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集五矿井筒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伟[1](2020)在《红柳林矿5-2煤层充水性评价与水害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红柳林煤矿是神府矿区生产能力达20Mt/a的现代化矿井。矿井北一盘区25209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过程中,曾因烧变岩裂隙突水引发导水裂隙突水事件,矿井水沿裂隙喷水达2m多。调查发现,矿井北盘区5-2煤充水条件研究程度不足,影响矿井安全高效开采,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了红柳林矿5-2煤层充水性评价与防治技术,得出以下结论:论文以红柳林煤矿北一盘区5-2煤充水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研究区及周边矿井的涌突水资料,结合研究区5-2煤水文地质补充勘探项目,采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矿井地质学、岩石学及统计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5-2煤开采的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重点分析研究了 5-2煤开采主要充水层位的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结论如下:①5-2煤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老(采)空水及地下水等;②5-2煤主要充水水源是老空水与地下水,间接水源是煤层第四系松散岩类潜水及大气降水,充水通道是顶板导水裂缝带,顶板导水裂缝带将贯穿整个煤层顶板煤系基岩;③通过理论计算得出5-2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19.18~136.09m,平均75.23m。通过5-2煤开采顶板破坏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出,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和采空区面积持续增大,塑性区范围向上发育,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仍然稳定在89.8m,裂采比为17.96;④提出“上下联合放水试验、井下超前探放水、地面水文地质补勘”的探查和“局部顶板强排疏放”相结合的防治水技术措施。通过25210工作面顶板疏放水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已经基本解除该区域的水害威胁,说明红柳林煤矿5-2煤层采取“超前探放与局部顶板强排疏放”的防治水技术效果明显。
胡彦博[2](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马莲净[3](2020)在《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与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以麦垛山煤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作为世界第一采煤大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且地域分布辽阔。在我国批准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中有宁东、神东、陕北、黄陇、新疆5个基地是主要开采侏罗纪煤炭资源。侏罗纪煤田浅部煤层普遍面临顶板砂岩水害问题,其中以宁东煤田尤为典型,麦垛山煤矿位于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南部,2煤顶板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顶板水害威胁严重,2煤大巷在掘进过程中发生多次规模不等的集中涌水。根据井下实际揭露情况,2煤顶板直罗组下段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与前期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结果存在较大出入,前期获取的水文地质资料已不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需要针对2煤顶板含水层进行进一步水文地质勘探、并查明2煤工作面顶板覆岩破坏规律、进而制定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的防治水技术,实现矿井安全采掘。本文以麦垛山煤矿2煤顶板复合砂岩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井下“一孔两段式”放水试验、水化学与示踪试验、岩石水理测试、“双阶段双水位”全过程水位拟合的Modflow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覆岩破坏FLAC3D数值模拟、覆岩特性室内测试等方法,以地面抽水试验与井下放水试验相结合、现场试验与室内测试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解析法与数值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针对煤层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与水害防治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形成以下研究成果:(1)1~2煤间延安组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741~2.511m/d,直罗组下段含水层渗透系数为3.673~6.297m/d。采用解析法计算直罗组下段含水层的钻孔单位涌水量分别为4.7353、3.7383和2.2092L/s·m;采用图解法计算结果分别为3.8970、3.4456和2.2467L/s·m。从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对1~2煤间延安组含水层放水试验的时间和空间响应特征、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和水化学条件等方面分析得出两含水层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通过对放水试验期间水量、水位变化情况分析、地面长观孔的水位长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及地面长观孔水位对长时间大流量疏放水的响应分析得出煤层顶板的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具备一定的可疏放性。(2)研究区内11采区2煤顶板的直罗组下段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可分为6个区,水平渗透系数0.9~4.5m/d,垂向渗透系数0.09~0.45m/d,给水度0.1~0.2,贮水率为1×10-7~5.5×10-7。数值法得到放水试验区域的渗透系数为4.5 m/d,与解析法结果相差9.23%。基于放水试验计算的直罗组下段含水层渗透系数是抽水试验计算结果的15.9倍。