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杂交花椰新品种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黄雷[1](2020)在《花椰菜霜霉病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文中指出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是长江流域较为常见的一种经济性作物,而花椰菜霜霉病(Peronospora Brassicae Gaumann)作为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广泛发生在长江流域的秋冬季,给花椰菜的产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本研究通过探索花椰菜霜霉病田间发病规律、荧光参数指标、苗期接种鉴定及筛选有效抗性分子标记的分析研究,构建出一套快速鉴定花椰菜霜霉病抗感性的鉴定体系,为花椰菜霜霉病抗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有:(1)对花椰菜的4个抗感类型材料品种厦美80天、雪园80天、830-F、黄80天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分析,通过接种花椰菜分析比较了4个田间环境条件处理下成株花椰菜的发病情况,研究基因型、环境及互作效应对花椰菜霜霉病的发病影响,综合分析了田间花椰菜霜霉病抗性与5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占主导因素,为77.52%~87.04%;其次是环境效应,为12.33%~19.94%;最后是互作效应最小,为0.63%~2.54%;花椰菜霜霉病与日均湿度、昼夜温差呈正相关,与日均温度、积温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无显着关系,初步明确花椰菜霜霉病的田间发病流行规律,对花椰菜霜霉病防治及抗性选育具有较大应用前景。(2)对花椰菜4个亲本及6个杂交一代的生长指标、病情指数和叶素素荧光参数等影响,探索花椰菜霜霉病发病前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并且分析对比了产量指标、花椰菜病情指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花椰菜霜霉病发病前后,Fv/Fm和Fv/Fo在不同抗感型亲本和杂交一世代中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在对花椰菜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中,Fv/Fm和Fv/Fo与病情指数均呈负显着相关,而Fv/Fo与花球质量无显着性相关,Fv/Fm与花球质量呈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表明Fv/Fm能够区分不同抗感病基因型的花椰菜,可以作为鉴定花椰菜抗性的参数指标。(3)对上述实验的花椰菜材料进行了苗期的接种实验,通过对4个花椰菜基因型进行室内花椰菜霜霉病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当接种浓度为3.5×105个孢子/m L,接种量为100μL时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花椰菜各个品种的抗感病类型从而得到一种快速鉴定花椰菜霜霉病的接种方法,提高抗病育种效率。(4)利用上述研究结果,苗期接种96个花椰菜自交系单株,同时对34对芸薹属霜霉病抗性分子标记引物进行筛选,发现标记引物s ORA21在凝胶电泳中具有多态性,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进行比较,重合率达到92.7%,从而得到一种可以用于筛选不同花椰菜抗感性品种的有效分子标记,为花椰菜霜霉病的抗病育种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胡齐赞[2](2019)在《春大白菜种质创新及其耐抽薹性状的研究》文中提出春大白菜于春夏之际上市,对保障蔬菜淡季的供应意义重大,而先期抽薹问题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选育强耐抽薹春大白菜品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常规育种进展较缓慢,迫切需要借助分子育种技术来提高效率。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耐抽薹大白菜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同时开展多种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实践的探索:对耐抽薹和易抽薹的两个大白菜材料进行SSR标记的筛选及验证;利用BSA-seq的方法对抽薹性状相关的候选区域进行定位;通过转录组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及功能分析,深入了解与抽薹性状相关的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对差异表达的MADS-box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与分析,从转录因子水平上探索大白菜耐抽薹性状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耐抽薹春大白菜的种质创新针对先期抽薹已成为制约我国春季大白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的生产实际问题,采用杂种优势育种途径,初步育成了耐抽薹性、结球性及抗性等性状优于‘菊锦’的新组合‘3-5-5-3-3×3-8-1-4-5’,并初步获得了叶片无毛的耐抽薹速生苗用大白菜新种质。2.大白菜抽薹性状相关的SSR分子标记研究采用大白菜耐抽薹的突变体‘012’与其易抽薹野生型‘006’所构建的分离群体开展分子标记筛选。通过62对SSR引物筛选,获得了一个SSR显性标记BRMS-026。对双亲及F2代分别进行SSR标记单株验证,结果表明,该标记与抽薹性状具有连锁关系,与控制易抽薹性状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13.51 c M。3.基于BSA-seq的抽薹性状定位研究利用BSA-seq的方法,得到4个与抽薹性状相关的候选区域,分别位于A01和A08染色体上,总长度为2.97 Mb,候选区域内共注释到576个基因,其中在亲本间存在非同义突变基因共注释到88个。基于BSA-seq分析开发In Del标记引物,并在两个亲本与两个混池上进行多态性分析,A08染色体上的1个标记A08-8具有多态性。4.基于RNA-seq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对易抽薹大白菜‘006’及其耐抽薹突变体‘012’花蕾开展了转录组测序,从转录组水平分析了大白菜抽薹开花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二者之间有5196个基因显着性差异表达,与‘006’相比,‘012’中有2521个基因显着性上调表达,2675个基因显着性下调表达。通过GO功能分析和KEGG生物学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上述差异表达的基因参与了众多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转导通路,例如淀粉和蔗糖代谢、次生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氧化磷酸化过程等。多个已报道的与抽薹开花相关的基因在‘006’和‘012’之间也显着性差异表达。例如,AP3、SEP1、AP1等在‘012’中上调表达,FLC等在‘012’中下调表达,表明大白菜抽薹开花性状存在多路径调控。5.MADS-box基因家族的分析对转录组测序获得的31个MADS转录因子进行分析,突变体中上调最明显的Br MADS24位于系统进化树的A(AP1/FUL/CAL)亚组,对抽薹具有抑制作用,与下调极为明显的Br MADS28一起均位于A09染色体。下调最明显的Br MADS28位于系统进化树的SVP亚组,下调比较明显的Br MADS22、Br MADS2均位于TM3-like(SOC1)亚组,对抽薹具有促进作用。
朱世杨[3](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张成[4](2019)在《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生长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雪剑”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为本试验的试验材料,分三个批次将花椰菜变异幼苗移栽至试验田,采用田间观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花椰菜变异株的物候期、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SOD、POD)进行研究,评价花椰菜变异株的生长特性,以期为花椰菜品种的改良和育种奠定基础。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花椰菜变异株的物候期多数提前。第一批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中,8株变异株物候期比Ⅰ-1(CK)分别提前2到22d不等。变异株Ⅰ-3的散球期和末花期最早,比Ⅰ-1(CK)分别提前了15d、22d。2.花椰菜变异株的生长指标发生改变。三批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中,85%的变异株株高有所增长,89%的变异株叶面积增大,其中Ⅱ-6的株高和叶面积为46.5cm和345.5cm2且增幅最大,增幅分别达到89.80%、184.83%。3.花椰菜变异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三批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中,85%的变异株净光合速率有所增长,81%的变异株气孔导度增大,85%的变异株胞间CO2浓度有所增大,81%的变异株蒸腾速率有所增长。