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和环境可控性研究》项目山西省现场正式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赖继年[1](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认为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王作宝[2](2012)在《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问题及其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未成年人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是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和关注的。经济发展为治理未成年人贫困提供了物质保障。社会进步及由此带来的对儿童权利的认知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未成年人贫困就动态而言是指个体在生命周期的未成年阶段处于贫困之中,就静态而言是指某一时期社会上的未成年群体处于贫困之中,包括了经济贫困和服务贫困两个维度。经济贫困主要体现为个体的低收入,服务贫困则涵盖了教育、卫生保健、照顾看护、文化服务等领域。经济贫困与服务贫困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经济贫困是未成年人贫困的基本表现,会影响未成年人对服务资源的获取,导致服务贫困。服务贫困是未成年人贫困的重要方面,会加剧经济贫困未成年人的弱势,放大经济贫困的影响。服务贫困还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有关,通过加强社会公共服务,改善未成年人成长与发展条件恰可以弥补经济贫困的影响。根据监护状态的不同,可以将我国未成年人区分成居家监护、国家监护、集体监护和无人监护未成年人。其中居家监护未成年人是一个规模庞大但其保障问题尤其是贫困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群体。通过测算发现,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贫困问题比较严峻。在经济贫困维度上:无论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量,还是区分城市和农村,居家监护未成年人基尼系数都较高,分配差异较大;以各地城市和农村收入中位数的50%作为相对贫困线(L-RPL),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相对贫困率都较高,以收入与L-RPL比值表示未成年人贫困情况,不存在城乡、区域差异;以全国城市和农村收入中位数的50%作为相对贫困线(N-RPL),控制了城乡因素,以收入与N-RPL比值表示未成年人贫困情况,东部和中西部、东部和中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中部和西部则不存在显着差异,中西部地区居家监护未成年人面临更严峻的经济贫困;城市和农村存在显着差异;以世界银行公布的生活标准作为绝对贫困线(APL),以收入与APL比值表示未成年人贫困情况,东中西部进行比较,东部和中部、东部和西部进行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中西部则无显着差异,东部地区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经济状况要优于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农村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绝对贫困状况更严峻。在服务贫困维度上,农村、落后地区、经济困难家庭未成年人以及流动、留守等特别弱势未成年人群体的贫困程度较高,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质量存在差距,非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辍学、失学问题;低收入家庭家长卫生保健知识匮乏影响了对未成年人的健康照顾及未成年人健康生活行为的养成;农村、落后地区幼儿免疫保健资源较少,人员队伍素质相对较低;流动儿童与城市常住儿童相比在免疫保健方面也相对弱势,经济贫困又限制了他们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取;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未成年人隔代照顾问题突出,社会托幼照顾服务存在总量供给不足、城乡失衡、人员队伍素质较低的问题;低收入家庭文化资源匮乏,公共图书馆建设、学校图书馆建设总体落后,并存在区域、城乡失衡,文化展演等服务在满足未成年人文化需求方面也存在不足。由此导致部分未成年人在必需服务资源的获取上面临量上的绝对贫困和质上的相对贫困。之所以会存在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贫困问题,是由于我国出现了区域、城乡经济发展失衡以及阶层分化,影响了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所能为未成年人创造的成长与发展条件;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责任缺失尤其是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失衡,社会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限制了未成年人服务需求的满足,既没有充分发挥保障家庭基本生活,减轻家庭负担从而间接改善未成年人成长与发展的作用,也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保障体系以直接保障贫困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生活的主要保障主体,家庭由于就业、单亲、抚养比高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支出、灾害损失等导致资源短缺,无法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环境。从影响来看,就个体而言,部分贫困未成年人先天素质较差,后天的营养获取、健康生活环境以及医疗资源的短缺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贫困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排斥还会影响他们健康心智和行为的养成,影响他们的社会认同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由此导致贫困未成年人无论是在身心素质,还是在受教育方面都相对落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影响成年后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收入,并更可能陷入贫困之中。就经济发展而言,未成年人贫困导致的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会影响社会人力资本积累质量,现期贫困及成年后可能出现的贫困还会削弱经济发展的消费动力及增加社会福利开支,从而降低经济效率。就社会而言,未成年人贫困违背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不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及区域之间的和谐。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以法律法规和各类政策性文件为依据,以部分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为主体,以经济援助、医疗保障、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境内外非政府组织、个人、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改善了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状况。