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长李伯勇透露我国未来五年工资改革思路

劳动部长李伯勇透露我国未来五年工资改革思路

一、劳动部长李伯勇透露未来5年内我国工资改革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14)在《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政治精英培训的制度史。中共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政治精英,提升了政党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政党的能力建设。在中共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步探索、构建并完善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制度的物质载体是进行政治精英培训的场域基地,主要是党校和干部院校;理论载体是培训的课程和内容体系;功能是塑造与政党要求相一致的新型政治精英,从而提升政党素质,推动政党发展。在中共发展的九十多年里,制度根据政党的目标和战略,主要培养了两类政治精英:革命精英和执政精英。这些精英也都成为了中共革命和执政的中坚力量,由此也证明了制度的有效性。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的变迁与中共的发展呈现出同步性的特征,是中共发展的缩影。在建国之前,制度开始初步探索,并逐步建立完善,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适应战争环境的优秀革命精英,制度的物质载体不断完善,理论载体在经历了教条主义的危害后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即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从建国至“文革”结束,制度实现了演进发展,但最终走向分化和断裂,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革命后执政精英,但是由于受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制度的理论载体演变为新的教条主义,最终制度走向崩溃。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制度得以恢复,并实现了变迁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制度致力于培养符合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并在制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上实现了创新。在物质载体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精英培训基地体系,并将制度的边界延伸到了国外,派遣政治精英到海外受训或调研考察;在理论载体上,构建了意识形态导向和实用主义导向两个维度的培训内容体系,其中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意识形态思想,现实主义导向的课程内容则更加丰富。制度的功能在于再生产出符合政党要求的新型政治精英。一方面,提升政党的学习能力,使政党能够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主要在意识形态教育和党性锻炼两个方面,强化政治精英对政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当然,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个人利益的张力、政治逻辑与市场侵袭的张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让政党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界定论文使用的关键概念、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讨论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从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谈起,论述政治精英培养对现代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本章比较了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资产阶级政党主要是培养选举导向型的政治精英,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则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本章重点论述了共产主义政党的特征和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共产主义政党具有强调意识形态、组织结构严密和处于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之中的特点,因此政治精英的培养模式也显着区别与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第三章,讨论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将建党至建国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分别讨论这几个时期政治精英培训制度所处的环境、制度的具体安排、制度的绩效和影响制度变迁的变量。第四章,讨论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恢复生产秩序,开展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政治精英培训制度也实现了制度演进,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体系。但是在1957年之后,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制度缺乏继续演进和变迁的土壤,相继出现了分化和断裂。第五章,讨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在这一时期,中共实现了政治路线的转变,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因此也需要培养大量适应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在这一阶段,中共实现了政治精英培训物质载体的完善和理论载体的持续更新,促进了制度的变迁。第六章,讨论制度的特征、功能和问题。制度呈现出与中共同步性变迁的特征,主要是由政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增强政党的学习能力和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世俗利益的张力、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张力。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在提升中共政党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制度是中共实现政治精英培养、加强政党能力建设的一项基本的政党内部制度安排。本文还认为,制度与中共具有同步性变迁的特征,其变迁受到内部冲突、外部压力、新观念输入、政治精英推动这些基本变量的影响。要解决制度存在的内在张力,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现意识形态的持续更新。

忽培元[2](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谢娟[3](2012)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与量表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毕业生获得初次就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在给定的条件下,就业能力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并研究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及开发量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评价,以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和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工具和方法体系支持和建议。首先,本研究对当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业能力的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回顾,并据此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界定。随后,通过整合既有理论和实践研究、分析10名已成功就业毕业生的访谈信息初步提炼就业能力指标;通过对121名企业招聘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就业能力指标,并请其中20位招聘人员进一步明确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各项指标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接下来,作者基于新形成的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开发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南京理工大学2012届281名工科毕业生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潜在结构进行探索,并以就业状态(是否找到工作)和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等为效标对量表的实证效度进行了验证。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有:(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包括25项就业能力指标,其中:主动性、团队意识、责任感、沟通能力、踏实勤奋和目标导向尤为重要;(2)所开发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主要测量大学毕业生在4大要素:人际交往、分析计划、积极适应和承担责任上的就业能力表现;(3)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水平,显着影响其就业状态与就业质量。

