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并脊天牛属的区系分析(鞘翅目:天牛科)(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月[1](2021)在《神农架林区访花天牛与蜜源植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谭春艳,熊昊洋,陈斌[2](2020)在《重庆大巴山区天牛总科昆虫的分类和地理区系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重庆大巴山区的天牛总科(Cerambycoidea)昆虫的种类和地理区系分布特征。【方法】以重庆市下辖的城口、巫溪、巫山等3县的全境为调查范围,采取样线法、灯诱法和马来氏网法对天牛总科昆虫进行野外调查,并对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和地理区系分析。【结果】鉴定出天牛总科昆虫标本共计392头,其中隶属天牛科(Cerambycidae)的有5亚科、53属、80种,为重庆市新纪录种、大巴山区新纪录种的分别有22,64种。整理出最新的重庆大巴山区天牛总科名录,分属于天牛科5亚科62属90种。重庆大巴山区的天牛总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中区占主要成分,与西南区、华南区和华北区联系紧密,与青藏区关系最远。【结论】初步掌握了重庆大巴山区天牛总科昆虫的基本组成,为后续研究和天牛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赵帅[3](2020)在《湖北省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湖北省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学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经调查统计湖北省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共有75种,隶属于4个亚科54属,其中,沟胫天牛亚科32属48种,占总属数的59.25%,占总种数的64.00%,是最大的亚科;天牛亚科17属22种,占总属数的31.48%,占总种数的29.33%;花天牛亚科3属3种,占总属数的5.55%,占总种数的4.00%;锯天牛亚科最少,2属2种,占总属数的3.70%,占总种数的2.66%。目前,这是记录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的第一份详细资料,研究发现1新种:中华华草天牛(Sinodorcadion chinense Xie&Wang,2020);1湖北新纪录属:六脊天牛属(Penthides Matsushita,1933);10湖北新纪录种:李氏纹虎天牛(Anaglyptus(Akajimatora)lizhigangi Li,2018)、寡白芒锦天牛(Acalolepta flocculata paucisetosa Gressitt,1938)、黑点象天牛(Mesosa(Perimesosa)atrostigma Gressitt,1942)、和平筒天牛(Oberea binhana Pic,1923)、日本原脊翅天牛(Atimura japonica Bates,1873)、黑翅短节天牛(Eunidia atripennis Yang,1988)、宝兴梭天牛(Ostedes binodosa Gressitt,1945)、齿角坡天牛(Pterolophia(Pterolophia)serrata Gressitt,1938)、三条艳虎天牛(Rhaphuma constricta Gressitt&Rondon,1970)和利天牛(Leiopus nigropunctatus Wallin,Kvamme&Lin,2012)。分析了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标本54属75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组成情况,结果显示: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区系有明显的中日界性质,与东洋界联系密切,而与古北界、新北界关系较远。其中跨中日界、东洋界两界分布的种类最多,共35种,占总种数的46.6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以华中区+华北区+华南区+西南区四区共有型种类最多,总计17种,占总数的22.66%。对于该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的调查运用了Shanno Wien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来计算比较,结果表明:(1)1000-1200m海拔区间天牛多样性指数最高,1700-2000m海拔区间多样性指数最低。500-1000m海拔区间均匀度指数最低,1200-1400m海拔区间均匀度指数最高。1000-1200m海拔区间优势度指数最低,1700-2000m优势度指数最高。(2)4月多样性指数最低,7月多样性指数最高。4月均匀度指数最低,9月均匀度指数最高。8月优势度指数最低,9月优势度指数最高。(3)针叶阔叶混交带多样性指数最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多样性指数最高。灌草丛带均匀度指数最低,常绿落叶灌木混交带均匀度指数最高。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优势度指数最低,针叶阔叶混交带优势度指数最高。
彭陈丽[4](2019)在《中国幽天牛亚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幽天牛亚科Spondylidin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全世界记载7族31属约150种,我国记录4族8属32种。幽天牛亚科昆虫的许多种类是重要的林木钻蛀性害虫,也是检疫性有害生物。该亚科是天牛科中较小的类群,但是分类研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分类系统变动频繁,部分族、属的划分一直存在争议;(2)部分种类在外部形态非常近似,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鉴定比较困难;(3)许多种类的成虫描述多为对颜色、体型等简单的外部形态描述,缺少生殖器、翅脉等一些细节性的描述及清晰图片。本文综述了幽天牛亚科的经济意义、分布及生物学、国内外分类研究等概况。论文对中国幽天牛亚科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雄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并对部分相似属种进行了DNA条形码研究,为我国幽天牛亚科的种类鉴定提供了依据,补充和完善了中国幽天牛亚科的分类系统;并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后翅翅脉特征及生物学特征对世界幽天牛亚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类学研究整理和鉴定了我国分布的幽天牛亚科4族8属32种,形成了幽天牛亚科昆虫名录,详细描述了各种的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并标注了与近似种之间的鉴别特征;依据成虫外部形态特征编制了族、属、种分类检索表;检视了幽天牛亚科模式标本3族6属19种;拍摄了幽天牛亚科4族8属25种的模式标本或定名标本成虫整体图。解剖并详细描述了中国幽天牛亚科3族6属10种雄性外生殖器、3族6属13种雌性生殖器,拍摄了60幅雄性外生殖器图片、26幅雌性生殖器图片,结果表明雌性生殖器特征在幽天牛亚科内不具显着分类意义;解剖了3族6属16种后翅并拍摄了16幅图片,结果表明后翅特征在幽天牛亚科内不具显着分类意义,总结了幽天牛亚科级后翅翅脉的特征。2.雄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选取了18个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对中国幽天牛亚科4族7属11种进行比较形态学研究,筛选出5个特征在族级水平具有分类意义,6个特征在幽天牛族内属级水平具有分类意义;2个特征在塞幽天牛属Cephalallus中具有分类意义,依据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编制了中国幽天牛亚科分族及中国幽天牛族分属的检索表。断眼天牛属Tetropium与幽天牛族Asemini的雄性外生殖器存在显着差异,断眼天牛属应提升为一独立的族(Tetropiini);塞幽天牛属Cephalallus与梗天牛属Arhopalus雄性外生殖器存在显着差异,塞幽天牛属应从梗天牛属移出,为一独立的属;大幽天牛属Megasemum与梗天牛属Arhopalus雄性外生殖器存在显着差异,大幽天牛属应为一独立的属。3.DNA条形码研究选取外部形态特征近似的塞幽天牛属Cephalallus 2种、梗天牛属Arhopalus 3种,获得24条COI基因序列,结合GenBank上已有的5条梗天牛属Arhopalus的序列进行DNA条形码研究。NJ法聚类分析中,不同属种各自聚为一支,塞幽天牛属与梗天牛属很好地分为两支;不同种类间遗传距离差异显着,ABGD法物种界定结果与使用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及形态分类鉴定结果相一致,表明DNA条形码是可用于梗天牛属、塞幽天牛属相似种类辅助鉴定的有效途径。4.系统发育研究基于筛选的成虫外部形态、后翅及生物学共71个特征,利用最大简约法对世界幽天牛亚科及包含其争议种在内的7族25属75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幽天牛亚科为单系群,并获得以下结论:族级系统发育关系:椎天牛族Spondylidini应归入幽天牛亚科,断眼天牛属Tetropium应提升为断眼天牛族Tetropiini;目前世界幽天牛亚科可分为7族,由亲缘关系远近可进一步为分两大支,椎天牛分支(Spondylidini+Asemini+Nothorhini+Tetropiini)及隐椎天牛分支(Saphanini+Anisarthrini+Atimiini),除隐椎天牛族Saphanini为并系群外,其余族均为单系群。属级系统发育关系:支持塞幽天牛属Cephalallus为一独立的属;梗天牛属Arhopalus为并系群;Drymochares和Michthisoma互为姐妹群。种级系统发育关系:斑点截尾天牛Atimia maculipuncta与Atimia juniperi(国外种)互为姐妹群;丽断眼天牛Tetropium gracilicum与Tetropium abietis互为姐妹群;阿奎断眼天牛Tetropium aquilonium与Tetropium cinnamopterum互为姐妹群;灰毛梗天牛Arhopalus deceptor与三脊梗天牛Arhopalus exoticus互为姐妹群;弧凹梗天牛Arhopalus biarcuatus与双坑梗天牛Arhopalus cavatus互为姐妹群。
