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腭麻醉致复视一例报告

翼腭麻醉致复视一例报告

一、翼腭管麻醉引起复视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贝[1](2021)在《DSA与传统C臂机引导三叉神经痛微囊压迫术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下行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与传统C臂机引导下微球囊压迫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种术中穿刺方法的优缺点,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35例,其中DSA组15例,C臂机组20例,DSA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精准引导球囊压迫术,C臂机组则是传统C臂机下引导,对比两组病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DS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66%高于C臂机组55.00%;DSA组手术时间(25.45±5.81)min较C臂机组(46.44±5.79)min时间短;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术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临床有效率93.33%,C臂机组为90%,2组临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DSA组出现口咬肌无力3例,单纯疱疹2例,复视1例,三叉神经抑制反应1例,并发症率为46.66%。C臂机组出现口角疱疹8例,咬肌无力3例,复视2例,三叉神经抑制4例,总的并发症率8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有显着的临床疗效,DSA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方面要明显优于C臂组,DSA引导微球囊压迫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汪成伟[2](2021)在《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颅内表皮样囊肿是由神经管闭合期外胚层细胞异常移行所导致。颅内表皮样囊肿多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第四脑室、鞍区。起源于中颅底硬膜外并延伸至翼腭窝、颞下窝、海绵窦等重要结构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较为罕见。由于其发病率非常低,相关文献报道大多数都是个案报道,人们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高。手术全切是治疗表皮样囊肿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位于中颅底硬膜外的表皮样囊肿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显露困难,还没有标准的手术入路可供选择。此外,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常为颅底内外沟通肿瘤,其手术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单一学科手术尤为困难。本研究报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病例,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报道2015-2020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病例,筛选近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符合入组条件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病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个体化的外科治疗策略。结果我们将文献检索得到的23例患者与本院收集的8例纳入一组,共3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1-71岁,平均42.5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13例;视力下降5例;第Ⅲ,Ⅳ,Ⅵ颅神经功能障碍9例;第Ⅴ颅神经功能障碍14例;第Ⅶ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第Ⅷ颅神经功能障碍3例;肢体运动障碍1例;脑脊液漏1例;口腔肿块伴疼痛1例。31例患者中行CT检查者13例:低密度有1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2例;增强CT3例,其中轻度强化2例,不强化1例;表现为骨质受压破坏7例;CTA检查1例,未见肿瘤内有血管分布。31例患者中行MRI检查者27例:T1序列25例,其中低信号16例,混杂信号7例,高信号2例;T2序列24例,其中低信号2例,混杂信号2例,高信号20例;DWI序列15例,均呈高信号;增强MRI20例,其中部分或边缘强化12例,不强化8例;磁共振波谱1例,显示乳酸峰增高;Flair序列1例,呈混杂信号。31例患者中,开颅手术25例,其中中颅窝硬膜外入路22例;内镜手术6例,包括经鼻入路和经唇下-上颌窦入路。31例肿瘤种,全切除的有19例,次全切除的10例。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表皮样囊肿。患者术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6例,未得到改善2例。31例患者中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23例,出现并发症的3例。除了信息缺失的5例外,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0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良好,KPS评分70100分,平均80分。有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了肿瘤复发,其中3例通过手术切除。