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论文文献综述)
黄燕,李言阔,纪伟涛,许鹏,王志淦[1](2016)在《鄱阳湖区鸟类多样性及保护现状分析》文中认为根据鄱阳湖鸟类研究文献,对鄱阳湖区鸟类记录进行了整理和甄别,发现近年来鄱阳湖区新记录鸟类60种,迄今共记录鸟类352种,隶属17目61科。其中,水鸟6目16科133种,占中国水鸟总数的49%;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受胁鸟类16种,包括极危种白鹤(Grus leucogeranus)和青头潜鸭(Aythya baeri)2种,濒危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和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4种,易危种白枕鹤(Grus vipio)、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和鸿雁(Anser cygnoides)等10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9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9种。在居留型方面,冬候鸟130种,占36.93%;留鸟99种,占28.13%;夏候鸟62种,占17.61%;旅鸟52种,占14.77%;迷鸟9种,占2.56%。在区系方面,古北界种类最多,共有185种,占52.55%;东洋界种类126种,占35.80%;广布种41种,占11.65%。为了保护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鄱阳湖区目前共建立以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区18个,总面积达2 006.18 km2。建议将分布有重要越冬水鸟栖息地的县级自然保护区尽快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一些尚未被纳入保护区体系的重要的越冬湖泊应尽早建立保护小区,从而完善鄱阳湖区水鸟保护与监测网络,构建完整的候鸟保护体系。
唐国华[2](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单继红[3](2013)在《鄱阳湖鸟类多样性、濒危鸟类种群动态及其保护空缺分析》文中提出鄱阳湖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流域面积达16.2×104km2,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世界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为保护越冬候鸟,鄱阳湖区已建立包括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各级自然保护区22处。为全面摸清鄱阳湖区越冬候鸟种类、数量及分布,本研究于1998-2011年开展了每年一次的鄱阳湖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记录分布在鄱阳湖区70多个子湖泊中的水鸟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并结合1982年以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开展的保护区内的水鸟监测数据,分析了鄱阳湖区越冬鸟类多样性和濒危鸟类的种群动态;并结合鄱阳湖区气候变化、土地覆盖类型数据、人口密度数据等,分析了影响鄱阳湖越冬白鹤、东方白鹳、灰鹤、小天鹅等珍稀濒危鸟类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动态的关键因素。此外,木研究又于2009年冬季和2010年夏季,对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开展了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使用逻辑斯蒂方程(Logistic Equation)拟合分析了适用于大尺度鸟类资源调查的最小抽样强度,探索了适用于湿地生态系统鸟类资源调查的抽样强度。进而,在全面掌握鄱阳湖区鸟类分布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候鸟越冬湖泊重要性进行了评估与保护空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在鄱阳湖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利用样线法开展了冬季和夏季的鸟类资源调查,以10%的抽样强度进行样线的系统布设,每条样线长3.2km,单侧宽100-200m,共布设样线38条。记录到鸟类14目43科169种,冬季优势种为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夏季为白鹭(Little Egret)和八哥。结合历史资料,鄱阳湖区鸟类记录累计达338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白鹤(Grus leucogeranus)等10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和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等46种。2、本研究利用逻辑斯蒂(Logistic)方程较好地拟合了鸟类物种数量与抽样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冬季农田生境logistic曲线盛末期拐点值为5.51±0.45,夏季为4.90±0.49,冬季泥滩生境盛末期拐点值为8.27±1.13。这表明,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大尺度鸟类调查中,抽样强度不应低于这些盛末期拐点值,否则很多鸟类物种可能会在调查中被遗漏。沼泽生境的盛末期拐点值显着大于农田生境冬季和夏季的盛末期拐点值。生境异质性可能是影响不同生境最低抽样强度的关键因索之一。