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苦楝子素生产工艺研究

印苦楝子素生产工艺研究

一、苦楝素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顾静文,刘立鼎[1](1994)在《楝属植物研究与应用概况》文中提出楝属植物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参考国内外有关楝属植物的大量研究资料,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杀虫等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发展与研究的浅见。

单淑芳[2](2009)在《苦楝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在安徽、江苏、陕西的部分地区采集的苦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苦楝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培养、鉴定以及活性代谢产物的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探索研究。从安徽农大校园、安徽灵璧、江苏无锡、陕西咸阳的苦楝的根、枝、叶、叶柄、花和果实进行了初步研究分离培养,共获得290株内生真菌,经分离纯化、形态观察、显微鉴定,它们分属于1亚门、5目、6科、11属,显示该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并且发现同一植株的不同生长部位以及不同季节内生真菌的类群不同,其中交链孢属占总数的24.14%,为分离率高、数量大的优势类群。对不产孢的部分活性较强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经测序发现:KL233与在GenBank中登录的Pyrenochaeta romeroi的ITS区相似率为83%,故可初步判断该菌株疑似为刺盘孢菌属真菌,也可能是新种。KL037与在GenBank中登录的Phomopsis sp.的ITS区相似率为99%,故可判断该菌株为拟茎点霉属真菌。KL259与在GenBank中登录的Arthrinium sp.的ITS区相似率为100%,故可判断该菌株为节菱孢属真菌。KL017与在GenBank中登录的Isaria farinosa的ITS区相似率为100%,故可判断该菌株为粉棒束孢真菌。对60株有代表性的苦楝内生真菌的代谢物的生物活性拮抗筛选研究发现,有48株(占80.0%)苦楝内生真菌在平板拮抗水平上,至少对其中一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它们有可能发展成为对这些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良好的微生物资源。菌株KL233液体发酵产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玉米小斑病、棉花枯萎病、小麦赤霉病、苹果炭疽病四种指示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其它菌株,抑菌圈直径也大于其它菌株。稳定性测试的结果显示:KL233菌株光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较好,而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稍差。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处理及相关理化试验,确定了活性物质的最佳的提取工艺为:40℃条件下浓缩发酵液至原体积的1/5,加3倍体积95%乙醇(乙醇终浓度为70%)醇沉,静置过夜,5000rpm下离心10min去除沉淀并脱醇浓缩至一定体积后,以乙酸乙酯为萃取剂,按2:1的体积比分两次萃取,合并脂溶相,浓缩至原脂溶相体积的1/10,即得到KL233活性代谢产物的粗提品。对30株生长良好的具有代表性的菌株做致病性测试,结果发现KL017、KL025、KL031、KL042、KL062和KL107相对于其他24株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中致病性最强的一株是KL042在2.5d时校正死亡率达到83.33%,在处理第5d时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经鉴定此菌株为球孢白僵菌。球孢白僵菌作为一种内生真菌,在国内还未见报道。对柳兰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进行胃毒(饲喂法)试验,对9株代谢生长旺盛的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浓缩液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发现KL017在处理24h和48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33%和90.09%,与其他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差异显著。把发酵液滴到马尾松毛虫的前胸和背板上后,对触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KL042、KL062和KL017代谢产物对松毛虫的触杀作用强,相对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其中KL042在24h和48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20.00%和76.67%,触杀活性最强。利用薄层层析(TLC)对获得的120株内生真菌发酵提取物进行初筛,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复筛,最终从采自安徽灵璧苦楝树叶中分离获得一株产苦楝素的菌株,即KL062菌株,经鉴定属于交链孢属Alternaria。

顾静文,刘立鼎,肖忆良,谭晦如,张伊莎[3](1995)在《苦楝果实植物杀虫剂的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报道了用苦楝果实制备植物杀虫剂──“灭虫萜”的研究结果。通过室内、小区和大面积推广试验,使用“灭虫萜”乳剂,稀释浓度为200-500倍,对菜青虫防效为89.67%-96.67%、棉蚜防效为76.78%-80.53%等多种农业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研究了制剂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

