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强度环氧玻璃丝带(论文文献综述)
孙永鑫[1](2020)在《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优化与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子线棒是高压电机电、热、机械和环境等多重应力集中的核心部件之一。据统计,绝缘故障占水轮发电机故障的56%,而定子绝缘故障占绝缘故障的三分之二,定子线棒性能对发电机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定子线棒一旦发生问题,会导致发电机停机,甚至引起定子绕组损毁事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的电性能,是保证发电机稳定运行和提高寿命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研究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的优化方法,建立评判定子线棒性能的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有效提高定子线棒及绕组的电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对高压电机定子线棒槽部主绝缘结构优化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圆角电极结构下内圆角半径与电场不均匀系数的新经验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定子线棒主绝缘厚度的计算方法,得到主绝缘结构参数与线棒电寿命的关系。以电寿命为目标函数、线棒尺寸和槽满率为约束条件,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一种线棒绝缘结构优化方法,得到了最优线棒主绝缘的结构参数,有效优化主绝缘内部电场,提高定子线棒电寿命。通过有限元方法与Nelder-Mead优化算法相结合,建立一种新型主绝缘双层优化结构,线棒内部电场进一步优化。制备两种主绝缘材料和模拟线棒进行试验,验证了所提双层主绝缘复合结构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对高压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场进行分析和结构改进。得到同相和异相绕组的斜边电场解析式,提出定子线棒端部新型主绝缘结构:端部主绝缘减薄结构和主绝缘外圆角增大结构,分析两种新型结构对定子线棒内部电场和外部电场的影响,在不影响线棒性能的情况下大幅降低绕组端部外电场,提高绕组起晕电压水平。通过搭建1000MW、24kV等级水轮发电机模拟绕组试验平台,进行紫外电晕试验,端部主绝缘减薄线棒的起晕电压提高了 20%,外圆角半径增大线棒的起晕电场提高了 45%,有效改善真机绕组起晕电压水平,提高高压电机定子绕组的稳定性。对定子线棒的端部防晕结构优化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不同防晕材料和结构的优化效果,得到两段防晕结构非线性系数的优化范围。基于传统防晕结构的局限性,提出基于阻值连续变化的新型防晕优化方法,该防晕优化方法能够在现有多段非线性防晕优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线棒端部电场。提取防晕材料的非线性系数,设计优化防晕结构,通过定子绕组的起晕试验,验证绕组起晕电压提高了 15%,防晕优化效果显着。建立电机线棒电应力试验寿命预测的通用数学模型,得到电老化试验、电击穿试验和阶梯击穿试验的寿命评估方法,对阶梯击穿试验的击穿电压和时间进行了预估和试验验证,通用性很好。在分析IEC标准和威布尔分布方法基础上,得到两组同类试验、电老化和电击穿试验的威布尔分布参数关系,进一步得到两种试验威布尔概率直线的关系,建立新型定子线棒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试验时间仅为传统评估时间为2.6%左右,实现对不同类型试验电寿命和分布状态的快速评估。通过模拟线棒电性能试验,对预估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的正确性。
于海峰[2](2020)在《高强度及低温固化补强胶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各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改汽油和柴油为电动,减少石油消耗;二是提高内燃机能量转换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无论电动车或是内燃机车,汽车轻量化都是提髙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汽车各个部件的轻量化中,汽车车门和侧围外板厚度在不断降低,为了保证车身的机械强度,一方面使用高强度薄钢板替换原有普通钢板;另一方面选用补强胶片对钢板薄弱部位进行局部增强。