花椰菜变异株气孔导度的上升造成CO2的积累使花椰菜的净光合速率上升,增强了花椰菜变异株的光合作用和有效产物的积累。4.花椰菜变异株的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SOD、POD)也有变化。三批花椰菜变异株中,85%的变异株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提高,81%的变异株可溶性糖含量升高,81%的变异株MDA含量降低,89%的变异株SOD酶活性增强,74%的变异株POD酶活性增强,花椰菜变异株的生理指标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贾俊香[5](2019)在《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文中研究指明白菜类蔬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芸薹种(B.campestris,syn.B.rapa),多以幼嫩的叶片或花薹为产品器官,其种类繁多,广泛栽培的就有青梗菜、乌塌菜、奶白菜、小菘菜、菜心、紫菜苔等十余种,其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在我国蔬菜市场周年供应上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新青梗菜、乌塌菜、小菘菜、马耳菜、菜心以及上述蔬菜之间的杂交后代材料为试材,在优化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小孢子培养快速创制双单倍体纯系材料,并对获得的DH系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白菜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在小孢子培养优化的体系中,4个青梗菜,1个小菘菜和5个菜心均获得了胚状体,表现出不同的胚胎发生能力。在3份材料XM2、QW3和QW4中,添加一定浓度的TDZ或FDT对胚状体的诱导有促进作用。当TDZ浓度为0.10.5 g·L-1时,胚诱导率显着高于对照,且当TDZ为0.5 g·L-1时,XM2胚胎诱导率最高,可达37.67胚·蕾-1。当添加的FDT浓度在0.10.3mg·L-1范围内时,三种材料胚状体诱导率显着高于对照,当FDT浓度为0.3mg·L-1时,试材QW4胚诱导率达到最高,为25.33胚·蕾-1;ZT或BR对培养的3种基因型菜心SC1、SC2和SC3的胚状体诱导均有促进作用。当添加的ZT浓度为0.02mg·L-1时,所用的3种菜心胚诱导率均显示最高,分别为6.60、15.00和16.40胚·蕾-1;当BR浓度0.02 mg·L-1时,SC3胚诱导率最高,21.67胚·蕾-1。当添加的山梨醇浓度在510 g·L-1范围内,青梗菜胚状体诱导率提高;且当山梨醇浓度为10 g·L-1时,QW4诱导率最高,可以达到20.75胚·蕾-1。添加MT、IAA或NAA浓度为0.025mg·L-1时,胚诱导率最高,17.67胚·蕾-1。3种表面活性剂浓度0.0001%mg·L-1时,胚诱导率最高,21.33胚·蕾-1。试验中摇床培养最佳速率为50 rpm·min-1,既改善了培养基的通气条件,又提高胚状体发育的同步性。热激1d时,胚状体发育最佳。2.多叶型耐抽薹青梗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新创制的具有持绿特性的青梗菜F2代材料进行培养,创制出叶片多耐抽薹的多叶型青梗菜DH系235份。添加一定浓度的MT、NAA和IAA对两种青梗菜QW1和QW2胚状体诱导有促进作用,3种药品浓度为0.025mg·L-1时,两种青梗菜胚状体诱导率达到最高。将全部的胚状体接种到MS培养基时,QW4成苗率最高,达68.67%。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最佳时期为1525d内,且成苗率在63.3%76.7%。当NAA浓度0.050.1 mg·L-1之间,有利于再生苗根系的形成。4种青梗菜的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均在58%以上。两种青梗菜QW1和QW2基因型共获得具有持绿性状的青梗菜植株163株。获得的5个优异青梗菜DH植株花期亲和性指数经测定的结果均小于0.3,而蕾期亲和性指数测定结果均大于5,可以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在杂交制种中使用。3.多头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试验中获得了多头、叶色油亮的纯和的菜心DH系203份,以青梗菜和菜心的杂交种为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改善了菜心出胚难、胚诱导率和再生率低的问题。0.10.5 mg·L-1 TDZ显着改善了小孢子胚形成,直接成苗率在60%以上,其中,基因型17sy06,0.5 mg·L-1的TDZ浓度直接成苗率最高,达81.67%。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自然加倍率多数高于70%。小区总薹重最高的为SC09,达5775.7 g。CC01,CC11,CC02,CC03综合风味较好。菜心17sy07获得的DH系经鉴定其花期亲和指数结果均小于0.3,蕾期亲和指数经测定结果均大于3.9,具有自交不亲和性。一般配合力最高的为DH系SC04可以作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基因重组获得需要的稳定品种。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为SC07×奇2不育系,其次为SC16×019不育系,可以用做亲本选育一代杂交种。4.多叶型小菘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小菘菜和马耳菜杂交后获得小菘菜杂交种,经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多叶型小菘菜DH系197份,其叶片数明显增多,叶片亮绿色,叶片上冲;植株分蘖力强,产量高,抗病能力增强,可作为杂交种选育的亲本材料。芸苔素内酯可以有效的促进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和植株再生,‘XM1’、‘XM2’和‘XM3’要求的最佳BR浓度分别为0.02 mg·L-1、0.01 mg·L-1和0.02 mg·L-1,平均诱导率分别为25.00、20.05和8.5胚·蕾-1,直接成苗率分别为87.00%、83.67%和74.00%。当添加的BR浓度达到0.08 mg·L-1时,胚诱导率和直接成苗率均下降。3种基因型小菘菜双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在68.5%以上,其中XM1的双单倍体率最高,达70.63%。在对XM2获得的14个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中发现,DH系各个性状间差异较大,每个DH系表现整齐稳定。花期亲和指数小于0.5,蕾期亲和指数大于6.5,可以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在杂交育种中使用。5.紫叶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菜心在小孢子培养时表现为出胚难,胚诱导率低,经过与紫叶青梗菜杂交以后,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时,胚诱导均有提高,获得了紫叶菜心DH系122份。不同类型的菜心经小孢子培养,结果差异较大,三个杂交组合ZC1、ZC2和ZC3中,仅有ZC1和ZC2诱导出胚状体,ZC3在小孢子培养时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也未出胚。0.0001%g·L-1的表面活性剂在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胚状体诱导率在12个胚·蕾-1以上,直接成苗率在50%以上,随着浓度增加,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逐渐下降,高浓度时出现了抑制,甚至不出胚现象。2种基因型紫叶菜心的平均双单倍体率在70%以上,其中ZC1的双单倍体率最高,达81.82%,在对获得的9个优良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中发现,DH系各个性状间差异较大,主薹和侧薹的高度和粗度对菜心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陶兴林[6](2017)在《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理及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椰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以花球为食用器官,花球营养丰富,被公认为是最有营养的作物之一,特别是钙,抗氧化剂,维生素A、维生素K、胡萝卜素、核黄素及铁的含量很丰富。此外,还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具有抗癌作用。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统计,2014年全世界花椰菜种植面积达1165737 hm2,我国种植面积占到了41.0%,达478252 hm2,已成为世界第一花椰菜生产和消费国。由于花椰菜为异花授粉的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而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体现的主要途径。因此,为探讨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加快其利用进程,采用形态学、遗传学、细胞遗传及分子标记等方法,分别从不育的特征、育性转换特点、遗传规律、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学特征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为了促进花椰菜“两系法”杂交育种的利用,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2004-A19经过连续多年自交和田间优异性状选择,选育出了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该不育系植株长势中等,叶色灰绿,株高62 cm,株幅64 cm,叶数21片,花球扁圆、白色、中紧,单球重0.8-1.0 kg,抗病性强。