但是,无论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作相比,还是与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所需相比,这些工作还存在很大不足。政府的治理还只是一个覆盖面狭窄政策体系不完善的补缺型救助,尚不是针对贫困未成年人以发展为导向的贫困治理工作,既没有形成多维的政策体系,也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的问题。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虽然积极参与,但是自身发展弱小,开展活动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还存在障碍,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从英国、美国和台湾治理未成年人贫困的工作来看,均建立了以法律为保障,多元主体参与,包括促进父母就业、家庭援助、未成年人援助、未成年人照顾与服务四个模块,涵盖未成年人成长与发展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政策体系,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改进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既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我国实际,以实现未成年人权利、彰显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为价值诉求,通过保持经济快速均衡发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强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未成年人社会抚育理念,树立贫困治理意识进而优化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宏观环境;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为主,通过健全政府治理的法律和组织机构,改革非政府组织管理,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培育社会公共精神和慈善意识,明确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家庭三方的责任划分,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未成年人生活监控、资金保障和评估改进机制,进而构建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合作治理体系;实施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经济援助项目,以家庭为对象的经济改善项目,加强贫困未成年人教育援助、卫生保健服务、托幼照顾服务、文化服务,做好针对大龄未成年人的职业培训等,进而构建起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多维项目体系。
罗铭忠[3](2010)在《山西省农村2002-2007年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和绝育年龄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山西省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和绝育年龄的现状,探讨绝育措施在新时期人口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制定完善避孕节育政策、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全省境内119个县(市、区)2002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实行过绝育手术的农村已婚绝育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每县(市、区)调查总人数不少于100人。由专业人员现场督导,调查其一般情况、生育子女数、生育子女性别、生育年龄、绝育年龄等,经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已婚育龄妇女年龄集中度、生育子女数与绝育的关系、生育子女性别与绝育的关系、绝育年龄与绝育的关系,不同类别市(一类市和二类市)、县(国优县、省优县及一般县)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和绝育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1、山西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二胎的比例最高,平均达到85.07%;生育多孩后绝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所占比例达14%。2、不同市、不同类别县区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存在显着差异;已婚绝育妇女生育二孩的比例,一类市高于二类市,国优县、省优县、一般县呈逐步减少趋势;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多孩的比例,一类市低于二类市,国优县、省优县、一般县呈逐步增加趋势。3、全省已婚绝育妇女生育一个男孩和女孩在各自性别生育子女数比较中所占的比例都最高(分别为63.5%、62.8%),说明二孩绝育家庭中子女性别构成以一男一女为主要形式;随着家庭生育子女数的增加,总体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于正常,甚至出现减低趋势。4、全省已婚育龄妇女实施绝育手术时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不同市、不同类别县已婚育龄妇女绝育年龄存在显着差异,在小于25岁、大于40岁两个区间,绝育人数比例一类市明显低于二类市,国优县、省优县明显低于一般县。结论: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尤其是绝育措施落实对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在不同地区,由于重视程度、执行力度上的偏差,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对山西省人口计生工作特别是长效节育措施落实进行全方位再认识,并就由其引发的人口数量控制、性别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准确分析,从而进一步理清思路,采取措施,对管理服务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切实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用以人为本新思路统领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工作,稳步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完成新时期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程代娟[4](2010)在《马鞍山市出生缺陷的队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描述安徽省马鞍山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分析孕前半年和孕早期的环境因素暴露与出生缺陷发生的关联,为政府制订预防出生缺陷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四家妇幼保健机构设置调查点,于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期间对前来建立围产保健手册和孕期体检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具体内容包括:孕妇及其丈夫的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夫妻双方孕前半年的环境暴露情况、孕妇孕早期的环境暴露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等。