与抽水试验相比,放水试验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更与实际条件相符,以此实现顶板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精细化探查。(3)煤层顶板覆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与分析结果为顶板水害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注浆对原始地层的渗透性、孔隙度等水文地质条件改变有一定效果。煤层顶板局部裂隙发育的砂岩含水层适宜采用注浆加固技术。施工顶板疏放水钻孔揭露泥岩隔水层时,需跟管钻进防止出现塌孔现象。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方法获得的110207工作面回采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结果基本一致,2煤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高度58.62~62.6m,裂采比15.42~16.47。(4)基于煤层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与工作面覆岩破坏规律研究成果,以麦垛山煤矿首采工作面为例,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水害防治技术。巷道掘进期间采用长距离定向钻探探查含水层富水性、常规钻孔疏水引流、注浆锚杆配合U型钢棚加强支护的巷道掘进综合防治水技术;工作面回采前采用“长时间分散疏放+短时间集中疏放”的疏水降压方案,并利用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顶板疏放水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以上研究,实现了煤层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精细化勘探、顶板覆岩特征及覆岩破坏规律定量化分析和采掘活动防治水技术特色化制定,最终形成了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水害防治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解决矿井顶板水害防治问题的同时,对于侏罗纪煤田条件类似矿井顶板水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谢达[4](2019)在《新集一矿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特征》文中指出新集一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生产过程中曾发生39次突(出)水事故,水害是影响矿井安全重要隐患之一。矿井主要受煤系顶板砂岩水、推覆体含水层水、灰岩岩溶水及老空水水害影响。本文以新集一矿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矿井的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根据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煤系顶板砂岩水、推覆体含水层水及灰岩岩溶水地下水样常规离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TDS、pH值等数据,利用Piper三线图分析法、离子组合比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矿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和演化特征。主要成果如下:(1)受开采活动影响,矿井三个含水层地下水整体偏碱性,阳离子含量的关系都是K++Na+>Ca2+>Mg2+,阴离子含量的关系均为Cl->HCO3->SO42-,水样常规离子的变异系数普遍大于0.5;(2)受采矿活动影响,煤系水主要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和Cl-Na·Mg型,太灰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HCO3-Na型、HCO3-Ca型及Cl·HCO3-Ca型,推覆体含水层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3)通过离子组合比的不同离子之比和因子分析的特征值提取,确定了矿井的煤系水、太灰水和推覆体水中的K+、Na+形成于盐岩的溶解及阳离子吸附交替作用,Ca2+、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和硫酸盐的溶解,SO42-和HCO3-的形成受到黄铁矿氧化、硫酸盐和碳酸盐的溶解还有脱硫酸作用的影响;(4)受采矿活动的影响,煤系水表现出明显的“硬化”作用和“脱硫酸”特征;太灰水有明显的“软化”趋势,随着奥灰水与夹片含水的补给本身的“脱硫酸”作用受到部分影响;推覆体水阳离子吸附交替作用明显,水样表现出“硬化”特征。由于这三个含水层水样与Na+、Cl-表现出很好的正相关,“咸化”作用明显,贯穿于整个演化过程;论文以传统的水化学方法探讨了新集一矿地下水水化学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为矿井的水害预测与防治及水资源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图[25]表[12]参[67]
张妹[5](2019)在《潘二矿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太灰可疏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潘谢矿区地质构造十分发育,它不仅对地下水赋存和运移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也增大了A组煤开采底板灰岩突水的危险性。加上A组煤开采过程中底部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的差异性,深入分析灰岩水流场的动态变化特征,评价其疏放性,才能科学地制定灰岩含水层疏水方案,为确保A组煤安全开采提供保障。本文以潘二矿为例,通过系统整理研究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先分析研究内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水位时空动态变化、水质变化特征、水温梯度和矿井涌水量变化;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A组煤底部C3Ⅰ组灰岩含水层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东一采区A组煤底部灰岩水进行疏放性评价。得到如下成果:(1)时间上:开采程度对新生界含水层影响较小,水位较平稳;但对灰岩含水层影响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上:灰岩水流向自东南向西北,中部形成明显的降落漏斗,两者水位变化幅度一致,且奥灰水位变化幅度较太灰水位小。(2)研究区内地下水阳、阴离子分别以K++Na+和HCO3-、Cl-为主;地下水的主要水质类型为HCO3-Ca·K+Na型、Cl-K+Na型,其中灰岩水水质类型还存在SO4·HCO3·Cl-K+Na型和SO4·Cl-K+Na型。经分析地下水中离子组分成因相似,各含水层存在互通性。(3)潘二矿新生界地下水水温表现正常;煤系砂岩水水温差异较大,部分区域水温温度较高,且与灰岩含水层中水温相近。(4)矿井涌水量初期变化不大,但波动明显,总体呈递增趋势。(5)结合上述分析以及相关资料,对A组煤底板C3Ⅰ组灰岩含水层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经识别、验证后得到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并得出地下灰岩水流场动态变化图,与实际水位变化较一致,为研究太灰水疏放性分析提供依据。(6)以东一采区为例,结合“突水系数”对其A组煤底板灰岩水疏放前、后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疏放后的效果较好,并给出灰岩水相关防治措施。图[66]表[17]参[68]
