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新型精脱硫剂 提高液化石油气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梅[1](2021)在《砖瓦工业环境政策现状及污染防治路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砖瓦工业在污染治理工作方面取得显着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从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层面进行统筹规划,从企业污染源头、生产过程、污染治理、运输及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340号文件指出全面推行39个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差异化减排措施,2021年7月该文件对砖瓦等10个行业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说明。绩效分级成为砖瓦工业兼顾污染防治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分析了我国砖瓦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特别详细解读了绩效分级指标和减排措施要求,梳理了排放标准及修改单,提出了行业污染防治路线,并结合行业现状提出污染防治建议,为砖瓦工业高质量发展和污染防治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荣荣,李治明[2](2021)在《炼厂干气MDEA法脱硫技术的优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为使脱硫后的炼厂干气中H2S含量达标(一般不大于20ppm),分析了操作温度、操作压力、气液摩尔比以及助剂的添加对MDEA法脱硫效果的影响。干气脱硫塔的操作温度宜控制在38℃~42℃,操作压力宜控制在0.6MPa~1.5MPa,气液摩尔比宜控制在0.55~0.57,此外,向MDEA中加入物理溶剂、离子液体,常见有机胺或空间位阻胺能够提高MDEA对H2S的脱除效果。
武传涛[3](2021)在《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实验研究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硫作为重要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含硫化合物,如硫酸根和H2S等,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安全性问题,因此需要对硫酸根和H2S进行处理。课题组利用铁碳微电解处理工业污水过程中发现硫酸根可被有效去除,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发现,目前还未见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的报道。本文中将铁碳微电解应用于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处理并进行安全性分析。首先,铁碳微电解被应用于污水中硫酸根的去除实验和机理研究,选取反应时间、通气速率、pH、铁炭比和硫酸根初始浓度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硫酸根初始浓度、pH、铁炭比3个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最佳条件为:硫酸根初始浓度为500 mg·L-1、pH为2、铁炭比为1.45:1,模型预测的硫酸根去除率为80.96%。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去除率为73.08%,落在95%置信区间内。采用SEM、EDS、XRD、XPS和拉曼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去除机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可能通过以下2个途径进行去除:1)硫酸根在氧化还原的作用下首先被还原为亚硫酸根,再进一步还原为硫离子,硫离子分别与溶液中的Fe2+和H+形成Fe S沉淀和H2S得以去除;2)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产生Fe(OH)2和Fe(OH)3絮体,硫酸根在Fe(OH)2和Fe(OH)3的絮凝沉淀作用下得到去除。在上述模拟污水的基础上,采用铁碳微电解对实际的垃圾渗滤液中硫酸根进行处理,首先探究了反应时间、通气速率、pH和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反应时间、pH和铁炭比3个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97 min、pH为2.2和铁炭比为1:1.67。模型预测的硫酸根去除率为55.2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去除率为49.37%,落在95%置信区间内。其次,铁碳微电解被应用于天然气中H2S的去除实验,选取反应时间、铁炭比、通气速率和pH 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铁炭比、pH、通气速率3个因素进行优化,优化的反应条件为:通气速率为0.33 m3·h-1、铁炭比为3:2、pH为6.1,模型预测的H2S去除率为92.66%。验证实验结果表明H2S去除率为84.6%,落在95%置信区间内。最后,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工艺安全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铁碳微电解处理污水中硫酸根工艺安全性隶属于较安全;铁碳微电解处理天然气中H2S工艺安全性隶属于一般安全。
