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绿砂再生技术及设备

国内外绿砂再生技术及设备

一、国内外湿型砂再生工艺及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介璐阳[1](2021)在《汽车转向节铸造成型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转向节作为汽车转向桥上的重要零件,在承受车身载荷和路面冲击的同时,还要承受刹车和转向时的扭力,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因此,转向节对结构、强度、塑韧性和减震性能要求均较高,其性能的优劣也直接决定了汽车的使用安全。QT400-15与QT450-10球墨铸铁由于成本低、综合力学性能好的特点,是目前转向节零件的典型材料。但是,随着汽车性能的逐步提升,其强度的不足将降低转向节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球墨铸铁独特的糊状凝固方式,铸件容易出现缩松、缩孔等缺陷,质量不稳定。所以,开发适应高安全性能汽车的高强韧性球墨铸铁汽车转向节产品得到汽车铸造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球墨铸铁汽车转向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化学成分的设计与调控,制备出了一种满足汽车转向节性能要求的高强韧球墨铸铁材料,研究分析了C、Si元素对Cu合金化球墨铸铁中石墨球、基体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对转向节的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设计了铸造工艺方案。采用Magmasoft模拟软件对转向节铸件的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方案,可以为高强韧球墨铸铁汽车转向节产品的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性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分析了C、Si元素对所制备球墨铸铁的石墨球、基体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0.36%Cu的基础上,Si元素含量的增加会使石墨球的数量增多,直径减小;C、Si元素含量增加使球墨铸铁基体中珠光体含量增高,珠光体片间距变细;Cu、Si元素均有强化球墨铸铁基体的作用;球墨铸铁基体中珠光体含量的增加以及珠光体片层的细化可以提高试样的拉伸性能。2.通过对球墨铸铁化学成分的设计调控,制备出了抗拉强度为765 MPa,延伸率为10.2%的高强韧球墨铸铁,该材料的强韧性完全满足汽车转向节的性能要求。3.设计了转向节铸造工艺方案。包括造型方案、浇铸位置与分型面的选择,砂芯、浇注系统以及补缩系统的设计:转向节铸件采用石英砂湿型铸造、一箱四件(左右转向节各两件)的方式生产,采用阶梯式曲面分型的方法,水平浇注,成形孔位置左右两个转向节共用一个砂芯;选择开放式浇注系统,采用扁平状内浇道与控制压力冒口相结合的浇冒口设计。4.利用Magmasoft数值模拟软件对1375℃、1400℃、1425℃浇注温度、浇注时间10 s的浇注条件下的转向节进行了充型过程以及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上承载臂位置存在铁液飞溅与卷气现象,铸件的轴径处以及最高点存在困气现象;铸件有多处厚壁位置产生缩松缩孔缺陷。且随着浇注温度的提升,铁液在铸型内的流动速度加快,铸型内的压力增大,在铸件最高点产生困气的几率增大,转向节铸件产生的缩松缩孔数量先减少后增多,1400℃为最佳浇注温度。5.通过在上承载臂靠近横浇道的?侧位置增加新的内浇道,在铸件产生困气的四个位置增设出气针,在铸件产生缩松缩孔缺陷的位置设置石墨外冷铁,可以解决转向节铸件在浇注过程中的铁液飞溅与卷气现象、铸件困气现象以及缩松缩孔缺陷,最终获得了铸造质量良好的汽车转向节产品以及最优的工艺方案。

陈安凯[2](2020)在《无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低碳建模及复合铸型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传统铸造行业承担着大部分金属零部件的生产任务,铸造产品覆盖航天、汽车以及机床等装备部件,是制造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该行业存在着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使其难以与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匹配。另外,传统的砂型铸造工艺受限于模样造型的成形机理,使其难以满足产品快速制造的高精度、低成本要求。因此,有必要采用砂型3D打印和砂型数控铣削等无模砂型铸造技术加速传统铸造业的转型升级。针对目前无模砂型铸造技术可持续性研究不足现状,本文围绕无模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提出低碳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复合成形方法的复合铸型优化设计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无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和铸型的特点,并结合无模砂型铸造工序的资源需求属性关系,将资源需求影响因素分为铸型成形方法、铸型固有属性、铸型-铸件耦合以及铸造批量生产条件四个部分,为后续工艺过程的低碳建模提供理论基础。低碳建模以资源消耗、能耗、能效比、碳排放、碳效率等指标为依据,充分考虑了无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的资源利用以及环境影响。2.分析了复合铸型的成形方法和成型材料的选择方法,将复合铸型的工艺参数分为复合铸型独立工艺参数、复合铸型补正工艺参数和复合铸型耦合工艺参数,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复合铸型耦合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3.本文以端盖类铸件作为实例研究,采用传统模样造型、砂型3D打印和砂型数控铣削提出针对该铸件的无模铸型复合成形工艺方案,将铸型划分为若干模块,对比单一铸造技术在铸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低碳指标计算结果。实例结果表明,无模砂型铸造消耗更少的资源,同时可以显着减少铸造过程的碳排放量。复合铸型在提高铸造生产效率、节省资源利用、降低环境影响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经优化后的复合铸型的各项低碳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对于提高传统铸造业的可持续性有一定指导意义。