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海洋科学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仲雯雯[1](2011)在《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和科技等多方面压力,整个世界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面临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机遇期,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强大武器,以抢占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利地位。为顺应“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并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海洋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为各国争相抢占的科技制高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制约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和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成功经验,研究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新时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框架,为积极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为制定和实施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依据。本文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技术创新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与联系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对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回顾产业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对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进行界定,阐明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内涵,接着指出技术创新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些理论,本文对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找出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指出这些问题应从政策层面予以解决;然后,本文对国内外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分别进行详尽的分析,总结国外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借鉴,指出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特点、缺失并提出相应的政策需求;最后,结合上述综合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具体的发展政策。本文的研究成果有: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提法、内涵和特征、选择依据等方面对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进行了科学界定的尝试,指出其包含的范围并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内涵;提出建立包含由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构成的发展战略和由法律法规与制度环境政策、技术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政策构成的具体发展政策的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框架;在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方面和具体发展政策方面提出新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管理和协调机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以及国际合作有待加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结起来是由于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这也正是从政策层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入点。其次,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日本等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具体国情与海洋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其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具体发展政策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然而,各国普遍采取制定政策规划、成立管理与协调机构、加强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有效的规范和推动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具体特点,借鉴他们共同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来制定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对于促进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再次,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现有发展政策的特点、缺失和政策需求,构建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在21世纪”后危机时代”,适逢“十二五”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秉承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理念,制定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具体发展政策,形成一个层次分明、效力有别、科学合理而又运行有效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并以此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倪国江[2](2010)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三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马吉山[3](2012)在《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认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相互影响、彼此制衡。两者在高效互动状态中能够产生强大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和高效互动,由此培育形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随着海洋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日益凸显,以及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蓝色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强,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体系重要构成的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它们之间的互动发展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蓝色经济是一种基于海洋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和发展区域蓝色经济,将对海洋科技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海洋科技创新在区域蓝色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将更加突出。海洋科技创新的持续和快速推进,将有效保障蓝色经济发展所需生态资本的可持续供给,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及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海洋产业高效集聚和集群式发展,壮大区域蓝色经济规模,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蓝色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强大的反哺效应,为海洋科技创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海洋科技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资本投入,特别是高附加值产业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强度会更大,而只有持续发展的蓝色经济才能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资本保证。由此可见,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和高效互动,会起到强有力的彼此支撑和促进作用,并由此形成巨大合力,推动海洋科技和蓝色经济实现协同发展。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虽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然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却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甚至可能是互不关联的点。之所以存在非线性相关,主要原因在于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之间缺乏健全的互动机制体系。机制体系不健全或机制构成要素薄弱,会影响互动机制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阻碍和制约两者的良性互动,弱化彼此作用效果。