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挖塘坝捉甲鱼(论文文献综述)
王扬[1](2010)在《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书根据安徽省绩溪县善庄镇择塘村近八个月的“林权”田野调查所完成。本书的研究主题属于“林权”范畴。但问题的核心不是“林权”的语义分析,也不是“林权”的法理建构,而是开展“林权”之于中国经验的历史实践研究。本书采用“整体生存伦理”作为研究策略,努力把“国家视角”和“民间视角”结合起来,通过“在场式”田野工作,以“事件束”为切入点,把“林权”置于宗族、村落、信仰、法律、村治、市场、水利等整体历史—文化纬度,积极挖掘“在地范畴”,全面审视徽州文化场境下“林权”实践及其再生产。调查结果表明,“林权”的国家法“表达”和民间法“实践”的发生背离,这既是“整体生存伦理”考察的背景,也是“整体生存伦理”实践的结果。当然,本书研究宗旨不在于揭示“表达”和“实践”的二元化,而在于考察“整体生存伦理”场境下林权实践“法律内卷化”,即由于国家法的规则理性与民间法的秩序逻辑之间的文化区隔,造成有法律而少秩序的制度性事实。其具体表现为:催生山林独联体,激发林权纠纷、引起械斗上访、灰色势力镶嵌村庄、林权集中少数能人、冲击村庄治理、影响法律权威、恶化生态环境等等。本书尝试着呈现“林权”研究新发现:其一,林权证还是一种形式性财产,充其量只是林权的“象征资本”;其二,“山林独联体”无法实现西方产权形态,反倒造成林业经济迟缓和生态效益下降;其三,外来资本“镶嵌”村族共同体,正在冲击农村治理及其稳定:其四,中国“身份性”林权尚未(甚至难以)让渡于“契约性”林权,“祖山”仍是农民“道义经济”的生存依赖;其五,“整体生存伦理”场境下“林权”实践还会导致“邻接性”权利(例如水权、矿权)的再生产。其六,“法律内卷化”是转型时期国家法与民间法“嵌合”实践的结果,也将有效推进中国“回应型”法治建设。
方海兴[2](2010)在《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晚清以来,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主义的日益腐朽,中国农村社会深陷日趋衰败的困境之中。如何挽救与振兴农村遂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继晚清兴农运动之后,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又掀起了一场由晏阳初、梁漱溟等知识分子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但其改良主义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亦非常重视中国的农民解放与农村发展的问题。秉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农村。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从而创建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国统区农村的新民主主义的农村,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新篇章。继承此前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的精神原则与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先是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彻底铲除了在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继而在紧接着开展的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建了我国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和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与组织保障。这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过程,同时也是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党和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恢复发展因长年战争破坏而凋敝不堪的农村经济。在中国农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就在带领中国人民起步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展开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由毛泽东主持起草、历时六个年头而完善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制定的一个完整规划。在该纲要的指导下,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的中国农村迅速掀起了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项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浪潮。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重视农村建设的典型表现,也标志着党试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道路上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在以《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指导开展的农业“大跃进”运动中,党和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农村人民公社则直接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其深层次目的则是希望通过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向更高级的集体所有制过渡以带来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然而,这种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以开展群众运动的方式推进农村建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主要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中国农村从1959年起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从而铸成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在严重困难面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大力纠正农村工作中已经察觉到的“左”倾错误。一方面努力调整带有空想色彩的人民公社体制向符合农村生产力实际和农民群众觉悟水平的现实回归;一方面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同时采取得力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继续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在此种种举措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从1962年起,随着党内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党在农村工作上的“左”倾错误也急剧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止常秩序因而一再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被逐步披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色彩而历经了更多的曲折。1949至196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功绩。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时代条件的局限,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失误和教训。认真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汲取其中的历史教训,可以为如今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的镜鉴。
邹秀清[3](2001)在《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区是我国农业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生产基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致使该区域生态恶化,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本课题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演变过程中,寻找引起这种演变的机理、揭示其主要发展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促进鄱阳湖区及其类似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分析的基础。 论文的主体架构由三大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首先静态分析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动态研究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50年来湖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大体上可以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启动为界划分为传统封闭型(1949-1978)和向现代开放型转变(1979-1999)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第二部分,在分析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及演变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产生这种演变的机理、揭示其主要发展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基本动因是具有增长型机制并对自然资源需求无限的社会经济子系统与具有稳定型机制的自然资源供给有限的自然生态子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演变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过程,是社会经济子系统需求与自然生态子系统供给之间平衡→失衡→平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决定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运动状况的关键是湖区人民的社会经济活动干预自然生态子系统的方式和强度。