最后,本文对于无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的低碳建模和复合铸型的优化设计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并对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蔡鹏[3](2020)在《磷酸盐无机覆膜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磷酸盐无机粘结剂具备良好的溃散性和低污染性,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铸造造型材料。对目前的无机粘结剂应用中存在型砂流动性差的问题,通过将无机磷酸盐粘结剂预制为干态覆膜砂。研制出一种干燥具有很好流动性的覆膜砂。替代有机覆膜砂,具备低发气量和浇铸成型时不会产生污染的磷酸盐无机覆膜砂。对冷冻、干燥等覆膜砂预处理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冷法覆膜砂中合适的液氮加入量、液氮干燥方式和设计相配合的设备,以保证冷法覆膜砂能在工业条件下加热固化成型。确定热法覆膜砂干燥时间、干燥温度,以保证热法覆膜砂能有较长的使用时间和固化后有媲美有机覆膜砂的强度。热法覆膜砂成型时加入的辅料为保证覆膜砂快速、完整的成型,并且在低湿度环境下有较长的保存时间。最后,通过磷酸盐覆膜砂的断口形貌和粘结桥组分的分析鉴定,对覆膜和硬化工艺机理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实验表明,偶联剂会促进磷酸盐粘结剂的脱水反应,使覆膜砂试样形成更多的粘结桥,但偶联剂呈碱性,在加入后改变覆膜砂体系的酸碱性,过量的加入会导致磷酸盐粘结剂失去固化能力。偶联剂也会影响固化后试样的保存,一定程度上减缓覆膜砂的吸潮,使覆膜砂试样在低湿度环境下保存时间更长。通入压缩空气可以辅助脱水使覆膜砂快速固化,会加速覆膜砂试样的固化速度。通入压缩空气辅助固化可得到较高即时强度的试样。试样低温保存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无机磷酸盐覆膜砂的发气量。在对不同的覆膜砂工艺进行实验时,冷法覆膜砂具有成型强度高,但预制、射砂过程不易控制的缺点。热法覆膜砂预制过程简易,成型过程通入高压水蒸气过程不易控制。无机磷酸盐覆膜砂通过水合物的分解的水使覆膜砂润湿,进一步加热使覆膜砂固化。通过电镜观察工艺调整后,各组分均匀覆膜在砂子表面。通过固化后元素的分布,可以看出预制过程添加物所达到的效果。

杨宸[4](2020)在《水玻璃旧砂钝化再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树脂砂、粘土砂和水玻璃砂是应用最广泛的三大砂型铸造工艺。其中,水玻璃砂良好的工艺性能使之在21世纪后逐步兴起并且越来越多地在铸钢生产中使用。目前,每生产一吨铸钢件,便会有近乎相当质量的水玻璃废砂产生,我国目前年产铸钢件达到了上千万吨,产生的废砂如果不进行再生利用,就会对环境产生危害。绿色清洁生产是21世纪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水玻璃砂是最有可能实现绿色清洁生产的铸造型砂,因此,进一步开发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酯硬化水玻璃砂和CO2硬化水玻璃砂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水玻璃砂湿法再生的适宜工艺及工艺参数为3min擦洗+3min冲洗循环再生三次,SXW洗砂机转速为1200r/min、砂水比1.5:2。确定了水玻璃砂干法再生的适宜工艺及工艺参数为每次再生15min,循环再生三次,磨轮再生机的转速为1000r/min。研究发现,酯硬化水玻璃砂无论是采用湿法再生还是干法再生,由再生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均低于由新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在四个工作循环内,用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湿法再生砂混制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达到由新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水平,然后随着工作循环次数的增加,抗拉强度降低。用CO2硬化水玻璃砂的干法再生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远低于由新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水玻璃砂钝化再生的适宜工艺及工艺参数为钝化再生温度850℃,加热15min。由钝化再生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24h抗拉强度在三个工作循环内接近或高于由新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24h抗拉强度,三个工作循环以后,由钝化再生砂混制酯硬化水玻璃砂的24h抗拉强度降低。由钝化再生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在三个工作循环内接近由新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三个工作循环后,由钝化再生砂混制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抗拉强度降低。

刘晓宏[5](2020)在《双组分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研究》文中认为铸造生产冷芯盒制芯加工工艺中,通常采用的是三乙胺法冷芯盒,但三乙胺法有毒,对身体有害,并且容易污染环境。因此,研发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的冷芯盒制芯工艺是当前实现绿色铸造的迫切需求。CO2气体无毒无味,绿色环保。本文对双组分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制备工艺及机理的研究的目的是节能环保。对于研究工作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通过探究性试验,确定了酚醛树脂的基本合成工艺:将反应原料苯酚、甲醛倒入三口烧瓶中,NaOH固体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将反应物缓慢升温到90℃,保持这一温度反应20-30分钟,迅速冷却使反应物降至50℃后,向三口烧瓶中投入一定量的KOH固体,再将反应物升温至95℃,计时反应至粘度为20s-22s,冷却到室温。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苯酚甲醛分子比、苯酚氢氧化钠分子比、保温时间、催化剂等影响因素进行逐一的单因素试验,再利用正交试验来确定酚醛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苯酚:甲醛=1.0:2.2,苯酚:KOH=1.0:0.8,苯酚:NaOH=1.0:0.08,升温至90℃,保温反应25分钟。试验标准砂的即时强度为0.32MPa,24h抗拉强度为0.55MPa。