(2)为了明确GS-19育性转换过程中形态特征差异,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和扫描电镜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育和可育株的花器及花药发育上存在明显差异。在花的结构组成上,除雄蕊数目没有明显差异外,不育株的花蕾长、花蕾宽、花冠开度、花丝长、花丝和花药总长及花柱长都显着小于可育株。不育株花期看不到雄蕊,雄蕊萎缩在基部,不产生花粉,只有柱头明显外露,而可育株的雄蕊与雌蕊高度一致,能产生大量花粉。此外,扫描电镜观测发现不育株花药发育初期的花药壁出现轻微萎缩现象,表面变得粗糙,横切面中空明显,随着花药的进一步发育,不育株花药变成干瘪状,明显萎缩,只剩下开裂的花药壁,无花粉粒。可育株花药发育正常,外壁饱满光滑,内部被小孢子填充,小孢子进一步发育可以形成成熟花粉粒,花粉粒呈椭圆形,表面光滑,饱满。(3)为了找到与GS-19育性转换有关的环境因子,通过日光温室的周年播种,自助式温度计记录温度,育性统计分析发现日光温室的日平均温度变化与GS-19的育性转换密切相关。GS-19的花期在2月10日到11月31日。2月10日到3月22日,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5.81-15.28℃,GS-19育性正常,可育率达到100%。3月23日到5月21日,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6.75-21.24℃,表现为部分可育,育性变化范围为2%-98%。5月22日到10月6日,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13.38-25.50℃,完全不育。10月7日到10月21日,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8.62-16.34℃,表现为部分可育,可育率为3%-86%。10月22日到11月31日,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4.59-17.86℃,育性恢复正常。对照材料祁连白雪始终表现为育性正常。由此说明,育性转换只与温度有关,与光周期无关,属于温敏型雄性不育,育性转换温度临界点为17.6℃,日平均温度低于16℃,育性恢复,高于17.6℃,表现为不育。(4)为了阐明GS-19的遗传特性,通过对GS-19杂交F1和F2的花期育性统计分析,发现F1的育性完全正常,F2的可育与不育的分离比例为2.8-2.9︰1,卡方测验结果为x2=1.4168,小于x2=3.84,表明实际观察次数和理论次数差异不显着,认为可育与不育比例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3:1的分离比例规律。结果表明温敏雄性不育性是由一对隐性细胞核基因所控制,其作用不受细胞质类型的影响。(5)为了明确内源激素与GS-19的育性转换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GS-19花蕾不同发育时期和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发现在GS-19花蕾和叶片发育过程中,不育和可育株内源激素GA、IAA、ABA和ZR的变化均存在明显差异。不育株花蕾中的GA和AB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GA含量在造孢时期、四分体时期及花粉成熟期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可育株,分别比可育株花蕾高45.1%、210.4%和54.5%,而ABA含量只在四分体时期和花粉成熟期显着高于可育株,分别比可育株花蕾高82%和35.2%;不育株花蕾中的IAA含量先降后升,在造孢时期和花粉成熟期显着高于可育株,分别比可育株花蕾高52.7%和82.1%,但不育株花蕾的ZR含量先升后降,在四分体和花粉成熟期显着高于可育株,分别比可育株花蕾高580.9%和243.9%。与可育株相比,不育株的IAA/ABA呈“V”字型变化,在四分体时期比值最低,而GA/ABA和ZR/ABA呈倒“V”字型的变化,在四分体时期比值最高。叶片中ABA和ZR未检出,不育株叶片的GA和IAA含量仍显着高于可育株。因此,推断GA和IAA是引起花椰菜温敏性不育的主要内源激素。(6)为了解释GS-19花药败育的生物学过程,通过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细胞学技术观察了GS-19花药败育的生物学过程,发现不育和可育株花药发育的生物学过程存在显着差异,GS-19的花药发育过程中有造孢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的分化,可形成正常花粉囊,但不产生花粉粒或者产生微量的无生活力的花粉粒,在花粉母细胞到四分体期花药发育受阻,形成了花粉粒外壁发育异常的拟“四分体孢子”。随着小孢子发育,拟“四分体孢子”逐渐降解,只剩下花粉空壳,属于花粉母细胞败育类型。(7)采用子ISSR标记技术,选用90条随机引物,对不育和可育基因池标记,找到了与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连锁的分子标记IT13-600,对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获得片段长度为559 bp的片段。运用此标记对30份花椰菜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获得具有温敏雄性不育稳定遗传的花椰菜新种质资源3份。
张黎黎[7](2013)在《青花菜黑腐病抗性遗传及其防御酶活性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腐病是危害青花菜的重要病害,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引起,不但能造成减产,严重影响青花菜的品质,还能扩展感染十字花科以外的多种蔬菜。本试验对293份青花菜材料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通过配制六世代群体,分析了青花菜黑腐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研究了不同苗龄的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的抗性差异,并对其防御酶活性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抗病和感病品种叶片的超微结构,同时还对不同时期抗、感品种叶片对黑腐病菌侵染响应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对293份青花菜材料进行黑腐病抗性鉴定,筛选出高抗野生材料1份(12B756),抗病材料6份(12B415、12B481、12B741、12B743、12B839、11B908),中抗材料194份,感病材料85份,高感材料7份(11B16、11B438、11B588、12B37、12B610、12B738),无免疫材料。筛选率为68.6%,其中高抗材料占0.34%,抗病材料占2.05%,中抗材料占66.21%;7份高感材料可作为很好的感病对照材料。2、根据F2群体的抗性分离情况,运用经典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出了青花菜黑腐病抗性可能为质量遗传性状,该抗性主要受2对显性基因的控制,并伴有隐性基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同时不排除有环境影响和修饰基因的作用。3、通过对三个苗龄黑腐病的抗性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三个苗龄接种黑腐病后发病的时间和速度差异很大,发病时间为:子叶一心期早于3-4叶期,后者又早于6-7叶期;发病速度为:子叶一心期>6-7叶期>3-4叶期。通过比较确定,3-4叶期为青花菜黑腐病抗性鉴定的最适苗龄,该结论缩短了抗性鉴定周期7d左右。4、通过比较不同抗病类型的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发现,抗病材料具有较高的POD、PPO和PAL活性,而感病材料的SOD活性较高。接种后抗病材料的SOD、POD、CAT、PPO和PAL活性均高于对照,且活性变化率高于感病材料。对三个苗龄进行比较发现,POD、SOD和PPO活性表现为:6-7叶期>3-4叶期>子叶一心期,而PAL活性在抗病材料中表现为:6-7叶期>3-4叶期>子叶一心期,感病材料中则表现为:3-4叶期>6-7叶期>子叶一心期,CAT活性无明显规律。建议作为抗性评价指标的优先顺序为:PAL和PPO,SOD和POD,CAT。5、对抗、感材料接种黑腐病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抗病材料细胞内膜结构和细胞器受损伤较晚且程度较轻,并出现细胞壁加厚和膜结构小泡数目增多的现象,且细胞壁周围有致密聚集物出现。感病材料受损严重且较早,细胞出现严重的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器膨胀变形,功能丧失,最后整个细胞解体死亡。