χ2检验用于检验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不同组别间有无差异或是否存在某种趋势;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则用于分析出生缺陷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共有2 861名孕妇进入队列;到2010年3月31日,已有1 899人被随访到结局。孕妇平均年龄为26.99岁(20~46岁),丈夫平均年龄为29.80岁(21岁~53岁)。孕妇及其配偶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9.6%和27.1%;孕妇是城镇户口的占80.8%,87.4%居住在市区。随访获得出生结局1 926例,其中双胎27对,单胎1 872例;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53.2%和43.8%(57例由于是产前诊断或治疗性引产等原因性别不清,占全部胎婴儿的3.0%)。所有活产儿中年龄最小的49天,最大的14个月;本次共发现不良妊娠结局502例,发生率为260.64‰,包括的类型及其发生率分别为:自然流产18.69‰,死胎6.75‰,早产49.33‰,过期妊娠14.02‰,低出生体重20.77‰,小于胎龄儿27.00‰,巨大儿105.92‰,缺陷儿62.31‰。男、女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分别为256.84‰和21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42)。本次共发现出生缺陷120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62.31‰。其中国家常规要求监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2.58‰(82例,占68.3%),本研究增加监测的出生缺陷(包括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先天性头皮疤痕、颧骨凹陷及智力低下)发生率为19.73‰(38例,占31.7%)。单发性缺陷发生率为51.92‰(100例,占83.3%),多发性缺陷发生率为10.38‰(20例,占16.7%)。男性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59.57‰(61例,占50.8%),女性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4.44‰(46例,占38.3%)。不同性别之间出生缺陷总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5)。各类型缺陷中,视力障碍的发生率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18),其余各类型出生缺陷发生率在男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率居前六位缺陷类型的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10.90‰)、视力障碍(9.87‰)、血管瘤(8.83‰)、听力障碍(7.79‰)、脐疝(6.23‰)和神经管畸形(4.67‰)。其中循环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占19.2%,发生率为11.94‰,排在首位;另外,神经系统畸形,眼、耳、面颈部畸形,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以及血管瘤的也相对较多,其发生率都在5.00‰以上。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为14.2%,其中属于国家常规监测缺陷的产前诊断率为20.7%。所有无脑畸形(1例)、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1例)、腹裂(1例)、脑发育异常(3例)、单脐动脉(2例)均在产前做出诊断;部分总唇裂(3/4)、肾脏畸形(2/3)和先天性脑积水(1/2)也在产前明确诊断。21例先天性心脏病中有3例在产前明确诊断(14.3%)。120例缺陷儿中,101例(84.2%)存活,死胎3例(2.5%),1例出生后七天内死亡,15例(12.5%)在明确诊断后引产。母亲是城镇户口、农业户口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63.89‰和54.79‰。母亲年龄在35岁及以上者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但各年龄组之间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P=0.468);母亲孕前不同体质指数分组之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中、高各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70.58‰,51.55‰和34.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39);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随着父亲文化水平的提高有降低的趋势(χ2=7.91,P=0.005),出生缺陷发生率随母亲文化水平提高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P=0.528)。怀孕次数在五次及以上的孕妇分娩的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2.86‰,缺陷发生率在不同怀孕次数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P=0.049);既往有引产、死胎死产、葡萄胎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其分娩的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6.36‰,无上述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分娩的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P=0.003);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母亲既往有无自然流产史、有无人工流产史、有无妇科疾病、父母有无慢病史、有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和缺陷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期自评家庭氛围低分组孕妇分娩的胎婴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自评家庭氛围高分组(χ2=5.25,P=0.022);孕妇在怀孕前半年农药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200.00‰和60.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36);孕早期使用复印机与未使用复印机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90.90‰和56.