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截瘫三例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刘凡[1](2020)在《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与间歇性导尿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更优方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针刺配合雷火灸)与对照组(间歇性导尿),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口服弥可保片为基础治疗,同时每日饮水量也做具体规定。试验组:治疗穴位分为两组,每位患者分别针刺A、B两组穴位。A组: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双),同时配合雷火灸关元、气海两穴;B组:次髎、膀胱俞、肾俞、气海俞、委中(均双侧),同时配合雷火灸命门、腰阳关两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雷火灸治疗为每穴各10min,每周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治疗,具体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来决定实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生活舒适度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对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生活舒适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较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残余尿量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膀胱残余尿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最大尿流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最大尿流率较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最大尿流率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最大尿流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舒适度评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舒适度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生活舒适度评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生活舒适度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有效率为6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配合雷火灸能有效改善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能显着改善患者生活舒适度评分。2.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优于间歇性导尿术。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2](2020)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2.基线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 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着;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着。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着,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张刘波,周峻,王佩佩,谭明生[3](2020)在《脊髓损伤中医药辨证论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脊髓损伤[1](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创伤、肿瘤、先天性畸形、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所致的严重椎管狭窄、压迫脊髓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脊髓反射消失、二便功能丧失、瘫痪等。全世界SCI患者超过250万人,且每年有13万的新增病例报道[2]。上海SCI的年发生率约为137/100万以上[3],北京市发病率达60人/百万人,是欧美发达国家的2~3倍[4]。现代医学主要通过手术减压、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缓解脊髓的继续受
邵阳[4](2020)在《“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其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再生困难是世界性难题。脊髓损伤后如何改善病损局部微环境、延缓继发性损伤进展、促进神经元再生修复是治疗关键点。胶质疤痕的过度增生被认为是损伤后神经轴突不能再生并穿越损伤处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药“脊髓康”为无锡市中医医院临床经验方,前期研究发现具有镇痛、抗炎、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等作用。然而,“脊髓康”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基于此,我们设计临床研究、基础实验,评价“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探讨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为其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科学依据。目的(1)分析“脊髓康”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2)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表达情况,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3)观察“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病损区域组织结构、大鼠肌力的影响,评价“脊髓康”促进大鼠神经功能再生的疗效;(4)观察“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形态、GFAP、CSPG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无锡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诊断为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患者共68名,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行手术,配合缓解神经水肿、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脊髓康”,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感觉运动评分,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2)将108只SD大鼠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在干预后第3d、7d、14d取样,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GFAP蛋白的表达变化,以荧光定量PCR检测GFAP mRNA的表达变化;(3)将120只SD大鼠分为脊髓康高剂量组、脊髓康中剂量组、脊髓康低剂量组、强的松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在3d、7d、14d时间点的爬板评分、肌力,观察脊髓组织中尼氏体、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4)将180只SD大鼠分为脊髓康高剂量组、脊髓康中剂量组、脊髓康低剂量组、强的松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各组大鼠在3d、7d、14d取样,以免疫组化及Westerm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GFAP、CSPG蛋白的表达变化,以荧光定量PCR检测GFAP mRNA、CSPG mRNA 的表达变化。结果(1)中药“脊髓康”促进神经再生的临床研究纳入研究的脊髓损伤患者68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3%,对照组90.9%。口服“脊髓康”、年龄是影响脊髓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而性别与预后无关(P>0.05);(2)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SCI后3d模型组脊髓组织GFAP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7d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但第14d仍高于假手术组,表明GFAP作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代表产物,在受损脊髓组织中表达增加;(3)中药“脊髓康”促进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大鼠SCI后予中药“脊髓康”灌胃,大鼠的爬板数据和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模型组,表明脊髓康能促进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造模3d出现明显脊髓组织结构破坏,神经元固缩、坏死,脊髓组织破坏严重,7d脊髓功能损害明显加重,同时出现胶质细胞浸润,14d胶质细胞浸润加重,同时炎症细胞开始出现。使用强的松组及“脊髓康”的大鼠在各节点检测到脊髓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均低于对照组;(4)中药“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GFAP、CSPG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Westerm blot及荧光定量PCR显示,大鼠SCI后模型组GFAP、CSPG蛋白及mRNA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强的松组及各剂量脊髓康组(P<0.05)。