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突出三个重点

蓬莱市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突出三个重点

一、蓬莱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三大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松[1](2020)在《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是维持地球几十亿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乎着综合国力的进步,农田水利建设则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提高防洪安保能力,保障农民群众生命安全;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飞速进步,人民群众对用水需求量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受管理体制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重建轻管”思想严重、基层水利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主观条件或者其他一些客观条件影响,导致我国现存许多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渠道跑水、漏水,泵站、水库等无法发挥效益,造成了水资源的损失浪费,部分甚至对水环境造成了污染,阻碍了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阻碍了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本文以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为调研对象,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总结得出目前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存在政府部门管理效率不高、工程年久失修问题严重、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基层水利管理技术服务能力薄弱、工程产权主体不明、农田水利技术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不到位等主要问题,并对以上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加强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相关责任,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管理,依据规划确定项目;二是加强建后管护,落实管理责任,确立管护模式;三是完善农田水利规划,深化设计内容,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方案;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资金保障;五是加强质量保障,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严把原材料关,加强现场质量监督管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六是强化运行机制,制定长效管护运行机制,加强基层水利技术能力建设;七是明晰工程产权;八是大力推广农田水利技术现代化和信息化。

何璟涛[2](2020)在《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文中研究表明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1950-1979年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反映了国家对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研究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教训,不仅对农田水利史、农业史、中国社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农业发展、农村改革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和地方志资料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学术回顾,包括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及突出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的主要过程以及举措、主要工程成效、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影响、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洛阳地区在1950-1979年间进行了全面的农田水利建设,在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之上,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着农田水利建设。历经三十年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建成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显着提升了农业效益。在长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总结出了一些正确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对建设有严重影响的失误。第一部分对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且论述了自然条件对农业、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洛阳地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对农田水利建设有利有弊,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丰富的河流资源适宜建设蓄水工程、自流灌区;一些区域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难度大;易于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众多,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务重。第二部分阐述了在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突出问题。建国初洛阳地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并且绝大部分农田没有得到有效灌溉,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急需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提升农业效益。第三部分对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建国以后洛阳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农田水利领导机构,使农田水利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洛阳地区坚持制定水利规划,使农田水利按照规划有章可循的进行建设。大力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建设,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办水利,由于群众的普遍参与使农田水利建设迅速推进。农田水利经费的投资是采取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农田水利经费几十年间总体上不断增长,从而有效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第四部分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分为六个阶段,分段的依据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建设特点有关。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对这六个阶段的主要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及阶段性的建设举措进行了概况性研究。第五部分论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对几项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的成效进行了研究,这几种工程分别是自流灌区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库工程、农业井工程、提灌站工程。自流灌区的发展显着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控制住了大量农田的水土流失、建设了大量水库发挥了重要的蓄水防洪作用、机电井大大增加了水利对农田的保险作用、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田水利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历经三十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使洛阳地区的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使农田的自身肥力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第六部分对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如在建设中能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注重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等。一些不足之处有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的问题。造成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工作中的人为失误。

胡少翔[3](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提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熊乐[4](2019)在《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性质,这使得它有着许多先天性的不足,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资源过于分散,直接影响着财政支农的效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客观评价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现状,科学规划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案,这将有益于提升财政支农效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论文首先对国内外财政支农资金及整合的研究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依托我国当前支农资金整合的大背景,选择岳阳市作为研究对象,对财政支农和资金整合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借助复合指标法,对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进行简单的效果评价,再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整合项目和一个整合试点县进行案例的实证分析,并运用归纳总结法对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成效和问题进行总结。从目前我国整合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效益还远远没有达到,财政支农收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研究最后为如何优化资金整合提出了相关建议。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对岳阳市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详细的梳理,提出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有利于社会资本向农业领域集聚,并建议运用互联网手段改进资金整合。为今年岳阳市政府即将出台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案提供了最新的思路。