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25);在孕前半年,丈夫振动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是88.24‰和5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14);每周饮酒达到三次及以上和三次以下组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分别是114.29‰和57.9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09)。经过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母亲既往有不良孕产史(OR=2.44,95%CI:1.27~4.68),孕前半年接触农药(OR=4.14,95%CI:1.33~12.88),孕早期使用复印机(OR=2.17,95%CI:1.37~3.42)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父亲高学历是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OR=0.49,95%CI:0.26~0.90)。结论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是获得出生缺陷资料的有力方法。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孕前半年和孕期减少与不良环境因素的接触,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对降低出生缺陷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蒋若凡[5](2010)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内容都是发展问题。获得自由、充分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诉求。人口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人口发展,关系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关系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科学的、有效的人口管理是推动和实现人口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府转型的不断深化;科学的人口发展观要求从“人口增长的视野”转变为“人口发展的视野”;人口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计划生育改革与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这种背景之下,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单纯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的、以行政制约手段为主的传统人口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在未来时期如何解决?笔者借鉴了西方治理理论中关于建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依赖与多元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理论精髓,尝试性地提出了强调由政府引导、培育、鼓励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到人口发展的社会事务中,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并通过有效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代替原有强制干预的行政管制手段,最终实现人口和谐、科学发展的人口管理新模式——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本研究首先以人口发展的界定作为契入点而展开研究,涉及人口发展概念诊释、同近似概念的特征甄别等一系列内容要素的研究。然后界定出本文研究对象——狭义的人口发展,即人口自身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必然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界定狭义人口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制度角度对人口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义。随后,通过人口转变理论这一解释工具揭示出建国后我国政府主导的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诱发的人口问题以及呈现出的人口管理弊端。在市场、公民社会、政府的共同转型作用背景之下,论文提出了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这一新概念,并对其内涵、特征、功用及任务作出了详尽的阐述与逐一的分析。进一步地,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对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进行了制度体系的全面设计,力图完善这一模式,内容包括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理念、职能、体制、主体、手段上的目标取向;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组织机构重新设计;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网络治理运行机制;以及涵盖人才资源、资金投入、公益宣传和数字技术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在论文的后半部分,以我国人口大省四川为例,首先对四川人口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然后使用“离散人口发展方程”构筑模型对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探究出四川人口发展过程中现在和未来的人口问题并加以治理。其中包括: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促进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笔者都分别进行了治理对策上的研究。经过详细论述“数量第一,结构第二”这样一个在我国人口学界具有争议论调之后,笔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数量与结构并举,四川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应是当前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的建议。论文的最后特别以人口老龄化和出生性别比偏高这一突出的人口自然结构问题进行了更加细化的研究,并结合治理元素分别提出了政府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总之,立足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鉴治理的理论精髓,去研究人口发展管理制度并提出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是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何源莹,朱丽萍[6](2010)在《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文中研究说明