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线性相关,实现“科技经济化、经济科技化”,需要建立完善、协同、高效的互动运行机制体系,以此支撑和引导两者良性高效互动,推动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协同发展,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围绕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高效互动,带动区域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沿海社会进步,本文以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重要理论成果为基础,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及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从理论视角探讨和分析了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青岛市为对象定量测度了两者的相关程度,研究和分析了制约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因和因素;其次,介绍了一些典型国家的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互动发展状况,对这些国家促进两者互动的政策制度安排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三,着眼于将青岛市建成具有重大示范意义和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蓝色经济核心集聚区,基于其优势、潜力和制约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高效互动发展的战略设想,在互动机制建设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创新点及不足等,并对本领域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第二部分为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理论、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进行了总结叙述。重点对科学技术与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海洋经济与蓝色经济等四组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第三部分为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论述了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体现及作用机理,提出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并对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克服非相关性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机制体系建设问题。第四部分为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在总结分析该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数理模型对两者发展相关度进行了实证测评,分析了造成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弱相关的原因。第五部分为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以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发达国家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情况,对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以资借鉴。第六部分为促进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对该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促进两者互动的战略框架,提出了发展原则、战略目标及重点任务。第七部分为对策建议。以青岛市为对象,根据该市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要求,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以国际经验为鉴,围绕促进两者良性互动提出了有关机制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方面的对策建议。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探讨了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经济与科技关系理论体系。通过对区域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互动发展进行专题理论研究,剖析了海洋科技创新在蓝色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机理,分析了蓝色经济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反哺作用,较好地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有助于增强对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解。二是建立了促进特定区域海洋科技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战略框架。基于青岛市海洋科技与蓝色经济领域现状、潜力及面临的国际形势,从战略层面进行了促进两者互动的系统思考,提出了战略发展的原则、目标及任务,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围绕促进两者高效互动提出了有关机制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的对策建议,由此形成了青岛市蓝色经济核心区和“蓝色硅谷”建设背景下促进区域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高效互动发展的战略框架。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张佑文[5](2019)在《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文中提出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1909-2005)曾是我国海洋藻类学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知名的藻类学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除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外,也对我国海洋科学的宣传和传播极为重视。自上世纪30年代曾呈奎开始投身于藻类学研究,一直到本世纪初,相关的科学传播工作始终伴随着其日常科研工作。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对科学传播工作保持极高的热度并积极付诸于实践,同时还对国内外的科学传播动态保持关注,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人群群体中并不多见,因此也很有特色,应当加以研究。目前对于曾呈奎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其科研成果中,在哲学方面主要集中于其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并且大部分是宣传性质,学术探讨不够,对其在科学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没有涉及,对其本身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何在科学传播方面做出大量工作还有待探讨。本文主要以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及其实践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科学传播类文章和著述进行整理,同时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汇集追踪和考察,并对他人对曾呈奎的相关评价和纪念文章进行分析。第一,文章对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进行了分析,包括其关于科学传播的思想理念以及主要特点。第二,文章对曾呈奎在科学传播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分类梳理和系统总结。第三,对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考察,同时依据当今国内在科学传播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第四,对曾呈奎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能够在科学传播方面取得很大成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主要在其科学传播观,并总结出这对我国当今如何促使科学家参与到科学传播工作中这一重要问题的有何借鉴意义。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曾呈奎虽然主要身份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但其对科学传播非常重视,对科学传播的作用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对于科学传播理念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2.由于曾呈奎身份的多样性(海洋科学家、中国海洋所所长、山东省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同时自身对科学传播抱有很大的热情,这也使得其科学传播工作相比较于一般的科学传播工作者,有着多样性和独特性。3.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和实践工作特色鲜明。在思想方面,主要表现在其对应用科学传播以及科普创作的重视,提出科学知识能够及时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要求。在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其进行科学传播工作手段的多样性。4.通过对曾呈奎的相关科学传播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发现曾呈奎对科学传播的地位以及理解有着自己的看法,他的这种科学传播观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他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这对我国如何促使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中,有着很多现实借鉴意义。本文对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和实践工作进行考察,对其作为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领域的相关理解和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对其科学传播工作做一系统研究,以期完善对曾呈奎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及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研究提供案例基础。