唐英,谭世语,张进[4](2002)在《楝属植物中药用成分的研究开发》文中提出楝属植物杀虫剂因其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和谐性而倍受社会青睐。目前 ,国内对楝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印楝素、川楝素的作用对象、作用机理等方面都有较明确的认识 ,并已开发出一些有效的新产品。本文对楝属植物中药用成分的研究开发现状作一概述。

张亚妮[5](2007)在《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环境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川楝素具有杀虫活性高、作用方式多样、防治谱广、作用机理独特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经济作物上防治害虫,是配合“绿色”蔬菜、果品、茶叶、烟草、中草药等作物生产的良好植物源杀虫药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结合华南农业大学毒理室的研究成果,在对川楝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0.5%川楝素乳油。本文以78%川楝素原粉和0.5%川楝素乳油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安全性和环境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78%川楝素原粉和0.5%川楝素乳油对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1)原粉对鹌鹑的LD50为158.544mg/Kg,乳油对鹌鹑的LD50为17.951mg/Kg。原粉对禽鸟低毒,乳油对禽鸟中毒,蓄积系数均为5.96,二者在鹌鹑体内无明显的蓄积作用。(2)川楝素原粉和乳油对家蚕均无明显触杀毒性;二者对家蚕的胃毒LC50(24h)均大于200 mg/L;川楝素原粉与乳油抑制家蚕的生长发育,使茧重和茧皮的损失率增大。(3)川楝素原粉和乳油对蜜蜂均为低毒。点滴法中,原粉和乳油的LD50分别为6543.989μg/bee和973.301μg/bee;摄入法中,LC50分别为3678.969mg/L和154.072mg/L。(4)川楝素原粉对蚯蚓的LC50>5000mg/L,乳油对蚯蚓的LC50在100-200mg/L之间,两者对蚯蚓均为低毒。(5)川楝素制品对瓢虫均无明显触杀毒性;乳油对瓢虫的LC50(48h)为1370mg/L,原粉对瓢虫的LC50(48h)大于5000mg/L。(6)川楝素原粉对蝌蚪的毒性属于低毒,LC50(96h)大于10mg/L,但乳油对蝌蚪属于高毒,LC50(96h)为0.443mg/L。2.川楝素对土壤微生物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川楝素原粉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100mg/L)川楝素乳油对土壤呼吸作用表现出先抑制,后活化的作用;高浓度川楝素乳油对土壤中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川楝素原粉则无明显作用;川楝素乳油对蔬菜地土壤和花卉土壤的固氮菌群落影响不大,而高浓度川楝素原粉对这两种土壤固氮菌群落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国家环保局毒性等级划分标准,川楝素原粉和乳油对土壤微生物均为低毒。3.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配比、流速等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川楝素的HPLC分析条件。在水体和土壤中进行添加回收试验,添加回收率均大于75%,符合药物残留分析要求。4.采用振荡平衡法测定了川楝素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川楝素在土壤-水体系中达到平衡后,主要被土相所吸附。川楝素在江西红土、河南二合土、东北黑土中的吸附均能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53),吸附等温线为L型(1/n<1)。根据化合物在土壤—水系统中吸附性强弱的划分标准,川楝素属于移动性弱的农药,不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5.研究了川楝素在麦田、菜园、果园3种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川楝素在未灭菌和灭菌两种处理方式的土壤中降解均较快,半衰期在6-12d之间,且在未灭菌土壤中降解速度高于灭菌土壤。根据Metealf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对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性的两种等级划分标准,川楝素在土壤中属于低残留农药品种。6.川楝素的水解速率与其介质的酸碱度有关,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pH值为5和9时,川楝素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7.748和13.899d。川楝素在中性条件下水解缓慢, pH值为7时, 25℃下经过10d的水解反应,川楝素的水解量未超过10%。根据川楝素的水溶性、Koc系数及半衰期等判定,不会给水体带来严重污染。通过上述研究及对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可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对环境生物较为安全。78%川楝素原粉对非靶标生物均为低毒;0.5%川楝素乳油仅对鹌鹑中毒,对蝌蚪高毒。川楝素原粉和乳油对家蚕急性毒性为低毒,但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在桑园应慎用。2.川楝素在土壤中属于移动性弱的农药,在土壤-水体系中达到平衡后,主要被土相所吸附,不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3.川楝素在环境中易降解,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环境和谐农药。川楝素在土壤中属于低残留性,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在水体中的降解半衰期不超过30d,也不会给水体带来污染。

