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蒋慕东[1](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石慧[2](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盖钧镒[3](1983)在《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文中研究说明 A.非技术性因素 1936年在Illinois州的Urbana建立美国区域大豆工业产品实验室是大豆品种改良史上的重要一步。该实验室与12个中北部州试验站合作。于1942年与大豆的工业利用有关的工作转至在Illinois州的Peoria新建立的北方区域研究实验室,留在Urbana的部分改称为美国区域大豆实验室。与这同时,整个研究计划扩展至与12个南部州试验站的合作。大豆病理方面的工作也从这时起始。以后,合作又进一步扩展到包括所有对大豆
盖钧镒[4](1984)在《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文中研究说明 在设计育种计划时,参考美国大豆育种工作者的经验是有益的。经常吸收些新事物对于不断取得进展也十分重要。关于将来的大豆改良,目前有一些各有其哲理的新动向。为了得到新的进展,有些育种工作者致力于发现新的基因资源,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方面,另一个途径为通过轮回选择以寻求连续的进展,还有些育种工作者认为
盖钧镒[5](1983)在《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美国大豆生产的发展、育种进展、大豆育种进展有关因素的分析以及有潜力的育种动向。
熊冬金[6](2009)在《中国大豆育成品种(1923-2005)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遗传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是选育突破性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育成品种是经多年育种与生产实践证明最为重要的种质资源。我国1923-2005年共育成了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研究这些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及其近年来的演变趋势,对指导中国大豆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谱分析能较好地阐明作物育成品种的整体遗传基础,并且具有经济、简便等优点;我国近百年大豆育种实践资料蕴涵丰富的系谱、亲本选配等信息,是研究我国大豆育成品种整体遗传基础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利用中国大豆育种系谱资料分析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整体遗传基础,对10个主要家族的育成品种,利用均匀分布于大豆20个连锁群的161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引物进行SSR分子标记研究,综合亲本系数(CP)分析育成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和亲缘关系,揭示其遗传基础,以期为我国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扩大亲本来源以至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1923-2005年所育成1300个大豆品种中,北方一熟春豆生态区(Ⅰ区)、黄淮海二熟春夏豆生态区(Ⅱ区)、长江中下游二熟春夏豆生态区(Ⅲ区)、中南多熟春夏秋豆生态区(Ⅳ区)、西南高原二熟春夏豆生态区(Ⅴ区)和华南热带多熟四季大豆生态区(Ⅵ区)分别有682、395、64、120、16和23个,其中1019、202、70和9个分别由杂交、系统选择、诱变和转DNA育种方法育成。1300个品种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库分别追溯到670和344个祖先亲本,一些重要祖先亲本育成了早期骨干品种(如满仓金、紫花四号、徐豆1号、齐黄1号和南农493-1等),这些品种又育成新的品种,经过多轮育种过程形成复杂的祖先亲本家族,一些重要祖先亲本在Ⅰ区已经历5-8轮的育种过程,Ⅱ区也经历了5-7轮的育种过程,Ⅲ、Ⅳ、Ⅴ、Ⅵ区经历了3-5轮的育种过程。我国大豆杂交育成品种共使用1391个直接亲本,绝大多数为育成品种和育种品系,少量为地方品种与外国品种。生产上常采用性状优良适合当地条件的育成品种作为供体亲本以加速育种进程,如:合丰25、吉林20、徐豆1号、齐黄1号、矮脚早、南农493-1和十胜长叶等作为直接或间接亲本多次使用,形成一些重要亲本。我国大豆杂交育种的组配方式的演变发展趋向于以育成品种(C)和育种品系(S)相互组合(CxC、 SxS、c×s、SxC)的四种组配为主。全国71.78%的杂交育成品种是以这四种组配方式育成,近十年这四种组配方式更高,为83.50%。2.670个祖先亲本源自我国六个生态区及国外,其中Ⅰ、Ⅱ、Ⅲ生态区和国外的祖先亲本提供了主要核质遗传贡献,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较少,以本生态区的祖先亲本的遗传基础为主,其它生态区的祖先亲本遗传贡献较少。大部分祖先亲本只衍生1-2个育成品种,少数重要祖先亲本,如:Ⅰ区的金元(A146)、四粒黄(A210)和白眉(A019),Ⅱ区的滨海大白花(A034)、山东张寿地方品种(A295)、滑县大绿豆(A122)、铜山天鹅蛋(A231)、即墨油豆(A133),Ⅲ区的奉贤穗稻黄(A084)、51-83(A002)、上海六月白(A201)等祖先亲本经多轮育种过程衍生出大量品种,形成了庞大祖先亲本家族。综合衍生品种数、细胞核、质遗传贡献值和衍生品种轮数四项指标,从670个祖先亲本中筛选出113个对中国大豆育成品种核心祖先亲本,这些祖先亲本来自国内六生态区和国外。113份祖先亲本(占总数的16.87%)对1300个育成品种的核、质遗传贡献分别占70.90%和74.85%;这些核心祖先亲本对大豆核心种质收集、利用以及亲本选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3.各生态区育成品种的平均每个育成品种使用祖先亲本数在逐渐增加,其中Ⅰ、Ⅱ区尤其明显,六生态区1996-2005年育成品种的平均每个育成品种使用祖先亲本数较1986-1995年的增加近一倍,近期育成品种比早期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较为宽广,这与大量育成品种(品系)作为杂交育种亲本有关。经过10年的育种进程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祖先亲本扩大近一倍,地理来源更广泛,各生态区育成品种的国外和异生态区祖先亲本的核质遗传贡献有所增加,整体上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但单个祖先亲本对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不均衡现象有所加剧,遗传贡献向一些重要祖先亲本集中。如:Ⅰ区的A146、A210和A019,Ⅱ区的A034、A231、A133,Ⅱ区的A084、A002、A201等少数祖先亲本衍生品种数较1923-1995间增加一倍多,遗传贡献值增加一半以上。4.亲本系数分析表明近期育成品种(1986-2005)较早期育成品种(1923-1985)遗传基础更为宽广,受试品种中Ⅱ区的品种遗传基础最为宽广,Ⅲ区的品种遗传基础较狭窄。各家族育成品种中,Ⅱ区的A295、A122、A231和A133四个家族系谱复杂,涉及祖先亲本多,遗传基础较为宽广。Ⅲ区一些家族如A084、A002、A201和矮脚早(A291)由于选择育种较多,亲本系数平均值较大,遗传基础较为狭窄。