任一方[5](2019)在《湖北长阳县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长江大学昆虫标本馆馆藏以及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野外采集的天牛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湖北省长阳县天牛科昆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描述了现有的湖北长阳县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并且对该区天牛科昆虫区系组成与分布格局方面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对近几年采集的湖北省长阳县天牛标本1600余号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共记述湖北省长阳县天牛科昆虫4亚科58属86种,编制了相关属的种检索表并且拍摄了每种天牛标本照片;其中包括2个湖北省新纪录属,8个湖北省新纪录种;另外研究还发现2个新种:十黑斑并脊天牛Glenea decemmaculata sp.nov和麻斑瘦象天牛Leptomesosa sparasutus sp.nov。整理得到锯天牛亚科(Prioninae)有2属2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45%和2.38%;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有5属5种:所占比例分别为8.62%,5.95%;天牛亚科(Cerambycinae)19属23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2.76%,27.38%;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32属54种:所占比例分别为55.17%,64.29%;以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2个类群占优势。2.分析总结了长阳县天牛标本58属86种在世界和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划分情况,结果显示:湖北省长阳县天牛昆虫区系有明显的中日界性质,与东洋界联系密切,而与古北界、新北界关系较远。其中跨“中日+古北+东洋”三界分布的种类最多,共计38种,占45.24%。在中国昆虫区系中长阳县天牛科昆虫以华北、华南、华中、西南四区共有型种类最多,总计24种,占总数的28.57%。对具海拔信息的天牛标本进行统计分析,一共有65种680头天牛标本。统计出0499海拔区间有33种309头天牛标本;500999m海拔区间有35种195头天牛标本;10001499m海拔区间有37种176头天牛标本。在不同海拔区间天牛个体数量间的关系呈依次递减:0499m>500999m>10001499m。在不同海拔区间天牛种类的关系呈依次递增:0499m<500999m<10001499m。3.长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采集点是在湖北省长阳县,标本馆馆藏着2012到2017年连续5年的长阳县青岗坪村天牛标本。对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初步得出青岗坪地区天牛科昆虫标本545头,共有42个种。其中苎麻双脊天牛(Paraglen ea fortunei)最多,共采集鉴定到172头,占比31.56%;其次是黄腹脊筒天牛(Nups erha testoceipes),共采集鉴定到61头,占比为11.12%。该地区的优势种为苎麻双脊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
路晓青[6](2019)在《陕西洋县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牛科(Cerambycidae)是鞘翅目(Coleoptera)中最大的科之一,全世界约有45000种,迄今为止,已记录的中国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有3100余种。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对农林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农、林业的发展。陕西洋县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区系十分复杂,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区域之一。然而目前还几乎未对洋县的天牛科昆虫分类展开系统性研究。鉴于此,本论文对洋县天牛科(Cerambycidae)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继而深入探讨分析了该县天牛科昆虫的种类和区系组成特点。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本论文共记录了陕西洋县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76种,分别隶属4亚科56属,其中陕西省新记录种7种,对每一种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拍摄了成虫照片。经调查发现: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是本地区最大亚科,其次是天牛亚科(Cerambycinae),锯天牛亚科(Prioninae)最少,仅采集到1种。区系分析表明:洋县位于东洋界,隶属华中区。在世界动物区划中一共有3大类3个分布类型,其中,跨“东洋界+古北界”两界分布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80.26%,仅在东洋界分布的较少,占总种数的18.42%;跨“东洋界+古北界+新北界”三区分布的最少,仅有1种,东洋界性质典型,与古北界联系极为密切,区系融汇度较高,与新北界联系较为疏远。在我国动物区划中一共有7大类20个分布型,4区分布型种类最多,共计21种,占总种数的27.63%,其中跨“华中+华北+东北+华南”4区分布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22.37%;其次是5区分布型,共16种,占总种数的21.05%;全国广布型种数最少,仅有3种,占总种数的3.95%,具明显特有型(华中区),与华北区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与东北区和蒙新区联系也较紧密,与青藏区关系最疏远。洋县与陕西省内其他地区天牛科昆虫相似性比较分析表明:洋县与佛坪县的相似性最大,其次是宁陕县,武功县和黄陵县均较小,太白县在秦岭南北坡均有分布的太白县相似性低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但高于武功县与黄陵县,说明秦岭对天牛科昆虫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阻隔作用陕西洋县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表明:不同海拔区间天牛群落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趋势为:1200-1500 m>900-1200 m>600-900 m>300-600 m;不同月份中天牛群落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顺序为:5月份>7月份>8月份>6月份。
杨益春[7](2019)在《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指明贺兰山是我国北方重要生物多样性中心“阿拉善-鄂尔多斯”中心的核心区域,研究该地区鞘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保护生物学意义。本项目以现有贺兰山地区的鞘翅目昆虫标本并结合野外调查为研究资料,系统整理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的物种组成及生境分布信息、区系特征,基于GIS技术以等面积栅格法收集鞘翅目昆虫的二元分布数据,采用多元分析的分层聚类方法和相关性研究,并以每个海拔段内分布的物种数为该海拔段内的物种丰富度,分析不同分类阶元及属、科区系分化强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Rapoport法则检验,分析鞘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阐明各项环境因子对鞘翅目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初阶段阐释了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其形成机制,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较为丰富,优势类群明显。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共2亚目12总科31科252属469种。步甲科、拟步甲科、金龟科、天牛科、象甲科和瓢虫科等6科为优势科,包含较多的属、种。新增贺兰山地区新纪录甲虫102种,新增宁夏新纪录22种,丰富了该地区和宁夏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在植被垂直带分布上,山地疏林带和山地灌丛带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较大的G-F指数。(2)贺兰山鞘翅目昆虫以古北界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明显的蒙新区系特征,并与东北和华北区系较为密切。垂直分布上,随海拔增高,古北界种类所占比例逐步增加。(3)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及区系分化强度分布格局在水平和垂直分布表现明显特点。在水平方向,鞘翅目昆虫不同阶元及区系分化强度在贺兰山中段具有最大值,南坡比北坡高,西段比东段高。区系分化强度的增加有利于物种丰富度的提高。基于二元相似性聚类,贺兰山甲虫分布聚为3个大的地理单元,即Ⅰ北坡强旱生景观甲中虫地理群,Ⅱ中西段半湿生景观甲虫地理群,Ⅲ中东及南坡半旱生景观甲虫地理群。随着海拔的升高,鞘翅目昆虫科、属和种均表现为不对称的单峰格局,属的区系分化强度呈上升趋势,科的区系分化强度呈单峰曲线。Rapoport法则验证表明,Stevens法、Pagel法和逐种法验证支持Rapoport法则,中点法不支持。(4)由海拔引起的水热因素影响鞘翅目昆虫及区系分化强度的分布格局。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科、属分化强度的共同主导因子。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科的区系分化强度和属的区系分化强度与年均温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年降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地形复杂程度增加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科、属分化强度增加。