李秀红[6](2008)在《苦楝籽油的提取及其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柴油是优质的石化柴油替代品,典型“绿色能源”,是以木本油料果实、动物油脂及废餐饮油等为原料经酯交换反应制得的脂肪酸酯。它具有含硫量极低、芳香烃含量少、含氧量高、十六烷值高、闪点高和废气逸出少等优点。目前生物柴油产业化的主要问题是原料问题。因此,利用廉价林业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具有重要意义。苦楝(Meliaazedarach),又名楝树,紫花树等,其种子含油率高,可达31.44%。苦楝树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开发利用其果实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新途径,以苦楝籽油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还未见报道。本论文以苦楝籽为原料,进行了苦楝籽油提取工艺、苦楝籽油降酸处理工艺及其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的研究,并对所得产品苦楝籽油生物柴油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1.采用索氏连续回流提取法,苦楝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h。在该工艺条件下,苦楝籽油的提取率可达到90%以上,这为本论文对苦楝籽油的提取放大实验提供了依据。2.本试验提取得到的苦楝籽油的酸值为5.08 mgKOH/g油,需要降酸处理。以溶剂萃取苦楝籽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无水甲醇为溶剂,油与无水甲醇的料液比为1:2.0(W/V),萃取温度35℃,萃取次数5次,萃取时间每次10 min;在此条件下可将苦楝籽油酸值从5.08 mgKOH/g降低到0.55mgKOH/g,完全达到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对油品质的要求。3以处理好的低酸值苦楝籽油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0:1,反应温度60℃、催化剂浓度0.9%、反应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产品生物柴油得率可达到75%以上,其脂肪酸甲酯的总含量可达到98 %以上。4.为了评价苦楝籽油生物柴油是否可以作为替代燃料,利用气相色谱仪和分析仪器测定其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苦楝籽油生物柴油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此外,含有少量的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2)理化指标中,铜片腐蚀、密度、馏程、运动粘度、硫含量、冷滤点、酸值、水分、机械杂质等指标都符合柴油(GB/T20828-2007)标准,如含硫量更低,仅有0.0008%。只是其闪点和十六烷值指数还末达标。总之,从能源发展前景来看,大力发展以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是寻求新能源的一种手段,可推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对我国的石油安全也作出重要的贡献。

王艳艳,王团结,彭敏[7](2013)在《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及其原理和应用特点,综述了近些年膜分离装备系统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和应用这一技术提供了参考。

曾东东[8](2011)在《家具用苦楝集成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家具用苦楝集成材的制造工艺、质量检验及性能分析、应用前景和效益分析,并为发展苦楝集成材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结论如下:(1)确立了家具用苦楝集成材的生产工艺流程:制材→干燥→横截→双面刨→纵剖→去除缺陷→指接→四面刨→配板→涂胶→组拼→砂光→截幅→修补→检验、包装。(2)研究了苦楝集成材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为苦楝集成材的制备选择了合适的加工工艺。指接加工胶粘剂采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涂胶量0.16g/cm2(单面涂胶),加压压力6MPa,加压时间5s,胶合温度18~30℃,养生时间24h。拼板胶合时采用脲醛树脂胶粘剂,涂胶量150~250 g/m2(单面涂胶),陈化时间5~15min,胶合压力0.5~1Mpa,加压时间40~50min,胶合温度20~30℃,养生时间3-7天。(3)检测了家具用苦楝集成材产品的尺寸、外观质量和理化性能,结果表明其各项尺寸和理化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质量为一等品,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4)分析了苦楝集成材的应用前景及效益。苦楝集成材的生产不仅在工艺上是可行的,而且其产品外表美观,结实耐用,变形、开裂少,提高了家具档次,为利用短周期工业材制造家具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苦楝集成材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林农的收入,此外还缓解了我国木材供应的紧张局面,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5)为发展苦楝集成材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通过提高板材的干燥质量,合理确定加工余量,合理去除木材缺陷等措施提高出材率;二是对集成材生产中的剩余物形成多档次、多品种的产品体系,使其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可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的需求,进行室外用集成材、结构用集成材和复合木地板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扩大苦楝集成材的应用领域。