目前市面上有焊装用补强胶片和涂装用补强胶片,但是焊装补强胶片厚度普遍为1.5mm,降低胶片厚度后,补强能力无法满足汽车厂的需求;同时为满足汽车厂节能减排降低炉温的需求,涂装补强胶片低温固化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汽车焊装车间使用高强度补强胶片和涂装车间使用低温固化(135℃烘烤20 min)补强胶片进行制备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ERS172与普通环氧树脂YD128进行复配,当复配比为2:1,且环氧树脂总用量占比30 wt%时,制得的高强度补强胶片综合性能最优。当物理发泡剂OBSH用量为0.3 wt%时,0.8 mm厚度的高强度补强胶片与1.5 mm厚度的普通焊装补强胶片补强倍率相当,可以用前者替换后者来降低胶片重量。涂装补强胶片添加0.6wt%UR700在135℃烘烤20 min与普通涂装补强胶片150℃烘烤20 min两次的补强倍率相当,2.5 mm补强倍率达到2.2倍,最大力补强倍率达到4.3倍。UR700用量越大,40℃放置168 h后补强胶片的针入度及初始粘接力越小,当用量为0.6 wt%时,40℃存储168 h后,针入度由48降到45(0.1mm),初始粘接力由11 N/25 mm降到9 N/25 mm,性能变化在标准范围内,最终选定UR700用量为0.6 wt%。
尹小兵[3](2017)在《基于电介质响应法的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吸湿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电机作为电力系统中能源转换的主要电力设备,其定子绝缘系统是发电机的关键部分之一,定子绝缘好坏将直接影响发电机寿命。介电响应法近年来运用于绝缘检测为发电机绝缘状态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水分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发电机定子绝缘检测结果,同时水分又是加速发电机定子绝缘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发电机定子绝缘吸湿特性对发电机安全运行和定子绝缘状态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方面阐释电介质理论,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出频域介电谱中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复介电常数实部及虚部的表达式。在弛豫模型上引入单弛豫Debye模型和多弛豫Cole-Cole模型,并建立带直流电导的多弛豫Cole-Cole模型以对电介质频域介电谱测试结果进行弛豫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带直流电导的多弛豫Cole-Cole模型比单弛豫Debye模型更能符合多体系的复合电介质介电弛豫过程。通过搭建发电机定子线棒老化平台对发电机定子线棒进行加速老化,通过湿度箱控制定子线棒试样所处环境湿度(M)并搭建频域介电响应(FDS)测试试验平台和传统电阻、电容测试平台对不同湿度下的定子线棒进行测试。根据传统绝缘电阻、电容测试结果得到传统时间常数τ0,并建立带直流电导的双弛豫Cole-Cole模型对发电机定子线棒FDS测试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温度、湿度状态测得的τ0得到干燥边界,利用干燥边界可判断定子线棒绝缘是否受潮;双弛豫Cole-Cole模型对定子线棒FDS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结果,且随着M升高,在10-3~103Hz频率内,界面极化极化强度△εi逐渐增大,而偶极子转向极化强度△ε2逐渐减小,界面极化占主导作用且其占主导作用的频宽△f随M升高逐渐变宽。界面极化弛豫时间常数τ1与M呈线性指数关系,可通过τ1与M的关系式消除环境湿度对定子线棒绝缘频域介电谱的影响。同时,对线棒试样进行浸水试验得到不同水分含量的线棒试样,并进行FDS测试;制作不同厚度的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材料试样,并在不同温度下对环氧云母绝缘材料试样进行吸湿试验。利用Fickian定律对环氧云母绝缘试样吸湿过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环氧云母绝缘吸湿过程主要由环氧树脂吸湿和复合绝缘材料界面吸湿两个过程叠加,环氧云母绝缘初始阶段吸湿主要是环氧树脂吸湿,界面吸湿饱和率高于环氧树脂饱和吸湿率。当环氧云母材料充分吸湿后,环氧云母绝缘吸湿后水分主要存在于材料界面处,使得在FDS测试过程中高水分含量的定子线棒绝缘界面极化强度增大,从而在ε"介电谱中将出现局部弛豫峰。在发电机检修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测水冷却通道的流通性,并定期对绕组表面进行除潮处理,避免水分进入到绝缘内部而降低定子绕组绝缘的寿命,为发电机的维护提供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