莫艺祯[6](2020)在《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内容及演进趋势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形势和国家竞争的应对策略及我国建国以来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能够更加明确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在之后的国际竞争和新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除绪论以外分为六章:第一部分,阐明了科技创新是创新的核心,是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新;科技创新思想与科技思想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创新。阐释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历史进程和现实实践提出的重要论断。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巩固了国家安全,维护了国家主权,发展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改善了民生,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主要是从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两个方面来探析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影响。同时,探究美国、德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的科技创新思想给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带来的经验教训。第三部分,研究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科技创新思想。主要以毛泽东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形势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并从实施对外开放、广泛培养无产阶级科技创新人才和注重协调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创新思想推动工业化起步。第四部分,研究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这一部分主要涉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党中央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这部分内容阐明了我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价值指引。第五部分,研究我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这一部分深扣我国当今时代发展愿景和任务目标。从科技扶贫、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角度来阐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我国时代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第六部分,归纳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趋势,主要从三个方面阐明了我国五代党中央领导人带领下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脉络:不断深化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能够更好地为总结我国科技创新思想的经验以及发展未来科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通过研究表明:1.科技创新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地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深化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论断和政策体制。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习近平新时代,虽然历史背景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从始至终都注重自主创新、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注重科技创新的时代价值。
刘向东[7](2005)在《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文中指出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经济大国莫不是海洋大国。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高度关注的议题。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海洋。1995年江泽民主席指出:“我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我国已经确定,在21世纪初期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时,适时启动和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海洋综合国力强大的海洋强国。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青岛市聚集了大量的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科研机构,是我国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最具潜力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市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从海洋科学城走向海洋产业城”的初步构想,市政府已经把发展海洋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的两大重点,并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以下简称“创城”)。 青岛市的“创城”工作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明确支持。2001年1月21日,科技部召开第35次部务会议,研究组建青岛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问题。会议支持青岛建设海洋科技城。因此,尽快把青岛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产业城,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快推进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大量调研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应用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等,追索了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区位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政府促进园区发展的法规政策,试图为规划设计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总体思路。
余晓强[8](2020)在《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文中研究表明海洋秩序是基于特定海洋权力结构和观念结构基础之上形成的稳定状态。纵观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世界历史,世界海洋大致经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主导的海洋占有秩序(15世纪末至16世纪)、荷兰主导的海洋自由秩序(17世纪)、英国主导的海洋霸权秩序(17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二战后的海洋平等秩序(20世纪下半叶)、以及21世纪的全球海洋治理秩序五个阶段。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海洋秩序如何演进?主导海洋秩序演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海洋秩序的演变并不是海上权力转移的结果,权力转移只是海洋秩序变迁的一个方面。海洋秩序的变迁有两方面内容,权力结构和观念结构。权力转移和重组发生在行为主体之间,是物质格局的变化,海洋秩序只有在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观念结构发生变化时才能被视为质变。时代特征是海洋秩序演变的自变量。不同的时代特征造就了不同的时代任务和权力内涵,权力内涵是权力使用的合法性来源,在物质权力和权力内涵的相互作用下,海洋秩序得以形成。世界海洋秩序的五大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分别为基督教扩张、商业自由竞争、海上权力争夺、反霸权和反殖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全球性海洋问题。在不同的时代特征下,海上权力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宗教普世主义、天赋海洋自由、海权战略、海洋权利、海洋责任分别是不同时代权力使用的合法性来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占有、自由、霸权、平等、治理为主要海洋行为方式的海洋秩序。二战以后,在时代特征的作用下,海洋权力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物质权力使用的合法性逐渐降低,长期主导海洋秩序进程的权力因素开始让位于权利因素。进入21世纪,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了全球性海洋问题的频发,海洋治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海洋秩序开始由权利平等的分割理念开始向责任共担的整体理念转化。未来,海洋秩序将是以责任为基础的全球参与,最终实现“治”“理”共进和人海共生。