曾彬[9](2021)在《南方常用树种木材不同含水率和涂饰下TVOC与气味研究》文中认为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被广泛用于能源生产、家具材料、造纸等领域,随着木质材料的广泛使用,其散发的气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木质家居的主要气味一方面来自木材本身所含的抽提物,另一方面源于表面装饰涂料及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添加剂,因此对木材本身所释放的气味组分及涂饰后板材的气味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木材作为室内装饰材料使用时所散发的“异味”问题。本研究以南方常用的十一种树种木材(马尾松、巨尾桉、板栗、桂花、白楠、香樟、阴香、酸枣、构树、苦楝、香椿)为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对十一种树种木材的心、边材在不同含水率下释放的TVOC和特征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探索十一种树种木材在不同含水率下所释放TVOC的规律与气味差异;同时将这十一种达到平衡含水率后的树种木材进行涂饰(PU涂饰面,UV涂饰面,水性涂饰面),探究涂饰后板材释放气味的差异及涂饰面对木材气味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树种随含水率的下降TVOC的释放下降率不同且TVOC的最佳释放期差异显著。白楠木心、边材TVOC的最佳释放期均在含水率初降期间(55%~45%),而马尾松心材TVOC的最佳释放期为含水率下降到纤维饱和点阶段,边材则在含水率由纤维饱和点下降至大气平衡状态期间TVOC的释放效果最佳;酸枣木在含水率由纤维饱和点下降到大气平衡状态期间为心材TVOC的最佳释放期,而在含水率下降到纤维饱和点之前,均为边材TVOC的主要释放等。(2)含水率对不同树种的整体气味特征影响不一。马尾松随含水率的下降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均以薄荷刺激味与清香芳香味为主,而桂花木心、边材在纤维饱和点之前的整体气味特征由果香味与其它特殊味共同作用形成,当含水率下降到纤维饱和点之后,花香甜味成为桂花木心、边材整体气味特征的主导性气味组分。并且,由于同一木材在不同含水率下气味特征化合物的释放速率不同以及各气味特征化合物之间的协同拮抗作用,同一木材在不同含水率下的整体气味也有显著差异,如构树心材的整体气味在含水率70%与5%时以芳香味与甜花香味为主,在含水率50%、30%与10%时,整体气味以果香味与特殊刺激味共同作用形成;苦楝木心材在纤维饱和点至大气平衡状态期间整体气味特征以果香味与芳香味为主,当含水率降至5%时,整体气味特征以花香甜味与芳香味主导,边材的在纤维饱和点时以果香味为主,当含水率降至大气平衡状态后,整体气味特征以清香芳香味为主;此外,同一树种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如板栗木心材所释放果香味的相对气味强度较强而边材所释放的其它异味化合物的相对气味强度较强,香樟木心材在含水率50%时整体气味特征以樟脑味与花香甜味为主而边材在含水率50%时整体气味特征基本由果香味、樟脑味与其它特殊味三者共同作用决定。(3)不同涂饰面对不同树种TVOC的释放影响不一。三种涂饰面对马尾松TVOC的释放量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巨尾桉与苦楝木经三种涂料涂饰后TVOC释放量则出现增加现象;板栗木经UV漆涂饰处理后TVOC的释放量减少,而经PU漆与水性漆处理后TVOC的释放量出现增加现象。并且,不同涂料对木材VOC的影响与其对木材的整体气味特征及整体气味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如板栗木经水性漆处理后TVOC的释放量急剧增加,但水性漆板栗木的整体气味强度明显减弱;UV漆对马尾松TVOC的抑制效果最佳,但马尾松经水性漆涂饰后整体气味强度最弱;白楠木经UV漆涂饰后,甲苯的浓度急剧升高,但整体气味强度在三种白楠涂饰板材中最低。因此,涂饰涂料对TVOC释放量大的树种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但对本身所释放TVOC较低的树种而言,涂饰处理反而会增加板材TVOC及各类VOC的释放量。因此,在对木材进行涂饰时应该综合考虑涂饰板材VOC与整体气味的变化,在降低TVOC释放量的同时减少涂饰后产生的“异味”问题。