周劲松[4](2016)在《定子下线中铁芯线棒局部受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对某水电站大型发电机定子下线安装过程中因采取方法不当、操作失误造成的定子铁芯、线棒局部受损情况进行了介绍及原因分析,总结了在现场对定子铁芯及线棒局部受损部位采取的处理方法及试验检验措施,提出了今后在定子下线安装工作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刘传杰[5](2015)在《天然气压气站超高速电机转子结构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天然气在国民生产生活中能源应用比例逐步增高,天然气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加,随着管道距离的增长,对管道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然气压气站是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心脏,其中超高速防爆变频异步励磁同步电动机是压气站的核心设备。作为压缩机的动力源,超高速防爆变频异步励磁同步电动机较普通电机有其独特性,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转速超高,变频调速。对于汽轮发电机来讲,其额定转速基本到3000r/min就已经到了极限,而作为天然气长输管道用压缩机驱动电动机,其额定转速高达每分钟5400-6000r/min,超速转速高达6240r/min。该类电机作为电机行业高端技术产品,一直被国外所垄断,为了打破国际垄断,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要对该类电机作深入研究,进而国产化。本课题所研究的超高速同步电动机额定容量为20000kW,转速高达5400r/min,超速至6240r/min。转子轴系主要由主机转子即电动机转子、异步励磁机转子、旋转整流器等构成。转子为复杂的变截面台阶轴,当超高速旋转时,转子槽楔、转子齿顶、转子齿根、护环、励磁机转子冲片、环氧玻璃丝带箍、旋转整流器等关键截面和关键部位都将受到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一旦应力超出材料承受极限,将给电机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风险,甚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财产和生命损失。因此,有必要在概念及总体设计阶段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不同工况下结构分析计算,并提出改进意见。
张秋寒,徐冰[6](2013)在《1000MW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配套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几种配套绝缘材料的性能,通过试验和分析,证明其满足1000MW水轮发电机运行的需要。
刘木清[7](2012)在《3.6MW海上双馈风力发电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性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且无污染的新能源。风力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施工周期短,运营成本低等优势,现已成为全球发展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绿色能源的首选。针对大功率风电机组,由于双馈风力发电机凭着其体积小、重量轻、所需变流器容量小、供电质量高等特点而成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的主力机型。我国对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特别是MW级风力发电设备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使得大型的风力发电设备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3.6MW双馈风力发电机其核心技术以前基本上为国外所垄断,国内生产商既要花费高额费用,又在关键部分受制于人。因此,其性能优劣、效率的好坏、可靠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投资。所以对3.6MW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与其他论文对双馈风力发电机分析的不同点是从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等效电路出发对其进行稳态分析,描述其运行原理、对其能源流向与功率关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论述了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设计特点和电磁设计方法,并结合作者所在企业的电磁设计软件和多年以来生产电机的经验,独立开发出3.6MW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由于该电机在电磁、结构、通风冷却等很多方面采用了特殊的设计手段,使电机可以选用比较高的设计参数。本文以一台3.6MW的空水冷冷却的双馈发电机的样机为实例,同时在结构上充分考虑用户的要求和人性化的理念,详细介绍了发电机的电磁及机械结构设计的要点,并对电机线圈的嵌装,滑环结构的选择,转轴的强度和临界转速、通风散热结构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将试验数据和设计数据相对比,分析电机试制情况,并结合当前电机市场需求,对未来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推广和使用前景进行分析。