吕晶[8](2013)在《花椰菜—黑芥高代杂种材料的鉴定及渐渗系的获得》文中指出花椰菜在我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由于长期的人工定向育种,花椰菜的育种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狭窄,造成在抗病育种及产量、品质性状提升上难以有突破性进展,急切需要材料的原始创新。利用种间体细胞杂交结合回交引入野生种优异基因,并丰富花椰菜遗传背景多样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已经获得花椰菜与黑芥体细胞杂交高代自交和回交材料基础上,首先对主要分属于S5BC1、S1BC5、BC4三个不同世代,来自5个独立体细胞杂种的24个单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调查;选择其中形态学特征偏花椰菜的16份材料,利用双色荧光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结合SSR及AFLP分子标记鉴定,确认了其中的渐渗系及异附加系材料。依据形态学特征,杂种可以分为中间类型(类型Ⅰ),偏花椰菜类型(类型Ⅱ)以及花椰菜类型(类型Ⅲ)。所考察材料整体形态学特征与受体花椰菜相比,在茎、叶、花上都变异较丰富,其中花椰菜类型植株除茎、叶等营养器官特征与花椰菜很近似外,已具有较正常的白色紧实花球形成,其细胞的DNA含量及染色体数目也与花椰菜一致,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基本正常。采用缺口平移法标记探针,用Biotin-11-dUTP标记白菜着丝粒重复序列CentBr1和CentBr2的混合质粒,用Dig-11-dUTP标记黑芥基因组DNA,对试材染色体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黑芥基因组探针在受体花椰菜上有一对杂交信号,在供体黑芥上可杂交16个信号;CentBr在受体花椰菜上可杂交7对强信号,2对弱信号,在供体黑芥上没有信号;黑芥基因组探针和CentBr分别在12份花椰菜类型的杂种上杂交出1对强信号和7对强信号、2对弱信号,与在受体花椰菜上的双色杂交结果一致,揭示其染色体组不含独立黑芥染色体,为拟渐渗系。4份偏花椰菜类型的杂种附加不同数目的黑芥染色体;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黑芥染色体滞后于花椰菜染色体。利用主要来自白菜基因组的SSR标记对试材进行了进一步的遗传变异分析,并加入白菜和埃塞俄比亚芥作为对比材料。65对引物在双亲基因组中共获得298个条带,16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个多态性条带。体细胞杂种试材,除1份材料外,其它都扩增到数量不等的黑芥多态性条带,同时所有杂种都丢失了部分花椰菜多态性位点,部分杂种还产生了新位点;另外,所有杂种都扩增到埃塞俄比亚芥的部分多态性位点。由此证明,杂种中包含BB基因组黑芥的遗传信息。结合SSR分子标记和FISH结果,对染色体数目为18条,黑芥多态性位点小于3个的花椰菜类型杂种进行了AFLP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杂种(包括原SSR扩增无黑芥位点的材料)都扩增到黑芥和埃塞俄比亚芥多态性条带,AFLP标记同样存在受体花椰菜多态性位点丢失以及新位点形成情况。AFLP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杂种遗传信息组成。上述工作,一方面建立了芸薹属两个基本种——花椰菜CC基因组与黑芥BB基因组的渐渗系鉴定技术,另一方面明确鉴定出12份包含黑芥遗传信息的花椰菜渐渗系和4份异附加系材料。这些材料在遗传背景上得到丰富,可以作为育种桥梁材料用于后续的研究和应用。
陈琰臻[9](2013)在《福建省花椰菜产业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福建省花椰菜生产、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并结合SWOT等方法,对福建省花椰菜生产、种质资源及育种进行深入探讨,阐明了福建省花椰菜生产、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资源利用与育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福建省发展花椰菜的重要性。2011年福建省花椰菜种植面积43万亩,占总栽培面积4.3%,是我国主要的花椰菜生产基地。通过分析2011—2012年全国花椰菜价格变化,发现福建省花椰菜的消费量和消费价格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福建省花椰菜生产对农村经济和市场供应十分重要。2、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分析了我国和福建省花椰菜种质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花椰菜品种选育的现状,明确了福建省是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分析了我国和福建省花椰菜的生产、种质资源和育种的现状,明确了当前花椰菜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动态、问题和瓶颈。3、通过文献检索,总结了花椰菜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利用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进行杂种优势利用是花椰菜育种的主要手段,同时小孢子培养、远缘杂交、组织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等技术手段在花椰菜育种研究中也大量开展,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4、进行福建省花椰菜育种的SWOT分析。利用SWOT技术,分析了福建省花椰菜育种研究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5、提出了提升福建省花椰菜育种的对策。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种业体系,制定切合福建省花椰菜育种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加强种质资源的征集、保护、创新与利用研究,加强育种攻关,建立联合育种,树立种子的品牌意识。考虑福建省特殊区位条件,要发挥闽台技术交流合作,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发挥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的创造力,育种目标要把花椰菜品种类型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争取培育高产、多抗、优质、综合性状优越,适宜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栽培的多元化花椰菜品种。通过本研究以期为福建省花椰菜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并且能够促进福建省花椰菜生产、育种及种业的发展,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杨金兰,刘艳波,史小强[10](2012)在《越冬花椰菜育种研究初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露地越冬花椰菜种质资源的搜集引进,种质资源的创新,新品种、新品系选育方面,对我所越冬花椰菜育种取得的进展进行初步报导,并对目前育种研究的方向及对策进行探讨。
二、三个杂交花椰新品种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杂交花椰新品种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花椰菜霜霉病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花椰菜霜霉病概论 |
1.1.1 花椰菜简介 |
1.1.2 芸薹属霜霉病简介 |
1.1.3 病原菌形态特征 |
1.1.4 病原菌生物学特征 |
1.2 霜霉病侵染循环及发病症状 |
1.2.1 霜霉病侵染循环 |
1.2.2 霜霉病发病症状 |
1.3 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
1.3.1 传播途径影响 |
1.3.2 温湿度因子 |
1.3.3 光照因子 |
1.3.4 作物轮作 |
1.3.5 栽培管理 |
1.3.6 药剂防治 |
1.3.7 抗病性品种 |
1.4 叶绿素荧光参数在研究植物逆境生理中的应用 |
1.4.1 光抑制 |
1.4.2 低温胁迫 |
1.4.3 高温胁迫 |
1.4.4 钠盐胁迫 |
1.4.5 水分胁迫 |
1.5 芸薹属霜霉病接种鉴定的研究 |
1.5.1 霜霉病原菌生理分化研究 |
1.5.2 .霜霉病发病机理 |
1.5.3 霜霉病发病症状 |
1.5.4 子叶期接种 |
1.5.5 苗期接种 |
1.5.6 离体叶片接种 |
1.5.7 霜霉病的病害程度分级 |
1.5.8 霜霉病抗性分级标准 |
1.6 芸薹属霜霉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
1.6.1 芸薹属抗性遗传规律 |
1.6.2 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在芸薹属抗霜霉病选育中的应用 |
1.6.3 芸薹属霜霉病相关抗性基因的研究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不同生长时期花椰菜霜霉病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供试材料 |
2.2.2 悬浮菌液的制备及接种鉴定 |
2.2.3 田间环境试验 |
2.2.4 成株期的病害分级及抗性评级标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类型花椰菜生长时期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分析 |
2.3.2 花椰菜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
2.3.3 不同类型花椰菜霜霉病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花椰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亲本及杂交F1代霜霉病抗病性的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验设计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霜霉病对不同基因型花椰菜花球质量、病情指数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
3.3.2 霜霉病胁迫前后花椰菜生理指标SPAD、Fo、Fv/Fm及 Fv/Fo的变化 |
3.4 讨论与总结 |
第4章 花椰菜霜霉病苗期接种方法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接种菌液的制备 |
4.2.3 .苗期喷雾接种 |
