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的桉树木材解剖

不同生境的桉树木材解剖

一、不同生境下蓝桉的木材解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昌命,张新英[1](1994)在《不同生境下蓝桉的木材解剖研究》文中提出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不同生境下的蓝桉(Eucalyptusglobulus Labill.)木材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描述了木材结构特征。以蓝桉木材的11 个主要特征——导管频率、单孔率、导管直径、导管分子长度、管胞长度和直径、纤维管胞长度和直径、纤维长度、射线频率和高度为指标,对生长在不同生境下的蓝桉进行比较发现:随着纬度的增加,生长轮变化不明显;木材中大部分组成分子的数量特征,除导管频率有降低趋势外均与纬度成正相关。评述了年降雨量对蓝桉木材结构的影响

王昌命,张新英,姜天云,周朝鼎[2](1995)在《引种到我国的蓝桉与原产澳洲的蓝桉木材生态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不同生境下的蓝桉(EucalyptusglobulusLabill.)木材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比较了原产地及引种到我国后不同生境下蓝桉木材结构的变化,其变化主要是木材组成分子数量特征的差异。引种到我国的蓝桉,导管分子长度,管胞的长度、直径,纤维管胞的长度及纤维长度均相对地增加;其它数量特征值减少;单孔率、射线高度变化不明显。生长在不同生境下的蓝桉扫描结构表明:引种到我国的蓝桉导管壁上的附物纹孔与原产澳洲蓝桉的导管壁上的附物纹孔有明显的区别。本研究还从野外调查和木材生态解剖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扭曲纹理的成因、走向及纹理角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扭曲纹理均为右旋(RH)走向,其形成主要是受风、温度和年降水量等为主的多种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扭曲纹理角度随海拔的升高有增大的趋势;随纬度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同时对影响木材结构的多种生态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

王昌命,张新英[3](1994)在《不同生境下蓝桉木材扫描电镜观察的研究》文中指出用扫描电镜对不同生境下的蓝桉(EucalyptusglobulusLabill.)木材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不同生境下的蓝桉扫描结构表明,导管壁上具A,B两种类型的附物纹孔,但以A型为主,也具具缘纹孔、联合状纹孔和火山状纹孔;管胞壁上具附物纹孔,但附物较少;纤维管胞壁上具具缘纹孔和单纹孔;纤维壁上具长椭圆形的单纹孔;射线细胞内具晶体和晶体类似物。并分析了附物纹孔的大小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罗浩,齐锦秋,谢九龙,吴秉岭,黄兴彦[4](2015)在《四川蓝桉幼龄材解剖性质及其变异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四川产蓝桉人工林木材的解剖性质及其变异规律,为其培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四川雅安的5株5年生蓝桉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高度按生长轮截取试材,通过离析法和永久切片法对试材导管和纤维形态特征进行测定。【结果】导管长度、宽度(径向直径)、长宽比、弦向直径均值分别为410.13μm,141.24μm,2.90,89.25μm;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腔径、壁腔比均值分别为910.27μm,17.79μm,50.85,3.47μm,10.48μm,0.67;除了纤维壁厚和壁腔比从髓心向外呈减小规律之外,其余导管形态和纤维形态指标径向变异规律一致,都从髓心向外呈增加趋势;轴向变异规律较为复杂,导管长度、纤维长度等指标规律性较强,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异规律,其他指标变异规律不明显。【结论】获得了四川产5年生蓝桉人工林木材解剖性质及其变异规律,其解剖指标满足制浆造纸的要求。