5.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互补等位变异和特异等位变异研究表明:近期品种(1986~2005)较早期品种(1923~1985)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丰富,平均和特有等位点多、特缺等位点少,遗传互补等位变异点差异大,两者遗传关系最远,近期品种较早期品种遗传基础更为宽广。育成品种间的遗传基础与其所在的地理区域分布有关,Ⅰ和Ⅳ生态区地理位置相隔较远,互补等位变异点数最多,遗传关系也最远,Ⅱ、Ⅲ两生态区地理位置较近,种质交流较多,互补等位变异点数最少,遗传关系最近。各家族育成品种的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遗传相似性和特异等位变异研究表明各家族品种间的遗传基础与其所在的地理分布有关。A201和A291家族的品种主要分布于Ⅲ区的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遗传背景较为一致;A002和A084家族的品种主要分布于江苏、河南和四川等地其遗传背景也较为一致;Ⅱ区的A034和A231家族的品种主要分布于江苏、河南和四川等地其遗传背景较为一致,A133和A295家族的品种主要分布于山东和河南等地其遗传背景较为一致。东北白眉(A019)家族和其它9个家族地理距离较远,存在较多特有、特缺等位点,而Ⅲ区和Ⅱ区地理位置较近,种质交流较多,两区祖先亲本家族间特有、特缺等位点数较少。其中Ⅲ区A002和Ⅱ区的A231和A122间无特有等位点,Ⅲ区A084、A201和Ⅱ区的A034、A231亚群间无特缺等位变异点。6.亲本系数是静态地假定双亲遗传贡献相同,而SSR标记是动态地反映品种间DNA水平的遗传差异。10个家族的亲本系数和SSR相似性系数矩阵Mantel检验相关验证表明两者相关程度较低。通过对37个杂交组合的SSR标记数据分析证明基于SSR标记的遗传贡献率法(GC)与相似系数法(SC)两种遗传贡献计算方法结果十分接近,母本对子代的遗传都明显高于父本。两法和基于系谱资料计算遗传贡献率的亲本系数法(CP)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对37个杂交组合的等位变异点的传递与遗传重组分析表明:母本传递给子代的位点数多于父本,20个连锁群中C2、A2、J、F连锁群传递位点数较多,Ⅰ连锁群最少;母本重组发生率明显高于父本,近期品种重组率高于早期品种。
王绍东[7](2014)在《南美洲大豆育种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概述南美主产国大豆生产发展沿革。介绍南美大豆育种体制、育种目标、育种程序、种子推广服务体系及品种保护现状,分析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展望南美大豆育种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
赵团结,盖钧镒,李海旺,邢邯,邱家驯[8](2006)在《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文中指出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文自翔[9](2008)在《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及其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原产于我国,其野生祖先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广泛分布于东亚,栽培大豆的起源演化问题是植物学家和大豆育种家长期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选用60对分布于全基因组的细胞核SSR标记(nuSSR)和11对叶绿体SSR(cpSSR)标记,检测了由393份地方品种和196份野生大豆组成的全国代表性样本的细胞核、叶绿体基因组的变异,目的是在解析不同生态群体核、质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揭示种群分化和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推论生态群体间遗传进化的途径;此外,利用代表性样本nuSSR标记的基因型数据,在分析成对位点连锁不平衡、群体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生育期、产量、品质等20个育种性状重复鉴定的表型数据,进行性状与标记的关联分析,目标是发掘栽培、野生群体中与主要育种性状相关联的nuSSR位点及其等位变异,并明确携有优良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1)栽培、野生群体的nuSSR变异都很丰富(A值分别为980、1067),cpSSR变异较小(A值分别为44、57)。野生大豆在核质水平的遗传丰富度、Simpson指数都明显高于栽培大豆,表明栽培大豆在经历驯化过程后遗传多样性下降了。然而,在栽培大豆中检出的980个nuSSR等位变异中,有603个(61.5%)等位变异与野生大豆中检出的一致,另外也出现了377个(38.5%)新增等位变异,在检出的44个cpSSR等位变异中,也有7个(15.9%)是新增等位变异,可见人工进化在促成栽培大豆核质水平的变异上是有显着效用的;栽培生态群体中,以南方3个生态群体(中南、华南、西南)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野生生态群体中以长江中下游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cpSSR等位变异NTCP10-117在所有栽培大豆生态群体中都有不同频率的分布,野生群体中只在长江中下游群体材料有分布。(2)基于nuSSR、cpSSR标记的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除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间叶绿体水平差异不显着外,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间及种内各亚群间在核质DNA分子水平差异都达极显着;参试材料基于遗传数据的聚类与材料的生态群体归类经过χ2测验分析呈极显着相关;各栽培及野生生态群体在核、质基因组水平都或多或少具有各自的特有、特缺等位变异。说明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生态地理分化是有遗传基础的。(3)栽培、野生材料联合聚类图揭示与栽培大豆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类型大多为长江中下游及西南、中南野生生态群体;进一步对各生态群体间进行UPGMA遗传聚类,发现在各栽培大豆生态类型与野生大豆生态群体的遗传距离中,都以与长江中下游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由此推测在南方野生群体中尤以长江中下游野生大豆可能是栽培大豆的野生祖先。2.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4)栽培群体的连锁不平衡成对位点数较野生群体多,但野生群体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随距离的衰减慢。通过群体SSR数据遗传结构分析发现,栽培和野生群体分别由9和4个亚群体组成,亚群的划分与群体地理生态类型相关联,也再次证实地理生态类型的划分是有其遗传基础。(5)在栽培和野生大豆代表性样本中累计检测到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nuSSR有91个位点(次);与品质及加工性状相关联的位点有39个位点(次)。关联分析发现的主要性状QTL位点数多于由家系连锁定位(family-based linkage mapping)所得的位点数。