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心性论与韩孟诗派创作的主体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竺建新[1](2019)在《施蛰存小说中的江南佛学意蕴》文中认为施蛰存出生于佛教盛行的江南,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传承,江南佛教文化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叙事内容上,江南佛教对其影响有两个层面:其一,江南佛教相对开放的女性观,使得施蛰存小说中的"女性欲望书写"有了写作依据;其二,施蛰存钟情佛教题材,以僧尼的世俗化改写倡导人性自由。在叙事策略上,江南佛教的影响也有两个层面:其一,佛教唯识论强调心识,重视人类的深层意识,施蛰存小说创作中善用心理分析与江南佛教的唯识学颇多契合之处;其二,在佛学"圆通"思想的影响下,"首尾圆合"构成中国传统叙事的一种常用结构,施蛰存在不少小说中运用了这种"圆型"的结构方式。此外,江南曾经是佛教密宗盛行之地,密宗艺术有怪诞恐怖之特点。与此相呼应的是,施蛰存在小说中多怪诞情节的设置。江南佛学意蕴使施蛰存小说的叙事内容和叙事策略多了独异的气质,拓宽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视野。
陶文晔[2](2019)在《柳宗元山水诗中的贬斥心态和山水情怀的多维度透视》文中研究指明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作为一个以儒家思想安身立命的儒者,他始终以恢复儒道为己任,无论是他在政治上所参与的永贞革新,还是他的各种政治和哲学思想,都是他恢复思路落实的平台。在革新失败后,由于从政治角度出发落实其思路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于是他便变化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图,他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无疑就成为他落实自己思路的一个重要途径。历代都有有人关注柳诗,但其关注度远逊其文,且有“柳州文掩其诗”的说法,因此其山水诗的关注度更是远远落后于其文,即使在当代,与其山水游记相比,山水诗的关注度也是相对较少的。本文以山水情怀和贬斥心态为两个落脚点来研究柳宗元的山水诗,对其进行多维度的探究。首先从其山水诗本身去探究,例如他山水诗中所表现出的自然之道和贬谪之思,一方面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念影响下对自然自觉的热爱与追求,另一方面则是因贬谪而产生的各种情绪和思索,并借时代新思潮充实自己的思路,这两者同时交织在山水诗中共同构成了柳宗元山水诗的复杂性。其次则是看处于时代思潮——禅宗思想的影响下,柳宗元如何借禅宗思想统合儒释充实自己的思路,从柳宗元与佛教之渊源谈起,并进一步探究在禅宗氛围下中唐山水审美取向的转变即突出主体意识,从追求盛唐气象向追求神韵和意境之美的转变,在柳宗元山水诗中的体现。最后一章将柳宗元和其他同样经历过贬谪的诗人的山水诗相比较,以谢、韦、韩三家为主,从他们的经历、选择以及山水诗的特点进行比较。最后一节以苏轼所提出的命题为总结,并反思这个命题提出的意义。
黄露葶[3](2019)在《皎然“取境”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皎然“取境”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诗歌创作中的立意、构思、体验及其艺术表达等众多环节。“取境”之“境”有虚实结合的结构特征,对应于十九种诗歌风格,这十九种风格又可以从诗歌的思想品格、抒情方式、语言形式三个维度加以归类。取象、立意、苦思是“取境”的主要方式。“取境”说又同时体现了皎然独特的审美理想。传统哲学是“取境”说产生的土壤,其中的“心”、“物”、“言”、“意”等概念,在文学发展的推动下被运用于文学理论中,并衍生出新的概念,为皎然诗论及“取境”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佛学中的“心性”说,对“取境”说具有启发作用。中唐的文学环境为皎然“取境”说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中唐诗风的影响,律诗创作的需求,使诗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取境”说的产生正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取境”说对中晚唐“诗境”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诗境”发生的认识、对“诗境”结构的认识、对“诗境”审美特征的认识。“取境”说崇尚含蓄和自然的审美趣味,主张创新出于苦思的观念是对前人的继承与突破,并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理论,推动了后世诗论家对情景交融、炼饰、工而自然、变古出新等诗学命题的探讨。
