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在青岛召开理事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开[1](2012)在《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在国外视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促进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交流学术成果,研究电化教育理论,开展学术讨论,电化教育工作者先后成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地域范围的各类学术性机构,开展了多样化的教育技术学术研讨活动。这些学术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了探究电化教育学术机构和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反思与总结出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电化教育学术机构的历史脉络和具体历程,总结出电化教育学术机构的特点、性质和作用以及发展规律,可以为教育信息化参与者、研究者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与电化教育事业提供参考,从而在实际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实效,推动电化教育组织管理的顺利改革,使我国电化教育组织能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是进行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开展协作交流及咨询服务,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以推动电化教育发展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是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学术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纵线,学术机构的发展变革为横线,系统性梳理了学术机构从19世纪20年代初至今的发展历程。根据电化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学术机构自身发展的特点,这段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9世纪20年代初至1935年,学术机构出现萌芽;1936年至1948年初期的发展;1949年至1977年,学术机构在经历了短暂发展后又步入停滞期;1978年至1984年恢复重建;1985年至1998年,学术机构快速发展;1999年至今,学术机构在不断地调整深化中继续繁荣。研究在梳理学术机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发展的特点,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进行案例分析,包括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覆盖面最广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发展受外在的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需求以及内在的教育技术实践范畴的扩展和自身理论深化完善两种动力的推动,其发展模式可简单归结为早期个人提倡和区域性发展的适应模式,政府全面接管和高校专业建设的计划模式,与其他学科深入结合和组织间协作整合的创新模式这三种类型。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发展加强了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系统的完善,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熟,拓宽了电化教育事业的领域。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推广,加强交流协作是促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关键。
王奇[2](1983)在《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在青岛召开理事会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议,经过会员单位山东海洋学院的积极筹备和山东大学(副会长单位)的密切配合,于1983年10月8日至1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安徽大学、厦门大学、杭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江西师范学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等十二个理事单位的代表,理事单位中国科技大学的代表因故缺席。在青岛的会员单位山东海洋学院、青
乔金霞[3](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认为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著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著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焦徽[4](2014)在《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文中认为世界语运动是整个近代中国语言文字改革运动的一部分,而近代语言文字改革运动所反映的又是民族的生存危机。西力东渐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奇变”,屡战屡败,丧权辱国,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困境,从各个角度思谋挽救之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也在被检讨之列,因而使汉字呈现出危机局面。这种情况从晚清时期就开始了。汉字的合理性被怀疑,主要与“开民智”应对列强入侵的思潮有关。甲午战争“大中国”惨败于学习西方有成的东方“小日本”,这一结局带给中国十人强烈刺激,他们痛定思痛,要求中国改弦易辙,以日本为样板,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都向西方学习。而学习西方,既要开官智,也要开民智,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认识到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民族的处境,接受新知识。只有民智大开,国家才能富强,这一认识成为当时先进士人的共识。为何西人皆能读书识字,而中国人识字者少呢?他们发现各自文字的难易程度不同。西文结构简单,而且语文合一容易掌握;反之,中国的汉字则笔画复杂,且中国文字与语言离。他们认为汉字的艰深难学难认影响了国人教育的普及、民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军事的战斗力。在这些人士看来,若要中国人识字通文,对汉字进行改革就势在必行了。他们开始纷纷表达汉字改革的主张。其中最激进的文字改革意见,就是废除汉字,以西方世界最新出现的世界语取而代之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世界语运动在中国兴起。不过这一思潮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有不同的特征。大致来说,在晚清时期,世界语在中国有初步的传播。世界语学校、世界语学社、世界语学会等团体组织在各地建立,世界语书籍、刊物随之在各地发行,世界语被认为是简单易学的新兴语言,而且价值中立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类共用。当时的鼓吹世界语的人士,一方面将世界语与文化革新联系起来,以之着力推进“新学”;另一方面也将世界语运动作为无政府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可谓文化功能与政治功能兼具,而皆为尝试性的阶段。到了民国前期,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世界语运动得到较大发展,而且呈现出主要与文化运动相激荡的特点。民国初年的中国,旧秩序废除,新秩序却未建构起来,思想界出现一种反思潮,认为文化问题没解决是政治问题难解决的根源,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革除固有传统文化,包括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这就为世界语运动新的高潮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早期政治和文化宗旨兼备的世界语运动朝向突出文化性的方向发展。新文化运动之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入政治革命时期。世界语中立的世界主义受到较大挑战,世界语者在坚持超然而普遍的世界和平理想,还是转而为特定党派价值服务之间纠结徘徊。而与此同时,中国世界语者也在思考受到国内战争影响而滑入低潮的世界语运动如何继续发展。国民政府建立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世界语者提出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的口号,使世界语运动跟中国的救亡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世界语运动在调适自己与中国社会之关系并服务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其特有的政治文化面相。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及其后国共之间内战的进行,世界语运动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但仍不绝如缕,在世界语者顽强坚持下勉力推动。从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开展情形来看,世界语在中国与在世界其他国家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面对急切希望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历史环境,中国世界语运动调适自身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并服务于近代中国社会,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特定文化运动和特定政治运动结合起来,呈现的更多是超越语言本身的社会面相。