郭丽,刘永清,王晓虎,毕拥国[10](2012)在《印楝、苦楝、苦参三种植物提取物对白僵菌生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把白僵菌放在有三种植物的提取物的培养基中培养,将培养基放入25℃、90~100%的湿度下培养,采用生长率法研究三种植物提取物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僵菌在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下能够正常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说提取物的浓度大小与白僵菌的生长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为以后实际应用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

二、苦楝素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楝素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苦楝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表面消毒效果的检查
    4.2 内生真菌分离结果
    4.3 苦楝内生真菌中一些主要无孢菌类的分子鉴定
        4.3.1 6株不产孢菌株的形态特征
        4.3.2 不产孢菌株 DNA 提取电泳结果
        4.3.3 不产孢菌株PCR扩增电泳
        4.3.4 菌株的序列分析
        4.3.3.1 KL233 序列比对分析
        4.3.3.2 KL037序列比对分析
        4.3.3.3 KL259序列比对分析
        4.3.3.4 KL017序列比对分析
    4.4 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4.4.1 苦楝内生真菌种群组成
        4.4.2 不同地理来源各部分内生真菌的分布
        4.4.3 不同地理来源内生真菌的分布
        4.3.4 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布
        4.4.5 不同采集时期与内生真菌的关系
    4.5 苦楝内生真菌抗植物病原真菌生物活性菌株的筛选
        4.5.1 活性筛选菌株的分离结果
        4.5.2 苦楝内生真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
        4.5.3 苦楝内生真菌发酵液浓缩液对病原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
        4.5.4 牛津杯法测3株目标菌株对指示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4.5.5 活性菌株KL233稳定性测试
        4.5.5.1 热稳定性
        4.5.5.2 光稳定性
        4.5.5.3 酸碱敏感性
        4.5.5.4 贮藏稳定性
        4.5.6 KL233代谢产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
        4.5.6.1 菌丝体与大分子杂质的去除
        4.5.6.2 发酵液中生物活性物质萃取试剂的选择
        4.5.6.3 不同萃取体积比对活性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
        4.5.6.4 最佳萃取次数的确定
        4.5.7 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案流程
    4.6 苦楝内生真菌杀虫活性研究
        4.6.1 活性筛选菌株的种类和来源
        4.6.2 苦楝内生真菌致病性研究
        4.6.3 苦楝内生真菌发酵液对柳兰叶甲的生物活性测定
        4.6.4 苦楝内生真菌发酵液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活性测定
    4.7 利用薄层分析(T L C )进行产物的初步分析
    4.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法(H P L C - M S )作进一步分析
讨论
    1、药用植物苦楝的选择
    2、内生真菌分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内生真菌的鉴定
    4、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
    5、抑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6、KL233代谢产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
    7、杀虫实验
    8、球孢白僵菌植物内生化
    9、苦楝内生真菌与苦楝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楝属植物中药用成分的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楝科植物中药用成分的研究概况
2 印楝素、川楝素的开发利用
    2.1 药用价值的发现与利用
    2.2 作为农药的作用对象和作用机理
    2.3 制剂化开发
    2.4 楝属植物粗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提取物的其他应用
3 楝属植物的发展前景

