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学为现实服务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甄恭[1](1988)在《史学为现实服务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侧记》文中提出 1987年10月15日,正是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在浙江省新昌县开幕了。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历史学会、安庆师范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旅游局、上海旅游教育研究会、北京历史学会、浙江绍兴师专和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会议历时四天,于10月18日胜利闭幕。
陈燕[2](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宏[3](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王水维[4](201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即人化,在最为广泛地意义上,它涵盖人类生存实践中的精神运动及其现实化形态或成果。它不仅是人类生存世代传承的表征和结果,更是对于这种生存历史的总结、提炼和发展、创新,是人类历史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形态和成果,有着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共属一体的内涵结构和鲜活形式,它本质地作为一种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及其实存形态,是以生活化、艺术化的形式对社会变迁和时代精神进行记录、反映和再创造,比如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节日仪式、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及文化空间等,生动地留存和再叙述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传统精神、价值理念、思想思维、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等,这成为传承人类生存生活历史的重要保障,而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的根本价值和历史使命。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主题,也即同时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会教育的问题域、理论视野、分析思维和概念工具等,具体地展丌为社会教育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根据与生成、社会教育功能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内容。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在于,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会教育的双重领域,不仅拓展了社会教育的文化维度,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教育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成新的视角、内容和价值意义。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不仅能够更好地认知、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同时在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有助于唤醒我们的文化记忆、保持和强化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从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五个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特征、价值生成机制等,并重点阐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生成机制,即其与国家政权、社会生活和传承主体之间的联系、转换和生成过程;第二章主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社会教育的互动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社会教育,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其获得新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思维的重要资源,而社会教育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在于指导和推动非物质文化育人、化人价值实现;第三章主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功能即传统文化的承载功能、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功能和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等的实现,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与历史发展借以实现的重要形态;第四章主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即其社会教育功能实现是多因素、多资源相互融合的综合过程,而其中的文化濡化是其教育功能实现的主要途径;第五章是对于浙江省宁波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实践及其社会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通过该样本分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加以经验和理性的总结,树立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的“宁波经验”。
戴彦[5](2008)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化作为最迅猛的时代潮流,在打开中国发展之门的同时,也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地域化在人类对自身发展方式的反思中也日渐强势,推动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步入正轨,并促使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入到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发展两极互动的背景中,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既面临着艰难的挑战,又存在着巨大的机遇。秉持何种研究思维来引领理论与实践探索,将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功与否的关键。论文认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范畴内运用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适应性保护理论和方法,寻求“标准理论”的地域化,应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途径与目标。基于此种认知,论文将城市规划学、建筑学、考古学、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系统学融贯一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的思维逻辑,通过总体策略、技术方法与制度环境的深入研究,探索并建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的重要理论,同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语境中,不同文化地域中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本土化理论。论文认为当前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保护策略模糊不清”、“保护技术使用不当”和“保护制度残缺不全”三大问题。基于这种认识,论文从历时与共时角度来解析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与构成格局,并在归纳古镇特征的基础上与现实问题进行比照分析,进而提出它们所导向的保护目标和方向。通过巴蜀古镇的本体分析与保护导向认知,论文提出了保护的总体策略,认为巴蜀古镇保护应该积极协调“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和“机遇与挑战”三个方面的矛盾;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中,论文建构了以AHP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的保护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拟合”原理的遗产区域拟合保护方法和现实构想;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环境研究中,论文提出了“集权化”与“垂直化”的行政保障机制改革思路,以及维持“事务通告”、强化“事务咨询”和引导“事务托管”的分级式公众参与途径。
二、史学为现实服务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史学为现实服务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2)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著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生成 |
一、社会文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分类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分析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界定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构成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构成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生成机制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生成的根据:国家政权、国家意识形态与身份认同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生成的现实“场域”:社会生活、全球化和城市化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生成的现实途径:传承和创新 |
小结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教育的互动 |
一、社会教育的社会文化维度 |
(一) 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二) 作为社会教育之背景的社会文化 |
(三) 作为社会教育之内容的社会文化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教育的积极意义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影响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化人意义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融合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的必要性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的可行性 |
小结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一种精神生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传承功能 |
(一) 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的承载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的阐发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与文化认同功能 |
(一) 民族与文化认同的价值 |
(二) 社会教育的目标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的价值具现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