王国瑞[4](2018)在《曾国藩对韩愈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曾国藩对韩愈极为推崇,称其为“千古大儒”,其自身不论从儒学、散文还是诗歌方面受韩愈影响颇深。曾国藩学韩除了韩愈极高的文学造诣之外,还有其内在的心理、性格与思想基础。曾国藩与韩愈都出生于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的家庭,他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受父辈甚至祖辈的耳濡目染,为其文学的积累打下扎实的基础;他们都秉性倔强刚直,为人处世耿直疏阔,为其推崇雄奇诙瑰的文风奠定了心理基础;两人作为各自时代政坛的风云人物,仕途经历的丰富使得他们都有机会触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为其弘扬儒学、揭示社会万象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最后两人都崇仰儒学,坚持维护儒道的地位,这为他们的文学思想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对韩愈散文的接受方面,曾国藩主要接受了四点:首先,韩愈倡导了“修辞明道”的文道观,提出“文”与“道”二者不可偏废,文用以表现儒学思想,宣扬孔孟之道,维系中唐日益散漫的道德人心,同时注重文章的艺术性。曾国藩将其发展为“文道合一”的观点,并由于其出身桐城派,受“义理”、“考据”、“辞章”三门之学的影响,而又不固守家法,增添了“经济”之学,主张文以济世,发挥文章的社会功用,力扭桐城文派“空疏”之弊。其次,曾国藩接受了韩愈“气盛言宜”的主张,推崇雄奇之气,认为充沛的气势的衡量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提倡“瑰玮俊迈”的文风,并指出养气的具体方法。再次,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文艺观,认为文学创作在于内心的触动,心中的“不平之气”必然要发抒于外,这是其狷介倔强的个性在文学上的体现,这一点与曾国藩倔强个性及其耿直雄放的文风暗暗相合。面对战场、官场或社会上诸多现实场景,曾国藩也都能将胸中的刚烈激切之情生发为文。最后,曾国藩主张文章语言要精心结撰,吸收骈文与散文的优长,注重声调与韵律的节奏,这种形式美是对韩愈“陈言务去”的语言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在对韩愈诗歌的接受方面,曾国藩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韩诗的化用,包括词汇的直接借用与间接融汇出新的巧妙化用,还包括对韩诗具体篇目题材与题目的模仿学习上。其次是对韩愈“以文为诗”技法的接受。这包括字法上引口语词、虚词、古僻词及生造词等入诗,句法上打破正常的语言节奏与韵律声调组合,章法上用作古文法铺排驱遣文字,扩大诗歌的容量与表现范围。最后,曾诗同韩诗都蕴含一股奇崛雄豪的风格,曾诗有意在章法、气势与修辞上仿效韩诗为之,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派诗风。曾国藩对韩愈的接受,因曾氏在晚清政坛与文坛的地位而影响广泛且持久。曾国藩将几乎后继无人的桐城派扩而大之,并革除其弊,导其发展。他引领了晚清宋诗派的发展,开创湘乡派,其调和汉、宋,兼取并包的文学思想具有包容性,注重文学的现实关怀与实用性页颇具现实指导意义,加之“曾门四弟子”及其众多门生的推广,对晚清文人士子影响可至民国初年。
王路[5](2018)在《元和体研究 ——以语体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曾植、陈衍“三元说”以元和诗风作为古今诗史发展的一个中枢,而以白居易“诗到元和体变新”肇端,后人多将“变”作为元和诗坛的主要特征。元和诗体之“变”何以上承开元下启元佑,打破大历以来的诗歌常态,开辟出新的诗歌途径?在这语言演变的关键档口,元和诸家怎样在其作品中做到文与白的对立、交融以至酿造新体等问题,语体层面分析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以语体角度观照元和诗变则需探究语音、词汇、句法等不同的法则是如何作用于诗歌语言并致使其产生新变。诗歌语体的新变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因而首先需将“元和体”置于中唐政治文化环境下,以制诰、奏议等特殊的政治文体分析揭示政治变动对书面语体的作用,将口语与书面语的共时分析与“元和体”语体特征的历时研究相结合,综合考量“元和体”形成的语言机制。在文本分析上,则采用广义上的“元和体”,即元和时期带有新变特色的诗作,撷取具有代表性的韩孟、元白诗歌,对“元和体”语体特征的演变轨迹进行探索,在比较分析中兼及个别作家新变特征明显的文章着作。经由全面分析元和诗歌语言与“元和体”诗歌语体特征形成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得出如下结论:元和诗歌的变化正印证了“雅俗有代降”之理论,韩孟求新求变,打破诗歌传统规则,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为元白之“元和体”的产生创造了语言条件;元、白从口语中寻找突破,以俗为雅,创造出的全新的诗歌体式“元和体”,一扫大历至贞元时期诗坛的萎靡与沉寂,对后世诗歌尤其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宋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语体的“大变”可谓古今诗史发展的一个中枢,与沈曾植、陈衍将“元和诗风”作为中唐中枢的观念不谋而合,这正是语言史与学术史的相互印证。