建国后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演变过程说明,宏观意义上的制度安排和科技进步成为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基本力量;而在一定的制度规则和科技水平下,湖区系统内部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差异在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结构类型产生分异和生态经济发展由“同步”走向“异步”的过程中作用重大。 第三部分,探讨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演变轨迹,力求通过规范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寻求发展周期内的进展演替与发展周期间的永续跃升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最后阐述了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的战略措施。
余欣荣[4](2000)在《鄱阳湖区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模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后,研究了鄱阳湖区11个县(市、区)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1998特大洪水所给予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应用PRED系统诊断的方法,对鄱阳湖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人为核心、土地为对象、水为基础的“人—地—水关系模型”和湖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策略和政策建议,并对湖区资源环境开发、治理和保护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具体的、基础性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了鄱阳湖区资源环境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开发中的成就与失误,总结了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鄱阳湖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区域开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把鄱阳湖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并将其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系统中,应用PRED系统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鄱阳湖区PRED系统的内在联系、外部关系和系统的特征(主要为开放性、多宜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等),提出鄱阳湖区PRED系统的实质就是人地水关系。 3 提出了鄱阳湖区人地水关系模型及其数学表达。在该关系模型中,人为核心、地为对象、水为基础。用此模型,分析了湖区开发在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顶峰期的阶段特性。得出湖区人口压力大、素质低是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退化、洪灾频繁的根本原因。 4 鄱阳湖区的开发、治理必须以实现体现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因此,鄱阳湖区的开发原则应包括:优势性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市场性原则;湖区的开发策略重点要作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建立“人口—教育—就业—培训—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合理开发湖区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调整湖区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镇建设,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并充分发挥科技、市场和资金在湖区开发中的作用。 5 在对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开发历史、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后,提出了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将可持续评价的思想引入土地资源评价中,经过评价因素的选择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用特尔菲方法,进行了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定量评价。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与湖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相结合,提出了湖区农地资源和市地可持续利用的方式、结合灾后重建进行土地整理的策略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6 在对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开发治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湖区水资源必须考虑二方面:一方面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搞好水利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按照“低水种养、高水蓄洪”的思路,科学开发水产资源,并从法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渔政管理的建议。 7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是邵阳湖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通过分析该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正、负面影响,提出了“人口一教育一就业一培训一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具体对策。 吕 以国内外产业结构和布局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郡阳湖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现状、存在问题与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对策。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都阳湖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定量研究了湖区产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干预刺擞投资以及突出科教作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等湖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对湖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开发、繁荣与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9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湖区小城镇体系发展和布局的研究,其中将“作用力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人三个城市的相互影响分析和用于区域内小城镇体系、规划和布局。提出了湖区小城镇体系发展的构想和结合灾后移民建镇建设小城镇的措施。 10分析了邵阳湖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引起生态环境的问题因素,提出了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生态农业和“治湖必须治水、治水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等的系统性、全局性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实现三大效益的邵阳湖区域可持续生态经济的模式。 由于本研究范围巨大,内客众多,涉及面广,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学科的内容,只能对湖区资源环境中带有根本性的、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不可能将邵阳湖区所有的问题都涉及到,更无法对湖区资源环境开发、治理、保护中的各个具体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研究中逐一进行深化。