王焓谕[8](2018)在《六种天牛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线粒体基因组因其组成稳定,含有大量分子标记,普遍为母系遗传,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天牛科隶属于鞘翅目叶甲总科,是鞘翅目昆虫中形态变异最具多样性的类群之一,同时也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相对于其它常见昆虫类群,天牛科昆虫只有13种进行了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而全世界已知天牛超过25000种。因此,本研究选择6种重要的林业天牛害虫测序,希望能增加天牛科物种线粒体基因组信息的丰富度,阐明其基因组结构特点,同时也为天牛科的系统发育提供一定有效信息。本研究采用Illumina结合传统sanger法测序获得靓眼斑天牛((Ommata notabilis)、拟腊天牛(Stenygrinum quadrinotatum)、桑并脊天牛(Glenea centroguttata)、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锯天牛(Prionus insularis)、单锥背天牛(Thraninus simplex)等六种天牛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注释和分析。同时,将测得的6种天牛与NCBI提交的其它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较全的22种天牛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的结果主要如下:1.靓眼斑天牛、拟腊天牛、单锥背天牛、褐梗天牛、锯天牛、桑并脊天牛的线粒体全基因组长度分别为 15715bp、16091bp、15561bp、15801bp、15641bp、15499bp,均含有37个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且未发现重排现象。2.6种天牛全线粒体基因组显示出了较高的AT偏好性且表现出了 一致的A偏斜和C偏斜,而线粒体基因组内部的组分大部分为T偏斜和G偏斜。3.6种天牛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大多以典型的ATN为起始密码子。靓眼斑天牛、拟腊天牛、褐梗天牛、桑并脊天牛的ND1基因以TTG为起始密码子。锯天牛的ND1基因以GTA为起始密码子,COI基因以CCG为起始密码子。6种天牛使用含A和U的密码子频率较高,如UUU、UUA、AUU、AUA等;使用氨基酸频率较高的是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丝氨酸(Ser)、苯丙氨酸(Phe)。4.在所测的6种天牛的tRNA的二级结构中,除了 tRNASer(AGN)缺失常规的DHU臂并以简单的碱基替代外,其它的tRNA都形成了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区别于其它节肢动物,tRNASer(AGN)的反密码子使用的是UCU而不是GCU。tRNA基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以G-U为主。A-G错配均存在于tRNATrp基因中,U-U错配均存在于tRNALeu(UUR)基因中。5.本研究对六种天牛的COI基因及AT-富集区进行一代扩增,发现这两个区域的二代测序结果与一代测序结果的匹配度达99.5%~100%。6.本研究通过对28个天牛科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后发现天牛科全线粒体基因组长度在1.54-1.66 kb之间,基因间的重复区主要出现在tRNATrp与tRNACys、COI和tRNATyr之间,间隔区主要出现在ND1和tRNASer之间。碱基组成中A+T含量在70%左右,且A的偏移值稍高于T。蛋白质编码基因长度变化最大的是ND3基因,最小的是COⅢ基因。ATP8基因进化速率最快,COI基因进化速率最慢。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大多以典型的ATN为起始密码子,以TAG、TAA或不完全的T、TA为终止密码子。7.利用天牛科28个物种的PCGs的数据集进行序列组成、遗传距离、序列异质性、碱基替换饱和等相关分析,并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序列组成分析显示COI基因保守位点百分比最高;遗传距离显示沟胫天牛亚科的云斑白条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小,瘦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的侧沟天牛属遗传距离最大;碱基替换性饱和分析及序列异质性分析表明天牛科物种的PCGs数据集可用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建树结果得到了传统分类学中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支持,两种不同的建树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基本确立了 6种天牛在系统树的进化位置,得到各亚科之间的关系为(沟胫天牛亚科+((幽天牛亚科+(膜花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暗天牛亚科+瘦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天牛亚科)))),支持花天牛亚科、沟胫天牛亚科、天牛亚科以及白条天牛族、楔天牛族、沟胫天牛族、虎天牛族的单系性。
杜志坚[9](2017)在《华南植物园迁地植物害虫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昆虫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生物防治、植物传粉、药用价值、农业生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害虫多样性是反映区域内自然资源及其保护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开展相关研究对保护昆虫多样性,促进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2016年,笔者对广东省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内的迁地保育植物进行害虫普查、室内饲养、标本整理鉴定及多样性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制定华南植物园内害虫名录,包括8目96科602属共计842种;其中鳞翅目37科346属509种,鞘翅目11科75属93种,半翅目31科138属185种,缨翅目2科17属23种,直翅目8科14属19种,膜翅目4科8属9种,等翅目2科3属3种,双翅目1科1属1种。2.对华南植物园的害虫群落物种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该园中以鳞翅目害虫为优势种群,占60.4%,其次为半翅目与鞘翅目,分别占22%和11%。在鳞翅目中,优势科分别为夜蛾科(Noctuidae)、螟蛾科(Pyralidae)和天蛾科(Sphingidae),半翅目中的优势科为蝽科(Pentatomidae)、缘蝽科(Coreidae)和蚜科(Aphididae),鞘翅目中的优势科为天牛科(Cerambycidae)、叶甲科(Chrysomelidae)和象甲科(Curculionidae)。3.通过调查并与历年害虫发生情况对比,发现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 Douglas)、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 pryeri Druce)、鸭脚木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alstonium Yang et Li)、棕翅长喙象(Xenysmoderes longirostris Hustache)、黄褐球须刺蛾(Scopelodes testacea Butler)、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ria Guenee)、白斑修虎蛾(Sarbanissa albifascia Walker)在华南植物园危害日趋严重,从潜在威胁害虫转变为主要防治对象,并对其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时期、寄主等进行观察及初步描述。4.采用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对鳞翅目害虫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植物园鳞翅目害虫中蛾类以夜蛾科(d=12.77)、螟蛾科(d=9.96)及天蛾科(d=8.74)丰富度指数较高,其多样性指数H′=1.831,均匀度指数J′=0.223;蝶类以蛱蝶科(d=6.30)和凤蝶科(d=5.57)丰富度指数较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H′=1.924和J′=0.304;夜蛾科、螟蛾科、天蛾科、蛱蝶科及凤蝶科害虫组成华南植物园优势种群。