结论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是一组罕见的颅底沟通性肿瘤,常表现为头痛和颅神经麻痹症状。CT表现为鞍旁硬膜外边界清楚、以低密度为主的占位性病变,不强化,可累及颞下窝、翼腭窝等颅外结构,局部颅底骨质常呈压迫性改变;磁共振DWI序列为特征性高信号。临床症状明显者首选手术治疗,根据囊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颅内为主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可通过中颅窝硬膜外入路切除;以颅外为主、靠近颅底中线区的囊肿使用内镜经鼻-翼突入路;以颅外为主、向侧颅底和翼腭窝生长的表皮样囊肿选择内镜经上颌窦入路。应在保护神经功能完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切除囊肿及包膜,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表皮样囊肿属良性肿瘤,全切后复发率低;次全切除者容易复发,复发后仍可考虑手术治疗。

乔叔芬[3](2018)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手术入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孤立性蝶窦病变(Isolated sphenoid sinus disease,ISSD)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手术入路,提高临床医师对ISSD的认识,降低误诊、漏诊概率,使患者得以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ISSD患者共7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研究首诊科室、辅助检查、手术入路与蝶窦相关病变导致的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79例ISSD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82.3%),其次是眼部症状(21.5%),包括视力下降8例,失明2例。首诊于神经内科23例,眼科7例,神经外科3例,耳鼻喉科15例,或首诊于其他未细分专业的医疗机构。从患者出现症状至明确诊断,病史持续从最短5天-最长20年不等,79例患者均经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为ISSD,经术后病理检查,提示:(1)炎性病变有67例,最为常见,包括真菌性蝶窦炎(真菌球型)30例、蝶窦粘液囊肿14例、孤立性蝶窦炎11例、蝶窦粘膜囊肿8例、蝶窦息肉4例;(2)蝶窦良性肿瘤有4例,包括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papilloma,IP)3例、蝶窦垂体瘤1例;(3)蝶窦恶性肿瘤有3例,低分化癌、鳞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各1例;(4)蝶窦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CFR)5例,伴脑膜脑膨出2例。79患者均经鼻内镜下蝶窦开放,其中经鼻内镜下鼻腔嗅裂入路最为常用。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多数患者的头痛、眼部及鼻部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仅1例失明患者经6个月随访,视力无改善。76例良性蝶窦病变的患者均经鼻内镜随访直至术腔上皮化,59例患者窦口开放良好,17例患者窦口有不同程度的缩窄、但引流通畅。3例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后10-15天内在肿瘤科接受放化疗,其中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后1年无复发,余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13个月失访。结论ISSD发病罕见,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患者头痛、眼部症状常见,而鼻部症状相对少见,患者多就诊于神经科、眼科,负责首次诊疗的临床医师因专科思维的限制或对ISSD的认识了解有限,从而易导致误诊、漏诊。由于未得到及时诊治,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导致视神经水肿、失明、海绵窦综合征(Cavernous sinus syndrome,CSS)、眶尖综合征(Orbit apex syndrome,OAS)、眶上裂综合征、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当出现顽固性头痛或者不明原因的眼部症状时,要考虑到孤立性蝶窦病变的可能,尽早行鼻窦CT或MRI明确诊断,并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鼻窦CT和(或)MRI检查可明确ISSD的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病变范围,排除相关蝶窦并发症;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是ISSD安全、经典的治疗方法,经鼻腔嗅裂入路是处理蝶窦病变最常用的手术路径。

王臻妮[4](2018)在《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位置深在,虽然体积较小,但其解剖结构复杂,有自然的管道和裂隙沟通鼻腔、鼻咽、口腔、眼眶、中颅窝和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ITF),是鼻眼、鼻颅底沟通性病变常累及的地方。累及翼腭窝的病变以肿瘤多见,良性肿瘤常见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鼻咽纤维血管瘤,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淋巴瘤、肉瘤、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和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C)等均有见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肿瘤的主要部位和累及周围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分析患者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一般可提示肿瘤病变的原发部位及可能累及的重要结构。