(一) 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思想道德教育介体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境遇及其出路 |
(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
(二) 传统与现代的衔接 |
(三)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
(四) 社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的路径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 |
(一)文化濡化与社会教育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濡化过程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濡化特征 |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濡化效应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教育 |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教育意义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社会教育 |
(一) 传承体系的建立 |
(二) 传承人的培养 |
小结 |
第五章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的实践分析 |
一、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
(一)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二)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
二、发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的现实路径 |
(一)丰富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生成方式 |
(二) 加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教育互动 |
(三) 注重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濡化功能的实现 |
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社会教育资源 |
(一)主体依托:政府主导模式 |
(二)传承体系:建立传承基地 |
(三) 制度完善:研究型、展示型与传承型保护 |
四、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的现实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踯躅前行的巴蜀古镇 |
1.1 时代背景中的论文选题 |
1.1.1 聚居文化趋同与本土意识觉醒 |
1.1.2 地域文化传承与巴蜀古镇复兴 |
1.2 因应时代的论文研究 |
1.2.1 古镇生存与保护的迫切情势决定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
1.2.2 社会意识觉醒与理论实践支持提供论文研究的可行性 |
1.2.3 论文研究具有回应时代吁求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评析与论文研究定位 |
1.3.1 国内外历史小城镇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概述 |
1.3.2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相关研究 |
1.3.3 适应性保护——基于“特征保护导向”思考的论文研究定位 |
1.4 论文研究的对象界定、理论方法与主要内容 |
1.4.1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界定 |
1.4.2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
1.4.3 “融贯学科”的研究理论 |
1.4.4 “三段式”的研究内容 |
1.4.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6 论文结构框图 |
2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观察 |
2.1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
2.1.1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政治运动导致了严重的破坏 |
2.1.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保护的抢救与建设的破坏并存 |
2.1.3 二十一世纪——稳步推进科学的保护 |
2.2 当前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
2.2.1 自然环境的破坏 |
2.2.2 人工环境的破败 |
2.2.3 人文环境的衰弱 |
2.3 当前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保护策略模糊不清导致古镇发展摇摆 |
2.3.2 保护技术适用不当造成古镇破坏加剧 |
2.3.3 保护制度残缺不全使得古镇保护乏力 |
2.4 小结 |
3 基于生成发展分析的巴蜀古镇保护导向研究 |
3.1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环境资源语境 |
3.1.2 依存关联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语境 |
3.2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
3.2.1 古镇生成发展的萌芽时期——先秦至唐宋时期 |
3.2.2 古镇生成发展的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3.2.3 古镇生成发展的衰落时期——近现代时期 |
3.3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特征及其保护导向意义研究 |
3.3.1 生成由来的多源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
3.3.2 发展演进的突变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
3.3.3 时空过程的差异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
3.4 小结 |
4 基于构成格局分析的巴蜀古镇保护导向研究 |
4.1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物质遗产的构成格局 |
4.1.1 古镇地理区域的空间非均质分布与遗产多意义关联 |
4.1.2 古镇传统镇区的多类型环境 |
4.1.3 古镇历史建筑的地缘性形态 |
4.2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构成格局 |
4.2.1 古镇的口头传说和表述 |
4.2.2 古镇的传统表演艺术 |
4.2.3 古镇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
4.2.4 古镇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
4.2.5 古镇的传统手工艺技能 |
4.3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格局特征及其保护导向研究 |
4.3.1 对自然环境的规限适应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
4.3.2 对经济要素的牵引响应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
4.3.3 对文化因子的渗透彰显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
4.4 小结 |
5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策略研究 |
5.1 巴蜀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疏解 |
5.1.1 保护是基于价值判断的历史继承 |
5.1.2 发展是实现古镇复兴的现实手段 |
5.1.3 应在坚守“保护底线”前提下追求“发展优先” |
5.2 巴蜀古镇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协调 |
5.2.1 客观看待传统与现代在巴蜀古镇中的二元并立 |
5.2.2 高度重视传统对于巴蜀古镇现代发展的推动作用 |
5.2.3 积极协调传统与现代在巴蜀古镇保护中的现实矛盾 |
5.3 巴蜀古镇保护机遇与挑战的时势应对 |
5.3.1 积极应对“西部大开发”的全局性影响 |
5.3.2 积极应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局域性影响 |
5.3.3 积极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层面性影响 |
5.4 小结 |
6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 |
6.1 构建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支持技术模型 |
6.1.1 遗产保护决策支持的技术形式——保护评估模型 |
6.1.2 建立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模型的现实意义 |
6.1.3 建构基于AHP 层次分析法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模型 |
6.2 建立巴蜀古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应性技术方法 |
6.2.1 遗产关系的区域拟合——古镇地理区域保护的新型方法 |
6.2.2 结构形态的类型保存——古镇传统镇区保护的基本方法 |
6.2.3 空间修复与功能协调——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方法 |
6.2.4 保护实践研究 |
6.3 探索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应性技术方法 |
6.3.1 “整体扬弃”技术原则下的遗产保护 |
6.3.2 巩固静态的“记忆”保护模式 |
6.3.3 发展动态的“传承”保护模式 |
6.3.4 保护实践研究 |
6.4 小结 |
7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环境研究 |
7.1 古镇保护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
7.1.1 保护法规的衔接与协调 |
7.1.2 保护法规的维持与优化 |
7.1.3 保护法规的充实和完善 |
7.2 古镇保护的行政保障机制研究 |
7.2.1 公共权威维护是巴蜀古镇保护的行政保障前提 |
7.2.2 巴蜀古镇保护机构设置的调整优化 |
7.2.3 巴蜀古镇保护机构职能的强化完善 |
7.3 古镇保护的经济保障机制研究 |
7.3.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基本来源——国内外的经验 |
7.3.2 市场经济条件下巴蜀古镇保护资金的多元化筹集 |
7.3.3 建立以保护机构为责任主体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
7.4 古镇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
7.4.1 巴蜀古镇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现实意义与实现方式 |
7.4.2 巴蜀古镇保护中公众参与的主体构成及其利益取向 |
7.4.3 三级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遗产保护利益协调的根本途径 |
7.5 小结 |
8 结论:适应性保护——巴蜀古镇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
8.1 提出现实矛盾疏解的总体策略 |
8.2 拟定历史形态保护的技术方法 |
8.3 构建联动综合保障的制度环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巴蜀古镇获得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基本情况 |
B. 作者所调研的古镇情况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D.作者在本研究领域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四、史学为现实服务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史学为现实服务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侧记[J]. 甄恭. 历史教学问题, 1988(01)
- [2]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3]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 王水维. 东南大学, 2015(12)
- [5]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 戴彦. 重庆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