任成龙[10](2017)在《中国锯天牛亚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锯天牛亚科(Prioninae)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本亚科在天牛科中是一个比较小的亚科,全世界记载有1000种以上,经本研究统计截止目前中国记录约7族30属117种。虽然该亚科种类较少,但是:(1)同属内的种类在外部形态上近似程度很高,因此对形态分类鉴定造成一定的困难;(2)较大部分种类存在种内变异,有时变异幅度较大。(3)在目前的分类系统中,分出的属级阶元较多而大多数属内种类较少。本论文详细介绍了锯天牛亚科昆虫的经济意义,并对国内外的分类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概述。重点针对目前锯天牛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不明确和前人在这方面研究的匮乏,本论文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和分子手段,对锯天牛亚科进行了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锯天牛亚科分类研究本论文在系统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锯天牛亚科的分类系统,编制了分族、分属、分种的分类检索表,发现一个中国新纪录种Aegosoma geroge Do,2015。根据物种的原始描述,实体标本以及模式标本的图片和其他学者的描述等信息,补充完善了锯天牛亚科7族30属117种详细的中文描述,拟定了1族10属44种的中文名称,并对每个种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分布重新核对,并标注了与近似种之间的鉴别特征。拍摄了6族19属49种雄性和4族9属16种雌性的成虫形态图。解剖了6族19属45种的雌雄性外生殖器,拍摄了部分特征图并对其进行特征比较,筛选了10个用于系统发育分析的特征。解剖了6族19属50种的后翅,拍摄翅脉特征图并进行特征比较,对翅脉在各族级具有分类意义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2.裸角天牛属分类鉴定选取裸角天牛属在中国分布的7个种共40号标本解剖了生殖器和后翅,并提取了14条COI序列。根据Ehara(1954)的研究认为,阳基侧突的长宽比和阳基的弯折程度是雄性外生殖器在天牛科中非常重要的分类特征。A.scabricorne(Scopoli,1763)和A.ornaticolle White,1853与A.sinica white,1853在阳基侧突端半部的形状与长宽比、阳基的弯折程度等存在稳定差异。由分子数据可以看出A.scabricorne(Scopoli,1763),A.ornaticolle White,1853和A.sinica white,1853种内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遗传距离,所以这三种应该为三个独立种。本研究结果支持了Danilevsky(2011)根据A.sinica ornaticollis Gressitt,1951与指名亚种外部形态的差异,将其提升为独立种的做法,同时也证实Scopoli(1763)将A.sinica white,1853中虫体颜色深棕色,前胸背板后缘在小盾片之上平直,不像中华裸角有稍微突出、小盾片也比较突出的个体选出建立了A.scabricorne(Scopoli,1763)的做法。另外,A.hainanensis Gahan,1900与指名亚种虽然在阳基侧突端半部的形状与长宽比、阳基的弯折程度等存在稳定差异,但是由于分子数据较少,未能对Danilevsky(2011)将其提升为独立种的做法提供较有力支持。A.katsurai(Komiya,2000)在生殖器与属内其他种类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在外部形态上差异也比较显着。但是由于缺少分子数据,我们无法对该种的属级归属问题做过多结论,只有更多的证据才能获得更准确的结论。3.中国锯天牛亚科的系统发育研究通过检视标本、查阅文献和对比模式照片等方式,筛选包括后翅翅脉特征和雌雄性生殖器特征的外部形态特征186个,采用MP法和NJ法,根据支序系统学原理,对中国锯天牛亚科昆虫7族30属117种进行了族级、属级和种级的系统发育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锯天牛亚科族间系统发育关系:扁角天牛族Anacolini、扁天牛族Eurypodini、锯天牛族Prionini和坚天牛族Callipogonini各自聚成一个单系群;密齿天牛族Macrotomini和长柄天牛族Remphanini两者互为姊妹群,亲缘关系较其他类群更近。根据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作者提出:密齿天牛族Macrotomini和细齿天牛属Rhaphipodus组成单系群,细齿天牛属Rhaphipodus应归属于密齿天牛族Macrotomini;裸角天牛族Aegosomatini为一个并系群,刺胸薄翅天牛属Spinimegopis应独立于裸角天牛族Aegosomatini之外,成立一个新族;蓝绿天牛属Vietetropis属内只有一种应归属于扁角天牛族Anacolini。(2)锯天牛亚科族内属间系统发育关系:(1)裸角天牛族Aegosomatini:Dinoprionus、拟裸角天牛属Metaegosoma、刺柄天牛属Baralipton、薄翅柄天牛属Megobaralipton、薄翅扁天牛属Rhineimegopis、婴翅天牛属Nepiodes、古薄翅天牛属Palaeomegopis、裸角天牛属Aegosoma和刺胸天牛属Spinimegopis各自聚成一个单系群;裸角天牛属Aegosoma和拟裸角天牛属Metaaegosoma属互为姐妹群,具有相比族内其它属更近的亲缘关系;(2)扁角天牛族Anacolini:寡节天牛属Casiphia、肚天牛属Drumontiana、托马斯天牛属Hystatoderes、塞天牛属Psephactus、扁角天牛属Sarmydus和蓝绿天牛属Vietetropis各自聚为一个单系群;蓝绿天牛属Vietetropis分化时间较早,具有更多的祖征;塞天牛属Psephactus与扁角天牛属Sarmydus互为姊妹群,两个属之间的亲缘关系比族内其他类群更为接近;在寡节天牛属Casiphia属中,Flabelloprionus亚属和Casiphia亚属互为姊妹群,两亚属之间的亲缘关系相比其它类群更为接近。(3)锯天牛族Prionini:土天牛属Dorysthenes、巨颚锯天牛属Macroprionus、中锯天牛属Mesoprionus、拟锯天牛属Prionoblemma、拟土天牛属Prionomma、接眼天牛属Priotyrannus和刺跗天牛属Psilotarsus各自聚成一个单系群;锯天牛属Prionus聚成一个并系群;土天牛属Dorysthenes和锯天牛属Prionus相比族内其它属具有更为近缘的关系,因此现行的锯天牛属Prionus应该含有隐存属,当然需要更充足的证据加以验证;巨颚锯天牛属Macroprionus、中锯天牛属Mesoprionus、拟锯天牛属Prionoblemma、拟土天牛属Prionomma、接眼天牛属Priotyrannus和刺跗天牛属Psilotarsus聚为一个单系群,这五个属相比其它类群亲缘关系更近。(4)其他:在Remphanini中,细齿天牛属Rhaphipodus和长柄天牛属Remphan互为姐妹群,具有相比族内其它属更近的亲缘关系;在密齿天牛族Macrotomini中,本天牛属Bandar和异胸天牛属Anomophaysis互为姊妹群,具有相比族内其它属更近的亲缘关系。(3)锯天牛亚科族内种间系统发育关系(1)裸角天牛族Aegosomatini:滇刺胸薄翅天牛Spinimegopis lividipennis(Lameere,1920)和西藏刺胸薄翅天牛Spinimegopis tibialis(A.White,1853),古薄翅天牛Palaeomegopis lameerei Boppe,1911和小宫古薄翅天牛Palaeomegopis komiyai Drumont,2006,台湾刺胸薄翅天牛Spinimegopis formosana formosana(Matsushita,1933)和台湾兰屿刺胸薄翅天牛Spinimegopis formosana lanhsuensis(Hayashi,1974),诺伯特刺胸薄翅天牛Spinimegopis delahayei Z.Komiya et Drumont,2007和藤田刺胸薄翅天牛Spinimegopis fujitai Z.Komiya et Drumont,2007分别两两互为姐妹群,每两种之间都具有比同属内其他种更近的亲缘关系。(2)扁角天牛族Anacolini:网翅寡节天牛Casiphia(Casiphia)inopinata Hüdepohl,1998和西藏寡节天牛Casiphia(Casiphia)thibeticola Fairmaire,1894两种互为姊妹群,两种同属于Casiphia亚属,相比其他种类关系较近;四川寡节天牛Casiphia(Flabelloprionus)szechuana(Heyrovsky,1933)和云南寡节天牛Casiphia(Flabelloprionus)yunnana Drumont et Z.Komiya,2002互为姊妹群,两种同属于Flabelloprionus亚属,相比其他种类关系较近;天目肚天牛Drumontiana amplipennis(Gressitt,1939)和戴尔肚天牛Drumontiana lacordairei(SEMENOV-TIAN-SHANSKIJ,1927)互为姊妹群,说明两者在该属中国分布的三个种中较为近缘;扁角天牛Sarmydus antennatus Pascoe,1867和娄氏扁角天牛Sarmydus loebli Drumont et Weigel,2010互为姊妹群,两者在属内亲缘关系较近。(3)锯天牛族Prionini:云南锯天牛Prionus lameerei Semenov,1927和齿跗锯天牛Prionus sifanicus Plavilstshikov,1934,赛氏锯天牛Prionus siskai Drumont et Z.Komiya,2006和单叶锯天牛Prionus unilamellatus Pu,1987分别两两互为姊妹群,每两者关系比同属内其它类群更近缘。云南锯天牛Prionus lameerei Semenov,1927、齿跗锯天牛Prionus sifanicus Plavilstshikov,1934、赛氏锯天牛Prionus siskai Drumont et Z.Komiya,2006和单叶锯天牛Prionus unilamellatus Pu,1987与锯天牛属其它类群组成并系群且分化时间较早,与锯天牛属其它种类差异较大。土天牛属内台湾土天牛Dorysthenes(Prionomimus)igai(Matsushita,1941)、沟翅土天牛Dorysthenes(Prionomimus)fossatus(Pascoe,1857)、丽土天牛Dorysthenes(Prionomimus)elegans elegans N.Ohbayashi,1981和石垣丽土天牛Dorysthenes(Prionomimus)elegans ishigakiensis N.Ohbayashi,1981均为单系群,组成一个种团,四种较其他种类关系更近。丽土天牛Dorysthenes(Prionomimus)elegans elegans N.Ohbayashi,1981和石垣丽土天牛Dorysthenes(Prionomimus)elegans ishigakiensis N.Ohbayashi,1981互为姊妹群,两者相对同属内其它类群关系较近。曲牙土天牛Dorysthenes(Cyrtognathus)hydropicus(Pascoe,1857)、钩突土天牛Dorysthenes(Baladeva)sternalis(Fairmaire,1902)、大牙土天牛Dorysthenes(Cyrtognathus)paradoxus(Faldermann,1833)和皱翅土天牛Dorysthenes(Prionomimus)pici Lameere,1912聚为单系群,组成一个种团,四种较其他种类关系更近。大牙土天牛Dorysthenes(Cyrtognathus)paradoxus(Faldermann,1833)和皱翅土天牛Dorysthenes(Prionomimus)pici Lameere,1912互为姊妹群,两者相对同属内其它类群关系较近。长牙土天牛Dorysthenes(Baladeva)walkeri G.R.Waterhouse,1840、蔗根土天牛Dorysthenes(Paraphrus)granulosus(J.Thomson,1861)、西藏土天牛Dorysthenes(Lophosternus)zivetta(J.Thomson,1877)和老挝土天牛Dorysthenes(Lophosternus)zivetta laosensis Gressitt et Rondon,1970聚为单系群,组成一个种团,四种较其他种类关系更近。
二、世界并脊天牛属的区系分析(鞘翅目:天牛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并脊天牛属的区系分析(鞘翅目:天牛科)(论文提纲范文)