4.2.4 苗期病害分级标准及鉴定评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花椰菜苗期霜霉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花椰菜霜霉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供试材料 |
5.2.2 .DNA的提取 |
5.2.3 DNA分子标记的筛选 |
5.2.4 不同品种花椰菜的苗期接种 |
5.2.5 霜霉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芸薹属霜霉病分子标记筛选结果 |
5.3.2 不同基因型花椰菜的苗期鉴定及引物扩增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春大白菜种质创新及其耐抽薹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大白菜概述 |
1.2 大白菜耐抽薹育种研究进展 |
1.2.1 耐抽薹大白菜品种选育现状 |
1.2.2 耐抽薹大白菜育种研究展望 |
1.3 大白菜抽薹性状机理研究进展 |
1.3.1 遗传规律研究 |
1.3.2 生理生化研究 |
1.3.3 分子机制研究 |
1.4 分子标记及BSA-seq技术 |
1.4.1 基因定位概述 |
1.4.2 分子标记研究概述 |
1.4.3 大白菜抽薹性状分子标记研究 |
1.4.4 BSA-seq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及 RNA-Seq 技术 |
1.5.1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5.2 RNA-Seq 技术在芸薹属蔬菜中的应用 |
1.6 植物MADS-box基因研究进展 |
1.6.1 MADS-box蛋白的结构研究 |
1.6.2 植物MADS-box基因的分类研究 |
1.6.3 植物MADS-box基因的功能研究 |
1.7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2 耐抽薹大白菜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资源材料 |
2.1.2 育种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耐抽薹材料的筛选 |
2.2.2 耐抽薹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
2.2.3 组合选配结果 |
2.2.4 耐抽薹结球大白菜杂交种繁制 |
2.2.5 耐抽薹苗用大白菜种质创新 |
2.3 讨论 |
3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构建基因池 |
3.1.3 基因组DNA提取 |
3.1.4 SSR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连锁SSR标记的筛选 |
3.2.2 连锁SSR标记的验证 |
3.2.3 连锁标记与目标性状遗传距离估算 |
3.3 讨论 |
4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BSA-seq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遗传分析 |
4.1.3 构建基因池 |
4.1.4 重测序 |
4.1.5 数据分析 |
4.1.6 连锁标记开发与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遗传分析 |
4.2.2 测序数据统计 |
4.2.3 SNP检测与注释 |
4.2.4 SmallIn Del检测与注释 |
4.2.5 关联分析结果 |
4.2.6 候选区域的功能注释 |
4.2.7 连锁标记开发 |
4.3 讨论 |
5 大白菜抽薹性状蕾期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主要实验试剂 |
5.1.3 总RNA提取与c DNA文库的构建 |
5.1.4 转录组测序 |
5.1.5 数据分析 |
5.1.6 差异基因筛选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易抽薹和耐抽薹大白菜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5.2.2 基因定量分析 |
5.2.3 易抽薹大白菜和耐抽薹大白菜花蕾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5.2.4 差异表达mRNA的表达量验证 |
5.2.5 易抽薹大白菜和耐抽薹大白菜花蕾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5.2.6 易抽薹大白菜和耐抽薹大白菜花蕾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析 |
5.3 讨论 |
6 与大白菜抽薹相关的MADS-box基因家族的分析鉴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材料 |
6.1.2 大白菜MADS基因家族的鉴定 |
6.1.3 MADS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
6.1.4 大白菜MADS基因染色体分布 |
6.1.5 大白菜MADS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大白菜MADS基因家族的鉴定 |
6.2.2 大白菜MADS基因系统进化比较分析 |
6.2.3 大白菜MAD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分析 |
6.2.4 大白菜MADS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6.3 讨论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3)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
1.1.1 花椰菜的起源 |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性状调查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 讨论 |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 |
3.1.4 PCR扩增 |
3.1.5 电泳检测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性状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性状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
5.2.2 联合方差分析 |
5.2.3 配合力分析 |
5.2.4 杂种优势分析 |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
5.3 讨论 |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生长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离体再生技术简介 |
1.2.2 植物离体再生过程中遗传稳定性问题 |
1.2.3 花椰菜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特色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幼苗的移栽 |
2.2.2 花椰菜变异株物候期的观测 |
2.2.3 花椰菜生长指标的观测 |
2.2.4 花椰菜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
2.2.5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第一批花椰菜离体变异株物候期的变化 |
3.2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生长指标的变化 |
3.3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 |
3.4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可溶性蛋白的变化 |
3.5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6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MDA含量的变化 |
3.7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SOD酶活性的变化 |
3.8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POD酶活性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物候期的研究 |
4.2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生长指标的研究 |
4.3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叶片光合作用的研究 |
4.4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可溶性蛋白的研究 |
4.5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可溶性糖的研究 |
4.6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MDA的研究 |
4.7 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SOD和 POD酶的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白菜类蔬菜的起源及演化 |
1.2 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
1.2.1 远缘杂交 |
1.2.2 小孢子培养 |
1.2.3 体细胞杂交 |
1.2.4 分子育种 |
1.3 小孢子培养的意义 |
1.3.1 筛选突变体 |
1.3.2 加快育种进程 |
