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7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论文文献综述)
钟尚亮[1](2004)在《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大众化教育条件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现实要求,研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相关需求,设计出一种在Intrant/Internet网络环境下同时具有C/S/S与B/S/S模式的成人高等学历学分制教育管理的MIS系统。 本文首先叙述了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的现状、特点以及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和系统实现的目标、功能以及取得的应用推广效果;其次,详细论述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排课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经费管理、院系教学点办学管理、档案管理以及对外网站管理等的需求分析;再次,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系统开发环境、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相关功能;网络数据库的设计与实施方案、各子系统的设计、人机界面的设计、实现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用户权限设计的要求等;此外还介绍了旧系统数据迁移,新系统的实施工作,以及探讨了对系统数据进行纠错与清洗、测试和应用情况。 系统结合广东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实际要求,系统设计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十大子系统,在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应用和推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余小波[2](2007)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型为核心概念,牢牢抓住成人高等教育的型是什么,为什么要转型,转什么型和怎么转型四个关键问题展开,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现实基础、理论依据、目标指向、主要范畴和具体推进策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如下基本结论:一、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具有存在的必要性。部分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的撤并,仅仅意味着成人高等教育某些办学形式的改变;将成人高等教育完全融入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并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高等职业教育取代成人高等教育,更违背了成人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特点。二、成人高等教育是“型”的存在着的。根据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以价值取向的不同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型的划分依据,可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划分为学历导向型、职业导向型和学习导向型三种型。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建国前的雏型期、建国到1976年的塑型期、1977年到1986年的成型期和1987年至今的转型过渡期四个基本阶段。四、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全面转型的艰巨任务,顺应社会转型需要、促进成人发展、践行终身教育理念,是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应把向学习型的转变作为转型的方向和最终理想追求,向职业型的转变作为转型的必经阶段和当前的重点,经职业导向型这一中介和过渡,最终向学习导向型转变。五、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整体性变革和质的飞跃,使成人高等教育获得新的相对稳定的存在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观念的转变、制度的创新、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全面变革。六、转型是一个矛盾交织丛生的复杂过程,其中既有支持转型的动力,也存在着反对转型的阻力,它们共处于一定的场域中,转型是这两种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博弈过程。在具体推进策略的选择上,应该注意:组织的学习化、机制的市场化、手段的信息化、保障的法制化和运作的有序化。
刘清华[3](2003)在《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属于高考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亟需研究的一个课题,是高考改革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它不仅关系到高考改革,还关系到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到教育能否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进而影响到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逻辑层次上,包括高考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与高中教育的关系两个论题。本论文围绕“二者关系”这个中心议题,紧紧抓住高考在高等、中等教育间“承上启下”的角色特点,以教育基本理论、考试基本理论为指导,从历史的视角,教育学及考试社会学的视角,比较的视角,研究了高考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了高考改革的思路。 除了导论和结语部分,全文主干部分有四章。每一章均按照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同一个中心议题,分别为高考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历史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国别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论述了科举时代、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选拔性考试”对学校教育的作用而言,是一把利弊共存的“锋利的双刃剑”。这种作用的机制,从积极面说,通过“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或者严格说来的“招考标准的科学化程度”起作用;从消极面说,通过“不考什么,往往就不教什么不学什么”或者严格意义上通过“招考标准的缺陷”起作用。就招考形式而言,它与招考标准紧密相连,为招考标准服务,历史上的全国统一考试或者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对快速提高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往往也有不利于高校选拔个性化人才等弊端,进而不利于高中教育个性化发展;单独招考也是利弊共存,其优点是招考自主、灵活,缺点是对高中教育往往有较大的不利影响,更不利于考生报考。至于废除高考,则更是教育导向的失控,历史表明,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正确的办法往往是改革高考,特别是高考的导向标准。 基础理论研究部分按照社会系统发展中“从目的到过程到结果”的一般逻辑顺序展开,论述高考与教育在目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上的关系。就目的而言,高考目的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目的之需要,同时也要照顾到高中教育目的之要求,避免高考仅仅满足前者需要而冲击高中教育教学,或者仅仅满足后者需要而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不论如何,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矛盾情况下,高考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高中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就过程而右一,高考过程作为选才的过程,是高考目的的展开过程,系统的分析高考过程,它由选拔者一高校、被选拔者一高中生、选才标准、选才方法四个基本的要素集合体组成,其内在的复杂多样的矛盾运动,形成了高考过程的基本规律,即高考过程的双面性规律、导向性规律、竞争性规律。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了高考过程需要贯彻的兼顾原则、可行性原则。就高考结果而论,它事实上对学校教育造成了双面影响,我们要继续凸显的是高考的正面功能,对于客观存在只能逐步减轻的负面影响,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正确的对待。 应用理论研究部分则是按照现实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而展开,论述了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会考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应试教育表达了高考与高中教育的关系,它是利弊共存的。素质教育是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核心诉求是教育目的并最终表现为质量标准。