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白象山铁矿床矿质来源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贾蔡[1](2019)在《宁芜盆地钟姑矿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成矿过程的数值模拟是在基本物理化学方程及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有限差分或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成矿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而定量分析各种地质要素对成矿系统的影响,验证已有的成矿理论,获得新的认识。白象山铁矿床、杨庄铁矿床和姑山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内的典型矿床。前人研究显示,白象山铁矿床和杨庄铁矿床是典型的热液充填—接触交代型矿床,而姑山铁矿床的成因目前尚存在争议。为了对比分析上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的异同,同时深入探讨矿床形成的内在机制和矿床类型,本文基于多源数据解译的地质剖面进行地质模型构建,并在力—热耦合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同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中重点针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扩容空间的形成机制开展研究,并通过典型矿床的扩容空间形成特点进一步解释其矿床成因。研究结果显示,姑山铁矿床、杨庄铁矿床和白象山铁矿床可能具有不同的成矿过程。随着岩体的逐渐冷却,杨庄铁矿床的岩体和地层接触带出现明显的扩容空间,可为成矿流体的汇聚及矿质的沉淀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利于热液矿床的形成;白象山铁矿床内的扩容空间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且扩容空间形成机制具有不同特点;姑山铁矿床内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附近只有局部区域出现扩容空间,体应变数值较小、扩容空间形态变化大且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大规模的流体汇聚及矿质的沉淀,表明姑山铁矿床可能主要为岩浆成因,后期可能受到少量热液的叠加改造。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钟姑矿田内典型矿床的成因问题等提供定量化的数据和证据支持。此外,论文进一步对模拟参数的不确定性开展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白象山铁矿床的扩容空间更容易在低引张速度或无引张速度的构造环境下形成,而杨庄铁矿床和姑山铁矿床则受构造环境的影响不显着;此外,不同岩石物性参数也会影响扩容空间的形成,其中岩体的扩容角对于扩容空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重点厘定和关注。
贾蔡,袁峰,张明明,李晓晖,周涛发,邵尉,郑通科,高道明[2](2014)在《宁芜盆地白象山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数值模拟》文中提出白象山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中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的内带-正带,呈似层状产出。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探讨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汇流容矿空间的形成。在建立白象山矿床典型剖面以及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剖面,基于FLAC 3D系统,对白象山铁矿床的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白象山铁矿床存在容矿汇流空间,其形成受力-热-流体的耦合作用制约;扩容空间的形成可为矿质的沉淀以及交代作用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并为流体的汇聚提供有利场所,也表明白象山铁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力学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的模拟研究充分揭示了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岩石不同的力学性质以及接触带的形态是控矿的重要因素,这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侯通,张招崇,杜杨松[3](2010)在《宁芜南段钟姑矿田的深部矿浆-热液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钟姑矿田作为宁芜盆地南部重要的矿集区,发育一系列以姑山矿浆熔离型和白象山高温气液型为代表的大型玢岩铁矿,这些铁矿均主要产于闪长玢岩岩体和沉积围岩的接触带。根据野外观察和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认为,闪长玢岩岩体和沉积围岩均不是铁质的主要来源,富铁矿体的成因主要来自矿田深部的矿浆-热液系统,姑山式铁矿的铁质主要是液态不混溶作用形成的铁矿浆,白象山式铁矿的铁质主要来源于深部残浆分离出的Na-Fe-Cl络合物。在对铁质和岩体估算的基础上,提出形成铁矿的原始母岩浆很可能是富铁的玄武质岩浆,形成于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的构造背景下,由变质洋壳(榴辉岩)和软流圈地幔(橄榄岩)反应后的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其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了AFC过程。
赵永鑫[4](1983)在《关于白象山铁矿床矿质来源的讨论》文中提出白象山铁矿床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盆地的南段,是南段铁矿田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矿床。矿床广于盆地内走向近南北的小背斜中,是一个产于浅成侵入体与前火山沉积岩接触带上的交代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是燕山早—中期的闪长岩—辉石闪长岩,受矿区褶皱和断裂控制,成矿母岩体呈南高北低的马鞍形。新鲜岩石为灰绿色,蚀变程度加深则为灰白或深灰绿色,岩石多具似斑状结构和辉绿结构,北部深处为辉长结构。主要矿物斜长石约占70—85%,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北部含量约15—25%,南部原生暗色矿物少,局部为斜长岩。东部和深部有辉石,原生石英和钾长石极少。斜长石An为29—56,多在33左右,常见密集的环带构造及亮边构造,据文献,亮边长石Ng=1.535,Np=1.526,大致相当于Ab75Or25—Ab80Or20的钾钠长石。角闪石多色性显着,消光角最大的为Ng’(?)C=25°(显微镜下测