毕尧山[6](2019)在《大屯徐庄煤矿7煤顶板涌(突)水特征及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高居不下,然而我国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矿床充水条件复杂多样,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水害威胁非常严重。频繁发生的矿井水害事故,已成为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以及开采深度、规模和强度的增大,煤层顶板水害问题变得愈发突出、严重。江苏大屯徐庄煤矿自矿井投产以来,在煤层回采过程中发生过多次较大的顶板涌(突)水事故,顶板砂岩涌(突)水发生频率较高、涌(突)水量较大,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开展顶板水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以大屯徐庄煤矿7煤顶板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了矿井顶板涌(突)水资料,总结了7煤顶板的涌(突)水特征,系统分析了7煤顶板砂岩及其上覆各含水层的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理论建立了各含水层富水性指数法评价模型,对7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分界砂岩含水层、J-K底砾岩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了分区评价,选用单位涌水量q对研究区第四系底部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图法”,对即将开采的Ⅱ(3)下山采区7煤顶板涌(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测,为Ⅱ(3)下山采区煤层顶板水害防治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总结了7煤顶板的涌(突)水特征,主要有:7煤顶板涌(突)水的发生与断裂构造的发育密切相关;7煤顶板上覆含水层对顶板砂岩含水层存在水源补给作用,7煤顶板涌(突)水量变化受上覆含水层补给的影响;顶板涌(突)水发生的频率和水量与采深有关,约600m以浅,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600m以深,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基于各个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岩石强度、岩芯采取率、钻孔冲洗液消耗量、抽水试验结果以及涌(突)水情况等方面资料,评价了各个含水层的工程与水文地质特征。3.选取了影响各含水层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利用AHP法、独立性权系数法和乘法合成归一化方法确定了各主控制因素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和综合权重,通过ArcGIS建立了基于AHP与独立性权系数法综合确权的富水性指数法评价模型,对7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分界砂岩含水层、J-K底砾岩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了评价分区。4.基于矿井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与含水层富水性分区评价,确定了Ⅱ(3)下山采区7煤顶板充水水源为7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和分界砂岩含水层,利用“三图法”对Ⅱ(3)下山采区顶板涌(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测,圈定了该采区7煤顶板涌(突)水防治的靶区,采用类比法预计了该采区工作面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为该采区防治水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图[51]表[46]参[128]
王超[7](2019)在《煤矿掘进巷道顶板赋存砂岩含水层突水作用过程研究》文中指出矿井水害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麦垛山煤矿回风巷道顶板覆存砂岩含水层,距离为8m~28m,在掘进过程中,多次发生突水事故,其发生突水的原因是由于巷道顶板的导水通道沟通了地下水或地表水,或者直接揭露含水层而导致突水。因此,认识掘进巷道顶板稳定性与突水的关系,对有效预防矿井突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麦垛山煤矿掘进回风巷道突水实例作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突水原因,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充水水源性质、含水层性质、含水层介质特征、突水位置以及突水通道的产生性质对煤矿掘进巷道突水类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结合理论研究,得出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的破坏形式。(2)基于极限分析法,建立二维机动场模型,同时采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得出极限破坏平衡关系式,推导出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机动场的极限破坏高度表达式,表明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围岩强度参数、上覆含水层、巷道掘进高度以及巷道埋深,并且得出以上影响因素对极限破坏高度的影响规律:极限破坏高度与围岩强度成反比;与巷道掘进高度、巷道埋深成正比;当顶板赋存砂岩含水层时,其极限破坏高度增大,同时考虑掘进巷道突水的危险。(3)依托麦垛山煤矿掘进回风巷道突水实例,采用FLAC3D对麦垛山煤矿掘进巷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将理论值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的塑性区分布形式与假设失稳滑动破坏形式相符;极限破坏高度值与数值模拟得出的塑性区高度值比较相近,从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合理性。