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談“哥德巴赫”問題(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芳[1](2020)在《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文中认为本文以“科幻现实主义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一概念在新时期早期的历史化过程,厘清科幻小说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多元化探索方向。在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将探寻“科幻现实主义小说”在此时出现的历史条件,以及郑文光等科幻作家尝试为中国科幻文学开辟一条新路的艰苦努力。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旨在还原科幻小说在经历文革后的复兴语境。我们从文学/文化作品、事件和活动三个角度入手,勾勒新时期早期“科学热”的三个侧面,重现科幻文学在此时与新时期文学之间的对话互动。首先,借《哥德巴赫猜想》分析新的时代氛围下,知识分子尤其是科学家是如何成为“英雄”的;其次,全国科学大会喊出了“向科学现代化进军”的口号,大量科普/科幻类出版物应声涌现;再次,《人民文学》等主流文学刊物也开始注意到科幻文学,并在评奖活动中谨慎地予以认可。第二章旨在从理论层面探讨“科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提出来的逻辑和前提。通过对“科学”、“幻想”和“现实”三大关键词的内涵及其关系的重新阐释,我们看到郑文光等一批科幻作家对于“何为科幻文学”以及“科幻文学何为”这类问题的自觉思考。在时代的应召下,他们主张科幻小说要向现实回归,要将科学幻想与反映现实、思考现实甚至批判现实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科幻现实主义”的道路。第三章是从反思“伤痕”、建构“新人”、外星文明、机器人世界四个题材角度,对“科幻现实主义”文本实践展开剖析。此时的科幻主力军们将目光从未来拉回到现实,以自己的独特理解,或直接或投射,将现实融入科学幻想当中,体现了他们对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和对现实历史的人文关怀。第四章旨在以历史化的眼光去看待“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沉寂。科幻文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历过短暂的高潮之后,“突然”沉寂了下来,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国家层面的干预、文学界和科学界的双重忽视、自身创作的困境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都使得这一文类陷入失声,直至九十年代才重焕生机。
郭志云[2](2013)在《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代性、纪实性、叙述性共同限定着中国现代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文体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叙事文体,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经由传统内化、近代文化转型的时代孕育以及30年代以来域外视角的关照而迅速由附庸而蔚为大国。调整期报告文学的文体尴尬有赖于相关理论建构的有效纠正。叙事学视野之下探究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既是学理性研究的有益尝试,更能彰显报告文学的文体特殊性。论文围绕叙事距离、叙事聚焦、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节奏、叙事功能、民族叙事等方面,透析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质。叙事题材选择上的及时与沉淀、叙述主体形象的外显与内隐、对意识形态的介入与游移等距离选择关涉着报告与文学之间的平衡。零聚焦、限制聚焦与转换聚焦在线性历史流变中呈现出的单一向多元的趋向,指认了报告文学文学性的日臻完善。认知性聚焦在填补感知性聚焦不足的同时,也合理解释了报告文学叙事的艺术想象。报告文学叙事的线型结构呈现单线、复线、环状依次壮大的成长趋态,同时又与非线型此消彼长、相互匹配。传媒视域之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采取了迥异于小说的叙事结构,又在时代的磨洗中经典化了叙议结构。叙事时间掌控所带来的叙事节奏上的强度与密度的变化,方便了报告文学叙述者同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同类型的话语模式与非叙事话语的功能形态确证了报告文学文体叙事的独异性。作为一种叙事文体,报告文学在感性层面上能达成审美愉悦的功能;作为一种知识分子的文体叙事,报告文学则具备了更强大的社会公共功能。大众化的叙事普及、政治化的历史重负、互文性的文本丰富指认了中西方报告文学的同中有异。相对完备化的叙事伦理规范,则方便了对文体尴尬与认同危机的当下应对。
黄菲蒂[3](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研究指明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龚举善[4](2011)在《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文中认为报告文学是伴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近代报刊业的兴起而诞生的一种新兴非虚构文学样式,是一种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交叉性边缘文体。本文选取新时期到新世纪头十年(1978-2010年)即所谓“转型期”的报告文学作为研究的整体对象,旨在通过对转进路线的宏观梳理,初步确认此期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揭示其文本蕴涵,考辨其文体格调,探究其转进指向,以便补足报告文学研究的转型视域,强化报告文学理论建构的学理色彩,改善当下不均衡的文学研究格局,进而为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参照和必要的理论支撑。