江满容[5](2014)在《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矿石组构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宁芜盆地、庐枞盆地及攀西地区是我国陆相火山岩型铁矿研究的重要基地,而此类矿床中的矿石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成矿过程演化而形成的,记录着成矿作用的相关信息。宁芜-庐枞地区铁矿床的赋矿岩体为一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中酸性次火山岩,其中以出露于地表-30m以下的宁芜梅山铁矿和地表-600m以下庐枞泥河铁矿为典型代表;而攀西地区平川铁矿的赋矿岩体为一套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基性-超基性的次火山岩,矿体出露地表。泥河→梅山→平川铁矿的赋矿次火山岩体依次为偏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三个矿床虽然都是陆相火山岩型铁矿,但是产出的地质背景、赋矿岩体、控矿构造、成矿作用、成矿流体及矿石组构等方面都有所差异。本次研究,以宁芜盆地梅山铁矿床、庐枞地区泥河铁矿床以及攀西地区平川铁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矿相学理论指导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矿石组构学研究,并结合矿床地球化学和流体地质学等理论知识,选择具代表性的标型矿物组合通过探寻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流体性质及同位素组成在不同成矿环境的指纹信息,反馈不同成矿地质作用对标型矿物形成的制约作用,旨在揭示不同陆相火山岩系列的铁矿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的共性及差异性。本次研究对深入认识陆相火山岩铁矿成矿作用,总结完善该类型铁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及推动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成果如下:(1)矿石组构学梅山铁矿早阶段伴随有网脉浸染状磁铁矿矿化,形成浸染状、网脉状贫矿体,晚阶段发生富矿流体的充填,形成块状富矿体;中期蚀变作用阶段磁铁矿发生赤铁矿化等,形成假象-半假象赤铁矿。典型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脉状-网脉状结构、格状结构、共结边结构、生长环边结构等。泥河铁矿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格状结构、脉状-网脉状结构等。平川铁矿矿山梁子矿段和道坪子矿段的矿石构造主要有致密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似海绵陨铁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碎裂结构。总体来说,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赤铁矿、黄铁矿及菱铁矿。泥河铁矿床以次火山热液交代作用为主;梅山铁矿床以次火山热液交代作用为主,充填作用为辅;平川地区道坪子-矿段梁子矿段以充填成矿为主,交代作用为辅;平川烂纸厂矿段为火山沉积-变质成矿。(2)成矿期及成矿阶段的划分泥河铁矿和梅山铁矿都经历了三个成矿期,包括晚期岩浆结晶分异期,气水-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泥河铁矿床的气水-热液成矿期可分为碱交代作用阶段、硬石膏-透辉石-磁铁矿化阶段、铁硫-钙充填交代阶段及硅化-泥化水热交代阶段。梅山铁矿在岩浆成矿期已经开始富集成矿物质,可进一步划分为岩浆结晶分异阶段、碱性长石化阶段及硬石膏-(磷灰石)-磁铁矿-透辉石/石榴石阶段;气水-热液成矿期划分为硬石膏-(磷灰石)-黄铁矿-磁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磁铁矿阶段、含水硅酸盐矿物叠加作用阶段、硬石膏-黄铁矿化阶段及硅化-泥化-碳酸盐化阶段。平川铁矿在不同矿段表现出不同的成矿类型。基本上,成矿期可划分为岩浆分异期(大杉树矿段)、火山喷发-沉积期(烂纸厂)、次火山热液期(矿山梁子、道坪子矿段)和后生改造期。(3)磁铁矿的成因特征①磁铁矿至少可分为三个世代:早期为细粒它形磁铁矿,呈稀疏浸染状分布于赋矿次火山岩体中;中期为硬石膏-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化阶段(梅山、泥河)或(金云母)(蛇纹石)-磷灰石-磁铁矿化阶段(平川)以浸染状-块状构造产出的磁铁矿石,磁铁矿呈细粒它形粒状结构:晚期为以硬石膏-石英/碳酸盐-磷灰石-磁铁矿阶段脉状-网脉状构造产出的粗粒-伟晶状磁铁矿(泥河)、致密块状磁铁矿(梅山)或细粒碳酸盐-(硫化物)-磁铁矿阶段以梳状构造(矿山梁子)产出的中粗粒磁铁矿。根据其产出组构特征,一般早期为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中期为次火山岩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为主矿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晚期为热液充填成矿。②磁铁矿晶胞参数:梅山及泥河铁矿床的晶胞参数(ao为8.38892-8.39057nm和8.38630-8.38965nm)分布在接触交代和热液交代型磁铁矿范围内,应为热液交代成因。而平川铁矿(包括矿山梁子和道坪子)磁铁矿的晶格常数ao分别为8.392-8.395nm和8.391-8.398nm,显示磁铁矿主体为热液交代成因,部分可能为岩浆作用形成。③梅山铁矿早期深部辉长闪长玢岩中的磁铁矿属于富钛低镁型-富钛富钒型;而后期接触交代作用下形成的磁铁矿属于低钛富镁型-低钛富钒型。泥河铁矿早期磁铁矿颗粒为富钛低镁型-富钛富钒型;泥河铁矿中期浸染状磁铁矿为低钛低镁型-低钛富钒型;晚期粗粒脉状磁铁矿Ti02含量在1%左右波动,比较偏过渡类型。矿山梁子及道坪子主矿体磁铁矿石矿山梁子以低钛、低铝、高镁含量为特征。电子探针数据显示由泥河→梅山→平川,磁铁矿的TFeO、Fe2O3含量及Fe2O3/FeO值明显增加,FeO含量明显降低,这可能与成矿溶液中铁质含量、成矿作用形式及矿质沉淀的空间位置有关。④梅山铁矿磁铁矿TiO2、Al2O3、MgO和MnO的对数分布图显示,A1203略负向偏倚分布,MgO、TiO2和MnO均呈较明显的负向偏倚特征,与岩浆型磁铁矿相似,可能为该区后期磁铁矿继承了部分岩浆结晶分异期的元素。泥河铁矿磁铁矿MnO、MgO略具对数负向偏倚分布,整体与火山岩型磁铁矿较为相似。平川铁矿道坪子矿段整体与矽卡岩型磁铁矿较为相似,可能与成矿期后大量的碳酸盐交代作用有关。⑤磁铁矿TiO2-Al2O3-MgO, TiO2-Al2O3-(MgO+MnO)成因图解显示,平川矿山梁子及道坪子主矿体磁铁矿具明显的热液交代和接触交代作用特征,而烂纸厂为沉积变质作用而成;泥河铁矿特征值分布集中,为与中性岩浆有关的火山岩型-热液型过渡类型;梅山铁矿特征值分布非常分散,为明显的过渡性成矿。⑥不同类型矿床、不同矿石结构和构造产出的磁铁矿TiO2-Al2O3-(MgO+MnO)成因图解也具有一定规律性。