将得到的性能最优酚醛树脂,用来制备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在制备过程中,KOH作为分散剂,硼砂作为交联剂,硅烷作为偶联剂,以常温抗拉强度作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粘结剂的各组分进行优化,最终得出CO2硬化酚醛树脂粘结剂的最优配比为酚醛树脂:KOH:硼砂:硅烷:A剂=100:24:15.2:1:8.4。通过在粘结剂中添加有机活性助剂C剂,初强度可以达到0.39MPa以上,终强度可达0.96MPa以上,C剂的加入量为12%。CO2硬化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粉状促硬剂是本文的重点。以抗拉强度为主要指标,通过试验得出促硬剂的优化配比为微硅粉4g:铝酸盐水泥4g。促硬剂加入量占树脂的30%左右时,效果最佳。当粘结剂加入量为砂量的2.5%时,加入适量促硬剂,初强度可以达到0.63MPa以上,终强度可以达到1.4MPa以上。最后,对其进行了生产验证及经济性分析。用研制成的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来制成砂芯,砂芯硬化速度快,抗拉强度高。得到的铸件能够满足铸造生产要求。采用该双组分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制芯成本比三乙胺冷芯盒法低很多,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宋国力[6](2020)在《温芯盒用水玻璃基粘结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玻璃作为砂型铸造用粘结剂具有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硬化速度快及铸件质量高等优势,在我国的铸造产业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水玻璃应用于铸造生产中,仍存在溃散性差、吸湿性强及易老化等缺陷,因此,水玻璃粘结砂的改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温芯盒制芯方法,首先,研究了复合改性剂(包含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磷酸氢二钠三种成分)对水玻璃粘结砂性能的影响;其次,进一步研究了纳米氧化镁(Mg O)、纳米二氧化硅(Si O2)与超声处理结合的改性方法对水玻璃粘结砂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二氧化钛(Ti O2)、氧化锌(Zn O)和碳化硅(Si C)三种粉末作为溃散剂,研究其对水玻璃粘结砂性能的影响;还探讨了硬化工艺(芯盒温度和加热时间)对水玻璃粘结砂芯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芯盒温度和加热时间;采用FTIR、XRD、SEM及EDS等方法分析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磷酸氢二钠的添加量占水玻璃质量的3%、0.6%和3%时,试样的热强度为1.313MPa,4h强度为2.889MPa,24h强度为2.616MPa,800°C残留强度为0.751MPa。与未改性的试样相比,改性试样的热强度、4h强度和24h强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依次提高了66%、37%和56%,然而试样的800°C残留强度却并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27%,其溃散性未能得到改善。复合改性剂可使水玻璃内部的分子间键合发生了改变,使改性试样的粘结桥更加光滑和致密,从而使试样的常温终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在添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磷酸氢二钠的基础上,当纳米Mg O和纳米Si O2的添加量占水玻璃质量的1.5%和1%,超声处理时间为15min时,试样的热强度为1.461MPa,4h强度为3.602MPa,24h强度为3.326MPa,800°C残留强度为0.541MPa。纳米粉末和超声处理改性能使粘结剂中Si-O键和P-O键对应的峰值得到增强,使试样的常温强度得到改善;由于纳米粒子的存在,试样经800°C高温加热后,其砂粒间的粘结桥会被割裂,粘结桥上有长裂纹出现,导致了试样残留强度的降低。在水玻璃的复合改性、纳米氧化物和超声处理改性的基础上,当溃散剂Ti O2、Zn O和Si C的添加量分别占原砂质量的0.4%、0.3%和1%时,试样的热强度为1.921MPa,4h强度为4.532MPa,24h强度为4.253MPa,800°C残留强度为0.379MPa。添加溃散剂后,砂粒间的空隙明显减小,砂粒间粘结桥数目增多,试样的常温强度提高;由于溃散剂各成分的热膨胀与冷收缩系数的差异,改性试样经800°C高温加热后,砂粒间粘结桥被严重破坏,残留强度得到进一步降低。综合改性后的最佳硬化工艺参数:芯盒温度为150°C,加热时间为120s;改性条件下型砂的可使用时间为2.5h;在800°C加热时,改性试样的发气量在第22s时达到极大值5.3ml/g,发气速度在第11s时达到极大值1.1ml/g/s,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减少铸件中气孔等缺陷的出现。

孙瑜[7](2020)在《新型石墨陶瓷复合型快速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石墨覆砂生产铸钢火车轮过程中为了防止铸造缺陷的产生,目前一般利用高压将水玻璃砂喷射至石墨型轮辐型腔处。但引进水玻璃砂后的工艺路线复杂冗长,且水玻璃砂回收、再利用率低,水玻璃砂储存稳定性较差且污染严重,亟需一种能代替石墨型铸造中水玻璃型砂层的新型铸型,消除污染源减轻环保压力。本文研究了SLS制备多孔石墨骨架的工艺参数对石墨预制体的性能影响。设计正交实验并利用极差分析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SLS过程中四种工艺参数对多孔石墨预制体的尺寸精度、机械强度与导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轴向方向的尺寸精度比径向方向的尺寸精度更敏感,且制备较高尺寸精度的试样时需首先考虑激光功率,但还必须考虑分层厚度所带来的影响,试样的最大弯曲强度随着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预制体导热系数而言,当激光能量密度较小时,石墨预制体相对密度与导热系数均较低。而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石墨预制体的相对密度也随之上升但相对密度无明显提升。最终选取激光功率20W,扫描速率2000m/s,扫描间距0.1mm,分层厚度0.15mm作为制备石墨陶瓷复合型中多孔石墨骨架的制备工艺参数。为了运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满足要求的莫来石陶瓷件,本文对低粘度高固相水基莫来石陶瓷浆料制备过程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二元莫来石陶瓷颗粒级配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当陶瓷浆料内的粗莫来石含量增加,浆料粘度先降低后升高,并且在粗料含量为60%时浆料粘度达到最低值。