作为非虚构文学谱系中的报告文学,既具有现实内容的客观性、主体思想的批判性和文本彰显的透明性等文体趋同性,又具有反映对象的丰富性、作家主体的差异性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书写中的异质性。二者合构,生成该文体的一般特征。进入转型期后,受改革时代语境的影响和现代传播方式的推动,报告文学特别强化了拥有鲜明现代特质的问题性、显要性、广角性和网媒性。这说明,作为新兴文体,报告文学的某些特性是可以而且应该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研究转型期的报告文学才显示出现实必要性和理论紧迫性。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报告文学大体沿着三条依次贯通的线段转进:一是1970年代末期以《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开禁路线;二是1980-1990年代的突进与调适路线;三是新世纪头十年的掘进路线。“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哥德巴赫猜想》的面世,宣告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和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文艺春天的来临。承此,1980年代的报告文学狂飙突进,充分显示了高扬的理想、充沛的激情和批判的光芒,以至于很多人习惯于把“80年代”视为转型期报告文学蓬勃展开的象征或代名词。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受意识形态情境的规定,报告文学作家的整体锐气遇挫,除部分作家依旧坚守报告文学的既定文体职能外,相当一部分作家的理想、激情和批判冲动有所收敛,广告文学、表扬文学、明星文学、史志文学开始膨胀。当然,1990年代的报告文学在看似蜕变的背后实际上仍然隐含着一种调适的企图,有人称之为“走向沉静”。这再次表明,报告文学确实是时代的文学,它较其他文体更敏锐地感应着时代的脉动。进入新世纪,人们以更为理性的眼光来打量报告文学,既不否认报告文学的社会批判职能,也不再把过多过重的额外负担强加给报告文学,因为报告文学毕竟只是一种具有显著社会功能的“文学”而已。在这种情形之下,报告文学开始了“转身”与“正本”的努力,试图通过对文化转向和文学性的检讨来重建文体规范,力求使报告文学回到自身应有的位置。也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转型期报告文学虽然一度低迷,但总体上处于转进态势。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至为显要。这实际上包含了文化生成和身份位移两个方面。以社会生活为参照,报告文学无疑发轫于真实的现实场景;以意识形态为参照,报告文学生成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第三种真实”,是一种具有突出社会性的审美意识形态;以文学背景为参照,报告文学是一种开放式复合型边缘文体。转型期报告文学在经历了1980年代的“作家中心”和1990年代的“读者崇拜”之后,继而进入了“众声喧哗”的多元时代。相对而言,在文学被总体边缘化的今天,报告文学反而呈现出从文学边缘向中心位移的可能性。究其原因,既有经济杠杆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也有作家意志和现代传媒的挤兑与推动。现在要做的,一是正确看待“边缘”思维的价值,二是认真培育走向“中心”的意愿,三是努力谋求报告文学应有的文学性。深入到此期报告文学内部,不难发现,改革始终是报告文学作家的核心表达意愿,救赎一直是报告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目标。在这一总体基调的规定之下,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头十年的报告文学形成了历史反思、新闻快递、科技引领、道法审视、生态忧患等多种主题模式。适应上述主题表现的需要,逐渐汇聚了三农话语、生态诉求、教育关怀、反腐意志等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范型。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文化身份和文本蕴涵决定了它的文体格调,这可以从现代品格和艺术维度两个方面得到印证。先锋性生活警示、平民化写作心态、史诗性文本时空、超越性价值取向和崇高式文体风格是此期报告文学现代文学品格的宏观体征。就微观艺术表现来看,转型期报告文学的优秀文本在以下六个层面保障了该文体的文学性:形神兼备的报告形象、本真深切的思想感情、鲜活明快的语言特色、灵动自便的叙述手法、创新自洽的结构方式、情与景会的多彩意境。由此可见,虽然转型期的报告文学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屡遭诟病,但就其总体而言,报告文学的审美品质正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演进。那么,转型期报告文学实现现代转进的指向性理路何在呢?与报告文学的现代文体特质相适应,转型期报告文学在长时间的发展调适过程中逐步养成了四种现代意识:人文审视意识、主体在场意识、广角叙事意识和信息交换意识。由此而来,转型期报告文学创造性地达成了四种必要而显著的发展理路:由“审父”到自审的批判理路,由“边缘”到中心的参与理路,由聚焦到散点的叙事理路,由一元到多维的传播理路。正是这四种理路的铺设,转型期报告文学完成了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现代转进。但这并不意味着转型期报告文学没有问题。事实上,任何文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摇摆和波动,有时甚至可能越出轨道之外。转型期的报告文学也不例外,也发生过并且可能继续出现诸如文体界限模糊、轻视调查采访、批判精神弱化、形式创新不足等弊端。但我们同样相信,新世纪将来时态的报告文学有理由发展得更好。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为报告文学的持续推进提供社会基础,接受主体为报告文学的阅读需求提供期待动力,信息通畅为报告文学的快速传播提供运行通道,市场机制为报告文学的开放式写作提供激励程序,文体自觉为报告文学的良性生长提供自律能量。