会考与高考有根本区别,也有诸多联系,处理好三几者关系的关键,是借鉴会考的性质,提升会考的功能,使高考包容一次水平性考试,以满足高中教育目的之要求。 比较研究部分讨论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与其教育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国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共同特征,以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参考及借鉴。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结语部分论及的高考改革的思路,严格说来只是通过改革高考来处理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思路,以体现高考的正面教育功能。同时,高考与学校教育关系的研究,只是高考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高考改革还涉及到其它许多复杂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对高考改革涉及的所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金礼久[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农村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是农村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也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行动。从实践层面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的确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影响。但从另一维度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遭遇新的问题与困境。对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研究成为深化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任务。本论文聚焦于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研究。全文从梳理和分析国家的政策目标和行动计划出发,紧紧以江苏为例,并将一条主线、一个观念、三个观测点贯穿于全文中,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目标定位、政策行动、政策成效以及政策问题。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每个时期农村教师培训政策总是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要求相适应的,并由义务教育的要求来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其背后一定是义务教育普及对师资队伍建设相应的需求或要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出台的基本规律。贯穿其中的一个观念是国家主导的以社会为本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在塑造伟大成就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甚至压抑农村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有悖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师培训领域的基本运用。贯穿其中的三个政策观测点是政府、培训机构、农村教师这三个代表性的政策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行为及其差异。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等。为本研究提供立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章为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年)。合格教师的政策目标源于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政策重建、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学历补偿教育、地办校助培训模式开启了机构推动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满足了农村普及教育对合格教师数量的需求,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培训机构的官僚化和违背教育规律的低水平制造。第三章是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这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师资队伍从数量到质量的制度化要求。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化的政策行动强力推进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然而,政策执行过程中对培训效率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行动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第四章是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政策的推进(2000~今)。全员培训政策是与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以新课程师资培训、教师网联计划、“国培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程计划推进了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高端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而与工程化思维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则显示了“人”在培训中的缺失。第五章基于前三个阶段政策目标、政策行为、政策成效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社会为本向以教师为本转换的政策目标,尊重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以市场化来塑造农村教师培训场域多样性的共存、平等的主体关系和正当的利益关系,以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构筑互助合作、自主发展的伙伴关系,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推动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转型。
黄真金[5](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陈永鸿[6](2014)在《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至今,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同行,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成为福建省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然而,随着当前多种教育形式的冲击,加上自身发展认识的不足,使得自考生源数量不断下滑,从而影响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以下简称“福建高教自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认真分析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现状,根据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完善管理体制,并争取更多的教育学者参与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研究,为福建高教自考事业的发展制定可行之策。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内涵及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理论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理论根基来论证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可行性发展道路。其次,通过收集各方面文献资料对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同时,运用访谈研究方法来分析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从探索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角度来阐述福建高教自考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进行对策思考。