王智超,李彬[8](2012)在《论对高压大中型电动机绝缘结构的探讨》文中指出简单介绍普通大中型高压交直流电机绝缘的基本结构,制造和修理的工艺过程,以求对工厂企业电机绝缘故障的分析以及维护电机的工作有所帮助。其中一些技术参数在电机的大中修过程中提供参考。
洪建宁[9](2009)在《高压大中型电动机绝缘结构分析》文中指出简单介绍普通大中型高压交直流电机绝缘的基本结构,制造和修理的工艺过程,以求对工厂企业电机绝缘故障的分析以及维护电机的工作有所帮助。其中一些技术参数在电机的大中修过程中提供参考。
赫兟,李振海[10](2008)在《700MW空冷水轮发电机绝缘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700MW空冷水轮发电机绝缘系统、绝缘材料、防晕结构的研究以及该绝缘在大型空冷水轮发电机组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定子导体绝缘结构、主绝缘结构、防晕结构的优化设计,使定子线棒绝缘性能、防电晕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定子线棒优异的电老化性能,保证了大型空冷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运行寿命。
二、高强度环氧玻璃丝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强度环氧玻璃丝带(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优化与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定子线棒槽部主绝缘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2.2 定子线棒端部主绝缘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定子线棒端部防晕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2.4 定子线棒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槽部主绝缘结构优化 |
2.1 定子线棒的绝缘结构 |
2.2 确定主绝缘厚度的方法 |
2.2.1 内圆角半径对电场的影响 |
2.2.2 主绝缘厚度的影响因素 |
2.2.3 主绝缘厚度的计算方法 |
2.3 主绝缘结构对电寿命的影响 |
2.4 单层主绝缘结构优化 |
2.4.1 主绝缘截面结构简化 |
2.4.2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
2.4.3 优化模型初始化 |
2.4.4 优化模型求解结果 |
2.5 新型双层主绝缘结构优化 |
2.5.1 圆角电极双层结构的电场分布 |
2.5.2 圆角电极双层结构的最大电场 |
2.5.3 双层主绝缘优化方法 |
2.5.4 双层主绝缘优化结果 |
2.6 双层主绝缘结构优化试验 |
2.6.1 主绝缘材料制备 |
2.6.2 线棒制备和试验方法 |
2.6.3 双层结构试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端部新型主绝缘结构 |
3.1 定子绕组端部电场分析 |
3.1.1 同相绕组电场分析 |
3.1.2 异相绕组电场分析 |
3.2 线棒端部新型主绝缘减薄结构 |
3.2.1 主绝缘减薄对内部电场的影响 |
3.2.2 主绝缘减薄对外部电场的影响 |
3.3 线棒端部主绝缘外圆角增大结构 |
3.3.1 外圆角增大对内部电场的影响 |
3.3.2 外圆角增大对外部电场的影响 |
3.4 端部新型主绝缘结构试验 |
3.4.1 端部主绝缘减薄结构试验 |
3.4.2 端部外圆角增大结构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端部防晕结构优化 |
4.1 定子线棒端部防晕模型 |
4.2 两段非线性阻值防晕结构优化 |
4.2.1 基于电场最小的优化 |
4.2.2 基于损耗最小的优化 |
4.3 基于阻值连续变化的防晕优化 |
4.3.1 阻值连续变化的防晕优化原理 |
4.3.2 阻值连续变化的防晕优化结果 |
4.4 端部防晕结构优化试验 |
4.4.1 防晕材料试验 |
4.4.2 防晕结构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 |
5.1 通用电寿命评估模型 |
5.1.1 威布尔分布方法 |
5.1.2 通用电寿命模型 |
5.1.3 电老化试验寿命 |
5.1.4 电击穿试验寿命 |
5.1.5 阶梯击穿试验寿命 |
5.2 不同试验威布尔分布关系 |