佘云霞[4](2005)在《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结构-功能分析以及博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多个案例分析作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目前国际上一个尚无定论的热点问题,即国际劳工标准问题。本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为背景,以主权国家和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考察全球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方式入手,系统研究了在全球地区性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和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中附带劳工标准的谈判方式,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劳工标准,是指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处理劳工问题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虽然国际劳工标准是一种规范全球范围劳工事务的制度,但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尚不存在实施这一劳工标准的国际义务和责任框架。即在劳工标准的实施方面,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强有力的国际规则。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构成了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一个难以调和的分歧点,争论的焦点在于劳工标准的实施是否要同贸易协议挂钩。对于是否和如何实施核心劳工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也是有争议的。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 现实已经证明,仅靠自愿批准国际劳工公约是不足以有效地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但这一问题在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中并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尤其国内还尚无人对此进行研究。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本研究所关心的。本论文分析了国际劳工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几种主要方式:批准国际劳工公约、软法、贸易协议、普惠制和生产守则等,但这些方式所起的作用不是等同的。 本研究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进行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国际劳工标准具有全球公共物品的特性,而这种全球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机制是谈判。近年来公共物品的需求同世界范围内地区一体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本论文重点分析通过双边的和地区的自由贸易谈判的方式来实施劳工标准的问题。劳工标准在各个层次的谈判结果是不一样的,有些层次的谈判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并达成了协议;但有些层次的谈判则已陷入“囚徒困境”。