梅山铁矿磁铁矿为与火山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成矿,脉状矿石为岩浆期后矿质充填形成,以它形细粒结构集合体为特征;角砾状矿石及块状矿石则是早期热液交代萃取围岩中的铁质,晚期矿质大规模沉淀而成,该作用过程中发育区内最广泛的浸染状磁铁矿化,磁铁矿受后期热液作用的影响而被交代溶蚀呈残余结构。泥河铁矿磁铁矿主要分布于Ⅱ、Ⅲ、Ⅳ区的过渡区间,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斑杂状构造→伟晶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网脉浸染状磁铁矿石中磁铁矿由火山岩型→岩浆型→热液型逐渐过渡,但浸染状磁铁矿石、伟晶状磁铁矿石及块状磁铁矿石受热液交代混染分布略分散。从磁铁矿产出结构特征来看,细粒它形结构与交代残余结构磁铁矿主要为火山岩型,粗粒自形-它形粒状结构磁铁矿偏向于热液成因,与区内以次火山岩-热液成矿特征较为一致。平川矿山梁子及道坪子矿段磁铁矿几乎都分布于矽卡岩型区域内,仅道坪子矿段发育的浸染状、细脉状磁铁矿石受地层混染而有向热液型过渡的趋势,矿山梁子矿段应该为富铁质矿浆沿本区火山机构及区内构造薄弱面充填成矿,受区内碳酸盐围岩影响。烂纸厂矿段磁铁矿为典型的沉积变质成因类型。⑦磁铁矿H-O稳定同位素:梅山磁铁矿H-O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总体显示岩浆水(5DH2O=-73-84%o,δ18OH2O=6.68-8.9‰)的特征,大气降水混入不明显。泥河磁铁矿H-O同位素特征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成矿晚阶段则主要为天水。平川磁铁矿δ18OMt介于5.6-10.3‰之间,明显区别于岩浆型磁铁矿和沉积变质型磁铁矿,与辉长质岩浆(δ180=5.5~7.4‰)相近,说明形成磁铁矿的氧与深部岩浆源具有亲缘关系。成矿热液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岩浆体系,和区内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但因碳酸盐脱碳作用而具有低δD和高δ180特征。(4)蚀变-矿化分带规律梅山铁矿围岩蚀变空间上,自下而上,分为岩体深部浅色蚀变带、接触带附近深色蚀变带和上部安山质火山岩中浅色蚀变带,磁铁矿化开始于岩体深部浅色蚀变带,在接触带附近深色蚀变带富集。泥河铁矿床矿体,自下而上分为①下部浅色蚀变带、②深色蚀变带、③叠加蚀变带及④上部浅色蚀变带。分别对应钠长石化、紫色硬石膏-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化、含石英-赤铁矿-(菱铁矿)-浅色硬石膏-黄铁矿化及硅化-泥化。次生石英岩化是磁铁矿化的远程指示性蚀变,膏辉岩化出现在近矿和容矿蚀变带,钠长石化大规模发育标志铁矿化作用的开始,亦即深部找矿勘探的终止。平川铁矿的道坪子矿段V号矿体产于辉长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具充填交代成因,围岩蚀变相对较为发育,可划分为4个蚀变带:①蛇纹石化大理岩带、②金云母-蛇纹石-磁铁矿化带、③金云母-透闪石化带、及④绿帘石-阳起石-透辉石化带。各蚀变带渐变过渡,向接触带两侧蚀变程度逐渐减弱。金云母-蛇纹石-磁铁矿带是主要赋矿部位,主要发育在细粒辉绿辉长岩中,金云母和蛇纹石是近矿围岩蚀变标志。(5)蚀变-矿化作用过程中的元素迁移本次研究的陆相火山岩型铁矿中泥河铁矿具有保存最完整及最典型的蚀变分带特征,因此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对蚀变-矿化作用过程进行探讨,分析元素迁移规律。针对泥河铁矿床蚀变矿化带对蚀变岩主量元素分析,以早期蚀变岩石为原岩与稍晚期蚀变岩石的不活动元素拟合最佳等浓度方程,采用改良后的等浓度图法(The Isocon Diagram)来定量探讨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特征。早期碱交代作用阶段以Na质富集为主,代表着铁矿化作用的开始。Fe质迁移与Na质富集为负相关,与P富集呈正相关关系。深色蚀变带以铁、镁、钙交代作用为主,膏辉岩以强烈富集Ca、Mg,弱富集Fe、Si为特征,为磁铁矿化过程富集Fe、P提供物质基础。叠加蚀变带以铁、硫、钙充填交代作用为主,早期赤铁矿-(菱铁矿)-硬石膏-黄铁矿化过程伴随强烈的硅酸盐矿物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水解,富集Fe、P、S和LOI,强烈亏损Ca、Mg;黄铁矿-硬石膏化蚀变岩以强烈富集Ca、Sr和Ba,强烈亏损Al、Si、K、Mg和Na,较亏损P为特征,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可能与硬石膏大规模沉淀有关。上部浅色蚀变带以硅、钾、铝水热交代作用为主,水云母-高岭土带富集K、Al,而早期蚀变迁移出的Si质则在次生石英岩化带沉淀形成硅质岩壳,磁铁矿化强度与硅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区内硅质的大规模沉淀标志着铁矿成矿作用过程全部结束。在整个矿化作用过程中Ti仅在磁铁矿大规模沉淀时发生类质同象置换而迁移,在其它蚀变过程中均以不活动组分存在。钠长石化的大量出现标志着铁矿化的开始;膏辉岩化是近矿和容矿蚀变;次生石英岩化是远程指示性蚀变。泥河铁矿床早期发育于辉石粗安玢岩体中的蚀变矿化过程微量稀土元素未发生明显的迁移。由辉石粗安玢岩内带至砖桥组粗安岩,微量-稀土元素逐渐降低,指示着稀土元素由内带向外带运移,亦指明了热液流体的运移方向。综上所述,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矿石组构学特征、磁铁矿成因标型特征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显示,铁质来源与岩浆岩密切相关。中性和基性-超基性火山岩系列铁矿床产出于火山岩体内部或接触带部位,铁矿体以交代充填成矿为主,均发育浸染状矿化、块状矿化及脉状-网脉状矿化,局部发育角砾状矿化。由于矿体产出位置及成矿环境差异导致产出不同类型矿石组构特征及磁铁矿类型。磁铁矿化学成分特征表明浸染状细粒它形磁铁矿颗粒具有火山岩型或岩浆型-热液型过渡特征,说明其对火山岩中的铁质具有继承性特征。通过研究泥河铁矿各蚀变矿化带的元素迁移规律结合区内成矿流体特征,探讨了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形成机制,并建立了蚀变-矿化模型。