1.3.3 转基因受体 |
1.3.4 基因定位 |
1.4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研究概况 |
1.5 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 |
1.5.1 基因型 |
1.5.2 植株的生长条件 |
1.5.3 小孢子发育时期 |
1.5.4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6 小孢子胚胎生长发育与植株再生 |
1.6.1 内因影响 |
1.6.2 外因影响 |
1.7 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及加倍方法 |
1.7.1 形态鉴定 |
1.7.2 染色体计数 |
1.7.3 流式细胞仪鉴定 |
1.7.4 小孢子植株加倍技术 |
1.8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 |
1.8.1 在育种上的应用 |
1.8.2 在基因工程上的应用 |
1.8.3 在创制突变体上的应用 |
1.8.4 在QTL定位上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白菜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小孢子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
2.1.3 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生根和移栽 |
2.1.4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1.5 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因素的研究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材料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2 噻苯隆(TDZ)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3 氟啶酮(FD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4 玉米素(Z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5 芸薹素内酯(BR)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2.2.6 山梨醇(SL)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
2.2.7 振荡培养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8 热激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9 褪黑素、吲哚乙酸和α-萘乙酸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2.10 表面活性剂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多叶耐抽薹青梗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植物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1.4 褪黑素(M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1.5 吲哚-3-乙酸(I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1.6 α-萘乙酸(N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1.7 材料的基因型对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
3.1.8 胚状体的发育时期对再生成苗的影响 |
3.1.9 不同NAA浓度对幼苗生根的影响 |
3.1.10 再生植株的持绿性鉴定 |
3.1.11 DH系的评价鉴定及利用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材料的基因型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2.2 褪黑素(MT)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2.3 吲哚-3-乙酸(I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3.2.5 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
3.2.6 小孢子胚状体的发育时期对成苗的影响 |
3.2.7 不同NAA浓度对小孢子培养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
3.2.8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2.9 再生植株的持绿性状鉴定 |
3.2.10 青梗菜DH系植物学性状的鉴定 |
3.2.11 DH系自交亲和性指数测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多头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
4.1 植物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噻苯隆的制备 |
4.2.2 不同基因型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
4.2.3 噻苯隆(TDZ)对小孢子胚形成的影响 |
4.2.4 NLN培养基中的TDZ处理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
4.2.5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方法 |
4.2.6 DH系植株评价利用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基因型菜心间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
4.3.2 噻苯隆(TDZ)对小孢子胚形成的影响 |
4.3.3 NLN培养基中的TDZ处理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
4.3.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4.3.5 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
4.3.6 DH系产量分析 |
4.3.7 DH系自交结实鉴定 |
4.3.8 DH系风味品质的鉴定 |
4.3.9 DH系成份分析 |
4.3.10 DH系配制杂交组合调查结果 |
4.3.11 DH系配合力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叶型小菘菜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小菘菜小孢子成胚研究 |
5.1.4 小菘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研究 |
5.1.5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 |
5.1.6 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
5.1.7 自交结实鉴定 |
5.1.8 试验设计 |
5.2 结果分析 |
5.2.1 基因型对小菘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5.2.2 芸苔素内酯(BR)对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
5.2.3 BR对小菘菜胚状体成苗的的影响 |
5.2.4 小孢子植株的倍性鉴定 |
5.2.5 再生植株田间植株形态学鉴定 |
5.2.6 再生植株自交结实鉴定 |
5.3 小结 |
第六章 紫叶菜心双单倍体纯系的创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紫叶菜心小孢子成胚研究 |
6.1.4 紫叶菜心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研究 |
6.1.5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 |
6.1.6 DH系植株评价利用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不同材料的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差异 |
6.2.2 泊洛沙姆(F-68)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
6.2.3 吐温20(T-2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
6.2.4 曲拉通(T-10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 |
6.2.5 泊洛沙姆(F-68)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
6.2.6 吐温20(T-2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
6.2.7 曲拉通(T-100)对紫叶菜心小孢子胚诱导成苗的影响 |
6.2.8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6.2.9 紫叶菜心DH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
6.2.10 DH系产量分析 |
6.2.11 DH系自交结实鉴定 |
