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简介

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简介

一、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陈卓[1](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唐路[2](2020)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以下简称物理竞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中学学科知识竞赛,截至2019年,共举办了36届赛事,深受广大中学生的欢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物理竞赛在培养物理学科人才、促进中学快速发展、提高物理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学物理竞赛的主要考核方式便是物理竞赛试题,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物理竞赛的教学效率、物理拔尖人才的培养效率,对中学物理竞赛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以2015-2019五年的复赛真题、决赛真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试题的内容统计分析,寻找复赛、决赛试题有何特点;以2017-2019三年的复赛(湖南赛区)考生得分、2018-2019两年的决赛考生得分的成绩统计分析,探求考生的成绩背后究竟有何意义;再对36届的复赛、决赛试题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旨在为物理竞赛教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竞赛教学策略、为物理竞赛考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家长提供一些非同小可的关键信息,正确发挥物理竞赛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设计;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介绍了素质教育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核心部分,第三章对2015-2019五年的复赛真题、决赛真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竞赛试题的特点;第四章对2017-2019三年的复赛(湖南赛区)考生得分、2018-2019两年的决赛考生得分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考生得分的规律;第五章对竞赛试题进行解题的案例分析;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与不足,主要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总结,根据结论对教师、学生、命题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指出一些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进行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物理竞赛试题的特点、物理竞赛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以便更好地开展物理竞赛教学,完善物理竞赛教育。

李晶晶[3](2020)在《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让学有兴趣、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素质全面的中学生一展所长、以竞赛为中心的课外教育活动,对激发学生兴趣、普及学科知识、渗透学科前沿、促进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具有重要意义。其存在之广、影响之大、争议之多都使之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而竞赛活动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湖南省是竞赛的大省、强省,以湖南省化学竞赛为点,既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又能突出湖南特色、结合湖南智慧,还能以点带面,勾勒我国奥林匹克竞赛现状的面,揭示我国奥林匹克竞赛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化学竞赛的成就、困境与出路。首先从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研究的理论基础,描摹出化学竞赛发展现状的大体框架,再结合近三十年来获湖南省化学竞赛省二等奖以上选手的发展状况调查,通过访谈与部分竞赛选手、竞赛专家共同探讨化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湖南方案。此外,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借鉴湖南优秀经验的同时对学科竞赛中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力求守正创新、拨乱反正,为学科竞赛的破旧立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直面问题——整体设计。从实际问题、真实现象出发,通过分析文献,明确研究的问题,形成明晰的思路,选取恰当的方法,规划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第2章):历史考量——精准定位。回顾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成就与重要举措,从历史层面定位化学竞赛的价值与功能。第三部分(3、4章):正向思维——守正创新。研究、调查成功的化学竞赛开展正例——湖南省化学竞赛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回顾湖南化学竞赛历史,调查湖南化学竞赛发展现状,总结湖南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与特点,为学科竞赛的发展提供参考。第四部分(第5章):逆向思维——拨乱反正。通过文献和调查总结化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反推学科竞赛健康发展。第五部分(第6章):总结展望——助推发展。总结对策,反思不足,展望未来,助力学科竞赛良性发展。

王婧[4](2017)在《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尽管各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朝着两种趋势发展:一种趋势是由集权化走向分权化,即原来实行统一考试的国家和地区,在保持统一考试作用的同时,逐渐朝多元和分权方向发展,代表国家如中国;另一种趋势是由分权化走向集权化,即原来实行自主招生考试的国家,在保持分散考试优越性的同时,逐渐朝统一和集权方向发展,代表国家如俄罗斯。俄罗斯的国家统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是学习了中国高考的经验和做法,而俄罗斯走过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教训,很可能是我们未来道路上将会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中俄两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趋势是逆向而行,但从另一个角度又可以看作是相向的运动,殊途同归,最终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其宗旨都是希望集分散考试和统一考试的优势于一身,扬长避短、臻于完善,实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效益与科学选才的目标。