郑婉平[7](2010)在《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发展、完善和创新,必须顺应世界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终身教育原理和教育制度创新理论,对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进行专题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我国自学考试制度的研究内容,从实践上进一步探索了当前我国自学考试制度创新升级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概述和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概念界定出发,采用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自学考试的报考规模、自学考试的学习对象和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等三个角度考察了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状况和特点;深入探讨了自学考试制度创新在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当中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即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生源下滑、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困难和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滞后,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法规体系、创新自学考试学习成果评价方式和创新自学考试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探索了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升级的对策与建议,提升自学考试制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战略意义。
韦剑文[8](2007)在《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及当前主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在高等教育资源极为贫乏的特殊历史环境下,这种崭新的教育模式以其高度的开放性、灵活性、经济性和权威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自学考试同时也是一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创新史,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外,可以说别无所有。在不长的时间里,它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如果离开了“创新”这个灵魂,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难以想象的。本论文从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跟踪和剖析自学考试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脉络,试图为当下自学考试的发展困境寻求一条可行的突围之路。自学考试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创建期(1978—1985)、发展与壮大期(1986—2000)、困境与求变期(2001年以后),三个时期,自学考试的发展每个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都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为根本出发点的。当下,高等教育大环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自学考试要逐渐淡化其学历补偿性质教育的色彩,强化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同时要积极探索与其它高等教育形式的沟通方式,尝试建立成人教育领域的国家考试制度,发挥自学考试的办考优势,来规范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
朱明[9](2014)在《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办高校进入了优化整合、以质取胜、内涵发展的快车道。民办高校教学活动既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民办高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育人质量、进一步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教育史研究理论为指导,同时依循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新主张和新范式,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在搜集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1978年至2008年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在论述民办高校教学发展历程后,本研究全面阐述和评析了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及考核活动,展现其活动场景,分析其发展过程,揭示其演进规律,并总结了三十年期间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及其现实启不。
程明喜[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二、1997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7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论文提纲范文)
(1)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的问题提出 |
1.1.1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的现状 |
1.1.2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与学年制特点比较 |
1.2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实现的目标 |
1.3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简介 |
1.3.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1.3.2 系统的体系结构 |
1.3.3 系统设计特点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学籍管理 |
2.1.1 学籍管理事务 |
2.1.2 学籍管理功能 |
2.2 教务管理工作 |
2.2.1 制定教学计划 |
2.2.2 排课管理 |
2.2.3 学生选课管理 |
2.2.4 教务表单处理 |
2.3 教学排课管理 |
2.3.1 按开课专业班级进行自动排课 |
2.3.2 对全校课程编排进行冲突检查 |
2.4 考试管理 |
2.4.1 考试报名、缴费 |
2.4.2 编排考试时间及考场 |
2.4.3 编排监考人员 |
2.4.4 查询考场有关信息 |
2.4.5 其它处理 |
2.5 成绩管理 |
2.5.1 成绩管理工作 |
2.5.2 成绩管理功能 |
2.6 教材管理 |
2.6.1 教材管理工作概述 |
2.6.2 教材管理工作内容 |
2.6.3 教材订购、购进、进库管理工作 |
2.6.4 库存管理工作 |
2.6.5 教材发放方式 |
2.6.6 教材经费结算 |
2.7 经费管理 |
2.7.1 经费管理功能概述 |
2.7.2 经费管理功能说明 |
2.7.3 选课经费管理 |
2.7.4 学生缴费管理 |
2.7.5 教学酬金管理 |
2.7.6 经费管理相关业务需求 |
2.8 院系教学点教学管理 |
2.9 对外网站管理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划分、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 |
3.1.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3.1.2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3.1.3 系统总体设计功能结构图 |
3.2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3.4.1 技术路线 |
3.4.2 技术特点 |
3.5 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 |
3.5.1 用户人机界面设计 |
3.5.2 用户权限设计 |
3.5.3 输入输出设计 |
3.6 子系统设计 |
3.6.1 学籍管理系统设计 |
3.6.2 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
3.6.3 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设计 |
3.6.4 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
3.6.5 考试安排系统设计 |
3.6.6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 |
3.6.7 教材管理系统设计 |
3.6.8 经费管理系统设计 |
3.6.9 院系教学点管理系统设计 |
3.6.10 档案管理系统设计 |
3.6.11 对外网站设计 |
第四章 网络数据库的设计 |
4.1 网络数据库的设计 |
4.2 数据库编码设计与方法 |
4.2.1 数据库设计 |
4.2.2 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方法 |
4.2.3 几种编码设计实施 |
4.2.4 部分库结构表 |
第五章 旧系统数据迁移与新系统实施 |
5.1 旧系统数据净化处理 |
5.2 系统数据纠错与清洗 |
5.2.1 数据清洗原则 |
5.2.2 数据清洗 |
5.2.3 新系统实施 |
5.2.4 新系统数据实施流程图 |
总结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参考文献 |
(2)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成人高等教育概念及型的划分 |
第一节 成人高等教育概念与定位 |
第二节 成人高等教育型及其划分 |
第二章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型的演化过程 |
第一节 雏型阶段(建国前) |