6.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理及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Y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作物杂种优势 |
1.1.1 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 |
1.1.2 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 |
1.2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 |
1.2.1 雄性不育概述 |
1.2.2 雄蕊的形成过程 |
1.2.3 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 |
1.2.4 雄性不育类型 |
1.3 光温敏雄性不育 |
1.3.1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
1.3.2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形态学观察 |
1.3.3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温光反应特性 |
1.3.4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研究 |
1.3.5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1.3.6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3.7 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 |
1.3.8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应用 |
1.4 花椰菜雄性不育研究 |
1.4.1 花椰菜雄性不育选育 |
1.4.2 花椰菜雄性不育类型 |
1.4.3 花椰菜雄性不育遗传机理研究 |
1.4.4 杂交优势在花椰菜上的应用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的选育及表现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及育性表现 |
2.2.2 不同生态区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的育性表现 |
2.2.3 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的农艺性状及花器特征 |
2.2.4 温敏型雄性不育系GS-19的遗传特性 |
2.2.5 温敏型雄性不育系GS-19配制的杂交组合的表现 |
2.3 讨论 |
第三章 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的育性转换规律 |
3.1 试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播期对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的育性变化情况 |
3.2.2 温度对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育性转换影响 |
3.2.3 光周期对GS-19的育性影响 |
3.2.4 光温互作对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育性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温敏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的电镜扫描观察 |
4.2.2 温敏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的显微结构特征 |
4.2.3 温敏雄性不育的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特征 |
4.3 讨论 |
第五章 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发育时期温敏雄性不育系GS-19的花药激素的动态变化 |
5.2.2 花药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
5.2.3 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
5.3 讨论 |
第六章 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分子标记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 |
6.2 结果分析 |
6.2.1 F2分离群体的ISSR分析 |
6.2.2 F2分离群体中单株及GS-19的ISSR分析 |
6.2.3 IT13-600 的克隆及测序 |
6.2.4 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的筛选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青花菜黑腐病抗性遗传及其防御酶活性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黑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
1.1.1 黑腐病的发生 |
1.1.2 黑腐病的危害 |
1.2 黑腐病菌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学特性 |
1.2.2 致病机理 |
1.2.3 生理小种划分 |
1.3 黑腐病接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
1.3.2 不同接种条件的比较研究 |
1.4 黑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
1.4.1 黑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
1.4.2 黑腐病抗性评价标准 |
1.5 甘蓝类作物黑腐病抗性的遗传规律 |
1.6 植物抗黑腐病的机制 |
1.6.1 抗病性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
1.6.2 抗病性与叶片超微结构的关系 |
1.7 甘蓝类作物抗黑腐病育种研究 |
1.7.1 甘蓝类作物黑腐病抗源材料筛选的研究 |
1.7.2 甘蓝类作物黑腐病抗性基因的研究 |
1.7.3 甘蓝类作物黑腐病抗病新品种的选育 |
1.8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种 |
3.1.2 青花菜黑腐病抗源筛选的试验材料 |
3.1.3 青花菜黑腐病抗性遗传分析的试验材料 |
3.1.4 不同苗龄青花菜黑腐病抗性差异比较与分析的试验材料 |
3.1.5 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防御酶活性变化分析的试验材料 |
3.1.6 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叶片超微结构变化分析的试验材料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仪器设备及用具 |
3.3 试验方法 |
3.3.1 接种菌悬液的配制 |
3.3.2 青花菜黑腐病抗源筛选的试验方法 |
3.3.3 青花菜黑腐病抗性遗传分析的试验方法 |
3.3.4 不同苗龄青花菜黑腐病抗性差异比较与分析的试验方法 |
3.3.5 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防御酶活性变化分析的试验方法 |
3.3.6 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叶片超微结构变化分析的试验方法 |
3.3.7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青花菜黑腐病抗源筛选研究 |
4.2 青花菜黑腐病抗性遗传分析 |
4.3 不同苗龄青花菜黑腐病抗性差异比较与分析 |
4.4 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防御酶活性变化分析 |
4.4.1 SOD酶活性变化分析 |
4.4.2 POD酶活性变化分析 |
4.4.3 CAT酶活性变化分析 |
4.4.4 PPO酶活性变化分析 |
4.4.5 PAL酶活性变化分析 |
4.5 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叶片超微结构变化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青花菜黑腐病的抗源筛选 |
5.2 青花菜黑腐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
5.3 不同苗龄青花菜黑腐病的抗性差异 |
5.4 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
5.5 青花菜接种黑腐病后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花椰菜—黑芥高代杂种材料的鉴定及渐渗系的获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 |
1.1.1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式及方法 |
1.1.2 体细胞杂种的鉴定及分析方法 |
1.1.3 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遗传及分子基础研究 |
1.1.4 体细胞杂交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2 染色质消减与渐渗研究 |
1.2.1 植物有性杂交过程中的染色质消减 |
1.2.2 植物远缘杂交中的外源染色质的渐渗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花椰菜与黑芥体细胞高代杂种的生物学特性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杂种核DNA含量测定 |
2.2.2 形态学性状调查 |