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除对放化疗敏感的肿瘤外主要的治疗方式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为该部位结构深在,结构复杂,且毗邻颈内动脉和中颅窝底,如何有效切除肿瘤并减少手术并发症,尤其是避免大血管和卢颅神经的损伤,是国内外各学者专家一直关注并讨论的重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鼻内镜手术的进步,对累及翼腭窝的沟通性病变的诊断和手术入路的经验总结逐渐深入。目的通过探讨累及翼腭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资料、手术入路及经验、预后,为临床诊疗翼腭窝肿瘤性病变提供一定的经验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经影像学诊断、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确诊的30例累及翼腭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临床症状较单一,以头痛为主诉者2例,以颌面部肿物逐渐增大就诊者2例,以颌面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及鼻塞1例,以渐进性鼻塞伴或不伴反复鼻出血6例,以耳闷为主要症状者1例;另有18例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与肿瘤不同程度侵犯上颌窦各壁而导致的临床表现类似。30例患者术前均经鼻窦鼻咽部CT平扫+增强检查,其中16例患者行MRI平扫+增强扫描,3例加行CTA检查,6例加行DSA检查,证实为翼腭窝不同程度受累的占位性病变:5例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瘤体主要位于翼腭窝、颞下窝;6例瘤体主要位于鼻咽鼻腔,向外侧不同程度累及翼腭窝,术前诊断为鼻咽纤维血管瘤;19例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18例原发于上颌窦,1例原发于颞下窝,均侵袭翼腭窝。手术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式麻醉,根据瘤体原发部位、侵犯范围以及距离体表的远近选择合适手术入路,经鼻内镜入路14例(其中2例怀疑神经源性肿瘤,因瘤体巨大且侵犯中颅窝者,术中应用影像导航仪),上颌骨部分或扩大切除入路14例,下颌下入路1例,下颌骨劈开入路1例,鼻内镜联合耳前颈侧入路1例。术后通过电话随访、鼻内镜复查及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3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大出血(大于1000ml的出血)等重大并发症出现。11例良性患者均彻底切除肿瘤。19例恶性患者除1例黑色素瘤颅内部分无法全切外,其余患者均肉眼全切。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19例,符合术前大体评估;分别为神经鞘瘤5例,血管纤维瘤6例,鳞状细胞癌8例,腺样囊性癌3例,上皮-肌上皮癌2例,肌上皮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黑色素瘤3例(见图1)。术后随访4个月至64个月不等,平均随访22个月,至随访终末时间,良性肿瘤患者无复发,2例患者有颌面神经分布区麻木感,其中1例术后半年恢复,1例患者有患侧口角略歪斜。19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进行放化疗,其中13例至今生存,3例放疗后出现口鼻漏。2例黑色素瘤患者术后半年死亡,1例鳞状细胞癌及1例黑色素瘤患者术后8个月死亡,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2年死亡,1例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4年死亡。结论1、累及翼腭窝的肿瘤以多部位沟通性肿瘤多见,早期累及翼腭窝的良性肿瘤,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累及翼腭窝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上颌神经分布区感觉或功能异常多见。2、CT及MRI是诊断翼腭窝肿瘤的主要方法,CTA可很好的显示卢颅内血管与瘤体的关系,脑血管造影(DSA)及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可有效诊断纤维血管瘤并减少瘤体血供。3、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受累范围,选择距离肿瘤径路较短、功能性结构破坏较少的手术入路。其中鼻内镜入路适用于原发肿瘤主要位于近颅底中线者,如上颌窦后壁、鼻腔后段及鼻咽腔或肿瘤累及中颅窝的翼腭窝神经鞘瘤和鼻咽纤维血管瘤、翼腭窝和颞下窝局限性恶性肿瘤,且具有损伤小、术后无面部瘢痕形成、恢复快等优点。颈侧、下颌下或下颌骨劈开入路主要适用于瘤体接近体表、远离颅底及中线者,如颞下窝原发性肿瘤累及翼腭窝者。上领骨切开入路:适用于上颌窦原发恶性肿瘤侵袭翼腭窝、颞下窝者。术中应用影像导航仪、多学科合作及术者的精确操作可有效切除翼腭窝巨大良性肿瘤并预防周围重要结构(颈内动脉、视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于累及咀嚼肌、颅神经、眶内的患者,功能性结构的破坏有时不可避免;累及颅内者,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需辅助放/化疗。

顾潇怡,张茹,朱正华,马兆鑫,顾文超[5](2017)在《上颌窦浆细胞肉芽肿1例》文中研究表明1病例报告患者,女,51岁,因反复鼻塞伴头痛3年于2013年10月24日以"鼻窦肿物"收入院。3年前患者反复鼻塞,伴右侧额部、眶周、面颊部疼痛,入院前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头痛,有鼻音,无喷嚏、脓臭涕及涕中带血,无复视及视力下降,无张口受限。2009年曾因右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体检:一般情况好,呼吸平稳,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查体:鼻腔黏膜慢性充血肿胀,双侧下鼻甲肥大、

