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筹备组举行第三次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开[1](2012)在《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在国外视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促进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交流学术成果,研究电化教育理论,开展学术讨论,电化教育工作者先后成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地域范围的各类学术性机构,开展了多样化的教育技术学术研讨活动。这些学术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了探究电化教育学术机构和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反思与总结出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电化教育学术机构的历史脉络和具体历程,总结出电化教育学术机构的特点、性质和作用以及发展规律,可以为教育信息化参与者、研究者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与电化教育事业提供参考,从而在实际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实效,推动电化教育组织管理的顺利改革,使我国电化教育组织能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是进行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开展协作交流及咨询服务,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以推动电化教育发展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是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学术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纵线,学术机构的发展变革为横线,系统性梳理了学术机构从19世纪20年代初至今的发展历程。根据电化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学术机构自身发展的特点,这段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9世纪20年代初至1935年,学术机构出现萌芽;1936年至1948年初期的发展;1949年至1977年,学术机构在经历了短暂发展后又步入停滞期;1978年至1984年恢复重建;1985年至1998年,学术机构快速发展;1999年至今,学术机构在不断地调整深化中继续繁荣。研究在梳理学术机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发展的特点,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进行案例分析,包括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覆盖面最广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发展受外在的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需求以及内在的教育技术实践范畴的扩展和自身理论深化完善两种动力的推动,其发展模式可简单归结为早期个人提倡和区域性发展的适应模式,政府全面接管和高校专业建设的计划模式,与其他学科深入结合和组织间协作整合的创新模式这三种类型。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发展加强了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系统的完善,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熟,拓宽了电化教育事业的领域。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推广,加强交流协作是促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关键。
宣[2](1982)在《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筹备组举行第三次会议》文中指出 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筹备组于今年九月在广西师范学院举行了第三次会议。会议由筹备组组长、教育部电教局吴在扬同志主持,听取了筹备组秘书长李俊宣同志关于筹备组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和会刊《外语电教》编辑部关于八二年编辑部工作情况和八三年编辑计划的汇报,交流了各大区协会的工作情况。
陈振宜[3](1984)在《我们是怎样开展电教研究工作的?》文中研究指明 外语教学有其特点,它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发展交际能力。因此,外语院系在教学中使用电教设备,开展电教比较普遍,也比较有基础。建国初期,就开始在教
本刊通讯员[4](1985)在《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举行第五届年会》文中提出 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第五届年会于1984年10月下旬在安徽大学举行,该会58个会员单位的8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安徽大学副校长刘永生代表东道主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安徽省教育厅高教一处处长檀智明在会上致了热情的贺词。安徽省电教馆、合肥市电教局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的代表到会祝贺。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秘书长李俊宣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会议,并代表全国协会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还传达了全国协会筹备组第四次会议的精神。他向大会报告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筹备组经教育部黄辛白副部长同意从1984年9月15日起正式以“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的名义开展工作。喜讯传来,代表们欢欣鼓舞。西南和西北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给大会发了贺电。第五届年会由理事单位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主
陈红[5](2006)在《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外语电化教学》20多年来100期刊物的统计分析和文献阅读分析,总结了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动态趋向,认为外语教育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向二者的整合方向发展;外语教育技术从注重硬技术为主向软、硬技术并重方向发展;外语教育技术从主要以关注教的技术向关注教与学并重方向发展。 文章通过对《外语电化教学》内容、媒体分类和研究方式的统计分析及文献阅读分析,阐述了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并通过该刊及其他相关文献分析了促进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有利因素及阻碍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不利因素。取得的成就主要有: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一批专业教材和专家学者逐渐出炉;取得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开设了相关课程,并设置了相关专业。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外语教育技术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缺乏足够的评价研究。促进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是:硬件技术的发展;理论演化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外语教育技术学自身的特点;教育技术还在发展过程中;外语教学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不足;国情和历史。 基于上述的分析,作者分析预测了外语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网络外语教学是外语教育技术在未来几年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从教到学再到教学相长的认识和实践的转变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摒弃媒体技术观的狭隘观念;专业教材建设问题亟待解决;《外语电化教学》杂志的使命——自身名称改变并引导外语教育技术形成自己的理论。 本文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入手,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上述问题,同时针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个人的肤浅看法和观点。
何高大[6](1998)在《迈向21世纪的《外语电化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有了外语电教信息技术手段和现代化,有了外语电教理论学习与研究的“高速公路”,我们就有可能免除由于资料检索不便所带来的种种烦恼。《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的努力,为我们迈向21世纪的外语电教提供了强大的武器
阿伦娜[7](2006)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二)》文中研究指明
朱耀顺[8](2016)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参照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无论是出国留学服务体系的完善,来华留学质量的提高,涉外办学效益的提升,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还是参与国际教育机制制定能力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这为本研究提出了问题。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相对来说,中国与东盟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特别是合作机制构建,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合作及其机制的构建,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正是本文研究的背景。论文的第一章,从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全球治理理论的视野对国际机制理论进行了简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形成的条件和动因;尝试性地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际合作机制的构成要素、特征、功能、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也界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概念。文章认为,在权力、制度、认知等多种理念的复合影响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得以成型并呈现出多种特征,具备丰富内容和多种功能,其构成要素也应包括权力、制度和认知等要素,而不是权力或其它单一的因素能决定的。本章还分析了作为单一国家的美国“由内向外”的国际合作机制及运行成效,以及作为区域性组织的欧盟在构建成员国之间和与区域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方面的经验,以期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提取其有效成分。论文第二章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与东盟在高等教育合作的规模、形式、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语言体系不一致、学历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合作不够深入等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合作机制的不健全或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存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诸多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如中国—东盟地区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对话等),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机制背景。