徐国永[5](2017)在《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省、市、县三级政府性投资逐年增加,在全国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加重,财政性资金投入数量逐年加大,投资环境越发复杂,资金监管程度越发深入。如何改进地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建立并完善财政投资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地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安全和高效,正在成为各级地方财政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难题。因为财政投资评审的目的就是起到监管和规范市政府巨额的财政支出,行使公共财政监督职能,影响政府的财政决策等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探索和加强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防控,既符合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要求,又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实际情况,同时还能满足基层财政工作基本需求。本文以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为切入点,在介绍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基础上,对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对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现状分析,提出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问题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完善基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对策。因此,通过研究可以完善评审工作,防控评审风险,以点带面,以小带大,给全国各地地方政府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欧阳亚丽[6](2016)在《做足“水文章” 幸福万年长》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全市粮食增产4.47万吨,在2014年“八连增”的基础上再创新成绩,实现“九连增”;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598元,增长10.3%。农业要发展,水源是基础,更是关键。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都得益于水源的有力保障,这就与我市农田水利的建设分不开。

石小星[7](2016)在《河北沙河县农田水利发展研究(1949-1990)》文中研究指明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隶属于邢台市,境内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形,气候条件优越,是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建国前,农田水利基础薄弱,无法抵御水旱灾害,人民靠天吃饭,经济贫困。建国后,沙河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号召下,积极兴修水利,改变了落后贫穷的面貌。沙河县1987年由县改市,沙河的农田水利建设大致经历个三个阶段: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1949—1969)、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1969—1979)、农田水利管理阶段(1980—1990)。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恢复农田水利建设是首要任务。经过了三年的恢复发展,沙河在“三主”方针指引下,开始修建中小型水利工程,为沙河的农田水利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了恢复和奠基阶段,沙河的农田水利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开始兴修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万亩灌区,进行机井建设运动,形成了沙河农田水利的基本格局。1978年,改革开放,落实生产责任制,沙河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农田水利管理的阶段,全面落实生产责任制,改变重建轻管的问题,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水利工程利用率,颁布管理条例,将水利建设推入法制化阶段,农田水利建设趋于完善。沙河农田水利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改变了旧沙河贫穷的面貌,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留下深刻教训,沙河农田水利曲折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农田水利发展的一个缩影。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树立正确的水利方针,科学治水、尊重规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讲求效益等一系列水利建设经验教训,以期能为沙河乃至中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丁焓[8](2014)在《荆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在国民基础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都依赖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发展的核心应该是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才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促进中国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所以说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这也从根本上体现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它是一项从大局出发的重要工作,它的工作内容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不仅包含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包含以下几方面:1、农产品流通买卖体系建设。2、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与推广。3、农业生态研究体系的建设。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发展形势,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密切联系荆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研究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弊端,通过原有研究理论,分析荆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深层次问题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推动荆门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有效对策和措施,使研究的思路和角度更加科学严谨,从理论上为新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样例。

逄兰兰[9](2014)在《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供给的区域差异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在时间上,通常夏秋季节潮湿多雨、春冬季节严寒干燥,在空间上,东部地区多雨,西部地区干旱,并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所以农田水利建设是克服环境障碍、解决农业用水短缺问题的必要措施,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灌溉条件总体上有明显改善。但是,我国农村发展具有非均衡性特征,使得地区间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存在很大差异,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人们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建设农田水利。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也势必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以区域差异为切入点,基于农村公共产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理论等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实证与规范分析、实地调研和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村体制改革时期和税费改革后三个时期,通过对山东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失修、投入不足、运行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区域供需不均衡等主要问题,并在宏观上比较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情况和需求情况,在供给能力上东部地区比较强,在需求强度上,中西部地区比较强。在以上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构建我国31个省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进行测评,按照各个省份的综合得分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分别进行排名,并按照排名综合评价各个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的供需情况,最后发现东部地区除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其他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能力比较高,供给能力的位次基本上都在需求强度之前,而中西部地区除了河南、黑龙江等粮食大省外,其他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能力相对较低,并且大部分地区的供给能力位次在需求强度之后。文章最后基于区域差异化视角,提出完善转移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需求表达机制、创新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制度、积极促进区域间农田水利设施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来完善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供给。