朱继超[4](2021)在《铌基功能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环境净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分别以铌基纳米片和纳米管为基本结构单元,基于铌基基体材料的结构组成与形貌特征,将它们分别与不同的金属组分进行负载和掺杂,合成系列基于铌基纳米片和纳米管的新型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负载和掺杂对铌基纳米片和纳米管物化性质的影响,并将它们应用于能源和环境领域中有机污染物的脱除,考察复合材料的性质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以铌基纳米片HTiNbO5和HNbWO6为基本结构单元,分别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和剥离-重组法成功制备出具有异质结构的WO3/HTiNbO5和Fe2O3/HNbWO6纳米片复合材料,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作为探针分子,探究它们对有机化合物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二维铌基纳米片是一类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表面易于修饰改性的半导体材料,通过对它们进行修饰改性,利用主客体之间的协同耦合作用提高复合材料对光谱的响应范围以及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和传输,进而增强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对RhB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相比于HTiNbO5和HNbWO6纳米片,合成的WO3/HTiNbO5和Fe2O3/HNbWO6纳米片复合材料对RhB的降解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90.7%和99.5%。对能带结构和光催化机理的分析表明,两类复合材料对RhB的降解遵循Z-型异质结构光降解机理,这为合理设计和构建具有异质结构的高效铌基纳米片复合光催化材料提供新的研究思路。(2)通过控制[Nb6017]4-纳米片溶胶的絮凝过程合成规整的H4Nb6017纳米管,絮凝过程越慢,合成的纳米管形貌和结构越规整。H4Nb6017纳米管的比表面积越大和表面羟基官能团含量越多,对乙硫醇的穿透吸附容量越高。同时,H4Nb6O17纳米管具有稳定的循环脱硫性能,经过九次吸-脱附循环后,H4Nb6017纳米管仍能保持95.34%的脱硫率,具有良好的吸附稳定性能。(3)通过离子交换-絮凝-焙烧法合成不同过渡金属(Cr、Co/Fe、Cu)掺杂H4Nb6017纳米管脱硫剂,金属氧物种与H4Nb6017纳米管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纳米管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同时还能提高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形成丰富的孔径结构,增强对乙硫醇气体的吸附与活化。过渡金属掺杂H4Nb6017纳米管脱硫剂与乙硫醇间的吸附符合S-M键配位作用,金属氧化物种的存在能够显着提高H4Nb6017纳米管的氧化还原能力,促进吸附在纳米管上的乙硫醇的氧化进程,生成相应的金属磺酸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提高纳米管对乙硫醇的脱除能力,同时,这些含硫氧化产物附着在纳米管中,也是纳米管失活的主要原因,经过简单的焙烧处理即可获得较好的再生性能。其中,在系列Cr掺杂的H4Nb6O17纳米管中最高穿透吸附硫容达到34.95 mg·g-1,是300℃焙烧H4Nb6017纳米管的2.5倍多。Co/Fe共掺杂H4Nb6O17纳米管中,当Co:Fe摩尔比为0.3时,穿透吸附硫容达到36.20 mg·g-1,是450℃焙烧H4Nb6017纳米管的3.2倍多,且经过四次吸附-脱附循环再生实验后,还能保持96.55%的脱硫率。不同离子源Cu掺杂H4Nb6017纳米管中,离子源为CH3COO-的Cu掺杂H4Nb6O17纳米管在具有最高的穿透吸附硫容,达到93.61 mg·g-1,是450℃焙烧H4Nb6O17纳米管的8.3倍多,在50℃和6400 h-1空速条件下,穿透吸附硫容达到103.6 mg·g-1。最后,对金属掺杂H4Nb6017纳米管脱除乙硫醇提出相应的脱硫机理。本论文的这些研究成果拓宽了铌基材料在光催化和脱硫领域的应用,为铌基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图[78]表[14]参[210]
原一丁[5](2021)在《2.7亿Nm3/a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方案论证》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以及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如何高效利用焦化过程产生的焦炉煤气生产清洁能源成为研究的趋势,焦炉煤气合成产物天然气、副产氢气的经济价值比较高,满足企业在实现环保要求的同时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以实现社会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当今能源发展的现状及天然气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介绍了国内外甲烷化技术的工艺及我国目前拥有的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工艺技术;从原料来源、产品竞争力、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方面剖析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的发展。焦炉煤气是煤焦化过程中副产的可燃性气体,含有大量污染物质,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引进并自主研发了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工艺。