强的松组、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在3d、7d和14d的GFAP、CSPG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呈动态变化,造模成功后3d表达上升,7d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结论1.“脊髓康”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2.SCI大鼠脊髓组织中GFAP、CSPG蛋白表达水平与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呈负相关,表明“脊髓康”通过抑制星形细胞活化代表产物GFAP、CSPG蛋白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何剑波[5](2020)在《补肾活血方通过Notch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在原发损伤的基础上会出现严重的继发性损伤,造成二次伤害,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二次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既往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使损伤局部出现微循环血管网的破坏,目前对于脊髓损伤后血管破坏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于血管网破损及其血管新生和修复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本研究目的之一即观察脊髓损伤后血管网的变化情况,并且基于Notch通路、VEGF、Ang-1/Tie-2等血管新生因子探讨血管新生的相关机制;同时观察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变化情况,为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治疗SCI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2)研究Notch-1蛋白和EGFL-8蛋白对HUVEC血管内皮细胞和Schwann神经细胞增殖、划痕和迁移等的影响,探讨它们对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的作用。(3)在中医辩证理论指导下,急性脊髓损伤属于肾虚血瘀证,治当补肾活血。本实验拟通过运用补肾活血方(BSHXF)进行相关研究,体外实验中观察BSHXF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成血管的作用;体内实验中观察其对SD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组织区域血管网修复的影响和相关机制,及其对SCI后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1)脊髓损伤后微循环血管网的变化及相关机制研究。将正常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SCI组),观察SCI后不同时间点BBB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损伤区域的病理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相关血管二维情况;microfil血管灌注造影后行micro-CT扫描,观察血管的三维结构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otch-1、VEGF、Ang-1/Tie-2和EGFL-8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免疫荧光实验观察损伤区域GFAP和MAP-2蛋白的表达情况。(2)运用细胞增殖、划痕、tube formation和Western blot相关实验观察Notch-1蛋白和EGFL-8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划痕愈合、迁移及血管形成功能的影响,以及它们对Schwann细胞的增殖、划痕和在transwell小室中迁移的影响。(3)BSHXF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血管新生和相关机制的研究。体外实验观察BSHXF对HUVEC细胞的增殖、划痕、迁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对鸡胚血管新生的作用。体内实验中观察BSHXF对SCI大鼠BBB行为学评分的影响,检测BSHXF对损伤局部血管网的修复情况,Western blot和PCR实验检测BSHXF对损伤脊髓中Notch通路、Ang-1/Tie-2和EGFL-8等相关通路的影响;检测BSHXF对SCI动物模型氧化应激反应、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影响。结果:(1)BBB行为学评分提示脊髓损伤造模后会即刻出现双下肢完全瘫痪,在损伤后第1周和第2周会有一定程度的康复,BBB评分恢复程度较多;第3周和第4周进入较为缓慢的康复期,其BBB评分改善程度较小。microfil血管造影和CD31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提示脊髓损伤后出现血管密度下降;尽管在损伤后会有一定的自我修复,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到第28天时仍然存在血管网的缺损。WB实验探讨相关机制研究结果提示,在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Notch-1首先会出现应激性上调,在损伤第3天时其表达量达到高峰,在第7天时虽然较第3天有所下降,但仍然比正常组要明显上调;到第14天时,其表达量出现下降;到第28天时,会进一步地出现下降,明显低于正常组的表达量。相应地,N otch下游通路Jag-1,Hes-1,以及VEGF和Ang-1/Tie-2的表达量也出现与Notch-1大致类似的先升后降的表达趋势,说明Notch-1调控VEGF和Ang-1/Tie-2等相关血管新生因子参与脊髓损伤后的血管新生。同时,EGFL-8蛋白在脊髓损伤后,在损伤第7天时,出现升高的趋势,达到高峰;在第14天开始逐渐下降,但仍然较正常组的表达量要高;到第28天时持续下降,提示EGFL-8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但其参与血管新生的时间点与Notch不一致。伴随着脊髓损伤后血管网的破坏,损伤区域神经元细胞数量出现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活化,尤其是后期由于过度活化形成的胶质瘢痕可能对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修复造成一定的影响。(2)体外实验结果提示,Notch-1蛋白在200ng/ml浓度时能够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划痕愈合、迁移以及血管形成的能力,对Schwann细胞的增殖、划痕愈合和迁移有促进作用,其抑制剂DAPT会减弱其效果。EGFL-8与Notch-1蛋白具有类似的效果,在100ng/ml时,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划痕和血管的形成,同时,也能促进Schwann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的作用。(3)在BSHXF的相关实验中,当浓度为7.5mg/ml时,可以促进HUVEC的增殖、细胞划痕愈合、迁移和血管形成,同时对鸡胚血管新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动物实验中,SCI大鼠进行BSHXF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BSHXF治疗组中BBB评分得到明显的改善。microfil血管造影及荧光染色提示BSHXF对局部血管网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Western blot和PCR实验结果表明,经过BSHXF的干预治疗,Notch-1、Ang-1/Tie-2和EGFL-8的蛋白表达量出现升高,提示BSHXF通过Notch-1调控血管新生参与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网的修复。伴随着损伤区域血管的修复,脊髓损伤组织中SOD、MDA活力情况得到平衡,Nox-1和H0-1等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得到改善;GFAP蛋白的表达量出现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水平减小,同时,MAP-2的表达量升高,说明神经元细胞得到一定的保护,因而促进了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结论:(1)Notch-1调控VEGF、Ang-1/Tie-2和EGFL-8参与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的机制中。(2)Notch-1蛋白和EGFL-8蛋白可促进HUVEC细胞增殖、划痕愈合、迁移和血管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对Schwann细胞的增殖、划痕愈合和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3)体外实验中,补肾活血方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体内实验中,补肾活血方可以通过Notch-1调控VEGF、Ang-1/Tie-2和EGFL-8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血管新生,可改善局部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从而起到改善SCI后神经功能的作用。