3、1998年-2011年鄱阳湖区越冬灰鹤种群平均数量为2335±651只,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为了分析环境因子对灰鹤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木研究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了灰鹤数量变化与气象和生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灰鹤种群数量与丰水期降水量存在显着的负相关(r=-0.399,p=0.036,n=28)。每年冬季灰鹤在鄱阳湖呈聚集型分布,大湖池、大莲子湖、三湖、汉池湖、企湖、珠湖、南湖(共青)、大汉湖等8个湖泊是灰鹤的重点活动区,74.9±5.6%的越冬灰鹤分布在保护区之外。灰鹤的空间分布与滩地面积存在显着的正相关(r=0.387,P=0.005),与农田面积(r=-0.221,P<0.001)、人口密度(r=-0.343,P<0.001)、村庄数量(r=-0.360,P<0.001)、8月份初级生产力(r=-0.297,P<0.001)、11月份初级生产力(r=-0.065,P<0.001)等环境因子存在显着负相关。滩地面积是影响灰鹤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对灰鹤利用频次的空间变化的解释率为15%,与11月份初级生产力共同解释了灰鹤年平均群体数量空间变化的24.6%。3、1998年-2011年鄱阳湖区东方白鹳越冬种群数量年平均值为2305±326只,2004年、2005年、2010年及2011年种群数量均超过目前其全球种群数量的估计值,但存在较大的年际波动。52个湖泊被记录到有东方白鹳活动,分布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达180km。其中,达到全球东方白鹳种群数量1%标准以上的湖泊有38个。每年冬季东方白鹳在鄱阳湖呈聚集型分布,沙湖、大湖池、蚌湖和汉池湖越冬东方白鹳数量最多,被东方白鹳利用频次也最高。各湖泊中东方白鹳的年平均数量与利用频次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小(r=0.274,p=0.049,n=52)。自然保护区涵盖了东方白鹳在鄱阳湖越冬的主要湖泊。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东方白鹳占鄱阳湖区越冬种群总数量的64.9±5.5%,但仍有很多重要的越冬湖泊没有被纳入到保护区范围。4、1998年-201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分布有稳定的小天鹅越冬种群,越冬种群平均数量为53964±8502只,2005年记录到越冬最大种群,数量112514只。大湖池、大汉湖、赛湖、珠湖、汉池湖、企湖等6个湖分布的小天鹅数量最多,年平均数量均超过4000只。从保护区覆盖情况看,有65.9±5.3%的越冬小天鹅分布在保护区之外。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2011年越冬小天鹅数量动态与鄱阳湖年最高水位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r=-0.630,p=0.001,n=25),与秋季十月份平均水位存在显着负相关(r=-0.483,p=0.015,n=25,),与越冬初期十二月平均水位存在显着负相关(r=-0.430,p=0.032,n=25),与丰水期七月份平均水位(r=-0.576,p=0.003,n=25)和八月份平均水位(r=-0.530,p=0.006,n=25)均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年最高水位和12月平均水位是显着的预测因子,这2个因子共同解释了小天鹅种群数量变化的52.4%。5、鄱阳湖区分布有稳定的越冬白鹤种群,种群数量年平均值为3108±849只,2002年冬季达到最大值4004只,从2003年开始鄱阳湖区越冬白鹤数量表现出一定的年际波动,但变化幅度较小。共有46个湖泊被记录到有白鹤活动。其中,达到全球白鹤种群数量1%标准以上的湖泊达25个;白鹤数量接近或超过全球白鹤种群数量的40.0%(即1280只个体)以上的湖泊包括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大汉池、蚌湖和蚕豆湖,以及保护区外的南湖。自然保护区涵盖了越冬白鹤的主要聚集湖泊。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白鹤占鄱阳湖区越冬白鹤种群总数量的66.0±27.3%。保护区外分布的白鹤数量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个体。越冬期当年各月气温与降水量与白鹤种群数量变化没有显着的相关性。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3-2011年冬季越冬白鹤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趋势与与年最高水位(r=-0.389,p=0.037,n=29)、年最低水位(r=-0.414,p=0.026,n=29)、10月份平均水位(r=-0.404,p=0.030,n=29)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与7月平均水位(r=-0.526,p=0.003,n=29,图7.5)、8月份平均水位(r=-0.382,p=0.041,n=29)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但是仅7月份平均水位是显着的预测因子,仅解释了白鹤种群数量变化的27.7%(R2=0.277,df=28,F=10.322,P=0.003)。6、统计1998-2011年冬季白鹤、灰鹤、白头鹤、白枕鹤、小天鹅、东方白鹳在鄱阳湖各湖泊中的出现频次和群体数量,采用模糊赋值法,对湖区80个湖泊进行重要性赋值,确定了区域鸟类多样性热点地区,并根据保护区分布现状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结果显示,得分最高的三个湖泊为蚌湖、大汉湖和大湖池,均分布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在80个湖泊中,70.1%的湖泊被涵盖在自然保护区内,其中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湖泊仅占22.5%,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湖泊占18.8%,县级占28.8%。