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等具有国际机制特征的安排,即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在上述诸多机制的推动之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这充分说明国际机制在推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然而,除不具影响力的高校之间的协议或备忘录之外,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机制性安排仍然不系统、不健全、不丰富、甚至不具有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机制性安排等问题。无论在合作实践还是在合作机制本身的建设中,这些情况不但反映在国家层面上,也反映在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最活跃的省份云南和贵州的地方层面上。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上是论文第三章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第四章是本文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初步尝试,这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本章在分析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积极的和消积的影响因素、中国和东盟双方的各自预期和共同预期的基础上,在第一章设定的具初步理论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指导下,结合欧美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的有益经验,针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问题和合作的机制性安排方面的问题,初步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总体规划、定位、原则、规范、内容及形式的设想以及完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现行机制性安排的思考;同时提出构建合作机制的支撑条件,包括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管理、“由内向外”制定激励政策、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专项基金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等政策建议。在总体回顾文章概要及总结研究发现之后,本文的结论部分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建设做了简略的展望。
王奇[9](1983)在《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举行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召开。南京大学副校长郭令智教授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南京大学教务长袁湘婉同志就外语电教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表达了对外语
黄斌[10](2015)在《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在以变革为主旋律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走出“全盘西化”的歧途,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历史不仅沉淀着先辈们厚重的记忆,更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逐渐成熟,教育技术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纵观我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上勾勒出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初步形成了“中国教育技术史”的框架。电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电化教育史的研究是“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以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为参照系探寻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通过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来进一步研究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两者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印证,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经验教训,更好地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发展之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川渝电化教育的起步稍晚。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化教育沿着现代化轨迹徐徐前进时,川渝电化教育基本上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被迫撤至重庆,将之定为“战时首都”,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代表了全国电化教育的兴盛与繁荣,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盛极一时的川渝电化教育再也没能彰显战时的锋芒,甚至在改革开放后一度落后于京、沪、宁、穗等地。由此可见,川渝电化教育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本论文是关于川渝地区电化教育通史的研究。全文把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36-1949年)、奠基阶段(1949-1978年)、发展阶段(1978-1993年)。笔者在中国电化教育史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史为主、论为辅”的研究思想,进一步整理并分析有关川渝电化教育的史实资料,试图为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填补空白,为“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略添心力。
二、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筹备组举行第三次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筹备组举行第三次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研究 |
1.3.2 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概述 |
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界定 |
2.1.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概念、性质与职责 |
2.1.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类型 |
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界定 |
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历程 |
3.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阶段划分 |
3.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沿革 |
3.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萌芽阶段(19 世纪 20 年代初——1935) |
3.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初期发展(1936——1948) |
3.2.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短暂发展(1949——1977) |
3.2.4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恢复重建(1978——1984) |
3.2.5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快速发展(1985——1998) |
3.2.6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调整深化(1999 至今) |
3.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特点 |
3.3.1 整合深化,逐步繁荣 |
3.3.2 继往开来,传承创新 |
3.3.3 实践应用,多元融合 |
4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典型案例 |
4.1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4.2 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 |
4.3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
5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反思与启示 |
5.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动力和模式 |
5.1.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动力 |
5.1.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三种模式 |
5.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反思 |
5.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加强了组织机构的完善 |
5.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熟 |
5.2.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拓宽了电化教育事业的领域 |
5.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启示 |
5.3.1 与时俱进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客观要求 |
5.3.2 创新推广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持久动力 |
5.3.3 交流协作是促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关键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著作类 |
论文类 |
网络资源 |
附录 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大事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外语电化教学》基本情况及本研究的意义 |
一、《外语电化教学》基本情况简介 |
二、《外语电化教学》的价值 |
三、本研究的意义 |
四、几个术语的说明 |
第二部分 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对《外语电化教学》文献的统计分析 |
1、文献内容统计 |
2、媒体分类统计 |
3、研究方式统计 |
二、对《外语电化教学》文献的研读分析 |
(一) 发展动态和趋向分析 |
1、外语教育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向二者的整合方向发展 |
2、外语教育技术从注重硬技术为主向软、硬技术并重方向发展 |
3、外语教育技术从主要以关注教的技术向关注教与学并重方向发展 |
(二) 外语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1、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
2、一批专业教材和专家学者逐渐出炉 |
3、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
4、开设了相关课程并设立了相关专业 |