研究了分散剂与表面活性剂对莫来石浆料的流变性能的影响,随着分散剂的加入量增多,浆料粘度先降低后增大,且在分散剂加入量为2wt.%时达到最低。少量PEG6000的加入不会对浆料流变性造成很大的影响。PEG6000加入量为1wt.%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降低了陶瓷浆料的粘度,同时其沉降高度也随之下降,浆料逐渐趋于稳定。而浆料固相体积分数与浆料粘度整体呈正指数关系,在55vol.%时均满足需求,而超过55vol.%后浆料粘度急剧上升,不满足低粘度条件。最终确定粗细莫来石级配比为6:4,粗莫来石颗粒的粒径在10~20微米之间,细莫来石颗粒的粒径在1~2微米之间,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的加入量为2.0wt%,表面活性剂PEG6000的加入量为1.0wt%为制备水基莫来石陶瓷浆料的最佳工艺配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后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引入了真空浸渍酚醛树脂、高温碳化、真空浸渍硅溶胶工艺,并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代替空气干燥,改进后的工艺路线很好的解决了原有工艺路线所产生的问题,新的工艺可制备完整结构的石墨陶瓷复合型,为其产品化器件化提供了可能。研究了三种不同石墨占比的石墨陶瓷复合型分别在1300~1500℃烧结温度下烧结制备后的有效导热系数值。并将多组有效导热系数值与加权计算的复合型气孔率值构建出石墨陶瓷复合型导热模型,导热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预测偏差在2.3%内。最终按上述工艺路线制备了石墨陶瓷复合烧杯试样对其进行实际生产浇铸试验,并与现有水玻璃砂进行比较,两者中心收缩区位置与铸锭顶部收缩量基本一致,表明石墨陶瓷复合型的保温性能与水玻璃砂相当,且试验材料能够重复承受铸钢件浇铸过程的高温、冲刷、激冷激热作用。

乐豹,盛晓波[8](2020)在《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应用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树脂自硬砂的发展,传统组芯造型工艺在大型、复杂铸件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采用三乙胺冷芯盒法的自动化精密组芯造型生产线已成功应用于汽车零件铸造,如整铸式铸铝冷凝换热器,发动机缸体、缸盖等尺寸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的中小铸件的批量生产。综述了三乙胺冷芯盒法的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发展及其应用,该工艺是砂型铸造实现绿色化、智能化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进一步提高原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率,强化生产中的环保措施,无机粘结剂及相关设备的研制与工艺开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田力[9](2019)在《大连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享受了数十年改革开放的红利,以前中国实体企业只要顺势而为,就能跟着中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而水涨船高。L公司是大连地区成立比较早的外向型且专注于铸造生产的企业。通过研究L公司的历程,可以看到这个企业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在国际贸易中的浮浮沉沉,随着全球政治及经济贸易格局的风云变幻,加之科技进步的加快,企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确定下步发展方向、怎样来实现发展目标是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迫切课题。本文首先力争掌握L公司面临的是机会还是优势,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因素、技术因素四个方面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通过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综合评价是机会还是威胁会对企业的影响更大。其次力争明确L公司有什么,调研和分析已有资源,进而对企业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找到企业未来发展中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劣势。然后采用SWOT分析法,形成四种不同的组合战略,通过定量战略规划矩阵确定企业最适合的发展战略。最后编制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及措施,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研究及分析,建议L公司采取密集型发展战略,即还在其铸造行业内采用潮砂和化学(树脂)砂的造型方式进行定制化生产,但要彻底实现企业由传统灰铁生产向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球墨铸铁生产的转变,在铸铁孕育这个技术环节做好基本功。投入配套设备、设施等资源,通过引入外部力量结合多年灰铁生产经验提高研发水平,力争做到定制化生产的成本控制,加大日本为主的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抓住因环保因素而导致的国内区域铸件订单量增加的机会,扩大球墨铸铁铸件国内外市场份额,最终带动企业由大到强、不断发展。

程楠,陈群[10](2019)在《无机粘结剂混制湿态砂在热芯盒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无机粘结剂应用于热芯盒制型芯工艺中,研究结果表明,砂模型不仅具有较好的即时热态抗拉强度和常温抗拉强度,而且1 000℃残留强度为0.3 MPa,砂芯溃散性能好;砂芯的800℃发气量为3 mL/g,湿砂密封可使用时间超过24 h;浇注过程中,无有毒有害气体产生,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浇注所得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均能满足工艺要求。

二、国内外湿型砂再生工艺及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湿型砂再生工艺及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转向节铸造成型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汽车铸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球墨铸铁概述