田丹[7](2009)在《我国产前诊断服务能力与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出生缺陷则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是指在胎儿出生前用各种方法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从而对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作出诊断。产前诊断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早期发现有遗传病的缺陷儿及各种先天性畸形。自2002年《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颁布以来,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发展不平衡依旧明显,以及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网络的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对我国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能力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开展对我国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能力和管理模式的调查,了解目前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内容1、了解我国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机构的业务能力、组织设置、资源配置、科研培训能力、功能发挥等;2、剖析我国产前诊断服务开展较好的省市的管理模式,为卫生行政部门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3、了解部分发达国家与地区有关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功能、发展状况、建设标准等,为我国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4、发现产前诊断技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1、全国信函调查:设计统一的全国信函问卷,以全国经审批许可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90家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收集以上机构2004~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我国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能力的分析与研究。2、典型调查:本研究选择北京、湖南、浙江、广东、上海5个省(市)作为典型调查的现场。以定量描述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听取当地专家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以获取产前诊断审批许可、规划布局、功能发挥状况等管理模式的相关信息。3、文献检索:以“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和“管理”等为关键词检索1996年-2008年的OVID数据库及互联网,收集部分发达国家与地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与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管理模式、发展状况、建设标准等信息。4、数据统计:采用Excel和Epidata两种方式进行数据录入,对定量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自2003年《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发展总体态势良好。有24个省(市、自治区)90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平均每省达到3.75家。但分布不均匀趋势明显,目前有7个省份尚未开展服务,2/3的省份处于起步阶段。所有产前诊断服务机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许可,有67家(79.8%)成立了产前诊断中心。所在机构需投资平均为493.91万元;政府补助方面,仅17.9%得机构获得过政府补助,其平均的受助额度为4.28万元,政府投入明显偏低。产前诊断机构的管理体制。60%的机构组织设置完整,各项职责履行较好,但质量控制方面仅48.8%的机构有履行。另外,85%的机构制定并执行了产前诊断相关的规章制度。86.9%的机构设有伦理委员会,其中平均每年仅40%召开过相关会议。产前诊断服务的资源配置。超声检查室、细胞遗传室的设施设备配置齐全,生化免疫和分子遗传室较欠缺;1252名产前诊断技术服务人员中,平均年龄41.68岁,目前已形成以高级职称(59.2%)为主的人才梯队;人员的继续教育不足,仅46.64%的人员3年内接受过相关培训,且培训时间多为1个月。产前诊断服务的业务能力。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能力的评估显示,遗传咨询、影像诊断、细胞遗传的开展比例和服务能力较高,分子遗传诊断的开展比例仅51.2%;产前诊断服务的业务量以平均20%~30%的比例上升;服务价格缺乏统一的收费定价标准,价格基本维持在原水平。科研和培训工作是产前诊断工作的薄弱环节,仅半数左右的机构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且水平参差不齐。科研方面,产前诊断相关的科研成果几乎为零,拥有相关重点学科的机构不到10%;培训工作,培训课程以理论课为主,且课时数较少,师资水平尚可,但数量不足,缺乏全国权威教材,培训的事后评估和考核留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结论与建议1、产前诊断服务发展瓶颈。包括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网络、技术规范、补偿制度、科研水平、人才建设和资源配置六个方面。2、加强产前诊断的宏观管理和合理布局,缓解我国产前诊断发展的不平衡。3、逐步完善产前诊断服务补偿制度。(1)多方筹资,扶持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发展;(2)合理调整产前诊断服务项目的收费价格,补偿技术发展投入;(3)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减轻需方负担。4、稳步推进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5、努力提高产前诊断科研水平。(1)加强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学科建设(2)改善产前诊断基础研究6、积极培养产前诊断技术人才。(1)强化对人员的准入与考核;(2)拓展产前诊断机构的培训工作;(3)增加高水平培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7、建立健全产前诊断服务网络。依托原有妇幼卫生体系,建立一个多层次,自下而上具备转诊功能的“3+1”产前诊断服务网络。