根据选定的厂址产量、原料来源、投资成本等要求出发,最终选用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技术,工艺流程为将焦炉煤气以化学合成法转化为SNG,再将SNG加压后提纯、脱水送至管网,通过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确定各个工段的主要设备选型、辅助设备选型以及车间布置设计等,完成了2.7亿Nm3/a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方案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方案进行了经济、安全与环保评价,本方案已在工业上得以应用,实际结果表明该项目运行稳定,工艺技术及催化剂完全能够满足合成天然气的技术要求,对我国继续开展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夏克勤,李兴建,王利勇,周庆国,李辉,李青泽,沈康文[6](2021)在《渤海油田某终端液化气撬装脱硫工业应用总结》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渤海油田龙口终端处理厂液化石油气撬装干法脱硫装置、工艺及运行情况。分析原料液化气铜片腐蚀不合格的原因,介绍了铜片腐蚀抑制剂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干法脱硫的工艺及催化剂的选择,对撬装干法脱硫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操作灵活,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能有效解决液化气铜片腐蚀不合格问题。
刘伟强[7](2018)在《铁基复合型脱硫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干法脱硫剂在液化气脱硫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硫容低、原料适应性差是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获得高效铁基脱硫剂的基础上,将含氮官能团引入到活性炭表面,详细考察了含氮结构类型、铁物种存在形式以及铁物种数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活性炭表面含氮结构与铁物种之间的协同关系,为高硫容、原料适应性强的铁基脱硫剂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采用NH3热处理的方法将含氮结构引入到活性炭表面,并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还原时间调控铁物种的类型和含量。结果表明,在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过程中,氮掺杂能够明显提升活性炭的脱硫性能,发现起到关键促进作用的是吡啶型含氮结构。α-Fe2O3为主要脱硫活性组分,而立方相Fe3O4也可以参与反应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存在最优的匹配关系:Fe3O4/α-Fe2O3的比值在11.2之间时脱硫剂脱硫性能较优。研究发现,在热处理过程中铁物种能够与含氮结构发生键合,生成关键的Fe-N-C结构,这种新结构提高了铁物种的分散程度并使其保持稳定,从而显着的提高了脱硫性能。需要指出的是,在液化石油气脱硫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为二硫化物(RSSR)、单质硫、Fe2(SO4)3,这些化合物会吸附在脱硫剂表面,掩盖脱硫活性位、并使其中毒,本文采用的惰性气氛下的高温再生法,具有显着的再生效果,再生率可达83%。
刘树伟[8](2016)在《活性炭基吸附氧化脱硫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干法脱硫剂硫容低、再生困难,制约其在液化石油气脱硫工艺中应用的问题,本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金属组分的活性炭基吸附氧化脱硫剂,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考察了脱硫剂的物理结构参数,并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和脱硫(乙硫醇)反应及再生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金属组分的加入能够明显改善活性炭的脱硫性能,其中负载铁物种的活性炭基脱硫剂的脱硫效果最优;在高温条件下活性炭对表面铁物种具有还原作用,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脱硫剂表面低价态的铁物种增多,其脱硫性能随之增强,表面铁物种的脱硫性能呈现出Fe、Fe3O4、Fe2O3依次降低的趋势。第二金属的加入可以调变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其中,钴的加入能够提高活性炭还原铁物种的能力,降低铁物种的还原温度,由此提高了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使脱硫剂的硫容高达23.55%。活性炭基脱硫剂具有丰富的微孔和介孔,其结构与脱硫性能呈现如下关系:增大载体的比表面积以及提高金属组分的分散度都能有效增强脱硫性能。反应空速和脱硫温度明显影响脱硫剂的脱硫性能;水蒸气和氧气是脱硫剂实现高效脱硫的必要条件,少量水蒸气和氧气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脱硫剂脱硫性能,而继续增大其含量,脱硫性能并未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考察脱硫剂的失活原因发现,二乙基二硫醚(RSSR)和Fe2(SO4)3为硫物种在脱硫剂表面的主要存在形式。氮气气氛下的热再生能够有效地脱除脱硫剂表面吸附的二乙基二硫醚。当再生温度为400℃时,活性炭基的脱硫性能基本恢复。
陈志伟,赵洁[9](2014)在《液化气脱硫组合工艺在长庆石化的应用》文中指出长庆石化原有一套液化石油气脱硫装置,设计处理能力为5.34×104t/a,设计处理加氢裂化液化石油气。2011年底,长庆石化连续重整装置建成投产,液化石油气处理量增大,该脱硫装置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为此,异地新建一套12.6×104t/a液化石油气脱硫装置,对原5.34×104t/a脱硫装置4台设备进行利旧,管道、仪表做相应改造,降低装置投资成本约40万元。新装置采用凝结水作为伴热介质,每年节约动力消耗30余万元。新装置采用"胺法脱硫+精脱硫"新工艺,充分考虑液化石油气夹带微量溶剂及溶剂易氧化变质等情况,增设液化石油气水洗水罐、过滤器和聚结器,将液化石油气携带出来的少量溶剂和微量杂质彻底清除分离后,进入精脱硫罐。精脱硫罐选用表面积大、孔道丰富、强度好、脱硫反应速度快和抗水能力强的DPS-2A新型高效精脱硫剂,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深度脱除硫化氢和部分硫醇。工业运行表明,"胺法脱硫+精脱硫"组合工艺成功解决了液化气铜片腐蚀不合格问题。