薛健[6](2017)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合并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临床特点、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分析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病例发病规律、常见责任血管,MVD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对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确诊的19例面肌痉挛同时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复习相关文献并对临床诊断和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共19例,女性12例,男性7例;病程8个月~6年,平均2.52年。患者年龄42~69岁,平均56.31岁。术前均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明确三叉神经、面神经有相关责任血管压迫,然后行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19例病人中,15例病人术中见椎基底动脉直接压迫三叉神经,2例见小脑上动脉压迫,2例未见血管压迫。16例病人术中见椎基底动脉压迫面神经,2例见小脑前下压迫,1例未见血管压迫。手术疗效:16例三叉神经痛术后治愈,2例术后好转,1例术后无效,有效率94.74%,2例术后随访复发;16例面肌痉挛术后治愈,1例术后好转,2例术后无效,有效率89.47%,1例术后随访复发。术后并发症:术后1例轻度面瘫,1例出现同侧耳鸣,2例出现听力下降,其余病人均术后面部疼痛及抽搐症状缓解,恢复良好。结论:原发性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常见原因为迂曲扩张的椎基底动脉压迫,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效果良好。术中无创分离识别责任血管,准确放置减压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李钦委[7](2017)在《鼻内镜下2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微创切除术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2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经鼻内镜下JNA微创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且术后最终病理结果诊断为JNA的20例患者,并且所有患者均为经鼻内镜下JNA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术前及术后复查影像学资料等。对出院患者随访9个月至4年,根据随访结果,观察JNA患者术后的恢复及复发情况。按照Radowski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20例,全部为男性,年龄跨度1240岁,平均年龄约18.8岁。其中汉族6例,回族1例,维吾尔族11例,蒙古族1例,哈萨克族1例。患者均有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塞,伴有浓鼻涕,经口呼吸,均有持续或间断性鼻出血。检查可见患者鼻咽部、鼻腔顶后壁有红色或紫色新生物,质中,界限清楚。20例患者术中肿瘤均较韧,术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回报示含有纤维成分的血管组织,确诊为鼻咽纤维血管瘤。综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肿瘤累及范围,对JNA患者按Radowski分期系统分期:Ia期7例,Ib期4例,IIa期1例,IIb期2例,IIc期1例,IIIa期5例。所有患者鼻内镜下JNA微创切除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Ⅰa期约142ml,Ⅰb期约225ml,Ⅱa期约100ml,Ⅱb期约600ml,Ⅱc期约300ml,Ⅲa期约1100ml。术后随访9个月到4年,有2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0%。其中Ⅰ期有1例复发(复发率9.1%),Ⅱ期有0例复发(复发率为0.0%),Ⅲ期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0%),与Ⅰ期、Ⅱ期相比,Ⅲ期JNA复发率较高。行DSA病例中,13例病例全部为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其中61.5%为单侧颌内动脉供血,30.8%为双侧颌内动脉供血,7.7%为双侧双侧颌内动脉合并交通支供血,说明JNA瘤体供血主要以单侧颌内动脉为主,双侧颌内动脉合并交通支供血少见。不同肿瘤分期对术后住院天数影响显示:与I期相比,Ⅲ期病例术后住院天数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他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JNA好发于男性青少年,各民族均有发病,发病率是否存在民族分布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JNA瘤体供血主要以单侧颌内动脉为主,双侧颌内动脉合并交通支供血少见。对比术前栓塞组与非栓塞组对于术中估计平均出血量的影响显示:栓塞组较非栓赛组有所减少。鼻内镜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少,尤其是等离子刀头的应用使得肿瘤切除干净,术后复发率低,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缩短,对于Ⅲ期病例也可完整切除,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李丹[8](2014)在《眶距增宽症的手术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眶距增宽症是指两眼眶之间骨性距离过度增宽的一类疾病,有许多病因可引起眶距过宽的临床症状,亦可见于各种先天性综合征,如0-14型颅面裂以及、Apert综合症和Crouzon综合症等。患者大多为先天性畸形,可伴发颅面器官的缺损或位置异常,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且畸形有可能伴发大脑发育迟缓或脑组织受损,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眶距增宽症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其中以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截骨术最为经典且有效,它是由法国整形医师Paul Tessier于1968年首创,经颅内和颅外联合径路做眼眶四周的完全截骨术,游离移动和拼接重建松动的眼眶骨架,去除眼眶之间多余的骨组织以缩小骨性眶间距离。