        1.3.1 现代球墨铸铁的发展
        1.3.2 球墨铸铁的铸态组织特征
        1.3.3 球墨铸铁的凝固特性
        1.3.4 球墨铸铁的性能及应用
    1.4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状况
        1.4.1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国外发展状况
        1.4.2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国内发展状况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2章 铸造数值模拟理论
    2.1 引言
    2.2 铸件充型过程理论
        2.2.1 充型过程数学模型
        2.2.2 紊流模型
    2.3 铸件凝固过程理论
        2.3.1 铸件凝固过程传热方式
        2.3.2 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学模型
        2.3.3 铸件缩松缩孔缺陷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球墨铸铁的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
    3.1 高强韧性球墨铸铁成分设计
        3.1.1 球墨铸铁成分设计原则
        3.1.2 化学成分的影响及成分设计
    3.2 球墨铸铁的制备
        3.2.1 实验原材料成分及配比
        3.2.2 熔炼及浇注试样
    3.3 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分析
        3.3.1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3.3.2 石墨球化率、石墨大小等级与石墨体积分数测定
        3.3.3 珠光体含量及片层间距计算
    3.4 拉伸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向节铸造过程及铸造工艺设计
    4.1 引言
    4.2 转向节铸造生产过程
        4.2.1 原材料的选择与熔炼工艺设计
        4.2.2 球化及孕育处理
    4.3 汽车转向节铸造工艺设计
        4.3.1 铸造工艺性分析
        4.3.2 造型方案设计
        4.3.3 浇注位置的确定
        4.3.4 分型面的选择与砂芯设计
        4.3.5 浇注系统设计
        4.3.6 补缩系统设计
    4.4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及三维模型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向节铸造工艺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Magmasoft模拟软件介绍
    5.3 Magmasoft数值模拟前处理
        5.3.1 网格划分
        5.3.2 材料参数的定义
        5.3.3 界面换热系数设置
        5.3.4 初始条件设置
        5.3.5 计算参数设置
    5.4 转向节数值模拟试验方案
    5.5 浇注温度1375℃模拟结果分析
        5.5.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5.5.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5.5.3 缩松缩孔缺陷分析
    5.6 浇注温度1400℃模拟结果分析
        5.6.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5.6.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5.6.3 缩松缩孔缺陷分析
    5.7 浇注温度1425℃模拟结果分析
        5.7.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5.7.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5.7.3 缩松缩孔缺陷分析
    5.8 不同浇注温度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8.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8.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8.3 缩松缩孔结果对比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向节铸造工艺方案优化
    6.1 引言
    6.2 方案一铸造工艺优化
        6.2.1 浇注系统优化
        6.2.2 排气系统优化
        6.2.3 补缩系统优化
    6.3 方案二模拟结果分析
        6.3.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6.3.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6.3.3 缩松缩孔缺陷分析
    6.4 优化冷铁工艺及缩松缩孔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无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低碳建模及复合铸型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本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铸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
        1.2.2 无模砂型铸造及复合铸型研究现状
        1.2.3 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无模砂型铸造成形工艺过程分析
    2.1 无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特点分析
    2.2 无模砂型铸造铸型特点分析
    2.3 无模砂型铸造资源需求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低碳建模
    3.1 无模砂型铸造过程资源消耗需求模型
    3.2 无模砂型铸造过程能耗及能效比计算模型
    3.3 无模砂型铸造过程碳排放及碳效率计算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复合成形方法的复合铸型低碳工艺设计优化
    4.1 复合铸型成形方法及材料的选择