蒋俊杰[10](2012)在《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质量不合格综合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冀东油田开发方式的改变,南堡联合站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含量显着增加,导致南堡联合站天然气处理装置生产的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不仅会降低液化石油气产品的经济价值,影响下游的进一步加工,作为燃料还会危害环境。其中,硫含量过量还会导致液化石油气储存设备与管线的腐蚀。若外输干气硫含量超标会加剧输气管道腐蚀,增大输送天然气的风险。因此,急需解决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及外输干气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的脱硫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干法脱硫剂进行了重点研究;结合南堡联合站天然气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及运行状况,对南堡联合站的天然气组成、液化石油气质量及硫化物形态进行了检测;通过实验结果指出了影响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的因素;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及工程应用的调研,研究了国内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脱硫工艺,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出的湿法脱硫、干法脱硫、膜分离法等新工艺的工艺特点、适用条件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能耗、投资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低含硫天然气脱硫可采用醇胺法、砜胺法和固定床法;利用HYSYS模拟了南堡联合站硫化氢的分布情况,并结合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和外输干气的检测结果,指出了引起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的原因;对低含硫天然气脱硫方法从能耗、流程的复杂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利用HYSYS模拟了南堡联合站醇胺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并进行了能耗分析,得出南堡联合站原料气采用固定床脱硫工艺;调研了国内外常温高效脱硫剂,选用3018和T703型脱硫剂对南堡联合站脱硫装置进行设计,通过两者在性能参数、投资、安全等方面的比较,选用3018型脱硫剂作为南堡联合站的脱硫剂。本文通过对脱硫方法的研究得出,低含硫天然气深度脱硫技术可采用醇胺法、砜胺法和固定床法;固定床法可选用改性氧化铁固体脱硫剂、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等固体脱硫剂;液化石油气中硫化物含量多的处理装置,需采用组合脱硫工艺脱除硫化氢及有机硫,主要是醇胺法、固定床法等脱硫化氢的工艺,与催化氧化-吸附法、Merox抽提-氧化法、纤维液膜法等有机硫脱除工艺的组合;得出了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了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和外输干气质量不合格的综合处理方案,并对南堡联合站原料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设备投资估算。对低含硫天然气脱硫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应用新型精脱硫剂 提高液化石油气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新型精脱硫剂 提高液化石油气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砖瓦工业环境政策现状及污染防治路线(论文提纲范文)
1 砖瓦工业现状及问题 |
2 环境政策相关要求 |
2.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
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2.3《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340号文件) |
2.3.1 绩效分级指标 |
2.3.1. 1 烧结砖瓦企业 |
2.3.1. 2 非烧结砖瓦企业 |
2.3.2 应急减排措施 |
2.3.2. 1 烧结砖瓦企业 |
2.3.2. 2 非烧结砖企业 |
2.4《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2020~2021年) |
3 排放标准及污染防治路线 |
3.1 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
3.1.1 排放标准 |
3.1.2 标准修改单 |
3.2 污染防治路线 |
3.2.1 源头控制 |
3.2.2 清洁生产 |
3.2.2. 1 削减污染物排放应注重清洁生产过程。 |
3.2.2. 2 降低砖坯含水量从而降低烟气量的主要途径: |
3.2.2. 3 降低烟气量和氧含量的主要途径: |
3.2.3 末端治理 |
3.2.3. 1 颗粒物 |
3.2.3. 2 二氧化硫 |
3.2.3. 3 氮氧化物 |
3.2.3. 4 末端治理技术组合 |
4 行业思考及污染防治建议 |
4.1 行业思考 |
4.1.1 砖瓦工业发展应和城市发展紧密结合 |
4.1.2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更好的砖瓦产品 |