刘晓婷[6](2018)在《韩愈德性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韩愈是坚定的儒道扞卫者,为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他力主排佛,弘扬儒学,相信天命鬼神,提出了性情三品说,其道统说更是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河。纵观韩愈一生,尊古爱儒,性格张扬不羁,文风肆意诡谲。其道统说和排佛思想以及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最大,但当今学者对其部分德性思想存在争议,完整的德性思想被撇置一边,很少有人提及。本论文试图从四个方面系统研究韩愈德性思想体系。第一部分为韩愈德性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中唐时期政治经济不稳定,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割据、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门第渐衰,佛教“盛行”,韩愈忧国忧民,致力排佛倡儒,此为其德性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同时“以德配天”、“天人合德”思想,以及孔孟的德性思想为韩愈德性思想提供了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为韩愈德性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韩愈认为“天”具有至善的道德属性,他在追寻道德的根源时,追溯于天,提出了“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由是而之焉谓之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的形而上学天道观。第三部分为韩愈德性思想的品质,即“性情三品说”。他将人性分为三品,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人的先天本性,以“喜怒哀惧爱恶欲”为特征的情三品补充性三品,两者为“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于性视其品”的性情关系。第四部分是韩愈对德性内在修养的完善,共有三个方面。一是外教;二是通过“正心有为”、“养根竢实”的方式内修;三是通过“尊师重道”、“不平则鸣”以及“任有大小,惟其所能”的践行途径来提高自身修养。第五部分是韩愈德性思想对现代道德建设的启发。现代德性伦理面临着诸多困境,而韩愈德性思想作为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一部分,对当今道德建设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研究联系韩愈的德性思想,认为“爱而宜,爱而公”对社会公德有所启示,“任有大小,惟其所能”对职业道德有所启示,“事亲以诚”的孝道观对家庭美德有所启示以及“正心有为”对个人品德建设有所启示。
辛鹏宇[7](2017)在《唐代禅诗研究》文中指出禅宗诗歌是唐代诗歌重要且独特的组成部分,既有禅的内涵,又有诗的特点。唐代禅诗是笔丰厚的文化宝藏,受到历代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涌现了数量众多的专着和论文成果。但以往的唐代禅诗研究往往聚焦于唐代文人禅诗研究,较多地关注名人名篇的个案研究。或着眼于禅宗与诗歌的关系方面,而较少关注禅宗诗歌本身。禅诗有着不同于纯文学诗歌的特质,而当前对这种特质的研究依然不够充分。本文回归禅宗诗歌本身,在个案研究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唐代禅诗,文学与禅学并重,悟性与理性并入,从佛禅思想、佛禅譬喻、禅悟境界以及审美价值四方面对唐代禅诗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体悟禅诗的诗情与禅韵,以更全面、深入地挖掘禅诗的文学、禅学、美学价值和意义。论文绪论部分详细考察唐代禅诗研究历史及现状,阐释唐代禅诗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唐代禅诗的佛禅思想。禅宗思想影响了唐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处世态度,进而开拓了禅诗创作的思想内容,提高了禅诗的思辨性。唐代诗人主要从五个方面受到了禅宗思想的浸润:(一)禅宗继承原始佛教思想,认为“三界唯识,万法唯心”。“心”有自性和识心两层内涵。从自性而言,“心”为各种因缘的集合体,心生事物生,心灭事物灭;从识心而言,不同的识心生出不同的世界。(二)从事物本质而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生成的,因此本性是空的。(三)从修行方法论而言,北宗禅推崇循序渐进的渐修法,南宗禅倡导直契人心的顿悟法。唐代诗人对禅宗打坐的体验和参悟促成了独特的宴坐诗的生成。(四)从修行层次而言,修行使人克服贪欲,破解愚痴,使人超越尘缘,挣脱束缚。禅宗教人在从安心境到空心境再到无心境的不断超越中,回归清净圆满的本心,实现超越性的人生追求。(五)从修行境界而言,禅宗秉承了大乘佛教悲智双运、慈悲利生的济世精神。以上五个方面,在禅宗诗歌中都有生动而深刻的体现。第二章分析唐代禅诗的佛禅譬喻。佛禅譬喻生动精警,常被唐代诗人援引入诗歌创作,丰富了唐代诗歌的主题和内容。唐代禅诗主要有四大喻象系列,分别为:(一)佛性永恒喻象系列。以明月喻指佛性圆满光明,以宝珠喻指佛性珍贵莹澈,以旧时花红喻指佛性不生不灭。(二)诸法无常喻象系列。以落花喻指人生短暂,生死迅速;以浮萍、飞蓬,喻指人心迷失,漂泊无依;以木偶喻指命运任人摆布,不由自主。(三)世事虚妄喻象系列。以镜花水月、空花、阳焰、金刚六如喻指一切事物是性空的,是虚妄不实的。