    4.2 复合铸型的工艺参数分析
    4.3 复合铸型的工艺参数设计优化
        4.3.1 约束条件的确定
        4.3.2 参数优化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应用及讨论分析
    5.1 铸造工艺条件
    5.2 复合铸型原始工艺设计方案
    5.3 复合铸型工艺优化设计方案
        5.3.1 模型参数设置
        5.3.2 优化结果
    5.4 铸造充型及凝固过程模拟
        5.4.1 模拟前处理设置
        5.4.2 模拟结果分析
    5.5 讨论与分析
        5.5.1 单一技术铸造结果计算
        5.5.2 复合成形方法铸造结果计算
        5.5.3 资源消耗对比分析
        5.5.4 能耗及能效比对比分析
        5.5.5 碳排放及碳效率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3)磷酸盐无机覆膜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综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有机覆膜砂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1.5 课题来源
第二章 实验设备、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所用到的设备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磷酸盐无机粘结剂合成工艺
        2.3.2 覆膜砂的制备
    2.4 磷酸盐无机覆膜砂的性能指标
        2.4.1 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2.4.2 抗拉强度
        2.4.3 发气量
第三章 冷法磷酸盐覆膜砂研究
    3.1 冷法覆膜工艺过程
    3.2 液氮加入对覆膜砂成型的影响
    3.3 氧化物的加入对覆膜砂的保存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法磷酸盐覆膜砂研究
    4.1 中和度对热法覆膜砂干燥和保存的影响
    4.2 磷酸盐覆膜砂自然润湿时间对成型强度的影响
    4.3 磷酸盐覆膜砂强制润湿工艺对成型强度的影响
        4.3.1 高温水蒸气快速润湿对覆膜砂的研究
        4.3.2 液态辅料加入对覆膜砂的成型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酸盐自润湿覆膜砂成型固化工艺研究
    5.1 水合物的加入对覆膜砂成型研究
    5.2 柠檬酸加入量对覆膜砂成型研究
        5.2.1 柠檬酸的加入对覆膜砂固化影响
        5.2.2 柠檬酸的加入对覆膜砂试样的保存影响
    5.3 偶联剂加入量对覆膜砂成型研究
        5.3.1 偶联剂的加入对覆膜砂成型和保存的影响
    5.4 覆膜砂预制工艺和固化参数对成型影响
        5.4.1 覆膜砂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对成型的影响
        5.4.2 水合物的加入方式对成型的影响
        5.4.3 覆膜砂成型时吹空气对成型的影响
    5.5 覆膜砂低温保存后发气性的研究
    5.6 磷酸盐无机覆膜砂成型结果分析
        5.6.1 磷酸盐无机覆膜砂硬化后微观形貌观察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水玻璃旧砂钝化再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环境方面
        1.2.2 资源方面
        1.2.3 经济方面
    1.3 常用水玻璃砂工艺
        1.3.1 CO_2硬化水玻璃砂工艺
        1.3.2 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
    1.4 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2.1 试验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2.2 试验设备和材料
        2.2.1 试验设备
        2.2.2 试验用原材料
    2.3 水玻璃再生砂质量评价指标
第3章 常用再生方法对酯硬化和CO_2硬化水玻璃砂适应性研究
    3.1 水玻璃砂湿法再生和干法再生适宜工艺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3.1.1 酯硬化水玻璃砂湿法再生工艺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3.1.2 酯硬化水玻璃砂干法再生工艺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3.2 酯硬化水玻璃砂和CO_2硬化水玻璃砂湿法再生适应性研究
    3.3 酯硬化水玻璃砂和CO_2硬化水玻璃砂干法再生适应性研究
    3.4 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湿法再生和干法再生对比研究
    3.5 CO_2硬化水玻璃砂的湿法再生和干法再生对比研究
    3.6 小结
第4章 水玻璃砂钝化再生技术研究
    4.1 酯硬化水玻璃砂钝化再生工艺参数的确定
    4.2 酯硬化水玻璃砂钝化再生砂性能研究
    4.3 CO_2硬化水玻璃砂钝化再生工艺参数的确定
    4.4 CO_2硬化水玻璃砂钝化再生砂性能研究
    4.5 钝化再生水玻璃砂与湿法再生砂和干法再生砂的抗拉强度比较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5)双组分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铸造用粘结剂的发展概况
    1.2 CO_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研究进展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4 选题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合成
        2.3.2 粘结剂及型砂性能检测方法
第3章 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合成
    3.1 合成的基本原理
    3.2 合成工艺的确定
        3.2.1 探索性试验一
        3.2.2 探索性试验二
        3.2.3 探索性试验三
    3.3 影响因素
        3.3.1 苯酚与甲醛摩尔比的确定
        3.3.2 催化剂的选择
        3.3.3 苯酚与氢氧化钠摩尔比的确定
        3.3.4 反应时间的确定
        3.3.5 正交试验
        3.3.6 正交试验的验证试验