4.1.3 煤矸石合理利用 |
4.1.4 企业规模提升 |
4.1.5 运输环节管控 |
4.2 防治建议 |
(2)炼厂干气MDEA法脱硫技术的优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MDEA法脱硫工艺简介 |
(1)MDEA法脱硫工艺原理 |
(2)MDEA法脱硫工艺流程 |
3.操作参数的选择 |
(1)操作温度的选择 |
(2)操作压力的选择 |
(3)气液摩尔比的选择 |
4.脱硫助剂的选择 |
(1)MDEA与物理溶剂的复配 |
(2)MDEA与离子液体的复配 |
(3)MDEA与一般有机胺的复配 |
(4)MDEA与空间位阻胺的复配 |
5.总结 |
(3)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实验研究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硫酸根处理研究进展 |
1.2.2 天然气中H_2S处理研究进展 |
1.2.3 铁碳微电解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铁屑和活性炭预处理 |
2.2.2 分析方法 |
2.2.3 表征方法 |
第三章 微电解处理硫酸根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1.1 模拟污水的配置 |
3.1.2 实验方法 |
3.2 单因素实验 |
3.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通气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3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4 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5 反应溶液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 响应曲面优化 |
3.3.1 Box-Behnken设计 |
3.3.2 ANOVA分析及二次回归拟合 |
3.3.3 响应曲面交互影响分析 |
3.3.4 验证实验 |
3.4 机理实验 |
3.4.1 反应中生成铁泥的表征 |
3.4.2 溶液中反应产物的检测 |
3.4.3 反应气体中硫离子的检测 |
3.4.4 铁碳微电解去除硫酸根的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垃圾渗滤液处理实验 |
4.1 实验设计 |
4.1.1 污水水质 |
4.1.2 实验方法 |
4.2 单因素实验 |
4.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2 通气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3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4 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 响应曲面优化 |
4.3.1 Box-Behnken设计 |
4.3.2 ANOVA分析及二次回归拟合 |
4.3.3 交互作用的响应曲面分析 |
4.3.4 验证实验 |
4.4 成本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电解处理H_2S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模拟天然气的配制 |
5.1.2 实验方法 |
5.2 单因素实验 |
5.2.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2 通气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3 铁炭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4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3 响应曲面优化 |
5.3.1 Box-Behnken设计 |
5.3.2 ANOVA分析及二次回归拟合 |
5.3.3 交互作用的响应曲面分析 |
5.3.4 验证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_2S工艺安全性评价 |
6.1 概述 |
6.1.1 安全评价目的 |
6.1.2 安全评价程序 |
6.2 工艺流程简介 |
6.2.1 微电解处理污水中硫酸根工艺简介 |
6.2.2 微电解处理天然气中H_2S工艺简介 |
6.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6.3.1 微电解处理污水中硫酸根工艺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6.3.2 微电解处理天然气中H_2S工艺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6.4 安全分析方法 |
6.4.1 安全检查表法 |
6.4.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6.4.3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
6.4.4 预先危险分析法 |
6.4.5 事故树分析法 |
6.4.6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4.7 伤害范围评价法 |
6.5 定性定量分析 |
6.5.1 定性分析 |
6.5.2 定量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4)铌基功能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环境净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光催化基本概述 |
1.2.1 光催化基本过程 |
1.2.2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 |
1.2.3 光催化性能影响因素 |
1.2.4 提高光催化活性的途径 |
1.3 有机硫污染物脱除研究现状 |
1.3.1 低碳硫醇深度净化的意义 |
1.3.2 低碳硫醇的脱除方法 |
1.3.2.1 低碳硫醇的间接脱除方法 |