孔德宏[9](2003)在《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不平衡的,有先进和后进之分,由此出现了现代化的先进国与后进国或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在一定意义上说,近代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发展史,也是一部后进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追赶先进国即发达国家的历史。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国家衰败民族危难的状况下启动的,呈现出典型的后发外源特征,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民富国强,尽快实现现代化,是百年中华民族人心之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大势之所趋。本文论述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首先从赶超战略的一般理论入手,对现代化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两种制度现代化发展规律理论作了探讨和评价,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化赶超目标的设定、赶超战略的推行、赶超模式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特殊理论,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思想、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都是理解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现代化赶超战略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也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落后国家发展的生动体现。本文通过典型剖析,考察了几种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赶超实践。以原资本主义的后进国日本、原欧洲落后大国苏联、亚洲“四小”和拉美的赶超实践为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赶超既有成功的,又有失败的,揭示其中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借鉴。当前推进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实施面临着的许多有利因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雄厚的综合国力水平、难得的历史机遇、发展失衡所孕育的独特后发优势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影响现代化赶超的制约因素,对现代化赶超有清醒的认识。总之,积极推进中国现代化赶超是现实可行的。当代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具有四方面的规定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结晶“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是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化赶超战略的核心内容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世界体系所提供的,在这个体系中,我国的生产力落后于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现代化赶超战略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弊端的否定。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体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人的全面发展四方面的内容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赶超的独特模式,它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追求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现了现代化主体选择的合目<WP=3>的性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当前我国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就是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实施阶段。论文的落脚点回到实践中,回答怎么办。文章从重点突破、并举推进;先行带动、层级推进;全面系统、协调推进等三方面系统提出一系列推动中国现代化赶超的政策主张。中国现代化赶超的成功实践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而且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通过我国的建设成就,为多样化的世界增添一幅十几亿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画卷,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从中汲取他们认为是有益的素材。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赶超目标,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物质力量。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对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益做出贡献。意味着中国将有能力地推动多极世界格局的形成,将成为推动多极世界格局的一支重要的、积极的力量,将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特殊的贡献。
海洋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10](2004)在《2020年中国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引言海洋,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领域。这不仅是因为海洋可以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潜在的宝贵财富;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全面开发利用海洋已成为可能;而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更为世界海洋国家扩大海洋开发领域提供了国际法的保证。为此,联合国也要求沿海国家把海洋开发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
二、大力发展海洋科学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海洋科学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2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政策的基本理论 |
2.1.1 产业政策的内涵和特征 |
2.1.2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2.1.3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2.2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相关理论 |
2.2.1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界定 |
2.2.2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内涵 |
2.2.3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态势 |
3.1.1 世界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
3.1.2 世界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3.2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
3.2.2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3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问题成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国外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4.1 国外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现有发展政策 |
4.1.1 国外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及指导规划 |
4.1.2 国外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具体发展政策 |
4.2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借鉴 |
4.2.1 加强国家层面发展政策与规划的制定 |
4.2.2 建立专门的管理和协调机构 |
4.2.3 重视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
4.2.4 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
4.2.5 注重培养海洋高科技人才 |
4.2.6 加强国际合作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5.1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现有发展政策 |
5.1.1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及指导规划 |
5.1.2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具体发展政策 |
5.2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5.2.1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特点 |
5.2.2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缺失分析 |
5.2.3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政策需求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构建 |
6.1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
6.1.1 指导思想 |
6.1.2 发展思路 |
6.1.3 基本原则 |
6.1.4 重点任务 |
6.2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体发展政策 |
6.2.1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法律法规与制度环境政策 |