六根接触六尘所产生的六识更是虚中之虚。人们认假成真,执幻成迷是造成种种痛苦的根源。(四)调伏妄心喻象系列。以心猿意马喻指妄心不息,以作茧自缚喻指贪欲毁人,以露地白牛喻指妄心调伏后的自在境界。第三章论析唐代禅诗的禅悟境界。唐代禅诗以诗的语言表达独特的禅的感悟,开创出别具一格的禅悟境界,主要体现为:(一)超越思量的直觉境。禅宗倡导用直觉观照世界,直契事物本质,不加任何理性思量,使禅诗呈现出“水月相忘”的直觉境界。(二)空灵寂照的现量境。一切事物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佛性,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显现,在禅诗中呈现为黄花翠竹皆般若的现量境界。(三)相互含摄的圆融境。禅宗认为万事万物相互影响,打破了事物的二元对立,禅诗呈现出生死圆融、出家与在家圆融、烦恼与菩提圆融、时空圆融的境界。(四)俯仰皆真的日用境。日常吃饭睡觉、扬眉瞬目的生活就是参悟禅的道场,这在禅诗中呈现为“平常心是道”的日用境界。第四章总结唐代禅诗的审美价值。禅宗拓展了唐诗的思想内容,丰富了唐诗的精神内涵,提高了唐诗的审美价值。禅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自然山水都是佛性的外化,禅与自然息息相关,所以禅诗中有大量对山林胜景的描写,诗歌呈现出宁静淡远的清幽美。禅者触处即真、随缘任运、自在洒脱的处世态度在禅诗中彰显为随缘自适、一期一会、安住当下的自在美。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因为真实离名字,所以禅诗重心心相印的心灵体验,呈现出廓尔忘言、悠然神远的无言美。
赵闪闪[8](2017)在《皎然“性情”诗论研究》文中认为皎然是中唐时期着名的诗僧,他对中国诗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把禅宗思想运用到诗论中。皎然以“性情”为核心,主张在诗歌创作中充分发挥诗人的主体性,提倡诗歌性情内涵的超越性,将中国诗论的美学内涵提升到更富有精神意蕴的境界。论文共分三个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概述皎然诗论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目前对皎然诗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关“性情”范畴的研究还稍显薄弱。正文部分的第一章研究皎然“性情”诗论的思想渊源。主要从儒道佛三家“性情”的范畴着手,阐释其诗论主张的儒道释融合倾向。第二章研究皎然“性情”诗论的内涵与特质。首先考察“性”“情”概念的演变轨迹,然后探讨“性情”诗论的具体内涵与诗学特质,揭示诗论所表现的“高逸”“自然”“中道”等美学特质及其内在的“美”“真”“和”的追求。第三章研究皎然“性情”诗论的实现和艺术效果。诗论主张以“情”为文来创作,同时要以“思”为径来修饰,最终实现“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的艺术境界。结语对皎然“性情”诗论的诗学内涵作出总结,进一步概括了“性情”诗论的内涵,并且阐明了对后来诗坛的指导意义。皎然诗论中“性情”范畴是其核心论题,他从禅宗的诗话建构着眼,认为诗之“情”是超越了世俗之情的“道情”;诗之“性”是超越了人之世俗化的“本性”。因此主张诗歌需充分发挥主体性,实现超越性的“性情”,从而在根本上超越单纯追求“自然”性情的诗化境界。皎然“性情”诗论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研究他的“性情”诗论,对于推进当代诗学理论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林欢[9](2016)在《洪州禅“心性”美学本体研究》文中指出洪州禅是中晚唐之际自南岳怀让肇始、马祖道一创宗的慧能南禅一系,其禅宗美学思想继承了南宗禅的“万法唯心论”,以“心性”为本体。禅宗“心性”意指一切心、物法性及其现实实相。“心性”本体思想主张以“心”为解脱的根本,“性”乃“心”之作用,禅宗顿悟是心性合一、体用不二的解脱;“心性”也是美的本质存在,回归本真的“心性”是禅宗能带来美悦之感的根本路径。洪州禅美学是唐代美学乃至中国美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它也是一个自足的独立美学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心性”本体有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对“心性”及其美学价值的挖掘可以更好地突出洪州禅的美学价值和思想意义。论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当代国内外洪州禅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的创新意义,目前对洪州禅的整体研究取得较多成果,但关于美学思想的研究还稍显薄弱,单独地研究“心性”美学本体思想的成果则尚未见到。正文部分的第一章洪州禅的美学思想渊源,首先介绍了洪州宗的整体思想渊源和它的主要传法谱系,继而在整体背景下切入论题,分析洪州禅“心性”思想的美学渊源,主要包括对印度佛教美学思想中禅修“心性”因素的继承和对中国本土儒道美学思想中“心性”观念的吸收。第二章重点阐述洪州禅“心性”美学本体的具体内涵,先宏观整体地提炼洪州禅“心性”本体的独特思想,构成一个理论意义上的本体结构系统,然后在这个结构框架中进一步分析“心性”本体从“即心”到“非心、无心”的审美境界发展以及最具特色的“平常心”本体的审美旨趣。