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取灵活经营方式 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能(论文文献综述)
丁云霞[1](2019)在《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消费需求势能的持续增强、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的有序推进,以及政府发展体育综合体政策导向的日益强化,体育综合体这一支撑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载体,受到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成为现阶段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体育综合体的发展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利益主体,由于各参与方利益诉求不同、相互之间关系复杂且持续变化,给体育综合体的创新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推动体育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新公共管理理论、需求外溢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对参与体育综合体发展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需求端消费者需求的实证调查研究,提出通过服务供应链建设提升体育综合体发展水平的思路,并依据研究结果为完善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协调机制提供了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政府部门、服务集成方、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是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上的重要利益主体。在这四类主体间形成的六对关系中,“政府部门与消费者”、“政府部门与服务集成方”、“服务集成方与服务提供商”三对利益主体关系相对重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消费者满意的财政政策机制”、“实现全过程监管的委托经营契约机制”和“契合消费者需求和综合体发展模式的服务提供商选择机制”是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协调的关键和核心。第二,通过对江苏省首批认定的14家体育综合体560名消费者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消费端佐证开展上述“三个机制”研究的重要性,并得出消费者基于体育综合体发展现状的各类期望、诉求和特点,围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将“消费者需求的关键性指标纳入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构建的相关协议、让体育综合体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符合时代感方向和使体育综合体保持一定的公益性”等构建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的思路。第三,基于消费分层的视角,对453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消费者对于体育综合体服务内容的需求既有个体差异也有群体差异。通过分析消费者对体育综合体服务内容结构的消费意愿情况,得出体育综合体基本保障服务供给对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影响最大等结论,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政府部门应从“针对重点领域提升政策力度、瞄准体育消费潜力市场优化政策、立足整体效益加强政策协同、通过信息公开提升政策效应”等方面优化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机制。第四,在分析政府部门与服务集成方关于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各自诉求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部分体育场馆委托经营合同,以及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员有关委托经营协议指标认知的访谈记录等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现有委托经营契约机制存在“政府的有限理性、缔约成本与争议成本具有不完全性、协议内容缺少产业生态链思维”等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在委托经营协议中安排剩余控制权协议、明确政府对剩余控制权协议的主导地位、约定服务集成方与服务提供商构建内部供应链体系、契约履行全面全程接受公众监督”等方法解决。第五,在确定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的服务提供商选择初始指标集的基础上,采用单项-总体相关系数分析法将41个二级指标净化到15个,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测量指标权重和等级,得出“信用水平、消费拉动、运营模式、内容创新、产业带动”等指标是影响体育综合体服务提供商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并根据服务提供商选择指标研究结果,提出了包括“聚焦关键类型指标、根据自身资源条件、依据综合体本体与相关服务的比例关系和围绕体育综合体具体类型”等四条优化体育综合体服务提供商选择机制的具体建议。
陈元欣,王健[2](2015)在《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就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问题进了研究,认为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核心是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场(馆)企业化改革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场(馆)企业运营机构较之于事业运营机构不仅在财务、人事、薪酬分配和经营自主权等方面拥有制度优势,亦具有经济比较优势。现有场(馆)运营管理实施企业化改革主要有事转企、事企双轨运行、事企合作运行、事业单位内部企业化管理等路径,新建场(馆)亦强制委托运营。场(馆)企业化改革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公益性、政府职责、企业盈利、人才培养和政策衔接等问题。提出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推进企业化改革、出台扶持政策,延续现有政策、加强监管,确保场(馆)公益性、尽快放开场(馆)经营权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场(馆)企业化改革和打造场(馆)专业运营商,培养专业运营团队等促进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的对策。
刘丽[3](2020)在《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根基支撑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更加离不开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在进程中发展,促使国家经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取得了巨大突破,壮大了国民经济。但由国企改革所引发的经济社会生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体制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改革面临的问题还较多,总体可以概括为:改革引发的矛盾严重、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改革内容敏感性强和改革程度不规范、改革制度性约束不强,国企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市场化运营适应性不高、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完善、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等。以上问题均须从最根本处着手进行解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有企业改革最根本在于解决资金问题,国有资本在国有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使用财政杠杆作用推进国企改革是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研究”为研究主题,以绵阳市富诚集团作为案例展开研究,首先,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梳理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的研究现状,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本案例进行分析;其次对绵阳市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进行例证价值分析,包括现状分析、面临的困惑、典型性;然后,对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做出描述,包括转型的背景、主要历程和做法、成效;再次,从财政预算、财政资金、财政调控三大关键性因素对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启示,即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才能确保优化资源配置、转变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才能推动国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完善财政调控政策才能推动国企做大做强。
汤楚宁[4](2017)在《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营效能调查研究报告》文中指出管道运输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行业并列为第五大运输行业,是气态、均质液态物质运输最经济、安全、高效的选择,被石油、天然气、水等的运输普遍采用。相比其他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具有投入资源少、货物周转效率高、安全隐蔽等优势。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2020年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10%,这给管道运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对输气管道的效率、效能提出了更高挑战。本文体例为调查研究报告,以我国华北地区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布局、主要生产经营设施、运营效能等的深入调查剖析论证,揭示出系统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政策、建设缺欠及企业管理运营等不足。根据现状和未来改革创新,探索提出从国家政策法规层面和企业运营管理层面影响运营效能的因素。如:从政策法规层面提出:新、旧管输费率定价规则没有补偿调峰投入,发改委对管道运输基准收益率附条件设定有悖市场规律,产业链的战略发展和监管缺少法律及完善的行规;企业运营层面提出:管道企业富裕输气能力未向社会开放利用,地下储气库调峰能力与管道输气能力配比有待优化,管道运输体系关键生产单元具有降本增效的空间,管道运输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劳动组织结构有待优化等。在调查和剖析过程中,本文运用传统经济学理论、经济管理工具及国家相关政策环境为研究基础,揭示和初步提出解决华北地区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包括:调峰供气体系及管输费率机制的重塑;管道运输基准收益率合理施用的处理;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及相关立法;建立使用天然气交易平台践行市场规则;管输关键生产单元及劳动组织升级优化等建议。国外天然气管道运输行业已经非常成熟,本文也充分借鉴北美、欧洲和俄罗斯的成熟经验,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则。在新一轮天然气管道运输发展中,运用创新理念:“引进、消化、再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从国家政策法律环境、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后,必然使企业活力和效率效益产生极大的解放,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企业回报。