罗辉[5](2017)在《从国防安全到全球视野:二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和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外语能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或对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人们需要加强沟通共同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和移民语言资源。外语教育政策对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和贸易发展,以及用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式解决全球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考察二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轨迹,着眼于四个主要历史时期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梳理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脉络,把握政策发展的脉络、规律与特征;采用文献研究法阐释和分析政策文本,以了解政策的具体目标、要求和实施手段,并从实施数据中找出外语教育政策发展中的偏颇和不足。根据斯图亚特·内格尔、孙绵涛和威廉·N·邓恩的教育政策分析理论,作者提出了分析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四个框架,即政策背景和问题、政策形成过程、政策文本和政策执行及效果。同时,以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时间维度为出发点,以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为历史背景,分析不同政策发展阶段的动因,探究影响政策形成的内外因素,解读重要的政策文本,分析政策对外语教育发展的影响。本研究由八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二章追溯了二战前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和外语教育的发展;第三至第六章按照时间维度,对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外语教育政策的形成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文本和政策执行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第七章阐述了影响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利益相关因素;第八章总结了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不足及其启示。具体而言:第二章对二战前美国外语教育发展的背景及隐性外语教育政策进行考察,阐述了隐性外语教育政策对外语教育的影响,分析了隐性外语教育政策的具体模式和内涵,为理解二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奠定基础。美国教育的发展也是一部北美移民发展的历史。从北美殖民地到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外语教育都不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要迫切考虑的问题,因而也没有制定指导外语教育发展的政策。第三章研究以国防安全为目的的外语教育政策(二战后至60年代初)。二战中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让美国开始着手培养军队需要的外语人才。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成功,让美国意识到语言、科技和数学的重要性,而语言对国家安全尤其重要。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第一次将国家安全与外语教育联系起来,同时也扩大了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控制权。1961年美国开始实施《富布赖特—海斯法案》,以促进美国外语教育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第四章研究多元文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60年代初至70年代)。战后移民浪潮既给美国带来了多元文化,也带来了社会问题。为促进教育公平,巩固统一的国家,1968年出台的《双语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支持少数族裔语言、文化和传统的教育,但其实质是要同化少数族裔及原住民印第安人。第五章研究基于标准的外语教育政策(80年代至90年代)。80年代,世界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美国学生在国际上的不佳表现引起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都提出要制定教育标准。1996年出台的《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开启了美国全面教育改革的序幕,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外语教育标准进行规范,提出了著名的“5C”外语学习标准。第六章研究基于全球视野的外语教育政策(“911”事件至当前)。“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意识到武力不是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的唯一手段,开始重视“关键语言”的教育。《全国语言大会白皮书》和《国家安全语言计划》提出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美国公民,使其具有全球知识和全球能力,为美国的经济贸易和国家安全等国家利益服务。其实质是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并传播美国所谓的民主价值观。第七章对影响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不同主体在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它们各自的利益追求。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政策制定的核心动因。民众需求是政策制定的内部动力,政府与其下属机构及教育组织是外语教育政策出台的直接推动者。而协会组织、利益团体、企业、媒体等都或多或少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八章通过对二战后美国各历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反思,找出其政策发展规律,指出政策及其制定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启示。美国外语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繁荣与低谷,外语教育政策受到“唯英语”运动和反双语教育思想的影响。但美国外语教育对于促进美国外语教育的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保持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传播了美国的文化价值和美国式的民主。结语部分总结了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四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及不足,提出我国应该加强外语教育规划,重视外语战略语种发展,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维度构建国家的外语教育战略和政策。
