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摄影记者采访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何禹珩[1](2021)在《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文中认为在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叙事中,“四川版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或是“画派”“流派”已成为既成概念。然而这一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处,本文将它的成型发展过程限定于其发展最为蓬勃也构成了今日认知的代表性面貌的“十七年”时期以便进行阶段性的溯源和讨论。在对这一段史实的梳理中,“四川美协”与之紧密的关联与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这也点出了“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组织化、集体化、体制化等问题。本文从四川版画与四川美协之所以紧密相关的历史脉络谈起,首先回顾了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组织”传统、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中的处境以及四川美协这一机构的来龙去脉。当四川美协开始发挥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时,版画由于各方面原因成为了“排头兵”,这直接催生了四川版画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艺术家们参与构建组织了集体并需要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种集体组织的氛围里艺术家们也各自探索出了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创作面貌,最终构成了今日所见之四川版画的基本面貌。四川版画这种地域性的发展并非特例,“十七年”时期的版画发展由点成面,成为了版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四川版画及其核心组织者四川美协脉络的历时性过程的探寻以及对横向共时性的观照,意在深化对这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重大转折时期所呈现的艺术景观及文化生产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王粟玉[2](2021)在《近十年“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刊载了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其对乡村现实的纪实性书写吸引了各新闻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王磊光《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在网络上爆红,迅速引发关于农村问题的大讨论,催动形成了后来“返乡体”非虚构创作的热潮。作为一种写作症候,“返乡体”非虚构写作反映出城乡转型时期,乡村的现代化局面,也折射出书写者内心对乡土的情感纠葛,而作为一种写作形式,“返乡体”非虚构写作拓展了乡土叙事策略,其融合新闻纪实和虚构艺术的笔法丰富了传统乡土书写,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对真相的价值诉求也体现了一种自觉的文学担当意识。本研究主要围绕“返乡体”非虚构写作这一写作实践,探究这一书写潮的缘起、初兴及衍变脉络,同时注重运用文本分析、文化研究等方法,探究文本内部的叙事策略和跨学科写作艺术,通过剖析写作的情感结构与现实基础发现“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及局限性。本文认为,作为一种近年兴起的写作实践,“返乡体”非虚构写作重建了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反映了乡村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没落现状,其对底层困境和个体命运的关怀出于一种公共知识分子的“诗性正义”,也折射出城乡困境中农裔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和表达焦虑,暴露出一些个人视角的狭隘,但其与现实乡建行动的互动,足以证明这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写作方式,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城乡中国语境下的书写实践。
老藤[3](2021)在《北地》文中提出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不可否认,有些名垂青史的思想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许一个人健康时所有的言论都不足为奇,甚至废话连篇,当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入膏肓时却语出惊人,能道出许多离奇的观点,这种人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哲学家。
柏晓斐[4](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韩隽[5](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赵宇[6](2019)在《公益救助报道的影像呈现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故事栏目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大众的信息消费方式从以往的文字为中心逐渐向以视觉为中心过渡,大众成为电子、数字媒介的图像人,他们乐于通过图片、视频等影像介质来获取信息,图像叙事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腾讯新闻图片故事栏目《中国人的一天》成立于2010年,该栏目旨在记录并展现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关注那些用心生活的人。栏目自上线以来,每日推出一期人物故事,一年365天从未间断,从名人富贾至贩夫走卒,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全面展示了中国人的平凡生活。栏目上线至今已推出超过3000期。2014年《中国人的一天》开始刊发第一篇公益救助类的图片故事,截止到2018年9月19日,《中国人的一天》栏目共刊发34篇公益救助类图片故事、筹款总额超过1100万,帮助数百个家庭或个人走出生活的困境,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规范,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以腾讯新闻图片故事栏目《中国人的一天》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栏目所刊发的公益救助类的图片故事的叙事特征和策略。笔者结合叙事学、符号学以及图像学的相关理论,在第一章中对《中国人的一天》栏目所刊发的34篇公益救助类的图片故事进行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分析,微观层面主要包括图片景别以及拍摄视角,宏观层面主要包括救助议题、叙述视角以及拍摄时长三个方面,从而把握其总体特征。第二章,笔者针对叙述主体、读者、叙事交流模式进行考察,发现该栏目的叙述主体分为明显的叙述者和隐性的叙述者两种类型,读者也有与之对应的真实读者和隐含读者之分,查特曼的叙事交流模式适用于该栏目所刊发的公益救助类图片故事的叙事交流模式;第三章则对该栏目推出的公益救助类图片故事的的叙事主题和特点进行研究,发现“苦难”和“希望”两大叙事主题,图片的唤情性、文字辅助性、视频的延伸性则是影像叙事的主要特征;第四章主要研究公益救助类图片故事的叙事策略,包括叙事化镜头语言的运用、时空蒙太奇效果的营造、读者欲求的唤醒、满足、延续的机制策略。最后,笔者发现这类图片故事在叙事上存在不足,诸如叙事情节缺失以及叙事基调滥情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该栏目能够推出更多符合叙事逻辑的公益图片故事,加强读者与图片故事文本之间的关系链接,从而更好的帮助弱势群体筹款,解他们燃眉之急并重塑他们的命运轨迹,从而扩大栏目影响力、传播力和公信力。