因此两国很多问题是共通的,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集中反映和体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和社会状态。在俄罗斯高校招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激进式的变革,也有渐进式的改革,就其规模、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情况的复杂性而言,在世界各国中是独树一帜的。21世纪初,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变为国家统一考试,经过长达八年的试行后正式实施。变革过程中虽备受争议、褒贬不一,但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试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外来经验,并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完善,使国家统一考试制度逐步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和多元化。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纵向追溯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全面梳理和回顾从俄罗斯高等学校建立之初到现今实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重点介绍国家统一考试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实施进程、问题困难及最新发展,详细解读俄罗斯现行的高校招生政策;其次采用个案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微观考察和解析统一考试和招生政策在联邦主体和高等学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接下来单独一章专题介绍俄罗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围绕国家统一考试展开的激烈论争;最后采用比较分析法,聚焦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性问题,比较自主招生考试和国家统一考试的优点与不足,总结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提出对我国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借鉴。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贡献:(1)逆向借鉴。中俄两国是当今世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两种改革趋势的代表。对逆向而行的另一种改革趋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我国当前的高考制度改革进行反思,使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少走弯路,这是本研究的现实价值。(2)特色和经验学习。历史上,我国的教育曾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在教育管理体制的很多方面与俄罗斯有同源性特点。当前中俄两国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两国国情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特色鲜明,通过深入研究其改革的理念、方法、路径,从中找出对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有益参照。(3)丰富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我国尚无系统研究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专着和博士论文。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充实了俄罗斯教育制度的研究内容,丰富了考试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增进相互了解。随着中俄“一带一路”合作宣言的签订,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增进对俄罗斯教育体制和招生考试制度的了解,对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具有实际意义。

夏海花[5](2011)在《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文中认为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是属于世界平台的智力竞赛,受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睐,其宗旨是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使大多数青少年在智力上有所发展,在能力上有所提高,为少数优秀青少年脱颖而出、成为优秀人才创造机遇和条件。在我国,常见的学科竞赛活动包括五项: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学和生物学,举办历史悠久,对提高中学生专业素养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很大的推进和带动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已举办七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和三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形成从地方到全国的多层次、多级别的竞赛格局。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及环境研究的主动兴趣”、“培养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根本出发点,试题的基本命题思想是考查地理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突出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本文以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和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法、统计法、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试题模块和试题得分两个方面对试题进行分析。首先,从试题模块角度分析国际和我国两个级别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的试题结构,统计分析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等两类地理知识点的考查情况,得出参赛选手应具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地理术语的英语表达能力等五方面地理能力素养;其次,以第七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为例从得分角度比较分析各国参赛选手的地理素养,探讨我国参赛选手的优势和不足;最后,通过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现状的反思,提出树立创新型教学观念为学科的价值传递提供主观基础、构建均衡型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客观支撑、运用综合型教学方法为地理素养的形成提供有效途径和施行多元性教学评价为地理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保障等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董玉成[6](2018)在《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文中认为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活动,我国基础教育有着庞大的解题活动累积起来的解题知识,不少国际学者亦称中国是一个解题大国,对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充满好奇。