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萝卜食品的制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阳晖,卢凌霄,王晴,张川雨,曹沁倩,周先容[1](2021)在《发酵法制备萝卜硫素的工艺优化》文中提出以胭脂萝卜为原料,筛选合适的菌种发酵制备萝卜硫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萝卜硫素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发酵温度、液料比、接种量以及pH为响应因子,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为96 h,发酵温度为31℃、液料比为3∶1 (mL/g)、接种量为8.3%、pH为5.7时,选用黑曲霉发酵胭脂萝卜,萝卜硫素提取量最高,为0.512 4±0.006 5 mg/g,与模型预测值0.513 1 mg/g接近。由此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各因素与萝卜硫素提取效果的关系,并能确定发酵法制备萝卜硫素的最佳发酵条件。
吕树明[2](2021)在《都市化语境下上海立春节俗的存续现状考察——兼论立春食品春卷的日常化演进路径》文中提出明清及民国上海方志中载录有迎春神、鞭春牛、啖春饼等有关立春习俗的丰富史料,反映了上海地区曾经兴盛的立春节俗历史传统.当代上海立春节俗呈现出节庆意识淡薄、节庆群体老龄化、节俗仪式单一弱化等困顿局面.虽然立春节俗知识伴随国家"非遗"政策以及新媒体工具在广泛传播,但极少有人会将其自发转变成民俗实践,仅有部分上海本地民众仍在赓续立春吃春卷等传统.上海是开放流动的大都市,部分外来人或保留原有迁出地立春食俗,或接受沪上本地的立春饮食,与本地人立春吃春卷一起构成了当代上海立春节俗的文化景观.在都市化语境下,立春节气保有的农业文明内核已被剥离消解,仅作为表征春天到来的时间标识,同时融合了养生保健观念,显示出一定的商业运作色彩.作为立春节俗的春卷也脱离节日语境,在各类日常化路径的牵引下,已成为民众随时享用的食品和彰显海派特色的风味小吃.
陈育楷,高婷婷,陈蔚辉[3](2021)在《彩色蔬菜面的制作工艺及其品质分析》文中认为为探讨蔬菜面的制作工艺及其感官品质,以红椒汁、姜黄汁、白萝卜汁、红菜头汁和苋菜汁为辅料制作蔬菜面,采用质构仪测定其质构特性,观察评价各种蔬菜面的着色力和热稳定性,筛选蔬菜汁的最佳浓度。结果显示,各种蔬菜汁面着色力和热稳定性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尤以姜黄面最为突出;各种蔬菜面配方中蔬菜汁的最佳浓度分别为姜黄汁20%(黄色面)、红椒汁20%(橙色面)、白萝卜汁60%(白色面)、红菜头汁60%(紫色面)、水煮苋菜汁40%(粉色面)、鲜榨苋菜汁20%(灰色面)。与市售菠菜面比较,研发的蔬菜面黏结力更强,更耐咀嚼。
王奇,王传明,周雨,叶丹,余慧[4](2021)在《泡菜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泡菜是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蔬菜加工制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在泡菜的整个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仅直接影响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同时也会造成产品的腐败。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泡菜微生物菌群的区别和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指出泡菜中腐败微生物的污染及控制和功能微生物对风味的优化。通过对泡菜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泡菜生产企业利用微生物的特性,进行产品腐败的控制和风味的改善。
马川兰[5](2021)在《发酵白萝卜制品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白萝卜营养价值丰富,且有清化热痰、行气等功效。本文对白萝卜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发酵白萝卜制品的工艺流程、配方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发酵白萝卜制品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李庆羊,吴祖芳,翁佩芳,洪松虎,胡丹丹[6](2021)在《植物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对发酵萝卜干风味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以白萝卜为原料,经初步脱水制成半干萝卜干,分别接种植物乳杆菌L1和棒状乳杆菌L3以及混合菌种发酵萝卜干。