(3)湖北省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天牛科昆虫分类研究情况 |
1.3 湖北省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概况 |
1.4 区系研究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标本 |
2.1.2 工具 |
2.2 研究途径 |
2.2.1 采集 |
2.2.3 标本的鉴定 |
第3章 天牛分类特征 |
3.1 虫体方向 |
3.2 头部分类特征 |
3.3 胸部分类特征 |
3.4 腹部分类特征 |
3.5 鞘翅分类特征 |
3.6 足分类特征 |
第4章 种类描述 |
4.1 锯天牛亚科Prioninae Latreille,1802 |
4.1.1 土天牛属Dorysthenes Vigors,1826 |
4.1.2 裸角天牛属 Aegosoma Audinet-Serville,1832 |
4.2 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 Latreille,1802 |
4.2.1 斑花天牛属Stictoleptura Casey,1924 |
4.2.2 小花天牛属Nanostrangalia chujoi(Mitono,1938) |
4.2.3 瘦花天牛属Strangalia Dejean,1835 |
4.3 天牛亚科Cerambycinae Latreille,1802 |
4.3.1 绿虎天牛属Chlorophorus Chevrolat,1863 |
4.3.2 格虎天牛属Grammographus Chevrolat,1863 |
4.3.3 纹虎天牛属 Anaglyptus Mulsant1839 |
4.3.4 艳虎天牛属 Rhaphuma Pascoe,1868 |
4.3.5 红胸天牛属Dere White,1855 |
4.3.6 纤天牛属Cleomenes Thomson, 1864 |
4.3.7 红天牛属Erythrus White, 1853 |
4.3.8 折天牛属Pyrestes Pascoe, 1857 |
4.3.9 瘤天牛属Gibbocerambyx Pic, 1923 |
4.3.10 皱胸天牛属Neoplocaederus Sama, 1991 |
4.3.11 褐天牛属Nadezhdiella Plavilstshikov, 1931 |
4.3.12 紫天牛属Purpuricenus Dejean, 1821 |
4.3.13 柄天牛属Aphrodisium Thomson,1864 |
4.3.14 拟柄天牛属Cataphrodisium Aurivillius,1907 |
4.3.15 茶色天牛属Oplatocera White, 1853 |
4.3.16 脊胸天牛属Rhytidodera White, 1853 |
4.3.17 拟蜡天牛属Stenygrinum Bates, 1873 |
4.4 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 Latreille, 1825 |
4.4.1 锦天牛属Acalolepta Pascoe,1858 |
4.4.2 多节天牛属Agapanthia Audinet-Serville, 1835 |
4.4.3 星天牛属Anoplophora Hope, 1839 |
4.4.4 黄星天牛属Psacothea Gahan, 1888 |
4.4.5 灰锦天牛属Astynoscelis Pic, 1904 |
4.4.6 白条天牛属Batocera Dejean, 1835 |
4.4.7 并脊天牛属Glenea Newman, 1842 |
4.4.8 墨天牛属Monochamus Dejean, 1821 |
4.4.9 粒翅天牛属Lamiomimus Kolbe, 1886 |
4.4.10 弱筒天牛属Epiglenea Bates, 1884 |
4.4.11 象天牛属Mesosa Latreille, 1829 |
4.4.12 污天牛属Moechotypa Thomson, 1864 |
4.4.13 脊筒天牛属Nupserha Chevrolat, 1858 |
4.4.14 双脊天牛属Paraglenea Bates, 1866 |
4.4.15 齿胫天牛属Paraleprodera Breuning, 1935 |
4.4.17 小筒天牛属Phytoecia Dejean, 1835 |
4.4.18 筒天牛属Oberea Dejean, 1835 |
4.4.19 粉天牛属Olenecamptus Chevrolat, 1835 |
4.4.20 重突天牛属Tetraophthalmus Dejean, 1835 |
4.4.21 短节天牛属Eunidia Erichson,1843 |
4.4.22 原脊翅天牛属Atimura Pascoe,1863 |
4.4.23 梭天牛属Ostedes Pascoe,1859 |
4.4.24 缝角天牛属Ropica Pascoe,1858 |
4.4.25 坡天牛属Pterolophia Newman, 1842 |
4.4.26 瘤筒天牛属Linda Thomson,1868 |
4.4.27 角胸天牛属Rhopaloscelis Blessing,1873 |
4.4.28 刺楔天牛属Thermistis Pascoe,1867 |
4.4.29 竿天牛属Pseudocalamobius Kraatz, 1879 |
4.4.30 六脊天牛属Penthides Matsushita,1933(湖北新纪录属) |
4.4.31 利天牛属Leiopus Audinet-Sreville,1835 |
4.4.32 华草天牛属Sinodorcadion punctulatum Gressitt, 1939 |
第5章 区系研究与分析 |
5.1 湖北省五峰后河天牛科昆虫种类组成 |
5.2 湖北省五峰后河天牛科昆虫区系分析 |
5.3 五峰后河天牛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分布情况 |
5.4 五峰后河天牛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分布情况 |
第6章 湖北省五峰后河天牛科昆虫多样性探究 |
6.1 不同海拔区间天牛科昆虫的多样性 |
6.2 不同月份天牛科昆虫的多样性 |
6.3 不同植被类型天牛科昆虫的多样性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分类研究 |
7.2 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 |
7.3 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图版 |
(4)中国幽天牛亚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经济意义 |
1.2 分布及生物学概述 |
1.2.1 分布 |
1.2.2 生物学 |
1.3 分类研究概况 |
1.3.1 分类地位 |
1.3.2 种类记述 |
1.4 天牛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概况 |
1.5 天牛DNA条形码研究概况 |
1.6 天牛系统发育研究概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和仪器设备 |
2.1.1 研究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搜集 |
2.2.2 分类研究 |
2.2.3 雄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 |
2.2.4 DNA条形码研究 |
2.2.5 系统发育研究 |
2.3 形态结构及常用分类特征 |
2.3.1 成虫 |
2.3.2 幼虫 |
2.3.3 蛹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分类学研究 |
3.1.1 幽天牛族Asemini Thomson, 1861 |
3.1.2 截尾天牛族Atimiini Le Conte,1873 |
3.1.3 椎天牛族Spondylidini Audinet-Serville,1832 |
3.1.4 断眼天牛族Tetropiini Seidlitz, 1891 |
3.2 雄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 |
3.2.1 特征选取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DNA条形码研究 |
3.3.1 计算遗传距离 |
3.3.2 聚类分析 |
3.3.3 物种界定 |
3.4 系统发育研究 |
3.4.1 外群和内群的选取 |
3.4.2 特征筛选及性状编码 |
3.4.3 构建特征矩阵和系统发育树 |
3.4.4 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1.1 分类学研究 |
4.1.2 雄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 |
4.1.3 DNA条形码研究 |
4.1.4 系统发育研究 |
4.2 讨论 |
4.2.1 幽天牛亚科与沟胫天牛亚科的亲缘关系 |
4.2.2 幽天牛亚科单系性的问题 |
4.2.3 族级系统发育关系 |
4.2.4 部分争议属种的归属问题 |
4.3 创新点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附录Ⅰ CATALOGUE OF SPONDYLIDINAE |
附录Ⅱ 中国幽天牛亚科名录 |
附录Ⅲ 幽天牛亚科系统发育特征矩阵 |
附图Ⅰ 中国幽天牛亚科成虫外形图 |
附图Ⅱ 幽天牛亚科部分模式标本图 |
附图Ⅲ 中国幽天牛亚科生殖器图 |
附图Ⅲ 中国幽天牛亚科生殖器图 |
附图Ⅳ 中国幽天牛亚科后翅翅脉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5)湖北长阳县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天牛科昆虫分类研究情况 |
1.1.3 长阳县地理位置 |
1.1.4 区系研究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标本来源 |
2.1.2 材料工具 |
2.2 方法 |
2.2.1 标本的采集 |
2.2.2 标本的保存 |
2.2.3 标本的制作 |
2.2.4 研究方法 |
第3章 天牛分类特征 |
3.1 分类特征 |
3.1.1 头部分类特征 |
3.1.2 胸部分类特征 |
3.1.3 腹部及鞘翅分类特征 |
3.1.4 足分类特征 |
第4章 种类记述 |
4.1 锯天牛亚科Prioninae Latreille,1802 |
4.1.1 土天牛属Dorysthenes Vigors,1826 |
4.1.2 扁天牛属Eurypoda Pasecoe,1867 |
4.2 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 Latreille,1802 |
4.2.1 日瘦花天牛属Japanostrangalia Nakane& Ohbayashi,1959 |
4.2.2 类花天牛属Metastrangalis Hayashi,1960 |
4.2.3 小花天牛属Nanostrangalia chujoi(Mitono,1938) |