5.2.1 两组同类试验威布尔分布关系 |
5.2.2 电老化和电击穿威布尔分布关系 |
5.3 新型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 |
5.3.1 电寿命快速评估流程 |
5.3.2 电寿命快速评估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的行业、省市奖项 |
致谢 |
(2)高强度及低温固化补强胶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补强胶片的发展现状 |
1.2.1 汽车用补强产品的分类 |
1.2.2 国内外对补强胶片的改性研究 |
1.2.3 补强胶片对NVH的影响 |
1.3 补强胶片强度的影响因素 |
1.3.1 补强胶片的组分对强度的影响 |
1.3.2 补强胶片不同固化条件对强度的影响 |
1.4 补强胶片在保光的发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补强胶片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制备工艺 |
2.2.1 补强胶片母胶的制备 |
2.2.2 补强胶片的制备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补强倍率的测试 |
2.3.2 针入度测试 |
2.3.3 胶片溢胶模拟 |
2.3.4 初始粘接力 |
2.3.5 储存稳定性测试 |
2.3.6 发泡倍率测试 |
2.3.7 车门动刚度测试 |
第3章 高强度补强胶片的开发 |
3.1 环氧树脂种类的选择 |
3.1.1 环氧树脂种类对补强胶片性能的影响 |
3.1.2 环氧树脂的复配 |
3.1.3 环氧树脂用量对补强胶片强度的影响 |
3.2 固化剂体系的选择与分析 |
3.3 发泡剂对补强胶片强度的影响 |
3.4 胶层厚度对补强胶片强度的影响 |
3.5 补强胶片NVH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温固化补强胶片的开发 |
4.1 固化促进剂种类的选择 |
4.2 固化促进剂用量对强度的影响 |
4.3 固化促进剂用量对稳定性的影响 |
4.4 不同温度对强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电介质响应法的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吸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发电机定子主绝缘发展过程 |
1.2.2 发电机定子主绝缘老化形式 |
1.2.3 发电机定子绝缘传统评估技术 |
1.2.4 电介质响应法评估发电机定子绝缘状态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介电响应理论 |
2.1 频域介电响应理论基础 |
2.1.1 电介质极化微观过程 |
2.1.2 电介质频域响应原理 |
2.2 带直流电导的Cole-Cole弛豫模型建立 |
2.3 频域介电谱测试原理及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湿度对发电机绝缘系统频域介电谱的影响 |
3.1 试验线棒试样处理方案 |
3.1.1 定子线棒试样 |
3.1.2 定子线棒试样试验预处理 |
3.1.3 定子线棒试样吸湿处理 |
3.1.4 不同湿度下线棒试样测试试验 |
3.2 不同湿度下线棒试样传统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 不同湿度下线棒试样FDS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1 不同湿度下线棒试样FDS测试结果 |
3.3.2 FDS测试结果Cole-Cole模型建模分析 |
3.4 环境湿度M对特征参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吸湿分析 |
4.1 发电机定子线棒浸水试验及频域介电谱测试 |
4.2 环氧云母绝缘试样及试验方案 |
4.2.1 环氧云母绝缘试样制作 |
4.2.2 环氧云母绝缘试样吸湿试验 |
4.3 环氧云母绝缘吸湿过程及分析 |
4.3.1 温度对环氧云母绝缘吸湿过程的影响 |
4.3.2 试样厚度对环氧云母绝缘吸湿过程的影响 |
4.4 水分对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FDS测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定子下线中铁芯线棒局部受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受损情况 |
3 受损原因分析 |
3.1 铁芯受损原因分析 |
3.2 线棒受损原因分析 |
3.3 受损原因 |
4 处理方法 |
4.1 受损铁芯的处理方法 |
4.1.1 标记部位 |
4.1.2 处理方法 |
4.2 受损线棒的处理方法 |
4.2.1 准备工作 |
4.2.2 处理方法 |
4.2.2. 1 绝缘表层轻微受损的处理方法 |
4.2.2. 2 绝缘层损伤程度超过1 mm的处理方法 |
4.2.2. 3 高阻末端受损的处理方法 |
4.2.2. 4 绑绳受损的处理方法 |
5 试验与验收 |