段爱峰[6](2016)在《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发端于美国。自20世纪初视觉教学兴起至今,教育技术在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领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近百年的历程中,美国教育技术始终走在全球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不但持续拓展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实践领域,同时也孕育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技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不断丰富的教育技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一方面是美国教育技术实践发展的产物和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巩固和提升美国教育技术在全球领先地位的重要推动因素。美国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发端有其特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近代欧洲直观教学理论的产生和传播为美国视听教学理论的孕育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土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为教育技术领域在美国的诞生创设了实践背景,而桑代克的科学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学思想则成为美国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直接启蒙;20世纪20年代,视听教学理论作为直观教学思想的延续应运而生,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是这一时期教育技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二战后,传播学、心理学、一般系统论的引入,使视听教学领域摆脱了媒体为中心的导向,促成美国教育技术思想观念从视听媒体观向教学系统观转变,形成了“视听传播”的领域定义与理论体系,在加涅、巴纳锡等学者的努力下,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逐步成熟,成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科学这一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形成与发展,教育技术领域成为学习科学与信息技术交汇融合的重要领域,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学习科学改变了传统学习观,信息技术能够为深层学习创设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转变了传统媒体技术观,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研究方法也发生了新的转向。美国教育技术观念与思想的变革是该领域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与美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系统思想是教育技术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的基础和基本方法论。在学习理论不断深入影响下,教育技术思想从技术控制学习者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中心论逐步转向为学习者自我控制技术分享教学信息的学习环境建构论。奉行开放的态度、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的应用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韩博文[7](2017)在《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外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对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较为滞后。鉴于此,笔者致力于讨论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实验法对国内外翻译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教学原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大纲、专业测试与评估等问题。本文在对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提高母语水平及修养、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打开院系壁垒的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结合俄语翻译硕士培养目标,指出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还有待完善:使用现代化翻译辅助软件、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的作用、俄语翻译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的增设及建立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考虑我国翻译专业的教学需求,本文对翻译、翻译专业、翻译学、教学翻译、翻译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利用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探讨了翻译专业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将其拆分成四个方面的分力:即策略能力、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和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翻译专业教学列举了不同类别的教学方法,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自己合理化建议。结合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经验和我国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如何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在测试与评估方面,论述了测试的分类以及影响测试的客观因素,从对学生的评估、对课程的评估、翻译专业的社会评估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教学评估问题并介绍了五种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和五种文体的俄汉翻译要点。本文论述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各环节因素,阐明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新兴专业的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魏清光[8](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及其对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和深刻的认识。虽有诸多的努力,但这些努力只是临时性的应对,鲜有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系统地思考、研究这方面的功能。我国目前的翻译研究,由于对翻译活动社会属性的忽视或者很大程度上的认识不足,影响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现实社会中的很多翻译问题没有在翻译研究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系统的分析、思考。本研究由文本世界进入生活世界,视翻译活动为整个社会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翻译活动的发展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深入考察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系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翻译问题。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本文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与数据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文献法、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相结合,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为研究对象,部分环节以世界其他国家的方针、策略作参照,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思考,揭示问题背后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不合理环节或因素,提出相应合理的、科学性的建议,并在理论上进行深度的分析和阐释。