但我国学界以解题知识作为研究对象的讨论却并不多,并且研究主要集中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题研究内容的描述和某些特征的简略介绍。本研究试图对我国解题进行一个有历史纵深的探讨,即从源头开始把数学解题放在一个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视察。尤其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对解题知识的生产和制造机制、传播、影响、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研究。同时考察外部要素与解题知识生产、制造、传播、影响、局限性的关系。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1)我国有关题和解题的基本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自1904年现代学校建立以来,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求解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有一些什么重要变化?谁是它的主要生产者?如何制造与传播?动力机制怎样?(2)我国社会变革、中西方数学及教育传统、国际问题解决等因素对我国数学解题知识有何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历史的文献分析的方法。文献来源包括读秀、中国知网、万方学位、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总平台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现代题-解(答、证明)是西方数学东渐并在数学及教育“西化”后而出现,但有关解题的叙述系统要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才趋于稳定。第二、我国数学解题知识在数量和范围的巨大增长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不仅针对各年级,各种考试的习题集大增,各种题型研究,习题理论,解题理论也不断出现。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从心理学视角研究解题的开始增多。第三、在解题知识的制造生产和传播上,我国解题知识生产经历了五个阶段,明末到甲午战争前,解题知识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传教士及国内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助手的翻译和编译,此时的机构主要是传教士内在编译部门和我国自己成立的翻译机构。甲午战争后到四十年代末,大量日本、欧美国家的解题知识被翻译或编译,其生产者主要是留学生,三十年代后本土生产解题知识则开始占据主流,这段时间有大量的一线教师和大学教师参与了生产,其制造和传播主要依赖于象商务印书馆等私营出版机构。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解题知识主要分布于期刊、教学法、解题指导、自学丛书、习题集及教材,使问题和题解得到了极大丰富,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苏联,出版发行则主要由国有机构承担。第四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一个内容、面向极为丰富繁杂的时期,解题知识来源广泛,大部分出版社参与其中,是被批评为“题海战术”的时代。第五个阶段是本世纪近二十年。本世纪解题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数学教育博士,研究所和工作室等新的学术职位和研究机构已经出现,正促进解题知识的生产和制造。第四、在知识类型上,我国绝大部分解题知识属于经验性知识,很少部分是实证性知识。而经验性知识和一些实证得到的知识又可称之为方法类知识,即其目的或价值是为了如何解决某种数学问题,这类知识我们又可称之为解释性知识,它们是伴随解释和传播已有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而出现。第五、社会思潮、中西方数学和教育及西方解题知识对我国解题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学的东渐是西方传教士传教不可得的副产物,西方宗教之所以难以在中国传播是因为中国并没有宗教传统,利玛窦挟伽利略、开普勒在使用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转而向徐光启等高层知识分子推销数学,但由于我国数学从未进入传统主流思想只被认为是小艺且传统数学精华的传承已中断,所以这些送来的数学均未能传播开来。再加《几何原本》这种演绎结构的数学大异于中国问答术草结构的数学着作,显然演绎结构的数学是不利于教学的,其作为教材必须做进一步解释和添加例题,而中国式数学着作是可以直接作为教材的,在没有对其做进一步加工的前提下自然不利于传播。我国后来的解题辅导类出版物显然是回归了问答术草的传统。到清,传教士显然认识到中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于是兴办学校,数学作为教会学校的课程终于得到传播。由于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逐渐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开始主动拿来数学,并在考试文化的深刻影响下现代数学知识最终被广泛生产和传播。而传统数学在改良、革命和改革的语境里若隐若现。第六、就解题研究来说,我国数学解题研究即使在49年后,其主题仍然主要源自国外,但显然,不管是否倡导传统,其底色被中国传统教育、数学及考试文化打下了深沉烙印,解题知识表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用数学以外的视角来对解题进行研究较少见到。对problem solving的翻译、理解在不同时代我们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涵义。

叶沿林[7](2012)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与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文中研究表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与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都是由中国科协领导,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重要物理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办以来,物理竞赛受到国家和地方的科协与物理学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国各省、市大批物理工作者长期为此无私奉献、精心耕耘,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规范和很高的社会声誉,大大促进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物理人才培养与选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促进了中学物理教师水平提升和物理实验室在各重点中学的建设.