何于苗[5](2018)在《PPP模式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型体育场馆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落后的运营管理机制滋生的诸多问题成为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发展的掣肘。2016年国家提出推广大型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改革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明确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之路,为我国转变政府主导的大型体育场馆项目运营提供了方向。在国家系列政策的助推之下PPP走出新高,是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的重要路径,它与市场结合,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有效的激发场馆运营的活力,破解运营发展障碍,助力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创新,发挥场馆应有的运营效益和资产效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PPP模式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的实施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明确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通过对BOT、ROT、OT(台湾和大陆地区)三种PPP运作方式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中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经营权改革流程进行分析,发现PPP模式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应用中存有招商过程审查不严密、政府附属公司运营效率不佳、事业单位人事调整困难、政府扶持补贴政策不足等问题。总结文章主要论及的新建和事业单位两类大型体育场所采用的运作方式和我国已有场馆经营权改革实践,提炼出PPP模式在经营权改革中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以供各地新建和事业类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参考借鉴。最后,为了最大发挥PPP模式的应用成效、顺利推进改革,政府和场馆运营管理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出台改革指导方案、灵活选择运营模式;2、完善运营管理合同、提供指导合同范本;3、合理分流安置人员、加强专业人才引进;4、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准入退出机制;5、明确政府监管内容、构建多元监管体系;6、提供扶持补贴优惠、改进场馆财税制度;7、赋予民企收益弹性、丰富运营服务内容、8、建立激励考核机制、保障公共服务质量。
沈根泉[6](2017)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今中外许多政权都兴办国有企业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拥有财政金融调控功能的现代国家更是如此。以建立公有制为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政权广泛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不仅是为了实现经济赶超战略,更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技术基础,选择国有企业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然性,并赋予国有企业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与功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国营企业制度,在诸多方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但存在生产经营机制僵化、政企不分等问题。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国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出现诸多不适应,形成大面积的亏损,由此开启市场化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为目标,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出现了社会主义性质弱化问题。国有企业死守旧体制不改革,将难以生存;但在改革中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将失去其存在价值。市场经济强调利益驱动机制,社会主义方向强调价值取向,既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非易事。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定位,重新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作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赋予国有企业特殊的经济政治职能,其社会主义性质功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在改革中不断巩固和放大。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至关重要,要研究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对策措施,确保国有企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壮大。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宏观上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微观上要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等社会主义基因植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之中,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骨干企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柱。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仅涉及指导思想、意识形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国有企业制度设计,还要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符合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国有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论文的总体框架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主体部分为论证过程。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之间的关系,介绍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归纳近年来与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界定论文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概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国有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必然选择。本章分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有企业”,即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来源。探讨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述,分析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之后的经济建设探索历程,论证为什么会选择国有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制度为什么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端重要性,国有企业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再从实践上升为国家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选择。第二章,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促使国有企业改革。本章分析“国有企业为什么要改革”,分析公有制理论付诸实践后国营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为什么会促使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逻辑是什么。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有企业陷入困境,促使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逐步探索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第三章,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及原因。本章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什么问题”,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核心。着重分析国有企业私有化、资产流失、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弱化、领导干部腐败、行政化倾向、职工主人翁地位弱化、垄断经营、功能偏离等问题的存在原因与严重后果,以及部分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博弈过程。第四章,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功能定位再认识。本章论述“要不要国有企业”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制的实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化改革之后的国有企业还存在哪些体现社会主义方向的性质与功能,如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实现共同富裕,等等。第五章,确保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若干对策。本章分析“要什么样的国有企业”问题,怎样才能使国有企业体现社会主义方向。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论述确保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若干对策,对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加强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语,通过归纳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之间的理论与逻辑关系,得出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基石、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通过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结论。
温演驰[7](2020)在《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有的组织类型,自形成设立以来就以实现公益为其根本宗旨,主要承担为社会提供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的职能。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运用国有或公共资源提供服务职能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资源配置不合理、政事不分等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尝试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但因客观经济基础薄弱以及主观思路不清晰,改革几陷于停顿。直至2011年,国家进一步明确思路开始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原有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与公益二类,并创新引入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将事业单位改革推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我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由于其具备一定的市场资源配置属性,因此也成为天然的改革试验地。法人治理结构源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却对西方的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性质属性相类似的非营利组织、高校、公立医院等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将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可行性。