6.2.2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技术政策 |
6.2.3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投融资政策 |
6.2.4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人才政策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
1.5.1 论文的贡献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基础理论综述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1.3 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 |
2.2 海洋科技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 |
2.2.1 海洋科学 |
2.2.2 海洋技术 |
2.3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方式及特点 |
2.3.1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 |
2.3.2 海洋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式 |
2.3.3 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2.4.1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
2.4.2 海洋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及制约因素 |
2.4.3 海洋科技创新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
2.4.4 海洋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科技创新营造了广阔空间 |
2.5 海洋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 |
2.5.1 海洋科技创新的双重作用 |
2.5.2 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 |
2.5.3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2.5.4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6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保障 |
2.6.1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 |
2.6.2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
2.6.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 |
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
3.1 主要国家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3.2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状况 |
3.2.1 海洋科学 |
3.2.2 海洋技术 |
3.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前景展望 |
3.3.1 海洋科学 |
3.3.2 海洋技术 |
3.4 创新系统:国际海洋科技加速创新的动力源 |
3.4.1 重视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
3.4.2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3.4.3 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巨大渠道广泛 |
3.4.4 国家科技创新法规保障体系完善 |
3.4.5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3.4.6 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深入全面 |
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问题分析 |
4.1 中国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4.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4.2.1 海洋科学 |
4.2.2 海洋技术 |
4.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状况及问题 |
4.3.1 建设状况 |
4.3.2 存在的问题 |
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设想 |
5.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1.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
5.1.2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3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
5.2.1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化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 |
5.2.2 紧密衔接"海洋强国"和"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
5.2.3 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 |
5.3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
5.3.1 总体目标 |
5.3.2 阶段目标 |
5.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
5.4.1 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
5.4.2 凸显"创新型"国家中海洋科技的重要地位 |
5.4.3 突破"纲要"确立的海洋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
5.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
5.5.1 海洋科学 |
5.5.2 海洋技术 |
6 对策建议 |
6.1 构建高效海洋科技创新体制 |
6.1.1 成立"海洋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统筹 |
6.1.2 调整全国海洋科技研究力量布局 |
6.2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
6.3 加速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建设 |
6.3.1 推进国家海洋科学创新平台建设 |
6.3.2 强化建设以海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平台 |
6.3.3 强力提升科技创新中介平台服务能力 |
6.4 深入实施"人才强海"战略 |
6.4.1 塑造海洋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
6.4.2 强化建设海洋高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
6.4.3 大力培养海洋产业高技能人才 |
6.4.4 培育优秀涉海企业家和海洋科技管理人才 |
6.5 完善多元化融投资体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1 不断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国家投入 |
6.5.2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3 激励引导海洋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
6.5.4 拓展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 |
6.6 广泛开展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
6.6.1 积极拓展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空间 |
6.6.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合作与交流 |
6.7 重视发展海洋人文社科研究 |
6.8 塑造海洋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社会人文氛围 |
6.8.1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海洋科普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 |
6.8.2 提高社会公众海洋科技素养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 |
6.8.3 培育良好的海洋科技创新学术风气 |
6.9 建立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科技创新、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0.2.2 创新政策研究 |
0.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0.4.1 学术构想与思路 |
0.4.2 主要研究内容 |
1 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
1.1 基础理论概述 |
1.1.1 创新理论 |
1.1.2 经济增长理论 |
1.1.3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 基本概念辨析 |
1.2.1 科学技术与海洋科学技术 |
1.2.2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科技进步 |
1.2.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1.2.4 海洋经济与蓝色经济 |
2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2.1 海洋科技创新是蓝色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
2.1.1 海洋科技创新对蓝色经济发展的作用 |
2.1.2 海洋科技创新促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机理 |
2.2 蓝色经济发展支撑海洋科技持续创新 |
2.3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非线性相关 |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
2.4.1 市场机制 |
2.4.2 政府调控机制 |
2.4.3 多元融投资机制 |
2.4.4 海洋人才机制 |
2.4.5 海洋科技创新机制 |
2.4.6 海洋产业集群机制 |