二、劳动部长李伯勇透露未来5年内我国工资改革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动部长李伯勇透露未来5年内我国工资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内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 国外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 进一步开展对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学术空间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二、 实证研究方法
        三、 比较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 政治精英与中共政治精英
        二、 政党能力建设
    第五节 本文的分析思路
    第六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
    第一节 现代政党建设与政治精英培养
        一、 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
        二、 现代政党发展与政治精英队伍建设
        三、 现代政党政治录用与政治精英培养
    第二节 西方主要政党政治精英培养机制
        一、 资产阶级政党与选举导向型政治精英培养
        二、 社会民主党与多向度政治精英培养
    第三节 干部培训与共产主义政党政治精英培养
        一、 强意识形态政党与纲领型政治精英培养
        二、 组织严密的政党结构与政治精英培养的主客观需求
        三、 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与职业革命家的政治精英培养目标
    小结
第三章 制度的探索与创立: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
    第一节 制度的探索: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培训(1919—1927.7)
        一、 革命需要与意识形态引入:干部培训制度产生的早期环境
        二、 制度载体的产生与革命精英培养
        三、 制度的初步探索: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构建的制度分析
    第二节 制度的创立: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27.8—1937.7)
        一、 对抗中生存与意识形态中国化:冲突环境下制度的独立发展
        二、 核心制度的创立与实干型精英培养
        三、 制度的形成:关键节点与制度生成动因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37.7—1945.8)
        一、 政党自主发展与意识形态整合:战争环境下制度的全面发展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政治精英主体地位的确立
        三、 制度的完善:路径依赖与制度内在价值的重构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45.8—1949.10)
        一、 国家机器扩张与干部紧缺的矛盾:全面战争环境下对干部的需求
        二、 阶级基础扩大与制度边界延伸:制度载体的拓展与全方位干部培训
        三、 制度边际延伸与政党整合: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现实需要
    小结
第四章 制度演进与制度断裂: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制度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49—1956)
        一、 主体角色转变与客体多样化:过渡时期制度演进的环境
        二、 政治精英培训正规化:制度体系与内涵的建构
        三、 制度的演进:倾向与影响变量分析
    第二节 制度的分化: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56.9—1966.6)
        一、 制度环境变迁与制度分化
        二、 制度的分化与调整
        三、 制度规定与现实运行的分化
    第三节 制度断裂:“文革”时期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扭曲(1966—1976)
    小结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76.10—1982.9)
        一、 政治路线回归与意识形态重构
        二、 制度的变迁:载体恢复与内涵重建
        三、 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与影响变量
    第二节 制度化与科学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82.10—2000)
        一、 意识形态发展与二元结构环境下对执政精英的要求
        二、 制度化与科学化:任务与目标的转变
        三、 推动制度化与科学化的综合动因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新时期围绕培养高素质执政精英的干部培训(2000—)
        一、 国情变化与政党能力提升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
        三、 制度完善的特征与影响变量
    小结
第六章 对制度的特征、功能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制度同步性变迁及根源
        一、 制度的同步性变迁
        二、 制度同步性变迁的根源
    第二节 制度的主要功能
        一、 强化政党学习能力
        二、 加大政党整合力度
    第三节 制度发展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一、 意识形态标准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
        二、 党性修养与世俗利益的冲突
        三、 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矛盾
        四、 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与量表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
    1.3 整体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1.3.2 研究成果呈现结构
2 就业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2.1 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动力
        2.1.1 国内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外就业能力发展比较及发展动力分析
    2.2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2.3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作用机制浅析
    2.4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
        2.4.1 就业能力概念述评
        2.4.2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概念述评
        2.4.3 就业能力结构研究现状
    2.5 本研究的就业能力定义
3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3.1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3.2 基于文献综述筛选指标
    3.3 根据对毕业生的访谈补充指标
        3.3.1 对毕业生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3.3.2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4 根据对企业招聘人员的问卷调查筛选指标
        3.4.1 对企业招聘人员调查的设计
        3.4.2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3.4.3 调查数据分析
    3.5 根据对企业招聘人员访谈定义指标
        3.5.1 对企业招聘人员访谈的设计
        3.5.2 访谈数据分析
        3.5.3 就业能力指标进行定义
4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量表开发
    4.1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4.2 量表设计
    4.3 量表施测
    4.4 数据分析
        4.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2 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5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量表实证效度验证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分析
    5.3 独立样本T检验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三、本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劳工标准机制
    第一节 概念解析
        一、“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
        二、“核心劳工标准”
        三、“社会条款”
        四、劳工标准与人权、劳工权利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由来
        一、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历史的回顾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
    第三节 国际劳工标准分类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制订
        二、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对国际劳工标准承担的义务
        三、国际劳工标准的特点
        四、国际劳工公约的分类
        五、批准公约状况
第二章 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及实施所遇到的问题
    第一节 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途径
        一、批准公约
        二、软法
        三、协议
        四、普惠制
        五、行为准则
    第二节 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行为主体
        一、主权国家
        二、非国家行为主体:跨国公司
    第三节 实施国际劳工标准所遇到的问题
        一、批准公约就能改善劳工标准状况吗?
        二、通过自由贸易协议实施劳工标准能起到保护劳工权利的作用吗?
第三章 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的劳工标准问题
    第一节 全球层次:南北对立
        一、国际劳工标准谈判中的国家及国家集团
        二、国际劳工标准谈判的主要议题及矛盾焦点
        三、为什么会在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出现对劳工标准的谈判
    第二节 地区层次:权力主导之下的合作
        一、北美自由贸易协议附加劳工合作协议
        二、欧共体一体化进程中的贸易自由化与欧盟东扩中的入盟谈判
    第三节 国家层次:不对称条件下的合作
        一、美国与柬埔寨纺织品服装贸易协议
        二、美国和约旦自由贸易协议
        三、美国和智利自由贸易协议
第四章 谈判以外的其他方案
    第一节 通过生产守则保护劳工权利
        一、生产守则的兴起
        二、生产守则的行为主体——利益相关者
        三、生产守则的特点
        四、关于生产守则问题的一个案例分析: SA8000
    第二节 非惩戒方式
        一、技术援助和财政支持
        二、部分国家的“主动行动”
        三、其他方式
第五章 劳工标准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利益因素
        一、冷战结束的政治经济影响
        二、全球化:劳工标准问题凸现的原因
    第二节 规范因素
        一、劳工标准的全球公共物品特性
        二、规范的发展因素
        三、人道主义的关注
    第三节 权力因素
        一、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劳工标准
        二、美国的劳工组织、贸易自由化和劳工标准
第六章 案例(1):童工问题
    第一节 有关童工的认定
        一、世界范围的童工现象
        二、关于童工的定义
    第二节 美国及有关国家对亚洲国家童工状况的看法
        一、童工劳动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二、在什么领域消除童工劳动?
        三、怎样消除童工劳动?
        四、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消除童工劳动是天经地义的
        五、美国在童工劳动方面的做法
    第三节 美国与亚洲国家就有关童工问题的谈判
        一、孟加拉模式:多方介入——动用普惠制筹码
        二、巴基斯坦模式:多方介入——施压跨国公司——增加供销渠道障碍
第七章 案例(2):结社自由
    第一节 有关结社自由的认定
        一、对结社自由的认定
        二、结社自由的影响
        三、面临组织障碍的工人群体
    第二节 国际自由工联控告缅甸政府结社自由案
        一、起诉的原因
        二、缅甸政府的答复
        三、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
        四、启示
    第三节 美国的结社自由状况
        一、美国关于结社自由的规定
        二、国际人权标准之下的美国的结社自由
        三、沃尔玛案例的启示
第八章 中国与国际劳工标准
    第一节 中国在劳工标准方面与其主要贸易伙伴间所发生的纠纷
        一、中美、中欧贸易纠纷
        二、中国在劳工标准方面与美国和欧盟的分歧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态度
        一、中国在国际劳工组织中的活动
        二、中国对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第三节 童工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一、国家层面的努力
        二、各地实施具体措施对非法雇用童工者予以处罚
        三、中国在童工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第四节 关于组织权问题
        一、问题与挑战
        二、评述
        三、中国的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一、国际劳工组织178个会员国批准公约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6月1日)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截止到2005年6月1日)
    附录三、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劳工公约(截止到2005年6月1日)
    附录四、适用于澳门的国际劳工公约(截止到2005年6月1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劳动部长李伯勇透露未来5年内我国工资改革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D]. 王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2]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
  • [3]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与量表开发研究[D]. 谢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4]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D]. 佘云霞. 外交学院, 2005(04)

标签:;  ;  ;  ;  ;  

劳动部长李伯勇透露我国未来五年工资改革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