以自然腌制发酵为对照,测定萝卜干发酵过程中的pH值和总酸的变化,并对发酵后萝卜干的质构、色差、氨基酸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探讨2种乳酸菌对萝卜干发酵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能加快pH值的下降和总酸的上升。混菌发酵的萝卜干总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729 g/100 g和16.01 mg/g。接种棒状乳杆菌L3的萝卜干色泽与未发酵萝卜干最为接近。接种植物乳杆菌L1的萝卜干质地、口感都最好。从4组萝卜干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成分61种,混菌发酵的风味物质种类虽不是最多但风味评价最好,某些特有的香气较突出。综合品质指标数据和感官评价结果,最后选用混合菌种作为发酵剂,所得产品的色泽、质地和风味俱佳,品质高于自然发酵和单一菌种发酵的萝卜干。
鲁姣姣[7](2021)在《白萝卜饼干产品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为改善饼干的风味,提高其营养价值,该研究开展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萝卜口味饼干产品的制作。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不同用量的白萝卜、白砂糖、黄油、鸡蛋对萝卜味饼干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萝卜饼干产品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20g、萝卜60g、白糖30g、起酥油40g、鸡蛋30g。在此工艺下,该饼干产品口感外脆内酥,甜度适中,有着淡淡的萝卜味,且具有一定保健价值,是一种风味独特的新产品。
景冬菊,牛丽萍[8](2021)在《幼儿园食育之实践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食习惯塑造性格。3—6岁是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近年来许多学者意识到食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开展食育势在必行,应重视幼儿园食育的建设。以幼儿园食育为关注点,对幼儿园食育之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并给幼儿园及教师提出一些建议:把食育内容有效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通过食育微课;进餐活动中食育;食育与游戏、区域活动结合;食育环境创设;开展食育主题活动;开发食育特色课程;发挥食育绘本作用;互联网信息化+食育;集体教学活动中食育;建立食育实践基地;建立食育资源库;线下+线上结合,家园共食育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受、体验食育文化,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邵颖,李飞,张孔海,魏宗烽,杨小林,何璐[9](2021)在《商城老鸭汤的制备工艺条件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推动商城老鸭汤标准化生产,以淮南麻鸭、青萝卜为主原料,以感官评分和核苷类物质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商城老鸭汤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农夫山泉天然饮用水、山泉水、自来水、井水4种水制得鸭汤,其感官评分及核苷类物质含量最佳的为山泉水;在自来水水温分别为25,40,60,80,100℃时加入原辅料制备鸭汤时,其感官评分和核苷类物质最佳温度为60℃。综合感官评分及核苷类物质总量分析得出,鸭汤最佳制作工艺:1500 mL自来水中加入食盐10 g,小葱20 g,姜20 g,加热到60℃时,加入鸭肉500 g,煮沸后关小火熬制140 min,再加入青萝卜100 g,继续煮20 min,此时老鸭汤的感官评分为95分,肌苷、肌苷酸和鸟苷酸含量分别为10.65,103.03,1.69μg/mL,鸭汤香气扑鼻,口感适宜,滋味纯正,此研究为商城老鸭汤的商业推广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邢维海[10](2021)在《不同有机肥料对白萝卜风味、质构及营养品质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二、萝卜食品的制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萝卜食品的制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发酵法制备萝卜硫素的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工艺流程 |
1.2.2 操作要点 |
1.2.2. 1 胭脂萝卜的前处理 |
1.2.2. 2 胭脂萝卜培养基的制作 |