张成[6](2012)在《宁芜盆地梅山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芜盆地地处扬子板块北缘,西临郯庐断裂带,属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发育的继承性火山岩断陷盆地。梅山铁矿床是宁芜盆地中典型的大型铁矿床,具有品位高、储量大等特点。目前关于矿床成因仍存在争议,主要成矿观点包括火山期后气、液交代矿床(张荣华等,1977),矿浆热液矿床(陈毓川,1981;袁家铮等,1997),类矽卡岩型矿床(毛景文等,2012),对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具有科研及生产的双重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梅山铁矿进行了细致野外地质调查,开展了岩相学、矿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工作,研究了梅山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并得到以下新认识:矿床主矿体内含大量矽卡岩型矿物,具有类矽卡岩成因成矿特点;边部网脉浸染状矿石具有热液交代特征。该矿床成矿经历了类矽卡岩阶段、网脉浸染状磁铁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碳酸盐阶段。类矽卡岩成矿阶段是主成矿阶段,主要形成块状和斑点状磁铁矿矿石。矿床中磁铁矿稀土元素Eu为负异常,与辉长闪长玢岩稀土元素特征相似,表明梅山铁矿床磁铁矿与辉长闪长玢岩可能同源,为同一火山旋回之产物。矿床中黄铁矿的δ34S范围分布在8.9‰-14.3‰,平均值为11.9‰,较典型岩浆硫的值明显偏高;石膏的δ34S值为18.5‰-23.3‰,平均值为21.43‰,具海相硫酸盐的典型特征。表明矿床中硫化物及硫酸盐的S均来自于三叠纪膏岩层,硫化物由SO2-4还原形成,不排除少量硫来自岩浆热液的可能性。矿床中菱铁矿δ13CV-PDB值为0.1‰-0.9‰,平均0.5‰,方解石δ13CV-PDB值为-5.3‰-1.6‰,平均为-1.12‰,具海相碳酸盐的典型特征,表明成矿后期形成的菱铁矿及方解石中碳主要来自下部地层中的海相碳酸盐,少部分可能来自于热液,这与硫同位素研究结果完全一致。岩浆/热液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同化混染了膏盐层中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石盐;硫酸盐与岩浆和热液中的Fe2+反应形成磁铁矿/赤铁矿富集成矿,硫酸盐自身则被还原形成硫化物;碳酸盐与硅酸盐岩浆反应则形成矽卡岩;石榴石等矽卡岩矿物普遍发生了强烈的菱铁矿化,产出位置远离碳酸盐地层,与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存在明显差异。综上所述,梅山铁矿床应属于类矽卡岩型-热液交代型铁矿。
李晓晖[7](2015)在《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及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近年来,随着未发现的地表矿、浅部矿及易识别矿的日益减少,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找矿勘探工作已转向寻找隐伏矿、难识别矿。然而,深部隐伏矿体在地表的异常指示往往较弱,这对于基于异常理论的成矿预测评价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当前的成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机遇。因此,将三维地质信息技术与成矿定量预测方法相结合,建立相对完善的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体系及软件系统平台,对于新时期的找矿勘探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的实际需要,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及流程,并依此设计实现了针对于隐伏矿体的三维成矿定量预测评价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融合了当前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的最新方法及成果,与实际预测工作联系紧密。基于该系统平台,本文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内钟姑矿田作为实例,针对矿床、矿田两个尺度分别开展了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并详细对比分析了不同定量预测评价方法在三维成矿预测研究中的有效性及预测效率。对比研究显示,针对于三维环境下的成矿定量预测评价,基于连续型数据的预测效率明显优于基于布尔型数据的预测效率;Logistic回归方法及神经网络方法由于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因此能够更好的挖掘控矿与指示要素信息中的非线性特征,因而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及预测效率。依据预测结果,研究在钟姑矿田内圈定了多处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开展钟姑矿田深部隐伏矿体找矿及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预测结果显示在已知矿床的深边部存在较高的成矿潜力,值得开展进一步的找矿勘探工作。此外,通过实例研究也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方法与体系能够较好的应用于矿床及矿田尺度的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工作;开发实现的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及适用性,能够更为深入的推进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及理论的实际应用,对于进一步推动深部隐伏矿体找矿和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吴纪修[8](2010)在《白象山铁矿富水巷道围岩稳定性及其支护体系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杂富水铁矿在开发过程中,时常伴随着突水灾害的发生。本论文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复杂富水矿床开采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编号:2006BAB02A01),在对典型复杂富水铁矿区—白象山铁矿的复杂水文地质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影响矿床突水的主要因素,运用FLAC3D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渗流条件下不同断层倾角穿脉围岩系统三维数值模型,探索和研究在不同侧压力系数、不同断层倾角条件下防水岩柱的留设宽度及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和突水风险性的影响作用规律。并将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应用于突水防治的实践,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成果,为该类富水矿床的地下水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如下:⑴在对白象山铁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剖析在基建及开采阶段影响矿床突水的主要因素。并探讨矿压、断裂、节理、裂隙,隔水层及含水层等多种因素对矿床突水的影响作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之上及时总结防治水经验,找出影响矿床突水的关键因素。