蔡楠[6](2019)在《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提供新方法。方法:1、收集2018年2月到12月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治疗组行超声引导下腰椎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对照组仅行超声引导下腰椎小关节内注射;3、注射药物为复方倍他米松0.5ml(2.5mg)、2%盐酸利多卡因0.5ml及生理盐水0.5ml共1.5ml,两组均注射1次。电针选穴为注射治疗小关节两旁的上下共3对夹脊穴,每日30分钟,电针刺激疗程为2周;4、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天、7天、14天收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腰部活动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BMI指数、VAS评分、腰部活动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4天内VAS评分、VAS疗效评价、腰部活动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如下。1.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天,治疗组VA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14天,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治疗后7天、14天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VAS疗效评价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效23例(76.67%),有效5例(16.67%),无效2例(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11例(36.67%),有效13例(43.33%),无效6例(2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腰部活动度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腰部活动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天,治疗组腰部活动度略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14天,治疗组腰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ODI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天,治疗组ODI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14天,治疗组OD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与单纯小关节内注射对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均有一定疗效。但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在缓解疼痛、提高腰部活动度和改善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单纯小关节内注射。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与单纯小关节内注射的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观察。
高莹[7](2019)在《奥马哈系统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运用科学的奥马哈系统指导临床护理实践。2.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对老年髋部骨折出院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随访干预,以期加速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其护理结局;减轻其日常照顾者的护理负担。方法:1.抽样及随机分组:便利抽样法选取东莞某三甲医院关节骨科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从1开始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4例。2.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构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随访;对照组采用传统随访模式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第7天、第30天、第90天的髋关节功能、护理结局、主要照顾者护理负担量。3.采用Epidata 3.0对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处理,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观察组、对照组评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出院后第7天的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后30天、第90天时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出院后第7天的护理结局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第30天时心理领域的社交、环境领域的住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领域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出院第90天,两组患者护理结局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在患者出院7天时护理负担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院30天、出院90天时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护理负担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负担量轻于对照组。结论:1.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的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随访表》为核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指引随访工作者进行随访实践。2.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构建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加速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其护理结局,减少其照顾者护理负担量。
林珍妮[8](2019)在《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腓肠肌痉挛是指腓肠肌突发性肌肉强烈收缩,肢体筋脉牵掣、痛如扭转,疼痛剧烈,常在受寒刺激、运动后、睡眠时,尤其是寒冷的夜间发生,患者常因痉挛所致的巨大疼痛而从睡梦中惊醒,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动中遇到更多问题,而且剧烈肌肉疼痛不仅会影响睡眠,而且往往会导致患者在数天内因小腿疼痛而行走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研究主要观察针刺支沟穴与针刺承山穴对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对比,初步探讨下病上取与局部选穴对痛症的临床疗效,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本病提供较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腓肠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支沟组和承山组,支沟组30例,承山组30例。支沟组针刺支沟穴,承山组针刺承山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5次为1疗程,共5日,并在疗程结束的的第1周及第1个月随诊,共2次。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疼痛评分、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健康调查评分等变化,并跟据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对以上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tata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腓肠肌的症状分级积分、体征分级积分、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备可比性。两组间治疗前失眠严重指数相比,P=0.431,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症状分级积分比较:支沟组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症状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3.体征分级积分比较: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体征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徘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4.疗效评定: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支沟组临床治愈13例(43.4%),显效14例(46.7%),有效2例(7%),无效1例(3%),总有效率96.7%;承山组临床治愈8例(26.7%),显效12例(40%),有效8例(26.7%),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3%。根据秩和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治疗腓肠肌痉挛均有明显疗效,但支沟组的临床治愈率比承山组高,说明支沟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效果比承山好。5.疼痛评分比较:(1)两组患者第1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7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734,P=0.058>0.05,说明支沟组和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相近。(2)两组患者第2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未随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7.642,P=0.008<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3)两组患者第3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22.39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4)两组患者第4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0.353,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5)两组患者第5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但是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提示在第5次治疗支沟组和承山组对于疼痛的改善随着时间的变化,两者趋势接近。