我国也的确在广东、上海、浙江、重庆等地进行了先期的试点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随着试点改革不断深入,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相关问题也逐步显现,例如外部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缺失、思想与认识准备不足、模式生搬硬套、相关支持政策不完善,内部配套制度缺失、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党组织作用不明确等,严重掣肘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本文总结回顾了我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历程,并以深圳市为例,通过理论、相关试点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剖析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借鉴域外经验,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以期为全国各地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供理论及经验参考。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八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问题、目的、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着重论述了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理论及概念进行概述,并追踪理论溯源,为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阐述并分析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产生背景、探索历程以及各省市试点改革情况,总结揭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成效及面临的问题;第四章以深圳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分别介绍了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环境背景、部分典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试点探索情况,并通过对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问卷调查以及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大学的比较访谈,分析总结当前深圳市试点改革的成效及面临的瓶颈;第五章以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为对象,从实证角度论证影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因素,其中研究表明“政策落实不达预期、理事会成员作用不明显、公众参与途径不够多元”是制约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推进的关键问题;第六章研究了日本、美国、新加坡公益组织的治理情况,总结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域外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参考;第七章从目标、原则、内外部措施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其中外部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优化产权投资制度设计、创新人事财政配套制度、构建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内部措施包括明确理事会成员配备、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共治运行体系、界定党组织与理事会权力关系;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
张强[8](2020)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智慧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与信息产业相契合的新形态,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和智慧体育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理念与模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体育消费新的增长点和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呼应着场馆服务业提供更多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在国家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体育场馆如何在政府财力有限和现有设施工艺薄弱的状态下,构建新时代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机制,提升其建设标准化、运营数字化、应用人本化水平,实现人与运动、场馆智慧互连。本研究不仅能加深社会各界对智慧体育场馆治理的理解,对于加快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解决长期困扰场馆运营的根本性痛点,满足消费受众的体验新需求和辅助智慧城市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发达国家智慧体育场馆的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分析,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三层系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内容,提出了五种实现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模式,设计了四类场景营销的类型,通过构建智慧体育场馆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6个省份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协同体。从体育场馆发展历程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能设施的应用形成的先进发展理念,是体育场馆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较之互联网+场馆、智能体育场馆,智慧体育场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其鲜明的特征。智慧体育场馆利用新技术实现人与场馆的感知互联,通过具有认知、判断、应对的智能方式深度整合资源和促进公众运动参与,在体育场馆各个环节实现高效便捷的创新应用,优化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智慧体育场馆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其服务体验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在场馆情境中产生良好的耦合效应,推动场馆全面升级服务形态。从协同管理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智慧体育场馆是以新技术为基础,以追求服务、资源、技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典型特征,通过整合体育场馆及相关资源推进服务应用创新,从而实现场馆服务功能的升级优化。(2)研究构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拓展和完善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价值探索。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智慧体育场馆的关联,辨析了智慧体育场馆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界定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功能与价值、发展目标和关键要素。创新性地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架构,具体由技术层、资源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其中技术层位于系统的底层,包括作为场地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智能硬件和数据库等;资源层处于系统的中间层,包括智慧运营、资源集成和智慧社会等;应用层处于系统的最顶层,包括新型营销系统、智慧服务和统一应有等。(3)坚持分类指导,统筹设计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根据场馆的规模、区位条件和运营特点有所不同,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城市“地标性”休闲娱乐中心;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区域性”全民健身热力区;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节点式”运动健康服务点。从错位发展、技术创新、应用导向、加强合作以及治理转变等角度提出建设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可持续健康发展。(4)智慧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多样,其本质是为了提高场馆公共服务能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体育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研究认为智慧体育场馆在提高运营能力,优化人力资本、降低能耗成本、实现快速复制等方面优势明显。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包括政府投资运营、企业投资运营、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和场馆协会纽带模式五种模式。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并非一劳永逸,要注意正确认识体育场馆的信息化、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分析挖掘场馆数据价值、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等问题。提出政府加强财政投入、转变观念推动场馆智慧运营、尽快酝酿场馆智慧运营方案、合理选择智慧场馆运营模式、妥善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等发展策略。(5)根据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打造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为尽快摆脱体育场馆收入渠道单一,依赖政府拨款的局面,场馆运营机构需要主动求变,充分利用新技术和跨界思维进行场景营销互换和体育消费链接。研究根据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寻求深度变革的发展目标、用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炼出注重情绪释放的娱乐型场景、强调寓教于乐的教育型场景、倡导空间差异化的审美型场景和满足精神调剂的移情型场景四类智慧营销的体验场景,以推动体育场馆智慧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提档升级。(6)构建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诉求。本文通过初步构建指标结构,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咨询,形成了 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设计了“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调查”问卷,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湖北、江西6个省份60座体育场馆作为调查对象,从供给侧了解体育场馆的建设期望和诉求,通过IPA分析明确智慧体育场馆应优先改进的项目,提出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顶层设计与战略发展规划。(2)强化政策引领,形成政策体系,研制出台《关于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制定专项激励政策,制定奖励、补贴和扶持政策。(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市场合作,建议将智慧体育场馆改造分期、分段进行分解,适当让渡部分经营权益吸引企业参与场馆智慧化改造与运营。(4)研制相关标准,针对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科学编制建设指南以及数据接口标准等规范。(5)因地制宜建设,促进长效运营,划分智慧体育场馆功能版块,有规划、有重点、有策略的确保建设体系、步骤的完整性。(6)盘活人力资源,“引智借脑”从创意、营销等行业选聘人才,“自我造血”对场馆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与轮训。