(4)针对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极限破坏高度表达式,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一定距离存在砂岩含水层时,利用极限破坏高度表达式判别对煤矿掘进巷道突水进行预测,同时为解释麦垛山煤矿掘进巷道突水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张健[8](2019)在《刘庄矿煤层底板多含水层突水危险性与疏降水量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淮南煤田刘庄矿东区1煤开采受到下伏石炭系太原组多层薄层岩溶含水层和奥陶系岩溶含水层突水威胁的问题,应用构造地质学、矿井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岩石力学、采矿学、水文地球化学、层次变权和流固耦合等基本理论,通过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多元地学信息融合计算和分析、断层带岩石渗透性试验数据分析、FLAC3D数值模拟和分析、MODFLOW数值模拟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矿井东二采区及1煤首采工作面的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了首采区回采前的岩溶水疏降水量,并分析了岩溶水的可疏降性,研究成果较为符合矿井生产实际。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 1煤底板的主要充水含水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3灰、4灰,间接充水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1 1灰、12灰、奥陶系岩溶含水层。刘庄矿区地应力场宏观类型属大地动力场-准静水应力场型。(2)从矿井水文地质学的角度,在矿井充水条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突水危险性的“合力与角力”的概念,然后利用层次变权理论,构建了基于层次变权理论—“合力与角力”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对1煤东二采区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在通过比较常权、变权、层次变权—“合力与角力”模型对东二采区1煤底板两层主要充水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三种评价结果的差异是由其各自的特点决定的。常权模型的指标权重在整个研究区内为固定值;变权模型“惩罚”了不利于突水的相对低值指标,“激励”了有利于突水的相对高值指标,对中间值指标既不激励也不惩罚,使整体评估危险性水平相对常权模型有所上升;层次变权模型从控制煤层底板突水的含水层、导水通道和弱透水层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各个主控因素之间的关联和制约关系,从三个方面构建上层主控因素,然后对上层主控因素的权重进行再调整,不但解决了常权评价模型中主控因素权重在整个研究区不变的问题,还能够体现出主控因素内部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对煤层底板突水的控制作用,使得在一些区域的评估结果相对更加合理。对于煤层底板多含水层的情况,在评价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单一含水层内部的突水危险性水平差异,还要结合研究区具体的情况,考虑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总体危险性水平差异,不能将各个含水层突水危险性孤立开来。(3)通过分析刘庄矿区主要断层带岩石三轴压缩渗流实验和原位渗透性试验数据,得出了不同岩性的应力-应变-渗透率关系特征。断层带岩石渗透率变化具有一般性的规律:在初始压密阶段,对于原生裂隙不发育的岩石渗透率变化较小,而原生裂隙相对发育的岩石则被压密;进入弹性阶段,随着新萌生裂隙的不断扩展和联通,岩石的渗透率不断增加,根据岩性的差异,渗透率的最大值出现在应力峰值之前或之后;随着应变的增加,4渗透率可能继续增加或降低,也有可能变化不大,这取决于岩石内部裂隙的演化情况。由井下原位渗透性试验结果可知,岩石渗透性的变化在不同的注水压力段表现出来一定的差异,但其总体的渗透性表现为随注水压力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在水压和应力扰动的条件下,断层带岩石的渗透性将会发生变化,岩石内部裂隙会发生扩展、贯通并形成一定的渗流通道。(4)应用FLAC3D构建了伪倾斜长臂开采工作面开挖数值模型,通过分析6个开挖步骤中的围岩采动破坏特征和渗流演化过程,得到了如下结论:在围压条件下,断层带等弱相材料的张拉破坏受到限制,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断层带发生滞后突水的可能性大于揭露时瞬时突水的可能性;DF2断层带发生滞后突水的可能性较高,其中靠近工作面上顺槽附近的断层带突水的可能性相对更高,DF6断层带发生活化突水的可能性相对DF2断层带低;随着毗邻工作面布置、生产过程对采空区的扰动,开挖空间卸荷范围的增大,120101采空区下顺槽底板附近发生突水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随着120101工作面推采范围的不断增大,顶板卸压范围随之增加,“两带”高度和范围有不断向上扩展的趋势,如果煤层顶板有采空积水,或者局部富水性较强的含水层,那么工作面采煤不仅面临着“脚踩高压水”,还有“头顶水”的威胁,因此1煤开采所面临的水害危险性相对较高。(5)通过分析研究区岩溶含水岩组的埋藏特征、边界条件、运动特征、发育特征及水化学特征,可以看出,在无导水通道的条件下,1煤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微弱,石炭系太原组下段岩溶含水层和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为密切。刘庄矿区有部分范围不同层位的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之中,研究区内岩溶水径流条件差,水交替缓慢,处于相对封闭的地下水环境当中。区内断裂附近岩溶裂隙相对发育、浅部岩溶裂隙相对发育,石炭系岩溶含水层和奥陶系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总体较差且极不均一,渗透系数较小且联通性较差。(6)在研究区岩溶含水岩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岩溶含水层系统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然后应用MODFLOW构建了三层结构的岩溶水运动数值模型,并在回采前对1煤首采区岩溶水疏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理论上难以通过仅在地面布置大量抽水钻孔的方法将岩溶水位疏降至安全临界值,应当采取地面和井下相结合、多手段治理的方案,降低1煤开采面临的底板多层高承压岩溶含水层的突水威胁。(7)提出了研究区1煤底板多岩溶含水层突水威胁的初步治理思路,即“地面截留,注浆加固,井下疏放”。在地面对岩溶含水层隐伏露头注浆封堵,封堵岩溶裂隙补给通道;在井下对1煤底板注浆加固,重点加固煤层底板隐伏构造区域;并配合以井下物探探测、钻探疏放、能疏尽疏的方法。