郭瑶琴[8](2008)在《基于弹性网络的出生缺陷多维地理环境因子探索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出生缺陷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具有出生缺陷的婴儿存活下来,亦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减少出生缺陷病例的发生,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最重要的是弄清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因素和发生机理。本文围绕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的环境因素,做了以下工作:针对地理环境数据的特征,使用相关性分析、列联列表分析及弹性网络分析各个地理环境因素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系,探索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子,并通过弹性出生缺陷高发区(NTBD出生缺陷婴儿多)与各地理环境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对该聚类结果进行特征分析,且给出了表征出生缺陷与各地理环境因子关联的风险图。本文的主要技术要点有: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汇总到以村为单位进行分析;对于类别数据(名词性数据),引入计量经济学中“哑元”变量的概念并对其进行扩展,使其能够进行聚类分析。2)对出生缺陷数据和自然环境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其中比例数据使用相关性分析,名词性数据使用了列联列表分析(在非参数统计的列联系数扩展而来)。3)对出生缺陷数据进行了弹性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作出解释,此外还将引入了分析结果转入ArcGIS,其结果在空间上的表现可以作为出生缺陷与影响因子间的风险关系图。本文为出生缺陷进一步的病因推断分析提供了以下参考:1)出生缺陷婴儿数高或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与人口基数有很大关系,本文还绘制了表征出生缺陷与人口基数关系的风险图。2)土壤类型的分布可能是出生缺陷的一个致畸因子,尤其是褐土性土和钙质石质土,应该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该两种土壤的性质特征,因为土壤的性质将影响其对元素的吸附于解吸,进而影响元素的迁移性,而且元素的赋存形态也影响其向人体迁移影响健康的过程。3)岩层的分布对出生缺陷的影响是可能存在的,主要需要研究的岩层分布的性质有第四系、二叠系、奥陶系,另一方面即是需要验证出生缺陷与多种岩层分布具有较大相关联。4)断层的分布与出生缺陷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且在弹性网络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较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断层所暴露的土壤或岩层所表现的理化特征是否对人体有影响(如辐射)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5)煤矿分布与出生缺陷的研究表明,离煤矿越近,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越高;拥有煤矿越多,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越高。因此应充分考虑因为开采煤矿导致的次生污染增加,从而使得人居环境变差,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甚至导致基因突变,从而表现为高发的出生缺陷率。6)出生缺陷与社会经济因子的显着相关性值得引起关注,尤其是蔬菜产量、水果产量、化肥施用量,由于和顺县的蔬果主要是自产自销,是蔬果产量与农药残余有关,从而提高了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
本报记者 罗朝淑李颖[9](2008)在《优生优育 让素质变得越来越高》文中研究说明36岁的山西农民高文兰很兴奋。 她终于顺利产下了一个健康男婴。计生部门服务人员对这个孩子的随访显示,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发育一切正常。 高文兰是山西省和顺县喂马乡的一个普通村民。在此前,两个无脑儿(神经管畸形缺陷)的降生,曾使他们一家人一度沉浸在悲伤
陈功[10](2005)在《坚持“儿童优先”,关注儿童健康》文中研究表明
二、《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和环境可控性研究》项目山西省现场正式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和环境可控性研究》项目山西省现场正式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2)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问题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及评价 |
1.2.2 国外相关研究及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厘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治理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贫困传递理论 |
2.1.4 社会福利相关理论 |
2.2 概念厘析 |
2.2.1 居家监护未成年人 |
2.2.2 未成年人贫困的“二维多元”内涵与辨析 |
2.2.3 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内涵与辨析 |
第3章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问题分析 |
3.1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经济贫困 |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2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基尼系数 |
3.1.3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经济贫困程度 |
3.2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的服务贫困 |
3.2.1 教育服务贫困 |
3.2.2 卫生保健服务贫困 |
3.2.3 照顾与看护服务贫困 |
3.2.4 文化服务贫困 |
3.3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致因 |
3.3.1 宏观层面:发展失衡与阶层分化 |
3.3.2 中观层面:转型中的社会责任缺失 |
3.3.3 微观层面:家庭资源短缺 |
3.4 未成年人贫困的后果 |
3.4.1 个体层面的后果:影响个体健康与发展 |
3.4.2 社会层面的后果: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损失 |
第4章 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现状 |
4.1 现阶段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政府治理 |
4.1.1 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
4.1.2 组织机构 |
4.1.3 内容与成效 |
4.2 政府治理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中尚存的不足 |
4.2.1 组织机构体系不完善 |
4.2.2 政策体系不健全 |
4.2.3 助弱不助贫 |
4.2.4 补缺难治本 |
4.3 现阶段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社会治理 |
4.3.1 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 |
4.3.2 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 |
4.3.3 制约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社会治理的因素 |
第5章 英国、美国和我国台湾未成年人贫困治理及启示 |
5.1 促进父母就业 |
5.1.1 就业培训与职业介绍 |
5.1.2 提供就业机会 |
5.1.3 就业激励 |
5.1.4 协调就业与育幼 |
5.2 家庭经济援助 |
5.2.1 贫困家庭经济补助 |
5.2.2 税收抵免 |
5.3 未成年人援助 |
5.3.1 未成年人津贴 |
5.3.2 社会保险给付 |
5.3.3 金融改善项目 |
5.4 未成年人照顾与服务 |
5.4.1 托幼照顾服务 |
5.4.2 学前教育服务 |
5.4.3 其他教育服务 |
5.4.4 医疗保健服务 |