4.2.4 斑花天牛属Stictoleptura Casey,1924 |
4.2.5 瘦花天牛属Strangalia Dejean,1835 |
4.3 天牛亚科Cerambycinae Latreille,1802 |
4.3.1 颈天牛属Aromia Audinet-Serville,1834 |
4.3.2 蜡天牛属Ceresium Newman,1842 |
4.3.3 长绿天牛属Chloridolum Thomson,1864 |
4.3.4 绿虎天牛属Chlorophorus Chevrolat,1863 |
4.3.5 红胸天牛属Dere White,1855 |
4.3.6 刺虎天牛属Demonax Thomson,1861 |
4.3.7 珊瑚天牛属Dicelosternus Ganhan,1900 |
4.3.8 红天牛属Erythrus White,1853 |
4.3.9 瘤天牛属Gibbocerambyx Pic,1923 |
4.3.10 格虎天牛属Grammographus Chevrolat,1863 |
4.3.11 褐天牛属Nadezhdiella Plavilstshikov,1931 |
4.3.12 肿角天牛属Neocerambyx Thomson,1861 |
4.3.13 尼辛天牛属Nysina Gahan,1906 |
4.3.14 茶色天牛属Oplatocera White,1853 |
4.3.15 长跗天牛属Prothema Lacordaire,1868 |
4.3.16 艳虎天牛属Rhaphuma Pascoe,1858 |
4.3.17 脊胸天牛属Rhytidodera White,1853 |
4.3.18 狭天牛属Stenhomalus White,1855 |
4.3.19 拟蜡天牛属Stenygrinum Bates,1873 |
4.4 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 Latreille,1825 |
4.4.1 锦天牛属Acalolepta Pascoe,1858 |
4.4.2 棘翅天牛属Aethalodes Ganhan,1888 |
4.4.3 多节天牛属Agapanthia Audinet-Serville,1835 |
4.4.4 安天牛属Annamanum Pic,1925 |
4.4.5 星天牛属Anoplophora Hope,1839 |
4.4.6 粒肩天牛属Apriona Chevrolat,1852 |
4.4.7 簇天牛属Aristobia Thomson,1868 |
4.4.8 灰锦天牛属Astynoscelis Pic,1904 |
4.4.9 眼天牛属Bacchisa Pascoe,1866 |
4.4.10 白条天牛属Batocera Dejean,1835 |
4.4.11 弱筒天牛属Epiglenea Bates,1884 |
4.4.12 勾天牛属Exocentrus Dejean,1835 |
4.4.13 并脊天牛属Glenea Newman,1842 |
4.4.14 粒翅天牛属Lamiomimus Kolbe,1886 |
4.4.15 瘦象天牛属Leptomesosa Breuning,1939 |
4.4.16 象天牛属Mesosa Latreille,1829 |
4.4.17 污天牛属Moechuotypa Thomson,1864 |
4.4.18 墨天牛属Monochamus Dejean,1821 |
4.4.19 脊筒天牛属Nupserha Chevrolat,1858 |
4.4.20 筒天牛属Oberea Dejean,1835 |
4.4.21 粉天牛属Olenecamptus Chevrolat,1835 |
4.4.22 双脊天牛属Paraglenea Bates,1866 |
4.4.23 齿胫天牛属Paraleprodera Breuning,1935 |
4.4.24 小筒天牛属Phytoecia Dejean,1835 |
4.4.25 广翅天牛属Plaxomicrus Thomson,1857 |
4.4.26 黄星天牛属Psacothea Gahan,1888 |
4.4.27 竿天牛属Pseudocalamobius Kraatz,1879 |
4.4.28 坡天牛属Pterolophia Newman,1842 |
4.4.29 重突天牛属Tetraophthalmus Dejean, 1835 |
4.4.30 毡天牛属Thylactus Pascoe, 1866 |
4.4.31 竖毛天牛属Thyestilla Aurivillius, 1923 |
4.4.32 泥色天牛属Uraecha Thomson, 1864 |
4.4.33 小枝天牛属Xenolea Thomson, 1864 |
第5章 区系研究与分析 |
5.1 湖北长阳县天牛科昆虫区系组成 |
5.2 在世界昆虫区系中长阳县天牛科昆虫的分布情况 |
5.3 在中国昆虫区系中长阳县天牛科昆虫的分布情况 |
5.4 不同海拔中天牛的种类和数量情况 |
5.5 长阳县天牛科昆虫属种组成 |
5.6 长阳县青岗坪村天牛科昆虫 |
致谢 |
参考 文献 |
附录1 |
图版 |
个人 简介 |
(6)陕西洋县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天牛研究情况 |
1.2.1 国外天牛研究情况 |
1.2.2 国内天牛研究情况 |
1.3 区系研究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和仪器设备 |
2.1.1 研究标本 |
2.1.2 仪器、试剂、工具 |
2.2 研究途径 |
2.2.1 野外采集所需工具及药品 |
2.2.2 野外采集方法 |
2.2.3 野外记录 |
2.2.4 标本的照相与图片的处理 |
2.2.5 标本的鉴定 |
2.2.6 区系分析 |
第3章 天牛科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及常用分类语 |
3.1 虫体的方向 |
3.2 头部 |
3.3 胸部 |
3.4 腹部 |
3.5 毛被 |
第4章 洋县天牛科昆虫分类与形态描述 |
4.1 锯天牛亚科Prioninae Latreille, 1802 |
4.1.1 土天牛属Dorysthenes Vigors, 1826 |
4.2 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 Latreille, 1802 |
4.2.1 伪花天牛属Anastrangalia Casey, 1924 |
4.2.2 真花天牛属Eustrangalis Bates, 1884 |
4.2.3 突肩花天牛属Anoploderomorpha Pic, 1901 |
4.2.4 花天牛属Leptura Linnaeus, 1758 |
4.2.5 拟矩胸花天牛属Pseudalosterna Plavilstshikov, 1934 |
4.2.6 斑花天牛属Stictoleptura Casey, 1924 |
4.2.7 异花天牛属Parastrangalis Ganglbauer,1889 |
4.2.8 直花天牛属Grammoptera Dejean, 1835 |
4.2.9 截翅眼花天牛属Dinoptera Mulsant,1863 |
4.2.10 银花天牛属Carilia Mulsant, 1863 |
4.3 天牛亚科Cerambycinae Latreille, 1802 |
4.3.1 尼辛天牛属Nysina Gahan, 1906 |
4.3.2 皱胸天牛属Neoplocaederus Sama, 1991 |
4.3.3 瘤天牛属Gibbocerambyx Pic, 1923 |
4.3.4 长绿天牛属Chloridolum Thomson, 1864 |
4.3.5 红胸天牛属Dere White, 1855 |
4.3.6 纤天牛属Cleomenes Thomson, 1864 |
4.3.7 折天牛属Pyrestes Pascoe, 1857 |
4.3.8 格虎天牛属Grammographus Chevrolat, 1863 |
4.3.9 绿虎天牛属Chlorophorus Chevrolat, 1863 |
4.3.10 刺虎天牛属Demonax Thomson, 1861 |
4.3.11 林虎天牛属Rhabdoclytus Ganglbauer, 1889 |
4.3.12 跗虎天牛属Perissus Chevrolat, 1863 |
4.3.13 脊虎天牛属Xylotrechus Chevrolat,1860 |
4.3.14 艳虎天牛属Rhaphuma Pascoe, 1858 |
4.3.15 肖亚天牛属Amarysius Fairmaire, 1888 |
4.3.16 紫天牛属Purpuricenus Dejean, 1821 |
4.3.17 拟蜡天牛属Stenygrinum Bates, 1873 |
4.3.18 短鞘天牛属Molorchus Fabricius, 1793 |
4.3.19 半鞘天牛属Merionoeda Pascoe,1858 |
4.4 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 Latreille, 1825 |
4.4.1 白条天牛属Batocera Dejean, 1835 |
4.4.2 星天牛属Anoplophora Hope, 1839 |
4.4.3 黄星天牛属Psacothea Gahan, 1888 |
4.4.4 灰锦天牛属Astynoscelis Pic, 1904 |
4.4.5 锦天牛属Acalolepta Pascoe, 1858 |
4.4.6 齿胫天牛属Paraleprodera Breuning, 1935 |
4.4.7 泥色天牛属Uraecha Thomson, 1864 |
4.4.8 肖墨天牛属Xenohammus Schwarzer, 1931 |
4.4.9 棒角天牛属Rhodopina Gressitt, 1951 |
4.4.10 角胸天牛属Rhopaloscelis Blessig, 1873 |
4.4.11 多节天牛属Agapanthia Audinet-Serville, 1835 |
4.4.12 长额天牛属Aulaconotus Thomson, 1864 |
4.4.13 马天牛属Hippocephala Aurivillius, 1920 |
4.4.14 真象天牛属Eurymesosa Breuning, 1939 |
4.4.15 脊翅天牛属Mimatimura Breuning, 1939 |
4.4.16 瓜天牛属Apomecyna Dejean, 1821 |
4.4.17 瘤筒天牛属Linda Thomson, 1864 |
4.4.18 脊筒天牛属Nupserha Chevrolat, 1858 |
4.4.19 筒天牛属Oberea Dejean, 1835 |
4.4.20 小筒天牛属Phytoecia Dejean, 1835 |
4.4.21 弱筒天牛属Epiglenea Bates, 1884 |
4.4.22 双脊天牛属Paraglenea Bates, 1866 |
4.4.23 并脊天牛属Glenea Newman, 1842 |
4.4.24 竖毛天牛属Thyestilla Aurivillius, 1923 |
4.4.25 重突天牛属Tetraophthalmus Dejean, 1835 |
4.4.26 坡天牛属Pterolophia Newman, 1842 |
第5章 洋县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 |
5.1 陕西洋县天牛科种类组成 |
5.2 陕西洋县天牛科昆虫区系分析 |
5.3 洋县天牛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分布情况 |