⑵基于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抽取白象山铁矿-390-1号穿脉与导水断层交汇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穿脉巷道遇导水断层围岩系统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拓展建立穿脉巷道与不同倾角断层交汇数值模型,研究在不同侧压力系数、不同断层倾角条件下防水岩柱的留设宽度,并探讨和研究在巷道开挖扰动下围岩系统的应力及应变场变化规律以及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和突水风险性的影响作用规律。⑶在穿脉围岩系统三维数值模型的基础之上,仍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更进一步探讨在铁矿含矿层完全疏干条件下巷道开挖揭露断层时围岩在不同侧压力系数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规律,以及不同支护方式的加固机理,定量化的模拟在矿压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支护方式的加固效果及破坏可能;定量分析和优化支护方案。
李晓晖,戴文强,袁峰,张明明,胡训宇,周涛发,李建设,陆三明[9](2018)在《三维成矿预测数据整合过程不确定性研究——以宁芜盆地钟姑矿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多元地学大数据的三维成矿预测方法是开展深部找矿预测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也是当前成矿预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大数据具有高维、混杂、非精确等特点,其分析处理过程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多元地学大数据整合是三维成矿预测的最终环节,其存在的不确定性将直接作用于预测结果,影响进一步的找矿应用和风险评估。本文以宁芜盆地钟姑矿田为例,从大数据思维出发,定量分析和度量预测要素和数学模型在数据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及对三维成矿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断裂构造、背斜轴部等预测要素的不确定性对三维成矿预测结果的影响最为强烈;数据整合模型中,较之Logistic回归模型和证据权重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可能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程度。进一步工作可通过增强上述预测要素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更多的数据整合模型进行更为全面的不确定性分析和评价,以获得更为可靠的三维成矿预测成果,从而降低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探风险。
廖宝胜[10](2018)在《玢岩型铁矿空间定位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以钟姑矿田典型矿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维成矿预测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国内外找矿勘查的重要手段,在深部矿、潜伏矿的资源评价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生命力。本文基于传统玢岩铁矿找矿模型,选择长江中下游研究程度较高的宁芜盆地钟姑矿田作为研究区,在全面收集地质资料数据与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三维距离场分析、隆起凹陷程度分析、地层组合熵分析、断裂等密度分析等多种三维空间分析方法,开展了研究区中白象山、姑山、杨庄、钟九等典型玢岩型铁矿床的地质要素三维空间分析。分析获得反映地质体与矿体之间空间关系的定量化数值后,通过数值统计、筛选、综合分析,得到可以表征钟姑矿田玢岩型铁矿床地质要素空间特征的定量化数值集合,建立三维矿床空间定位模型。利用矿床空间定位模型中的数值条件叠加约束,在研究区进行了同类型矿床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前人工作圈定的靶区进行对比,验证了空间定位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建立的钟姑矿田玢岩型铁矿床空间定位模型,反映了该地区玢岩型铁矿床的特征和规律,该模型及建立方法流程可推广至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矿床。论文工作是找矿模式定量化研究的探索性工作,可从新的侧面提高玢岩型铁矿床的研究程度,丰富定量化成矿预测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取得如下结论:(1)三维空间分析是研究地质现象一种有效方法,可综合多源多维异构数据,充分挖掘地质大数据中的隐藏规律和间接数据。(2)矿体Z轴高差分析可以反映出各地质要素在垂直距离上的距离特征;岩体顶面隆起凹陷度分析与顶面形态类型分析可以反映出岩体顶面的形态特征;地层组合熵分析可以反映出地质构造活动对地表的改造程度;断裂构造分析可以反映区域内受断层的影响程度。(3)仅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白象山、姑山、钟九铁矿床矿体多位于岩体顶面隆起处;白象山、姑山、钟九铁矿床矿床区域的构造比杨庄铁矿床更强烈;杨庄铁矿床比白象山、姑山、钟九铁矿床受断裂影响更小,这些结论和传统地质工作得出的结论一致。(4)三维空间分析获得的定量化数值,可反映玢岩型铁矿床地质体空间分布、形态、与成矿相关关系等特征,是用数据体现的矿床规律和找矿模型,为建立矿床空间定位模型奠定基础。(5)矿床空间定位模型,可直接用于三维成矿预测,其定量化预测指标更加精确、合理和有效,较之以往依据地质经验提出的大范围估计数值更具科学性。
二、关于白象山铁矿床矿质来源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白象山铁矿床矿质来源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宁芜盆地钟姑矿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依托项目支持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拟解决问题 |
1.2 地质成矿模拟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地质过程数值模拟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地质数值模拟相关软件及其发展 |
1.3 成矿过程数值模拟的难点及问题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路线 |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钟姑矿田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白象山铁矿床特征 |
2.3.2 杨庄铁矿床地质特征 |