1.3.2.2 低碳硫醇的直接脱除方法 |
1.4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研究现状 |
1.4.1 二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片概述 |
1.4.2 二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合成方法 |
1.4.3 一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管概述 |
1.4.4 一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
1.4.5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管改性与应用 |
1.5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依据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铌基纳米片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剂、仪器及表征手段 |
2.3 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
2.3.1 WO_3/HTiNbO_5纳米片复合物的合成 |
2.3.2 Fe_2O_3/HNbWO_6纳米片复合物的合成 |
2.3.3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4 光催化性能评价 |
2.4 WO_3负载HTiNbO_5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 |
2.4.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2.4.2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2.4.3 元素组成和价态分析 |
2.4.4 光吸收性能和能带结构分析 |
2.4.5 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
2.4.6 光催化性能评价 |
2.4.7 光催化机理 |
2.5 Fe_2O_3负载HNbWO_6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 |
2.5.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2.5.2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2.5.3 骨架结构分析 |
2.5.4 元素组成和价态分析 |
2.5.5 光吸收性能分析 |
2.5.6 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
2.5.7 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评价 |
2.5.8 光催化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形貌和结构H_4Nb_6O1_7的合成、表征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吸附脱硫评价方法和装置 |
3.3 脱硫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3.3.1 不同形貌和微结构H_4Nb_6O1_7的合成 |
3.3.2 脱硫性能评价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结构和形貌的分析 |
3.4.2 表面羟基分析 |
3.4.3 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分析 |
3.4.4 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
3.4.5 吸附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渡金属掺杂H_4Nb_6O_(17)纳米管的合成、表征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脱硫剂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
4.2.1 不同含量Cr掺杂H_4Nb_6O_(17)纳米管的合成 |
4.2.2 Co/Fe共掺杂H_4Nb_6O1_7纳米管的合成 |
4.2.3 不同离子源Cu掺杂H_4Nb_6O_(17)纳米管的合成 |
4.2.4 脱硫性能评价方法 |
4.3 Cr掺杂H_4Nb_6O1_7纳米管脱硫剂 |
4.3.1 物相结构和配位环境分析 |
4.3.2 形貌和结构分析 |
4.3.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4.3.4 官能团和骨架结构分析 |
4.3.5 元素组成和价态分析 |
4.3.6 碱性特征分析 |
4.3.7 脱硫性能评价 |
4.4 双金属Co/Fe共掺杂H_4Nb_6O_(17)纳米管脱硫剂 |
4.4.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4.4.2 骨架结构和官能团分析 |
4.4.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4.4.4 元素组成和价态分析 |
4.4.5 脱硫性能评价 |
4.5 不同离子源的Cu掺杂H_4Nb_6O_(17)纳米管脱硫剂 |
4.5.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4.5.2 骨架结构和官能团分析 |
4.5.3 元素组成与价态分析 |
4.5.4 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分析 |
4.5.5 碱性特征分析 |
4.5.6 脱硫性能评价 |
4.6 脱硫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和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2.7亿Nm3/a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方案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1.1 石油能源现状 |