3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3.1 青岛市总体概况 |
3.1.1 自然环境与区位条件 |
3.1.2 经济社会发展 |
3.1.3 海洋资源 |
3.1.4 海洋生态环境 |
3.2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和蓝色经济发展状况 |
3.2.1 海洋科技创新 |
3.2.2 蓝色经济发展 |
3.3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相关度评价 |
3.3.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3.3.2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相关度检验 |
3.4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弱相关的原因 |
4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典型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状况 |
4.1.1 美国——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高效互动 |
4.1.2 日本——高科技引领下的蓝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
4.1.3 欧盟及相关成员国——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 |
4.2 典型国家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经验借鉴 |
4.2.1 以管理架构变革应对日趋复杂的海洋开发形势 |
4.2.2 制定国家海洋政策明确海洋开发的战略方针 |
4.2.3 将海洋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作为创新的战略方向 |
4.2.4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紧密融合 |
4.2.5 强化人才建设和创新投入 |
4.2.6 支持企业创新与发展 |
4.2.7 推动创新成果转移与产业化 |
4.2.8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
4.2.9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培养公众海洋意识 |
4.2.10 重视海洋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
5 促进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
5.1 战略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 |
5.1.2 国内环境 |
5.2 发展原则 |
5.2.1 海洋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2 创新引领原则 |
5.2.3 海洋产业高端发展原则 |
5.2.4 机制创新保障原则 |
5.2.5 陆海统筹原则 |
5.3 发展目标 |
5.3.1 提出背景 |
5.3.2 目标描述 |
5.4 重点任务 |
5.4.1 促进创新资源建设和优化配置 |
5.4.2 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5.4.3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
6 对策建议 |
6.1 完善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
6.2 构建高效政府调控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 |
6.3 构建多元化融投资机制,有效保障资本供给 |
6.4 加强海洋人才机制建设,打造海洋人才高地 |
6.5 完善海洋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基础支撑力 |
6.6 打造海洋产业集聚机制,培育核心竞争力 |
6.7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奠定可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基石 |
7 结论 |
7.1 论文的创新点 |
7.2 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5)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曾呈奎及其科学传播思想 |
2.1 曾呈奎生平简介 |
2.2 曾呈奎重视科学传播的思想来源 |
2.3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 |
2.4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章 曾呈奎的科学传播实践工作 |
3.1 曾呈奎在科学传播著述方面的工作 |
3.2 为推广海洋科学所做的系列工作 |
3.3 为科学传播做出贡献的组织领导工作 |
3.4 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人才 |
第4章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的影响及评价 |
4.1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产生的效果 |
4.2 如何评价曾呈奎的科学传播工作 |
第5章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启示 |
5.1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能取得成效的因素 |
5.2 对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启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技创新思想的概念界定及其意义 |
第一节 科技创新思想的界定 |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
二、科技思想与科技创新思想的辨析 |
第二节 科技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 |
二、科技创新发展经济 |
三、科技创新改善民生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第二节 西方科技创新思想 |
一、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
二、注重科技创新教育和科研 |
三、注重相关政策和战略指引 |
第三章 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化起步”: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科技创新思想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局势剧烈变革的国际背景 |
二、百废待兴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
一、“对外开放”的科技创新思想 |
二、广泛培养无产阶级科技创新人才 |
三、注重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
第四章 以科技创新“让中国富起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思想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国际背景 |
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
一、以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 |
二、科技创新发展两大战略 |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 |
第五章 以科技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新时代的科技创新思想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社会背景 |
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迅猛的国际形势 |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内状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
一、以科技创新实现国强民富 |
二、全面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思想 |
三、实现“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思想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趋势 |
第一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认识 |
一、“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
二、“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
三、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之路 |
第二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
一、科技创新巩固国防、发展工业 |
二、科技创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
三、科技创新建成小康、实现强国 |
第三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 |
一、组建尖端科技人才队伍 |
二、“人才是第一资源” |
三、“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华民族的未来取决于海洋 |
1.1.2 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海洋 |
1.1.3 开发海洋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
1.1.4 创建海洋科技城是时代赋予青岛的历史使命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论文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海洋科技 |
1.3.2 海洋产业或者海洋经济 |
1.3.3 海洋科技产业城 |
2.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
2.1 科学城的基本概念 |
2.2 科学城的建设依据 |
2.2.1 国外大学城和工业区的启示 |
2.2.2 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业与科学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2.3 科学城的区位优势 |
2.3.1 鲜明的科技特征与性质 |
2.3.2 雄厚的智力资源 |
2.3.3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
2.3.4 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 |