李保平[5](1990)在《不要挖塘坝捉甲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入冬后,我在一些老区乡镇农村,经常看到一些青年农民,手拿刮刀、梭标之类的利器,挖掏躲藏在水塘、水圳、田堪洞穴中的甲鱼和青蛙,拿到街上去卖,很多地方的农田和水塘、水圳被挖坏,致使水土流失影响农忙生产,建议各级组织对这种行为管一管。
黄玉昆[6](1987)在《论洞庭湖区渔业的战略地位》文中研究表明 洞庭湖系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建国30多年来,尽管洞庭湖经历了“沧桑变迁”,但洞庭湖区的渔业仍持续发展,并在整个湖区农业中和全省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总结渔业资源条件和现状入手,剖析洞庭湖区渔业的战略地位。一、湖区渔业资源条件洞庭湖上纳湘、资、沅、澧四水,下接长江。由东、南、西洞庭湖以及
二、不要挖塘坝捉甲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要挖塘坝捉甲鱼(论文提纲范文)
(1)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什么是你的贡献" |
1.1 "山还是那座山":问题意识 |
1.2 "整体生存伦理":研究策略 |
1.3 "走进历史田野":调查区域 |
第二章 "有女莫嫁择塘村,舂碓磨麦请社公" |
2.1 "木本天地,人本祖宗":亲逊堂 |
2.2 "十户之室,不废诵读":桂枝书院 |
2.3 "话不说不明,家不分不发":婚姻家庭 |
2.4 "四水归明堂,财富不外流":建筑逻辑 |
2.5 "道迎四方往来客,堤避八面之吹劫":交通网络 |
2.6 小结 |
第三章 "开尽山尖地,饿煞世间人" |
3.1 "人欺地皮,地欺肚皮":家户经济 |
3.2 "死人跟活人抢山":坟山逻辑 |
3.3 "向空中发展,占天不占地":山地实践 |
3.4 "捧着银山要饭吃":生存伦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依法治林,利国利民" |
4.1 "祖上传下来的山":同族共财 |
4.2 "耕者有其山":私产发育 |
4.3 "山林折价入社":合作实践 |
4.4 "队队大办林场":集体逻辑 |
4.5 "山坡上的大包干":林业三定 |
4.6 "催生山林独联体":林权改革 |
4.7 小结 |
第五章 "山就摆那里,谁也拿不走" |
5.1 "难以直接管理":圳山纠纷 |
5.2 "没有文字的界线":祈龙山官司 |
5.3 "一场村际飞山械斗":树杈山事件 |
5.4 "不能卖给外地人":宝宅山纠纷 |
5.5 小结 |
第六章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
6.1 "制造证据智取水权":水碓官司 |
6.2 "光绪时代有产权":善圳诉讼 |
6.3 "不在他们地盘上":昌溪纠纷 |
6.4 "远水解不了近渴":水务工程 |
6.5 小结 |
第七 "城里锣鼓城里敲,乡下锣鼓乡下敲" |
7.1 "明晰产权,依法流转":社会工程 |
7.2 "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地方知识 |
7.3 "国有神仙法,民有鬼画符":法律内卷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附录 |
致谢 |
(2)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文献资料 |
1.2.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学术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建国以前中国农村建设回顾 |
2.1 晚清的兴农运动 |
2.2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
2.2.1 晏阳初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 |
2.2.2 梁漱溟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菏泽等地的乡村建设实验 |
2.2.3 卢作孚在重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实验 |
2.2.4 高阳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无锡实验 |
2.2.5 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 |
2.2.6 陶行知的晓庄实验 |
2.2.7 中国国民党主持的乡村改进实验 |
2.3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 |
2.3.1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中国农村建设问题的认识与探索 |
2.3.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 |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3.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村彻底获得新生 |
3.1.1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准备 |
3.1.2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开展 |
3.1.3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
3.2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3.2.1 民主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对改造个体农业的设想 |
3.2.2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出现的新情况 |
3.2.3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展开 |
4.1 建国初期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
4.1.1 关于保护与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
4.1.2 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工作 |
4.1.3 在农村组织开展爱国丰产运动 |
4.1.4 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
4.1.5 组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 |
4.2 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规划 |
4.2.1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 |
4.2.2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 |
新农村的规划 |
4.3 农业合作化完成之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
4.3.1 掀起农村生产生活各项事业建设的热潮 |
4.3.2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 |
4.3.3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 |
4.3.4 整顿与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上) |
5.1 农业大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重大努力 |
5.1.1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与农业大跃进的兴起 |
5.1.2 农业大跃进运动中的农村建设工作 |
5.2 人民公社成为当时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组织形式 |
5.2.1 毛泽东拓荒早年的"新村主义"理想 |
5.2.2 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 |
5.2.3 初期人民公社的特征 |
5.3 农村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 |
第6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发展(下) |
6.1 调整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向现实回归 |
6.1.1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初步调整 |
6.1.2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 |
6.2 在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继续推进农村建设 |
6.2.1 清理劳动力,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 |
6.2.2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
6.2.3 调整农产品征购政策,降低农业税率,减轻农民负担 |
6.2.4 进一步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村建设 |
6.2.5 继续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项事业的建设 |
6.3 逐渐被纳入阶级斗争轨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6.3.1 党内农村政策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6.3.2 农村"四清"运动的开展 |
6.3.3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初步开展 |
结语: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教训与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 |
(二) 研究区域--鄱阳湖区 |
三、 研究概况 |
(一) 农业自然资源研究综述 |
(二) 有关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研究 |