2.3.3 姑山铁矿床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本理论及技术方法 |
3.1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2 力-热耦合数值模拟计算理论及方法 |
3.3 数值模拟流程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典型剖面的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1 地质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1.1 白象山典型剖面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1.2 杨庄铁矿床和姑山铁矿床联合剖面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2 模型力学及热力学参数设置 |
4.2.1 力学初始及边界条件、力学参数 |
4.2.2 热力学初始及边界条件、热力学参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芜盆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结果 |
5.1 杨庄铁矿床及姑山铁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 |
5.2 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 |
5.2.1 04线数值模拟结果 |
5.2.2 05线数值模拟结果 |
5.2.3 25线数值模拟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总结 |
6.1 模拟结果分析 |
6.1.1 杨庄铁矿床及姑山铁矿床 |
6.1.2 白象山铁矿床 |
6.2 模拟结果总结 |
6.2.1 杨庄铁矿床及姑山铁矿床 |
6.2.2 白象山铁矿床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数值模拟参数及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分析 |
7.1 杨庄铁矿床与姑山铁矿床数值模拟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7.1.1 速度场不确定性分析 |
7.1.2 应力场不确定性分析 |
7.1.3 热力场不确定性分析 |
7.2 白象山铁矿床数值模拟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7.2.1 速度场不确定性分析 |
7.2.2 应力场不确定性分析 |
7.2.3 热力场不确定性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2)宁芜盆地白象山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矿床地质背景 |
2. 1 区域地质 |
2. 2 矿床地质 |
3 力-热-流过程数值模拟 |
4 模拟与讨论 |
4. 1 典型剖面的选取 |
4. 2 模型及参数选择 |
4. 3 结果与讨论 |
4. 3. 1 体应变模拟结果 |
4. 3. 2 流体叠加体应变模拟结果 |
4. 3. 3 讨论 |
( 1) 模拟结果分析 |
( 2) 找矿指示意义 |
5 结论 |
(3)宁芜南段钟姑矿田的深部矿浆-热液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矿床地质特征 |
(1) 姑山式铁矿。 |
(2) 白象山式铁矿。 |
3 成矿地球化学 |
4 铁质来源 |
4.1 关于黄马青组中原生富铁沉积层的问题 |
4.2 关于闪长岩体提供铁质的问题 |
5 富铁岩浆的发生与演化 |
6 深部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模式 |
(5)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矿石组构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宁芜“玢岩铁矿”研究现状 |
1.2.2 庐枞铁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攀西地区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
1.2.4 矿石组构学研究现状 |
1.2.5 等浓度图法元素迁移规律研究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2.7 拟解决的问题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宁芜盆地 |
§2.2 庐枞盆地 |
§2.3 攀西平川地区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梅山铁矿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2 泥河铁矿 |
§3.3 平川铁矿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体地质特征 |
§3.4 成矿时限 |
3.4.1 火山岩年龄 |
3.4.2 次火山岩年龄 |
3.4.3 矿床成矿时代 |
第四章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简介 |
§4.1 样品准备及处理 |
§4.2 分析方法 |
4.2.1 爆裂温度测试分析 |
4.2.2 成矿流体成分分析 |
4.2.3 电子探针分析(EMP) |
4.2.4 主、微量地球化学分析 |
4.2.5 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
第五章 矿石组构学特征 |
§5.1 梅山铁矿 |
5.1.1 矿石矿物成分及矿石类型 |
5.1.2 矿石结构 |
5.1.3 矿石构造 |
5.1.4 矿物共生组合及蚀变矿化分带 |
5.1.5 成矿期次与矿化阶段 |
§5.2 泥河铁矿 |
5.2.1 矿石矿物成分及矿石类型 |
5.2.2 矿石结构 |
5.2.3 矿石构造 |
5.2.4 矿物共生组合及蚀变矿化分带 |
5.2.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的划分 |
§5.3 平川铁矿 |
5.3.1 矿石矿物成分及矿石类型 |
5.3.2 矿石结构 |
5.3.3 矿石构造 |
5.3.4 矿物共生组合及蚀变矿化分带 |
5.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第六章 典型矿物标型与蚀变-矿化模型 |
§6.1 典型矿物标型及矿石组构成因意义 |
6.1.1 磁铁矿 |
6.1.2 黄铁矿 |
6.1.3 菱铁矿 |
6.1.4 磷灰石 |
6.1.5 硬石膏 |
6.1.6 硅质岩 |
§6.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流体特征 |
6.2.1 泥河铁矿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2 梅山铁矿 |
6.2.3 平川铁矿 |
6.2.4 蚀变矿化作用过程及形成机制探讨 |
§6.3 蚀变-矿化找矿模型 |
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梅山铁矿床典型矿物及矿石结构显微照片 |