朱昊[8](2019)在《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我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的研究,已有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开展的研究,对于我国高中化学竞赛参赛面最广的预赛阶段关注较少。同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于竞赛试题的解法和参赛选手的培养模式等方面,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都比较片面和肤浅,较少站在化学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高度对化学竞赛试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方面开展,同时对各地化学竞赛预赛的试题结构、预赛要求、预赛大纲等进行了比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首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化学竞赛预赛试题研究框架。其次,对于各地高中化学竞赛的预赛要求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对浙江省预赛大纲和广东广西预赛大纲进行了对比研究。再次,对各地的预赛试题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范围包括2018年全国十二省市的预赛试题和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2014-2018年的预赛试题,同时还对各地预赛试题的试题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四川省部分中学的参加化学竞赛预赛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的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主要通过文献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以此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各地开展化学竞赛的目的以及命题范围进行了对比,并选取了浙江省和两广地区的预赛大纲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对全国十二省市预赛试题的试题结构进行了比较,包括试题容量、题型比重、题目的呈现方式和题目情境等方面。第四部分是对2018年十二省市的预赛试题和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2014-2018年的预赛试题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方面运用数理统计法开展了研究。第五部分是对四川省参加化学竞赛省预赛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参赛学生基本情况,对于化学竞赛活动的看法,参赛动机,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等。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反思,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供研究者进一步思考。

冉婷[9](2019)在《从物理竞赛角度探究高中物理中的概念教学 ——以力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内容,它影响着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建构,关注物理概念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有着重要意义。竞赛中所涉及到的物理概念相对于高中更为广、更为深,对于同一物理概念的讲解深度也不同。教师将物理竞赛与高中物理结合,能在教学效率上能有一定的提高。本论文主要对物理竞赛与高中物理中部分力学概念作了比较分析,突出了物理竞赛中对物理概念的研究的深入性以及广泛性,说明了物理竞赛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指导作用,研究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介绍了物理竞赛在国内以及国外的发展史和国内外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概况;而后分析了本文研究的意义,阐述了开展物理竞赛的意义、力学在物理竞赛中的重要性以及从物理竞赛角度探究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高中物理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主要对物理概念及其特点、高中力学概念及其特点、物理概念教学及相关理论基础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物理竞赛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反馈,该部分主要是以物理核心素养为依据,分析了物理竞赛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五个方面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导作用,说明了从物理竞赛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第四部分为高中物理与物理竞赛相关力学概念的比较。本部分主要从静力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对物理竞赛与高中物理中的部分概念的介绍作了比较和分析,突出了物理竞赛中对概念研究的深入性以及广泛性,并在物理竞赛与高中物理中分别选取了三个相应的物理模型,通过对其分析解答,突出了物理竞赛对概念考查的灵活性以及深入性,进一步说明物理竞赛对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导作用。第五部分为从物理竞赛角度探究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具体案例分析。该部分主要对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参考系与参考系变换以及机械能守恒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分析说明了教师应如何将物理竞赛的思想渗透到课堂中以及怎样从物理竞赛角度去开展物理概念教学。第六部分为总结,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本论文主要以力学为例,从物理竞赛角度去探究了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说明了物理竞赛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引起教育工作者们对物理竞赛的重视,在教学时,能合理的将高中物理涉及的概念或定律与物理竞赛对其理解相结合。期望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及竞赛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鑫[10](2020)在《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不断向外输送高端物理人才的同时,也对参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竞赛教学如何进行才能对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产生积极作用?思维品质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而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教给思维方法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我们便以思维方法为切入点,以决赛试题为研究对象,对其思维方法的考查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进而寻求对决赛教学所能够提供的指导。