5.1 电气试验要求 |
5.2 电气试验与数据分析 |
6 结语 |
(5)天然气压气站超高速电机转子结构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及其压气站简介 |
1.1.2 超高速变频调速电动机的特点及其研发现状 |
1.2 课题任务和内容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 转子强度和刚度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线性结构静力分析理论基础和有限元方法 |
2.1 材料破坏强度准测 |
2.2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2.2.1 有限元分析力学基础 |
2.2.2 有限元分析边界条件 |
2.2.3 有限元分析数学原理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有限元子结构分析介绍 |
2.5 总结 |
第三章 超高速变频电机主机转子结构分析 |
3.1 概述 |
3.2 转子各部件材料属性 |
3.3 原方案转子四分之一模型有限元分析 |
3.3.1 转子四分之一模型 |
3.3.2 边界条件 |
3.3.3 转轴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析 |
3.3.4 转轴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析统计 |
3.3.5 护环不同工况下应力分析 |
3.3.6 护环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析统计 |
3.3.7 主要部件变形分析 |
3.3.8 主要部件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分析统计 |
3.3.9 不同工况接触状态分析 |
3.3.10 转子四分之一模型分析小结 |
3.4 原方案转子半齿半槽模型有限元分析 |
3.4.1 转子半齿半槽有限元模型 |
3.4.2 转子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分析 |
3.4.3 转子半齿半槽模型分析小结 |
3.5 原方案转子四分之一模型和半齿半槽模型分析统计 |
3.6 转子方案优化及计算分析 |
3.6.1 转子方案优化 |
3.6.2 转子优化方案计算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速变频电机励磁机及整流盘结构分析 |
4.1 概述 |
4.2 励磁机转子各部件材料属性 |
4.3 励磁机转子各部件有限元分析 |
4.3.1 励磁机转子各部件有限元模型 |
4.3.2 边界条件 |
4.3.3 转速为6240r/min时模型Ⅰ应力分析 |
4.3.4 转速为6240r/min时模型Ⅱ应力分析 |
4.3.5 转速为6240r/min时模型Ⅲ应力分析 |
4.3.6 三种模型应力分析统计及小结 |
4.4 旋转整流器各部件材料属性 |
4.5 旋转整流器有限元分析 |
4.5.1 旋转整流器有限元模型 |
4.5.2 转速为6240r/min时原方案分析 |
4.5.3 转速为6240r/min时优化方案分析 |
4.5.4 旋转整流器优化前后计分析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1000MW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配套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定子绕组配套材料 |
1.1 定子绕组槽部配套材料 |
1.1.1 层压板 |
1.1.2 环氧酯晾干漆 |
1.1.3 波纹板 |
1.1.4 半导体槽衬 |
1.1.5 半导体室温硫化硅橡胶 |
1.1.6 环氧聚酯防电晕漆 |
1.2 定子绕组端部配套材料 |
1.2.1 浸胶材料 |
1.2.2 绝缘盒及填充材料 |
1.2.3 端箍 |
1.2.4 非线性半导体高阻防晕漆 |
1.2.5 环氧酯晾干红瓷漆 |
2 1000MW发电机模拟定子绕组试验 |
3 结论 |
(7)3.6MW海上双馈风力发电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风电发展现状 |
1.1.1 国外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1.1.2 亚洲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
1.1.3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1.2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发展和现状 |
1.3 本文选题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原理 |
2.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结构与特点 |
2.1.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结构 |