赵春永[9](2018)在《淮南新集二矿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矿井涌水量预测》文中研究指明矿井突水是煤矿生产过程最具威胁的地质灾害之一,常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列于煤矿三大事故的榜首。为使煤矿安全且高效的开采,必须系统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准确预测矿井开采区涌水量,有效防止突水事故发生。这一研究对于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收集、整理新集二矿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井田构造形成机制和相互切割、组合关系,研究了该井田构造发育特征、构造控水作用、水化学特征及含水层间水力联系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1煤层的突水灾害因素分析,明确了灰岩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富水性;采用解析法计算了 1煤顶底板含水层涌水量。通过新集二矿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涌水量的预测计算分析,提出了煤炭开采中防治水措施。主要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通过分析矿区地质、水文地质,钻孔数据,抽水试验等,确定了矿区各含水层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2)通过矿井的水害因素分析,确定了矿井的充水水源为原地系统煤系砂岩裂隙水和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原生节理、裂隙是工作面开采顶底板直接充水通道,而底板破坏裂隙,是灰岩水突入回采工作面的主要通道之一。(3)根据矿区1煤的开采水平,通过解析法中的“大井法”预测了-750m和-1000m水平的矿井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4)根据矿井的水害隐患,提出了防治措施,其中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害采用“先物探探查,后钻探验证及疏放”治理方案,底板灰岩水害采用“疏水降压、注浆改造”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
邵晨霞[10](2016)在《煤矿立井基岩段涌突水事故统计分析及防治水建议》文中提出为了对煤矿井筒基岩段涌突水主控因素体系和涌突水危险性预测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对我国近年来煤矿井筒基岩段涌突水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共收集基岩段涌突水案例21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矿井筒基岩段涌水水源按其涌突水事故次数在总事故中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砂岩裂隙水、构造导水、岩溶水、松散层水、老空水;瞬时涌突水事故占总事故的61.9%,迟滞涌突水事故占到总事故的38.1%;而且采用地面预注浆后仍发生突水井筒明显少于采用工作面注浆的井筒。
二、新集五矿井筒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集五矿井筒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红柳林矿5-2煤层充水性评价与水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充水水源研究概况 |
1.2.2 充水通道研究概况 |
1.2.3 顶板水害防治及充水性研究概况 |
1.2.4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矿井地质条件分析 |
2.1 矿井概况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2 矿井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井田构造 |
2.2.4 煤层赋存条件 |
2.3 水文地质 |
2.3.1 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分区 |
2.3.2 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
2.3.3 含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
2.3.4 隔水层 |
2.3.5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红柳林矿区及周边矿井涌突水情况分析 |
3.1 红柳林5~(-2)煤工作面掘进突水分析 |
3.2 充水因素分析 |
3.2.1 矿井充水水源 |
3.2.2 矿井充水通道 |
3.2.3 矿井充水强度 |
3.3 其他工作面及周边矿井采掘工作面突水分析 |
3.4 矿井采掘工作面探放水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红柳林煤矿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顶板导水裂缝带理论计算 |
4.3 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进行模拟研究 |
4.3.1 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介绍 |
4.3.2 数值计算基本原理及原则 |
4.3.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4 红柳林5~(-2)煤开采破坏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开采安全评价及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
5.1 煤矿开采安全评价 |
5.1.1 红柳林煤矿水害评价 |
5.1.2 排水能力评价 |
5.2 防治水技术措施 |
5.3 红柳林煤矿充水防治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
3.3 本章小结 |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与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以麦垛山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放水试验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2 覆岩破坏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3 顶板水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
2.1 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
2.1.1 顶板砂岩含水层分布特征 |
2.1.2 顶板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2.1.3 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水害特征 |