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借鉴、反思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视角,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特点,对翻译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进行系统思考,揭示各要素在翻译活动社会运行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系统思维原理构建翻译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为丰富翻译学理论提供有参考意义的学术探讨。在实践层面上,运用所构建的运行机制框架,系统思考当前运行机制下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和思路,构建、设计、选择和优化翻译活动的各种运行机制,目的是促进翻译活动健康运行,从而达到最佳发展效能,实现翻译活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研究成果体现政策研究的特色,可以为翻译活动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方案,也能够积极参与翻译组织各方面的建设。在“翻译运行整体规划”方面,我们提出避免翻译运行市场失灵的对策和思路:政府应对翻译出版物加以宏观调控;加强非盈利性机构建设,以对翻译组织的趋利行为进行矫正;发展各种文学共同体,引领读者进入高层次的阅读空间,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引进的外国文化成果。在“翻译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方面,我们通过分析出版社和翻译公司翻译运行中的关键控制点,构建了面向出版社和翻译公司的翻译运行控制管理流程,以期增加运行效益,实现翻译质量的提升。在“译者职业道德约束机制构建”方面,我们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密集的社会网络有助于非正式制度的执行”这一原理,从学理上提出将各级翻译协会改造为封闭的组织网络,对从业译者采取强制性注册入会的制度,以密集的社会网络来维系和支持翻译质量国家标准的有效执行,从而克服译德失范造成的翻译质量问题。在“中国图书‘走出去’运行机制优化”方面,我们在指出目前执行机构对中国图书“走出去”运作的不合理之处之后,对法国、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文化政策和版权贸易方面进行了评估,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采取不同的资助方针和力度。我们根据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的互动关系,指出我国出版界在现有的“走出去”路径之外,还可以沿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开发新的、更多的版权贸易国或地区,以扩大中国文化的覆盖面。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方面,我们认为唯学科意识限制了合格翻译人才的培养,应突破目前外语院系、翻译专业的学科边界,以专业为主导,把翻译人才的培养置于各相关学科专业之中,以翻译核心课程架构嵌入各相关专业,采取复合式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论文共分六章,每章的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为绪论。我们在指出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性研究相对滞后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既嵌入翻译活动的社会性研究这一中心议题之中,又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实际状况,以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心问题展开研究。第二章为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要素分析。我们从分析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各要素出发,对翻译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进行系统思考,并构建翻译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框架,以此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翻译活动发展的社会动因(第三章);揭示翻译运行中不合理的环节和要素(第四章);调整、设计、构建、优化翻译活动的现有运行机制(第五、第六章)。第三章为翻译活动发展的社会动因分析。我们对1978年至2007年我国从国外引进并翻译出版的图书书目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运用详实的数据从共时和历时层面,在国际、国内、译本生产、译本接受等四个空间考察各种社会动力因素对我国翻译活动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在国际层面上,经济因素是影响外国文本进入我国的主要动因,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带动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了文本的跨国流动;我国特定时期与来源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依附在外国文本之上的强大文化资本也是促进文本跨国流动的动因;促进韩国文本向我国大量流动的动因是二十一世纪初韩国的对外文化战略。在国内层面上,我国对外国文本的引进受国家行政性安排、政府部门的干预、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文化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推动。在译本生产层面,改革开放之初,译者社会责任感较强,引进、翻译了大批高质量的作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译者的自主性相对增强,译者的个人喜好成就了一批外国经典文学翻译作品的面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经济利益因素成为多数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或拒绝从事翻译活动的主要动因,结果导致翻译质量下滑。在译本接受层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变国家和社会面貌、改善个人地位的美好愿望是人们阅读西方翻译著作的动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功利化的阅读需求推动了出版界对这类文本的大量引进;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成为人们阅读畅销书的动因。这部分的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亦具有启示意义。第四章为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我们运用资料统计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文献阅读等方法,对我国目前翻译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检讨,并揭示问题背后翻译运行的不合理环节和要素,为接下来系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准备。在文学翻译活动方面,通过资料统计分析、文献阅读分析,发现:己过版权保护期的外国文学名著重复翻译出版泛滥、翻译侵权现象严重、翻译作品文学性差、出版社哄抬版税、译者责任心下降等,这些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主要为市场失灵,规划、调控机制缺失;非盈利机构的辅助矫正功能缺失;文学共同体的引领功能缺失;翻译出版企业差异化经营方针缺失;社会环境对译者的激励不充分;著作权法律意识淡漠:监管机制不健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翻译出版流程控制环节薄弱;社会环境对译者的职业道德约束较弱。在非文学翻译活动方面,通过对33种非文学翻译出版物的抽样调查,发现:翻译出版物存在专名翻译错误、语言知识错误、专业知识性错误以及句法理解或转换方面等方面的较严重错误,这些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主要有翻译出版流程控制环节薄弱;译者翻译能力欠佳,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译者责任心下降,社会环境对译者的职业道德约束较弱;监管机制不健全。这也说明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对现实生活中翻译质量问题的无视。