随着颅面外科的发展,该手术在手术方法、材料学及计算机三维辅助手术系统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对经典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进行了很多改进与补充。但因为手术过程复杂,需多科配合,安全性较差,可能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如:术中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很多整形科医生对其望而生畏。为什么我们会惧怕该类手术呢?对眼眶骨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不够透彻了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令我们认识到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眼眶及其周围应用解剖学研究,分析眶距增宽症矫正术术中、术后并发症产生原因及对策,为更好地开展眶距增宽矫正术并减少其并发症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良好效果的同时,而不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本课题主要探讨与眶距增宽矫正术相关的眶区解剖,用局部解剖、断层解剖的方法观察、测量,探讨一个眼眶截骨术的安全截骨线区域,在其安全范围内,以最小的创伤、最小的并发症,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并将该技术改进应用于临床眶距增宽症病例的手术,术后进行临床随访,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第一部分眼眶骨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研究目的眶距增宽矫正术是颅面外科较为经典的手术之一,手术过程复杂,主要是通过改变眼眶内部骨性结构的位置,同时处理眼眶软组织,以改善患者面部畸形。但眼眶内结构细小复杂且数量众多,互相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其功能影响较大,在进行该手术时安全性较差,可能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为了避免术中损伤眼眶骨及其周围组织,我们需要对眼眶相关解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题主要针对眶周截骨术相关方面对尸体标本的眼眶进行大体解剖、断层解剖、组织学观察及相关测量,为国人眼眶骨组织测量补充数据资料,为安全进行眶周截骨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依据基础。材料和方法选取13例26侧成人干颅骨标本(性别不详),行常规观察测量各骨结构的位置比邻关系;10例20侧(其中男6例12侧、女4例8侧)防腐成人头部标本,8例16侧行常规局部解剖,其余2例行断层解剖。主要观察眼眶形态结构、测量与眶周截骨术相关的解剖项目、眼眶骨与周围器官的比邻关系、眼眶骨与内眦韧带的关系、眶内软组织及周围窦腔和眼眶的关系。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个测量项目的参考值范围。结果1.骨性眼眶的测量测量眶宽平均为40.44mm,眶高平均为34.21mm,内眶距平均为20.41mm,外眶距平均为95.29mm,眶深测得平均为41.73mm。眶上孔下距平均为2.86mm,眶下孔上距平均为8.01mm,眶上裂前距平均为35.26mm,眶下裂前距平均为15.72mm,视神经前距平均为36.85mm,筛前孔前距平均为16.82mm,筛后孔前距平均为20.46mm。2.眶壁解剖结构眶口略呈四边形,向前、下、外倾斜,由眶缘围成,眶缘可分为上、下、内侧、外侧四缘。眼眶骨为两个四棱锥状骨性深腔,由七块不规则骨组成:额骨、颧骨、蝶骨、筛骨、泪骨、腭骨、上颌骨。眶顶壁由额骨的眶板及蝶骨小翼构成,厚薄不均,除蝶骨小翼部分稍厚以外,其余均薄而脆弱,半透明,脑回压迹处可菲薄,甚至一部分可以被吸收。眶上壁在后部较平坦,前部则明显凹陷,凹陷最显着处与眼球的赤道部相当。眶上缘内1/3和外2/3交界处为眶上切迹(或眶上孔)。眶上壁前外侧为泪腺窝,后内侧为一椭圆形的视神经管。眶上壁前部内上方邻额窦,上方为颅前窝。眶内壁从前向后依次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纸板、蝶骨体(仅有一小部分)四块骨从前向后连接。前部为泪囊窝,向下借鼻泪管与鼻腔相通。筛骨纸板构成眶内壁的大部分,是眶壁中最薄的部分,易骨折破碎。筛骨纸板与额骨眶板交界处有筛前孔和筛后孔。眶腔借此菲薄的筛骨眶板与筛窦相邻。前中部有Dacryon点,内侧壁后部中份有矢状位的额筛缝,最后部为视神经孔,它们基本在一水平位上。眶下壁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和腭骨眶突构成,其中以上颌骨的面积最大,颧骨构成其前外侧部,腭骨在上颌骨之后只占一小区,三块骨间的骨缝常难以辩认。在眶下壁眶下裂处可见眶下沟,向前形成眶下管,开口于眶下孔。眶下壁为上颌窦的顶部,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眶外壁后2/3由蝶骨大翼的眶面构成,前1/3由颧骨眶面构成,较坚固,不与鼻旁窦相邻。颧骨眶面的小突起为眶外侧结节,外直肌节制韧带、眼球悬韧带、上睑提肌腱膜及睑外侧韧带附着于此。3.眶壁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和裂,容纳一些重要的组织结构,提供血管、神经的通道。眶上孔位于眶上缘内1/3和外2/3交界处,可为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内为眶上神经血管束。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下方内1/3与外2/3交界,眶下血管神经出于此孔。眶上裂位于眶上壁与外侧壁之间,蝶骨大小翼间的裂隙,是眶外壁及顶壁之间的分界,内段有多条颅神经、动静脉通过,是眼眶与颅中窝最大的交通要道。眶下裂位于眶外壁与下壁之间,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颧神经、眶下动脉、翼腭神经节的眶支以及眼下静脉和翼静脉丛的交通支经过此处。视神经管由蝶骨小翼两个根构成,沟通眶尖与颅中窝,内容视神经。