    3.4 新型CO_2硬化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组成
    3.5 粘结剂的最佳配比的研究
    3.6 有机活性助剂对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
    3.7 酚醛树脂其他性能参数
第4章 酚醛树脂促硬剂的研究
    4.1 促硬剂的探究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促硬机理的分析
        4.3.1 断口形貌
        4.3.2 红外表征
    4.4 其他的工艺性能测试
        4.4.1 CO_2硬化酚醛树脂砂可使用时间的测量
        4.4.2 CO_2气硬树脂砂的发气量
        4.4.3 CO_2硬化树脂砂溃散性的测量
第5章 生产验证及经济性分析
    5.1 生产验证
        5.1.1 混砂制芯方法
        5.1.2 浇注
    5.2 经济性分析
        5.2.1 CO_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成本估算
        5.2.2 从型砂的溃散性角度分析
        5.2.3 从废气及废物处理角度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温芯盒用水玻璃基粘结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温芯盒技术的概述
        1.2.1 温芯盒技术及特点
        1.2.2 温芯盒法的分类
    1.3 铸造无机粘结剂的分类及应用特点
        1.3.1 粘土
        1.3.2 磷酸盐
        1.3.3 水玻璃
    1.4 水玻璃的改性方法及研究概况
        1.4.1 物理改性的发展概况
        1.4.2 化学改性与复合改性的发展概况
    1.5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试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所需材料及主要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2 材料的制备工艺
        2.2.1 水玻璃粘结剂的复合改性工艺
        2.2.2 纳米氧化物与超声处理改性水玻璃工艺
        2.2.3 试样的制备
    2.3 性能检测
        2.3.1 试样热强度的测定
        2.3.2 试样4h和24h强度的测定
        2.3.3 试样残留强度的测定
        2.3.4 型砂可使用时间的测定
        2.3.5 型砂发气量的测定
    2.4 试样组织表征方法
        2.4.1 红外光谱分析
        2.4.2 XRD分析
        2.4.3 SEM及 EDS分析
3 复合改性剂对水玻璃粘结砂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普通水玻璃的粘结性能
    3.3 正交试验设计
    3.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4.1 热强度极差分析
        3.4.2 4h强度极差分析
        3.4.3 24h强度极差分析
        3.4.4 800°C残留强度极差分析
        3.4.5 改性剂成分的确定
    3.5 改性前后试样组织表征分析
        3.5.1 改性前后水玻璃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
        3.5.2 改性试样粘结层的XRD分析
        3.5.3 改性前后试样粘结桥的形貌及能谱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纳米氧化物和超声处理对水玻璃粘结砂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正交试验设计
    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3.1 热强度极差分析
        4.3.2 4h强度极差分析
        4.3.3 24h强度极差分析
        4.3.4 800°C残留强度极差分析
        4.3.5 纳米粉末成分及超声处理时间的确定
    4.4 试样组织表征分析
        4.4.1 改性前后粘结剂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
        4.4.2 改性试样粘结层的XRD分析
        4.4.3 改性试样粘结桥形貌及能谱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溃散剂及硬化工艺的研究
    5.1 引言
    5.2 正交试验设计
    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3.1 热强度极差分析
        5.3.2 4h强度极差分析
        5.3.3 24h强度极差分析
        5.3.4 800°C残留强度极差分析
        5.3.5 溃散剂各成分的确定
    5.4 硬化工艺研究
        5.4.1 芯盒温度对试样强度的影响
        5.4.2 加热时间对试样强度的影响
    5.5 试样组织表征分析及性能检测
        5.5.1 改性试样形貌表征分析
        5.5.2 改性试样粘结桥的成分分析
        5.5.3 型砂的可使用时间
        5.5.4 型砂的发气量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新型石墨陶瓷复合型快速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多孔石墨骨架研究
    2.1 实验与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3 多孔石墨骨架制备工艺参数的选择
    2.4 小结
3 水基莫来石陶瓷浆料制备研究
    3.1 实验与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4 石墨陶瓷复合型制备工艺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过程
    4.2 石墨陶瓷复合型坯体完整性分析
    4.3 石墨陶瓷复合型导热模型研究
    4.4 石墨陶瓷复合浇杯快速制造与浇铸实例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8)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应用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砂型铸造的地位
2 精密组芯造型工艺发展概况
    2.1 组芯造型工艺
    2.2 冷芯盒法组芯造型的发展与应用
3 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应用