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对问题解决、思维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在明确了问题、思维方法等有关概念和需要统计的思维方法后,便以决赛试题的参考答案为分析对象,统计了第1-36届决赛试题中普通试题和原始物理问题的必要思维方法,同时对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数据得到微观统计结果:试题的基本特征;从不同角度对思维方法考查的数量特征、分布特征所进行的分析总结,总结项包括高频率思维方法、模块分布、知识点分布及与思维方法的结合方式等;对原始物理问题思维方法的特殊之处进行的分析总结以及对教学的启示;思维的考查特征、相关分析与结论。结合统计结果与理论分析,得到对竞赛教学的宏观指导:(1)对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方面:对决赛试题的特征的分析,让学生对在解决决赛问题前产生整体认知,而对决赛试题思维方法特征的分析,构成了教师对竞赛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所提供的依据;证实了所统计的思维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改进其学习方法。(2)培养科学思维方面: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其科学思维;深化思维方法的内涵使得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证实了决赛试题本身能够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素材,尤其是近些年的决赛试题。(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教学过程中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且优先呈现高频率、核心的思维方法;引导“寻找解决”使得呈现“一题多解”。

二、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前人研究状况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2.2.1 初始环节
        2.2.2 准备环节
        2.2.3 实施环节
        2.2.4 赛后反馈环节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3.1.1 题目的应用性
        3.1.2 题目的综合性
        3.1.3 题目的开放性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对拔尖人才的需求
        1.1.2 高校自主招生形式的变化
        1.1.3 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中学生物理竞赛
        1.3.2 试题分析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4.4 研究步骤
2.研究理论基础
    2.1 素质教育理论
    2.2 教育评价理论
    2.3 多元智力理论
3.物理竞赛试题统计与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材料
    3.3 统计结果及分析
        3.3.1 阅读量的统计分析
        3.3.2 数学知识运用的统计分析
        3.3.3 试题类型的统计分析
        3.3.4 知识点的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物理竞赛试题成绩统计与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材料
    4.3 统计结果及分析
        4.3.1 复赛试题成绩统计分析
        4.3.2 决赛试题成绩统计分析
    4.4 本章小结
5.物理竞赛试题解题案例
    5.1 复赛理论试题解题案例
    5.2 决赛理论试题解题案例
6.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1.1 物理竞赛试题特点
        6.1.2 物理竞赛试题成绩特点
    6.2 建议
        6.2.1 对教师的建议
        6.2.2 对学生的建议
        6.2.3 对命题者的建议
    6.3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3)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研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创新
2 化学竞赛概述
    2.1 国际化学竞赛
        2.1.1 国际化学竞赛的由来
        2.1.2 国际化学竞赛的发展
        2.1.3 国际化学竞赛的运作
    2.2 中国化学竞赛
        2.2.1 中国化学竞赛伊始
        2.2.2 中国化学竞赛的发展
        2.2.3 全国化学竞赛的运作
        2.2.4 中国化学竞赛的成绩
        2.2.5 我国化学竞赛发展的基本特征
    2.3 化学竞赛教育的性质与功能
        2.3.1 化学竞赛的教育性质
        2.3.2 化学竞赛的教育功能
3 化学竞赛在湖南的发展
    3.1 湖南化学竞赛的有序开展
    3.2 湖南化学竞赛成就概览
        3.2.1 名校资源丰富
        3.2.2 发展势头劲猛
        3.2.3 化学实力扎实
        3.2.4 办赛经验丰富
    3.3 成绩说明了什么?
    3.4 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选手发展状况的调查统计
        3.4.1 调查对象
        3.4.2 调查内容
        3.4.3 结果分析
    3.5 与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教练的访谈讨论
        3.5.1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的访谈
        3.5.2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专家的访谈
        3.5.3 湖南选手、专家剖析湖南竞赛成绩突出之因
        3.5.4 湖南选手、专家眼中化学竞赛的问题与困境
        3.5.5 湖南选手、专家对如何抓好化学竞赛的建议
4 湖南省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与特点
    4.1 湖南省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
        4.1.1 入门引导
        4.1.2 学生选拔
        4.1.3 书籍推荐
        4.1.4 组织安排
        4.1.5 培训步骤
        4.1.6 学校管理
        4.1.7 竞赛历程
        4.1.8 注意事项
    4.2 湖南省化学竞赛的特点
        4.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2.2 重视选手选拔,关注选手心理
        4.2.3 坚持“四定”,分步培训
        4.2.4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4.2.5 巩固基础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4.2.6 学好理论与搞好实践相结合
        4.2.7 化学竞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4.2.8 体系完备,开放合作
5 竞赛八问
    5.1 “诺奖”之问——竞赛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5.2 “公平”之问——竞赛真的公平吗?
    5.3 “功利”之问——功利驱动下的竞赛健康吗?
    5.4 “拔苗”之问——竞赛是否有拔苗之嫌?
    5.5 “偏科”之问——竞赛是否有碍学生全面发展?
    5.6 “增负”之问——竞赛是否有增负之嫌?
    5.7 “应对”之问——新时代、新高考、新政策、新状况下的竞赛何去何从?
    5.8 “发展”之问——未来竞赛该走向何方?