筛前孔和筛后孔位于眶顶和眶内壁间的额筛缝或缝附近的额骨内,内有鼻神经及筛前动脉通过;筛后管自筛后孔向内至筛窦,有筛后神经、血管通过。结论经过测量,眶外缘截骨在眶壁内沿着眶缘从眶上壁和眶外侧壁向后剥离可以达35mm,从眶下壁向后剥离最多可达15mm,而眶内侧壁有泪囊和鼻泪管的存在,需要在两者后进行骨膜下剥离,向后剥离深至筛前孔,深度约在Dacryon点后18.8mm。故在做眶骨膜剥离时要注意保护这些血管神经束,注意在该区域有所缓冲,避免术后因神经受压、断裂而出现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眶壁截骨线可根据上述剥离的深度及临床需要适当调整,结合经典的眶周截骨术,我们设计出安全的截骨线:眶上、内、外侧壁的截骨线约在距离眶缘25-30mm处,眶下壁截骨线则在距离眶缘15mm左右。建议在上述安全范围内,充分保护眶内神经血管的前提下,尽可能从眶壁深部作截骨,更好的达到眼眶充分内移的效果。第二部分眶距增宽症的手术治疗复习眶距增宽症的诊断和分类标准,探讨何时才是该手术最佳的手术时机,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给与相应的治疗手段,并讨论各种眶距增宽症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提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为安全开展眶距增宽矫正术理提供合理的参考信息。第三部分颅内外联合径路眶距增宽矫正术的临床应用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患者,均为重度眶距增宽症,IOD为3.9~4.4cm,其中2例伴有眼眶水平轴倾斜。行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截骨术。其中正中截骨切除7例,旁正中截骨切除3例,截骨宽度2.0~3.4cm;鼻部多余皮肤切除6例,鼻尖采用肋软骨修复3例,局部切除骨回植隆鼻3例,术中假体隆鼻1例,鼻额成形2例;术前行两侧颞部软组织扩张2例。方法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截骨术:经口气管插管内全麻。横颅冠状切口,如事先放置扩张器应同时取出两颞部的软组织扩张器。行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游离截骨,眶距增宽矫正术。以筛骨中线为中线行眶间正中截骨,截除包括额骨鼻突、鼻骨及部分软骨在内过宽的骨质。常规眶周截骨,彻底游离的框架只有鼻泪管与眶内容物相连。眼眶向中间靠拢,眶内容物无受压,无明显限制眼眶向内侧移的张力,钢丝固定,并行内眦韧带重建固定。最后修整鼻裂、发际线过低等合并畸形。结果10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可逆副损伤。3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均自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侧鼻泪管堵塞,予眼科行鼻泪管再通术后恢复良好。2例患儿原本斜视症状有所改善。本组10例患者术后内眶距缩小2.0~3.4cm(头颅CT),外眦距离缩小1.7-2.8cm。10例患者均同时矫正合并畸形,所有患者面部外观得到明显改善,4例患者行二期、三期手术修复鼻、眼外形,如隆鼻术、内眦开大术、重睑成形术等。术后随访1-7年无其他异常。结论应用此方法进行眶距增宽矫正,手术效果确切,可明显缩短过宽的眶间距,术中还对合并畸形进行适当调整,是一种经典而实用的手术方式。然而,每种手术入路方式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每位患者都因病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手术要求,我们在手术前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陈爱林[9](2014)在《海绵窦区罕见肿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海绵窦区肿瘤常见者为脑膜瘤、神经鞘瘤及海绵状血管瘤。而相对罕见的脊索瘤样脑膜瘤、表皮样囊肿及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报道较少。以我科成功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表皮样囊肿、脊索瘤样脑膜瘤及腺样囊性癌为例,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成功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脊索瘤样脑膜瘤、表皮样囊肿及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比较海绵窦区脑膜瘤、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瘤、表皮样囊肿、脊索瘤样脑膜瘤及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从常用手术入路的解剖关系、术中处理措施及可能导致的术后并发症的角度,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的优缺点。结果:海绵窦区肿瘤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III~VI颅神经受累。腺样囊性癌多由其它部位侵袭至颅内,可有原发灶相关的症状体征。神经鞘瘤多起源于神经鞘膜细胞,所以常以神经刺激和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MRI上,脑膜瘤大多均匀一致强化,脊索瘤样脑膜瘤常呈不均匀强化,神经鞘瘤可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而腺样囊性癌不均匀强化,呈大小不同的囊腔。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具有特异性,但不强化。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T2W像上中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其强化程度高于脑膜瘤。脑膜瘤与脊索瘤样脑膜瘤病理组织学相似,脊索瘤样脑膜瘤D2-40蛋白表达阳性,而脑膜瘤表达阴性。神经鞘瘤由梭形细胞或小的星状细胞组成,伴有各种退行性变,S-100、Leu-7常呈阳性,局灶性GFAP呈阳性。海绵状血管瘤由血管窦组成,VEGF相关受体表达增高。表皮样囊肿呈结节状或囊状,内容物可见钙化和泥沙样改变。腺样囊性癌的特征性组织学征象是团块状增生的肿瘤细胞,呈筛状及腺样排列。手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可经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若肿瘤涉及眼眶者可取额眶颧入路,对于后部海绵窦肿瘤可取颞下经颧弓入路。经颞下锁孔入路可切除大部分海绵窦区肿瘤。结论:1、海绵窦区肿瘤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2、MRI增强扫描有助于海绵窦区肿瘤的鉴别诊断,确诊有赖于手术后病理结果;3、经颞下锁孔入路可切除大部分海绵窦区肿瘤。