5.4 洋县天牛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分布情况 |
5.5 洋县与陕西省内其他地区天牛科昆虫相似性比较 |
第6章 陕西洋县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
6.1 洋县天牛群落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多样性研究 |
6.2 洋县天牛群落在不同月份的多样性研究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洋县天牛科昆虫物种的组成 |
7.2 洋县天牛科昆虫的区系研究 |
7.3 洋县与陕西省内其他地区天牛科昆虫相似性比较 |
7.4 洋县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图片 |
(7)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贺兰山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概况 |
1.2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概况 |
1.3 昆虫地理分布格局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种类组成 |
3.1 龙虱科Dytiscidae Leach,1815 |
3.2 步甲科Carabidae Latreille,1802 |
3.3 牙甲科Hydrophilidae Latreille,1802 |
3.4 阎甲科Histeridae Gyllenhal,1808 |
3.5 葬甲科Silphidae Latreille,1806 |
3.6 隐翅甲科Staphylinidae Latreille,1802 |
3.7 粪金龟科Geotrupidae Latreille,1802 |
3.8 皮金龟科Trogidae MacLeay,1819 |
3.9 锹甲科Lucanidae Latreille,1804 |
3.10 红金龟科Ochodaeidae Mulsant&Rey,1871 |
3.11 金龟科Scarabaeidae Eschscholtz,1821 |
3.12 吉丁科Buprestidae Leach,1815 |
3.13 丸甲科Byrrhoidae Latreille,1804 |
3.14 叩甲科Elateridae Leach,1815 |
3.15 花萤科Cantharidae Imhoff,1856(1815) |
3.16 皮蠹科Dermestidae Latreille,1804 |
3.17 长蠹科Bostrichidae Latreille,1802 |
3.18 郭公虫科Cleridae Latreille,1802 |
3.19 瓢虫科Coccinellidae Latreille,1807 |
3.20 花蚤科Mordellidae Latreille,1802 |
3.21 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Latreille,1802 |
3.22 芫菁科Meloidae Gyllenhal,1810 |
3.23 蚁形甲科Anthicidae Latreille,1819 |
3.24 暗天牛科Vesperidae Mulsant,1839 |
3.25 天牛科Cerambycidae Latreille,1802 |
3.26 负泥虫科Crioceridae Latreille,1804 |
3.27 肖叶甲科Eumolpidae (Hope,1840) |
3.28 叶甲科Chrysomelidae Latreille,1802 |
3.29 铁甲科Hispidae Gyllenhal,1813 |
3.30 齿颚象科Rhychitidae |
3.31 象甲科Curculionidae Latreille,1802 |
第四章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 |
4.1 鞘翅目种类组成特征 |
4.2 鞘翅目属种多度 |
4.3 垂直植被带鞘翅目昆虫多样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区系组成 |
5.1 鞘翅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布特点 |
5.2 鞘翅目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分布特点 |
5.3 垂直分布区系组成 |
5.4 讨论 |
第六章 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的空间分布格局 |
6.1 鞘翅目昆虫水平空间分布格局 |
6.2 鞘翅目昆虫垂直分布格局 |
6.3 讨论 |
第七章 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分布格局影响因素 |
7.1 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决定因素 |
7.2 鞘翅目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化强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六种天牛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线粒体 |
1.2 线粒体基因组 |
1.2.1 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1.2.2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 |
1.3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 |
1.3.1 线粒体测序的研究进展 |
1.3.2 线粒体基因组拼接注释 |
1.4 比较基因组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
1.5 天牛科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6 研究物种介绍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样本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2.2.2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2.2.3 样品的DNA纯化及DNA文库构建 |
2.2.4 高通量测序 |
2.2.5 序列组装及注释 |
2.2.6 比较基因组分析 |
2.2.7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章 六种天牛全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3.1 天牛亚科三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 |
3.1.1 基因组结构 |
3.1.2 基因的间隔区与重复区 |
3.1.3 碱基组成 |
3.1.4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1.5 tRNA基因与rRNA基因 |
3.1.6 A+T富集区 |
3.2 锯天牛线粒体基因组 |
3.2.1 基因组结构 |
3.2.2 基因的间隔区与重叠区 |
3.2.3 碱基组成 |
3.2.4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2.5 tRNA基因与rRNA基因 |
3.2.6 A+T丰富区 |
3.3 桑并脊天牛线粒体基因组 |
3.3.1 基因组结构 |
3.3.2 基因的间隔区与重叠区 |
3.3.3 碱基组成 |
3.3.4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3.5 tRNA与rRNA基因 |
3.3.6 A+T丰富区 |
3.4 褐梗天牛线粒体基因组 |
3.4.1 基因组结构 |
3.4.2 基因的间隔区与重叠区 |
3.4.3 碱基组成 |
3.4.4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4.5 tRNA基因与rRNA基因 |
3.4.6 A+T丰富区 |
3.5 六种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 |
3.5.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
3.5.2 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 |
3.5.3 蛋白质编码基因 |
第4章 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组学比较研究 |
4.1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总长度 |
4.2 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组的间隔区和重叠区 |
4.3 碱基组成 |
4.4 蛋白编码基因长度的变化 |
4.5 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情况 |
4.5.1 蛋白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 |
4.5.2 蛋白质编码基因终止密码子 |
4.5.3 蛋白质编码基因进化速率 |
第5章 天牛科系统发育分析 |
5.1 序列组成分析 |
5.2 遗传距离分析 |
5.3 序列异质性分析 |
5.4 碱基替换饱和分析 |
5.5 系统树构建的结果及讨论 |
5.5.1 结果 |
5.5.2 讨论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华南植物园迁地植物害虫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园与植物迁地保护概述 |
1.1.1 植物园的建立与意义 |
1.1.2 植物迁地保护的意义 |
1.2 国内外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现状 |
1.2.1 国外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现状 |
1.2.2 国内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现状 |
1.3 植物园害虫研究现状 |
1.4 我国保护区及森林鳞翅目多样性研究现状 |
1.5 华南植物园自然概况 |
1.5.1 地理位置 |
1.5.2 气候条件 |
1.5.3 土壤地貌 |
1.5.4 植被资源 |
1.5.5 鸟类资源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标本处理 |
2.3 标本鉴定 |
2.4 昆虫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华南植物园害虫种类 |