(三) 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
1、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 |
2、外语教育技术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
3、缺乏足够的评价研究 |
(四) 促进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原因分析 |
1、硬件技术的发展 |
2、理论演化的影响 |
3、社会环境的变化 |
(五) 制约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原因分析 |
1、外语教育技术自身的特点 |
2、教育技术仍在发展之中 |
3、外语教育领域自身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不足 |
4、国情和历史 |
第三部分 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设想 |
一、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趋向 |
1、网络外语教学模式必将形成 |
2、从教到学再到教学相长的认识和实践的转变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 |
3、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摒弃媒体技术观的狭隘观念 |
4、专业教材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
二、《外语电化教学》的历史使命 |
1、《外语电化教学》的更名问题 |
2、《外语电化教学》的历史使命问题 |
参考文献 |
(8)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 意义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一) 国际关系视野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 |
(二)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及合作机制 |
(三)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思考和措施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境)外研究现状 |
四、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 |
第一节 国际机制理论概述 |
一、现实主义视野 |
二、自由主义视野 |
三、建构主义视野 |
四、全球治理视野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探析 |
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形成的条件与动因 |
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概念 |
三、机制的特征与功能 |
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
五、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二、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第四节 构建合作机制的理论框架 |
一、中国—东盟高度教育合作机制的基本维度和基本问题 |
二、构成要素及研究对象 |
三、研究范围 |
第二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背景、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背景 |
一、中国—东盟关系概况 |
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三、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第二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现状 |
一、规模不断扩大 |
二、合作形式不断创新 |
三、语言教学重视度不断凸显 |
四、联合科研不断加强 |
五、合作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和有效 |
二、教学质量的保障制度不完善 |
三、教学合作管理不够完善 |
四、其他背景性问题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机制背景及现状 |
第一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机制背景 |
一、中国与东盟地区论坛 |
二、中国与东盟共同体 |
三、东盟—中日韩合作机制 |
四、中国—东盟博览会 |
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六、中国—东盟国际合作机制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一、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多边合作机制分析 |
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双边合作机制分析 |
三、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云南 |
一、云南与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二、云南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分析 |
三、云南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
一、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
二、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意义 |
第二节 影响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因素 |
一、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积极因素 |
二、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共同预期 |
一、中国的合作预期 |
二、东盟的合作预期 |
三、双方的共同预期 |
第四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思考 |
一、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总体规划和定位 |
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
三、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 |
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形式与内容 |
第五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措施 |
一、成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专门机构 |
二、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委员会 |
三、创新地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管理机制 |
四、签订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框架协议 |
五、主动制定外向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政策 |
六、建立中国—东盟大学联盟组织 |
七、规范留学中介管理和加强涉外培训 |
八、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基金 |
九、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电化教育 |
1.2.2 教育技术 |
1.2.3 教育技术史 |
1.2.4 川渝电化教育史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历史研究的专著 |
1.3.2 有关历史研究的期刊文章 |
1.3.3 有关历史研究的学位论文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2章 初创阶段(1936-1949年) |
2.1 电影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2.1.1“中制”、“中电”与“中教” |
2.1.2 联合国影闻宣传处 |
2.1.3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2.1.4 国际宣传处摄影科 |
2.1.5 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 |
2.1.6 北碚影音教育所 |
2.2 播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2.2.1 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 |
2.2.2 成都广播电台 |
2.3 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
2.3.1 金陵大学 |
2.3.2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2.4 电化教育机构的建立 |
2.4.1 电化教育辅导处 |
2.4.2 川康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 |
2.4.3 重庆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 |
2.5 分析与小结 |
2.5.1 实施的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 |
2.5.2 实施的范围及其考核的内容 |
第3章 奠基阶段(1949-1978年) |
3.1 社会、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
3.2 分析与小结 |
3.2.1 发动群众,自力更生 |
3.2.2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
第4章 发展阶段(1978-1993年) |
4.1 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 |
4.2 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
4.3 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 |
4.4 编印电教教材、电教刊物 |
4.5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研究 |
4.6 分析与小结 |
4.6.1 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电教机构和电教队伍的建设 |
4.6.2 狠抓了电教教材的建设 |
4.6.3 认真搞好电教试验 |
4.6.4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化教育 |
第5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四川省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附录B 川渝电化教育大事记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筹备组举行第三次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D]. 王开. 河南大学, 2012(09)
- [2]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筹备组举行第三次会议[J]. 宣. 外语电教, 1982(04)
- [3]我们是怎样开展电教研究工作的?[J]. 陈振宜. 外语电教, 1984(03)
- [4]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举行第五届年会[J]. 本刊通讯员. 外语电教, 1985(01)
- [5]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D]. 陈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02)
- [6]迈向21世纪的《外语电化教学》[J]. 何高大. 外语电化教学, 1998(02)
- [7]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二)[J]. 阿伦娜. 电化教育研究, 2006(12)
- [8]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D]. 朱耀顺. 云南大学, 2016(01)
- [9]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举行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J]. 王奇. 外语电教, 1983(01)
- [10]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D]. 黄斌.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