第三章是在前一章的分析基础上继续发掘洪州“心性”本体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内在地影响、决定着洪州禅自由超诣与自然活泼相结合的多重美学精神,而且促进了中国美学意境论和风格论在唐代的成熟。最后,作为研究的落脚点,洪州“心性”对当下的现实人生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提供了一条生活化宗教美学、艺术化人生美学的解脱道路。结语部分进一步概括总结洪州禅的“心性”美学本体特色,阐明美学本体研究的价值。洪州禅美学的“心性”本体思想是对中国禅宗“心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平常心”、“无心、非心”是其美学本体的具体内涵和特色,既包含着强烈的主体现实性超越,也包含着否定式超越的禅宗美学境界,体现出自然超越、自由活泼的美学精神。
林媛媛[10](2016)在《中晚唐僧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晚唐僧诗既是佛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唐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僧以群体之力,让僧诗占据了唐诗的重要一席,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唐诗的创作领域,在唐诗发展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晚唐是诗僧辈出的时代,作为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影响下的时代产物,诗僧在中晚唐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扮演了沟通禅俗的特殊角色,他们以禅法入诗、以禅理入诗、以禅趣入诗,营造了诗禅合一的禅境与诗境,并以独特的文学品格影响了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创作。本文以中晚唐僧诗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演变为主线,力求对中晚唐僧诗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重点考论中晚唐僧诗的时代特质,深度挖掘中晚唐僧诗的文化内涵,进而揭示中晚唐僧诗的重要文学史意义。本文由绪论和五章内容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时段进行了设定,对中晚唐僧诗的研究现状给予了整体分析,对论文的选题意义及期望达到的研究效果作了相关说明。结合了当前学界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中晚唐时期佛教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政治、社会大环境为研究背景,全面分析了佛教发展,尤其是南宗禅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诗僧创作理念、僧诗创作风格的影响,以从总体上把握中晚唐僧诗发展的轨迹和特征。第一章至第三章,以中唐大的历史环境为背景,首先梳理了禅宗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禅宗思想、偈颂对诗歌、音乐的影响,以揭示禅宗对中唐文化乃至整个唐代文化的特殊贡献。其次,结合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深入考证了中唐诗僧,特别是以寒山、拾得为代表的“通俗派”,以及以皎然等为代表的“清境派”诗僧的生平事迹和文化内涵等。最后,以僧诗创作风貌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中唐僧诗在沟通禅俗、融禅入诗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种种特征,以从整体上把握中唐僧诗的时代特质。第四章至第五章,以晚唐乃至五代时期的政治社会情况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晚唐政局及政治措施对佛教的重大影响,论述了南宗禅以及禅宗五家的发展脉络、兴盛原因,其次论述了晚唐的禅宗实践、不同宗派的禅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从整体上把握了晚唐佛禅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晚唐诸多诗僧生平、交游、创作等的考证,对晚唐诗僧群体进行了总体的把握和分析。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全面理清了晚唐僧诗的题材内容、风格特征以及诗歌体式的特点,为整体上把握晚唐僧诗创作风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论文的创新点,提出了论文尚未解决的相关问题,以及可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的地方。
二、佛教心性论与韩孟诗派创作的主体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佛教心性论与韩孟诗派创作的主体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施蛰存小说中的江南佛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性欲望的书写 |