野生群体中农艺性状关联位点的检出率高于栽培大豆群体,而品质、加工性状关联位点的检出率却明显低于栽培大豆;栽培群体中累计有27个位点与性状相关;野生大豆种质中累计有34个位点与性状相关联。部分标记在两类群体中都表现与同一性状关联,检出的位点有一致性,也有互补性;一些标记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相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乃至一因多效的遗传基础;关联位点中累计有32个位点(次)与遗传群体连锁分析定位的QTL一致。(6)以携带“无效等位基因(null allele)”材料表型均值为对照,对与性状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作了进一步的解析,估计了等位变异的潜在表型效应增量(减量),利用该信息估计位点增效(减效)等位变异的平均效应。发现在栽培及野生种质中检出的优异等位变异有同、有异、有互补性;关联位点正、负效应等位变异均值间有差异;多性状关联位点其等位变异在不同性状间各有其表型效应的方向和大小;等位变异在相关性状效应上方向、大小的异同解释了性状间正、负相关的遗传原因。研究鉴别出了一批农艺品质性状的关联优异位点、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关联作图得到的信息可以弥补家系连锁法QTL定位信息的不足,并直接利用等位变异信息进行亲本选拔、组合选配及后代等位变异辅助选择,以提高育种成效。
刘学勤[10](2015)在《世界大豆地域分化、遗传解析及演化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栽培大豆起源于我国,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世界各地都有种植。在全世界多种多样的生态条件下,形成了大豆品种生态类型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不同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当地生态条件(主要是光照和温度)的综合反映。其中生育期是与地理纬度、日照时间和温度(光温敏感)密切相关的生态性状。在纬度高的地区,长日照和低温延迟大豆开花、结荚和成熟;在纬度低的地区,短日照和高温则促进大豆开花、结荚和成熟。而开花和成熟的早晚决定了株高、主茎节数等其他生长性状的状态。由于对光温条件的敏感,不同品种的适应范围不同。生育期组即熟期组(Maturity Group,MG)是北美提出的根据生育期长短来划分大豆品种的方法,由于该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新品种的推广效率,被很多大豆生产国接受。我国由于气候条件多样和种植制度复杂,最初各地将大豆按早熟、中熟和晚熟来划分,但全国未建立统一分组标准,各地早中晚熟的内涵不同。直到2001年才有研究者参考北美大豆生育期组的划分方法,根据我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特点,对其进行了生育期组的划分,为今后我国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组归类奠定了基础。有关生育期性状的研究以往所利用的材料基本都是在MG 000~Ⅳ组之间的,而早熟组和晚熟组品种的遗传机制究竟有何不同至今还未见报道。世界各地大豆不仅生态类型多样化,遗传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体形成特异性,群体间产生分化。研究世界不同地理群体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有助于了解地理群体之间的演化关系。本研究选取来自27个国家的371份世界大豆栽培品种,按照地理来源和引入先后分为13个地理区域:中国黄淮、中国南方、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瑞典南部、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南亚、非洲、北美北部、北美南部和中南美(暂时未包含大豆生产很少的澳洲)。在南京(32°N)春播两年(11NJSp和12NJSp)、夏播一年(11NJSu),黄淮济宁(35°N)春播两年(11JN和12JN),分别记录它们的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及与之相关的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并分析371份材料在5个环境下(11NJSp、11NJSu、11JN、12NJSp和12JN)生育期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分化和关系。然后利用新开发的“RTM-GWAS”关联分析方法,对371份大豆的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株高和百粒重进行5个环境的联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根据定位结果,获得QTL等位变异的效应,建立QTL-allele矩阵,了解不同生育期组在生育期性状方面的遗传结构差异。最后参考大豆从中国向全球传播的路线,利用371份材料和全基因组20,701个SNPLDB标记分析不同地理群体的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为了研究世界大豆生育期组的归属,另补充141份大豆品种,除了同样在南京和济宁分别春播两年,还根据各地理来源品种的生育期特点分别在东北黑河(50°N)和牡丹江(45°N)对早熟和特早熟品种追加试验,在南京2013年春季对极晚熟品种追加试验。根据全部材料在南京春播的生育期表现,部分材料在黑河、牡丹江和济宁的生育期表现,综合对所有材料的生育期组归属进行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世界大豆品种不同地理群体生育期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异特点371份世界大豆栽培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十分广泛,在5个环境下平均开花期变幅为27~110天,结荚期为34~123天,成熟期为74~172天,株高为19~169 cm,主茎节数为5~36节,百粒重为4.48~36.47 g,蛋白质含量为38.32%~49.78%,油脂含量为15.72%~24.02%,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及其相关性状变异悬殊。(1)其中中国黄淮和中国南方的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变异幅度都很大;(2)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和瑞典南部的生育期各阶段都较短,变异幅度也有所减小,蛋白质含量低而油脂含量高;(3)朝鲜半岛和日本在生育期性状的表现与中国黄淮和中国南方较为相似;(4)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生育期各阶段都较长,变异幅度也很大,植株高,主茎节数多,但百粒重小,蛋白质和油脂含量都偏低;(5)北美北部、北美南部和中南美的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的变幅最大,油脂含量较高。根据光温敏感性状(开花期、成熟期和主茎节数)的表型聚类,发现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瑞典南部和北美北部属于光温最不敏感组;中国黄淮、中国南方、朝鲜半岛和日本属于光温不太敏感组;东南亚、南亚、非洲、北美南部和中南美属于光温敏感组。