四、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五、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六、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自组织理论 |
(一) 耗散结构理论 |
(二) 协同理论 |
(三) 突变理论 |
二、 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理论 |
(一) 相互作用是物质系统演化机制的本质特征 |
(二) 物质系统演化的发展性 |
(三) 物质系统演化的阶段性 |
(四) 物质系统演化的守恒性 |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质 |
(二)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认识 |
(三) 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 |
(四) 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四、 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创新的理论 |
(一) 交易与制度 |
(二) 制度创新的动因与过程 |
五、 关于科技进步作用的理论 |
第二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一、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概况 |
(一) 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
(二) 水资源及其特征 |
(三) 气候资源及其特征 |
(四) 生物资源及其特征 |
二、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一)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
(二) 鄱阳湖区“四低”资源现状 |
(三) 鄱阳湖区后备土地资源分析 |
(四) 鄱阳湖区灾后土地整理 |
三、 鄱阳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一) 鄱阳湖区水资源供需评价 |
(二) 鄱阳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四、 鄱阳湖区生物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一) 渔业资源 |
(二) 森林资源 |
(三) 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 |
(四) 草洲资源 |
五、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过程 |
一、 建国后鄱阳湖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 |
(一) 传统封闭型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1949-1978) |
(二) 向现代开放型转变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1979-1999) |
二、 湖区’98灾后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农业综合开发 |
(一) 灾后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
(二) 灾后农业综合开发 |
第四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 |
一、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原动力 |
(一) 建国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自然生态供给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相对平衡 |
(二) 20世纪60-80年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自然生态明显失衡 |
(三)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8特大洪涝灾害后朝遵从自然力进而有效利用自然力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
(四)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原动力 |
二、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制度效应 |
(一) 农户、政府的经济行为 |
(二)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制度效应 |
三、 科技进步在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中的作用 |
(一)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湖区农业科技 |
(二) 农业科技在以市场改革为导向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中的作用 |
(三) 科技进步的作用评估 |
四、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类型分异的机理分析 |
(一) 农业综合型 |
(二) 非农产业型 |
(三) 传统种养型 |
第五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
一、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轨迹和可持续发展 |
二、 实现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
(一) 加强水利建设,相对稳定湖水位,整治洪涝灾害,突破湖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瓶颈制约因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 |
(二) 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是促进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竭动力 |
(三) 避洪高效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是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鄱阳湖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鄱阳湖区研究动态 |
1.2.1 鄱阳湖区开发研究的简单回顾 |
1.2.2 对以往鄱阳湖区开发研究的思考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1.5.1 创新之处 |
1.5.2 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2 鄱阳湖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2.1 研究区域 |
2.2 自然资源概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鄱阳湖区的开发历史 |
2.5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5.1 鄱阳湖区的区位优势与机遇 |
2.5.2 东西夹击:21世纪鄱阳湖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
2.5.3 WTO的加入:机遇与挑战同在 |
3 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3.1 悲观派理论 |
3.1.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3.1.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3.2 临界派理论 |
3.2.1 大推动理论 |
3.2.2 结构转换临界值 |
3.3 点轴派理论 |
3.3.1 增长极理论 |
3.3.2 生长轴理论 |
3.3.3 点轴理论 |
3.4 阶段派理论 |
3.4.1 胡佛一费雪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
3.4.2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3.5 结构派理论 |
3.5.1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
3.5.2 产业结构软化理论 |
3.6 梯度推移理论 |
3.7 其他理论 |
3.7.1 比较优势理论 |
3.7.2 人地协调发展系统理论 |
3.7.3 我国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实践 |
4 鄱阳湖区PRED系统的建立与开发战略 |
4.1 鄱阳湖区PRED开放系统的建立 |
4.1.1 鄱阳湖区PRED开放系统及系统诊断 |
4.1.2 鄱阳湖区PRED系统实质:人地水关系 |
4.1.3 湖区贫困 |
4.1.4 鄱阳湖区开发的市场机制与政府效应 |
4.1.5 研究思路和结构 |
4.2 湖区“人—地—水”关系模型 |
4.3 鄱阳湖区开发战略 |
4.3.1 开发目标 |
4.3.2 开发原则 |
4.3.3 开发策略 |
4.3.4 科技、资金在湖区开发中的运用 |
5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
5.1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开发简史 |
5.2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
5.2.1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地形特点 |
5.2.2 鄱阳湖区土壤资源特点 |
5.2.3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
5.3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的评价 |
5.3.1 土地资源评价 |
5.3.2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