图版Ⅱ 梅山铁矿床典型矿石构造照片 |
图版Ⅲ 梅山铁矿床自下而上围岩蚀变分带特征 |
图版Ⅳ 泥河铁矿床典型矿物及矿石结构显微照片 |
图版Ⅴ 泥河铁矿床典型矿石构造照片 |
图版Ⅵ 平川铁矿床典型矿物及矿石结构显微照片 |
图版Ⅶ 平川铁矿床典型矿石构造照片 |
(6)宁芜盆地梅山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矿床地理位置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玢岩铁矿 |
2.2 矽卡岩型矿床 |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岩浆岩 |
3.3.1 火山岩 |
3.3.2 次火山岩 |
3.3.3 侵入岩 |
3.4 区域矿产 |
第四章 矿区地质 |
4.1 地层 |
4.2 矿区构造 |
4.2.1 矿区褶皱 |
4.2.2 矿区断裂 |
4.3 岩浆岩 |
4.4 矿床地质特征 |
4.4.1 矿体的分布及其形态特征 |
4.4.2 矿物成分 |
4.4.3 矿石结构 |
4.4.4 矿石构造 |
4.4.5 矿化蚀变 |
4.4.6 成矿期次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磁铁矿 |
5.1.1.1 样品的采集 |
5.1.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2 菱铁矿 |
5.1.3 石榴子石 |
5.1.4 磷灰石 |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分析 |
6.1 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关系 |
6.2 铁质来源问题 |
6.3 矿床成因讨论 |
6.4 梅山铁矿床与凹山、程潮等铁矿床的比较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及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2.4 成矿预测软件系统研究及开发现状 |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 |
2.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
2.1.1 基于轮廓线的显式三维建模方法 |
2.1.2 基于插值等势面的隐式三维建模方法 |
2.2 三维地球物理正反演方法 |
2.2.1 重磁三维地球物理正演方法 |
2.2.2 重磁三维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
2.3 三维空间分析方法 |
2.3.1 三维缓冲区分析方法 |
2.3.2 三维空间插值方法 |
2.3.3 三维数学形态学方法 |
2.3.4 三维地质构造曲面分析方法 |
2.3.5 三维切平面夹角分析方法 |
2.3.6 离散单元空间滤波 |
2.3.7 空间数据二值分类 |
2.4 定量预测评价方法 |
2.4.1 知识驱动的定量预测评价方法 |
2.4.2 数据驱动的定量预测评价方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系统设计与开发 |
3.1 系统设计 |
3.1.1 需求分析 |
3.1.2 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
3.2 开发模式及运行环境 |
3.3 数据库及管理模块设计与开发 |
3.3.1 结构及功能设计 |
3.3.2 开发与实现 |
3.4 资源储量估算模块设计与实现 |
3.4.1 结构及功能设计 |
3.4.2 开发与实现 |
3.5 三维地球物理正演模块设计与实现 |
3.5.1 结构及功能设计 |
3.5.2 开发与实现 |
3.6 三维空间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
3.6.1 结构及功能设计 |
3.6.2 开发与实现 |
3.7 三维预测评价模块设计与实现 |
3.7.1 结构及功能设计 |
3.7.2 开发与实现 |
3.8 小结 |
第四章 钟姑矿田三维成矿预测实例 |
4.1 地质背景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钟姑矿田地质背景 |
4.2 矿床尺度三维成矿定量预测 |
4.2.1 数据收集 |
4.2.2 三维地质体建模 |
4.2.3 成矿预测模型构建 |
4.2.4 三维空间分析及控矿指示要素提取 |
4.2.5 预测有效性分析 |
4.2.6 三维定量预测评价 |
4.2.7 预测方法对比及最终靶区圈定 |
4.3 矿田尺度三维成矿定量预测 |
4.3.1 数据收集 |
4.3.2 综合剖面构建 |
4.3.3 三维地质建模 |
4.3.4 成矿预测模型构建 |
4.3.5 三维空间分析及控矿指示要素提取 |
4.3.6 三维定量预测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白象山铁矿富水巷道围岩稳定性及其支护体系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突水机理、预测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防水岩(矿)柱留设的研究 |
1.2.3 其他新理论方法的应用 |
1.2.4 地下洞室支护结构计算理论研究 |
1.2.5 白象山铁矿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白象山铁矿概况与主要水文地质条件 |
2.1 矿区概况 |
2.2 矿区地质及构造概况 |
2.2.1 矿区地质概况 |
2.2.2 矿区构造概况 |
2.3 矿区地下水分布规律 |
2.3.1 矿区内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 |
2.3.2 矿区内的主要含水带 |
2.4 矿区内地下水边界条件及变化规律 |
2.4.1 地表水及地下水变化动态规律 |
2.4.2 矿区内地下水水力联系 |
2.4.3 矿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 |
2.4.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象山铁矿床突水因素分析及突涌水量预测 |
3.1 白象山铁矿床突水条件分析 |
3.1.1 白象山铁矿床矿压影响突水条件分析 |
3.1.2 白象山铁矿床断裂影响突水条件分析 |
3.1.3 白象山铁矿床节理、裂隙影响突水条件分析 |
3.1.4 白象山铁矿床隔水层影响突水条件分析 |
3.1.5 白象山铁矿床含水层影响突水条件分析 |
3.1.6 封堵不良钻孔的分布及影响突水条件分析 |
3.2 白象山铁矿涌水量预测 |
3.2.1 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 |
3.2.2 地下水动力学法预测矿坑系统涌水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巷道遇断层防水岩柱留设研究 |
4.1 巷道遇断层防水岩柱留设计算分析 |
4.1.1 巷道防水岩柱留设因素分析 |
4.1.2 巷道防水岩柱留设宽度计算 |
4.2 FLAC3D流固耦合基本理论及计算分析特点 |
4.2.1 FLAC3D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4.2.2 FLAC3D计算分析特点 |
4.3 巷道遇断层防水岩柱留设数值模拟研究 |