王朝新[10](2011)在《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创新研究 ——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文中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又是农业的命脉。因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村水利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农村水利法规制度、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不够完善,规划建设体系不健全、供需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关融资制度和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投资收益问题等也都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制度方面的创新,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它能够在改变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福利损失严重的现状,只有打破水利基础设施规模的瓶颈,改变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弥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充分发挥农村水利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才能打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本论文研究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为改善和评价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进一步对建设好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的运用和投融资模式选择能够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由于水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党中央在2011年专门发了一个1号文件,提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把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水利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可以说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党和国家都要把水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国家将在10年内投入4万亿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工作极为重要,但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光有投入是不够的,必须解决一些制度、体制和机制中的设计问题方可大大提高国家的投资效率,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研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一,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等理论方法,将政府供给水利基础设施的活动归入交易活动,把市场供给和公共产品社团供给归入平等人之间的交易活动,这些交易活动都会产生交易费用,通过分析三个供给主体的供给链条和比较供给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的大小,为供给主体的选择提供依据。第二,根据基础设施产业的制度性沉没成本的大小界定水利基础设施自然垄断性行业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不同的垄断和交叉补贴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制度安排,为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管理的问题提供政策性建议。第三,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中,公有产权、私有产权和社团产权各有其有效率和无效率的地方。一般性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选择逻辑是:基础设施中的国有企业具有垄断性质,产权私有化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处理的原则应该是“两个凡是”。即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是:凡是产权关系清晰的都可以由企业投资,凡是无法明确界定产权或者产权界定成本太高的领域都由政府投资。第四,在对供给制度中的相关产权分析的基础上,将政府与企业关系重构嵌入产权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并将引入竞争机制分解业务,从宏观层面政府职能的调整和微观层面政府规制能力的强化里研究政府层面的改革,探讨将非国有经济纳入到水利基础设施产业的相关制度安排中并配合以相关的融资模式的可行性。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概括和梳理,主要从水利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主体选择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阐述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从基础设施及水利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入于,分析基础设施及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一般理论,分别从水利基础设施对国内和国外经济发展贡献两个方面,研究水利设施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三部分阐述对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有影响的主要制度理论,包括制度和制度变迁、交易成本、交易费用以及产权等,并分别从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主体、供给原则和价格几个方面分析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供求制度;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阶段和现状,认为水利设施规划、建设的资金来源缺口、融资制度创新不足、管理及建设质量等是目前水利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不合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体制和供给决策体制不合理是导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环保及生态问题、收益与成本承担不明确等问题也是导致其发展受限的主要因素。同时,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分析本区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概况、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所需要的对策等,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分析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所面临的具体矛盾。第五部分则以国外发达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为例,总结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及其制度创新的经验和规律。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每个国家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的目的决定了其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各国不同的国情或同一个国家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对政府资本的需求,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国家和自由放任型市场经济国家都非常重视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第六部分提出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制度创新的建议,在对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制度创新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产权制度改革、在市场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重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将非国有经济引入水利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提供了制度创新的相关建议。第七部分对论文的内容、创新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和论文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制度创新有关的未来研究方向。