二、僧尼的世俗化改写 |
三、唯识学与心理描写 |
四、“圆形结构”和怪诞情节的设置 |
(2)柳宗元山水诗中的贬斥心态和山水情怀的多维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柳宗元的生平与身份评介 |
第一节 生平略述 |
第二节 柳宗元多重身份评介 |
第二章 诗歌本位视角下的柳宗元山水诗中的意蕴 |
第一节 自然之道 |
第二节 贬谪之思 |
第三节 山水诗中的理性空间——贬谪之思与自然之道的纠结与交融 |
第三章 时代思潮影响下禅宗与柳宗元的山水诗 |
第一节 中唐时期禅宗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柳宗元与佛教之渊源 |
第三节 禅宗氛围下中唐山水审美取向的转变在柳宗元山水诗中的表现 |
第四章 比较和评价视野下柳宗元的山水诗 |
第一节 谢柳比较 |
第二节 韦柳比较 |
第三节 韩柳比较 |
第四节 苏轼命题的提出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皎然“取境”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取境”说的内容 |
第一节 “取境”之“境” |
一、“境”的结构 |
二、“境”与风格 |
(一)风格与思想 |
(二)风格与抒情 |
(三)风格与语言 |
第二节 “取境”之“取” |
一、立意 |
二、取象 |
三、苦思 |
第二章 “取境”说的形成 |
第一节 哲学思想渊源与文学理论基础 |
一、从心物感应到情景交融 |
(一)心物感应 |
(二)心物融合 |
(三)情景交融 |
二、从言意之辨到文外之旨 |
(一)言意之辨 |
(二)文质彬彬 |
(三)文外之旨 |
三、“心性”与创作个性 |
第二节 文学环境 |
一、中唐诗风的影响 |
二、律诗创作的需求 |
第三章 “取境”说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中“诗境”说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诗歌创作论的影响 |
一、情景交融 |
二、苦思与炼饰 |
三、工而自然 |
四、变古出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曾国藩对韩愈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意义 |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曾国藩对韩愈的接受基础 |
第一节 相同的家庭教育理念 |
第二节 个性的倔强刚直 |
第三节 为政思想的契合 |
第四节 对儒学的崇尚 |
第二章 曾国藩对韩文的接受 |
第一节 从“修辞明道”到“文道合一” |
第二节 从“气盛言宜”到雄奇文气 |
第三节 从“不平则鸣”到倔强文风 |
第四节 从“陈言务去”到骈散兼用 |
第三章 曾国藩对韩诗的接受 |
第一节 曾国藩对韩诗的化用 |
第二节 “以文为诗”的创作方式 |
第三节 奇崛雄豪的创作风格 |
第四章 曾国藩对韩愈接受的影响 |
第一节 重振桐城,挽救浅弱文弊 |
第二节 经时济世,发挥实用功能 |
第三节 调和汉宋,导引宗宋诗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元和体研究 ——以语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元和体”名义考辨 |
二、“元和体”相关研究考察 |
三、关于语体的定义问题及语体学研究方法 |
四、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元和体”语体层面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中唐政治文化转型背景下的语体变迁—“元和体”发展之缘起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转型时代的思想和语言变迁 |
第二节 古文运动与元和诗坛语体变迁 |
第三节 新乐府主张与“元和体”诗歌 |
第二章 “元和体”语体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韩孟之“奇”与诗歌语言求新求变 |
第二节 元白之平易与“元和体”语体的全面推进 |
第三章 “元和体”语体的拓展 |
第一节 “元和体”通俗诗风在晚唐五代的流变 |
第二节 宋初诗坛对“元和体”的承袭与变革 |
第三节 欧阳修、梅尧臣承中求变,确立宋诗面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韩愈德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韩愈德性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渊源 |
1.1 社会背景 |
1.1.1 中唐政治经济动荡 |
1.1.1.1 “藩镇割据”“门第渐衰” |
1.1.1.2 土地买卖兼并现象严重 |
1.1.2 佛教在中唐时期的发展 |
1.1.3 各阶层对佛教的态度 |
1.1.3.1 朝廷尊佛崇佛 |
1.1.3.2 官吏笃敬事佛 |
1.1.3.3 民众信佛奉佛 |
1.2 理论渊源 |
1.2.1 “以德配天” |
1.2.2 “天人合德” |
1.2.3 孔子的德性思想 |
1.2.4 孟子的德性思想 |
第2章 天道观:德性的形上基础 |
2.1 “天”的含义 |
2.1.1 “自然之天” |
2.1.2 “意志之天” |