王鑫[7](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提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叶定宇[8](2019)在《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王文澜是整个新时期摄影史中一位声名显赫的摄影艺术家,他一生致力于摄影事业,其摄影类型广泛,涉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艺术摄影等多个领域。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王文澜形成了独特的摄影观,并对当代的摄影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中国日报》的摄影部主任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王文澜不仅是我国摄影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我国新时期摄影产业的启动者。新中国成立初期,摄影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其创作自然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这导致了摄影作品的整体基调倾向于“假大空、高大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践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但摄影却依旧停留在简单的拍摄记录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式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摄影的发展。基于此背景,以王文澜为首的一批摄影师开始觉醒,他们认为政治人物应该走下神坛,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是摄影镜头的焦点,并开始着重追求摄影的人性化表现。王文澜提出的“局部美学”理论以及让镜头“暗中眨眼”等观点对当今摄影从业者来说仍具启发意义,他也成为从政治工具、宣传画式的摄影到确立本体性的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本文重点关注王文澜摄影作品中的纪实价值、新闻价值和美学价值,并以此为切入点,剖析其摄影作品中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从而探究王文澜的创作手法和拍摄心理。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王文澜及其摄影作品在中国摄影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究王文澜的摄影观对当代摄影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此外,王文澜的摄影作品乐观化地图饰现实,并且摄影实践中的变革不够彻底,这些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关注。
薛红洋[9](2019)在《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新闻奖对编辑记者个人而言意味着获得了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则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关于中国新闻奖的研究纷繁杂多,理论和方法都比较纯熟,但从地域性的角度去探索该奖项及获奖作品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梳理出自1991年该奖设立以来共28届的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并对福建省的新闻报道重点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统计出全国性媒体与各地方媒体28年来的获奖情况,并针对十八大召开以来共五年的获奖作品进行内容分析,来探索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之间、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呈现出的特点;二是梳理出中国新闻奖福建省28年来的获奖作品,来分析福建省在全国性的评奖中,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更容易获奖;三是对福建省获奖作品进行更细致的文本分析,来探讨这些作品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取出其中的涉台新闻报道做进一步的分析;四是通过对获奖作品作者的访谈,为媒体及记者提供实践经验;五是将福建省与其他地区获奖作品的差异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探索福建省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地方媒体占据了高等级获奖作品的半数以上,全国性媒体偏重于视角宏大的叙事,而地方媒体则更加注重以小见大,更注重抓取细节,或从微观中体现宏观,或将宏观寓于微观。另一方面,地方媒体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媒体比西部地区的媒体荣誉机会更多,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体现出浓厚的地方地理、经济、历史和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色。地方媒体可以从本地的地理地貌、历史文化、经济现实、人物事件等着手,结合宏观的政策背景来报道新闻,也可以利用创新,通过本地记者对重大新闻的敏锐察觉第一时间做出一些更深远主题的报道。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是:等级上,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很少,三等奖最多,发展空间大;体裁上,广播类、报纸通讯类明显领先于电视类;题材上,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相对较多;在语气上多为肯定性报道,否定性报道中又以评论性文章居多。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个浓厚的特色是,涉台新闻占比较大。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发现,获奖作品具有时效性极强、擅长以小见大、叙事故事化、负面语气的作品通常也深藏正面价值观、注重“短、实、新”的文风等特征。在涉台新闻报道中,获奖作品呈现出紧扣时代及政策环境、强调共同共通叙事、善借历史材料、善取他人之言、话题有针对性、内容有宣传导向性、情感积淀深厚等特征。通过与全国性媒体及其他地方媒体获奖作品的比较分析发现,福建媒体可以借鉴省外媒体获奖作品的经验,利用本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历史资源及经济特色来进行报道。作品获奖,还在于它在媒体之间,以及社会上、经济上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新闻写作过程中有必要考虑报道的传播效果。