组间效应检验F=48.46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减轻疼痛均好于承山组。6.失眠严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情况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7.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沟组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均无差异,p>0.05,而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相对来说支沟组的疗效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8.健康调查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支沟组和承山组在PF及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腓肠肌痉挛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较低,其主要影响健康和日常活动和躯体疼痛,在各组之间,其余SF-36项目中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躯体疼痛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结论:针刺支沟穴与承山穴都是治疗腓肠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但支沟组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在症状分级、体征分级,以及患者自评疼痛指数、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方面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综上所述,说明针刺支沟穴治疗腓肠肌痉挛有效且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王芮[9](2019)在《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及肌萎缩的依赖机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脾肾相关”理论,以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证实其对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具有防治作用,并揭示其通过调节肌肉合成和骨形成代谢干预骨丢失及肌肉萎缩,从而防治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雌性,2月龄,40只,SPF级,体质量(250±10)g。全部大鼠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喂养,之后按体重进行分层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每组8只。将模型组、补肾健脾活血汤高剂量组、补肾健脾活血汤中剂量组及补肾健脾活血汤低剂量组大鼠采用尾部悬吊法造模。中药药液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比换算给药等效剂量(陈奇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从实验第1天开始对以中药干预的各组予以相应浓度补肾健脾活血汤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溶液。每日灌胃1次,于实验第28天进行最后一次灌胃,灌胃2h后进行取材,取材前称量大鼠体重并记录。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并收集入真空血清采血管内,静置2h后离心收集上层血清并分装,置于超低温冰箱内保存。分离大鼠右后肢比目鱼肌,迅速称重记录后装入已标记好的EP管内,最后放入-80℃冰箱内保存待测。取出大鼠双侧股骨,并剔除干净周围附着的软组织及肌肉,右侧股骨用浸透生理盐水的纱布包裹后,外层包裹锡纸并标记,左侧股骨置于EP管内并标记,放入-80℃冰箱内保存待测。检测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称量及计算大鼠右侧比目鱼肌肌肉湿重与体重比值;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内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比目鱼肌内AKT、mTOR、P70S6K、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大鼠股骨内GSK-3β、DKK-1、β-catenin及Runx-2蛋白表达量。结果: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骨密度和比目鱼肌的影响1.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股骨骨密度均有所增加(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股骨骨密度有所增加(P<0.05)。1.2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肌肉湿重体重比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肌肉体重比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肌肉体重比均有所增加(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肌肉湿重体重比低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肌肉湿重体重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1.3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血清内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含量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MSTN含量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MSTN含量有所下降(P<0.05);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和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MSTN含量表达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随浓度增加,血清内MSTN含量呈下降趋势。2.补肾健脾活血方通过调节肌肉合成及骨形成干预尾悬吊大鼠肌萎缩及骨丢失的机制2.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内肌肉合成相关通路即AKT/mTOR/P70S6K及AKT/GSK-3β信号途径的影响2.1.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中AKT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中AKT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AKT蛋白表达低于中剂量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2.1.2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中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中mTOR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mTOR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mTOR蛋白表达量显着增高(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mTOR蛋白表达量低于中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mTOR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2.1.3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中P70S6K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中P70S6K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P70S6K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P70S6K蛋白表达量低于中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4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中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中GSK-3β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GSK-3β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1),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大鼠比目鱼肌内GSK-3β蛋白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GKS-3β表达高于中剂量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GSK-3β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2.2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股骨经典Wnt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影响2.2.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中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中GSK-3β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股骨中GSK-3β蛋白表达量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GSK-3β蛋白表达量均高于中剂量组,且均有明显差异(P<0.01)。