在重要性排序前30的湖泊中,有12个位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和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即仅40.0%的湖泊被涵盖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陆宇菲[4](2019)在《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湿地与海洋、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圈,是集水、土壤、气候等地理要素与生物要素为一体的环境贡献者。中国湿地资源丰富,孕育了上千种的动植物,其中包括两百多种的鸟禽类,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而辽河口湿地作为我国数量不多的河口湿地,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及当地围湖造田、水产养殖及化工生产等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辽河口湿地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意在从法律角度出发,探究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中存在的法律漏洞,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有针对性的从立法体系、立法内容、法律制度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应对之道。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该篇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及主要想要研究的内容和所用的方法;第二章主要对湿地及辽河口湿地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简述了中国湿地立法进程及辽河口湿地立法及管理现状;第三章从辽河口湿地立法体系、立法内容、法律制度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阻碍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美国、日本、鄱阳湖湿地及七里海湿地的先进经验及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意义;第五章从问题出发探讨了对于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的完善建议。本文中心论题明确,即通过立法手段完善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内容、制度和管理体制,以求改善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郭恢财,李琴,胡斌华,刘颖[5](2016)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湿地是越冬候鸟栖息和觅食的重要场所,是一个过水性湖泊;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大小和空间分布受湿地水位变化的影响非常显着。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关键工程,当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仍存在一定争议且正在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中。该文简要论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概况,分析了水利工程的水位调度过程及其对鄱阳湖2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利工程调度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碟形湖泊等主要候鸟栖息地无影响,对都昌省级候鸟保护区影响较大;工程还将改变涉禽类等水鸟觅食空间、影响通江水体及低水位下部分苔草群系、虉草群落的发育及其生物量。因此,工程调度水位过程应尽可能遵循天然水位消涨过程,确保鄱阳湖候鸟栖息地面积和空间相对稳定,维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协调发展。
刘成林,谭胤静,林联盛,陶海南,谭晦如[6](2011)在《鄱阳湖水位变化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护栖息地,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随水位过程而变化.在分析认定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类中水陆过渡带及其上下摆动区(稀疏草滩区和浅水区)为越冬候鸟主要栖息地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水位的遥感影像资料,经解译定量分析不同水位水陆过渡带面积及其空间分布,从而分析不同水位条件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进而分析研究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地形水位过程候鸟栖息地变化及对候鸟越冬的影响,提出湖泊湿地候鸟栖息地(水陆过渡带)水位过程的自然变化,尤其是湖泊湿地微地形水位过程变化是保证候鸟(尤其是水禽)越冬的重要影响因素.枯水期鄱阳湖水位14.18m(星子站,黄海高程)以上时,水陆过渡带将缩小乃至消失,鄱阳湖湿地作为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功能将丧失.