二、蓬莱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三大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蓬莱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三大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田水利
        2.1.2 农田水利工程
        2.1.3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2.2 工程管理理论概述
        2.2.1 工程计划管理
        2.2.2 工程合同管理
        2.2.3 工程质量管理
    2.3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2.3.1 项目组织管理
        2.3.2 项目成本管理
        2.3.3 项目进度管理
        2.3.4 项目质量管理
        2.3.5 项目风险管理
第三章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3.1 六安市概况
    3.2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总体情况
        3.2.1 灌区总体情况
        3.2.2 水源工程总体情况
        3.2.3 节水灌溉工程总体情况
        3.2.4 农村河沟总体情况
    3.3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及成效分析
        3.3.1 建设情况
        3.3.2 建成效益
    3.4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3.4.1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
        3.4.2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配备
        3.4.3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流程
        3.4.4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3.4.5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和手段
第四章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调查分析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样本
        4.1.3 问卷设计
        4.1.4 处理分析
    4.2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4.2.1 政府部门管理效率低
        4.2.2 工程年久失修问题严重
        4.2.3 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
        4.2.4 资金投入不足
        4.2.5 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4.2.6 基层水利管理技术服务能力薄弱
        4.2.7 工程产权主体不明
        4.2.8 农田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落后
    4.3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管理部门错综复杂
        4.3.2 重建轻管思想严重
        4.3.3 水利规划设计深度不够
        4.3.4 资金筹集渠道有限
        4.3.5 质量安全监管松懈
        4.3.6 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4.3.7 工程产权界定困难
        4.3.8 缺乏改革创新理念
第五章 加强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5.1 加强组织管理
        5.1.1 成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5.1.2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5.1.3 严格建设项目管理依据规划确定项目
    5.2 落实管理责任和管护模式
    5.3 实施规划引领深化设计内容
    5.4 加强资金管理
        5.4.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5.4.2 多渠道筹集资金
        5.4.3 强化资金保障
    5.5 加强质量保障
        5.5.1 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5.5.2 加强现场质量监督管理
    5.6 强化运行机制
        5.6.1 加强基层水利技术能力建设
        5.6.2 制定长效管护运行机制
    5.7 明晰工程产权
    5.8 大力推广农田水利技术现代化和信息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农民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调查问卷
附录2 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调查问卷
附录3 水利部门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计量分析法
        3.用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1.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念
        2.洛阳地区建制沿革
    (七)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质条件
    (二)水资源情况
    (三)气候条件
    (四)农业耕地资源
二、建国初洛阳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与突出问题
    (一)水利建设历史悠久但水利基础薄弱
    (二)农业面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太少
    (四)落后、原始的水利基础需要发展现代化的农田水利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
    (一)新水利领导机构的设立
    (二)坚持用规划来指导农田水利建设
    (三)广泛动员和领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1.大力进行群众动员
        2.大力运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修建农田水利工程
        3.依靠大量群众参与修建政府主导的重大水利工程施工
    (四)实行政府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方式
    (五)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一)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
        1.进行以渠道为重点的旧有农田水利设施整修
        2.推行农田水利工程试点以积累技术、经验
        3.新建了一批以小型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
        4.大力进行河防护田工程建设
    (二)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
        1.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农田水利的初步兴起
        2.井灌建设迅速推进
        3.开始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
        4.渠道建设迅速发展
        5.开始大量建设小型水库
    (三)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1.全面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2.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
        3.提灌站建设迅速推开
        4.水土流失治理迅速推进
        5.井灌建设的重点转向机电井建设
        6.建设一批大型自流灌区
    (四)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
        1.调整、巩固农田水利建设阵线
        2.强调工程的勘测设计以及审批程序以确保质量
        3.农田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4.进行水库整修、续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
        5.推进自流灌区配套和管理工作
        6.水轮泵站和电灌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五)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
        1.在曲折中建设
        2.大力建设机电井、机电灌站
        3.推进小型水库建设、进行水库除险行动
        4.发展喷灌、滴灌工程
        5.进行大规模的大寨田建设
        6.大力推进河流治理
    (六)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
        1.着重强调恢复和加强水利管理以提升效益
        2.压缩工程项目,对工程进行续建、配套
五、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
    (一)典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成效
        1.自流灌区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
        2.成功治理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域
        3.建成了大量能蓄水防洪的水库
        4.大量的农业井发挥了重要的水利保险作用
        5.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1.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
        2.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
        3.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
六、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一)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1.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
        2.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
        3.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