1.2.2. 3 种子培养基的制作 |
1.2.2. 4 发酵 |
1.2.2. 5 萝卜硫素的提取 |
1.2.2. 6 萝卜硫素定性分析 |
1.2.2. 7 萝卜硫素定量分析 |
1.2.3 单因素试验 |
1.2.3. 1 发酵菌种的选择与确定 |
1.2.3. 2 发酵条件对制备萝卜硫素效果的影响 |
1.2.4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菌种的确定 |
2.2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2.1 发酵时间对萝卜硫素提取量的影响 |
2.2.2 发酵温度对萝卜硫素提取量的影响 |
2.2.3 液料比对萝卜硫素提取量的影响 |
2.2.4 接种量对萝卜硫素提取量的影响 |
2.2.5 p H对萝卜硫素提取量的影响 |
2.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2.3.1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 |
2.3.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2.3.3响应面最优值的获取及验证 |
3 结论 |
(2)都市化语境下上海立春节俗的存续现状考察——兼论立春食品春卷的日常化演进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清及民国上海方志的立春节俗考察 |
二、上海当代立春节俗的存续现状 |
三、一位上海本地居民的立春节俗记录 |
四、外来居民的立春节俗考察 |
五、立春节俗食品春卷的日常化路径考察 |
结语 |
(3)彩色蔬菜面的制作工艺及其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蔬菜汁的制作 |
1.2.1 榨制蔬菜汁 |
1.2.2 煮制蔬菜汁 |
1.3 彩色蔬菜面的工艺流程 |
1.4 蔬菜面质构分析方法 |
1.5 蔬菜汁面的感官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蔬菜汁的最佳添加量分析 |
2.1.1 黄色姜黄面 |
2.1.2 橙色红椒面 |
2.1.3 白色萝卜面 |
2.1.4 紫色红菜头面 |
2.1.5 粉色苋菜面 |
2.1.6 灰色苋菜面 |
2.2 各种蔬菜汁面的着色力比较 |
2.3 各种蔬菜汁面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 各种蔬菜汁面的质构特性分析 |
3 结论 |
(4)泡菜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泡菜的微生物菌群 |
2 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2.1 不同原料的影响 |
2.2 不同发酵条件的影响 |
2.3 不同发酵阶段的影响 |
2.4 不同发酵方式的影响 |
3 泡菜发酵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污染和控制 |
3.1 泡菜发酵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污染 |
3.1.1 代谢有机酸引起产品pH升高 |
3.1.2 盐卤表面形成腐败膜醭 |
3.1.3 产生不悦气味 |
3.2 泡菜发酵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控制 |
3.2.1 合理的生产过程 |
3.2.2 有效的杀菌方法 |
3.2.3 科学的防腐体系 |
4 功能微生物菌群对泡菜风味的优化 |
4.1 功能微生物的菌种优化 |
4.2 功能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优化 |
5 展望 |
(5)发酵白萝卜制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萝卜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
1.1 白萝卜的营养价值 |
1.2 白萝卜的功能 |
2 发酵白萝卜制品的研究现状 |
2.1 发酵白萝卜饮料的研究现状 |
2.1.1 乳酸发酵型饮料 |
2.1.2 酒精发酵型饮料 |
2.2 白萝卜泡菜的研究现状 |
2.3 乳酸菌白萝卜酸奶的研究现状 |
3 结语 |
(6)植物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对发酵萝卜干风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萝卜干发酵工艺 |
1.2.1 种子液的制备 |
1.2.2 萝卜干发酵方式 |
1.3 试验方法 |
1.3.1 菌种生长曲线的测定 |
1.3.2 理化指标的测定 |
1.3.3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游离氨基酸 |
1.3.4 GC-MS分析挥发性风味成分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L1和L3的生长曲线 |