张娜,李言阔,单继红,涂小斌,张育慧,李跃,汪凌峰,应钦[7](2019)在《鄱阳湖枯水期延长背景下越冬水鸟群落结构、丰富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文中认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候鸟越冬地.本研究于2015和2016年越冬期对鄱阳湖越冬水鸟的群落结构、丰富度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别记录到水鸟494033和388017只,隶属于6目13科68种.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种类最多,其次是鹳形目和鹤形目;从生态型来看,游禽32种,涉禽36种.雁鸭类相对丰富度最高,是鄱阳湖越冬水鸟的优势类群,其次是鸻形目鸟类,而2015和2016年鹤形目鸟类数量仅占当年总数量的2.6%和1.4%.在鄱阳湖湿地的不同区域,越冬水鸟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从空间分布来看,越冬水鸟主要集中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九江湿地和南昌湿地.开展鄱阳湖越冬水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摸清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和种群丰富度现状,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越冬水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罗蔚[8](2014)在《变化环境下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气候变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鄱阳湖的水文情势和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直接影响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和鄱阳湖生态安全。为维护鄱阳湖生态功能及生态安全,进行变化环境下典型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调控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利用近50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了鄱阳湖流域水沙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从流域降雨、用水、水库拦沙、三峡蓄水、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等方面分析引起鄱阳湖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降雨量减少对近10年鄱阳湖出入湖径流量的减少影响显着;水库滞沙是鄱阳湖入湖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出湖沙量变化主要受上游水库群的影响,还有近年湖区采砂的影响。2、基于鄱阳湖入湖总水量的变化分析,应用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研究旱涝急转规律,结果表明:在4~5月与6~7月之间,鄱阳湖在长时期内存在旱转涝和涝转旱的交替循环过程,且进入21世纪以来旱转涝和涝转旱的间隔年份不断缩短,表明鄱阳湖流域“旱涝”和“涝旱”转换越来越频繁。3、鄱阳湖的水文过程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中水位变化是影响其生态系统状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采用CoupModel模型模拟1990-2011年的典型湿地植被呼吸量(碳),然后结合相应时段的鄱阳湖星子站日水位,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鄱阳湖水位的关系。发现当水位大于14m时,总呼吸作用明显变小,持续高水位时,总呼吸作用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鄱阳湖水位较低并且持续时间越长,累计植物呼吸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最大年变幅水位越高,年累计植物呼吸量越小,说明一年内水位变化越剧烈,越不利于湿地植被的生长;最高水位与年累计植物呼吸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最高水位越高时,年累计植物呼吸作用越低。当最高水位越低时,年累计植物呼吸作用越大。年平均水位与年累计植物呼吸量的关系也呈现同样的规律。4、建立了模拟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与典型湿地植被呼吸量(碳)关系的CoupModel-ANN生态水文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探讨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不同调度方案对保护湿地的作用。利用CoupModel-ANN模型进行不同水位方案植被呼吸量的预测,与CoupModel模型模拟的1990-2011年正常年份的植被平均呼吸量进行比较,得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的适宜水位为10-14.5m。
姚斯洋[9](2020)在《基于物元理论的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湿地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上世纪80年代在鄱阳湖发现了世界最大白鹤种群,故鄱阳湖及其越冬候鸟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近十年来,到鄱阳湖越冬的稀有鸟类在30万只以上,其中越冬白鹤(Grus leucogeranus)总数稳定在2000只以上,约占世界现存白鹤总数的九成以上,越冬白枕鹤(Grus vipio)数量每年稳定在2500只以上,约占世界现存白枕鹤总数的五成以上,因此鄱阳湖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且有“候鸟王国”之美称。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后,鄱阳湖出现了枯水期提前和枯水位持续时间延长的现象,这种湿地水文节律的改变使鄱阳湖不同区域洲滩显露提前和显露时间延长,导致部分水鸟赖以为食的特定水生植被衰退,从而使有效的觅食地面积减小。对于此问题江西政府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工程措施——鄱阳湖水利枢纽。