在翻译服务产业方面,结合对214家翻译公司的问卷调查和一家大型翻译公司由盛而衰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翻译公司在专业化管理与服务、服务能力、译者翻译能力、价格竞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监管缺失;流程控制不到位;行业不规范等。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翻译活动功能的发挥,为了保障翻译活动运行有序、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套和谐的运行机制来维系。第五章为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优化策略研究。我们结合现阶段我国翻译活动的特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紧迫性,运用第二章所构建的分析框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机制问题进行思考:翻译运行的整体规划、翻译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译者职业道德约束机制构建、中国图书“走出去”运行机制优化。我们以文学翻译活动、学术翻译活动为主,兼顾翻译服务产业,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整体规划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促进翻译活动的良性发展。翻译产品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翻译生产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政府相关部门应加以必要的干预。对文化产品的引进应该有清晰而明确的整体性规划。对一些极具文化、学术价值但翻译难度又很大的外国图书,政府应有计划地予以资助。新形势下,应重视面向广大读者的文学共同体建设,引领读者积极向上的阅读趣味,更好地消化、吸收文学翻译出版物的内容。非盈利性组织在保护翻译生产活动的文化性、精神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须加强行业性组织建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翻译生产系统的外部要素与内部生产要素和谐互动才能保证翻译活动的良性运行。质量是翻译生产的核心,只有翻译质量得到保证,才能较好地实现翻译活动的社会效益。针对图书翻译活动,我们以译者和编辑为关键控制要素,设计了图书翻译同期控制管理流程;针对翻译服务,我们以译员、项目经理和审校为关键控制要素,设计了面向翻译公司的翻译运行控制管理流程,以实现翻译质量的提升。译者责任心不强、译德失范是造成翻译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上维持社会秩序的内化规范被打破,低流动性的乡土社会网络不复存在,导致人的自律性大大减弱、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而我国关于翻译活动的正式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国家部门负责管理翻译,对翻译标准缺乏正式的法律制度约束。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重塑译者的社会责任和尽职尽责的翻译态度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依据社会网络理论,密集的人际网络有维持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我国己经出台了翻译服务规范和译文质量要求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为非强制性标准,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目前,中国译协和各省市译协对会员都是采取自愿入会和离会方式,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不能把所有译者纳入译协的网络控制范围,网络密度低。有必要效仿我国一些体育协会的做法,对从事翻译活动者采取强制性注册入会的方式,将各级译协改造为封闭的网络系统。这样,对译者职业道德的约束就实现了非正式制度与密集的社会网络控制的有机统一,翻译质量从而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近年来,中国图书“走出去”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通过研读相关政策文件和媒体报道,我们发现相关执行机构不能以理性的态度客观地对待我国的版权逆差,急于求成、贪大求量,确定项目资助之后留给译者的时间极其有限。翻译时间紧迫,翻译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中国文化的表达就会打折扣。中国图书“走出去”在加强增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质的提升。目前“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对中国图书“走出去”扶持和资助是粗放型的,对输出国没有科学的评估机制。为了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有效地使用国家的经济资源,应对资助合理规划,对世界不同地域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科学的评估,针对不同的评估级别,调整资助配置,在推广的力度、重心以及资助额度方面区别性对待。我们通过对法国和加拿大两国文化政策的分析,认为对既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又采取文化保护政策的国家,可以暂时不投入大量的推广力量和资金,但对向我国申请版权贸易资助的项目,可大力资助。通过对德国出版环境的分析,我们认为对那些对我国图书持审慎态度的国家,可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积极培育图书出版中介或寻找国外成熟的、有图书推广经验的出版商以合作的方式或资助推广费的形式大力推广中国图书,争取输入国对我国图书的认同或认可。对美国、英国、日本等经济强国,虽然目前我国文化竞争力与这些国家相比还处于劣势,但它们是我国文化输出的最大潜在市场。应对中国图书进入这些国家加大资助的力度和额度。中国图书进入了这些经济强国,就可以较顺利地、迂回地进入其他国家。目前中国图书“走出去”只是顺应了“引进来”的路径,忽视了中国经济对外交流的路径。经济交流会带动文化的交流。我国年度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这些国家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便捷路径。有了中国投资企业直接经济投资的前期铺垫,中国图书走向这些地域遇到的障碍会相对较少,对这些国家的图书市场开发会就相对较容易,实现图书贸易顺差的可能性就大。等这些国家的图书市场开发成熟之后,再往其周边国家或地区辐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我国文化的全球覆盖范围,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就会慢慢显现。第六章为优化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我们主要探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在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中,译者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译者如果翻译能力低下,即使各种机制都运行良好,也不能保证翻译产品的优秀品质。因此,翻译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我国当前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局限在外语学院的翻译系或外语专业,学科的边界妨碍了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翻译既需要语言知识、翻译知识,更需要专业知识。对翻译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突破学科界限,以各相关专业为主导,将翻译核心课程构架嵌入各相关专业之中,进行跨学科复合式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大力培养各种小语种翻译人才,通过多语种语言来传播中国话语,扩大中国文化的覆盖面,增强中国文化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实力,维护自身的文化安全。翻译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翻译教学模式,我们以语义和语用为核心,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构建了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语义-语用”翻译教学模式。在翻译公司,翻译技能是一种隐性知识,增加译员的隐性知识、提高其翻译技能是翻译公司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由于隐性知识的缺乏具体的表现形态,翻译公司应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不同层次译员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意愿。这也是翻译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我国翻译活动现有的主体框架下,我们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在社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较严重问题,就优化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进行了系统思考。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与富有效率的翻译活动微观运行机制相结合,才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翻译活动运行体系,我国翻译活动才能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理论研究要与时偕行,要随着国家、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洞察翻译运行的发展趋势,及时对不合理的运行环节或要素做出调整或优化。