2.2 萝卜干发酵过程中p H值和总酸的变化 |
2.3 L1和L3对发酵萝卜干色泽的影响 |
2.4 L1和L3对发酵萝卜干质地的影响 |
2.5 L1和L3对发酵萝卜干氨基酸的影响 |
2.6 L1和L3对发酵萝卜干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
3 结论 |
(7)白萝卜饼干产品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设备 |
2 饼干成品的制作 |
2.1 工艺流程 |
2.2 单因素试验 |
2.3 正交试验 |
2.4 饼干感官指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原料用量对饼干质量的影响 |
3.1.1 白萝卜 |
3.1.2 白砂糖 |
3.1.3 黄油 |
3.1.4 鸡蛋 |
3.2 正交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8)幼儿园食育之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育定义 |
二、幼儿园食育之实践策略 |
(一)食育微课 |
(二)进餐活动中食育 |
(三)食育与游戏、区域活动结合 |
(四)食育环境创设 |
(五)开展食育主题活动 |
1.亲子食育活动 |
2.定期开展食育主题活动 |
3.节日主题食育活动 |
4.跨班食育活动 |
(六)开发食育特色课程 |
1.本土特色食育 |
2.节气特色食育 |
3.思政特色的食育 |
(七)发挥食育绘本作用 |
1.通过食育绘本学习食物营养知识,了解食物与健康 |
2.通过食育绘本学习食物种类、特征、生长、种植、栽培、环境的知识 |
3.通过食育绘本学习食物制作、料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并体验调制食物的乐趣 |
4.学习传统食物与世界食物的知识,知道传统的民间活动和饮食,了解乡土食物特色 |
5.通过食育绘本学习积极的食育态度 |
6.通过食育绘本学习饮食的礼仪 |
7. 通过食育绘本学习对食物的尊重和感恩 |
8.通过食育绘本培养人与人的关系及优秀品质 |
(八) 互联网信息化+食育 |
(九)集体教学活动中食育 |
(十)建立食育实践基地 |
1.种植园生活体验活动 |
2.快乐“小厨房”活动 |
(十一)建立食育资源库 |
(十二) 线下+线上结合,家园共食育 |
1.线下家园食育 |
2.线上家园食育 |
结 语 |
(9)商城老鸭汤的制备工艺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商城老鸭汤制作工艺流程 |
1.2.2 商城老鸭汤操作要点 |
1.2.3 基本工艺配方的优化试验 |
1.2.4 水质对老鸭汤滋味物质的影响 |
1.2.5 初始水温对老鸭汤感官评分及核苷类物质的影响 |
1.2.6 老鸭汤核苷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1.2.6.1 样品预处理 |
1.2.6.2 核苷酸标准工作曲线的制作 |
1.2.6.3 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1.2.7 感官品质评定 |
1.2.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老鸭汤基本配方的确定 |
2.2 不同水质对老鸭汤感官评分及核苷类成分的影响 |
2.3 初始温度对老鸭汤中核苷和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 |
四、萝卜食品的制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发酵法制备萝卜硫素的工艺优化[J]. 阳晖,卢凌霄,王晴,张川雨,曹沁倩,周先容. 食品工业, 2021
- [2]都市化语境下上海立春节俗的存续现状考察——兼论立春食品春卷的日常化演进路径[J]. 吕树明. 节日研究, 2021(02)
- [3]彩色蔬菜面的制作工艺及其品质分析[J]. 陈育楷,高婷婷,陈蔚辉. 现代食品, 2021(20)
- [4]泡菜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J]. 王奇,王传明,周雨,叶丹,余慧. 中国调味品, 2021(09)
- [5]发酵白萝卜制品的研究进展[J]. 马川兰. 现代食品, 2021(16)
- [6]植物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对发酵萝卜干风味品质的影响[J]. 李庆羊,吴祖芳,翁佩芳,洪松虎,胡丹丹. 中国食品学报, 2021(09)
- [7]白萝卜饼干产品的研制[J]. 鲁姣姣. 安徽农学通报, 2021(13)
- [8]幼儿园食育之实践策略研究[J]. 景冬菊,牛丽萍.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9]商城老鸭汤的制备工艺条件优化[J]. 邵颖,李飞,张孔海,魏宗烽,杨小林,何璐. 中国调味品, 2021(07)
- [10]不同有机肥料对白萝卜风味、质构及营养品质影响研究[D]. 邢维海. 河北北方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