2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归属与分布在盖钧镒等提出的一套在中国划分大豆品种生育期组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根据48份生育期组标准品种在南京两年春播的生育期表现为依据,对Ⅱ~Ⅷ组的品种进行生育期组的归属。鉴于早熟生育期组标准品种在南京春播的表现差异不明显,早熟品种分别根据在济宁、牡丹江和黑河的生育期表现依次对Ⅰ~Ⅴ组、0和Ⅰ组、000~0组进一步补充鉴定生育期组的归属。Ⅸ组和X组的标准品种由于在南京春播的生育期表现差异不大,未能完全将二组的品种完全分开,本研究将该二组的品种统一归为Ⅸ/Ⅹ组。因此以南京春播的生育期组归属结果为主,济宁、牡丹江和黑河的归属结果为辅将464份供试材料归属到000~Ⅸ/Ⅹ共12个生育期组。前人在对我国大豆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划分时,发现0~Ⅲ组的品种开花期变异幅度很大,并根据开花期长度的不同对它们进行了前期短后期长和前期长后期短的亚组划分。本试验除了对0~Ⅲ组进行了亚组的划分外,还发现Ⅳ、Ⅵ、Ⅶ和Ⅷ组的品种前、后期变异也较大,可以用“开花期占全生育期的比重”划分亚组。V和Ⅸ/Ⅹ组的材料较少,分布范围也较窄,开花期差异小,未发现亚组的区别。亚组的划分与品种的复种制度有关,春播类型前期短后期长,夏秋播类型前期长后期短。最终在本试验中获得 000、00、01 Ⅰ1、Ⅱ1、Ⅱ2、Ⅲ1、Ⅲ2、Ⅳ1、Ⅳ2、Ⅴ、Ⅵ1、Ⅵ2、Ⅶ1、Ⅶ2、Ⅷ1、Ⅷ2、Ⅸ/Ⅹ共12组18个生育期类型。从世界不同地理区域分布的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类型看,瑞典南部的大豆品种全部是000组的材料;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是01~Ⅳ1组的材料;我国东北地区的品种生育期类型在000~Ⅳ1组之间;我国黄淮地区的品种在Ⅰ1~Ⅳ2组之间;我国南方地区品种在Ⅱ1~Ⅷ2组;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品种在01~Ⅶ2之间;东南亚和南亚品种的生育期类型在Ⅲ1~Ⅸ/X组之间;北美北部的品种在01~Ⅶ1组之间;北美南部和中南美的品种生育期类型相似,在Ⅴ~Ⅷ1之间;非洲的品种主要在Ⅶ2~Ⅸ/Ⅹ组之间。在黑河对供试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时,发现来自我国的登科2号(N27419)、呼交 07-2479(N27298)和呼交 07-2123(N27299)都比 MG 000 组标准品种 Maple Presto(PI 548594)和OAC Vision(PI 567787)提早成熟7~13天,推测我国大豆品种有向更早熟方向发展的趋势。3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遗传构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定位的方法在全世界371份材料中检测到38个QTL与开花期相关,表型变异解释率总和为82.80%;42个QTL与结荚期相关,表型变异解释率总和为83.10%;45个QTL与成熟期相关,表型变异解释率总和为72.70%。本研究所利用的材料生育期组来源广泛,生育期性状变异大,关联定位结果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较高,其中大贡献率QTL(R2>5%)开花期有5个,分别为qFt-a-04-02、qFt-a-11-01、qFt-a-13-02、qFt-a-18-04 和 qFt-a-20-03;结荚期有 5 个,分别为 qPb-a-04-02、qPb-a-06-03、qPb-a-11-03、qPb-a-13-01 和 qPb-a-18-02;成熟期有 4 个,分别为qMt-a-03-01、qMt-a-03-02、qMt-a-06-03 和 qMt-a-11-02。与 Soybase 数据库公布的生育期QTL定位结果相比,本研究有16个开花期QTL与公布的66个中的32个开花期位点重叠,有3个结荚期QTL与公布的6个中的3个结荚期位点重叠,有26个成熟期QTL与公布的138个中的64个成熟期位点重叠,在世界群体中新发现的QTL有开花期22个,结荚期39个,成熟期19个,世界大豆群体中生育期性状的遗传基础有待进一步揭示。根据204个开花期等位变异效应,229个结荚期等位变异效应和211个成熟期等位变异效应,分别构建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QTL-allele矩阵。在晚熟类型Ⅶ~Ⅸ/Ⅹ 组发现有 5 个开花期特有等位变异(qFt-a-01-01(G)、qFt-a-08-01(A)、qFt-a-13-01(6)、qFt-a-13-02(10)和 qFt-a-20-01(C)),2 个结荚期特有等位变异(qPb-a-07-02(3)和 qPb-a-11-02(7))和 3 个成熟期特有等位变异(qMt-a-07-02(4)、qMt-a-11-02(5)和qMt-a-18-01(A))。而在000~Ⅳ组只发现1个结荚期特有等位变异(qPb-a-18-01(2))。分析生育期性状等位变异在12个生育期组的分化以及QTL-allele矩阵时,发现特早熟大豆的遗传特点是减效等位变异的聚合与重组,特晚熟大豆的遗传特点主要是新生增效等位变异,以及增效等位变异的聚合重组。根据Williams 82基因组信息对这些关联位点进行功能注释,最终有34个开花期位点、32个结荚期位点和30个成熟期位点得到功能注释。发现其中一些位点的候选基因功能有直接与花器官的形态建成和发育相关,如雄蕊发育(Glyma05g02470),花瓣发育(Glyma18g44391)、花器官的形成(Glyma13g26820);与光相关,如在UV光下花色素苷的积累(Glyma08g20700)、光形态建成(Glyma06g41500)、长日照光周期调控(Glyma13g24970)、短日照光周期调控(Glyma07g06420)。4 世界大豆品种的地理群体分化,亲缘关系和关于传播路线的遗传验证全基因组单倍型标记SNPLDB在大豆起源中心中国黄淮和中国南方以及早期形成的大豆二级中心朝鲜半岛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拥有的等位变异数占全世界的74%以上,但特有等位变异数却分别只有8、11和2个。而新形成的衍生中心,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但却比起源中心拥有更多的特有等位变异,如北美北部、俄罗斯远东、瑞典南部和南亚分别有28、41、41和67个。起源中心中国黄淮和中国南方之间分化很小(Fst=0.054),同样二级中心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分化也很小(Fst=0.053),但三级中心北美北部和北美南部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分化(Fst=0.153)。起源中心和二级中心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的分化并不大(Fst=0.110~0.136),但与二级中心中国东北之间的分化较大(Fst=0.158~0.196),尤其与三级中心北美群体间的分化更大(Fst=0.196~0.233)。以往习惯将中国东北纳入中国起源中心,本研究根据群体分化的结果将中国东北列为第一个二级中心。除了瑞典南部与其他所有地理群体间的分化系数都较大,美洲群体与亚非群体之间的分化也非常明显。根据不同地理群体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可以看出古老群体的衰减距离比新生群体的短,说明古老中心在长期进化历史中比新生中心发生了更多的重组事件。群体遗传聚类和品种遗传聚类结果相似,但与表型聚类结果并不十分吻合。说明遗传适应性不是完全取决于生态环境因素,还取决于育种方向。起源中心和来自亚洲的各个地理群体遗传关系较近,尤其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衍生群体较近,而朝鲜半岛和日本虽然与起源中心聚在一起,但却归入不同的遗传类群;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瑞典南部具有部分相似的遗传基础,同时与北美北部也有较近的遗传关系;美洲中心的三个群体聚在一起,但北美南部和中南美之间的遗传关系更近。由以上地理群体的生育期组特征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验证了前人提出的大豆在全世界传播路线的假设:由中国起源中心首先向北部传播至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而更早熟的大豆品种被传播到瑞典南部;其次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再向南部传播到东南亚、南亚,以及进一步向非洲传播;晚近向北美传播,又从北美南部传至中南美地区。大豆在各地域定居后,按照当地需要的育种方向各自形成现有的多样性群体。