杜瑶华[10](2019)在《《中国摄影》中的农业题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民生之本。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尝试。新中国时期的摄影记者如何运用手中的相机选取需要拍摄的画面,图解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以中国摄影学会的成立作为开端,阐述了其成立前的社会背景、成立时召开的会议、它的任务以及它对当时社会所作的一些贡献。中国摄影学会决定创办一本摄影期刊——《中国摄影》于1957年问世,它收录了当时摄影界水平较高的一批摄影作品,极具参考价值。土地改革时期,由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未发生变化,摄影记者拍摄的农村景观也没有变化,当农业合作社纷纷建立,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变更为集体所有制后,摄影记者在拍摄农业题材的照片中就要突显出“集体化”的特点,摄影记者采取大片的无差异、秩序化的秧田来体现“集体化”的优越性。人民公社化时期,这种拍摄手法并未消失,但披上了一层“浮夸”的外衣,本文用棉花丰收这一题材来阐述人民公社化时期《中国摄影》中农业题材摄影的特点。人民公社化初期,摄影记者喜欢将女性形象和棉花丰收结合起来,首先是由于人民公社化后女性劳动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其次是棉花丰收对于我国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是棉花姑娘获得丰产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后来,摄影记者喜欢用棉山和棉墙来诠释集体化的优势。农业学大寨时期,照片中呈现的“集体化”特点又有了新的变化,摄影记者拍摄大寨的新面貌,与旧面貌作对比;也拍摄社员一起劳动的场景,并将其比喻为愚公移山,用来体现集体化的优越性。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力提高的标志,只有工业化的发展才能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又带动了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摄影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这个题材,在本文中,可以在农业机械化摄影中看出工农联盟,工人处于主导地位。本文主要论证了新闻摄影并不是忠实地反映现实,摄影记者通过摆布和组织加工的方式去选取自己想要的画面进行拍摄,更好的为当时的政治需要作宣传。
二、农村摄影记者采访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摄影记者采访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鲜明而模糊的四川版画 |
二、本文研究意义、视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统一战线:四川版画与美协的历史前缘 |
第一节 组织的渊源与新生 |
第二节 “绘画可以代替木刻”? |
第三节 从“美术组”到“美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个部队:四川版画的组织与生成 |
第一节 队伍的凝结 |
第二节 抓品种,求发展 |
第三节 四川美协版画创作氛围的兴起 |
第四节 作为集体的创作 |
第五节 作为组织的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巴蜀到高原:群体中的艺术家与创作 |
第一节 等待“时间开始”:革命观与集体观的塑造 |
第二节 山乡巨变:艺术家对川渝本土的观照 |
第三节 雪山红日:对藏族的认识与塑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时发生:“十七年”版画新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征服荒原:北大荒版画的兴起 |
第二节 江南神韵:江苏水印木刻的衍生 |
第三节 历史的小结:“三大画派”的确认与缘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第一节 新时期四川版画的延续与实践 |
第二节 四川版画“传统”之思 |
附录一 1954 年-1966 年重庆地区部分美术作品展览 |
附录二 本文参考四川美协成员部分采访索引及其加达瓦访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近十年“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何为“返乡体”非虚构写作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勃兴 |
一、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背景 |
(一)对现代文学“还乡”母题的接续 |
(二) “三农热”与“自媒体”的影响 |
二、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
(一) “梁庄系列” |
(二)镜像化的乡村 |
(三) “返乡体”:泛滥与热议 |
(四) “书写返乡”:书写与“乡建”的互动 |
第二章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主题类型 |
一、记忆书写与乡恋 |
(一)可疑的“记忆” |
(二)无力的怀旧 |
二、苦难书写与乡愁 |
(一)苦难书写 |
(二)文化乡愁的生成 |
三、问题书写与乡怨 |
(一)乡村“问题化” |
(二)隐蔽的“乡怨” |
第三章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策略 |
一、观察视角与叙述声音 |
(一)观察视角:内外视角的互动 |
(二)叙述声音:公开、隐蔽与缺席的叙述者“我” |
二、多元化的写作方法 |
(一)田野调查 |
(二)文献研究 |
三、图文互证与互补 |
(一)图文互证:读图时代的纪实摄影 |
(二)图文互补:视觉效果的“言外之意” |
第四章 “返乡体”非虚构作品的意义和局限性 |
一、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一)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诗性正义” |
(二)贴近大地的生活和写作态度 |
(三)探索新的乡土叙事可能 |
二、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局限性 |
(一)无力逃脱的情感困局 |
(二)备受质疑的真实性 |
(三)个人视角的狭窄和思想性不足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北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子 |
第二章格拉秋山 |
第三章红花尔基 |
第四章墨尔根 |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
第六章奇克 |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
