与较低的异构体烷烃,实现生物降解的主过程。此外,降解中还存在碳碳双键还原与环氧化产物分子链上残留的原HTPB基聚氨酯硬段结构分解的行为。随后的研究中,通过两株菌株对解聚产物与HTPB基聚氨酯的降解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解聚与环氧化两步预处理在改善粘合体系生物降解性上的作用。以蛋白胨与淀粉为初级碳源,以司盘80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对两株菌株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仅当蛋白胨浓度5 g/L时,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具有一定的共代谢作用,环氧化产物降解失重较无蛋白胨作初级碳源时有所增加,可能是由于该菌消化蛋白胨产生的蛋白酶对氨酯键产生分解作用。司盘80可改善Candida palmioleophila及其酶与环氧化产物的界面结合,促进降解,使40 d降解失重略高于无span-80的情况。本研究在粘合体系本质组分HTPB基聚氨酯难以生物降解的情况下,通过“解聚+环氧化”的预处理实现了粘合体系的生物降解,并取得相对不错的效果,为丁羟推进剂组分回收剩余废料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技术思路,搭建了方法框架,奠定了一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通过对比三大类聚氨酯生物降解特性,讨论本研究中从粘合体系到小分子烷烃产物的降解历程与机理及其与以往聚氨酯生物降解研究发现的异同,完善了聚氨酯生物降解理论。

张海涵,史印杰,黄廷林,朱陆莉[3](2021)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部分又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部分进行一次全新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通过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方案。该方案将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打造"金课"提供镜鉴。

陈雪冬,刘雪龙,高冠群,张红彩,徐路顺,高圆梦[4](2021)在《食用菌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但产生的副产物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促进食用菌副产物的合理化、资源化利用,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近年来食用菌副产物在饲料生产、肥料生产、栽培基质制备、新能源生产、生态环境修复剂开发以及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方面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食用菌副产物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食用菌及菌渣一体化产业链不完善、菌渣再利用机制不明确、菌渣吸附有害物质后仍需二次处理等,并展望了食用菌副产物循环再利用的可观前景。总体而言,食用菌副产物资源丰富,有效再利用的途径很多,应加强与农业、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袁雪梅,陈冠宇,王华林[5](2021)在《具有潜在抗癌作用的可食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人体健康状态问题频繁出现,对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桑黄作为一种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的可食用真菌,以其抗肿瘤、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特殊功效成为功能性食品研发领域的新兴潜力品种。目前已经研制生产了桑黄酒、桑黄茶以及口服液等多种功能性食用产品,还可以作为特色食品添加剂的原料。研究表明桑黄含有多种药理成分,如多糖、吡喃酮类、黄酮、各种三萜类成分等,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桑黄醇提类取物和桑黄水类提取物是桑黄的首要提取物,桑黄水提物中桑黄多糖是其首要成分,三萜类化合物是桑黄醇提物中的主要成分,它们能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来提高癌症的疗效,减少癌症药物的副作用。此外,桑黄提取物还与肠道微生物有着多方面的关系。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已经被大量实验研究所证实。本文介绍了桑黄水类提取物和醇类提取物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与肿瘤的关系,然后探讨了桑黄提取物对肠道菌群和肿瘤的作用之间的关系。

辛悦[6](2021)在《氮磷添加对互花米草盐沼碳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石黎琳[7](2021)在《自然发酵腐乳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梁天[8](2021)在《不同C/N条件下菌酶制剂对牛粪堆肥进程的影响》文中指出

胡婷[9](2021)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初步探究》文中指出

王洁洁[10](2021)在《基于林业废弃物调质的不同碳氮比填埋污泥好氧堆肥研究》文中提出

二、环境污染与真菌的分解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污染与真菌的分解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降解淀粉基塑料老化性能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降解塑料降解机理
2 淀粉基塑料性能
3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老化性能研究综述
    3.1 淀粉基塑料老化性能研究方法
    3.2 淀粉基塑料老化性能
4 结束语