二、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
二、主产区的形成 |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
二、主产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
二、主产区的现状 |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
一、整地 |
二、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收获和贮藏 |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
一、青绿饲料 |
二、青贮饲料 |
三、干草饲料 |
四、放牧和肥田 |
五、豆粒喂养 |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
二、豆油的利用 |
三、豆粕的利用 |
四、大豆食品 |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
一、产品加工公司 |
二、工业制造公司 |
三、作物种子公司 |
四、产品贸易公司 |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
一、美国大豆协会 |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
一、大豆补贴政策 |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效率因素 |
二、产销体系因素 |
三、政策导向因素 |
四、消费结构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豆生产的发展 |
A.世界大豆生产 |
B.美国大豆生产 |
C.大豆生产快速发展的有关因素 |
二、育种进展 |
(6)中国大豆育成品种(1923-2005)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1 作物品种起源 |
1.1.1 人工进化与作物品种 |
1.1.2 作物人工进化中遗传结构的改变 |
1.1.3 栽培大豆起源 |
1.2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2.1 大豆种质资源类型 |
1.2.1.1 野生大豆 |
1.2.1.2 大豆地方品种 |
1.2.1.3 大豆育成品种 |
1.2.1.3.1 世界大豆育成品种概况 |
1.2.1.3.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概况 |
1.2.2 大豆种质资源的保存 |
1.2.3 大豆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
2 种质资源与作物遗传育种 |
2.1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 |
2.2 作物育种与亲本选配 |
2.2.1 作物育种亲本选配的重要性 |
2.2.2 作物育种亲本选配的基本原则 |
2.2.3 作物遗传基础的拓宽 |
2.3 作物遗传基础的研究方法 |
2.3.1 系谱分析研究作物遗传基础 |
2.3.2 遗传标记研究作物遗传基础 |
2.3.2.1 形态学标记 |
2.3.2.2 细胞学标记 |
2.3.2.3 生化标记 |
2.3.2.4 分子标记 |
2.3.3 作物遗传基础研究的数据统计方法 |
2.4 作物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研究 |
2.4.1 作物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
2.4.1.1 作物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 |
2.4.1.2 分子标记研究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性 |
2.4.2 背景亲本的基因与基因型遗传结构分析 |
2.4.2.1 作物遗传的分子图谱 |
2.4.2.2 作物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2.4.2.3 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
2.4.2.4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2.5 供体亲本的遗传及特异基因 |
2.5.1 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利用 |
2.5.2 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发掘 |
3 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研究概况 |
3.1 系谱分析 |
3.1.1 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
3.1.1.1 美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
3.1.2.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
3.1.2 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
3.1.2.1 亲本分析 |
3.1.2.2 核心祖先亲本分析 |
3.1.2.3 国外种质的来源与遗传贡献分析 |
3.1.3 大豆育成品种亲本系数分析 |
3.2 分子标记分析大豆遗传相似性 |
3.2.1 RFLP标记研究大豆遗传多样性 |
3.2.2 RAPD标记研究大豆遗传多样性 |
3.2.3 SSR标记研究大豆遗传多样性 |
3.3 系谱与分子标记分析等位变异在系谱中的传递 |
3.4 大豆基因组研究 |
3.4.1 大豆分子遗传图谱 |
3.4.2 大豆资源基因组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系谱分析 |
2.2 基因组DNA提取及SSR扩增 |
3 数据分析 |
3.1 亲本系数计算 |
3.2 SSR分子标记 |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遗传贡献率计算方法 |
3.2.3 遗传重组算法 |
第三章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系谱、种质来源及其地理生态特点和年代特点 |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分析与遗传基础 |
1.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及其核质祖先亲本 |
1.1.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 |