6 结论与展望
    6.1 应对策略
        6.1.1 以顺应时代为发展前提
        6.1.2 以科学理论为发展指导
        6.1.3 以历史经验为实践基础
        6.1.4 以国外竞赛为重要参考
        6.1.5 以增加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
        6.1.6 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要手段
        6.1.7 以“互联网+竞赛”为未来学科竞赛发展的重要方向
        6.1.8 以研究、反思为学科竞赛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6.2 研究结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问卷调查
附录三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专家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章程
附录六 :湖南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组织管理实施细则
致谢

(4)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俄罗斯高等教育制度概述
    第一节 俄罗斯教育制度
        一、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二、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
        三、俄罗斯教育概况
    第二节 俄罗斯高等教育制度
        一、俄罗斯第一所高等学校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概况
第二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沙皇俄国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632-1917)
        一、高校成立早期的招生特点
        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高校招生特点
        三、沙皇俄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制度特点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918-1991)
        一、以工农为主,免试推荐入学(1918-1925)
        二、部分取消名额分配,自由竞试入学(1926-1931)
        三、全体公民自由报考、平等竞试入学(1932-1957)
        四、以招收有工龄青年为主,加强与生产的联系(1958-1963)
        五、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注重中学成绩和表现(1964-1991)
        六、苏联时期的高校招生制度特点
    第三节 俄罗斯联邦初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992~2000)
        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二、录取方式多样化
第三章 国家统一考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国家统一考试产生的背景和动因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教育因素
        四、国际趋势
    第二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试行(2001-2008)
        一、国家统一考试的范围与规模
        二、国家统一考试的科目与分数
        三、国家统一考试的问题与阻碍
        四、国家统一考试的法律与规定
        五、“国家实名制财政教育券”
    第三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正式实行(2009-至今)
        一、2009年的高校招生考试情况
        二、2010年的高校招生考试情况
        三、2010年国家统一考试的社会调查
        四、国家统一考试的组织机构
        五、国家统一考试的法律保障
    第四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发展与完善
        一、丰富考试类别和考题类型
        二、适当调整统考日程安排
        三、加强统考的监督和测评
        四、录取参考多种评价要素
        五、规范录取优惠政策
第四章 俄罗斯现行高等学校招生政策
    第一节 招生要求与报考条件
        一、招生基本要求
        二、招生优惠政策
        三、考生个人成就
    第二节 考试类别与自主考试
        一、入学考试类别与成绩评定
        二、高校自主举行的入学考试
    第三节 申报材料与录取程序
        一、招生信息公开
        二、入学申请材料
        三、录取基本程序
        四、其他招生形式
第五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案例研究
    第一节 汉特—曼西自治区准备国家统一考试的情况
        一、指导统考的主要地方法规
        二、尤戈拉第一中学准备统考的情况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第二节 莫斯科国立大学2016年的招生工作
        一、招生专业与招生名额
        二、入学考试与评分原则
        三、录取顺序与申请材料
        四、招收外国留学生
    第三节 “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的招生经验
        一、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的招生做法
        二、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2013年招生情况
        三、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未来的招生策略
第六章 俄罗斯关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论争
    第一节 苏联时期关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论争
        一、高校入学:免试还是考试
        二、招生对象:中学毕业生还是劳动生产者
        三、考试形式:笔试还是口试
        四、职业定向:中学培养还是高校指导
    第二节 关于国家统一考试的论争
        一、国家统一考试与自主招生考试
        二、国家统一考试与教育公平
        三、国家统一考试的科学性
        四、国家统一考试与中学教育质量
第七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性问题
    第一节 自主招生考试的公平性问题
        一、自主招生考试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二、招生优惠政策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三、自主招生考试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第二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公平性问题
        一、国家统一考试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二、国家统一考试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第三节 从国家统一考试结果看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一、性别差异
        二、学校差异
        三、城乡差异
        四、区域差异
第八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启示借鉴
    第一节 两种招生考试制度的优点与不足
        一、自主招生考试的优点与不足
        二、国家统一考试的优点与不足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
        一、改革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行
        二、改革经过充分论证、循序渐进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四、培养天才儿童、照顾弱势群体
        五、社会各界监督高校招生考试
    第三节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启示借鉴