杨慧[5](2008)在《徐迟《歌德巴赫猜想》的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为传播学重要分支之一的科学传播愈来愈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然而,在中国科学界却活跃着一批独立于科学共同体之外,大多没有受到专业教育却醉心于高深课题研究的人士,他们被称为“民间科学家”。他们广泛而匿名的分布在社会各个层次,日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社会性问题。本文从徐迟报告文学代表作《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的传播学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对以往有关民间科学人士研究成果的整合,并亲自对民间科学人士的访问、调研,结合文革后、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意识状态,来探讨民间科学的缘起和发展。本文的主体大致分为课题研究现状、《哥德巴赫猜想》文章的文本及媒介传播分析、文章的传播效果、民间科学家的量化分析等几个部分,从传播学的层面探讨《哥德巴赫猜想》与民间科学家现象的关联,以此希望了解民间科学家们的真实现状,找出他们的信念支撑,揭示产生民间科学家兴趣来源的种种因素,进而希望能对以后科学传播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正确的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韩延婷[6](2016)在《哥德巴赫问题中的奇异级数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利用D.A.Goldston等研究偶数哥德巴赫问题中的奇异级数余项G2y(k)的方法来研究Gty(k)并且利用Montgomery和Soundararajan研究偶数哥德巴赫问题中的奇异级数G2(k)的方法来研究奇数哥德巴赫问题中的奇异级数G3(k).最后得到sum from k≤n (N-k)2 Gty(k)2和sum from k≤n(N-k)G3(k)的渐近公式:定理1当1≤y≤N1/2时,对于任意固定的δ(0<δ<1),有定理2当N≥1时,
邵品琮[7](1980)在《谈哥德巴赫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大家知道,著名的哥德巴赫问题是数论中至今宋被彻底解决的世界难题。它是由十八世纪中叶提出,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开始有些进展,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之后,围绕求解哥德巴赫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引进了很多高超的方法,迅速地取得了一系列值得称道的成就。其中,我国数论学派在华罗度教授和闵嗣鹤教授率领下,近二十多年来,曾获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关于哥德巴赫问题的研究上所获得的世界领先
周明,白亮[8](2012)在《现代化、知识分子与《哥德巴赫猜想》》文中指出访谈时间:2010年5月26日访谈地点: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再访谈时间:2011年12月人物:周明(原《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哥德巴赫猜想》责任编辑)白亮(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
廖园蜜[9](2020)在《教师人格魅力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中的三维目标也表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是尤为紧迫的事。同时,党的十九大也明确的提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表明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要以自身优秀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影响和塑造学生健康、优秀人格的形成。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在国家文件层面提出了“魅力”这个词,强调“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此可知,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自身拥有优良的人格以及正确的政治觉悟、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培养和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才能对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有所帮助。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高中生属于青少年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也还未能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因此,不管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还是高中阶段的学习来说,教师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及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都是十分重要的。调查发现,教师的品行修养、学识能力、性情与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所熔铸成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主要力量源泉。基于上述背景和理由,本文就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水平的策略与教师人格魅力的强大功能相结合,探索教师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理论与实践,并通过案例的分析了解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具体方面。