2.2.2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中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中DKK-1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股骨中DKK-1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大鼠股骨中DKK-1蛋白表达量高于中剂量组(P<0.01)。2.2.3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低于中剂量组(P<0.01)。2.2.4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中Runx-2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中Runx-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股骨中Runx-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Runx-2蛋白表达量均显着低于中剂量组(P<0.01)。结论:1.补肾健脾活血方基于“脾肾相关”理论,脾肾同补、补中有行,能够增加尾悬吊大鼠股骨骨密度和比目鱼肌肌量,对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和肌肉萎缩及肌量减少具有改善作用,从而对抗尾悬吊大鼠骨丢失,防治废用性骨质疏松症。2.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骨丢失的机制:通过活化AKT激活AKT/GSK-3β和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调节肌蛋白合成增加肌量,改善肌肉对骨骼的应力刺激,而且调控骨骼中GSK-3β的表达,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从而对抗尾悬吊导致的骨丢失。
苏登高[10](2019)在《基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探讨补肾法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所载的医家临床经验为主要资料,研究名老中医群体对补肾法的应用的情况,总结他们对补肾法的理论认识、证治范畴、方药使用规律等,为临床运用补肾法进行疾病防治、日常运用补肾法进行养生保健,提供参考。2研究内容(1)疏理中医肾与补肾法的概念演变及方药沿袭发展,总结补肾法的现代研究成果,呈现其发展脉络与科学内涵。(2)研究分析名老中医群体应用补肾法的疾病谱,整理分析其典型医案,探索补肾法应用的疾病谱,及补肾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规律。(3)研究整理名老中医群体对补肾法的专门阐述,分析总结名老中医对补肾法理论方药的认识规律。3研究方法(1)文献整理法阅读补肾法相关书籍文献,包括中医经典古籍、历代医家论着、现代研究成果论文及百余本《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有关补肾法的内容。(2)理论研究法综合运用归纳、分析、对比、文献计量等方法,对补肾法相关内容加以整理研究,提炼出合理的观点。如对名老中医群体应用补肾法的疾病进行分类、计量医家医案频次,然后统计分析,探寻其疾病谱分布规律。(3)案例分析法选取名老中医群体应用补肾法的典型医案,及他们对补肾法的专门阐述为代表,分析研究各类补肾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名老中医群体对补肾法理论方药的认识规律。4研究结果(1)《黄帝内经》以降,中医肾的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继承创新,不断丰富而系统化,其地位逐渐上升,在五脏中居于核心地位。补肾法的发展以肾的概念演变为支撑,其理法方药经过医家的理论思考和临床实践不断完善。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中医肾之功能关乎内分泌、免疫、神经等系统的综合作用,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影响全身的基本生理机能,补肾法则能干预调节这些功能,从而治疗各种疾病,同时亦有抗衰老,益寿延年的作用。(2)补肾法病的谱分布广泛临床各科,妇科病证主要包括:闭经、崩漏、胎漏胎动不安、滑胎、产后诸症、不孕症和更年期综合征等。男科疾病主要包括:遗泄、阳痿和不育症等。内科肾系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肾炎、水肿、尿浊、遗尿、血尿和泌尿系结石、肾病综合征等。肝系疾病主要包括:眩晕、中风、高血压、臌胀、肝炎等。心系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悸、不寐、风心病等。脾系疾病主要包括:泄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肺系疾病主要包括:哮喘、喘证、咳嗽等。肢体经络疾病主要包括:痹证、痿证、腰痛、脱发、骨痨等。津液官窍及疑难疾病主要包括:血证、眼病、耳鸣耳聋、汗证、消渴、再障、白血病、骨髓瘤等。(3)各类补肾法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规律,如补肾阳常用于男科、脾系、肺系、肾系疾病之治疗,滋肾阴常用于肝系疾患,肝脾肾同调常用于妇科、肢体经络疾患,脾肺肾同调常用于津液代谢疾病等。在各科具体疾病应用中,滑胎采用补肾填精法,遗泄心肾同调,水肿、泄泻主要采用温补肾阳法,眼病以滋养肝肾之阴为主。名老中医对补肾法的应用规律不离中医传统理论对肾的认识,所用方药多基于补肾经典名方,随证加减。5研究结论(1)补肾法的古今概况:补肾法从先秦两汉到明清时期,经历四大时期的起承转合,最终确立其核心地位,形成的补肾经典名方有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地黄饮子、左归饮、右归饮等。现代研究发现肾虚证关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紊乱,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综合功能,影响生长发育到衰老的整个过程,而补肾法则主要应用于生殖发育和骨髓方面疾患的防治,在脏腑重大疾患后期的治疗效果确切,广泛应用于抗衰老和老年病的防治。现代补肾单味药和复方药的药理毒理研究发现,补肾方药能增强全身各系统功能,如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殖活力、延缓衰老进程等,某些单味补肾药物具有毒性,通过补肾法进行组方配伍则能增效减毒。(2)补肾法的疾病谱分布:补肾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在妇科男科方面,补肾法主要运用于生殖机能失常和月经胎孕障碍等疾患,如崩漏、滑胎、遗泄、不孕不育等;在内科方面,补肾法主要应用于水液代谢失常、阴阳失衡、脏腑失于温煦或滋养的诸多疾病,如水肿、心悸、泄泻、眩晕、哮喘等;形体经络和津液官窍方面,补肾法主要应用于经络官窍失养、津液化生运行障碍、造血功能异常等疾患,如痹证、痿证、眼病、血证、汗证、再障、白血病等;对于疑难其他疾病,配合补肾法以期扶正培元,也能促进疾病向愈,如癌症中晚期的治疗等。(3)补肾法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规律:妇科疾病多涉及肝脾功能异常,影响气血生成与运行,故常调补肝肾或健脾补肾,同时兼用理气或化瘀之法;男科疾病多因肾精不足或肾阳亏损所致,故男科应用补肾法多用补肾壮阳或填精。在内科疾病中:肾脏多娇,为水脏,易伤阳气,故补肾法治疗本脏多用平补法或温阳法;心阳常因肾阳不足而心肾阳虚,兼见血瘀,心阴常因肾阴亏虚而心肾阴虚,兼见心神不宁,故补肾治心偏用阴阳,或滋阴安神或温阳化瘀;肝系疾病多因肝肾阴虚而阴阳失衡,或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肝阴而病,故补肾治肝多补肝肾之阴或补肾填精;脾多阳虚,故补肾治脾多用益火补土;肺系之病,多因肾气不足或肾阳不温而出现呼吸失司等证,故补肾治肺法多温肾阳或补肾气。形体经络疾患多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兼见痰瘀,故补肾法应用偏于温脾肾之阳或滋肝肾之阴,兼用化瘀通络祛痰法:在津液疾患中补肾法偏向于脾肺肾同调;在癌症疾患中,补肾法偏于扶正祛邪同用等。(4)名老中医群体对补肾法的理论认识:从名老中医对补肾法的专门论述及其临床验案分析,发现补肾法在当代应用的原则仍然遵循传统中医理论对补肾法的认识。肾主水,藏精,与生殖发育和衰老最为密切,故水液代谢不利、精的藏泻失常、生殖机能失常、发育迟缓、老年疾病等,多从肾论治。肾为先天之本,所藏之真阴真阳主宰着其他脏腑的基本机能,所以其他脏腑疾患均可从肾论治,如肺之吸纳不利、肝之阴虚阳亢、脾之土失温煦、心之水火未济、肾之阳不化水等。肾主骨,生髓,通脑,通过精气上养五官,外润经络,滋养皮毛,故骨髓之病、五官经络之疾、皮毛之患,若有肾元亏虚,均可补肾而治。肾为生命的根本,好比最后的防线,若疑难重大之疾日久,必伤根本,此时当用补肾法。(5)名老中医群体对补肾法的方药认识:从医家的专门论述和临床医案分析,发现名老中医使用补肾方药主要继承补肾经典名方,再按精气阴阳的虚损程度,随证加减。经典方有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五子丸、二至丸、地黄饮子、二仙汤等,精不足往往加填精之品如熟地、桑葚、鹿茸、何首乌、紫河车、阿胶等,以血肉有情之品为主;气不足者多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狗脊等,;阴不足多加枸杞子、黄精、石斛、女贞子、旱莲草等,阳不足多加附子、肉桂、淫羊藿、仙茅、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等;养生所用补肾法方药多用平和之品,配以五谷食疗和血肉有情之品,如枸杞子粥、雀肉等,或用膏方、或用丸剂,缓缓而补,日见其功。总而言之,补肾法经过历代医家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不断发展,最终确立其重要地位,其概念内涵与中医肾的生理机能息息相关,主要涉及肾之精气阴阳,肾与他脏、经络皮毛及形体官窍的密切联系。近现代名老中医群体拓展了补肾法的疾病谱,如用补肾法治疗白血病、再障、骨肿瘤、癌症等;补肾法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和内外妇儿及皮肤五官诸科疾患的防治,贯穿生命的整个过程,体现了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补肾法治疗范围虽有所扩大,但其应用原则仍遵循传统中医理论对补肾法的认识,所用方药主要依法于前人经验,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典补肾方剂基础上加减化裁。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截瘫三例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截瘫三例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课题器械与药品 |
2.3 治疗方法 |
3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
4 观察指标 |
4.1 中医症状积分 |
4.2 膀胱残余尿量 |
4.3 最大尿流率 |
4.4 生活舒适度评分 |
5 疗程观测时间 |
6 疗效评定标准 |