第八章五大连池 |
第九章锦河 |
第十章卧虎山 |
第十一章麦海 |
第十二章双泉 |
第十三章小临沂 |
第十四章朝元鼎 |
第十五章马路弯 |
第十六章伊林密 |
第十七章铁西 |
第十八章凤鸣街 |
第十九章西瓦窑 |
第二十章老鳖湾 |
第二十一章文化街14号 |
尾声 |
(4)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
0.2.3 已有研究评价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 |
0.5 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
2.1 政治形象定位 |
2.1.1 党领导的军队 |
2.1.2 人民的军队 |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
2.2.1 作风优良 |
2.2.2 纪律严明 |
2.3 军事形象定位 |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
3.2 加强军队建设 |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
4.1 文字宣传 |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
4.2 语音宣传 |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
4.3 形象宣传 |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
7.1.1 参军 |
7.1.2 支前、拥军、劳军 |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中心术语释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
1.4.3 文献启示 |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公益救助报道的影像呈现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故事栏目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图像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跨文字、图片媒介叙事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图片故事栏目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报道摄影与图片故事 |
二、公益救助影像报道 |
第一章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叙事文本呈现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内容分析设计 |
一、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样本选取 |
二、进行编码 |
第三节 研究发现 |
一、宏观层面 |
二、微观层面 |
第二章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叙述主体与读者 |
第一节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叙述主体 |
一、明显的叙述者 |
二、隐性的叙述者 |
第二节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读者 |
一、隐含的读者 |
二、真实的读者 |
第三节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叙事交流模式 |
一、叙事交流模式的呈现 |
二、叙事意图——叙述者邀请读者做出的反应 |
三、叙事互动——读者对作者叙事意图的回应 |
第三章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叙事主题与特点 |
第一节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叙事主题 |
一、苦难——对弱势群体悲惨际遇的表层呈现 |
二、希望——对苦难大众人文关怀的深层表达 |
第二节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叙事特点 |
一、图片特质的唤情性 |
二、文字辅助的互文性 |
三、视频展示的延伸性 |
第四章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化镜头语言的运用 |
一、景别强化叙事聚焦 |
二、影调奠定叙述基调 |
三、象征符号升华主旨 |
第二节 后期编排营造时空蒙太奇效果 |
一、时间序列的组接营造蒙太奇效果 |
二、空间场景的固定生成蒙太奇效果 |
第三节 读者欲求的唤醒、延续与满足 |
一、唤醒欲求—展现人物的悲惨际遇 |
二、延续欲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
三、满足欲求—命运轨迹的二次重塑 |
第五章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叙事的不足与建议 |
第一节 《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的评价 |
一、公益传播引导社会规范 |
二、社会评价塑造栏目公信力 |
第二节 《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叙事存在的不足 |
一、叙事情节缺失,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链条断裂 |
二、叙事基调滥情,叙事聚焦偏移造成人文关怀失位 |
第三节 完善《中国人的一天》公益救助影像报道叙事的建议 |
一、摄影记者增加拍摄时间,强调持续关注 |
二、图片编辑遵守编辑规范,拒绝贩卖苦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王文澜的研究 |
二、关于王文澜摄影观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文澜摄影观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成长环境的影响 |
一、社会背景 |
二、家庭环境 |
三、工作环境 |
四、个人爱好 |
第二节 国外摄影思想的影响 |
一、国外摄影理论思潮的引入 |
二、国外摄影家的影响 |
第三节 同时代摄影群体的推动 |
一、四月影会 |
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
三、陕西纪实摄影群体 |
四、美联社华裔摄影记者刘香成 |
第二章 王文澜摄影的纪实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纪实观下摄影实践的主观性 |
一、情绪的主观 |
二、技术的主观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纪实观下摄影实践的人文性 |
一、对被摄者的人文关怀 |
二、题材选择的多样化 |
三、拍摄身边事物 |
第三章 王文澜摄影的新闻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新闻观下摄影实践的新闻性 |
一、新闻照片需要具备新闻性的典型瞬间 |
二、寻找摄影选材角度,摆脱照片固化模式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新闻观下摄影实践的真实性 |
一、新闻的真实 |
二、历史的真实 |
三、生活的真实 |
四、逻辑的真实 |
第四章 王文澜摄影的美学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美学观下摄影实践的艺术性 |