易梦蕾[9](2019)在《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公共体育场馆不仅只有提供体育锻炼的单一的功能,它的发展的程度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对外展示先进体育文化的窗口。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健身和高品质的追求,公共体育场馆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在我国市场化条件日益成熟的环境中,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大幅度增加。其管理模式有三:一是事业单位管理型;二为企业化管理型;三为托管经营型。在这些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社会和经济效益矛盾突出、融资渠道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管理制度与结构不够完善、场馆功能单一等突出的问题。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冲突、社会资本缺失、国有资产流失、经费支持不够、维修成本高、现有经营人员管理水平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要等。鉴于此,我们通过采取拓宽营销思路、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对无形资产充分开发、开拓投资结构多元化、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等对策强化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在保证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功能效益最大化,从而转变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方式,为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从而达到场馆的保值增值,将是其市场立足之本。
张飞雁[10](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采取灵活经营方式 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取灵活经营方式 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消费需求势能增强促进体育供给侧创新发展 |
1.1.2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提升体育场馆运营效能 |
1.1.3 通过发展体育综合体优化体育服务供给 |
1.2 研究目的、任务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与任务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的整理与分析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的整理与分析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1.5.1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综合体 |
2.1.2 体育综合体的核心利益主体 |
2.1.3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 |
2.1.4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协调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需求外溢理论 |
2.2.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主体间的关系 |
3.1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中不同利益主体的角色定位 |
3.1.1 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 |
3.1.2 服务集成方的角色定位 |
3.1.3 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定位 |
3.1.4 消费者的角色定位 |
3.2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中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
3.2.1 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
3.2.2 服务集成方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
3.2.3 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
3.2.4 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
3.3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分析 |
3.3.1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主体的关系结构 |
3.3.2 政府与消费者的关系分析 |
3.3.3 政府与服务集成方的关系分析 |
3.3.4 服务集成方与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分析 |
3.4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协调机制的提出 |
3.4.1 充分认识到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是识别和关注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
3.4.2 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实证度量制定体育综合体财政等公共政策 |
3.4.3 政府通过协议约束服务集成方建立体育综合体内部供应链体系 |
3.4.4 服务集成方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提供商选择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综合体消费者服务消费需求分析 |
4.1 被调查对象情况介绍 |
4.2 研究方法:Kano模型及应用 |
4.2.1 AQT理论及Kano模型 |
4.2.2 体育综合体消费者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及评价表示例 |
4.3 体育综合体消费者需求问卷的设计过程 |
4.3.1 体育综合体消费者需求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
4.3.2 体育综合体消费者需求问卷的结构框架 |
4.3.3 体育综合体消费者需求问卷测量指标的选取 |
4.4 Kano调查的数据来源与结果讨论 |
4.4.1 调查方式 |
4.4.2 信效度分析 |
4.4.3 基本信息统计 |
4.4.4 Kano传统功能属性的确定 |
4.4.5 结果与讨论 |
4.5 Better-Worse系数分析 |
4.6 基于消费者具体需求的相关建议 |
4.6.1 将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体育综合体供给侧改革发展的前提基础 |
4.6.2 将“关键性指标”纳入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构建的相关协议 |
4.6.3 将“彰显时代感”作为体育综合体内容构建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目标 |
4.6.4 将“坚持公益性”作为构建服务供应链的基本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对体育综合体消费者的财政补贴机制研究 |
5.1 体育综合体财政政策的实施现状 |
5.1.1 中央部委关于体育场地设施的财政政策 |
5.1.2 地方体育部门关于体育场地设施的财政政策 |
5.2 体育综合体消费补贴政策的社会需求 |
5.2.1 消费补贴的内涵 |
5.2.2 体育场地设施消费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
5.3 体育综合体消费者服务内容需求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3.2 消费者服务内容需求的差异分析 |
5.4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给对消费者消费意愿的作用分析 |
5.4.1 信度分析 |
5.4.2 KMO检验 |
5.4.3 提取主成分 |
5.4.4 Logistic有序回归模型的建构与结果分析 |
5.5 政府对体育综合体消费者财政补贴机制的优化设计 |
5.5.1 针对重点领域提升政策力度 |
5.5.2 瞄准体育消费潜力市场优化政策 |
5.5.3 立足整体效益加强政策协同 |
5.5.4 通过信息公开提升政策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府与体育综合体服务集成方的契约机制研究 |
6.1 契约及契约机制分析 |
6.2 体育综合体委托经营协议的双方主体特征分析 |
6.2.1 协议甲方:所有方——政府部门 |
6.2.2 协议乙方:运营方——服务集成方 |
6.3 体育综合体委托经营协议的内容分析 |
6.3.1 对《民法通则》、《合同法》和《体育法》等法律规制的内容分析 |
6.3.2 对现有委托经营契约文本要素与内容结构的内容分析 |
6.3.3 对体育综合体运营负责人的半结构访谈设计与分析 |
6.4 现有委托经营契约机制存在的问题反思 |
6.4.1 政府有限理性的存在 |
6.4.2 缔约成本与争议成本的不完全性 |
6.4.3 协议内容缺少产业生态链的思维 |
6.5 剩余控制权理论在体育综合体委托经营协议中的应用 |
6.5.1 剩余控制权理论 |
6.5.2 剩余控制权理论应用的制度假设 |
6.5.3 明确政府对剩余控制权协议的主导地位 |
6.5.4 约定服务集成方构建与服务提供商的内部供应链体系 |
6.5.5 全面全程接受公众监督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综合体服务集成方对服务提供商的选择机制研究 |
7.1 服务提供商选择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7.2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定位 |
7.2.2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选择指标体系的分析框架 |
7.2.3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选择初始指标集的遴选标准 |
7.3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选择初始指标集的净化 |
7.3.1 净化方法 |
7.3.2 调查样本及数据来源 |
7.3.3 指标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
7.4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选择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7.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7.4.2 构造判断矩阵 |
7.4.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7.4.4 确定指标权重 |
7.5 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选择测量指标权重的评估及评定等级 |
7.6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7.6.1 总体情况 |
7.6.2 “供应链内部协同”维度情况 |
7.6.3 “供应商契约履行”维度情况 |
7.6.4 “消费端需求满足”维度情况 |
7.7 构建体育综合体服务提供商选择机制的工作建议 |
7.7.1 聚焦关键类型指标 |
7.7.2 考虑自身资源条件 |
7.7.3 依据综合体本体与相关服务的比例关系 |
7.7.4 围绕体育综合体的具体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未来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1 体育场地设施消费者服务需求状况调查问卷形成的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体育场地设施消费者服务需求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体育场地设施消费者消费意愿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4 部分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5 江苏省体育服务综合体的评估指标 |
附录6 体育场馆现有委托经营契约内容分析表 |
附录7 体育综合体服务提供商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问卷(初始指标) |
附录8 体育综合体服务提供商(空间承租方)选择指标体系—专家赋权问卷 |
致谢 |
(2)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的本质 |
1.1企业化改革核心是提高场(馆)公共服务能力 |
1.2政府与市场合作,引入市场机制 |
2场(馆)运营管理实施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性 |
2.1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 |
2.2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 |
2.3场(馆)运营效能不高,供给公共服务能力有限 |
2.4事业单位自身的弊端迫切需要通过企业化改革予以解决 |
3企业化改革的可行性 |