于理论研究方面,笔者在整理相关学习态度理论和教师人格魅力理论的文献基础上,通过理论思辨和前人的经验总结,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师人格魅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策略。于实践研究方面,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教育实验研究等方式展开。首先是将修改的量表进行不断地测试,确保量表能具有较为良好的信效度。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否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了解学生喜欢教师的类型以及教学的风格。最后,教师有意识地塑造和展示教师自身的魅力于教育实验中,从而得出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水平的实验结果,并对提升学生学习态度水平的策略进行不断地改善和完善。于案例研究方面,主要采用个案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式展开,是为了进一步分析和得出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水平的具体方面。经过大胆地实践和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教师是影响高中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显著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水平。第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影响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的,而是体现在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方方面面,教师对工作的尽职尽责,认真努力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真诚地沟通与交往,温暖的关爱和鼓励,耐心细致的指导以及阳光般温暖的微笑等等这些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水平发生改变的原因。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展开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实践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今后与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案例研究提供参考。但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相关的学习态度和教师人格魅力理论并为之实践,逐步完善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案例研究,形成系统的提升学生学习态度水平的策略以及得出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水平的具体方面。
邵红能[10](2014)在《我国首位“哥德巴赫猜想突破者”——著名数学家王元》文中提出他,年少成名,25岁让中国人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第一次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他与华罗庚共同开创用于高维数值积分近似计算的"华王方法"被国际数学界沿用至今.有人说,他是我国当代数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块铺路石;也有人说,他是一位一直笼罩在大师锋
二、談談“哥德巴赫”問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談談“哥德巴赫”問題(论文提纲范文)
(1)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时期早期的“科学热” |
第一节 《哥德巴赫猜想》与“科学家英雄” |
第二节 全国科学大会与“科学热” |
第三节 《人民文学》对科幻小说的接纳 |
第二章 作为理论概念的“科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科学”的重构 |
第二节 “幻想”的复苏 |
第三节 “现实”的归返 |
第三章 作为文学实践的“科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抚摸“伤痕”,反思历史 |
第二节 批判“旧人”,建构“新人” |
第三节 作为西方镜像的外星文明 |
第四节 机器人世界的伦理思考 |
第四章 “科幻现实主义”的沉寂 |
第一节 科幻文学成了“灰姑娘” |
第二节 “现实”的“霸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导论 关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研究 |
现代报告文学的源起辨析 |
现代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回顾 |
作为文体的概念 |
叙事学研究的理论模式 |
第一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距离 |
第一节 及时与沉淀:叙事题材的时间距离 |
第二节 外显与内隐:叙述主体的适度距离 |
第三节 介入与游移:叙述与意识形态的距离 |
第四节 报告与文学:叙述距离的平衡 |
第二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聚焦 |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主要聚焦类型 |
第二节 报告文学聚焦方式的历史转变 |
第三节 聚焦对象与聚焦方式选择 |
第四节 认知性聚焦:报告文学叙事的艺术想象 |
第三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的主要形态 |
第二节 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的历史转变 |