然而,鄱阳湖水利枢纽对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影响尚无定量研究。本文以鄱阳湖食块茎鸟类——白鹤、白枕鹤和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的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物元模型结合生态学知识,在ArcGIS平台上搭建了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物元评价模型,生成鄱阳湖在兴建枢纽前的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分布图,而后使用二维水动力模型联合适宜性物元评价模型,生成鄱阳湖在兴建枢纽后的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分布图。选取鄱阳湖典型丰、枯水年,分别探究在不同典型年有拟建枢纽和无拟建枢纽状态下鄱阳湖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的变化,并结合鄱阳湖的实际情况定性、定量地分析了拟建水利枢纽分别在丰、枯水年对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造成的影响。在以下四种情景下评估了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1:枢纽没有运行的丰水年(S1);2:枢纽没有运行的枯水年(S2);3:枢纽运行的丰水年(S3);4:枢纽运行的枯水年(S4)。研究发现:1.鄱阳湖枢纽工程的调度规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水位调度方案对湖泊食块茎鸟类越冬前期栖息产生的影响较小,但是会牺牲一部分适合食块茎鸟类越冬后期栖息的区域;2.枢纽选址处至都昌站的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受鄱阳湖水利枢纽的负面影响最为显着,丰水年,枢纽运行对在各级自然保护区内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而在枯水年,这种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其中,北部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受其负面影响最大,在丰水年,适合食块茎鸟类的面积下降比例30.32%;在枯水年,适合食块茎鸟类的栖息的面积下降比例16.43%。3.枢纽的运行能缓解枯水年湖泊缺水的问题,增加湖泊土壤水含量,使食块茎鸟类更易于觅食,且能增加喜食块茎鸟类的食物丰富度。若能够科学合理地在枯水季进行人为控制湖泊的退水过程,不仅可以解决鄱阳湖枯水期的水压力,还可以在候鸟到来时为其提供更为优越的越冬生境。4.对碟形湖的捕鱼活动—“堑秋湖”的合理管理可以提高食块茎鸟类栖息地的适宜性,并促进人类活动与候鸟栖息地之间的平衡。
魏振华[10](2019)在《鄱阳湖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时空动态和栖息地选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一处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同时也是小天鹅在中国的主要越冬场所。本研究收集了2015-2018年鄱阳湖星子水文站的水位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水位波动趋势。同时,在2015-2018年冬季采用地面同步调查法对鄱阳湖小天鹅种群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水位波动对鄱阳湖小天鹅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2015-2018年小天鹅种群数量呈显着下降(R2=0.907,P=0.048),从2015年的65896只下降到2018的12710只。2015-2018年冬季小天鹅种群数量和12月与次年1月平均水位差值呈显着正相关(r=0.987,P=0.013)。2015-2017年小天鹅种群数量和调查当月平均水位呈显着正相关(r=1.000,P=0.009)。每年冬季小天鹅在鄱阳湖呈聚集型空间分布格局,但并不稳定,小天鹅在各湖泊来回迁飞,水位的波动使得各湖泊能够不断为小天鹅提供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系统覆盖了小天鹅主要的越冬湖泊,65.57±19.25%的小天鹅分布在保护区内。利用3S技术对鄱阳湖区湿地景观进行分类,分析水位波动对湿地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波动,鄱阳湖区湿地景观格局发生巨大改变。草洲和泥滩随着水位的下降而增多(草洲:r=-0.752,P=0.002;泥滩:r=-0.877,P=0.051),水体随着水位的下降而急剧减少(r=0.972,P=0.000)。地势较高,地形复杂的西部和南部湖区,湿地景观随水位的波动变化较为缓慢,而地势较低,地形平缓的东部和北部湖区湿地景观随水位的波动变化较为剧烈。同时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小天鹅进行了跟踪,得到小天鹅的活动位点,通过分析小天鹅活动位点在栖息地不同景观和湖底高程的分布,探究水位波动对小天鹅生境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水位条件下,小天鹅对水体偏好程度较高,水位越低,越偏好水体景观,但并没有显着相关性(r=-0.789,P=0.211)。在7.59 m水位条件下,87.38%的小天鹅活动位点分布在水体景观中。在西部和南部湖区,小天鹅偏好13-15.9 m湖底高程区间,随着水位的下降,小天鹅活动位点的湖底高程也降低,往湖中心移动。
二、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1)鄱阳湖区鸟类多样性及保护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 |
2 数据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鸟类物种多样性 |
3.2 水鸟物种多样性 |
3.3 鸟类珍稀濒危性分析 |
3.4 鸟类区系组成 |
3.5 就地保护现状 |
4 讨论 |
4.1 物种组成 |
4.2 居留型与区系组成 |
4.3 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建议 |
(2)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鄱阳湖鸟类多样性、濒危鸟类种群动态及其保护空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综述 |
1.1 鄱阳湖区鸟类调查研究及珍稀物种资源概况 |
1.1.1 鄱阳湖区鸟类调查研究概况 |
1.1.2 鄱阳湖区珍稀濒危物种概况 |