(2)废弃丁羟推进剂粘合体系生物降解方法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一览表
1.绪论
    1.1 丁羟推进剂概述
    1.2 聚氨酯概述
        1.2.1 聚氨酯的交联固化反应
        1.2.2 聚氨酯的分子结构特点
        1.2.3 聚氨酯的老化降解
    1.3 废弃丁羟推进剂的处理方法
    1.4 废弃聚氨酯的处理方法
    1.5 聚氨酯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1.5.1 国外方面
        1.5.2 国内方面
    1.6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评价方法
        1.6.1 生物降解实验方法
        1.6.2 生物降解分析方法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2.HTPB/TDI粘合体系的生物降解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粘合体系胶片的重量损失
        2.3.2 粘合体系胶片的FT-IR分析
        2.3.3 粘合体系胶片的TG分析
        2.3.4 粘合体系胶片的SEM分析
        2.3.5 HTPB基聚氨酯难以生物降解的原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HTPB/TDI粘合体系的预处理
    3.1 引言
    3.2 HTPB/TDI粘合体系的解聚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端羟基解聚产物的环氧化
        3.3.1 材料与仪器
        3.3.2 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紫外光照射预处理
        3.4.1 材料、仪器及方法
        3.4.2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预处理物降解效用菌的筛选及降解能力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4.2.1 材料与仪器
        4.2.2 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降解效用菌的初筛、驯化与复筛、分离与纯化
        4.3.2 降解效用菌对环氧化产物的降解
        4.3.3 降解效用菌的鉴定
    4.4 本章小结
5.效用菌对预处理物的降解产物及机理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5.2.1 材料与仪器
        5.2.2 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降解产物的GC-MS分析
        5.3.2 酶蛋白的提取及SDS-PAGE分析
        5.3.3 降解机理讨论
    5.4 本章小结
6.效用菌对解聚产物与HTPB基聚氨酯的降解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效用菌对解聚产物的降解能力
        6.3.2 效用菌对HTPB基聚氨酯的降解能力
    6.4 本章小结
7.效用菌降解条件的优化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7.2.1 材料与仪器
        7.2.2 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复合碳源条件下环氧化产物的降解
        7.3.2 表面活性剂条件下环氧化产物的降解
    7.4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食用菌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副产物组成成分
2 食用菌副产物的利用途径
    2.1 作饲料或配料
    2.2 作肥料或栽培基质
    2.3 生产新能源
    2.4 生态环境修复材料
    2.5 提取生物活性物质
3 食用菌副产物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5)具有潜在抗癌作用的可食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桑黄
    1.1 桑黄
    1.2 桑黄提取工艺
    1.3 桑黄水提物的抗癌功效
        1.3.1 桑黄多糖的化学成分
        1.3.2 桑黄多糖的功效
        1.3.2. 1 免疫调节作用
        1.3.2. 2 抗氧化作用
        1.3.2. 3 抗肿瘤作用
        1.3.2. 3. 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3.2. 3. 2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1.3.2. 3. 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1.3.2. 3. 4. 抗血管生成
        1.3.2. 4 其他作用
    1.4 桑黄醇提物的抗癌功效
        1.4.1 抗炎活性
        1.4.2 抗肿瘤作用
        1.4.3 其他活性
2. 肠道菌群
    2.1 肠道菌群的分类以及菌群的意义
    2.2 肠道菌群和桑黄
    2.3 肠道菌群和肿瘤
3. 桑黄通过肠道菌群作用于肿瘤的潜在机制
    3.1 通过增强免疫应答的方式
    3.2 通过直接降低致病菌活性的方式
4. 结论

四、环境污染与真菌的分解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降解淀粉基塑料老化性能研究综述[J]. 金玉洁.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1(06)
  • [2]废弃丁羟推进剂粘合体系生物降解方法及机理[D]. 吴凯. 中北大学, 2021
  • [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教学设计[J]. 张海涵,史印杰,黄廷林,朱陆莉. 大学教育, 2021(10)
  • [4]食用菌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研究进展[J]. 陈雪冬,刘雪龙,高冠群,张红彩,徐路顺,高圆梦. 天津农业科学, 2021(10)
  • [5]具有潜在抗癌作用的可食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A]. 袁雪梅,陈冠宇,王华林. 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1
  • [6]氮磷添加对互花米草盐沼碳循环的影响[D]. 辛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自然发酵腐乳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品质的研究[D]. 石黎琳. 西南大学, 2021
  • [8]不同C/N条件下菌酶制剂对牛粪堆肥进程的影响[D]. 梁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9]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初步探究[D]. 胡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基于林业废弃物调质的不同碳氮比填埋污泥好氧堆肥研究[D]. 王洁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标签:;  ;  ;  ;  ;  

环境污染与真菌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