第二节 塑型阶段(建国至1976 年) |
第三节 成型阶段(1977 年至1986 年) |
第四节 转型过渡期(1987 年至今) |
第三章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理论之维 |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理论 |
第二节 成人发展的研究 |
第三节 终身教育的理论 |
第四章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范畴 |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 |
第二节 制度的创新 |
第三节 结构的调整 |
第四节 质量的提高 |
第五章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力场分析与推进策略 |
第一节 转型的力场分析 |
第二节 转型的推进策略 |
结束语 |
附录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大事记 |
附录二:问卷调查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高考改革面临的问题 |
第二章 高考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历史研究 |
第一节 科举时代“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与教育的关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第三章 高考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目的与教育目的 |
第二节 高考过程与教育的关系 |
第三节 高考结果与教育的关系 |
第四章 高考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应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 |
第二节 高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 |
第三节 高考与会考的关系 |
第五章 高校招生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国别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考与教育的关系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考与教育的关系 |
第三节 英国高校招考与教育的关系 |
第四节 法国高校招考与教育的关系 |
第五节 德国高校招考与教育的关系 |
第六节 国外高校招考与教育关系的共同特征 |
第六章 结语:高考改革的思路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有缘农村教师 |
(二) 有缘农村教师培训 |
(三) 有缘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
(四) 有感师范院校承载的责任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农村教师的研究 |
(二)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政策研究 |
(三)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政策研究 |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 |
三、概念界定 |
(一) 教师与农村教师 |
(二) 对教师培训与教师教育、教师进修、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发展等概念的界定 |
(三) 教师培训政策与教育政策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与访谈 |
(三) 教育政策分析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论文框架与不足 |
(一)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二) 论文框架 |
(三)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 |
一、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议题的提出 |
(一)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期待 |
(二)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教师” |
(三) 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目标的确立 |
二、机构推进:农村教师合格培训的政策行动 |
(一) 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恢复与重建 |
(二) 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 |
(三) 在职学历补偿教育的形式与待遇 |
(四) “地办校助”的培训模式 |
三、政策成效 |
(一) 造就合格教师,解决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
(二) 成就教师进修院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
(三) 依托师范院校,开创了农村教师合作培训模式 |
四、政策问题 |
(一) 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的官僚化 |
(二) 管理模式的过于集中 |
(三) 学历补偿教育中的低水平制造 |
第三章 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 |
一、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政策的形成 |
(一)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期待 |
(二) 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制定 |
(三) 江苏省关于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目标 |
二、制度化推进:农村教师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强化 |
(一)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 |
(二) 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制度规约 |
(三) 专业认证制度:对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复查与评估 |
三、从江苏省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看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政策实施 |
(一) 基本功训练政策议题的提出 |
(二) 制度化考核的政策制定 |
(三)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动员与政策行动 |
(四)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成效 |
(五) 基本功考核制度化的政策评价 |
四、政策成效 |
(一) 政府行为突显主体责任 |
(二) 提高培训助力农村教师成长 |
(三) 联合办学形成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
(四) 以评促建掀起教师进修院校建设高潮 |
五、政策问题 |
(一) 运动式培训对效率的过度追求 |
(二) 经费不足与市场化条件下的逐利倾向 |
(三) 提高培训中的能力不足与业务转向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的政策推进(2000~今) |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制定 |
(一) 全员培训面临城乡教师的质量差距 |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素质农村教师的政策期待 |
(三) 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启动农村教师全员培训 |
二、工程化推进: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执行 |
(一) 新课程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 |
(二) 教师网联计划: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 |
(三) “国培计划”:示范引领、培育“种子”教师 |
三、政策成效 |
(一) 政府投入与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 |
(二) 师范院校成为农村教师培训的主体 |
(三) 信息技术开创了农村教师网络培训新时代 |
四、政策问题 |
(一) 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 |
(二) 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
(三) 远程培训工程实施的困境 |
第五章 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展望 |
一、“以教师为本”: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定位 |
(一) 农村教师培训政策价值取向的异化 |
(二) 尊重农村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 |
(三) 从社会本位向教师本位的立场转换 |
二、市场化选择: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推进 |
(一) 提供多样化的政策选择和平等参与机会 |
(二) 型塑正当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 |
(三) 共建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 |