        4.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1.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
        2.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
        3.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
        4.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
        5.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2.1 上位法及规范
    2.2 制度建设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2.4 国内研究现状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2.5 国外研究现状
    2.6 小结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电站规划情况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3.2.1 农村移民安置
        3.2.2 专业项目处理
        3.2.3 库底清理
        3.2.4 环境保护
        3.2.5 投资完成情况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3.3.1 档案管理体制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3.3.7 评价和问题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4.4 对策建议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1.4 对策建议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2.4 对策建议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3.4 对策建议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4.4 对策建议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6.4 对策建议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7.4 对策建议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4)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概念与理论
    2.1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财政支农资金的基本概念
        2.1.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概念
    2.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公共财政理论
        2.2.3 财政支出效益理论
        2.2.4 社会整合理论
第3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现状及问题
    3.1 岳阳市概括和财政情况
        3.1.1 岳阳市概括
        3.1.2 岳阳市财政一般公共收支情况
        3.1.3 岳阳市财政支农现状
    3.2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3.2.1 岳阳市支农资金整合背景
        3.2.2 岳阳市支农资金整合主要方式
    3.3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中的问题
        3.3.1 可用于整合的财政支农资金不多
        3.3.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后监管乏力
        3.3.3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无序化
        3.3.4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法不准确
        3.3.5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程差异大
    3.4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少且拨付不规范
        3.4.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监管体制陈旧
        3.4.3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部署
        3.4.4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法落后
        3.4.5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观念不强且重视程度不够
    3.5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的载体选择
第4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
    4.1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的背景
    4.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测算
    4.3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的绩效评价
第5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案例分析
    5.1 岳阳市产业项目实施中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
        5.1.1 岳阳市黄茶产业项目实施中的财政资金整合
        5.1.2 岳阳市农田水利项目实施中的财政资金整合
    5.2 岳阳市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案例分析——平江县
        5.2.1 平江县概况
        5.2.2 平江县历年财政支农资金情况
        5.2.3 平江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5.2.4 平江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评价
    5.3 结论
第6章 优化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6.1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
    6.2 完善农业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6.3 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6.4 创新支农资金整合模式
    6.5 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干部人才
    6.6 完善国家顶层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研究背景
        1.1.2 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总体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特色
第2章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现状
    2.1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概述
        2.1.1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2.1.2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流程
        2.1.3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职能
        2.1.4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作用
    2.2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概述
        2.2.1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内涵和类型
        2.2.2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特点
        2.2.3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形成
    2.3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现状
        2.3.1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情况
        2.3.2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具体做法
        2.3.3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成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问题分析
    3.1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3.1.1 缺乏具有可行性的风险管理制度
        3.1.2 忽视评审环境的维护和建设
        3.1.3 风险源隐蔽人员辨识意识弱
        3.1.4 评审质量控制过于随意
        3.1.5 风险防御措施有缺失
    3.2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问题分析
        3.2.1 法律制度不健全
        3.2.2 外部认可不到位
        3.2.3 风险意识不够强
        3.2.4 质量控制不规范
        3.2.5 预警措施不完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4.1 防控体系目标和任务
        4.1.1 体系的特定目标
        4.1.2 体系的任务
    4.2 防控体系构建原则
        4.2.1 科学性
        4.2.2 实用性
        4.2.3 完备性
        4.2.4 合理性
    4.3 防控体系框架
    4.4 防控体系内容
        4.4.1 组织结构
        4.4.2 管理方式
        4.4.3 规章制度
        4.4.4 技术指标
        4.4.5 防控反馈和处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体系的实施保障
    5.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
    5.2 加大对外宣传和加强相互沟通
    5.3 强化人员风险意识和辨识能力
    5.4 优化内部控制,完善质量控制
    5.5 打造业务监管上级和平行双平台
    5.6 采取措施合理处置风险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做足“水文章” 幸福万年长(论文提纲范文)