        一、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应首重公平
        二、建立招考分离、二次考试模式
        三、改革应通盘考虑、稳中求进
        四、加强中学生职业指导
        五、提升教育质量是根本
        六、名牌高校精英教育、普通高校大众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技术路线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点
2 国内外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发展概况
    2.1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2.1.1 宗旨
        2.1.2 规则
        2.1.3 试题特点
    2.2 我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3 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内容分析
    3.1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模块分析
        3.1.1 笔试模块
        3.1.2 多媒体测试模块
        3.1.3 野外考察模块
    3.2 我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模块分析
        3.2.1 景观模块
        3.2.2 综合分析模块
        3.2.3 英语模块
    3.3 我国与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的比较分析
        3.3.1 我国与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的联系
        3.3.2 我国与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的区别
    3.4 竞赛知识点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
        3.4.1 4-7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知识点考查统计结果
        3.4.2 1-2届全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知识点考查统计结果
    3.5 我国参赛选手应具备的能力要素分析
        3.5.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5.2 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5.3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5.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5.5 地理术语的英语表达能力
4 各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地理素养的比较分析
    4.1 地理素养的内涵和中学地理素养教育
        4.1.1 地理素养的定义
        4.1.2 地理素养的构成
        4.1.3 中学地理素养教育的内容
    4.2 各国参赛选手地理素养的比较分析
        4.2.1 宏观分析
        4.2.2 微观分析
    4.3 我国参赛选手地理素养的评价
        4.3.1 我国选手的优势
        4.3.2 我国选手的不足
5 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
    5.1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反思
        5.1.1 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
        5.1.2 课程结构单一,缺乏综合性与多样性
        5.1.3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灵活性与形象性
        5.1.4 教学评价片面,缺乏过程性和整体性
    5.2 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趋势
        5.2.1 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5.2.2 丰富地理课程,开设实践活动课
        5.2.3 改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5.2.4 完善教学评价,鼓励多元评价
    5.3 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5.3.1 树立创新型教学观念,为学科的价值传递提供主观基础
        5.3.2 构建均衡型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客观支撑
        5.3.3 运用综合型教学方法,为地理素养的形成提供有效途径
        5.3.4 施行多元型教学评价,为地理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主要问题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C.1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试题分析
        C.1.1 自然地理试题集
        C.1.2 人文地理试题集
        C.1.3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试题集
    C.2 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试题分析
        C.2.1 系统地理试题集
        C.2.2 区域地理试题集
        C.2.3 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相结合集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题记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概念与方法
    2.1 概念及界定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3.1 知识的社会视角
    3.2 我国数学解题知识研究综述
第四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源流
    4.1 数学解题概念体系的形成
    4.2 解题知识内容的演进
第五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5.1 明、清至民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5.2 新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第六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性质和特征
    6.1 数学解题知识的性质
    6.2 数学解题知识的特征
第七章 中西方数学及教育交汇中的数学解题知识
    7.1 中国传统数学和送来的数学
    7.2 拿来的数学及教育与传统
    7.3 改良革命改革语境中的数学解题知识
第八章 国际视野里的数学解题研究
    8.1 主流数学解题研究:从经验到理论
    8.2 数学解题知识的国际交流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历和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7)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与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论文提纲范文)

1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2 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8)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内容分析法
        1.3.3 数理统计法
        1.3.4 问卷调查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及核心概念界定
    2.1 文献综述
        2.1.1 高中化学竞赛研究现状
        2.1.2 化学学科能力研究现状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
        2.2.2 化学学科知识
        2.2.3 化学学科能力
    2.3 分析示例
3 各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大纲及要求对比