2.1.4 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方法 |
2.2 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
2.2.1 覆岩破坏的基本规律及特征 |
2.2.2 覆岩破坏规律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概况 |
3.1.1 交通位置 |
3.1.2 开发建设与工程布局 |
3.1.3 研究区范围 |
3.2 自然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水文气象 |
3.2.3 地震 |
3.3 地质概况 |
3.3.1 地层 |
3.3.2 地质构造 |
3.4 水文地质概况 |
3.4.1 水文地质条件 |
3.4.2 矿井充水因素 |
第四章 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
4.1 放水试验 |
4.1.1 放水试验概况 |
4.1.2 放水试验过程 |
4.2 水化学分析与示踪试验 |
4.2.1 水化学分析试验 |
4.2.2 示踪试验 |
4.3 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
4.3.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
4.3.2 水化学分析 |
4.3.3 示踪试验结果分析 |
4.3.4 水理性质分析 |
4.3.5 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
4.3.6 可疏放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放水试验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模型范围 |
5.1.2 水文地质结构 |
5.1.3 含水层空间离散 |
5.1.4 模型源汇项 |
5.1.5 边界条件 |
5.2 水文地质数学模型 |
5.3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识别与检验 |
5.3.1 初始流场的建立 |
5.3.2 单孔放水试验非稳定流模型识别 |
5.3.3 多孔放水试验非稳定流模型检验 |
5.3.4 水文地质参数反演 |
5.3.5 模型边界条件验证及水均衡识别 |
5.4 水文地质参数可靠性分析 |
5.4.1 解析法与数值法结果对比 |
5.4.2 与以往抽水试验结果对比 |
5.4.3 与以往国内其他放水试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顶板覆岩特征与破坏规律研究 |
6.1 顶板覆岩物理力学性质 |
6.2 顶板覆岩物理特性 |
6.2.1 取样及测试内容 |
6.2.2 泥岩崩解性特性 |
6.2.3 覆岩矿物组成测试 |
6.2.4 覆岩微观结构特征 |
6.2.5 覆岩孔隙度特征 |
6.2.6 覆岩物理性质分析 |
6.3 顶板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
6.3.1 经验公式分析 |
6.3.2 理论分析 |
6.3.3 数值分析 |
6.3.4 可靠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顶板巨厚砂岩水害防治技术 |
7.1 工作面概况 |
7.2 巷道掘进水害防治技术 |
7.2.1 充水因素分析 |
7.2.2 巷道掘进防治水方案 |
7.3 工作面回采水害防治技术 |
7.3.1 充水因素分析 |
7.3.2 疏放水方案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集一矿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
1.2.2 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条件 |
2.1.3 气象条件 |
2.2 新集一矿地质概况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构造特征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表水 |
2.3.2 地下水含水系统 |
2.3.3 各含水层间补、径、排条件及水力联系 |
2.4 小结 |
3 新集一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3.1 TDS值、pH值及水化学常规离子分析 |
3.2 水化学类型 |
3.3 小结 |
4 新集一矿地下水化学形成与演化特征 |
4.1 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 |
4.1.1 离子组合比 |
4.1.2 主成分分析法 |
4.2 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 |
4.2.1 分析原理与方法 |
4.2.2 新集一矿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化学演化与控制因素 |
4.3 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潘二矿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太灰可疏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
1.2.2 构造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
1.2.3 灰岩水害防治研究现状 |
1.2.4 灰岩水的疏放性模拟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矿井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2 地质条件 |
2.2.1 煤层地层 |
2.2.2 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隔水层(组) |
2.3.2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3.1 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
3.1.1 地下水水位时间变化特征 |
3.1.2 地下水水位空间变化特征 |
3.2 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特征 |
3.2.1 水样采集与水化学分析方法 |
3.2.2 水化学组分特征 |
3.2.3 含水层水质类型 |
3.3.4 离子成因分析 |
3.3 水温变化分析 |
3.4 矿井涌水量 |
3.5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潘二矿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 |
4.1 Visual MODFLOW简介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1 模型范围 |
4.2.2 含水层结构概化 |
4.2.3 汇源项 |
4.2.4 边界条件 |
4.3 地下水数学模型 |
4.4 研究区流场模拟研究 |
4.4.1 模型的建立 |
4.4.2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4.3 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潘二矿东一采区太灰水疏放性研究 |