1.1.2 天然气现状 |
1.1.3 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应用现状 |
1.2 国内外市场预测分析 |
1.2.1 国外天然气供需现状及需求预测 |
1.2.2 国内天然气供需状况 |
1.2.3 市场预测分析 |
1.3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
1.3.1 目标市场分析 |
1.3.2 产品竞争力分析 |
1.4 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
1.4.1 地方政策优势 |
1.4.2 产业政策优势 |
1.4.3 资源优势 |
1.4.4 市场优势 |
1.5 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目前技术 |
1.5.1 国外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技术 |
1.5.2 国内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技术 |
1.6 项目投资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
(1)打造循环经济,优化企业产业结构。 |
(2)实现焦化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2.工艺技术方案确定 |
2.1 生产规模 |
2.2 产品指标 |
2.3 工艺流程确定 |
2.3.1 原料要求 |
2.3.2 总体工艺流程 |
2.4 工艺技术方案比较和确定 |
2.4.1 压缩工段 |
2.4.2 净化工段 |
2.4.3 合成工段 |
2.4.4 膜分离及脱水工段 |
2.5 消耗定额 |
2.6 工艺过程主要计算 |
2.6.1 物料衡算 |
2.6.2 能量衡算 |
3.设备选型 |
3.1 概述 |
3.2 脱硫工段主要设备工艺计算及选型 |
3.2.1 粗脱硫塔的设计选型 |
3.2.2 氧化锌脱硫槽计算 |
3.3 各工段设备综合情况 |
3.3.1 压缩工段 |
3.3.2 净化工段 |
3.3.3 合成工段 |
3.3.4 膜分离及脱水工段 |
4.车间布置 |
4.1 布置原则 |
4.2 布置确定 |
5.安全与环保 |
5.1 生产过程职业安全与有害因素分析 |
5.2 采取安全与环保措施效果 |
5.3 绿化方案 |
6.经济核算 |
6.1 基础数据 |
6.1.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
6.1.2 固定资产投资 |
6.2 成本估算 |
6.2.1 外购原料 |
6.2.2 外购动力 |
6.2.3 成本估算 |
6.3 经济效益 |
6.4 经济评价 |
7.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渤海油田某终端液化气撬装脱硫工业应用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原装置存在的问题 |
2 脱硫工艺的选择 |
3 脱硫工艺及脱硫原理 |
3.1 脱硫工艺 |
3.2 脱硫原理 |
4 工业应用情况 |
4.1 首次使用出现的问题 |
4.2 带水原因分析 |
4.3 处理方案及效果 |
5 结 论 |
(7)铁基复合型脱硫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干法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干法脱硫剂的研究现状 |
1.3.1 分子筛脱硫剂 |
1.3.2 金属氧化物脱硫剂 |
1.3.3 活性炭脱硫剂 |
1.4 活性炭表面改性 |
1.4.1 孔道结构调控 |
1.4.2 表面性质调控 |
1.4.3 复合型活性炭 |
1.5 铁-氮掺杂碳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
1.6 存在问题以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脱硫剂制备 |
2.3 脱硫性能评价及再生 |
2.3.1 脱硫性能评价装置 |
2.3.2 脱硫反应过程 |
2.3.3 脱硫性能评价指标 |
2.4 脱硫剂表征 |
2.4.1 低温氮气吸脱附 |
2.4.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3 程序升温还原(TPR) |
2.4.4 红外光谱(FTIR)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三章 活性炭表面调控与铁基脱硫剂活性组分研究 |
3.1 活性炭表面调控 |
3.1.1 活性炭表面预氧化 |
3.1.2 氮物种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3.2 铁基脱硫剂的活性组分研究 |
3.2.1 铁物种类型 |
3.2.2 铁物种数量 |
3.3 铁基脱硫剂原料适应性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铁基复合型脱硫剂的性能及再生 |
4.1 含氮官能团与铁物种的协同作用 |
4.2 铁基复合型脱硫剂的再生性能 |
4.2.1 脱硫剂的表征 |
4.2.2 脱硫剂的再生 |
4.3 铁基复合型脱硫剂原料适应性 |
4.4 铁物种负载量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活性炭基吸附氧化脱硫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液化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 |
1.2.1 湿法脱硫技术 |
1.2.2 干法脱硫技术 |
1.3 干法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
1.3.1 分子筛类脱硫剂 |
1.3.2 金属氧化物脱硫剂 |
1.3.3 活性炭类脱硫剂 |
1.4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脱硫剂的制备 |
2.3 脱硫剂的反应评价及再生性能研究 |
2.4 脱硫剂的表征手段 |
2.4.1 低温氮气吸脱附 |
2.4.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4 红外光谱(FT-IR) |
2.4.5 热重分析仪(TG) |