    3.1 各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目的与命题范围
    3.2 浙江、“两广”高中化学竞赛预赛大纲对比
4 各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结构分析
    4.1 试题容量
    4.2 题型比重
    4.3 呈现方式
    4.4 试题情境
5 2018年12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横向比较
    5.1 2018年各地预赛试题统计
    5.2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统计分析
    5.3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统计分析
6 2014-2018年部分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纵向比较
    6.1 2014-2018年北京、浙江、四川卷试题统计
    6.2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分析
        6.2.1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部分
        6.2.2 物质结构部分
        6.2.3 电解质溶液部分
        6.2.4 电化学部分
        6.2.5 无机元素化学部分
        6.2.6 有机化学部分
        6.2.7 实验化学部分
        6.2.8 容量分析部分
    6.3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统计分析
        6.3.1 辨识记忆能力
        6.3.2 概括关联能力
        6.3.3 说明论证能力
        6.3.4 分析解释能力
        6.3.5 推论预测能力
        6.3.6 简单设计能力
        6.3.7 复杂推理能力
7 关于高中生参加化学竞赛预赛情况的调查分析
    7.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选取
    7.2 高中生参加化学竞赛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研究结论
        8.1.2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从物理竞赛角度探究高中物理中的概念教学 ——以力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物理竞赛在国际、国内上的发展历程
        1.1.2 国内外物理概念教学及相关研究概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1 高中物理竞赛课程意义
        1.2.2 力学在高中物理竞赛的重要性
        1.2.3 从物理竞赛角度探究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意义
第2章 高中物理概念与教学
    2.1 物理概念及其特点
    2.2 高中力学概念及其特点
    2.3 物理概念教学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物理竞赛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反馈
    3.1 物理观念
    3.2 科学思维
    3.3 科学探究
    3.4 科学态度与责任
第4章 高中物理与物理竞赛相关力学概念的比较
    4.1 静力学相关概念的比较
        4.1.1 高中物理中相关静力学概念
        4.1.2 物理竞赛中的相关静力学概念
        4.1.3 高中物理与物理竞赛中静力学相关例题的比较
    4.2 运动学相关概念的比较
        4.2.1 高中物理中相关运动学概念
        4.2.2 物理竞赛中相关运动学概念
        4.2.3 高中物理与物理竞赛中运动学相关例题的比较
    4.3 动力学相关概念的比较
        4.3.1 高中物理中相关动力学概念
        4.3.2 物理竞赛中相关动力学概念
        4.3.3 高中物理与物理竞赛中动力学相关例题的比较
第5章 从物理竞赛角度探究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具体案例分析
    5.1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5.2 参考系与参考系变换
    5.3 机械能守恒问题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
        1.1.2 中国物理奥林匹克
        1.1.3 物理竞赛的一般价值
        1.1.4 对决赛还需进一步研究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路线
    1.5 研究的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有关的研究现状
        1.6.1 国内外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1.6.2 国内对思维方法的研究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思维影响问题的解决用思维方法培养思维
    2.2 需要统计的物理思维方法
    2.3 物理问题
        2.3.1 两类问题
        2.3.2 问题的结构与解决
3 决赛试题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统计与实例分析
    3.1 第30-36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3.2 第21-3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3.3 第11-2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3.4 第1-10届决赛试题中的思维方法的统计与实例分析
4 决赛中试题与思维方法分析
    4.1 试题的特性
        4.1.1 题量的特征
        4.1.2 阅读量的特征
        4.1.3 计算量的特征
        4.1.4 模块分布的特征
        4.1.5 原始问题的数量特征与分布特征
    4.2 思维方法的特征
        4.2.1 思维方法的数量特征
        4.2.2 全部思维方法的特征
        4.2.3 力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2.4 热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2.5 电磁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2.6 光学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2.7 近代物理试题中思维方法的分布情况
    4.3 原始物理问题思维方法的不同之处
    4.4 思维的考查特征
    4.5 典型题目
    4.6 研究对竞赛教学的指导
        4.6.1 为竞赛教学内容的思维方法分析提供依据
        4.6.2 用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4.6.3 渗透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工作与结论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研究[D]. 唐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D]. 李晶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王婧. 厦门大学, 2017(01)
  • [5]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D]. 夏海花.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6]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D]. 董玉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与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J]. 叶沿林. 物理, 2012(08)
  • [8]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D]. 朱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从物理竞赛角度探究高中物理中的概念教学 ——以力学为例[D]. 冉婷.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高中物理竞赛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D]. 高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