2.4 科学城的区位理论 |
2.4.1 早期个别科学城的区位 |
2.4.2 中期科学城的区位 |
2.4.3 成熟期的科学城 |
2.4.4 产业集聚区与地域形象的塑造 |
2.5 新产业区理论与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2.5.1 区域经济的发展: 理论演讲 |
2.5.2 新产业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
2.5.3 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
2.5.4 新产业区理论视角 |
2.6 城市创新系统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2.7 与海洋产业城建设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 |
2.7.1 地域分工论 |
2.7.2 空间投资论 |
2.7.3 增长极模式 |
2.7.4 点轴开发模式 |
2.7.5 都市圈经济模式 |
2.8 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边界分析 |
2.8.1 硅谷悖论与模仿陷阱 |
2.8.2 成长困境与优惠双刃 |
2.8.3 政策租金与理性边界 |
2.8.4 产权诉求与创新动机 |
2.9 产业集成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3.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比较借鉴 |
3.1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和分布 |
3.1.1 科学园区的发展历程 |
3.1.2 全球科学工业园的地区分布 |
3.2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基本类型 |
3.2.1 孵化器 |
3.2.2 科学城 |
3.2.3 科学园 |
3.2.4 科学工业园 |
3.2.5 高科技产业带 |
3.2.6 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区 |
3.2.7 技术城 |
3.3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 |
3.3.1 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3.2 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3.3 计划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4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
3.4.1 政府主导型 |
3.4.2 大学管理型 |
3.4.3 公司运营型 |
3.4.4 基金管理型 |
3.5 世界科学工业园的运行机制 |
3.5.1 “官、学、研”协办机制 |
3.5.2 多元融资机制 |
3.5.3 企业准入机制 |
3.5.4 要素流动机制 |
3.5.5 风险投资机制 |
3.5.6 创业孵化机制 |
3.6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法规政策 |
3.6.1 制定统一政策 |
3.6.2 加强园区立法 |
3.6.3 提供财政支持 |
3.6.4 实行优惠政策 |
4. 青岛市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
4.1 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悠久的海洋经济传统 |
4.1.1 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
4.1.2 海洋科技教育独占鳌头 |
4.1.3 海洋产业与临海工业基础十分雄厚 |
4.1.4 海洋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
4.1.5 各级政府对创建海洋科技产业程已初步形成共识 |
4.2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良好的外部环境 |
4.2.1 经济全球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发展趋势 |
4.2.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青岛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契机 |
4.2.3 举办奥运为青岛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 |
4.2.4 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青岛市的现代化进程 |
4.3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制约因素 |
4.3.1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
4.3.2 科研结构存在诸多失衡现象 |
4.3.3 海洋科技成果突出表现为“两低”现象 |
4.3.4 海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强度不够 |
4.3.5 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缺乏整和力和贯通力 |
4.3.6 社会支撑体系待完善 |
5. 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的远景设想 |
5.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定位 |
5.1.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 |
5.1.2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特征 |
5.1.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功能定位 |
5.2 总体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基本原则 |
5.2.3 基本思路 |
5.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发展目标 |
5.3.1 总体发展目标 |
5.3.2 阶段性发展目标 |
5.4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建设指标 |
5.4.1 建设标准要全面 |
5.4.2 标准设定要量化 |
5.4.3 目标的实现要有阶段性 |
5.5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本设想 |
5.5.1 建立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创新系统 |
5.5.2 发展目标定位 |
5.5.3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 |
5.5.4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
5.5.5 形成科技产业城各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创新网络 |
5.5.6 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
5.5.7 正确处理好与其它创城目标的关系 |
5.6 积极攻克重大海洋科技关键技术 |
6. 构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础框架 |
6.1 加快建立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6.2 总体构想 |
6.2.1 定位 |
6.2.2 目标 |
6.2.3 任务 |
6.3 建设方案 |
6.3.1 组建方案 |
6.3.2 建设内容 |
6.4 组织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 |
6.4.1 机构设置 |
6.4.2 管理体制 |
6.4.3 运行机制 |
6.5 推进青岛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园建设 |
6.5.1 意义 |
6.5.2 功能与特点 |
6.5.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6.5.4 建设内容 |
6.5.5 投入及收入分配方式 |
6.6 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 |
6.6.1 目的意义 |
6.6.2 功能与定位 |
6.6.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状况 |
6.6.4 青岛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
6.6.5 加快青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
7. 海洋科技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
7.1 科技产业化 |
7.1.1 科技产业化的含义 |
7.1.2 科技产业化的原则 |
7.1.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
7.1.4 国外海洋科技产业化的两点启示 |
7.2 海洋科技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
7.3 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的运行机制 |
7.3.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条件、机制与特点 |
7.3.2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应用模式 |
7.4 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
7.4.1 主要原因 |
7.4.2 对策建议 |
8. 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 |
8.1 战略重点 |
8.1.1 释放区位优势,培植优势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
8.1.2 加快海洋功能区划,为创城提供科学依据 |
8.1.3 抓好技术开发,突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
8.1.4 促进高科技产业生长 |
8.1.5 建设科技型产业化基地 |
8.1.6 组建规模化的海洋产业集团 |
8.2 保障措施 |
8.2.1 增强海洋意识,努力经营好海洋科技资源 |
8.2.2 明确阐明创城的意义,争取获得国家支持 |
8.2.3 整合科技队伍,理顺管理体制 |
8.2.4 健全政策法规,搞好协调管理 |
8.2.5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 |
8.2.6 加快“两园一区”建设,努力扶持海洋高新技术企业 |
8.2.7 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服务体系 |
8.2.8 释放区位优势,实现优势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 |
8.2.9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海洋合作 |