7 统计学数据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研究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观察指标比较 |
3.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2 残余尿量比较 |
3.3 最大尿流率比较 |
3.4 生活舒适度评分比较 |
4 临床疗效比较 |
5 不良反应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认识 |
1.1 NB的定义 |
1.2 病理机制 |
1.3 NB的病因 |
1.4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2 传统医学认识 |
2.1 病名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3 治疗方法 |
3 针刺疗法选择依据 |
4 雷火灸疗法选择依据 |
5 证型选择依据 |
6 穴位选择依据 |
6.1 文献记载的选穴规律 |
6.2 本课题选穴 |
6.3 穴位属性 |
7 基础药物选择依据 |
8 间歇性导尿选择依据 |
9 研究结果分析 |
9.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情况分析 |
9.2 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分析 |
9.3 膀胱残余尿量分析 |
9.4 最大尿流率分析 |
9.5 生活舒适度评分分析 |
9.6 临床疗效分析 |
10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传统医学对NB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定义 |
1.1.2 流行病学 |
1.1.3 自然病程 |
1.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5 病理变化 |
1.1.6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
1.1.7 诊断标准 |
1.1.8 活动性评价 |
1.1.9 西医治疗 |
1.2 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现代中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1.2.3 辨证论治 |
1.2.4 中医药疗法 |
1.3 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研究依据 |
1.3.1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机理研究 |
1.3.2 督脉排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
1.3.3 通痹灵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
1.3.4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2.6 脱落标准 |
2.3 分组方法 |
2.3.1 样本量 |
2.3.2 随机化 |
2.3.3 对照 |
2.3.4 盲法 |
2.4 治疗方案 |
2.4.1 治疗耗材 |
2.4.2 治疗组(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组) |
2.4.3 对照1 组(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组) |
2.4.4 对照2 组(督脉排针法组) |
2.4.5 对照3 组(通痹灵片组) |
2.4.6 疗程 |
2.5 异常情况预防方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观察时间 |
2.8 不良事件及处理 |
2.8.1 针刺不良事件及处理 |
2.8.2 药物不良事件及处理 |
2.9 疗效评价标准 |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11 临床研究的流程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情况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
3.3.1 治疗前检查指标基线比较 |
3.3.2 血沉 |
3.3.3 C反应蛋白 |
3.3.4 肿瘤坏死因子-α |
3.4 中医证候积分 |
3.5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 |
3.5.1 治疗前评分基线比较 |
3.5.2 脊柱痛VAS评分 |
3.5.3 病人总体评价 |
3.6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功能指数、测量学指数 |
3.6.1 治疗前评分指数基线比较 |
3.6.2 疾病活动性指数 |
3.6.3 功能指数 |
3.6.4 测量学指数 |
3.7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
3.8 临床疗效评价 |
3.9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强直性脊柱炎旳病因病机 |
4.2 督脉排针法的规律及治疗作用 |
4.2.1 督脉排针法学术背景简介 |
4.2.2 学术内涵 |
4.3 通痹灵片的组方、配伍规律及治疗作用 |
4.3.1 通痹灵片的方义 |
4.3.2 药对配伍 |
4.4 结局指标选择 |
4.4.1 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 |
4.4.2 量表选择 |
4.5 结果分析 |
4.5.1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
4.5.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
4.5.3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方面 |
4.5.4 AS相关量表指标方面 |
4.6 结果讨论 |
4.7 研究的创新性 |
4.8 不足与展望 |
4.9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3)脊髓损伤中医药辨证论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辨病因病机 |
2 辨病位病性 |
3 辨证分期分型 |
3.1 分型 |
3.2 分期 |
4 专病专方 |
5 并发症辨证论治 |
5.1 神经源性膀胱 |
5.2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
5.3 神经性疼痛 |
5.4 低钠血症 |
6 小 结 |
(4)“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其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
1.1 文献记载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药对脊髓损伤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
2.1 脊髓损伤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
2.2 脊髓损伤的治疗 |
3 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
3.1 星形胶质细胞生理功能 |
3.2 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的病理反应 |
3.3 星形胶质细胞的修复功能 |
3.4 星形胶质细胞与脊髓损伤后修复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
1 “脊髓康”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案 |
1.6 评价标准 |
1.7 安全指标检测 |
1.8 统计学处理 |
1.9 分组方法 |
1.10 结果 |
2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的文献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主要治法及用药情况分析 |
2.3 主要治则及选取方药分析 |
2.4 辨证用药规律分析 |
2.5 药物分类组合情况 |
2.6 方剂中各类药物组合频率分析 |
2.7 治法运用规律分析 |
3 “脊髓康”的组方原则及处方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脊髓康”促进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药物和试剂 |
1.4 动物分组 |
1.5 模型制备 |
1.6 标本采集 |
1.7 免疫组化法观察脊髓组织GFAP的蛋白表达 |
1.8 Western blottingting检测脊髓组织GFAP的蛋白表达 |
1.9 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脊髓组织GFAP mRNA表达 |
1.10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SCI术后大鼠脊髓标本HE染色及GFAP免疫组化表达对比 |
2.2 各组大鼠GFAP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动态表达 |
2.3 各组大鼠GFAP mRNA动态表达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药物与试剂 |
1.4 中药“脊髓康”药液制备 |
1.5 0.3%强的松药液制备 |
1.6 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 |
1.7 模型制备 |
1.8 标本采集 |
1.9 HE染色 |
1.10 Nissl染色 |
1.11 斜板实验、肌力检测评价 |
2 结果 |
2.1 大鼠脊髓组织HE染色 |
2.2 大鼠脊髓组织Nissl染色 |
2.3 “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爬板实验的影响 |
2.4 “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
3 小结 |
实验三“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GFAP、CSPG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药物与试剂 |
1.4 中药“脊髓康”药液制备 |
1.5 0.3%强的松药液制备 |
1.6 动物分组 |
1.7 模型制备 |
1.8 标本采集 |
1.9 免疫组化法观察脊髓组织GFAP、CSPG的蛋白表达 |
1.10 Western blottingting检测脊髓组织GFAP、CSPG的蛋白表达 |
1.11 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脊髓组织GFAP mRNA、CSPG mRNA表达 |
1.12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GFAP蛋白的免疫组化表达 |
2.2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SPG蛋白的免疫组化表达 |