杨轶囡[5](2009)在《天女木兰演化结构及抗寒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石蜡连续切片、木材三切、木材离析技术,对天女木兰(Magnoliasieboldii K.Koch)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不同生境下三种营养器官和木材解剖结构的演化进行了研究。同时,从质膜相对透性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可溶性糖含量、活性氧与保护酶等方面探讨了天女木兰的抗寒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天女木兰幼苗为下胚轴伸长、双子叶出土幼苗。其子叶节区很长(11-13mm),属向基移位型。子叶节区可分为子叶节区上部、中部、下部三部分。本研究完全证实了子叶节区的客观存在及子叶节区理论的正确性,发现天女木兰子叶节区下部的四原型管状中柱是迄今尚未发现的一种新的中柱结构,特称之为木兰型(Magnolia type),研究结果能够证实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确有共同起源。同时,本研究也为幼苗初生维管组织从子叶节区分别向根端和苗端演化提供了依据。在此研究中还可证实Zimmermann提出的髓起源的向基移位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天女木兰叶片的原始特征表明其在系统演化上处于原始地位。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叶片单位长度下表皮气孔数减少而栅海比和单位叶宽叶肉组织中油细胞的数目增加。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增大可使天女木兰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主脉维管束枚数和单位叶宽叶肉组织中油细胞的数目增加。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低,树龄较大的天女木兰与土壤含水量较高,树龄较小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以及单位叶宽叶肉组织中油细胞的数目均大于后者。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叶柄角质层厚度、皮层厚度均增大,而木质部导管的直径减小。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时,土壤含水量较低、树龄较大的天女木兰与土壤含水量较高、树龄较小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叶柄角质层厚度增大。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幼茎的角质层厚度和皮层厚度增大。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增加使天女木兰幼茎的皮层厚度和髓直径增大。在其它环境因子相同时,土壤含水量较低、树龄较大的天女木兰与土壤含水量较高、树龄较小的天女木兰相比,其幼茎角质层厚度增大。天女木兰的次生木质部在系统演化中,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的同时,也有进化趋势。因此天女木兰在进化地位上属于保存了较原始特征的树种,由于对环境的适应,其次生木质部中也产生了具有进化趋势的结构。1.导管和纤维同一生境下,通化县天女木兰的茎材和枝材相比,导管直径、导管壁厚、纤维长度、纤维壁厚和纤维直径5项指标,两者间的差异显着,其中前4项为茎材大于枝材,最后1项为枝材大于茎材。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枝材的导管长度、导管长度与直径的比值、纤维长度和纤维壁厚均减小。2.射线同一生境下,通化县天女木兰的茎材和枝材相比,横切面上射线频率和横卧细胞宽度2项指标为枝材大于茎材。较干旱生境的天女木兰与较湿润生境的天女木兰相比,其枝材多列射线的高度减小,弦切面上射线频率增大。12℃的低温胁迫使天女木兰的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POD活性降低,SOD活性增大。在低温胁迫过程中,10℃处理的MDA含量先显着增加,而后开始回落,15℃处理的MDA含量变化趋势与10℃处理的大致相同。而对照植株的MDA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可溶性糖的积累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其含量先增加而后有所回落。低温胁迫后,POD活性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10℃低温处理POD活性降低的幅度比15℃处理大。S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10℃低温处理SOD活性升高的幅度大于15℃处理。

阚荣飞,项东云[6](2008)在《我国桉树木材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概述了国内桉树木材解剖性质、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的研究现状,对桉树木材性质变异的影响因子及其材性遗传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桉树材性遗传改良的研究前景。

江泽慧,李坚,尹思慈,唐君畏[7](1998)在《中国木材科学的近期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木材科学的近期发展江泽慧(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坚(东北林业大学)尹思慈(南京林业大学)唐君畏(四川农业大学近四十多年期间,中国木材科学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主要方向如下:1木材结构课题主要方面是,综合解剖、木材识别、电子显微镜观察、生态解剖、结...

李晓清[8](1999)在《纸浆原料林定向培育研究现状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合论述了发展纸浆原料林的意义及迫切性,重点讨论了发展纸浆原料林的几个关键技术:基地化建设、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施肥管理、材性研究、轮伐期研究。

史刚荣,王旭明,张铮[9](2007)在《安徽黄山华中五味子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文中研究表明对安徽黄山海拔420~1840m的华中五味子茎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生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茎的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导管分子长741.7~1025.2μm,直径为152.4~191.9μm;导管频率60.6~70.2mm-2。纤维管胞长925.2~1046.3μm;木射线类型为异形ⅡA和ⅡB,单列射线高682.1~778.4μm,多列射线高度为1093~1208μm,多列射线宽63.6~92.6μm,射线频率9.2~12.8mm-1。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随异质生境而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其中,多列射线宽、射线频率、导管分子长度、导管直径等性状的可塑性较大。多重回归分析表明,水分和温度是影响华中五味子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的主导因子。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均增大,射线频率减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纤维长度增加。随着最冷月温度的增加,导管频率增加,多列射线宽度减小。随着年较差的增加,单列射线和多列射线高度均减小。