一、局部美学 |
二、让镜头“暗中眨眼”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美学观下摄影实践的戏剧性 |
一、画面语言 |
二、动作姿态 |
第五章 王文澜及其摄影观的影响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王文澜对中国摄影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一、新时期中国摄影的推动者 |
二、新时期中国摄影的启动者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的局限性 |
一、未完成的摄影变革 |
二、乐观化的图饰现实 |
结语 |
附录1: 王文澜简历及其主要作品 |
附录2: 王文澜部分摄影作品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专着 |
二、报刊文献 |
三、学位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概况 |
一、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 |
二、中国新闻奖评奖过程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文献探讨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荣誉机会比较 |
一、全国性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
二、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
三、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之比较 |
第二节 不同体裁之下的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比较 |
第三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 |
一、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关键词提炼 |
二、2013年-2017年全国性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
三、2013年-2017年地方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
四、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分析 |
五、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报道主题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作品分析 |
第一节 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 |
一、样本采集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获奖作品的文本分析 |
一、把握时间主动性 |
二、负面报道中存在正面意义 |
三、新闻报道表达的故事化 |
四、擅长从小处着眼 |
五、注重短、时、新 |
第三节 获奖作品的涉台特色 |
一、涉台新闻的主要特质 |
二、涉台新闻主题分析 |
三、涉台新闻报道的生产 |
第四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省获奖作品与其他省份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地理特征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
一、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分析 |
二、涉台新闻视域下的分析 |
三、临海位置视域下的分析 |
第二节 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之历史挖掘 |
一、扶贫类作品的文本分析 |
二、重要节庆日报道的文本分析 |
三、总书记讲话报道的文本分析 |
第三节 经济报道分野下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
第四节 本地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中的福建与他省之报道差异 |
一、报道角度选取巧妙 |
二、时间跨度长,制作规模宏大 |
三、呈现方式多样化 |
四、福建媒体相关报送作品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名单 |
附录2: 全国性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统计表 |
附录3: 多家媒体联合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统计表 |
附录4: 纠错 |
附录5: 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分类表 |
致谢 |
(10)《中国摄影》中的农业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中国摄影》中农业题材摄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中国摄影》中的农业题材摄影研究的意义 |
3 《中国摄影》中的农业题材摄影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章 《中国摄影》概况 |
1.1 中国摄影学会的成立 |
1.2 《中国摄影》的创办 |
第2章 《中国摄影》创刊前的农业摄影 |
第3章 大跃进时期的农业摄影 |
3.1 “棉花姑娘”诞生的成因 |
3.2 棉花姑娘的拍摄手法 |
3.3 棉花丰收的拍摄手法 |
第4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时期的农业摄影 |
4.1 大寨新貌拍摄 |
4.2 大寨模范人物拍摄 |
4.3 大寨劳动场景拍摄 |
第5章 《中国摄影》中的农业机械化题材 |
结论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农村摄影记者采访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D]. 何禹珩.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近十年“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研究[D]. 王粟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北地[J]. 老藤.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4]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5]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6]公益救助报道的影像呈现 ——腾讯《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故事栏目的叙事研究[D]. 赵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D]. 叶定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D]. 薛红洋. 厦门大学, 2019(08)
- [10]《中国摄影》中的农业题材研究[D]. 杜瑶华. 四川美术学院,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