2.3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GFAP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ting表达 |
2.4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SPG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ting表达 |
2.5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GFAP mRNA表达 |
2.6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SPG mRNA表达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综述1 大鼠脊髄损伤造模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 机器辅助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补肾活血方通过Notch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脊髓损伤概况 |
1.1.1 脊髓的基本结构与解剖 |
1.1.2 脊髓损伤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
1.1.3 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 |
1.1.4 脊髓损伤的发病因素 |
1.1.5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
1.2 急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 |
1.2.0 脊髓组织中微循环血管的破坏与血管新生 |
1.2.1 炎症反应 |
1.2.2 氧化应激反应 |
1.2.3 神经细胞的自噬、凋亡 |
1.2.4 血-脊髓屏障损害 |
1.2.5 胶质瘢痕的形成 |
1.3 脊髓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机制研究 |
1.3.1 micro-CT在脊髓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
1.3.2 血管新生相关因子 |
1.4 中医对急性脊髓损伤病机的认识 |
1.5 中医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 |
第二章 NOTCH调控VEGF、ANG-1/TIE-2等信号通路参与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分组设计 |
2.2.2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护理 |
2.2.3 BBB评分 |
2.2.4 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 |
2.2.5 microfil血管灌注实验 |
2.2.6 Western blot |
2.2.7 micro-CT扫描 |
2.2.8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脊髓损伤后行为学评分BBB评分 |
2.3.2 HE病理染色 |
2.3.3 CD31荧光染色评价大鼠SCI后脊髓血管面积 |
2.3.4 microfil血管造影评价SCI后脊髓血管密度 |
2.3.5 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及Notch-1等相关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 |
2.3.6 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的活化情况 |
2.3.7 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出现损伤 |
2.4 讨论 |
2.4.1 SCI模型中,前期BBB评分恢复较快,后期神经功能的康复成为难点 |
2.4.2 脊髓损伤后机体出现代偿性血管新生 |
2.4.3 Notch调控VEGF、Ang-1/Tie-2信号通路参与脊髓损伤后的血管新生 |
2.4.4 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活化 |
2.4.5 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出现凋亡 |
2.5 小结 |
第三章 NOTCH-1和EGFL-8蛋白对血管形成及神经保护的作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 |
3.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MTS实验检测细胞活性 |
3.2.2 细胞划痕和tranwell实验 |
3.2.3 HUVEC细胞管腔形成(tube formation)实验 |
3.2.4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3.2.5 蛋白印迹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Notch-1蛋白对HUVEC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3.3.2 Notch-1蛋白对Schwann细胞的影响 |
3.3.3 EGFL-8蛋白对HUVEC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3.3.4 EGFL-8蛋白对Schwann cell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Notch信号通路与血管新生及神经保护功能 |
3.4.2 EGFL-8蛋白对HUVEC血管内皮细胞和Schwann细胞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补肾活血方通过NOTCH促进血管新生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
4.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补肾活血方的制备 |
4.2.2 HUVEC的培养 |
4.2.3 MTS实验检测细胞活力 |
4.2.4 BSHXF干预细胞后对HUVEC划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的影响 |
4.2.5 BSHXF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 |
4.2.6 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AM) |
4.2.7 BSHXF对胚体外置明胶海绵血管新生的影响 |
4.2.8 动物实验分组 |
4.2.9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护理(同前) |
4.2.10 BBB行为学评分 |
4.2.11 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同前) |
4.2.12 microfil血管灌注(同前) |
4.2.13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 |
4.2.14 脊髓组织中ROS活性的检测 |
4.2.15 RT-PCR |
4.2.16 micro-CT扫描(同前) |
4.2.17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BSHXF对HUVEC细胞的毒性实验 |
4.3.2 BSHXF促进HUVECs划痕愈合 |
4.3.3 BSHXF对HUVEC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中迁移的影响 |
4.3.4 BSHXF促进HUVEC管腔形成 |
4.3.5 BSHXF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4.3.6 BSHXF促进尿囊膜血管新生和诱导血管向明胶海绵长入 |
4.3.7 BSHXF可改善脊髓损伤后BBB评分 |
4.3.8 脊髓取材外观图 |
4.3.9 BSHXF可改善SCI后的病理改变 |
4.3.10 CD31免疫荧光染色 |
4.3.11 microfil血管造影结果 |
4.3.12 BSHXF对Notch-1、VEGF、Ang-1/Tie2和EGFL-8蛋白的影响 |
4.3.13 BSHXF对Notch通路、VEGF、Ang-1/Tie2等基因的影响 |
4.3.14 补肾活血方对脊髓损伤后ROS的影响 |
4.3.15 补肾活血方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
4.3.16 补肾活血方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补肾活血方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
4.4.2 补肾活血方通过血管新生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
4.4.3 补肾活血方促进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的机制 |
4.4.4 补肾活血方减轻脊髓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 |
4.4.5 补肾活血方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影响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土大黄苷通过NFATcl和R0S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致谢 |
(6)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资料收集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估算 |
2 诊断标准 |
2.1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 |
2.2 影像学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治疗方法 |
6.1 治疗前准备 |
6.2 治疗组 |
6.3 对照组 |
7 观察指标与方法 |
7.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7.2 腰部活动度评估(ROM)数据收集 |
7.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v index,ODI)评定 |
7.4 VAS疗效评价制定 |
8 检查仪器及药品 |
8.1 病例数据收集的仪器 |
8.2 药品 |
9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BMI指数、VAS评分、腰部活动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基本情况 |
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 |