    3.1 工艺特点
    3.2 冷凝式热交换器生产中的应用
    3.3 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生产中的应用
    3.4 应用于其它高端铸件
4 精密组芯造型工艺铸造装备的发展
5 冷芯盒精密组芯造型工艺发展展望

(9)大连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说明
        1.3.1 研究方法
        1.3.2 分析工具
    1.4 研究思路
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2.1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概述
    2.2 使用分析工具综述
3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人口因素
        3.1.4 技术因素
    3.2 我国铸造行业发展趋势
    3.3 铸造行业竞争力量分析
        3.3.1 竞争者
        3.3.2 进入者
        3.3.3 替代产品压力
        3.3.4 供方议价能力
        3.3.5 买方议价能力
    3.4 外部环境评价
        3.4.1 可能的机会
        3.4.2 可能的威胁
        3.4.3 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4 内部环境分析
    4.1 企业概述
    4.2 企业资源
        4.2.1 财务资源分析
        4.2.2 设备资源分析
        4.2.3 检验检测资源
        4.2.4 技术资源分析
        4.2.5 客户资源分析
        4.2.6 产品需求分析
        4.2.7 人力资源分析
        4.2.8 企业信息化建设分析
    4.3 企业能力
        4.3.1 生产能力
        4.3.2 研发能力
        4.3.3 质量保证能力
        4.3.4 市场营销能力
    4.4 内部环境评价
        4.4.1 优势
        4.4.2 劣势
        4.4.3 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5 解决方案设计
    5.1 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与可能的机会和威胁
        5.1.1 企业优势
        5.1.2 企业劣势
        5.1.3 可能的机会
        5.1.4 可能的威胁
    5.2 SWOT分析表
    5.3 可选择发展战略方案
        5.3.1 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市场开发战略
        5.3.2 ST战略利用优势、减免威胁稳定发展战略
        5.3.3 WO战略利用机会、规避劣势新产品开发战略
        5.3.4 WT战略规避劣势、减免威胁紧缩型战略
    5.4 发展战略选择
    5.5 发展战略制定
        5.5.1 公司愿景、公司使命、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5.5.2 产品及质量目标
        5.5.3 产能及产值阶段发展目标
    5.6 战略实施
        5.6.1 战略实施计划
6 发展战略实施保证措施
    6.1 提升研发水平
    6.2 关键熔炼、孕育设备升级改造
    6.3 提升机械化生产程度
    6.4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6.5 全面实行绿色生产
    6.6 成本管理的应对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无机粘结剂混制湿态砂在热芯盒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准备与性能测试
    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1.1.1 试验仪器
        1.1.2 试验材料及湿砂混制
        1.1.3 性能检测试样的制备
        1.1.4 应用生产试验壳型砂型的制备
    1.2 砂样性能检测结果与分析
        1.2.1 抗拉强度检测结果与分析
        1.2.2 抗湿性能检测结果与分析
        1.2.3 发气量及湿砂可使用时间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2 壳型砂芯的制备及浇注试验
    2.1 壳型砂芯的制备及质量分析
    2.2 浇注后砂型宏观形貌分析
    2.3 铸件形貌及质量分析
3 砂处理后回用性能测试
4 结论

四、国内外湿型砂再生工艺及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转向节铸造成型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D]. 介璐阳.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无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低碳建模及复合铸型优化设计[D]. 陈安凯. 浙江科技学院, 2020(03)
  • [3]磷酸盐无机覆膜砂研究[D]. 蔡鹏. 湖北工业大学, 2020
  • [4]水玻璃旧砂钝化再生技术研究[D]. 杨宸.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5]双组分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粘结剂的研究[D]. 刘晓宏.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6]温芯盒用水玻璃基粘结剂的研究[D]. 宋国力. 郑州大学, 2020(02)
  • [7]新型石墨陶瓷复合型快速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 孙瑜. 三峡大学, 2020(06)
  • [8]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应用及展望[J]. 乐豹,盛晓波. 铸造技术, 2020(03)
  • [9]大连L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田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10]无机粘结剂混制湿态砂在热芯盒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J]. 程楠,陈群. 铸造技术, 2019(09)

标签:;  ;  ;  ;  ;  

国内外绿砂再生技术及设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