1.2 气候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
1.3 保护热点和保护空缺分析 |
1.3.1 热点地区分析 |
1.3.2 保护空缺分析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2.1 气候 |
2.2.2 降水 |
2.2.3 蒸发量 |
2.2.4 水位 |
3 鄱阳湖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
3.1 研究地区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线和同步调查地点布设 |
3.2.2 野外调查记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鸟类多样性 |
3.3.2 鸟类优势种 |
3.3.3 鸟类多样性分析 |
3.3.4 抽样强度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鄱阳湖区灰鹤种群数量与分布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水鸟调查 |
4.1.2 环境数据 |
4.2 研究结果 |
4.2.1 种群数量 |
4.2.2 空间分布 |
4.2.3 种群数量变化与气候的相关性 |
4.2.4 数量变化与水位 |
4.2.5 种群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鄱阳湖区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 |
5.1 研究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种群数量 |
5.2.2 空间分布 |
5.2.3 就地保护 |
5.2.4 数量变化与水位的关系 |
5.2.5 数量变化与气候变量的相关性 |
5.2.6 气候与水位对东方白鹳种群数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鄱阳湖小天鹅越冬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种群数量 |
6.2.2 空间分布 |
6.2.3 种群数量变化与气候因素 |
6.2.4 种群数量变化与水位 |
6.2.5 气候与水位对小天鹅种群数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鄱阳湖越冬白鹤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 |
7.1 研究方法 |
7.2 研究结果 |
7.2.1 种群数量 |
7.2.2 空间分布 |
7.2.3 种群数量变化与气候因素 |
7.2.4 数量变化与水位 |
7.2.5 气候与水位对白鹤种群数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鄱阳湖候鸟越冬湖泊重要性评估与保护空缺分析 |
8.1 研究方法 |
8.1.1 代表物种选择 |
8.1.2 热点地区分析 |
8.2 代表物种与保护区分布 |
8.2.1 白鹤 |
8.2.2 东方白鹳 |
8.2.3 灰鹤 |
8.2.4 白头鹤 |
8.2.5 白枕鹤 |
8.2.6 小天鹅 |
8.3 热点分析 |
8.4 保护空缺 |
8.5 讨论 |
8.6 保护管理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概述 |
2.1 湿地内涵 |
2.2 湿地类型 |
2.3 中国湿地立法进程 |
2.4 辽河口湿地基本概况 |
2.5 辽河口湿地立法及管理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3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 |
3.1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 |
3.1.1 辽河口湿地生态缺乏上位法保护 |
3.1.2 地方性法规对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缺乏具体引导 |
3.2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立法内容缺失 |
3.2.1 立法内容中缺乏对水禽的具体保护 |
3.2.2 湿地石油管理工作缺乏立法上的引导 |
3.3 辽河口湿地现有法律制度模糊 |
3.3.1 辽河口湿地权属制度不明确 |
3.3.2 辽河口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欠缺 |
3.3.3 辽河口湿地缺乏相应的公众参与制度 |
3.4 滞后的管理体制阻碍辽河口湿地生态发展 |
3.4.1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
3.4.2 辽河口湿地的管理存在本质上的矛盾 |
3.4.3 现有管理能力与辽河口湿地所需不符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湿地生态保护的经验介绍及借鉴 |
4.1 国外湿地生态保护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 |
4.1.1 美国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分析 |
4.1.2 日本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分析 |
4.1.3 国外湿地生态保护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意义 |
4.2 国内湿地生态保护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 |
4.2.1 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 |
4.2.2 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 |
4.2.3 国内湿地生态保护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意义 |
4.3 本章小结 |
5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 |
5.1 完善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
5.1.1 制定全国性湿地保护法律 |
5.1.2 完善《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 |
5.2 辽河口湿地立法内容的补充建议 |
5.2.1 建议增加水禽及栖息地保护措施 |
5.2.2 建议增加湿地石油环境安全规范 |
5.3 健全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
5.3.1 明确辽河口湿地资源产权制度 |
5.3.2 完善辽河口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