5.1 基于“突水系数”理论的灰岩水疏放性分析 |
5.1.1 理论依据 |
5.1.2 东一采区概况 |
5.1.3 东一采区灰岩水疏放性分析 |
5.2 灰岩水害防治措施 |
5.2.1 灰岩水文地质条件补充勘探 |
5.2.2 灰岩水害防治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大屯徐庄煤矿7煤顶板涌(突)水特征及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涌(突)水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含水层富水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徐庄煤矿7煤顶板涌(突)水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矿井位置与生产概况 |
2.1.2 矿井地质概况 |
2.1.3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
2.2 徐庄煤矿涌(突)水概况 |
2.3 徐庄煤矿7煤顶板涌(突)水特征分析 |
2.3.1 断裂构造对7 煤顶板涌(突)水的影响 |
2.3.2 上覆含水层对7 煤顶板砂岩含水层涌(突)水的补给 |
2.3.3 7煤顶板涌(突)水水量变化特征 |
2.3.4 7煤顶板涌(突)水与深度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徐庄煤矿7煤顶板砂岩及上覆含水层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 |
3.1 7煤顶板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 |
3.1.1 7煤顶板工程地质特征 |
3.1.2 7煤顶板水文地质特征 |
3.2 分界砂岩含水层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 |
3.2.1 分界砂岩含水层工程地质特征 |
3.2.2 分界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3.3 J-K底砾含水层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 |
3.3.1 J-K底砾岩含水层工程地质特征 |
3.3.2 J-K底砾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3.4 第四系含水层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徐庄煤矿7煤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评价与分区 |
4.1 基本原理 |
4.1.1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 |
4.1.2 层次分析法(AHP)概述 |
4.1.3 独立性权系数法概述 |
4.1.4 主、客观权重的乘法合成归一化 |
4.2 7煤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预测与分区 |
4.2.1 主控因素的确定与分析 |
4.2.2 主控因素综合权重的确定 |
4.2.3 基于综合确权的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指数法评价模型的建立 |
4.2.4 7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分区与评价 |
4.3 7煤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与评价 |
4.3.1 分界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分区与评价 |
4.3.2 J-K底砾含水层富水性分区与评价 |
4.3.3 第四系底部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Ⅱ(3)下山采区顶板涌(突)水危险性评价 |
5.1 Ⅱ(3)下山采区概况 |
5.2 Ⅱ(3)下山采区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 |
5.2.1 直接充水含水层冒裂安全性分区 |
5.2.2 间接充水含水层冒裂安全性分区 |
5.3 Ⅱ(3)下山采区顶板充水条件分区 |
5.3.1 Ⅱ(3)下山采区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涌(突)水条件评价 |
5.3.2 Ⅱ(3)下山采区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涌(突)水条件评价 |
5.4 Ⅱ(3)下山采区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评价 |
5.5 Ⅱ(3)下山采区工作面涌水量预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煤矿掘进巷道顶板赋存砂岩含水层突水作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煤矿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
1.2.1 煤矿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煤矿突水模拟实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突水类型分析及其破坏形式 |
2.1 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突水类型分析 |
2.2 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破坏形式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稳定性及参数影响分析 |
3.1 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机动场模型 |
3.2 二维机动场稳定性分析 |
3.2.1 二维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2 上限分析计算 |
3.3 二维机动场稳定性参数分析 |
3.3.1 巷道围岩强度参数 |
3.3.2 上覆含水层 |
3.3.3 巷道掘进高度 |
3.3.4 巷道埋深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掘进巷道工作面模拟计算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矿区地质、水文地质特征 |
4.1.2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
4.2 FLAC~(3D)数值模拟方案 |
4.2.1 数值模拟计算的内容 |
4.2.2 数值模拟方案 |
4.2.3 力学参数 |
4.2.4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3 FLAC3D模拟结果分析及理论结果对比分析 |
4.3.1 塑性区分析 |
4.3.2 结果对比分析 |
4.3.3 突水原因分析 |
4.3.4 位移分析 |
4.3.5 应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刘庄矿煤层底板多含水层突水危险性与疏降水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质条件 |