5.5 英国、美国和我国台湾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启示 |
5.5.1 理念上重视 |
5.5.2 国家要合理担责 |
5.5.3 坚持普遍与公平原则 |
5.5.4 以法制为保障 |
5.5.5 构建综合性政策体系 |
5.5.6 促进社会参与 |
第6章 改进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建议 |
6.1 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价值诉求 |
6.1.1 实现未成年人权利 |
6.1.2 彰显公平正义 |
6.1.3 与经济协调发展 |
6.2 优化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的宏观环境 |
6.2.1 统筹区域、城乡发展 |
6.2.2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
6.2.3 培育未成年人社会抚育理念,树立贫困治理意识 |
6.3 构建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合作治理体系 |
6.3.1 完善政府治理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的法律与机构 |
6.3.2 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 |
6.3.3 培育社会公共精神与慈善意识 |
6.3.4 明确三方责任,建立沟通机制 |
6.3.5 健全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配套制度 |
6.4 建立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治理多维项目体系 |
6.4.1 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经济援助项目 |
6.4.2 以未成年人家庭为对象的经济改善项目 |
6.4.3 加强贫困未成年人教育援助 |
6.4.4 完善未成年人卫生保健服务 |
6.4.5 加强托幼照顾服务 |
6.4.6 加强贫困未成年人文化服务 |
6.4.7 大龄贫困未成年人职业技能培训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7.3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3)山西省农村2002-2007年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和绝育年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生育子女数 |
2.2.1 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频数分布 |
2.2.2 11个市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情况比较 |
2.2.3 一类市二类市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情况 |
2.2.4 国优县、省优县、一般县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情况 |
2.3 绝育年龄 |
2.3.1 11个市绝育年龄分布 |
2.3.2 一类市二类市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的绝育年龄比较 |
2.3.3 国优县、省优县、一般县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绝育年龄比较 |
3 讨论 |
3.1 生育子女数情况 |
3.1.1 11个市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情况比较 |
3.1.2 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量与出生性别比 |
3.1.3 一类市二类市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绝育年龄情况 |
3.1.4 国优县、省优县和一般县的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情况比较 |
3.2 绝育时年龄分析 |
3.2.1 全省及省内不同市县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绝育时年龄分析 |
3.2.2 一类市二类市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绝育年龄情况 |
3.2.3 国优县、省优县、一般县农村已婚绝育妇女绝育年龄情况 |
4、对策和建议 |
4.1 站在全局角度提出新时期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尤其是绝育措施落实的发展思路 |
4.2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保证长效节育措施落实 |
4.3 积极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提质提速” |
4.4 在稳步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基础上提高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 |
5、参考文献 |
6、综述 |
7、参考文献 |
8、个人简历 |
9、致谢 |
(4)马鞍山市出生缺陷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马鞍山市出生缺陷的队列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出生缺陷的监测及其一级预防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价值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3 价值域的探讨:理论与实践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客观评价 |
1.2.1 治理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2 人口发展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3 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研究概况 |
1.3 逻辑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本研究的逻辑思路 |
1.3.2 本研究的立论方法 |
1.3.3 本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
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1 人口发展概念的诠释 |
2.1.1 人口发展的界定 |
2.1.2 人口发展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3 本研究对于人口发展的定义 |
2.2 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推进模式的反思 |
2.2.1 人口发展的推进模式——基于人口转变论的解读 |
2.2.2 我国政府主导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的人口经济效应分析 |
2.2.3 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显现的人口管理问题 |
2.3 治理视阈下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3.1 治理理论的思想内核 |
2.3.2 治理理论对未来人口发展管理的启示——多元主体与多元参与的契合 |
2.3.2 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提出的背景 |