三、专业自主性: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 |
(一) 自主性与专业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
(二) 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 |
(三) 基于选择性学习的自由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5)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考试学研究 |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6)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相关研究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终身学习理论 |
二、学习化社会理论 |
第三节 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一、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 |
二、契合了终身教育公平性、终身性的教育理念 |
三、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
四、现代信息技术革新为自学考试改革发展提供条件 |
第二章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 |
一、逐步探索、不断完善的稳定发展阶段(1984年至2000年) |
二、完善管理、因势调整的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2009年) |
三、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的转型变革阶段(2010年至今) |
第二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的访谈分析研究 |
一、现行开考专业的考生 |
二、社会用人单位 |
第三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
一、自考生源的挖掘不够到位 |
二、专业结构的设置不够优化 |
三、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够全面 |
四、管理体制的建立不够完善 |
五、服务学习的支持不够健全 |
第四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对自考教育认识不足,存在重考轻学的功利化倾向 |
二、专业结构设置缺乏自身特色,考试评价质量存在偏差 |
三、管理部门管理不严,管理服务意识不强 |
四、对自考学习者关注不够,政策理论研究不深 |
第三章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明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指导思想 |
指导思想一:终身学习、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指导思想二:面向社会、全民学习的教育目标 |
第二节 制定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可行措施 |
一、把握时代机遇,挖掘更多潜在的生源 |
二、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培养社会所需之才 |
三、把握考评机制的全面性,改革评价体系 |
四、增强考生服务意识,完善自考管理体制 |
五、健全学习服务支持,提高社会助学水平 |
结论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终身教育理念与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概述 |
第二节 制度创新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状况的考察分析 |
第一节 自学考试规模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
第二节 自学考试学习对象的结构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
第三节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
第三章 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面临的问题探讨 |
第一节 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生源下滑及其原因 |
第二节 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困难及其原因 |
第三节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滞后及其原因 |
第四章 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法规体系 |
第二节 创新自学考试学习成果评价方式 |
第三节 创新自学考试管理体制 |
第五章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及当前主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前言 |
第一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
第一节 人才饥荒是催生自学考试制度的前提 |
第二节 广播电视大学和国外开放教育对自学考试的现实借鉴 |
一、“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思想 |
二、国外终身教育思潮 |
三、电大的现实借鉴 |
第三节 自学考试制度是中国考试文化的现代传承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的基本过程和重要阶段 |
第一节 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的基本过程 |
一、酝酿与讨论 |
二、试点与推广 |
第二节 自学考试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及特点 |
一、巩固、发展与完善时期(1986—1994) |
二、高速发展期(1995—2000) |
第三章 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一节 自学考试发展的现状 |
一、新世纪以来自学考试的发展与成就 |
二、自学考试的发展困境 |
第二节 关于自学考试发展前景的思考 |
一、正确认识自学考试存在的问题 |
二、坚定发展自学考试的信心 |
第四章 解决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要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提升学历层次 |
第二节 大力发展非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第三节 加强与其它高等教育形式的沟通与合作 整合教育资源 谋求共同发展 |
一、开展学分互认工作 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
二、建立学习支持系统 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平台 |
三、整合教育资源 尝试建立国家考试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民办高校教学活动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初创起步期(1978—1993) |
第二节 发展转型期(1993--2002) |
第三节 有序规范期(2002—2008) |
第二章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活动 |
第一节 教学计划制定 |
第二节 教师聘任管理 |
第三节 教学质量管理 |
第三章 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活动 |
第一节 教师课堂教学 |
第二节 教师实践教学 |
第三节 教师教学心理 |
第四章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及考核活动 |
第一节 学生日常学习 |
第二节 学生学业考核 |
第五章 民办高校教学活动的成就与启示 |
第一节 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借鉴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1997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钟尚亮. 广东工业大学, 2004(03)
- [2]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 余小波. 厦门大学, 2007(07)
- [3]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 刘清华. 厦门大学, 2003(02)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D]. 金礼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
- [6]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永鸿.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7]终身教育视角下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研究[D]. 郑婉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 [8]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及当前主要问题研究[D]. 韦剑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9]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D]. 朱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