2.2.1 区域地质条件 |
2.2.2 矿井地质条件 |
2.2.3 矿井东区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和隔水岩组 |
2.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
2.3.3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层次变权理论—“合力与角力”概念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与分区 |
3.1 “合力与角力”的概念 |
3.2 层次变权理论 |
3.3 实现方法 |
3.4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层底板隐伏断层突水数值模拟与危险性评价 |
4.1 断层带岩石渗透性室内研究 |
4.1.1 三轴压缩渗流试验设备和原理 |
4.1.2 分析样品的参数 |
4.1.3 结果分析 |
4.2 断层带岩石原位渗透性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法和原理 |
4.2.2 结果分析 |
4.3 隐伏断层突水危险性数值模拟 |
4.3.1 流固耦合模型 |
4.3.2 FLAC3D流固耦合计算原理 |
4.3.3 工程概念模型 |
4.3.4 边界条件和初始参数 |
4.3.5 结果分析 |
4.4 多含水层条件下的隐伏断层活化和突水危险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岩溶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数值模拟与疏降水量超前预测 |
5.1 岩溶含水岩组特征分析 |
5.2 多岩溶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和识别 |
5.3 岩溶水疏降水量超前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淮南新集二矿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矿井涌水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2 煤层底板突水研究现状 |
1.2.3 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1.1 井田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1.3 开采现状 |
2.2 区域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3 井田地质 |
2.3.1 井田地层 |
2.3.2 井田构造 |
2.3.3 煤层分布 |
第三章 构造控水作用,含水层水力联系研究及水化学特征分析 |
3.1 含水层发育特征 |
3.1.1 新生界松散层含水层组 |
3.1.2 推覆体含水层组 |
3.1.3 原地系统含水层组 |
3.2 构造控水作用 |
3.2.1 主要断层的富水性与导水性 |
3.2.2 小断层的富水性与导水性 |
3.2.3 F10断层的含水性与导水性分析 |
3.3 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 |
3.3.1 新生界松散层 |
3.3.2 推覆体片麻岩 |
3.3.3 二叠系 |
3.3.4 断层 |
3.4 水化学特征分析 |
3.4.1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
3.4.2 新生界松散层一含至三含水化学特征 |
3.4.3 推覆体片麻岩与寒武系灰岩水化学特征 |
3.4.4 煤系砂岩水化学特征 |
3.5 石炭系太原组与奥陶系灰岩水文地质特征 |
3.5.1 含水层特征 |
3.5.2 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及富水性特征 |
3.5.3 灰岩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3.5.4 灰岩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
3.5.5 灰岩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第四章 矿井水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
4.1 矿井充水水源 |
4.2 矿井充水通道 |
4.3 矿井充水强度 |
4.4 防治措施 |
第五章 矿井涌水量预测 |
5.1 涌水量预测范围与方案方法 |
5.2 1煤顶板砂岩涌水量预测 |
5.2.1 公式选择 |
5.2.2 计算参数 |
5.2.3 计算结果 |
5.3 1煤底板灰岩涌水量预测 |
5.3.1 1煤底板C_3Ⅰ组灰岩涌水量估算 |
5.3.2 1煤底板太原组全层灰岩涌水量估算 |
5.4 计算结果评述及建议采用值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煤矿立井基岩段涌突水事故统计分析及防治水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煤矿井筒涌突水事故统计 |
2 煤矿井筒基岩段涌突水特征及趋势 |
2. 1 煤矿井筒基岩段涌突水特征 |
2. 2 煤矿井筒基岩段涌突水趋势 |
3 煤矿井筒基岩段水害治理建议 |
4 结论 |
四、新集五矿井筒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柳林矿5-2煤层充水性评价与水害防治技术研究[D]. 侯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2]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与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以麦垛山煤矿为例[D]. 马莲净. 长安大学, 2020
- [4]新集一矿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特征[D]. 谢达.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5]潘二矿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太灰可疏放性研究[D]. 张妹.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大屯徐庄煤矿7煤顶板涌(突)水特征及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评价[D]. 毕尧山.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煤矿掘进巷道顶板赋存砂岩含水层突水作用过程研究[D]. 王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刘庄矿煤层底板多含水层突水危险性与疏降水量预测研究[D]. 张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9]淮南新集二矿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矿井涌水量预测[D]. 赵春永. 南京大学, 2018(05)
- [10]煤矿立井基岩段涌突水事故统计分析及防治水建议[J]. 邵晨霞. 中州煤炭,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