王国飞[10](2013)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症状性三叉神经痛(STN)。是由于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它可继发于桥小脑角,三叉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部位的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及多发性硬化等疾患。以桥小脑角(CPA)肿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最多见。目前开颅切除肿瘤是唯一可以被认为是针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治疗的外科治疗手段,但开颅手术危险性极大,某些不愿手术或对开颅手术依从性差的病人不能接受手术,或者由于老年体弱、合并严重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者患者已经进入癌症晚期,当我们考虑必须借助外科手段去治疗这部分患者时,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且轻微,甚至有时仅仅是为了缓解症状。Mullan等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报道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PMC)治疗三叉神经痛,由于该技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此后在许多国家得以广泛开展,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临床报道较少,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更未见报道,本文旨在介绍采用PMC方法治疗一组57例STN患者的初步体会。材料及方法:自2005年l月至2012年6月,共采用PMC微创外科治疗STN患者57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或MRI检查证实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因胆脂瘤致三叉神经痛24例,脑膜瘤13例,听神经瘤13例,带状疱疹2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颅骨骨瘤1例,鼻咽癌1例,小脑左侧动静脉畸形1例。对行手术治疗的57例继S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总结归纳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症状、体征、手术情况及术后疼痛缓解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57例患者共行59次手术,其中2例分别术后1年和2年后疼痛复发再次行2次手术。治疗后疼痛即刻完全缓解52例,有3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6.5%,疼痛无缓解者2例(3.5%)。1例为对侧脑膜瘤压迫引起,术后效果良好。肿瘤切除术后复发1例,肿瘤切除后疼痛部分缓解,后加重又行PMC治疗,疼痛缓解;听神经瘤继发TN1例,PMC术后2年复发再次行手术,疼痛缓解;脑膜瘤继发TN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行PMC术,疼痛缓解;以上两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另有一例脑膜瘤STN开颅手术探查后认为风险极大未能切除,后又改为PMC术,效果满意。治疗后患者感到同侧轻度感觉减退52例,占91.2%;同侧张口受限、咀嚼肌无力52例,占91.2%,症状多于l~3个月内好转消失或良好耐受,围手术期并发口角疱疹7例,占12.3%,术后1周左右恢复。无角膜感觉缺失及角膜反射消失症状出现;随访时间为1099月,平均疼痛缓解时间46个月。截止随访时间内9例(15.8%)术后复发,4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后缓解,5例药物保守治疗可以控制症状。本组患者平均住院6.9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1、对于比较年轻的、不典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CT或MRI是非常有必要的。2、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是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十分有效的微创方法,对于不适合或不愿意开颅手术,经历其他多种方法治疗不理想的,经皮手术治疗及开颅术后复发的STN患者,PMC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二、翼腭管麻醉引起复视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翼腭管麻醉引起复视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DSA与传统C臂机引导三叉神经痛微囊压迫术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附录
    附录A 中英文术语缩略对照表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附录C 附图
    附录D 综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2)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3)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手术入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上颌窦浆细胞肉芽肿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报告