2.1.2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特点 |
2.2 双馈风力发电机运行原理 |
2.3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稳定运行状态分析 |
2.3.1 等效电路原理 |
2.3.2 等效电路分析 |
2.3.3 发电机相量图 |
2.4 发电机的功率特性 |
2.4.1 定、转子电流 |
2.4.2 电磁转矩和电磁功率 |
2.5 电机的运行工况能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机电磁设计 |
3.1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设计特点 |
3.2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额定数据和主要尺寸 |
3.2.1 转子励磁绕组相数的选择 |
3.2.2 考虑转子接励磁后的极数的选择 |
3.2.3 气隙的确定 |
3.2.4 定转子铁心槽型槽数的选择 |
3.2.5 电磁负荷的选择 |
3.3 电机计算机辅助应用 |
3.3.1 电磁设计软件介绍 |
3.3.2 界面介绍 |
第四章 转轴的设计 |
4.1 轴的设计基本要求 |
4.2 焊筋轴的设计 |
4.2.1 焊筋轴结构尺寸设计 |
4.2.2 焊筋轴临界转速计算及刚性强度计算 |
4.2.3 焊筋轴的设计计算实例 |
4.3 计算机模拟分析转子挠度和临界转速 |
第五章 电机绕组的嵌装与接线 |
5.1 定子绕组的嵌装 |
5.1.1 定子绕组绝缘 |
5.1.2 定子端箍的调整与固定 |
5.1.3 定子绕组嵌装 |
5.1.4 定子线圈的焊接 |
5.1.5. 定子槽楔 |
5.1.6. 槽口垫块及间隔块 |
5.2 转子绕组的嵌装 |
5.2.1 转子绕组绝缘 |
5.2.2 转子线圈的嵌入 |
5.2.3 转子线圈的接线 |
5.2.4 并头及焊接 |
5.2.5 绕组端部的绑扎 |
第六章 电机通风冷却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
6.1 电机通风系统设计思路 |
6.2 电机通风系统设计物理模型分析 |
6.3 等值风路法计算 |
6.4 数值模拟计算 |
6.4.1 物理模型 |
6.4.2 数学模型 |
6.4.3 流场的基本假定与边界条件 |
6.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4.5 计算结果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机滑环结构设计和轴电流的防护 |
7.1 电机滑环结构设计 |
7.1.1 内滑环结构 |
7.1.2 外滑环结构 |
7.1.3 电机滑环结构的最终选定 |
7.2 电机轴电流防护 |
7.2.1 电机轴电流产生的原因 |
7.2.2 防止轴电流的措施 |
第八章 电机试验及数据分析 |
8.1 电机试验依据 |
8.2 电机试验调整 |
8.3 主要设计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电机关键技术 |
9.3 市场前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论对高压大中型电动机绝缘结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流电机电枢绝缘结构 |
(一) 电枢绕组绝缘电枢绕组绝缘结构随绕组结构型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
1. 匝间绝缘作用是绝缘同一线圈中的相邻元件, 只承受片间电压。 |
2. 保护布带主要保护主绝缘免受机械损伤。 |
3. 电枢绕组端部绝缘绝缘方式和材料一般和直线部分相同, 仅是对地绝缘比直线部分可少包1-2层。 |
(二) 线圈在槽内的保护绝缘 |
1. 槽绝缘防止槽内毛刺或槽口尖棱划伤线圈。 |
2. 槽底垫条和层间垫条保护绕组在下线过程中免受机械损伤。 |
(三) 直流电机主极绝缘结构极身绝缘:承受主极线圈对地电压 |
1. 成型极身绝缘, 由环氧酚醛玻璃布热压成成型极身绝缘, 厚度4毫米 |
2. 用0. |
3. 补偿绕组绝缘对地绝缘0. |
4. 主极绕组绝缘单层式主极绕组, 匝间垫0. |
5. 换向极绝缘结构。换向极绕组固定形式因电机容量、用途不同而有多种形式, 其绝缘结构也略有区别。 |
(四) 直流电机其它部分绝缘 |
1. 电枢冲片绝缘B级绝缘刷1611硅钢片漆。H级绝缘刷1053硅有机漆。 |
2. 电枢、主极、换向极拉紧螺杆绝缘B级绝缘一般用5438B级胶粉云母带连续包绕并热压成型。F级用薄膜带连续包绕。 |
二、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 |
三、电机绝缘趋势 |
(9)高压大中型电动机绝缘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直流电机电枢绝缘结构 |
1.1 电枢绕组绝缘电枢绕组绝缘结构随绕组结构型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
1.1.1 匝间绝缘作用是绝缘同一线圈中的相邻元件, 只承受片间电压。 |
1.1.2 对地绝缘主绝缘, 承受线圈对铁心间的全电压。 |
1.1.3 保护布带主要保护主绝缘免受机械损伤。 |