3.2 害虫种类多样性分析 |
3.2.1 属种优势度 |
3.2.2 害虫丰富度指数 |
3.2.3 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 |
3.3 鳞翅目害虫多样性分析 |
3.4 近年发生较严重的害虫 |
3.4.1 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 Douglas(1890) |
3.4.2 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 pryeri Druce(1888) |
3.4.3 鸭脚木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alstonium Yang et Li (1983) |
3.4.4 棕翅长喙象Xenysmoderes longirostris Hustache (1920) |
3.4.5 黄褐球须刺蛾Scopelodes testacea Butler(1886) |
3.4.6 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ria Guenee(1857) |
3.4.7 白斑修虎蛾Sarbanissa albifascia Walker(1865)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图 蛾类幼虫生态照 |
附录 华南植物园害虫名录 |
(10)中国锯天牛亚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的经济意义 |
1.2 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分类学研究 |
1.2.1 锯天牛亚科分类地位和种类记述 |
1.2.2 依据后翅的分类研究 |
1.2.3 依据生殖器的分类研究 |
1.3 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分子条形码研究 |
1.4 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系统发育研究 |
第二章 分类学研究 |
2.1 研究材料 |
2.1.1 标本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3 形态特征与术语 |
2.3.1 锯天牛亚科成虫外部形态特征 |
2.3.2 锯天牛亚科成虫后翅翅脉特征 |
2.3.3 锯天牛亚科成虫雄性生殖器结构特征 |
2.4 结果 |
2.4.1.Tribe Aegosomatini J.Thomson,1861裸角天牛族 |
2.4.1.1 Genus Dinoprionus Bates,1875短跗锯天牛属 |
2.4.1.2 Genus Aegolipton Gressitt,1940毛角天牛属 |
2.4.1.3 Genus Aegosoma Audinet-Serville,1832裸角天牛属 |
2.4.1.4 Genus Baralipton J.Thomson,1857刺柄天牛属 |
2.4.1.5 Genus Megobaralipton Lepesme et Breuning,1952薄翅柄天牛属 |
2.4.1.6 Genus Metaegosoma Komiya et Drumont,2012拟裸角天牛属 |
2.4.1.7 Genus Nepiodes Pascoe,1867婴翅天牛属 |
2.4.1.8 Genus Palaeomegopis Boppe,1911古薄翅天牛属 |
2.4.1.9 Genus Rhineimegopis Z.Komiya et Drumont,2001薄翅扁天牛属 |
2.4.1.10 Genus Spinimegopis K.Ohbayashi,1963刺胸薄翅天牛属 |
2.4.2 Tribe Anacolini J.Thomson,1857扁角天牛族 |
2.4.2.1 Genus Casiphia Fairmaire,1894寡节天牛属 |
2.4.2.2 Genus Drumontiana Danilevsky,2001肚天牛属 |
2.4.2.3 Genus Hystatoderes Lameere,1917托马斯天牛属 |
2.4.2.4 Genus Psephactus Harold,1879塞天牛属 |
2.4.2.5 Genus Sarmydus Pascoe,1867扁角天牛属 |
2.4.2.6 Genus Vietetropis Z.Komiya,1997蓝绿天牛属 |
2.4.3 Tribe Callipogonini J.Thomson,1861坚天牛族 |
2.4.3.1 Genus Callipogon Audinet-Serville,1832坚天牛属 |
2.4.4 Tribe Eurypodini Gahan,1906扁天牛族 |
2.4.4.1 Genus Eurypoda Saunders,1853扁天牛属 |
2.4.5.Tribe Macrotomini J.Thomson,1861密齿天牛族 |
2.4.5.1 Genus Anomophysis Quentin et Villiers,1981异胸天牛属 |
2.4.5.2 Genus Bandar Lameere,1912本天牛属 |
2.4.6.Tribe Prionini Latreille,1802锯天牛族 |
2.4.6.1 Genus Dorysthenes Vigors,1826土天牛属 |
2.4.6.2 Genus Macroprionus Semenov,1900巨颚锯天牛属 |
2.4.6.3 Genus Mesoprionus Jakovlev,1887中锯天牛属 |
2.4.6.4 Genus Prionoblemma Jakovlev,1887拟锯天牛属 |
2.4.6.5 Genus Prionomma A.White,1853拟土天牛属 |
2.4.6.6 Genus Prionus Geoffroy,1762锯天牛属 |
2.4.6.7 Genus Priotyrannus Thomson,1857接眼天牛属 |
2.4.6.8 Genus Psilotarsus Motschulsky,1860刺跗天牛属 |
2.4.7.Tribe Remphanini Lacordaire,1868长柄天牛族 |
2.4.7.1 Genus Remphan G.R.Waterhouse,1835长柄天牛属 |
2.4.7.2 Genus Rhaphipodus Audinet-Serville,1832细齿天牛属 |
第三章 裸角天牛属分类鉴定 |
3.1 研究材料 |
3.1.1 标本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实验设备和软件 |
3.2 研究方法 |
3.2.1 COI序列的提取与比对 |
3.2.2 雄性生殖器的解剖与比较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裸角天牛属的形态验证 |
3.3.1.1 裸角天牛属雄性外生殖器描述 |
3.3.1.2 雄性生殖器比较结果与分析 |
3.3.2 裸角天牛属的分子验证 |
3.3.2.1 COI序列比对的结果与分析 |
3.3.2.2 基于COI基因对裸角天牛属部分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2.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锯天牛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运算方法选取 |
4.1.3 算法步骤 |
4.1.4 系统发育所需软件 |
4.1.5 锯天牛亚科部分特征图 |
4.2 外群的选择 |
4.3 特征极性判断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锯天牛亚科族级系统发育分析 |
4.4.1.1 选取特征 |
4.4.1.2 特征编码 |
4.4.1.3 基于种级外部形态特征的系统发育结果与分析 |
4.4.2 锯天牛亚科族内属级系统发育分析 |
4.4.2.1 裸角天牛族Tribe Aegosomatini J.Thomson,1861 |
4.4.2.2 扁角天牛族Tribe Anacolini J.Thomson,1857 |
4.4.2.3 锯天牛族Tribe Prionini Latreille,1802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中国锯天牛亚科分类研究 |
5.1.2 裸角天牛属分类鉴定 |
5.1.3 中国锯天牛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
5.2 讨论 |
5.2.1 依据不同分析方法重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支可能存在矛盾 |
5.2.2 依据不同特征类型和数量建立系统发育树反映的类群进化关系存在差异 |
5.2.3蓝绿天牛属Vietetropis Z.Komiya,1997族级归属讨论 |
5.2.4 锯天牛属Prionus Geoffroy,1762的并系群讨论 |
5.3 创新点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情况 |
附图Ⅰ 锯天牛亚科成虫形态图 |
附图Ⅱ 锯天牛亚科部分种类模式照片图 |
附图Ⅲ 锯天牛亚科后翅翅脉图 |
附图Ⅳ 锯天牛亚科裸角天牛属雄性外生殖器图 |
四、世界并脊天牛属的区系分析(鞘翅目:天牛科)(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农架林区访花天牛与蜜源植物研究[D]. 王新月. 长江大学, 2021
- [2]重庆大巴山区天牛总科昆虫的分类和地理区系分析[J]. 谭春艳,熊昊洋,陈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3]湖北省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D]. 赵帅. 长江大学, 2020(02)
- [4]中国幽天牛亚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D]. 彭陈丽. 西南大学, 2019(01)
- [5]湖北长阳县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D]. 任一方. 长江大学, 2019(10)
- [6]陕西洋县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D]. 路晓青. 长江大学, 2019(10)
- [7]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D]. 杨益春. 宁夏大学, 2019(02)
- [8]六种天牛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和分析[D]. 王焓谕.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华南植物园迁地植物害虫多样性分析[D]. 杜志坚.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05)
- [10]中国锯天牛亚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D]. 任成龙. 西南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