3.1企业运营的成功典范 |
3.2事业单位已部分实行企业化管理 |
3.3部分事转企的成功经验 |
3.4社会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为改革扫除了障碍 |
4企业运营场(馆)的比较优势 |
4.1企业运营的制度设计优势 |
4.1.1财务管理相对自主,举债不受限 |
4.1.2用人机制灵活,自主权较大 |
4.1.3薪酬分配相对自由,不受绩效工资限制 |
4.1.4经营决策权充分、自主 |
4.2企业运营的经济比较优势 |
5企业化改革的主要路径 |
5.1现有场(馆)运营管理实施企业化改革的主要路径 |
5.1.1事业转企业 |
5.1.2事业、企业双轨运行 |
5.1.3事业、企业合作运行 |
5.1.4事业单位内部企业化管理 |
5.2新建场(馆)实施企业化改革的主要路径 |
6企业化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6.1坚持公益性 |
6.2政府必须履责 |
6.3正确认识企业盈利问题 |
6.4场(馆)运营人才培养问题 |
6.5政策衔接问题 |
7促进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的对策 |
7.1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推进企业化改革 |
7.2出台扶持政策,延续现有政策 |
7.3政府应加强监管,确保场(馆)公益性 |
7.4尽快放开场(馆)经营权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场(馆)企业化改革 |
7.5打造场(馆)专业运营商,培养专业运营团队 |
(3)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相关理论依据 |
1.3.1 公共产品理论 |
1.3.2 公共财政理论 |
1.3.3 委托代理理论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 |
第二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价值 |
2.1 当前政府财政与国企改革的现状分析 |
2.1.1 国企改革中政府和国企的职能定位状况 |
2.1.2 我国政府推动国企改革的现状 |
2.2 我国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国企转型面临的困惑 |
2.2.1 财政预算编制精细度不够 |
2.2.2 财政资金支持不充分 |
2.2.3 财政调控作用未能良好发挥 |
2.3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案例的典型性 |
2.3.1 富诚集团在财政杠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代表性与先进性 |
2.3.2 财政预算杠动的典型性:提高企业自身造血功能 |
2.3.3 财政资金杠动的典型性:盘活存量优化资源配置 |
2.3.4 财政调控的典型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效率 |
第三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描述 |
3.1 绵阳富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
3.1.1 基本情况 |
3.1.2 财务状况 |
3.2 绵阳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背景 |
3.2.1 促进绵阳市经济建设良好发展的需要 |
3.2.2 绵阳市政府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的需要 |
3.2.3 加快富诚投资集团自身发展的需要 |
3.3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主要历程和做法 |
3.3.1 按照分类改革要求拟定改革方案 |
3.3.2 明确“三层次”国资监管架构图 |
3.3.3 完善富诚集团架构 |
3.3.4 优化富诚的业务结构 |
3.3.5 优化富诚的债务结构 |
3.3.6 加强监督提升富诚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
3.4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主要成效 |
3.4.1 推进了国有企业由功能型向市场型转型 |
3.4.2 促进了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
3.4.3 推动了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第四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因素分析 |
4.1 财政预算杠动国企转型过程的关键性分析 |
4.1.1 财政预算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升级的关键性分析 |
4.1.2 财政预算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性分析 |
4.2 财政预算杠动国企转型的理论分析 |
4.2.1 从公共财政理论分析是经济结构布局优化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 |
4.2.2 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是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需要 |
4.2.3 从政府干预理论分析是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需要 |
4.3 财政预算杠动国企转型的成功经验 |
4.3.1 通过完善国有企业的收益管理杠动转型 |
4.3.2 通过严控国有企业的支出管理杠动转型 |
4.3.3 通过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杠动转型 |
第五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因素分析 |
5.1 财政资金杠动国企转型的关键性分析 |
5.1.1 财政资金的投入帮助国企积累原始资本的关键性分析 |
5.1.2 财政资金的投入拓宽了融资渠道的关键性分析 |
5.1.3 财政资金的投入提高了国企承担政府下达公益性项目建设和运营能力的关键性分析 |
5.2 财政资金杠动国企转型的理论分析 |
5.2.1 从资本经营理论看是国企改革由“管资产”到“管资本”转变的需要 |
5.2.2 从政府职能理论看是纠正市场失灵的需要 |
5.3 财政资金杠动国企转型的成功经验 |
5.3.1 通过注资和划拨资产的方式杠动转型 |
5.3.2 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资金的方式杠动转型 |
5.3.3 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和扩展业务的方式杠动转型 |
第六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调控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因素分析 |
6.1 财政调控杠动国企转型的关键性分析 |
6.1.1 财政调控推动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性分析 |
6.1.2 财政调控提高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关键性分析 |
6.1.3 财政调控发挥了国有资本最大效益的关键性分析 |
6.2 财政调控杠动国企转型的理论分析 |
6.2.1 从资本经营理论看是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
6.2.2 从政府干预理论看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
6.2.3 从公共财政理论看是财政资金专款专用的需要 |
6.3 财政调控杠动国企转型的成功经验 |
6.3.1 从财政监督的角度严格内部审议程序、完善公司章程杠动转型 |
6.3.2 制定并完善管控制度杠动国企转型 |
6.3.3 严格专项资金管理杠动国企转型 |
第七章 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启示 |
7.1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才能确保优化资源配置 |
7.1.1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基础和方法 |
7.1.2 要将公共财政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行有效衔接 |
7.1.3 要严格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评价和考核 |
7.2 转变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才能推动国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 |
7.2.1 加大国企资本金以基金方式注入企业的比例 |
7.2.2 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资金,吸纳民间资本转向市场化运营 |
7.2.3 以不同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7.3 完善财政调控政策才能推动国企做大做强 |
7.3.1 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
7.3.2 建立国企科学组织机构 |
7.3.3 建立国企现代管理制度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营效能调查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主题及概念界定 |
(三)研究设计 |
(四)论文框架 |
二、研究依托理论及分析工具 |
(一)基础经济理论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三)分析工具 |
三、天然气行业国际、国内发展及运营情况 |
(一)国外天然气产业发展及运营情况 |
(二)国内天然气产业发展及运营情况 |
四、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营效能调查 |
(一)华北地区天然气管道企业架构简介 |
(二)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作流程介绍 |
(三)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主要生产单元及运营指标 |
(四)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营效能指标汇总 |
五、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营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营效能的因素 |
(二)从政策与法规层面分析 |
(三)从企业运营管理层面分析 |
六、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营效能调查研究结论及施策建议 |
(一)调查研究结论 |
(二)宏观政策层面施策建议 |
(三)企业微观层面对策意见 |
七、结语与展望 |
(一)结语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PPP模式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路线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型体育场馆 |
2.1.2 PPP模式 |
2.1.3 经营权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大型体育场馆的属性研究 |
2.2.2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研究 |
2.2.3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研究 |
2.2.4 我国体育场馆PPP模式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体育场馆(设施)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
2.3.2 国外体育场馆PPP模式应用研究 |
3 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的理论分析 |
3.1 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需厘清的关键问题 |
3.1.1 公共部门的意识转变 |
3.1.2 社会主体的参与程度 |
3.1.3 经济效益与公共效益的权衡分配 |
3.1.4 场馆原有人员的分流安置 |
3.1.5 场馆运营的优惠扶持政策 |
3.2 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 |
3.2.1 国家政策的有力助推 |
3.2.2 场馆改革的市场化趋势 |
3.2.3 PPP模式的运营管理优势 |
3.2.4 社会力量参与热情的高涨 |
3.2.5 相关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 |
4 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PPP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 |
4.1 实证分析 |
4.1.1 BOT——黄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
4.1.2 ROT——深圳大运中心 |
4.1.3 台湾OT——台北小巨蛋 |
4.1.4 OT——浙江黄龙体育中心 |
4.2 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应用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1 招商过程审查不严密 |
4.2.2 履约保证金额设定过高 |