1.1.4 电枢绕组端部绝缘绝缘方式和材料一般和直线部分相同, 仅是对地绝缘比直线部分可少包1-2层。 |
1.2 线圈在槽内的保护绝缘 |
1.2.1 槽绝缘防止槽内毛刺或槽口尖棱划伤线圈。 |
1.2.2 槽底垫条和层间垫条保护绕组在下线过程中免受机械损伤。 |
1.3 电枢线圈端部固定绝缘结构以端部中间带通风孔四层式蛙绕组为例来说明: |
1.3.1 支架绝缘大型电机B级绝缘, 一般最内层用0. |
1.3.2 端部层间绝缘承受线圈层间全电压和保护线圈免受相互压伤。 |
1.3.3 扎钢丝绝使钢丝和绕组绝缘起来, 并保护绕组免受钢丝勒伤。 |
1.3.4 换向器绝缘结构换向器片间云母在换向器中起片间绝缘和增加换向器弹性的作用, 要求含胶量小。 |
1.3.5 电枢整体绝缘处理电枢在下线完后, 浸三次1032或 |
1.4 直流电机主极绝缘结构极身绝缘:承受主极线圈对地电压。 |
1.4.1 成型极身绝缘, 由环氧酚醛玻璃布热压成成型极身绝缘, 厚度4毫米。 |
1.4.2 用0. |
1.4.3 补偿绕组绝缘对地绝缘0. |
1.4.4 主极绕组绝缘单层式主极绕组, 匝间垫0. |
1.5 换向极绝缘结构换向极绕组固定形式因电机容量、用途不同而有多种形式, 其绝缘结构也略有区别。 |
1.6 直流电机其它部分绝缘 |
1.6.1 电枢冲片绝缘B级绝缘刷1611硅钢片漆。H级绝缘刷1053硅有机漆。 |
1.6.2 电枢、主极、换向极拉紧螺杆绝缘B级绝缘一般用5438B级胶粉云母带连续包绕并热压成型。F级用薄膜带连续包绕。 |
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 |
2.1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结构: |
2.2 高压交流电机匝间绝缘3千伏级: |
2.3 定子对地绝缘由于绝缘工艺、绝缘材料、电压等级不同, 绝缘结构和绝缘处理方法也不同。 |
2.4 同步机磁极绕组绝缘极身绝缘、匝间绝缘、绝缘垫圈几个部分的绝缘材料和处理方式, 与直流电机主极绝缘完全相同。 |
3 电机绝缘趋势 |
(10)700MW空冷水轮发电机绝缘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定子线棒绝缘结构 |
2.1 导线绝缘结构 |
2.1.1 排间绝缘 |
2.1.2 换位绝缘 |
2.1.3 换位填充绝缘 |
2.2 主绝缘结构的研究 |
2.2.1 主绝缘结构的优化 |
2.2.1. 1 改善定子导线角部电场分布 |
2.2.1. 2 间距的确定 |
2.2.2 主绝缘材料 |
2.3 优化结构的应用 |
2.3.1 在三峡右岸机组中的应用 |
2.3.1. 1 线棒的电气性能 |
2.3.1. 2 线棒的电老化评定 |
2.3.1. 3 产品线棒绝缘介质损耗分析 |
2.3.2 在其他机组中的应用 |
3 定子绕组防晕结构 |
3.1 槽部防晕结构 |
3.2 端部防晕结构 |
3.2.1 端部防晕结构设计 |
3.2.2 防晕结构热老化性能试验 |
4 定子绕组固定结构及材料的研究 |
4.1 定子绕组固定结构 |
4.1.1 槽部固定结构 |
4.1.2 端部固定结构 |
4.2 固定材料研究 |
5 磁极绕组绝缘结构的研究 |
6 结论 |
四、高强度环氧玻璃丝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优化与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D]. 孙永鑫.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2]高强度及低温固化补强胶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于海峰.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电介质响应法的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吸湿特性研究[D]. 尹小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4]定子下线中铁芯线棒局部受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 周劲松. 四川水力发电, 2016(S2)
- [5]天然气压气站超高速电机转子结构分析及优化[D]. 刘传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6]1000MW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配套材料的研究[J]. 张秋寒,徐冰. 大电机技术, 2013(03)
- [7]3.6MW海上双馈风力发电机设计研究[D]. 刘木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8]论对高压大中型电动机绝缘结构的探讨[J]. 王智超,李彬. 工业设计, 2012(03)
- [9]高压大中型电动机绝缘结构分析[J]. 洪建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1)
- [10]700MW空冷水轮发电机绝缘系统研究[J]. 赫兟,李振海. 大电机技术,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