(5)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环境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前言
    1.1 川楝素杀虫作用研究进展
        1.1.1 川楝素的发现及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1.2 含川楝素的植物种类及川楝素的提取
        1.1.3 川楝素的药理及应用
        1.1.4 川楝素的杀虫作用研究概况
        1.1.5 川楝素的其它应用
    1.2 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
        1.2.1 新农药登记的意义
        1.2.2 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指标
        1.2.3 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程序
        1.2.4 农药对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准则
    1.3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3.1 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新进展
        1.3.2 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新进展
    1.4 论文设计思路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川楝素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川楝素对鹌鹑的毒性
        2.2.2 川楝素对家蚕的毒性
        2.2.3 川楝素对蜜蜂的毒性
        2.2.4 川楝素对蚯蚓的毒性
        2.2.5 川楝素对瓢虫的毒性
        2.2.6 川楝素对蝌蚪的毒性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川楝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土壤
        3.1.2 供试药剂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川楝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3.2.2 川楝素对土壤氨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3.2.3 川楝素对土壤中固氮菌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川楝素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试剂
        4.1.2 供试样品
        4.1.3 仪器及色谱工作条件
        4.1.4 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4.1.5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4.1.6 样品处理
        4.1.7 测定步骤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4.2.2 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测定
        4.2.3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测定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川楝素在土壤中的迁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壤
        5.1.2 试验试剂
        5.1.3 仪器及色谱工作条件
        5.1.4 标准曲线
        5.1.5 土壤吸附试验
        5.1.6 HPLC 测定
        5.1.7 移动性划分标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标准曲线
        5.2.2 川楝素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
    5.3 小结
第六章 川楝素在土壤中的降解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试剂
        6.1.2 供试土壤
        6.1.3 仪器设备及色谱工作条件
        6.1.4 标准曲线
        6.1.5 添加回收率试验
        6.1.6 土壤降解试验
        6.1.7 HPLC 测定
        6.1.8 土壤降解半衰期的计算
        6.1.9 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性等级划分标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标准曲线
        6.2.2 添加回收
        6.2.3 川楝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6.3 小结
第七章 川楝素在水体中的降解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供试水体
        7.1.3 仪器设备及色谱工作条件
        7.1.4 标准曲线
        7.1.5 添加回收率试验
        7.1.6 水解试验
        7.1.7 HPLC 测定
        7.1.8 水解半衰期的计算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标准曲线
        7.2.2 添加回收率
        7.2.3 川楝素在水体中的降解动态
    7.3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川楝素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毒性
    8.2 川楝素的环境行为
    8.3 川楝素的环境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苦楝籽油的提取及其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前言
    1.1 我国能源现状
    1.2 我国生物质能源现状
    1.3 发展生物柴油的背景及意义
    1.4 我国生物柴油开发利用现状
    1.5 生物柴油生产方法
        1.5.1 直接混合法
        1.5.2 微乳液法
        1.5.3 高温热裂解法
        1.5.4 酯交换法
        1.5.5 超临界醇法
    1.6 生物柴油相关指标
    1.7 发展生物柴油前景分析
    1.8 苦楝概述
第二章 苦楝籽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试验原理及方法
        2.1.4 分析测定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溶剂对苦楝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2.2.2 提取温度对苦楝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2.2.3 提取时间对苦楝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苦楝籽油的降酸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3 试验原理及方法
        3.1.4 酸值测定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溶剂对苦楝籽油萃取降酸的影响
        3.2.2 萃取温度对苦楝籽油萃取降酸的影响
        3.2.3 不同料液比对苦楝籽油萃取降酸的影响
        3.2.4 萃取次数对苦楝籽油萃取降酸的影响
        3.2.5 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
        3.2.6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苦楝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3 试验原理及方法
        4.1.4 分析测定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催化剂浓度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得率及其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影响
        4.2.2 醇油摩尔比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得率及其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影响
        4.2.3 反应温度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得率及其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影响
        4.2.4 反应时间对制备的生物柴油甲酯含量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苦楝籽油生物柴油特征及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5.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1.3 指标项目及检测方法
        5.1.4 生物柴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苦楝籽油生物柴油化学成分检测结果与分析
        5.2.2 苦楝籽油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膜分离概述
    1.1 膜分离的概念
    1.2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1.3 膜分离过程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
        1.3.1 超滤与微滤
        1.3.2 纳滤
        1.3.3 反渗透
    1.4 膜分离装备系统
        1.4.1 无机陶瓷膜系统
        1.4.2 中空纤维膜系统
        1.4.3 有机卷式复合膜分离系统
2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2.1 中药制剂用纯水的制取
    2.2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浓缩
    2.3 废水中有效成分的回收
    2.4 中药制剂的制备
        2.4.1 浸膏制剂的制备
        2.4.2 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2.4.3 缓释药物制备
        2.4.4 中药注射液制备
3 膜分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膜易污染、难清洗
    3.2 膜分离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3.3 浓差极化现象
    3.4 膜材料有待开发
4 结语