4.2.3 政府附属公司运营效率不佳 |
4.2.4 事业单位人事调整困难 |
4.2.5 政府扶持补贴政策不足 |
4.2.6 场馆创收渠道单一 |
5 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PPP模式应用的实施运作 |
5.1 PPP模式在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的应用方式 |
5.2 PPP模式在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的操作指南 |
5.2.1 新建体育场馆操作指南 |
5.2.2 事业单位体育场馆操作指南 |
5.3 PPP模式在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5.3.1 运作方式的选择 |
5.3.2 采购手续的履行 |
5.3.3 合同条款的设定 |
5.3.4 场馆监管的方式 |
5.3.5 场馆效益的协调 |
6 PPP模式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的实施建议 |
6.1 出台改革指导方案、灵活选择运营模式 |
6.2 完善运营管理合同、提供指导合同范本 |
6.3 合理分流安置人员、加强专业人才引进 |
6.4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
6.5 明确政府监管内容、构建多元监管体系 |
6.6 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优化场馆税费制度 |
6.7 赋予民企收益弹性、丰富运营服务内容 |
6.8 建立激励考核机制、保障公共服务质量 |
7 总结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访谈提纲 |
致谢 |
(6)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
第一节 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一、公有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设想 |
二、私有制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 |
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
四、公有制生产关系将为推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创造条件 |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国有制理论与实践 |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国有制理论的突破 |
二、斯大林时期的国有化改造运动 |
三、斯大林模式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有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
一、争取国营经济对私营经济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二、建立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实践必然选择国有企业制度 |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
二、国有企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奠定基础 |
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
四、国内外形势促使社会主义国家选择国有企业制度 |
第五节 国有企业制度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 |
一、国有企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
二、国有企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促使国有企业改革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国营企业的运营模式与主要特征 |
一、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
二、国营企业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行政化管理模式 |
三、国营企业的劳动关系:“铁饭碗”和“大锅饭” |
四、国营企业的非经济职能:企业办社会 |
第二节 国营企业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
一、传统的国营企业制度脱离我国生产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
二、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划分和基本路径 |
一、建立生产责任制阶段 |
二、实行承包制阶段 |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
四、改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阶段 |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阶段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二、市场化改革 |
三、理顺政企关系 |
四、抓大放小 |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企业过程中的资产流失问题 |
一、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公企业案例分析 |
二、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流失问题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中的资产流失问题 |
一、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内部原因: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
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外部原因: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 |
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出资人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三节 国有企业存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问题 |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变化情况 |
二、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运转中缺乏制度保障 |
三、管党治党不严使得国有企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
第四节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问题 |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政风险较高 |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行为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
第五节 国有企业行政化问题 |
一、国有企业行政化管理的合理性 |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行政化倾向 |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行政化倾向偏离市场化改革的初衷 |
第六节 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弱化问题 |
一、改革前国营企业工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比较高 |
二、“理顺劳动关系”导致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弱化 |
三、国有企业职工“碎片化”影响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的发挥 |
第七节 国有企业功能偏离问题 |
一、国有企业垄断经营问题 |
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问题 |
三、国有企业集体性福利腐败问题 |
四、国有企业劳动用工世袭制问题 |
五、国有企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
第八节 为什么会出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 |
一、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主义方向之间的矛盾 |
二、政府与改制企业之间的博弈 |
三、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博弈 |
第四章 重新认识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功能定位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
一、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 |
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关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 |
二、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
三、现阶段发展非公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调整生产关系 |
第三节 国有经济主导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
一、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骨干作用 |
三、国有企业引领国家科技发展 |
四、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键要看影响力、控制力、带动力 |
第四节 国有企业决定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一、国有企业改革为培育市场经济创造条件 |
二、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主体 |
三、国有企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
第五节 国有企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力军 |
一、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 |
二、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待遇逐步透明合理 |
三、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贡献 |
四、真正的共同富裕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才能实现 |
第六节 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的关系 |
一、准确理解“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 |
二、辩证看待国有企业垄断与集中问题 |
三、国有企业为非公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
第五章 确保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若干对策 |
第一节 维护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性质特征的基本思路 |
一、如何认识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国有企业怎样表现出社会主义性质 |
三、为什么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四、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第二节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
一、建立经营者对所有者负责的国有资本经营体制 |
二、将社会主义基因植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
三、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本特征和制度优势 |
四、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必须落实在公司章程中 |
第三节 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与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
二、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
第四节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
一、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
二、落实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
三、切实维护下岗分流职工权益 |