何高大[9](1998)在《迈向21世纪的《外语电化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了外语电教信息技术手段和现代化,有了外语电教理论学习与研究的“高速公路”,我们就有可能免除由于资料检索不便所带来的种种烦恼。《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的努力,为我们迈向21世纪的外语电教提供了强大的武器
黄斌[10](2015)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亟待商榷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内蒙古师范大学阿伦娜老师编纂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1、12期。文章针对年表中的几点瑕疵,从"时间"、"高校"、"人物"、"期刊"等四个维度略陈管见,希望与教育技术界同行商榷。
二、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在青岛召开理事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在青岛召开理事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研究 |
1.3.2 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概述 |
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界定 |
2.1.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概念、性质与职责 |
2.1.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类型 |
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界定 |
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历程 |
3.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阶段划分 |
3.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沿革 |
3.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萌芽阶段(19 世纪 20 年代初——1935) |
3.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初期发展(1936——1948) |
3.2.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短暂发展(1949——1977) |
3.2.4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恢复重建(1978——1984) |
3.2.5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快速发展(1985——1998) |
3.2.6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调整深化(1999 至今) |
3.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特点 |
3.3.1 整合深化,逐步繁荣 |
3.3.2 继往开来,传承创新 |
3.3.3 实践应用,多元融合 |
4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典型案例 |
4.1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4.2 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 |
4.3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
5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反思与启示 |
5.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动力和模式 |
5.1.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动力 |
5.1.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三种模式 |
5.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反思 |
5.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加强了组织机构的完善 |
5.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熟 |
5.2.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拓宽了电化教育事业的领域 |
5.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启示 |
5.3.1 与时俱进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客观要求 |
5.3.2 创新推广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持久动力 |
5.3.3 交流协作是促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关键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著作类 |
论文类 |
网络资源 |
附录 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大事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著作的翻译 |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著:《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著:《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
第二节 论文与专著: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
一、电影教育研究 |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
一、专业学会 |
二、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汉字危机的出现 |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下的汉字改革呼声 |
一、汉字面临的危机 |
二、汉字改革的不同声音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有限参与 |
第三节 导致清末汉字改革动议出现的因素 |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世界语运动 |
第一节 世界语及世界语主义 |
一、世界语 |
二、世界语主义 |
第二节 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出现 |
一、世界语进入中国的途径及分期 |
二、中国知识界对世界语的认识 |
三、世界语的早期传播 |
四、《新世纪》之废汉字“径用万国新语”主张 |
五、早期舆论关于世界语与教育之关系的认识 |
第三章 民国早期的世界语运动 |
第一节 《新青年》之废汉字用Esperanto主张 |
第二节 世界语运动的实际开展 |
一、世界语运动的开展情况 |
二、世界语加入学校课程案及世界语联合大会的召开 |
三、书籍刊物的发行 |
第三节 世界语与新文化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世界语运动 |
第一节 世界语运动的发展 |
一、世界语运动组织的现状 |
二、世界语运动发展走向之思考 |
第二节 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 |
一、三民主义与世界语运动 |
二、为中国之“解放”而用世界语 |
三、共产主义与世界语运动 |
结语 |
一、中国世界语运动与世界同步 |
二、中国世界语运动与世不同 |
三、中国世界语运动趋向常态化 |
附录 |
附录一 世界语学社规则 |
附录二 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校则 |
附录三 广州东山世界语学会简章 |
附录四 汉口世界语学会章程 |
附录五 云南省世界语学会章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从国防安全到全球视野:二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语言政策研究 |