8.2.10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整理,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8.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
三、章节安排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海洋秩序演进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时代特征、权力内涵与海洋秩序的演进 |
第二章 殖民主义兴起、扩张性权力与海洋占有秩序 |
第一节 殖民主义兴起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基督教扩张主义 |
第三节 海洋占有秩序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兴起、竞争性权力与海洋自由秩序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兴起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自由 |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占有到海洋自由 |
第四章 资本主义大发展、控制性权力与海洋霸权秩序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大发展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战略控制 |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自由到海洋霸权 |
第五章 反殖民主义浪潮、权利性权力与海洋平等秩序 |
第一节 反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权利 |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海洋霸权到海洋平等利用 |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责任性权力与海洋治理秩序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权力内涵——海洋责任 |
第三节 海洋秩序的变迁:从权利分割到责任共担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启示:中国责任与海洋秩序的演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难点和创新所在 |
第一章 现代化赶超战略理论评述 |
第一节 关于现代化的一般理论 |
一、 现代化的内涵 |
二、 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
三、 确立现代化赶超目标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发展学说 |
一、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两个必然”的理论 |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赶超的意蕴 |
三、 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 |
四、 跨越“卡夫丁峡谷”对中国现代化赶超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一、 非均衡发展的历史透视 |
二、 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赶超效应 |
三、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政策选择与赶超 |
第四节 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一、 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 |
二、 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 |
三、 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 |
四、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 |
第二章 现代化赶超案例考察 |
第一节 日本:从资本主义后进国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一、 日本现代化赶超战略的主要特点 |
二、 日本现代化赶超战略的主要手段 |
三、 日本现代化赶超目标的实现 |
第二节 苏联:从欧洲落后国家到超级大国再到自行解体 |
一、 十月革命后赶超目标的提出 |
二、 苏联赶超战略的特点 |
三、 苏联赶超战略的成效 |
第三节 “东亚四小龙”:经济起飞的奇迹 |
一、 出口导向战略 |
二、 政府与市场的互动 |
三、 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互动 |
第四节 拉美国家:现代化赶超的困境 |
一、 进口替代战略 |
二、 民众主义与官僚——威权主义 |
三、 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战略 |
四、 拉美现代化的困境 |
第五节 实行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经验和教训 |
一、 几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赶超的历史教训 |
二、 以史为鉴,实现现代化赶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可行性探讨 |
第一节 基本国情与综合国力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现代化赶超 |
二、 综合国力与现代化赶超 |
三、 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机遇与赶超 |
一、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二、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三、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
四、 新科技革命的机遇 |
第三节 发展失衡与赶超 |
一、 发展失衡的原因与类型 |
二、 发展失衡与赶超 |
第四节 后发优势与赶超 |
一、 后发优势的一般阐释 |
二、 中国后发优势的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模式 |
第一节 现代化赶超战略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化赶超战略的核心--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一、 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核心 |
二、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三大效应 |
第三节 现代化赶超战略的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 |
一、 制度的一般功能 |
二、 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必然选择 |
三、 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根本保证 |
第四节 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
一、 衡量和判断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
二、 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五节 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实施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一、 “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目标 |
二、 “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初步实现 |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推进 |
第五章 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实施的路径 |
第一节 重点突破、并举推进 |
一、 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 |
二、 强化制造业优势 |
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轨并举 |
四、 发展科学技术和全面振兴教育并举 |
五、 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举 |
第二节 先行带动、层级推进 |
一、 发达地区先行带动 |
二、 先导产业带动推进 |
三、 梯度推进 |
第三节 全面系统、协调推进 |
一、 在协调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互动,资源、人口、环境和谐 |
二、 在创新中推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
三、 在竞争中推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
四、 在合力下推进:努力打造中华民族凝聚力 |
结语 中国现代化赶超的前景及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大力发展海洋科学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 仲雯雯.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2]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3]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马吉山.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4)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D]. 张佑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6]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D]. 莫艺祯.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 刘向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8]权力、权利、责任 ——世界海洋秩序的演进[D]. 余晓强. 外交学院, 2020(08)
- [9]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研究[D]. 孔德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2)
- [10]2020年中国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海洋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