(8)家具用苦楝集成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1.1 我国木材资源概述
        1.1.2 速生人工林概述
        1.1.3 家具用材概述
    1.2 苦楝概述
        1.2.1 生物学特性
        1.2.2 造林技术
        1.2.3 宏观构造特征
        1.2.4 显微构造特征
        1.2.5 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1.2.6 木材加工特性及应用
        1.2.7 试验材料基本情况
    1.3 集成材概述
        1.3.1 集成材的定义
        1.3.2 集成材的特点
        1.3.3 集成材的分类
        1.3.4 集成材的应用
        1.3.5 国内外集成材的发展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苦楝集成材的制造工艺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设备
    2.3 苦楝集成材的制造
        2.3.1 苦楝集成材生产工艺流程
        2.3.2 主要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
    2.4 小结
3 苦楝集成材的检验及性能分析
    3.1 检验方法
        3.1.1 尺寸检验
        3.1.2 外观质量检验
        3.1.3 理化性能检验
    3.2 检验结果与分析
        3.2.1 尺寸检验
        3.2.2 外观质量检验
        3.2.3 理化性能检验
    3.3 小结
4 苦楝集成材的应用前景及效益分析
    4.1 苦楝集成材的应用前景
    4.2 苦楝集成材的效益分析
        4.2.1 经济效益
        4.2.2 社会效益
        4.2.3 生态效益
    4.3 小结
5 发展苦楝集成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苦楝集成材生产存在的问题
        5.1.1 出材率低
        5.1.2 加工剩余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5.2 发展苦楝集成材的对策建议
        5.2.1 提高出材率
        5.2.2 加强剩余物利用
        5.2.3 加强新产品开发
        5.2.4 促进产业循环,提高综合效益
        5.2.5 加强集成材生产与应用研究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南方常用树种木材不同含水率和涂饰下TVOC与气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化合物气味的产生机理与其特征性
        1.2.1 气味产生机理
        1.2.2 气味形成理论
    1.3 化合物气味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气味检测与分析手段
        1.4.1 气味检测方法
        1.4.2 气味分析手段
    1.5 木质家居气味的释放来源与影响因素
    1.6 国内外木材气味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不同含水率下不同树种木材心边材TVOC及气味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实验条件
        2.1.2 实验设备
        2.1.3 分析方法
    2.2 构树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2.1 不同含水率构树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2.2 不同含水率构树心边材释放特征气味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2.3 不同含水率下构树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3 马尾松心边材TVOC及气味分析
        2.3.1 不同含水率马尾松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3.2 不同含水率马尾松心边材释放特征气味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3.3 不同含水率下马尾松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4 巨尾桉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4.1 不同含水率巨尾桉心边材释放TVOC及其组分的分析
        2.4.2 不同含水率巨尾桉心边材释放特征气味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4.3 不同含水率下巨尾桉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5 桂花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5.1 不同含水率桂花木心边材释放TVOC及其组分的分析
        2.5.2 不同含水率桂花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5.3 不同含水率下桂花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6 板栗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6.1 不同含水率板栗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6.2 不同含水率板栗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6.3 不同含水率下板栗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7 白楠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7.1 不同含水率白楠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7.2 不同含水率白楠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7.3 不同含水率白楠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8 香樟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8.1 不同含水率香樟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8.2 不同含水率香樟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8.3 不同含水率香樟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9 酸枣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9.1 不同含水率酸枣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9.2 不同含水率酸枣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9.3 不同含水率酸枣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10 苦楝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10.1 不同含水率苦楝木心边材TVOC及组分分析
        2.10.2 不同含水率苦楝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10.3 不同含水率苦楝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11 阴香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11.1 不同含水率阴香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11.2 不同含水率阴香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11.3 不同含水率下阴香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12 香椿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12.1 不同含水率香椿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12.2 不同含水率香椿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12.3 不同含水率香椿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13 十一种树种TVOC与气味差异对比