5.3.3 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
5.4 健全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
5.4.1 探索“大环保”背景下湿地管理新模式 |
5.4.2 明确辽河口湿地管理职责划分 |
5.4.3 提高辽河口湿地的管理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鄱阳湖与水利枢纽工程 |
1.1 鄱阳湖区概况 |
1.2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
2 鄱阳湖区自然保护区 |
2.1 概况 |
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 省级自然保护区 |
2.4 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生境 |
3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
3.1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
3.2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省级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
4 结论和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主要建议 |
5 结语 |
(7)鄱阳湖枯水期延长背景下越冬水鸟群落结构、丰富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水鸟调查 |
2.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水鸟种类组成 |
3.2 水鸟丰富度 |
3.3 水鸟多样性空间分异 |
4 讨论 |
4.1 水鸟资源与物种组成 |
4.2 空间分布 |
5 保护建议 |
(8)变化环境下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鄱阳湖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2 经济社会发展对鄱阳湖湿地治理、开发与保护的要求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鄱阳湖研究现状 |
1.2.2 湿地生态水文模型构建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小结 |
2 研究方法 |
2.1 Mann-Kendall检验方法 |
2.2 CoupModel模型 |
2.2.1 水分和热量过程 |
2.2.2 碳和氮的循环 |
2.2.3 模型的输入和输出 |
2.3 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 |
2.4 CoupModel-ANN生态水文模型 |
2.5 小结 |
3 研究区基本情况 |
3.1 鄱阳湖湖区及流域概况 |
3.2 鄱阳湖湿地概况 |
3.2.1 鄱阳湖湿地的主要功能 |
3.2.2 鄱阳湖湿地植被群落组成与生态特征 |
3.3 研究区简介 |
3.3.1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3.3.2 研究区候鸟的迁徙特征 |
3.3.3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位调控模式 |
3.4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
3.5 三峡水库运行蓄水概述 |
3.6 小结 |
4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水文驱动关系分析 |
4.1 鄱阳湖湿地近期枯水年分析 |
4.1.1 近期枯水年对鄱阳湖湿地水位的影响 |
4.1.2 近期枯水水情对鄱阳湖湿地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
4.2 湿地水文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
4.2.1 入出湖径流量分析 |
4.2.2 入出湖泥沙淤积冲刷变化 |
4.2.3 鄱阳湖水位变化 |
4.3 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关系分析 |
4.3.1 降雨及用水对径流的影响 |
4.3.2 水库建设对输沙的影响 |
4.3.3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输沙的影响 |
4.3.4 降雨、用水、泥沙、长江水情对鄱阳湖湿地水位的影响 |
4.4 基于入湖总量变化的旱涝急转分析 |
4.4.1 旱涝急转指数 |
4.4.2 鄱阳湖旱涝急转规律分析 |
4.5 小结 |
5 CoupModel-ANN在鄱阳湖湿地演变模拟中的应用 |
5.1 研究区域及数据处理 |
5.1.1 研究区域 |
5.1.2 数据处理 |
5.2 模型率定与检验 |
5.3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模拟结果 |
5.3.2 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年内、年际变化 |
5.3.3 CoupModel模拟的植物呼吸量 |
5.4 典型植被呼吸作用与水位的关系 |
5.4.1 呼吸作用与日水位的关系 |
5.4.2 累计植物呼吸量与最高水位、年平均水位和水位年变幅的关系 |
5.4.3 不同水位持续时间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
5.5 基于ANN的水位与植物呼吸的关系模拟 |
5.5.1 鄱阳湖水位变化规律 |
5.5.2 水位与植物呼吸关系的模拟 |
5.6 小结 |
6 湿地变化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的响应 |
6.1 不同调度方案对湿地保护的作用 |
6.1.1 调度方案一 |
6.1.2 调度方案二 |
6.1.3 调度方案三 |
6.1.4 调度方案四 |
6.1.5 调度方案五 |
6.2 湿地恢复与保护的适宜水位分析 |
6.2.1 根据调度方案二的水位分析 |
6.2.2 根据时段植被最大呼吸量的水位分析 |
6.2.3 根据累计植被呼吸量的水位分析 |
6.2.4 根据正常年份水位特征的水位分析 |
6.2.5 推荐的适宜水位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基于物元理论的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湿地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1.1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
1.1.2 湿地水鸟生境适宜性评价 |