转变观念统筹项目 农业发展脚步稳健
致力管护机制创新 农建工程收益长久
调整结构转型升级 农建成果效益倍增

(7)河北沙河县农田水利发展研究(1949-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农田水利史研究现状
        1.2.2 沙河地方农田水利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
第2章 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的背景分析
    2.1 沙河自然条件与农田水利建设
        2.1.1 地形地貌与农田水利
        2.1.2 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农田水利
        2.1.3 沙河与农田水利
    2.2 新中国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社会背景分析
        2.2.1 建国前沙河的农田水利建设
        2.2.2 建国后以农立本的沙河经济
第3章 新中国沙河农田水利建设及其成就
    3.1 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1949—1969)
        3.1.1 农田水利政策变迁
        3.1.2 沙河农田水利建设成就
        3.1.3 沙河重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3.2 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1969—1979)
        3.2.1 沙河兴修大中型农田水利的条件分析
        3.2.2 沙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成就
        3.2.3 沙河典型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
    3.3 农田水利管理阶段(1980—1990)
        3.3.1 以管为主的农田水利政策分析
        3.3.2 沙河农田水利管理建设
    3.4 改革开放前后沙河农田水利建设对比分析
        3.4.1 改革开放前后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的异同
        3.4.2 改革开放前后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的差异原因探析
第4章 新中国沙河农田水利建设评述
    4.1 沙河农田水利成就取得原因分析
        4.1.1 正确方针的引导
        4.1.2 调动群众积极性
        4.1.3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发扬
        4.1.4 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4.2 新中国沙河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4.2.1 农田水利建设不足与教训
        4.2.2 农田水利建设经验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荆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概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2 农业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
2.2 农业基础设施与农村基础设施
2.3 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
    2.3.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3.2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2.3.3 农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
    2.3.4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
    2.3.5 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建设
2.4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3 荆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荆门市概括
3.2 荆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3.2.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3.2.2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现状
    3.2.3 农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现状
    3.2.4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建设现状
    3.2.5 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4 国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4.1 美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经验
    4.1.1 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完善的信贷体系多渠道筹集农业资金
    4.1.2 实行投资决策和管理一体化,由专门机构制定并实施
    4.1.3 建立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体系
4.2 日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经验
    4.2.1 财政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4.2.2 农业政策性提供了充足的社会资金
4.3 韩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经验
    4.3.1 以财政补贴带动民间资金投入
    4.3.2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4.4 印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经验
    4.4.1 根据本国国情 ,确定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
    4.4.2 加强农用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4.4.3 扶持和鼓励科研机构,不断改良和引进种子
    4.4.4 不断完善农业信贷体系,弥补农业的弱质性
    4.4.5 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科技传播和推广 5 提出完善荆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增加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5.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机制
5.3 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5.4 为农业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供给的区域差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3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历程
    3.2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3.3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区域差异现状分析
    3.4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能力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3.5 三大区域农田水利设施供需情况综合评价
4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区域差异性实证分析
    4.1 研究方法及思路
    4.2 变量选择
    4.3 数据来源
    4.4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能力区域差异实证测评
    4.5 农田水利设施需求强度的区域差异性实证分析
    4.6 各区域农田水利设施供需现状综合评价
5 基于区域差异的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供给对策建议
    5.1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2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需求表达机制
    5.3 创新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制度
    5.4 积极促进区域间农田水利设施协调发展
6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10)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创新研究 ——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水利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选择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基础设施及其水利设施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属性
        一、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
        三、基础设施的功能
    第二节 水利基础设施的相关理论
        一、水利设施的概念
        二、水利设施的属性
        三、水利设施的功能
    第三节 水利设施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水利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国外水利设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三章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创新理论
    第一节 对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有影响的主要制度理论
        一、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与基础设施建设
        二、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中的交易活动和交易成本
        三、交易费用对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
        四、产权多样性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第二节 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供求制度
        一、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
        二、水利基础设施的需求制度
        三、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
        四、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原则
        五、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价格
第四章 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沿革、成就和问题
    第一节 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沿革与成就
        一、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沿革
        二、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和未来的前景
    第二节 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设施规划疏漏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缺口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创新不足
        四、水利基础设施管理较混
        五、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亟需提高
    第三节 形成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主要问题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不合理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财政体制不合理
        三、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不合理
    第四节 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问题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环保及生态问题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与成本承担对称问题
    第五节 江西省萍乡市水利基础设施发展
        一、萍乡市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二、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国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美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安排与水价的管理
        二、美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制度创新措施
    第二节 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加拿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特点
        二、加拿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 欧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主体中定位清晰
        二、欧洲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措施
    第四节 日本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经验
        一、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点
        二、日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
    第五节 国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一、发展的目的决定着改革方式
        二、国家的基础制度决定着政府对资本的要求
        三、基本国体决定着民营资本进入方式
第六章 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制度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制度创新的界定与政策原则
        一、界定
        二、政策原则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解
        一、坚持水利基础设施的国有
        二、经营权非国有化改革深化
    第三节 市场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制度创新
        一、产权清晰市场的有效竞争
        二、业务分解引入竞争机制
    第四节 重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一、“政企分开”政府层面的改革
        二、“政企分开”企业层面的改革
    第五节 非国有经济进入水利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制度安排
        一、改变国债投资的运作方式
        二、完善资本市场和项目市场创新融资模式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
        一、国内目前研究和实施中的薄弱环节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法律及规划的完善决定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性和合理性
        二、找到供需平衡点才能保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
        三、水利设施建设依然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四、制度创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五、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蓬莱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三大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雪松.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D]. 何璟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D]. 熊乐.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蓬莱市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问题研究[D]. 徐国永.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6]做足“水文章” 幸福万年长[N]. 欧阳亚丽. 广元日报, 2016
  • [7]河北沙河县农田水利发展研究(1949-1990)[D]. 石小星. 河北大学, 2016(03)
  • [8]荆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丁焓. 武汉轻工大学, 2014(08)
  • [9]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供给的区域差异化研究[D]. 逄兰兰.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10]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创新研究 ——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D]. 王朝新. 武汉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蓬莱市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突出三个重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