二、美国语言政策及外语教育政策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评析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政策、公共政策与教育政策 |
二、语言政策与外语教育政策 |
第五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标 |
第六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七节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二章 二战前美国外语教育政策追溯 |
第一节 外语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移民与早期教育的发展 |
二、政府教育权力逐渐扩大 |
第二节 外语教育的缓慢演进 |
一、自由发展的外语教育 |
二、英语与其他语言的博弈 |
第三节 隐性外语教育政策 |
一、宗教与外语教育 |
二、语言同化初现端倪 |
三、隐性外语教育政策评析 |
第三章 国防安全视域下的外语教育政策(二战后到60年代初) |
第一节 外语教育政策背景 |
一、学校教育改革之争 |
二、外语、数学和科学并重的课程改革 |
第二节 外语教育的初次繁荣 |
一、“生活适应”与外语教育 |
二、西班牙语的崛起 |
三、国防安全意识在外语教育中的初现 |
第三节 基于国防安全的外语教育政策 |
一、《富布赖特-海斯法案》与《国防教育法》 |
二、基于国防安全视角的外语教育政策评析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育政策(60 年代至70 年代) |
第一节 外语教育政策的背景 |
一、民权运动和反贫困运动 |
二、多元文化理念的兴起 |
第二节 外语教育发展的衰微 |
一、外语选修人数之变 |
二、外语教学法之争 |
第三节 基于多元文化的外语教育政策 |
一、《双语教育法》 |
二、基于多元文化的外语教育政策评析 |
第五章 国家处于危机中的外语教育政策(80 年代至90 年代) |
第一节 外语教育政策的背景 |
一、全球化与教育改革 |
二、教育标准化的开端 |
第二节 外语教育的复苏与发展 |
一、《国家处于危机中》报告 |
二、外语语种的发展变化 |
第三节 基于标准的外语教育政策 |
一、《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
二、基于标准的外语教育政策评析 |
第六章 全球视野下的外语教育政策(“911”事件到至今) |
第一节 外语教育政策的背景 |
一、布什的教育遗产 |
二、奥巴马的教育蓝图 |
第二节 外语教育方兴未艾 |
一、“911”事件后的外语教育 |
二、“关键语言战略”的制定 |
第三节 基于全球视野的外语教育政策 |
一、《全国语言大会白皮书》与《国家安全语言计划》 |
二、基于全球视野的外语教育政策评析 |
第七章 战后影响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利益相关者 |
第一节 政府及其机构:政策制定的主导者 |
一、联邦政府及其机构 |
二、州政府及其机构 |
第二节 利益集团与大众传媒:政策制定的推动者 |
一、利益集团 |
二、大众传媒 |
第三节 公民:自身利益的维护者 |
一、学生与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教师与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 |
三、家长与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八章 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 |
第一节 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规律 |
一、外部环境对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有重大影响 |
二、多方合作是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三、国家利益是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核心追求 |
四、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推动了外语教育的新发展 |
第二节 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不足 |
一、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
二、移民语言资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三、培养外语教师的政策成效有限 |
四、缺乏提高学生选修率的有效措施 |
第三节 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重视发展公民的外语能力和全球能力 |
二、增强外语教育为国家安全服务的认识 |
三、外语教育政策应有长远规划和连续性 |
四、政策制定需要多机构和多部门的合作 |
五、唤起民众学习和运用外语的自觉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战后美国重要的外语教育(政策)活动 |
附录二 :战后美国重要的外语教育政策、报告及项目 |
附录三 :与外语教育政策相关的机构 |
附录四 :与外语教育政策相关的术语 |
附录五 :外语教育政策文本节选 |
附录六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性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章 教学的科学与技术:美国教育技术思想渊源与发端 |
1.1 美国教育技术思想渊源 |
1.1.1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思想 |
1.1.2 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心理化思想 |
1.1.3 赫尔巴特的教学法 |
1.2 美国教育技术学术思想的奠基与发端 |
1.2.1 桑代克与教学科学化 |
1.2.2 杜威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媒体的力量: 视听教学思想 |
2.1 视听教学理论的形成背景 |
2.1.1 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
2.1.2 视听教育运动的兴起 |
2.2 视听教学思想的内容与发展 |
2.2.1 视觉教学思想——具体-抽象的连续体 |
2.2.2 视听教学思想——经验之塔理论 |
2.2.3 视听媒体与教学的整合 |
2.3 视听教育思想代表人物 |
2.3.1 威瑞特·查特斯:教育工程学 |
2.3.2 埃德加·戴尔:视听教育思想代言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视角:教育技术系统思想 |
3.1 教学系统思想的形成背景 |
3.1.1 传播理论的兴起与引入 |
3.1.2 行为科学的蓬勃发展 |
3.1.3 系统科学的发展 |
3.1.4 视听教学面临的困境 |
3.2 教育技术系统思想的内容与发展 |
3.2.1 视听传播——系统理念与学习、传播的结合 |
3.2.2 系统方法与“技术观”的发展 |
3.2.3 教学系统开发(设计)模型 |
3.2.4 教学设计与开发的系统观 |
3.3 教学系统思想的代表人物 |
3.3.1 詹姆斯·芬恩:教学系统思想的发端 |
3.3.2 罗伯特·加涅:为了学习而设计 |
3.3.3 贝拉·巴纳锡:教育系统综合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合与发展:学习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
4.1 学习科学理念形成的背景 |
4.1.1 信息技术带来教育革新的契机 |
4.1.2 学习研究的深入与学习科学的诞生 |
4.2 教育技术视野中的学习科学理念 |
4.2.1 学习科学视野下的技术观 |
4.2.2 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的转向 |
4.2.3 研究取向的变革——基于设计的研究 |
4.3 教育技术的学习科学思想代表人物——戴维·乔纳森 |
4.3.1 戴维·乔纳森学术生平 |
4.3.2 乔纳森教育技术学术思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国内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国外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二节 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及意义 |
一、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 |
二、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意义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
一、著作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二、期刊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
一、国外翻译理论文献述评 |
二、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评述 |
第三节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研究建议 |
一、加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 |