1.1.3 人类活动下的水鸟生境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水鸟生境适宜性评价 |
1.2.2 闸坝调度下的水鸟生境适宜性评价 |
1.3 鄱阳湖食块茎鸟类地理分布与栖息地需求 |
1.3.1 白鹤越冬习性以及分布 |
1.3.2 白枕鹤越冬习性以及分布 |
1.3.3 小天鹅越冬习性以及分布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物元理论的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评价指标与典型年的选取 |
2.3 评价指标的计算与因子归一化处理 |
2.3.1 二维水动力模型 |
2.3.2 枢纽运行前评价指标的计算 |
2.3.3 枢纽运行后评价指标的计算 |
2.3.4 评价因子归一化处理 |
2.4 适应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2.4.1 物元理论 |
2.4.2 物元的建立 |
2.4.3 确定经典域与值域 |
2.4.4 确定单因子关联度 |
2.4.5 确定个因子权重 |
2.4.6 计算综合关联度 |
2.4.7 确定评价等级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枢纽对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影响评价 |
3.1 枢纽对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单指标评价 |
3.2 枢纽运行前食块茎鸟类综合适宜性分布 |
3.3 枢纽运行后食块茎鸟类适宜性分布 |
3.4 枢纽对食块茎鸟类栖息地综合适宜性影响评价 |
3.4.1 枢纽对研究区域食块茎鸟类适宜性评价 |
3.4.2 枢纽对各级自然保护区食块茎鸟类适宜性评价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结果讨论 |
4.1 当地渔民的捕鱼方式——“堑秋湖” |
4.2 评价结果的比较与校正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鄱阳湖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时空动态和栖息地选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鄱阳湖鸟类研究进展 |
1.2 水位波动对水鸟的影响 |
1.3 3S技术在鄱阳湖水鸟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 |
1.4 小天鹅研究综述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概况 |
2.3 生物资源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小天鹅种群调查和数据处理 |
3.2 水位、数字高程数据的获取 |
3.3 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
3.4 小天鹅野外活动位点和对照样点的获取和分析 |
3.5 其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2015-2018 年鄱阳湖水位波动 |
4.2 2015-2018 年小天鹅的时空动态 |
4.2.1 小天鹅的种群动态 |
4.2.2 小天鹅的空间分布格局 |
4.3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栖息地选择的影响 |
4.3.1 水位波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
4.3.2 小天鹅对栖息地的景观选择 |
4.3.3 小天鹅对栖息地的湖底高程选择 |
5 讨论 |
5.1 鄱阳湖水位波动 |
5.2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时空动态的影响 |
5.2.1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种群动态的影响 |
5.2.2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空间分布的影响 |
5.3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栖息地选择的影响 |
5.3.1 水位波动对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
5.3.2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景观选择的影响 |
5.3.3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湖底高程选择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鄱阳湖区鸟类多样性及保护现状分析[J]. 黄燕,李言阔,纪伟涛,许鹏,王志淦. 湿地科学, 2016(03)
- [2]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3]鄱阳湖鸟类多样性、濒危鸟类种群动态及其保护空缺分析[D]. 单继红.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4]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研究[D]. 陆宇菲.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的影响[J]. 郭恢财,李琴,胡斌华,刘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9)
- [6]鄱阳湖水位变化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J]. 刘成林,谭胤静,林联盛,陶海南,谭晦如. 湖泊科学, 2011(01)
- [7]鄱阳湖枯水期延长背景下越冬水鸟群落结构、丰富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 张娜,李言阔,单继红,涂小斌,张育慧,李跃,汪凌峰,应钦. 湖泊科学, 2019(01)
- [8]变化环境下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D]. 罗蔚. 武汉大学, 2014(06)
- [9]基于物元理论的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湿地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研究[D]. 姚斯洋. 南昌大学, 2020(01)
- [10]鄱阳湖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时空动态和栖息地选择的影响[D]. 魏振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