第三节 报告文学与小说叙事结构的差异探析 |
第四节 媒介的后果:传媒视域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
第四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节奏 |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叙事时间的基本形态 |
第二节 报告文学叙事节奏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报告文学叙事节奏的历史转变 |
第四节 互动叙述: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叙事的读者意识 |
第五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话语与非叙事话语 |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叙述者及其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话语模式及其功能形态 |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非叙事话语及其功能形态 |
第四节 报告文学叙事话语模式的转变 |
第六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审美的愉悦:报告文学叙事的文体功能 |
第二节 报告文学文体的叙事功能 |
第三节 报告文学叙事功能的历史转变 |
第四节 作为一种知识分子的文学叙事 |
第七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民族叙事 |
第一节 大众化: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的叙事普及 |
第二节 政治化:中国报告文学叙事的历史重负 |
第三节 互文性:中国报告文学的文本交叉与文体互渗 |
第四节 民族性:中国报告文学与国际报告文学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4)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报告文学:文体必要与现代资质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报告文学的趋同性和异质性 |
三、转型期报告文学的现代特质 |
第一章 转进路线: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
第一节 《哥德巴赫猜想》的开启意义 |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 |
二、《哥德巴赫猜想》横空出世 |
第二节 1980-1990年代的突进与调适 |
第三节 新世纪十年的开掘姿态 |
第二章 文化身份:文化生成与身份位移 |
第一节 文化生成:三重参照 |
一、报告文学发轫于现实生活场景 |
二、报告文学是介于"两种真实"之间的第三形式 |
三、报告文学日益成为开放式复合型文学样式 |
第二节 身份位移:原因与启示 |
一、位移的几个层面 |
二、位移的基本原因 |
三、位移的主要启示 |
第三章 文本蕴涵:主题样态与题材范型 |
第一节 以改革为基调的主题样态 |
一、改革是转型期报告文学的总体基调 |
二、救赎是转型期报告文学创作的主体愿景 |
三、几种代表性主题模式 |
第二节 以民本为元素的题材范型 |
一、不倦的话题——三农题材 |
二、沉重的应对——生态诉求 |
三、渴望的目光——教育关怀 |
四、艰辛的抵抗——反腐意志 |
第四章 文体格调:现代品格与艺术维度 |
第一节 现代文学品格 |
一、生活预警的先锋性 |
二、书写心态的平民性 |
三、文本时空的史诗性 |
四、价值取向的超越性 |
五、文体风格的崇高性 |
第二节 多元艺术维度 |
一、报告形象:形神兼备 |
二、思想感情:本真深切 |
三、语言运用:鲜活明快 |
四、叙述手法:灵活自便 |
五、结构方式:创新自洽 |
六、意境营造:情景交融 |
第五章 转进指向:日趋深化的发展理路 |
第一节 批判理路:由审父到自审 |
第二节 参与理路:由边缘到中心 |
第三节 叙事理路:由聚焦到散点 |
第四节 传播理路:由一元到多维 |
余论回顾与前瞻:挑战中的希望 |
一、挑战:不应忽视的问题 |
二、希望:新世纪可能的机遇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徐迟《歌德巴赫猜想》的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科学传播意义 |
1.2 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现实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哥德巴赫猜想》及其引发的“民间科学家”现象 |
2.1 徐迟及其报告文学代表作《哥德巴赫猜想》 |
2.1.1 哥德巴赫猜想 |
2.1.2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
2.1.3 徐迟受邀写《哥德巴赫猜想》 |
2.2 科学的春天 |
2.3 民间科学家 |
2.3.1 何谓“民间科学家” |
2.3.2 《哥德巴赫猜想》对民间科学家的影响 |
第3章 《哥德巴赫猜想》传播学分析 |
3.1 《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分析 |
3.1.1 描写对象分析 |
3.1.2 文学手法将科学问题浅显化 |
3.1.3 陈景润与数论的符号化,意识形态化 |
3.2 《哥德巴赫猜想》的媒介分析 |
3.2.1 上世纪70年代的媒介环境 |
3.2.2 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刊载 |
3.3 《哥德巴赫猜想》的受众分析 |
第4章 《哥德巴赫猜想》产生的深远影响 |
第5章 “民间科学家”的量化分析 |
5.1 “民间科学家”的实际情形 |
5.2 民科及支持民科人士的科学家如何看待《哥德巴赫猜想》 |
5.3 民间科学家支持者的建议 |
5.4 民科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看法 |
结语 |
附件1: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对民间科学家影响问卷调查 |
附件2:《中国科学报》头版文章《业余数学爱好者不要轻易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