第五节 锻造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
一、建立区别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
二、树立符合国有企业特征的选人用人导向 |
三、强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担当 |
第六节 构建体现社会主义方向的国有资产监管格局 |
一、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格局及存在问题 |
二、国有资产监管格局必须承担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职责 |
三、国有资产监管格局必须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
四、对国资监管机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监管绩效进行考核监督 |
第七节 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创新举措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构建和谐共享的劳动关系 |
第八节 从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 |
一、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
二、落实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监管责任 |
结语: 国有企业在从严改革、返本开新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要求 |
1.1.2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探索内在需求 |
1.1.3 事业单位自身建设发展客观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事业单位 |
2.1.2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
2.1.3 法人治理结构 |
2.2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 |
2.2.1 理事会的内涵与运行 |
2.2.2 管理层的权责与构成 |
2.2.3 监事会的职能与设置 |
2.3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2.3.1 共同治理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4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4.1 必要性的生成逻辑:明确定位、共办共治、激发活力 |
2.4.2 可行性的生成逻辑:理论可行、政府支持、试点有效 |
第3章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探索历程与现状 |
3.1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出的背景 |
3.1.1 我国法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3.1.2 事业单位法人地位确立过程 |
3.1.3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规范与完善 |
3.2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探索历程 |
3.2.1 制度创新探索 |
3.2.2 借鉴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结构探索 |
3.2.3 全国各地试点经验探索 |
3.3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成效 |
3.3.1 促进厘清政事关系 |
3.3.2 探索创新治理模式 |
3.3.3 推进整合各方资源 |
3.3.4 促进坚守党管干部 |
3.4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面临的问题 |
3.4.1 外部层面:法规财政保障不足,利益群体潜在抵触 |
3.4.2 内部层面:制度机制运行紊乱,自主管理沦为形式 |
第4章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案例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
4.1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法规政策环境 |
4.1.1 具有法制保障优势 |
4.1.2 具有先行示范优势 |
4.1.3 具有人力保障优势 |
4.1.4 具有财政保障优势 |
4.1.5 实行“三不定”政策 |
4.2 深圳市部分典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情况 |
4.2.1 管委会模式: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4.2.2 理事会模式:深港产学研基地、南方科技大学 |
4.2.3 董事会模式: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4.3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
4.3.1 调查对象 |
4.3.2 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过程 |
4.3.3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4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4 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大学访谈调查分析 |
4.4.1 访谈对象 |
4.4.2 访谈设计 |
4.4.3 访谈记录 |
4.4.4 访谈结论 |
4.5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成效 |
4.5.1 自主管理权限逐步增大 |
4.5.2 分权制衡架构逐渐完善 |
4.5.3 多元主体共治成效初显 |
4.5.4 联合监管体系日趋成熟 |
4.6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推进的瓶颈 |
4.6.1 外部瓶颈:法规制度仍不完善,潜在约束制约自主管理 |
4.6.2 内部瓶颈:运行体系仍不健全,党组织作用未充分发挥 |
第5章 深圳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1.1 治理架构完整性 |
5.1.2 治理环境差异性 |
5.1.3 治理因素多样性 |
5.2 调查设计 |
5.2.1 总体构思 |
5.2.2 样本统计 |
5.3 调查问卷分析 |
5.3.1 政策支持下的全面推广 |
5.3.2 经验学习下的探索推进 |
5.3.3 地区实践下的改革尝试 |
5.4 统计数据分析 |
5.4.1 变量测量 |
5.4.2 因子分析 |
5.4.3 认知程度及交叉分析 |
5.5 调查实证结论 |
5.5.1 政策落实效果未达预期 |
5.5.2 理事会成员作用不明显 |
5.5.3 公众参与途径不够多元 |
第6章 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域外经验 |
6.1 日本公益机构法人治理经验 |
6.1.1 日本社会公益组织特点 |
6.1.2 日本社会公益组织治理 |
6.2 美国公益机构法人治理经验 |
6.2.1 美国公立高校董事会特点 |
6.2.2 美国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 |
6.3 新加坡公益机构法人治理经验 |
6.3.1 新加坡公益法定机构特点 |
6.3.2 新加坡公益法定机构治理 |
6.4 经验总结 |
6.4.1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4.2 利益各方广泛参与决策 |
6.4.3 强化公益组织独立地位 |
6.4.4 探索多样法人治理模式 |
第7章 完善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
7.1 明确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价值目标 |
7.1.1 强化法人地位 |
7.1.2 维护运作秩序 |
7.1.3 保障运行效益 |
7.1.4 坚守公益使命 |
7.2 确立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基本原则 |
7.2.1 权责法定原则 |
7.2.2 权责明确原则 |
7.2.3 协调运转原则 |
7.2.4 各方制衡原则 |
7.3 构建完善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外部措施 |
7.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7.3.2 优化产权投资制度设计 |
7.3.3 创新人事财政配套制度 |
7.3.4 构建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
7.4 构建完善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措施 |
7.4.1 明确法人治理结构理事配备 |
7.4.2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监督 |
7.4.3 建立多元主体共治运行体系 |
7.4.4 界定党组织理事会权力关系 |
第8章 论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8)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场馆相关概念 |
2.1.2 体育场馆信息化 |
2.1.3 互联网+场馆 |
2.1.4 智能体育场馆 |
2.1.5 智慧体育场馆 |
2.1.6 场景营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3 体验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比较分析研究 |
3.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状 |
3.1.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总体情况 |
3.1.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实困境 |
3.1.3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探析 |
3.3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经验借鉴 |
3.3.1 美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2 英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3 荷兰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4 日本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4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比较分析 |
3.4.1 智慧体育场馆的主导方式比较 |
3.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对象比较 |
3.4.3 智慧体育场馆的设施改造比较 |
3.4.4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比较 |
3.4.5 智慧体育场馆的验收评估比较 |
3.5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启示 |
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构建研究 |
4.1 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 |
4.1.1 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 |
4.1.2 智慧体育场馆的功能与价值 |
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 |
4.3 智慧体育场馆的关键要素 |
4.3.1 服务主体要素 |
4.3.2 服务本体要素 |
4.3.3 服务客体要素 |
4.3.4 信息空间要素 |
4.3.5 技术应用要素 |
4.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
4.4.1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理论机理 |
4.4.2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
4.5 智慧体育场馆的动力机制 |
4.5.1 内部动力 |
4.5.2 外部动力 |
4.5.3 动力机制 |
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研究 |
5.1 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1.1 建设目标 |
5.1.2 建设思路 |
5.1.3 关注重点 |
5.1.4 建设内容 |
5.2 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2.1 建设目标 |
5.2.2 建设思路 |
5.2.3 关注重点 |
5.2.4 建设内容 |
5.3 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3.1 建设目标 |
5.3.2 建设思路 |
5.3.3 关注重点 |
5.3.4 建设内容 |
5.4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策略 |