1.1.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祖先亲本 |
1.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
1.3 单个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和单个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 |
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地理来源分析 |
2.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生态区来源及其细胞核、质遗传贡献 |
2.2 六生态区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细胞核、质遗传贡献 |
2.3 中国近10年(1996-2005)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的演变特点 |
2.4 中国1996-2005年大豆育成品种不同地理来源重要种质的遗传贡献 |
第四章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核心祖先亲本及外来种质 |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核心祖先亲本分析 |
1.1 中国大豆育种核心祖先亲本的提名 |
1.2 核心祖先亲本样本的代表性 |
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外来种质来源与其遗传贡献 |
2.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外国种质组成 |
2.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外国种质遗传贡献 |
2.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重要的外国祖先亲本 |
2.4 外国品种作为直接亲本在中国大豆育成的使用 |
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直接亲本 |
3.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直接亲本类型与地理来源 |
3.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直接亲本组配方式 |
3.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重要直接亲本 |
4 讨论 |
4.1 我国生产上应用品种的遗传基础 |
4.2 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种质局限性 |
4.3 拓宽我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途径 |
第五章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主要家族亲本系数、SSR遗传相似性与特异性分析 |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主要家族亲本系数分析 |
2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
2.1 SSR标记所反映的群体遗传结构 |
2.2 类平均法(UPGMA)聚类 |
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重要家族遗传相似性分析 |
3.1 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性分析 |
3.2 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性与亲本系数相关分析 |
4.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重要家族遗传特异性分析 |
4.1 重要家族间的遗传互补性 |
4.2 重要家族间的特异等位变异点 |
第六章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重要家族中等位变异点在系谱内的传递特点分析 |
1. SSR标记等位变异点在亲本及其子代中的传递 |
2. 三种计算方法亲本遗传贡献率比较 |
3. SSR分子标记分析各连锁群的遗传重组 |
第七章 全文讨论 |
1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分析对新品种选育的启迪 |
2 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
3 重视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细胞质遗传基础 |
4 亲本系数与分子标记研究作物遗传基础的比较 |
4.1. 亲本系数研究意义 |
4.2. 亲本系数与分子标记方法的比较 |
4.3. 遗传相似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撰写论文情况 |
(7)南美洲大豆育种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南美大豆生产发展沿革 |
1.1 巴西 |
1.2 阿根廷 |
1.3 巴拉圭 |
2 南美大豆育种现状 |
2.1 育种体制 |
2.1.1巴西 |
2.1.2 阿根廷 |
2.1.3 巴拉圭 |
2.2 育种目标 |
2.2.1 高产、稳产及广适性育种 |
2.2.2 病虫害抗性育种 |
2.2.3 环境胁迫耐性及加工品质改良育种 |
2.3 育种方法 |
2.3.1 育种程序 |
2.3.2 种子的繁育与推广服务体系 |
2.3.3 品种保护 |
2.4 南美大豆育种应用 |
2.4.1 巴西 |
2.4.2 阿根廷 |
2.4.3巴拉圭 |
3 南美大豆育种展望及我国大豆生产与育种科研的思考 |
3.1 南美大豆育种展望 |
3.2 中国与南美大豆生产及研究的比较及对我国大豆生产与育种科研的思考 |
(8)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的产量潜力与超高产育种目标 |
1.1 超高产与超级种 |
1.2 美国大豆高产记录与高产理想型的探索 |
1.3 中国大豆高产理想型的研究与高产实践 |
1.4 中国超高产育种的目标 |
2 大豆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育种研究 |
2.1 产量与产量有关的性状 |
2.2 中国大豆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进 |
2.3 大豆产量增效基因的发掘与评价利用 |
3 超高产大豆的理想株型育种 |
3.1 早期单一株型性状的研究 |
3.2 从已有品种外延推测研究方法的探索 |
3.3 从超高产实践探索的理想株型 |
4 利用杂种优势实现大豆产量突破的探索 |
5 关于大豆超高产育种的一些考虑 |
5.1 建立基于G×E的超高产育种与生产技术研究体系 |
5.2 揭示超高产大豆的种质基础 |
5.3 突出大豆基因资源的发掘与种质创新 |
5.4 建立中国大豆超级种培育研究计划,提升中国大豆生产和竞争力 |
(9)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及其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种质资源概述 |
1.1 大豆种质资源的组成 |
1.2 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意义 |
2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利用 |