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疗效评价对比 |
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腰部活动度(ROM)评估对比 |
5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对比 |
讨论 |
1 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中医认识 |
1.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电针夹脊穴治疗本病的中医认识 |
1.3 电针夹脊穴治疗本病的现代研究 |
2 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西医认识及治疗 |
2.1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2.2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
3 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疗效的评价方法 |
4 超声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的疗效分析 |
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不足 |
5.2 本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引言 |
一、发病机制 |
二、治疗 |
2.1 西医治疗 |
2.2 中医治疗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奥马哈系统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奥马哈系统相关概念 |
2 奥马哈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2.1 奥马哈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2.2 奥马哈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2.3 国内奥马哈系统研究新领域 |
3 小结及展望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观察组 |
2.3 评价指标 |
2.4 统计学 |
2.5 伦理问题 |
3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 |
3 两组患者护理结局比较 |
4 两组患者日常主要照顾者护理负担比较 |
讨论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2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
3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结局的影响分析 |
4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主要照顾者护理负担量的影响分析 |
5 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文版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 |
附件二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随访表 |
附件三 K-B-S规范评分标准 |
附件四 Zarit照顾者护理负担量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
1.1.1 中医病名溯源 |
1.1.2 病因病机分析 |
1.2 现代西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
1.2.1 发病机理 |
1.2.2 常用治疗手段 |
1.3 近代中医治疗腓肠肌痉挛的进展 |
1.3.1 针灸治疗 |
1.3.2 以支沟为主的治疗研究 |
1.3.3 以承山为主的治疗研究 |
1.3.4 以中药为主的治疗研究 |
1.4 近代中医以“下病上取”法为主的治疗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实验方案 |
2.1.4 观察指标 |
2.1.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2.1.6 中止、剔除标准 |
2.2 研究结果 |
2.2.1 基线情况 |
2.2.2 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
2.2.3 疼痛评分(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 |
2.2.4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
2.2.5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
2.2.6 健康调查简表(SF-36) |
2.3 不良反应观察 |
2.4 脱落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临床疗效分析 |
3.1.1 基线性况 |
3.1.2 症状评分 |
3.1.3 体征评分 |
3.1.4 疗效评定 |
3.1.5 疼痛评分(VAS) |
3.1.6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
3.1.7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
3.1.8 健康调查简表(SF-36) |
3.2 治疗方法分析 |
3.2.1 选穴原理 |
3.2.2 下病上取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4.1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 |
4.2 问题与展望 |
4.3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及肌萎缩的依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骨密度和比目鱼肌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补肾健脾活血方通过调节肌肉合成及骨形成干预尾悬吊大鼠肌萎缩及骨丢失的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1 中医药防治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综述2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基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探讨补肾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百名医家补肾法应用研究的意义 |
1.1.2 百名中医临床家简介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整理法 |
1.2.2 理论研究法 |
1.2.3 案例分析法 |
2 百名中医临床家应用补肾法的疾病谱研究 |
2.1 补肾法的内涵探讨 |
2.1.1 中医肾之内涵 |
2.1.2 补肾法的内涵 |
2.2 补肾法的分类 |
2.2.1 滋养肾阴法 |
2.2.2 温补肾阳法 |
2.2.3 补肾精气法 |
2.2.4 其他 |
2.3 百名中医临床家应用补肾法的疾病谱分析 |
2.3.1 补肾应当分男女,生理规律紧相依 |
2.3.2 五脏均可从肾论,功能互用不可分 |
2.3.3 经络形体官窍疾,疑难补肾不相离 |
2.4 小结 |
3 百名中医临床家应用补肾法的案例分析 |
3.1 补肾法在妇科男科中的医案举例 |
3.1.1 崩漏不孕当补肾,气血足畅立本根 |
3.1.2 遗泄不育有良法,补肾精足效堪夸 |
3.2 补肾法论治内科诸疾之治疗验案 |
3.2.1 慢性肾炎不离肾,补之水湿亦能清 |
3.2.2 证见眩晕及中风,阴平阳秘补肾功 |
3.2.3 心失所养悸不宁,水火相济补肾行 |
3.2.4 泄泻尿浊脾失运,补肾可通先后天 |
3.2.5 哮喘日久损下元,补肾可使金水生 |
3.3 补肾法治疗经络疑难疾患之实例 |
3.3.1 痿证痹证补肾宜,精足络通形乃治 |
3.3.2 再障消渴白血病,益肾固本法可依 |
3.3.3 骨髓骨肉癌瘤现,补肾大法可堪任 |
3.4 小结 |
4 百名中医临床家对补肾法的专门论述 |
4.1 补肾法理论阐述 |
4.1.1 补肾古今效可验,药不如食年寿延 |
4.1.2 阴阳互依根中求,补肾年老神志清 |
4.1.3 冲任天癸根于肾,补源妇人诸疾调 |
4.2 补肾法临床证治 |
4.2.1 先天后天互相依,脾胃可于补肾求 |
4.2.2 五官精气出于肾,调治九窍法补肾 |
4.2.3 经带胎产肾中求,妇科补肾常法有 |
4.2.4 癌症亦可从肾论,骨病皮疾益肾循 |
4.3 补肾方药运用 |
4.3.1 九龙消水杜仲温,慢性肾炎可补肾 |
4.3.2 枸杞芡实桑螵蛸,六味菟丝补肾调 |
4.3.3 “无价”滋肾与安肾,杞菊加味活法补 |
4.4 小结 |
5 讨论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截瘫三例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凡.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脊髓损伤中医药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 张刘波,周峻,王佩佩,谭明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6)
- [4]“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其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D]. 邵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补肾活血方通过Notch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D]. 何剑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小关节内注射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研究[D]. 蔡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奥马哈系统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 高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D]. 林珍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及肌萎缩的依赖机制[D]. 王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
- [10]基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探讨补肾法的应用研究[D]. 苏登高.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