附件3:《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的是非、曲直、真假、虚实》 |
参考书目 |
后记 |
(6)哥德巴赫问题中的奇异级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预备知识和辅助引理 |
2.1 预备知识 |
2.2 辅助引理 |
3 定理的证明 |
3.1 定理1的证明 |
3.2 推论1的证明 |
3.3 定理2的证明 |
4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教师人格魅力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2.1 教师人格魅力相关综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3 教师人格魅力与学生学习的关系研究 |
2.2 数学学习态度相关综述 |
2.2.1 关键概念界定 |
2.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3 数学学习态度与学生学习数学的关系 |
2.3 相关研究述评 |
2.3.1 研究的必要性 |
2.3.2 研究的可行性 |
第3章 教师人格魅力提升学生学习态度水平的策略探讨 |
3.1 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与特征 |
3.1.1 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 |
3.1.2 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特征 |
3.2 以高尚的师德熏陶学生,提升学习态度水平 |
3.2.1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
3.2.2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关键 |
3.2.3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重要环节 |
3.3 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引领学生,提升学习态度水平 |
3.3.1 用广博的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态度水平 |
3.3.2 用精湛的教学艺术提升学习态度水平 |
3.4 展非凡的才华折服学生,提升学习态度水平 |
3.4.1 展现板书魅力,吸引学生注意 |
3.4.2 运用语言魅力,增强课堂活力 |
3.4.3 参加集体活动,促进师生关系 |
3.4.4 善用交流艺术,促进师生交流 |
第4章 教师人格魅力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实验 |
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4.1.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4.1.2 实验假设 |
4.2 实验对象与方法 |
4.2.1 实验对象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模式与变量 |
4.3.1 实验模式 |
4.3.2 实验变量 |
4.4 实验材料 |
4.4.1 学习材料 |
4.4.2 评估材料 |
4.4.3 调查问卷 |
4.4.4 访谈 |
4.5 实验准备过程 |
4.5.1 实验准备阶段 |
4.5.2 实验的实施设计 |
4.5.3 实验时间与次数 |
4.5.4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6 实验操作过程 |
4.6.1 准备工作 |
4.6.2 前测阶段 |
4.6.3 实验阶段 |
4.6.4 后测阶段 |
4.6.5 得出结论 |
4.7 实验结果分析 |
4.7.1 封闭题型调查结果分析 |
4.7.2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评价分析 |
4.7.3 开放题型调查结果分析 |
4.7.4 数学学习态度的变化 |
第5章 教师人格魅力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水平的案例分析 |
5.1 实验前的访谈实录 |
5.2 实验后的访谈实录 |
5.3 案例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2.1 理论研究反思 |
6.2.2 实践研究反思 |
6.2.3 案例研究反思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量表 |
附录二 高中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前后测分值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談談“哥德巴赫”問題(论文参考文献)
- [1]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D]. 刘晓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D]. 郭志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3]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D]. 龚举善. 武汉大学, 2011(04)
- [5]徐迟《歌德巴赫猜想》的科学传播研究[D]. 杨慧. 河北大学, 2008(S1)
- [6]哥德巴赫问题中的奇异级数研究[D]. 韩延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7]谈哥德巴赫问题[J]. 邵品琮. 数学通报, 1980(08)
- [8]现代化、知识分子与《哥德巴赫猜想》[J]. 周明,白亮. 长城, 2012(05)
- [9]教师人格魅力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案例研究[D]. 廖园蜜.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10]我国首位“哥德巴赫猜想突破者”——著名数学家王元[J]. 邵红能. 中学生数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