2.1 全球大豆种质的保存概况 |
2.2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中使用的遗传标记 |
2.3 栽培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
2.4 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 |
3 大豆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
3.1 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意义 |
3.2 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现状 |
3.3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化研究进展 |
4 关联分析—种质资源研究的新领域 |
4.1 连锁不平衡概念 |
4.2 关联分析的两种策略 |
4.3 关联分析的统计方法 |
4.4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
4.5 大豆基因组的LD结构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目的与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二章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地理生态分化和演化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细胞核DNA及叶绿体DNA的SSR分析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国栽培大豆、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 |
2.2 中国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基础 |
2.3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材料及地理生态群体间的演化关系 |
3 讨论 |
3.1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 |
3.2 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特异性与地理生态分化的关系 |
3.3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生态群体的演化关系 |
第三章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及性状的观察与测量 |
1.3 SSR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群体SSR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及其衰减 |
2.2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群体结构的分析 |
2.3 与大豆农艺品质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 |
2.4 与大豆农艺品质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
3. 讨论 |
3.1 SSR位点连锁不平衡与关联作图的关系 |
3.2 关联分析时分析群体结构的必要性 |
3.3 关联定位的特点 |
3.4 野生群体和栽培群体关联分析结果的特异性 |
第四章 全文讨论、结论及创新之处 |
1 全文讨论 |
1.1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的理论、现实意义 |
1.2 栽培大豆在中国起源地的倾向性意见 |
1.3 关联分析得到的优异关联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的利用 |
1.4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2 全文结论 |
3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世界大豆地域分化、遗传解析及演化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栽培大豆的起源、演化、育种进展及生产现状 |
1.1 栽培大豆的起源、演化与传播 |
1.2 世界大豆育种进展 |
1.2.1 我国大豆育种进展 |
1.2.2 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大豆育种进展 |
1.2.3 俄罗斯大豆育种进展 |
1.2.4 印度大豆育种进展 |
1.2.5 北美大豆育种进展 |
1.2.6 南美大豆育种进展 |
1.2.7 非洲大豆育种进展 |
1.3 世界大豆生产现状 |
2 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 |
2.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内涵 |
2.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
2.2.1 形态标记 |
2.2.2 细胞学标记 |
2.2.3 蛋白质标记 |
2.2.4 DNA分子标记 |
2.3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进展 |
2.3.1 以表型特征为基础的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
2.3.2 以分子标记为基础的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
3 大豆生育期性状的遗传变异 |
3.1 大豆生育期组的归组 |
3.1.1 国际通用标准的发展与应用 |
3.1.2 我国大豆生育期组的划分 |
3.2 大豆生育期的结构差异 |
4 大豆生育期性状的遗传研究 |
4.1 开花期和成熟期相关基因的发现 |
4.2 开花期和成熟期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4.3 其他开花期和成熟期相关基因的定位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地域变异 |
1.1 供试材料 |
1.1.1 世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地域变异研究的供试材料 |
1.1.2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变异研究的供试材料 |
1.2 田间试验 |
1.3 籽粒性状的测定 |
1.4 表型数据分析 |
1.5 大豆生育期组归属标准 |
2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遗传解析 |
2.1 供试材料与田间试验 |
2.2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 |
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4 候选基因的注释 |
2.5 QTL-allele矩阵的建立 |
3 世界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群体间演化关系的分析 |
3.1 供试材料 |
3.2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 |