2.2 “道”的含义 |
2.3 “天”与“道”的关系 |
第3章 性情三品说:德性的本质 |
3.1 人性及其内在本质 |
3.1.1 人性 |
3.1.2 人性的内在本质 |
3.1.2.1 “博爱之谓仁” |
3.1.2.2 “行而宜之之谓义” |
3.1.2.3 “为之礼,以次其先后” |
3.1.2.4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3.1.2.5 “诚于为学”与“诚于为人” |
3.2 情及其内在本质 |
3.2.1 情 |
3.2.2 情的内在本质 |
3.2.2.1 “喜”、“怒”、“哀”、“惧” |
3.2.2.3 “爱”、“恶”、“欲” |
3.3 “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于性视其品”的性情关系 |
3.3.1 性三品 |
3.3.2 情三品 |
3.3.3 性情关系 |
第4章 德性修养论:德性的内在完善 |
4.1 外教 |
4.2 内修 |
4.2.1 “正心有为” |
4.2.2 “养根竢实” |
4.3 践行途径 |
4.3.1 “尊师重道” |
4.3.2 “不平则鸣” |
4.3.3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 |
第5章 韩愈德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爱而宜,爱而公”:对当代社会公德的启示 |
5.2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对当代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
5.3 “事亲以诚”的孝道观:对当代家庭美德建设的启示 |
5.4 “正心有为”:对当代个人品德修养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唐代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唐代禅诗研究现状 |
二、本文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唐代禅诗的佛禅思想 |
第一节 万法唯心的思想义理 |
一、万法由心生 |
二、心识生分别 |
第二节 缘起性空的哲学内涵 |
一、色即是空 |
二、空即是色 |
第三节 精进修行的参学体证 |
一、禅修方法的演变 |
二、宴坐诗的流变 |
三、悟道诗的境界 |
第四节 禅心自在的诗禅感悟 |
一、安心的境界 |
二、空心的境界 |
三、无心的境界 |
第五节 悲智双运的大乘精神 |
一、悲智双运的济世思想 |
二、爱护众生的慈悲情怀 |
第二章 唐代禅诗中的佛禅譬喻 |
第一节 佛性永恒喻象系列 |
一、佛性皎洁圆明:吾心似秋月 |
二、佛性珍贵莹澈:珠非尘可昏 |
三、佛性不生不灭:花在旧时红处红 |
第二节 诸法无常喻象系列 |
一、人生本质是苦:身老同丘井 |
二、命运升沉不定:萍蓬四海间 |
第三节 世事虚妄喻象系列 |
一、相有性空:观心同水月 |
二、执幻为真:艳色即空花 |
三、金刚六如:性真悟泡幻 |
第四节 调伏妄心喻象系列 |
一、妄心不息:五欲犹奔马 |
二、欲望毁人:蚕茧自缠萦 |
三、调伏妄心:禅师入定白牛闲 |
第三章 唐代禅诗的禅悟境界 |
第一节 超越思量的直觉境 |
一、直契本心:一击忘所知 |
二、水月相忘:自是禅心无滞境 |
第二节 空灵寂照的现量境 |
一、本来现成:春来草自青 |
二、一切现成:青青翠竹,无非法身 |
三、触目即真:方便风开智慧花 |
第三节 互含互摄的圆融境 |
一、生与死的圆融: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
二、出家与在家的圆融:金粟曾为居士身 |
三、烦恼与菩提的圆融:灭得心头火自凉 |
四、时与空的圆融:东涧水流西涧水 |
第四节 俯仰皆真的日用境 |
一、生活即道场: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
二、平常心是道:饥即餐兮困即睡 |
第四章 唐代禅诗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宁静淡远的清幽美 |
一、幽远深邃: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二、天人合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三、空灵虚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第二节 安住当下的自在美 |
一、随缘自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二、一期一会:每一相逢是道场 |
三、安住当下:枯者从它枯,荣者从它荣 |
第三节 悠然神远的无言美 |
一、心心相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二、廓尔忘言: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
三、不答之答:云在青天水在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皎然“性情”诗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立题依据 |
二、皎然诗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皎然诗论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皎然生平与思想形成 |