李淡清,刘金凤,张必福,高永能[10](2000)在《蓝桉、直干桉子测林木材纤维长度的变异》文中提出在桉树种子园的后代测定林内 ,从蓝桉和直干桉中各抽 3个家系 ,分别在立地条件不同的区组中按径阶等距抽样 ,每家系 32株。经分析发现 ,纤维长度的变异为 :样品内 >家系内 >家系间。蓝桉纤维长度差异在径级和家系间均达到 0 0 5水平 ,直干桉则不显着。区组间 ,两个树种的纤维长度差异都不显着。在立地条件好的区组中纤维长度与生长性状显着相关 ,立地条件差的区组却不密切。但以全部样木按树种分析 ,纤维长度与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都呈显着的正相关。

二、不同生境下蓝桉的木材解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生境下蓝桉的木材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四川蓝桉幼龄材解剖性质及其变异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蓝桉幼龄材导管形态特征及变异规律
    2.2四川蓝桉幼龄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5)天女木兰演化结构及抗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被子植物幼苗初生维管系统发育的研究现状
        (一) 传统根—茎过渡区研究
        (二) 被子植物子叶节区理论
    二、环境与植物形态解剖结构演化
        (一) 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对水分因子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二) 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三) 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三、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一) 植物抗寒性与细胞膜系的关系
        (二) 植物抗寒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三) 植物抗寒性与生物自由基及保护酶活性的关系
    四、天女木兰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天女木兰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解剖结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观察结果
        (一) 子叶节区结构
        (二) 上胚轴苗区
        (三) 下胚轴根区
    三、分析与讨论
不同生境天女木兰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观察结果
        (一) 通化县天女木兰叶片、叶柄与幼茎横切面观察
        (二) 长春动植物园天女木兰叶片、叶柄与幼茎横切面观察
        (三) 长春杨家屯天女木兰叶片、叶柄与幼茎横切面观察
        (四) 吉林省林科院苗圃天女木兰叶片、叶柄与幼茎横切面观察
    三、分析与讨论
不同生境天女木兰木材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二、观察结果
        (一) 通化县天女木兰茎材
        (二) 通化县天女木兰枝材
        (三) 长春杨家屯天女木兰枝材
    三、分析与讨论
天女木兰抗寒机理研究
    一、低温处理对天女木兰生理特性的影响
        (一)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二) 实验结果与讨论
    二、持续低温对天女木兰生理特性的影响过程
        (一)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二)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论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桉树木材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桉树木材性质的研究现状
    1.1 解剖性质
    1.2 物理力学性质
    1.3 化学性质
2 影响桉树木材性质的因子
    2.1 种源、家系、无性系间材性变异
    2.2 培育措施对木材性质的影响
3 桉树材性遗传相关性的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9)安徽黄山华中五味子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材料处理
    2.3 统计分析
3 观察结果
    3.1 次生木质部的结构特征
    3.2 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 讨论

(10)蓝桉、直干桉子测林木材纤维长度的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纤维长度的变异
    2.2 生长性状与纤维长度的关系
    2.3 立地条件对纤维长度的影响
3 讨论

四、不同生境下蓝桉的木材解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生境下蓝桉的木材解剖研究[J]. 王昌命,张新英. 植物学报, 1994(01)
  • [2]引种到我国的蓝桉与原产澳洲的蓝桉木材生态解剖学研究[J]. 王昌命,张新英,姜天云,周朝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04)
  • [3]不同生境下蓝桉木材扫描电镜观察的研究[J]. 王昌命,张新英.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4(04)
  • [4]四川蓝桉幼龄材解剖性质及其变异规律[J]. 罗浩,齐锦秋,谢九龙,吴秉岭,黄兴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5]天女木兰演化结构及抗寒机理研究[D]. 杨轶囡.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6]我国桉树木材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研究进展[J]. 阚荣飞,项东云. 广西林业科学, 2008(01)
  • [7]中国木材科学的近期发展[J]. 江泽慧,李坚,尹思慈,唐君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01)
  • [8]纸浆原料林定向培育研究现状及评价[J]. 李晓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01)
  • [9]安徽黄山华中五味子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J]. 史刚荣,王旭明,张铮. 广西植物, 2007(02)
  • [10]蓝桉、直干桉子测林木材纤维长度的变异[J]. 李淡清,刘金凤,张必福,高永能. 云南林业科技, 2000(01)

标签:;  ;  ;  ;  

不同生境的桉树木材解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