4.3.1 构建地质模型的意义 |
4.3.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4.3.3 地质模型的概化 |
4.3.4 渗流岩体模拟的假设条件及边界条件 |
4.3.5 力学边界条件 |
4.3.6 渗流边界条件 |
4.4 材料参数选择 |
4.4.1 含矿层中等富水带Fe-I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 |
4.4.2 断层物理力学参数选择 |
4.4.3 断层物理力学参数选择 |
4.5 断层影响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变及应力场分析 |
4.5.1 侧压力系数为1.2 时巷道围岩应变及应力场分析 |
4.5.2 侧压力系数为1.0 时巷道围岩应变及应力场分析 |
4.5.3 侧压力系数为0.5 时巷道围岩应变及应力场分析 |
4.6 侧压力系数为1.2 时防水岩柱留设分析 |
4.7 侧压力系数为1.0 时防水岩柱留设分析 |
4.8 侧压力系数为0.5 时防水岩柱留设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巷道遇断层支护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
5.1 巷道遇断层支护的原则 |
5.2 喷射混凝土加固机理与技术 |
5.2.1 喷射混凝土加固机理与技术 |
5.2.2 锚杆作用机理 |
5.2.3 钢筋网作用机理 |
5.2.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衬砌支护作用 |
5.2.5 支护结构模型的建立 |
5.3 开挖无支护时应力场分析 |
5.3.1 开挖揭露断层时最大主应力分析 |
5.3.2 开挖揭露断层时最小主应力分析 |
5.4 开挖无支护时变形场分析 |
5.4.1 开挖揭露断层时位移场分析 |
5.4.2 开挖揭露断层时塑性区分析 |
5.5 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设计 |
5.5.1 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
5.5.2 喷射混凝土支护加固机理及加固效果分析 |
5.6 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结构设计 |
5.6.1 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
5.6.2 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加固机理及加固效果分析 |
5.7 喷射混凝土+锚杆+二次砌衬支护结构设计 |
5.7.1 喷射混凝土+锚杆+二次砌衬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
5.7.2 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二次砌衬加固机理及效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项目 |
致谢 |
(9)三维成矿预测数据整合过程不确定性研究——以宁芜盆地钟姑矿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三维成矿预测 |
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结果 |
3.1 三维预测要素不确定性分析 |
3.2 数据整合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三维预测要素不确定性 |
4.2 数据整合数学模型不确定性 |
5 结论 |
(10)玢岩型铁矿空间定位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以钟姑矿田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玢岩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矿田地质背景 |
2.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地质数据库建立与三维地质建模 |
3.1 地质数据库 |
3.1.1 数据收集整理 |
3.1.2 地质数据库 |
3.2 三维地质建模 |
3.2.1 建模方法介绍 |
3.2.2 三维地质建模 |
第四章 三维空间分析 |
4.1 距离场分析 |
4.1.1 三维欧式距离场分析 |
4.1.2 矿体Z轴高差分析 |
4.2 岩体顶面隆起凹陷分析与岩体顶面形态类型分析 |
4.2.1 岩体顶面隆起凹陷分析 |
4.2.2 岩体顶面形态类型分析 |
4.3 地层组合熵分析 |
4.4 断裂线性构造分析 |
第五章 空间定位模型建立和成矿预测 |
5.1 空间定位模型建立 |
5.2 成矿预测运用及结果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关于白象山铁矿床矿质来源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宁芜盆地钟姑矿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D]. 贾蔡.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2]宁芜盆地白象山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数值模拟[J]. 贾蔡,袁峰,张明明,李晓晖,周涛发,邵尉,郑通科,高道明. 岩石学报, 2014(04)
- [3]宁芜南段钟姑矿田的深部矿浆-热液系统[J]. 侯通,张招崇,杜杨松. 地学前缘, 2010(01)
- [4]关于白象山铁矿床矿质来源的讨论[J]. 赵永鑫. 地质科技情报, 1983(S1)
- [5]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矿石组构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D]. 江满容.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 [6]宁芜盆地梅山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张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7]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及系统开发[D]. 李晓晖.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5)
- [8]白象山铁矿富水巷道围岩稳定性及其支护体系数值模拟研究[D]. 吴纪修.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5)
- [9]三维成矿预测数据整合过程不确定性研究——以宁芜盆地钟姑矿田为例[J]. 李晓晖,戴文强,袁峰,张明明,胡训宇,周涛发,李建设,陆三明. 岩石学报, 2018(11)
- [10]玢岩型铁矿空间定位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以钟姑矿田典型矿床为例[D]. 廖宝胜.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