2讨论

(6)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鼻内镜下2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微创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资料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本研究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眶距增宽症的手术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眼眶骨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1. 材料
    2. 方法
        2.1 断层解剖标本处理
        2.2 测量相关解剖项目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眶口及四缘解剖结构
        3.2 眶壁解剖结构
        3.3 眶壁的孔与裂
        3.4 眶骨膜
        3.5 泪道系统
        3.6 内眦韧带
    4. 讨论
        4.1 临床手术安全性与解剖研究关系
        4.2 与眶周截骨术相关的眼眶解剖要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眶距增宽症的手术治疗
    2.1 眶距增宽症概述
        2.1.1 病因
    2.2 临床表现及分类
        2.2.1 眶距增宽症诊断标准
        2.2.2 通过三维CT重建进行眶距增宽症的测量
    2.3 手术治疗
        2.3.1 手术时机选择
        2.3.2 手术方式选择
    2.4 术中、术后并发症
        2.4.1 术中出血
        2.4.2 颅内压增高
        2.4.3 脑脊液鼻漏
        2.4.4 眼科问题
    2.5 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
        2.5.1 术后护理
        2.5.2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2.6 二期修复
    参考文献
第3章 颅内外联合径路眶距增宽矫正术的临床应用
    3.1 资料和方法
        3.1.1 临床资料
        3.1.2 手术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手术照片
第4章 软组织扩张后眶距增宽矫正术的临床随访研究
    4.1 临床资料
    4.2 手术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海绵窦区罕见肿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二、 研究方法
海绵窦解剖
海绵窦区脊索瘤样脑膜瘤临床诊断与治疗
    1、临床资料
    2、临床诊断与治疗
海绵窦区表皮样囊肿临床诊断与治疗
    1、临床资料
    2、临床诊断与治疗
海绵窦区腺样囊性癌临床诊断与治疗
    1、临床资料
    2、临床与病理
海绵窦区肿瘤手术入路
    一、 翼点(额颞)入路
    二、 改良翼点入路
    三、 额眶颧入路
    四、 颞下经颧弓入路
    五、 颞下“锁孔”入路
结果
    一、 海绵窦区脊索瘤样脑膜瘤
    二、 海绵窦区表皮样囊肿
    三、 海绵窦区腺样囊性癌
    四、 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
    五、 神经鞘瘤的临床与病理
    六、 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与病理
    七、 海绵窦肿瘤分类及分级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加会议、培训
致谢

(10)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疼痛部位
    3. 既往情况
    4. 手术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翼腭管麻醉引起复视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DSA与传统C臂机引导三叉神经痛微囊压迫术的疗效对比分析[D]. 王文贝.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D]. 汪成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手术入路的研究[D]. 乔叔芬. 山东大学, 2018(01)
  • [4]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D]. 王臻妮. 山东大学, 2018(11)
  • [5]上颌窦浆细胞肉芽肿1例[J]. 顾潇怡,张茹,朱正华,马兆鑫,顾文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20)
  • [6]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薛健. 山东大学, 2017(04)
  • [7]鼻内镜下2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微创切除术的临床分析[D]. 李钦委.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4)
  • [8]眶距增宽症的手术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D]. 李丹.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2)
  • [9]海绵窦区罕见肿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D]. 陈爱林. 苏州大学, 2014(11)
  • [10]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D]. 王国飞.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翼腭麻醉致复视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