2.4.6 化学吸附仪(H2-TPR) |
第三章 活性炭基脱硫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评价 |
3.1 活性炭载体的筛选 |
3.2 单金属活性炭基脱硫剂(MAC脱硫剂) |
3.2.1 金属组分的筛选 |
3.2.2 焙烧温度对负载金属铁、镍脱硫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2.3 铁负载量对MAC-Fe结构和脱硫性能的影响 |
3.2.4 MAC脱硫剂的结构和表面组成 |
3.3 双金属活性炭基脱硫剂(MMAC脱硫剂) |
3.3.1 金属助剂的筛选 |
3.3.2 钴助剂加入量对脱硫剂性质和性能的影响 |
3.3.3 钴的助剂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
3.4 活性炭基脱硫剂的原料适应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MMAC脱硫剂脱硫及再生工艺条件的优化 |
4.1 脱硫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 |
4.1.1 脱硫反应空速 |
4.1.2 脱硫反应温度 |
4.1.3 反应体系的水汽含量 |
4.1.4 反应体系的氧气含量 |
4.2 再生反应工艺条件的考察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液化气脱硫组合工艺在长庆石化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新建装置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 |
2.1脱硫组合工艺流程 |
2.2 液化气脱硫原理 |
2.2.1 液化气铜片腐蚀机理 |
2.2.2 N- 甲基二乙醇胺脱硫原理 |
2.2.3 DPS-2A型精脱硫剂的脱硫原理 |
3两套装置工业运用对比 |
3.1原料及主要操作条件 |
3.2 两套装置产品腐蚀对比 |
3.3 新装置标定结果 |
4 装置节约投资成本估算 |
5 结论 |
(10)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质量不合格综合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脱硫技术 |
1.2.2 液化石油气脱硫技术 |
1.2.3 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天然气组成及液化石油气质量检测 |
2.1 南堡联合站天然气处理装置概况 |
2.2 原料气及外输干气组成检测 |
2.3 液化石油气质量指标及硫化物形态检测 |
2.4 检测结果分析 |
第3章 液化石油气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 |
3.1 铜片腐蚀的机理 |
3.2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的影响因素 |
3.3 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铜片不合格原因分析 |
第4章 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脱硫工艺分析与评价 |
4.1 天然气脱硫工艺的分析与评价 |
4.1.1 湿法脱硫原理及技术特点 |
4.1.2 干法脱硫原理及技术特点 |
4.2 液化石油气脱硫工艺分析与评价 |
4.2.1 液化石油气脱硫化氢的主要方法 |
4.2.2 液化石油气脱有机硫的主要方法 |
4.3 主要结论 |
第5章 液化石油气生产装置的净化处理工艺 |
5.1 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总体解决方案 |
5.1.1 基础数据及工艺要求 |
5.1.2 南堡联合站硫化氢分布的工艺模拟 |
5.1.3 南堡联合站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总体解决方案 |
5.2 南堡联合站天然气脱硫工艺方案对比与分析 |
5.2.1 醇胺法脱硫工艺 |
5.2.2 固定床法脱硫工艺 |
5.3 南堡联合站天然气脱硫工艺方案设计 |
5.3.1 脱硫剂的选择 |
5.3.2 南堡联合站脱硫工艺方案设计 |
5.4 主要结论 |
第6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应用新型精脱硫剂 提高液化石油气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砖瓦工业环境政策现状及污染防治路线[J]. 王红梅. 砖瓦, 2021(11)
- [2]炼厂干气MDEA法脱硫技术的优化探讨[J]. 荣荣,李治明. 当代化工研究, 2021(21)
- [3]铁碳微电解处理硫酸根和H2S的实验研究及安全性分析[D]. 武传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4]铌基功能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环境净化性能研究[D]. 朱继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5]2.7亿Nm3/a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方案论证[D]. 原一丁. 中北大学, 2021(09)
- [6]渤海油田某终端液化气撬装脱硫工业应用总结[J]. 夏克勤,李兴建,王利勇,周庆国,李辉,李青泽,沈康文. 广州化工, 2021(03)
- [7]铁基复合型脱硫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伟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活性炭基吸附氧化脱硫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D]. 刘树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9]液化气脱硫组合工艺在长庆石化的应用[J]. 陈志伟,赵洁. 中外能源, 2014(07)
- [10]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质量不合格综合处理技术研究[D]. 蒋俊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