6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分析研究 |
6.1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本质 |
6.2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优势 |
6.3 智慧体育场馆的运营实现路径 |
6.3.1 政府投资运营模式 |
6.3.2 企业投资运营模式 |
6.3.3 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模式 |
6.3.4 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模式 |
6.3.5 场馆协会纽带模式 |
6.4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应注意的问题 |
6.4.1 正确认识体育场馆信息化 |
6.4.2 场馆智慧运营需在规划阶段考虑 |
6.4.3 注意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 |
6.4.4 充分挖掘和分析场馆数据价值 |
6.4.5 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保障 |
6.4.6 加强技术与管理型人才引进及培养 |
6.5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典型案例分析——以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为例 |
6.5.1 黄龙体育中心的基本情况 |
6.5.2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化改革的背景 |
6.5.3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特点 |
6.5.4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启示 |
6.6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策略 |
7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分析研究 |
7.1 体育场馆服务营销现状 |
7.1.1 场馆营销意识亟待加强 |
7.1.2 用户营销需求把握不准 |
7.1.3 场馆营销模式较为单一 |
7.1.4 服务营销品牌特色不强 |
7.1.5 市场营销保障机制不足 |
7.2 信息技术对场馆营销的影响 |
7.2.1 智能终端改变体育消费习惯 |
7.2.2 移动网络改善场馆交易方式 |
7.2.3 在线推送延伸刺激多元消费 |
7.3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的作用 |
7.3.1 场景营销连接用户消费轨迹 |
7.3.2 信息技术助力识别潜在市场 |
7.3.3 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效果 |
7.3.4 实现多维度场景消费创新 |
7.4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路径 |
7.4.1 注重场景营销体验的本质 |
7.4.2 跨界思维的创新模式选择 |
7.4.3 场馆场景营销的主要类型 |
7.5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策略 |
8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研究 |
8.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 |
8.1.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 |
8.1.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8.1.3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8.1.4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8.1.5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8.1.6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确立 |
8.2 智慧体育场馆评价分析研究 |
8.2.1 “重要性”评价结果 |
8.2.2 “表现性”评价结果 |
8.2.3 IPA分析评价结果与讨论 |
8.2.4 总结 |
8.3 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 |
9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9.3.1 研究的局限 |
9.3.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智慧体育场馆初选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 |
附录3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4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录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6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场馆—运营机构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人员名录 |
附录8 专家成员构成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章 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公共体育场馆 |
2.1.2 管理市场化 |
2.1.3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形式及特点 |
2.2 相关理论的启示 |
2.2.1 公共组织理论 |
2.2.2 政府治理理论 |
2.2.3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3 相关制度依据 |
2.3.1 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 |
2.3.2 地方层面的实施细则 |
第3章 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
3.1 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与设施 |
3.1.1 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 |
3.1.2 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 |
3.2 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 |
3.2.1 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
3.2.2 企业化管理模式 |
3.2.3 托管经营管理模式 |
3.3 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矛盾突出 |
3.3.2 融资渠道单一 |
3.3.3 服务质量不高 |
3.3.4 管理制度与结构不够完善 |
3.3.5 场馆功能单一 |
3.4 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
3.4.1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冲突 |
3.4.2 社会资本缺失 |
3.4.3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3.4.4 经费支持无法满足维修成本 |
3.4.5 现有经营人员管理水平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要 |
第4章 国内外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经验借鉴 |
4.1 美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经验借鉴 |
4.1.1 多种经营并存发展 |
4.1.2 多元化市场营销策略 |
4.1.3 引入专业化经理公司 |
4.1.4 成熟集团化托管模式 |
4.1.5 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
4.1.6 科学化监管 |
4.2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类型 |
4.2.1 全额预算管理 |
4.2.2 差额预算管理 |
4.2.3 体育行政部门法人公司治理 |
4.2.4 委托经营管理 |
4.2.5 物业公司管理 |
4.2.6 酒店化运营管理 |
4.3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经验借鉴 |
4.3.1 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
4.3.2 政府合理的监管措施 |
4.3.3 以体为主多元化经营 |
4.4 经验启示 |
第5章 优化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对策思考 |
5.1 拓宽营销思路 |
5.1.1 拓展服务领域 |
5.1.2 产品组合策略 |
5.1.3 差异化产品策略 |
5.1.4 创新营销理念 |
5.2 引进专业管理人才 |
5.2.1 体育院校加大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 |
5.2.2 加大综合性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引进 |
5.2.3 校企合作培养定向人才 |
5.2.4 引进外来人才 |
5.3 开发无形资产 |
5.3.1 发展体育赛事无形资产 |
5.3.2 推动体育无形资产法律法规建设 |
5.3.3 建立健全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
5.3.4 体育无形资产新模式的构建 |
5.4 优化投资结构 |
5.4.1 多方引入民间资本 |
5.4.2 推进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 |
5.4.3 健全公共体育场馆融资法律法规 |
5.4.4 进行体育场馆多元化融资 |
5.5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
5.5.1 理顺管理体制 |
5.5.2 坚持场馆公益属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沙市体育场馆经营调查问卷 |
致谢 |
(10)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混合经济思想 |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四)文献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
二、混合所有制 |
三、企业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三、启示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
一、产权制度缺陷 |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四、金股制度 |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
二、分类改革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
一、优化的原则 |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
四、优化方案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采取灵活经营方式 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能(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综合体服务供应链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实证分析[D]. 丁云霞.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2]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研究[J]. 陈元欣,王健. 体育科学, 2015(10)
- [3]绵阳政府利用财政杠动富诚集团转型的案例研究[D]. 刘丽.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华北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运营效能调查研究报告[D]. 汤楚宁. 兰州大学, 2017(08)
- [5]PPP模式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 何于苗.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8)
- [6]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研究[D]. 沈根泉.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我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温演驰. 吉林大学, 2020(08)
- [8]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D]. 张强. 苏州大学, 2020(06)
- [9]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易梦蕾. 湖南大学, 2019(07)
- [10]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