5.3.3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
5.3.4 评价后的思考 |
5.4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5.4.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一般原理 |
5.4.2 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5.4.3 鄱阳湖区建设用地可持续开发利用 |
5.4.4 鄱阳湖区灾后土地整理 |
5.5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探讨 |
5.5.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5.5.2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
6 水资源开发利用 |
6.1 鄱阳湖区水资源开发的历史回顾 |
6.1.1 新中国成立前水资源开发的回顾 |
6.1.2 新中国成立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6.2 鄱阳湖区开发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6.2.1 开发治理现状 |
6.2.2 存在问题 |
6.3 鄱阳湖区水资源供需评价 |
6.3.1 水资源利用分区 |
6.3.2 鄱阳湖区水资源量 |
6.3.3 现状水资源供需评价 |
6.3.4 远景水平年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6.4 鄱阳湖区水资源综合整治 |
6.4.1 鄱阳湖区防洪工程建设情况 |
6.4.2 鄱阳湖区水利建设的设想 |
6.5 鄱阳湖区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
6.5.1 鄱阳湖区水产资源状况 |
6.5.2 鄱阳湖区水产资源开发思路 |
6.5.3 鄱阳湖区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
6.6 鄱阳湖渔政管理 |
7 鄱阳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 |
7.1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其特征 |
7.2 有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 |
7.2.1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 |
7.2.2 西方经济学者的观点 |
7.3 鄱阳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利用状况分析 |
7.3.1 湖区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
7.3.2 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分析 |
7.4 鄱阳湖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 |
7.4.1 近期——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转移道路并重 |
7.4.2 中长期——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
7.5 鄱阳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
7.5.1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正面影响 |
7.5.2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 |
7.6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探讨 |
7.6.1 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7.6.2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
7.6.3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
7.6.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8 鄱阳湖区产业发展研究 |
8.1 产业结构与布局理论分析 |
8.1.1 区域产业结构的一般理论 |
8.1.2 产业布局的一般理论 |
8.2 鄱阳湖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
8.2.1 鄱阳湖区产业结构现状、问题与对策 |
8.2.2 产业空间布局与战略 |
8.2.3 鄱阳湖区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分析 |
8.2.4 鄱阳湖区产业经济系统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及特点 |
8.3 农业开发与布局 |
8.3.1 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
8.3.2 鄱阳湖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8.3.3 农业发展方向及布局 |
8.3.4 加强农业发展的三个着重点 |
8.4 工业开发与布局 |
8.4.1 鄱阳湖区的工业结构模式 |
8.4.2 发挥大、中、小的各自优势,实现湖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8.4.3 湖区产业布局构想:“点状区域和轴带的拓展”的空间布局体系 |
8.5 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
8.5.1 发展第三产业的制约因素 |
8.5.2 鄱阳湖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
8.5.3 鄱阳湖区第三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
8.5.4 鄱阳湖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探析 |
9 小城镇建设与布局 |
9.1 小城镇建设的地位与原则 |
9.1.1 小城镇概念与类型 |
9.1.2 小城镇建设的必然性 |
9.1.3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
9.2 鄱阳湖区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 |
9.2.1 鄱阳湖区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9.2.2 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
9.3 鄱阳湖区城镇体系发展与布局研究 |
9.3.1 城镇体系及其特征 |
9.3.2 鄱阳湖区小城镇发达指数研究 |
9.3.3 小城镇建设布局发展构想 |
9.4 灾后移民建镇 |
9.4.1. 选址问题 |
9.4.2. 规划问题 |
9.4.3. 社会融合问题 |
9.5 小城镇建设措施 |
10.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 |
10.1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10.1.1 鄱阳湖水环境状况 |
10.1.2 鄱阳湖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 |
10.1.3 鄱阳湖区域大气环境和酸雨 |
10.2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10.2.1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2.2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
10.3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途径与措施 |
10.3.1 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生态农业 |
10.3.2 大力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林木资源 |
10.3.3 进行山江湖综合治理 |
10.3.4 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规划管理 |
10.4 鄱阳湖区域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10.4.1 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
10.4.2 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 |
10.4.3 鄱阳湖区域经济子系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
10.4.4 鄱阳湖区域社会子系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
10.4.5 鄱阳湖区域生物子系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附图 |
四、不要挖塘坝捉甲鱼(论文参考文献)
- [1]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D]. 王扬. 上海大学, 2010(03)
- [2]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方海兴.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3]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D]. 邹秀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01(03)
- [4]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 余欣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0(01)
- [5]不要挖塘坝捉甲鱼[J]. 李保平. 老区建设, 1990(01)
- [6]论洞庭湖区渔业的战略地位[J]. 黄玉昆. 湖南水产, 19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