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聚类分析和遗传相似系数 |
3.5 群体分化系数 |
3.6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三章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地域变异 |
1 世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异特点 |
1.1 生育期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 |
1.2 株高和主茎节数的表型变异 |
1.3 籽粒性状的表型变异 |
2 世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 不同地理群体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 |
3.1 不同地理群体生育期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 |
3.2 不同地理群体株高和主茎节数的表型变异 |
3.3 不同地理群体籽粒性状的表型变异 |
4 不同地理群体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5 光温敏感性状在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分化 |
6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变异的研究 |
6.1 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日数表现 |
6.2 标准品种生育期组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
6.2.1 与标准品种生育期组类型相对应的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标准 |
6.2.2 生育期组亚组的划分 |
6.3 世界大豆品种13个地理群体生育期组的分布 |
7 讨论 |
7.1 13个世界大豆品种地理群体在农艺性状上的分化 |
7.2 大豆生育期组的考察标准 |
7.3 大豆的生育期组亚组的划分 |
7.4 超早熟材料的发现 |
第四章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遗传解析 |
1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相关性状的GWAS分析 |
1.1 大豆开花期的关联分析结果 |
1.2 大豆结荚期的关联分析结果 |
1.3 大豆成熟期的关联分析结果 |
2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相关性状关联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3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分化的遗传机制 |
3.1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QTL的等位变异效应 |
3.2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在生育期组的分化 |
3.3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QTL-allele矩阵的建立 |
4 世界大豆品种株高和百粒重的GWAS分析 |
4.1 大豆株高的关联分析结果 |
4.2 大豆百粒重的关联分析结果 |
5 世界大豆品种株高和百粒重关联位点的基因功能分析 |
6 世界大豆品种株高QTL-allele的建立 |
7 世界大豆品种百粒重QTL-allele的建立 |
8 讨论 |
8.1 不同群体生育期相关QTL定位结果的比较 |
8.2 晚熟生育期组的生育期遗传机制 |
8.3 生育期性状—因多效QTL位点的分析 |
第五章 世界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群体间演化关系的分析 |
1 基于SNPLDB标记分析世界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
2 13个世界大豆品种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3 基于F_(st)和s_(ij)的13个世界大豆品种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4 基于遗传特异性的13个世界大豆品种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5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13个世界大豆品种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6 13个世界大豆品种地理群体间的聚类关系 |
7 世界大豆品种之间的聚类关系 |
8 讨论 |
8.1 不同的传播途径导致不同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和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成 |
8.2 一套有效评价地理群体分化的指标和方法 |
第六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讨论 |
1.1 世界大豆品种生育期相关性状的生态变异以及生育期组鉴定地点的选择 |
1.2 育种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 |
1.3 世界大豆品种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演化关系及传播路径 |
2 全文主要结论 |
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2]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3]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J]. 盖钧镒. 大豆科学, 1983(04)
- [4]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J]. 盖钧镒. 大豆科学, 1984(01)
- [5]美国大豆育种的进展和动向[J]. 盖钧镒. 大豆科学, 1983(03)
- [6]中国大豆育成品种(1923-2005)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遗传基础研究[D]. 熊冬金.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7]南美洲大豆育种现状及展望[J]. 王绍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04)
- [8]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J]. 赵团结,盖钧镒,李海旺,邢邯,邱家驯. 中国农业科学, 2006(01)
- [9]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演化及其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D]. 文自翔.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7)
- [10]世界大豆地域分化、遗传解析及演化关系的研究[D]. 刘学勤.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