一、受儒家思想影响时期 |
二、受佛家思想影响时期 |
第二节 皎然诗论的思想渊源 |
一、儒家思想的“性”与“情” |
二、道家思想的“自然” |
三、佛家思想的“性情” |
第二章 “性情”诗论的内涵与特质 |
第一节 “性情”概念的内涵 |
一、“性”的含义 |
二、“情”的含义 |
三、皎然诗论的“性情”涵义 |
第二节 “性情”诗论的诗学特质 |
一、“高逸”的性情之美 |
二、“自然”的性情之真 |
三、“中道”的性情之和 |
第三章 “性情”诗论的艺术实现 |
第一节 “性情”诗论的艺术实现 |
一、以“情”为文 |
二、以“思”为径 |
第二节 “性情”诗论的艺术效果 |
一、“自然无痕”的形式 |
二、“浑然一体”的意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洪州禅“心性”美学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洪州禅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论文的创新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洪州禅的美学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洪州禅的思想渊源与谱系 |
一、慧能南宗禅的怀让系 |
二、马祖道一的禅学思想 |
三、洪州禅的重要继承者 |
第二节 洪州禅“心性”思想的美学渊源 |
一、印度佛教“心性”思想的继承 |
二、中国儒道“心性”思想的吸收 |
三、“心性”作为禅美学的本体 |
第二章“心性”美学本体思想的演变 |
第一节 洪州禅“心性”美学本体内涵 |
一、洪州禅的美学心性本体结构 |
二、“即心”到“无心”的境界转化 |
三、独特的“平常心”美学本体 |
第二节“平常心”本体的美学旨趣 |
一、“平常心”的主体审美实践 |
二、“平常心”的禅直觉体验 |
三、“平常心”的自然超诣之美 |
第三章“心性”美学本体的现实呈现与价值 |
第一节 洪州宗的审美实践与美学精神 |
一、现实修行中的审美实践 |
二、“心性”本体之上的多重美学精神 |
第二节 洪州“心性”本体的影响和美学价值 |
一、促进唐代美学风貌的形成 |
二、探寻精神困境的美学解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晚唐僧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四、中晚唐佛教与僧诗发展流变 |
第一章:中唐禅宗之发展 |
第一节:南宗禅的勃兴 |
1. 禅宗释义 |
2. 南宗源流 |
3. 洪州宗之崛起 |
第二节:禅宗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1. 禅宗语录与唐朝诗歌意境的塑造 |
2. 机缘问答对盛唐诗歌结构的影响 |
第三节:禅宗呗诵与诗歌体式、音乐关系论 |
1. 禅宗偈颂与诗歌体式之关系 |
2. 赞、偈、咒、文与音乐之关系 |
第二章:中唐诗僧考论 |
第一节:寒山、拾得生平分析 |
第二节:中唐诗僧群体考 |
第三节:诗僧法振——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的诗人 |
第三章:中唐僧诗创作风貌 |
第一节:悠游乾坤,沟通禅俗 |
1. 僧诗中的世俗世界 |
2. 僧诗中的唱酬赠答 |
第二节:融禅入诗,体气清妙 |
1. 禅思氤氲中的僧诗 |
2. 空灵清秀意在言外 |
第四章:晚唐佛禅文化与诗歌的发展 |
第一节:晚唐政局与佛禅关系 |
1. 武宗灭佛与禅宗独盛 |
2. 五大禅宗联镳并辔 |
第二节:晚唐佛禅对诗歌创作之影响 |
1. 禅宗实践与苦吟成癖 |
2. 不同宗派的禅法对诗歌创作之影响 |
第三节:晚唐诗僧考论 |
1. 晚唐诗僧群体考 |
2. 释贯休——一个尚待发微的诗人 |
第五章:晚唐僧诗创作风貌 |
第一节:僧诗创作多元化 |
1. 晚唐僧诗创作的总体风貌 |
2. 儒禅互补下的僧诗创作 |
第二节:僧诗体式的多样化 |
1. 偈颂体占主导地位 |
2. 歌行体诗勃然而起 |
3. 古体长诗渐成规模 |
4. 近体律诗犹为望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佛教心性论与韩孟诗派创作的主体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施蛰存小说中的江南佛学意蕴[J]. 竺建新. 写作, 2019(03)
- [2]柳宗元山水诗中的贬斥心态和山水情怀的多维度透视[D]. 陶文晔. 淮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皎然“取境”说研究[D]. 黄露葶.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4]曾国藩对韩愈的接受研究[D]. 王国瑞. 河南大学, 2018(01)
- [5]元和体研究 ——以语体为中心[D]. 王路. 兰州大学, 2018(11)
- [6]韩愈德性思想研究[D]. 刘晓婷.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5)
- [7]唐代禅诗研究[D]. 辛鹏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皎然“性情”诗论研究[D]. 赵闪闪. 江南大学, 2017(02)
- [9]洪州禅“心性”美学本体研究[D]. 林欢. 江南大学, 2016(12)
- [10]中晚唐僧诗研究[D]. 林媛媛. 吉林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