2.2.3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计数和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核DNA含量测定 |
2.3.2 杂种群体的形态学观察 |
2.3.3 杂种PMC的染色体计数和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
2.4 讨论 |
第三章 杂种染色体组成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溶液 |
3.1.3 主要仪器 |
3.2 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制备 |
3.2.1 花序的初步筛选 |
3.2.2 酶解制片 |
3.3 探针制备 |
3.3.1 探针标记 |
3.4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 |
3.4.1 杂交液配制及其变性 |
3.4.2 染色体变性 |
3.4.3 杂交 |
3.4.4 FISH信号的检测及其拍照 |
3.5 结果与分析 |
3.6 讨论 |
第四章 杂种遗传背景的SSR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植株总DNA的提取 |
4.2.2 PCR扩增 |
4.2.3 扩增产物的检测 |
4.2.4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杂种遗传背景的AFLP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接头和AFLP引物 |
5.2.2 DNA样本的准备 |
5.2.3 DNA酶切 |
5.2.4 连接接头 |
5.2.5 预扩增 |
5.2.6 选择扩增 |
5.2.7 变性 |
5.2.8 扩增产物的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References |
致谢 |
(9)福建省花椰菜产业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背景 |
1.1 花椰菜的生产 |
1.1.1 花椰菜栽培历史 |
1.1.2 生产现状 |
1.1.3 营养成分与食用价值 |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 |
1.2.1 资源分布与情况 |
1.2.2 种质资源类型 |
1.2.3 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3 花椰菜育种简史 |
1.3.1 常规品种选育 |
1.3.2 杂种优势利用 |
1.3.3 新技术在育种上应用 |
1.3.4 育种成就 |
1.3.5 花椰菜育种的难点 |
2 福建省花椰菜产业状况 |
2.1 花椰菜生产状况 |
2.2 花椰菜育种状况 |
2.3 主要问题 |
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福建省花椰菜生产现状调查 |
1 福建花椰菜的发展情况调查 |
1.1 实地调查法 |
1.2 文献检索与理论分析法 |
1.3 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法 |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福建省花椰菜的生产发展 |
2.1.1 花椰菜栽培的品种特点 |
2.1.2 福建各地花椰菜生产情况 |
2.1.3 福建省花椰菜栽培的茬口安排 |
2.2 花椰菜的价格变化 |
3 花椰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
3.1 品种 |
3.2 栽培技术 |
3.3 价格波动 |
第三章 福建省花椰菜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调查 |
1 调查设计 |
1.1 调查方法的设计 |
1.2 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法 |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花椰菜种质资源品种现状 |
2.1.1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 |
2.1.2 我国花椰菜品种选育情况 |
2.1.3 我国花椰菜品种分类 |
2.2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2.2.1 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 品质生物学基础研究 |
2.2.3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2.3 福建省花椰菜花椰菜种质资源地方品种、类型及分布 |
2.3.1 地方品种 |
2.3.2 种类及分布 |
2.4 种质资源存在问题 |
2.5 福建省花椰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 2000 年后育成的品种 |
2.5.1 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2.5.2 育成的品种 |
第四章 花椰菜育种技术研究现状调查 |
1 花椰菜育种技术研究现状调查 |
1.1 调查方法的设计 |
1.2 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法 |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
2.1.1 丰产性与稳定性 |
2.1.2 抗病、抗逆性 |
2.1.3 品质 |
2.1.4 生育期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杂交育种研究现状 |
2.2.2 自交系与自交不亲和系 |
2.2.3 雄性不育系 |
2.2.4 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
2.2.5 抗病研究 |
2.2.6 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
2.3 福建省研究概况 |
2.3.1 杂交育种 |
2.3.2 耐热研究 |
2.3.3 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
第五章 福建省花椰菜育种研究的 SWOT 分析 |
1 优势(Strengths) |
1.1 地理气候优势 |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优势 |
1.3 福建蔬菜产业优势 |
1.4 对台优势 |
2 劣势(Weakness) |
2.1 种质资源 |
2.1.1 种质资源研究同育种需求不适应 |
2.1.2 种质资源研究不够系统深入 |
2.1.3 种质资源保护不力 |
2.3 人力物力投入不足 |
3 机会(Opportunity) |
3.1 福建具有悠久的花椰菜育种历史 |
3.2 国家种业政策有利于福建花椰菜育种的发展 |
3.3 新的经济生长点 |
4 威胁(Threats) |
4.1 种子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 |
4.2 国内外蔬菜种子企业的竞争 |
4.3 品种推广制度不健全 |
第六章 提升福建省花椰菜育种研究的对策建议 |
1 构建现代化的花椰菜种业体系 |
1.1 国外先进种业体系的特点 |
1.2 国外先进种业体系的借鉴 |
2 制定切合福建特色的育种政策 |
2.1 建立联合育种 |
2.2 种子产品品牌化 |
3 加强花椰菜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创新与利用研究 |
3.1 种质资源收集、评价 |
3.2 种质资源保护 |
3.3 种质资源创新 |
3.4 种质资源利用 |
4 制定切合福建特色的育种目标 |
4.1 育种目标性状要有针对性 |
4.2 注重品种选育的多样性 |
5 制定花椰菜育种及种业工程的发展规划 |
6 福建省花椰菜品种的推广应用策略 |
6.1 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任务 |
6.2 加大新品种宣传,提高良种入户率 |
6.3 创新品种推广机制,加快新品种推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三个杂交花椰新品种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花椰菜霜霉病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D]. 黄雷.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2]春大白菜种质创新及其耐抽薹性状的研究[D]. 胡齐赞.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3]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4]花椰菜离体再生变异株生长特性的研究[D]. 张成. 天津农学院, 2019(09)
- [5]基于小孢子培养的白菜类蔬菜种质创新[D]. 贾俊香.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6]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理及分子标记研究[D]. 陶兴林.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6)
- [7]青花菜黑腐病抗性遗传及其防御酶活性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D]. 张黎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7)
- [8]花椰菜—黑芥高代杂种材料的鉴定及渐渗系的获得[D]. 吕晶. 扬州大学, 2013(04)
- [9]福建省花椰菜产业若干问题的研究[D]. 陈琰臻.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 [10]越冬花椰菜育种研究初报[A]. 杨金兰,刘艳波,史小强.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