二、重视翻译教学理论的研究 |
三、推动外部学术活动的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翻译专业能力培养 |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相关概念分析 |
一、翻译基础体系论 |
二、翻译专业的概念界定 |
三、翻译学的基础体系论 |
第二节 翻译能力的培养 |
一、策略能力 |
二、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 |
三、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 |
四、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一节 翻译专业课程特点 |
一、课程的定义 |
二、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
第二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成立 |
二、俄语翻译专业培养目标 |
三、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
一、俄语口译翻译硕士专业简介 |
二、俄语翻译硕士口译课程特点 |
第四节 浅析俄语本科翻译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改革 |
一、国内外翻译专业课程要求 |
二、提高母语水平及汉语素养 |
三、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
四、打开院系壁垒,跨专业课程共享 |
第五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与硕士课程比较 |
一、本科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
二、研究生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
三、对翻译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任务 |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 |
一、本科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 |
二、口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
三、笔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 |
一、模式1:将翻译作为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
二、模式2:将翻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大纲的设置 |
一、第一阶段:以翻译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计划 |
二、第二阶段:以语篇内容为基础,翻译为本的教学计划 |
第四节 俄语翻译专业测试与评估 |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测试 |
二、俄语翻译专业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及教学原则 |
第一节 俄汉语词翻译技巧 |
一、俄语成语的翻译 |
二、数字的翻译 |
三、形动词短语和который连接的定语从属句的翻译 |
四、俄语中常用虚词的翻译 |
五、副动词短语的译法 |
第二节 俄汉文体翻译技巧 |
一、科技文体的翻译要点 |
二、新闻文体的翻译要点 |
三、公文文体的翻译要点 |
四、政论文体的翻译要点 |
五、经贸文体的翻译要点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及建议 |
一、俄语翻译专业教学原则 |
二、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 高校翻译专业教师情况调查表 |
表二 高校翻译专业学生调查表 |
表三 翻译(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
表四 高等学校(含民办)俄语教学情况统计信息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要素分析 |
第一节 翻译活动的动力与制约 |
第二节 翻译活动的目标与保障 |
第三节 翻译活动的策略与决策 |
第四节 翻译组织资源配置 |
第五节 译者的动力激发 |
第六节 翻译活动的过程控制 |
第七节 翻译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构建 |
第三章 翻译活动发展的社会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文本流动的国际空间动因分析 |
第二节 文本流动的国内空间动因分析 |
第三节 译本生产的动因分析 |
第四节 译本接受的动因分析 |
第四章 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文学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 |
第二节 非文学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 |
第三节 翻译服务产业社会运行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整体规划 |
第二节 翻译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 |
第三节 译者职业道德约束机制构建 |
第四节 中国图书“走出去”运行机制优化 |
第六章 优化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
第一节 新形势下重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 |
第二节 “语义-语用”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三节 译员隐性知识传递和共享 |
结语:我国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战略性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亟待商榷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 间 |
(一)商务印书馆 |
(二)中央广播电台 |
(三)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 |
(四)参观教具展览和考察电化教育 |
(五)电化教育展览会 |
(六)全国幻灯教学汇报会 |
(七)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 |
(八)中国电化教育协会 |
(九)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 |
(十)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
(十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
二、高 校 |
(一)金陵大学 |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
(三)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四)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
(五)浙江师范大学 |
(六)西北师范大学 |
三、人 物 |
(一)谷剑尘 |
(二)廖泰初 |
(三)辛显铭 |
四、期 刊 |
五、结 语 |
四、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在青岛召开理事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D]. 王开. 河南大学, 2012(09)
- [2]华东高校外语电教协会在青岛召开理事会议[J]. 王奇. 外语电教, 1983(04)
- [3]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4]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D]. 焦徽.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5]从国防安全到全球视野:二战后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罗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7(12)
- [6]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D]. 段爱峰. 河北大学, 2016(02)
- [7]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韩博文.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D]. 魏清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9]迈向21世纪的《外语电化教学》[J]. 何高大. 外语电化教学, 1998(02)
- [10]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亟待商榷的几个问题[J]. 黄斌.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