    2.14 本章小结
3 涂饰对十一种树种木材TVOC及气味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不同涂饰马尾松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2.1 不同涂饰马尾松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2.2 不同涂饰马尾松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2.3 不同涂饰马尾松的整体气味组成
    3.3 不同涂饰巨尾桉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3.1 不同涂饰巨尾桉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3.2 不同涂饰巨尾桉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3.3 不同涂饰巨尾桉的整体气味组成
    3.4 不同涂饰桂花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4.1 不同涂饰桂花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4.2 不同涂饰桂花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差异分析
        3.4.3 不同涂饰桂花木得整体气味组成
    3.5 不同涂饰板栗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5.1 不同涂饰板栗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5.2 不同涂饰板栗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5.3 不同涂饰对板栗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6 不同涂饰白楠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6.1 不同涂饰白楠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6.2 不同涂饰白楠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6.3 不同涂饰白楠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7 不同涂饰酸枣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7.1 不同涂饰酸枣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7.2 不同涂饰酸枣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7.3 不同涂饰酸枣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8 不同涂饰香椿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8.1 不同涂饰香椿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8.2 不同涂饰香椿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8.3 不同涂饰香椿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9 不同涂饰构树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9.1 不同涂饰构树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9.2 不同涂饰构树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差异分析
        3.9.3 不同涂饰构树的整体气味组成
    3.10 不同涂饰香樟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10.1 不同涂饰香樟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10.2 不同涂饰香樟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差异分析
        3.10.3 不同涂饰香樟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11 不同涂饰阴香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11.1 不同涂饰阴香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11.2 不同涂饰阴香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整体差异分析
        3.11.3 不同涂饰阴香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12 不同涂饰苦楝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12.1 不同涂饰苦楝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12.2 不同涂饰苦楝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差异分析
        3.12.3 不同涂饰苦楝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1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0)印楝、苦楝、苦参三种植物提取物对白僵菌生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株来源及培养
        1.1.2 培养基配方
        1.1.3 植物提取物的提取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1.2.2 印楝素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1.2.3 苦楝素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1.2.4 苦参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2.1.1 印楝素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2.1.2 苦楝素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2.1.3 苦参提取液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四、苦楝素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楝属植物研究与应用概况[J]. 顾静文,刘立鼎. 江西科学, 1994(02)
  • [2]苦楝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D]. 单淑芳.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7)
  • [3]苦楝果实植物杀虫剂的开发研究[J]. 顾静文,刘立鼎,肖忆良,谭晦如,张伊莎. 江西科学, 1995(03)
  • [4]楝属植物中药用成分的研究开发[J]. 唐英,谭世语,张进. 化工进展, 2002(05)
  • [5]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环境安全性评价[D]. 张亚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6]苦楝籽油的提取及其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的研究[D]. 李秀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7]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J]. 王艳艳,王团结,彭敏. 机电信息, 2013(08)
  • [8]家具用苦楝集成材的研究[D]. 曾东东.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南方常用树种木材不同含水率和涂饰下TVOC与气味研究[D]. 曾彬.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10]印楝、苦楝、苦参三种植物提取物对白僵菌生长影响研究[J]. 郭丽,刘永清,王晓虎,毕拥国. 邢台学院学报, 2012(04)

标签:;  ;  ;  ;  ;  

印苦楝子素生产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