2.3.4 治理视阈下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内涵阐释及理论分析 |
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制度体系设计 |
3.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 |
3.1.1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辨证思维的方法 |
3.1.2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制度创新的要求 |
3.1.3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
3.1.4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3.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目标取向 |
3.2.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理念:向以人为本型转变 |
3.2.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
3.2.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体制:向参与开放型转变 |
3.2.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主体:向多元主体型转变 |
3.2.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手段:向灵活多样转变 |
3.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组织机构设计 |
3.3.1 现行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的负效应 |
3.3.2 结论:现行人口管理职能机构从分散走向整合的必要 |
3.3.3 改革现行人口管理组织机构的措施与建议 |
3.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设计 |
3.4.1 建立"参与治理"的立体网络机制 |
3.4.2 政府是调控人口发展的宏观主体 |
3.4.3 公民社会组织是人口发展治理的中观纽带 |
3.4.4 社区是人口发展治理的微观基础 |
3.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设计 |
3.5.1 建立导向正确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用人机制 |
3.5.2 健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投入保障机制 |
3.5.3 打造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公益性宣传"保障机制 |
3.5.4 建设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数字化管理"技术保障平台 |
4.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趋势与政府治理研究 |
4.1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四川人口总量特征 |
4.1.2 四川人口结构特征 |
4.1.3 四川人口素质特征 |
4.2 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
4.2.1 人口预测模型的选择、数据处理、检验与参数的设定 |
4.2.2 未来四川人口规模预测:总人口、育龄妇女、出生和死亡人口 |
4.2.3 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预测分析 |
4.2.4 未来人口城乡结构预测分析 |
4.3 四川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府治理 |
4.3.1 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 |
4.3.2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 |
4.3.3 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 |
4.3.4 四川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 |
4.3.5 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 |
4.3.6 数量与结构并举——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是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 |
5.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政府治理研究 |
5.1 四川与全国各地区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1.1 历年我国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与特点 |
5.1.2 全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分析 |
5.1.3 四川出生性别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
5.2 四川省内出生性别比的基本情况 |
5.2.1 四川各地区出生性别比与总和生育率的变动分析 |
5.2.2 四川各地区分城乡出生性别比与生育率的比较 |
5.2.3 四川各地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3 四川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理论解释及治理困境分析 |
5.3.1 文化因素:传统生育文化中的"男孩偏好"依然存在,并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
5.3.2 政策因素:紧缩性生育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选择 |
5.3.3 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加强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性别选择 |
5.3.4 管理因素:管理乏力是性别选择的外部诱因 |
5.4 政府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5.4.1 治理的主导思路:标本兼治 |
5.4.2 创造良好治理制度、文化环境,弱化"男孩偏好" |
5.4.3 大力发展地区经济,转变人们对孩子性别的价值偏好 |
5.4.4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
5.4.5 生育行为"全程治理"的新型出生性比治理模式 |
6. 四川人口老龄化政府治理研究 |
6.1 四川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发展现状 |
6.1.1 历年四川人口老龄化变动状况 |
6.1.2 四川老年人口自然结构状况 |
6.1.3 四川老年人口的基本健康、生活状况 |
6.2 未来时期四川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析 |
6.2.1 未来时期四川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口结构与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变动分析 |
6.2.2 未来时期四川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预测 |
6.2.3 老龄化与人口红利及其"拐点"分析 |
6.3 人口老龄化对四川的逆经济社会发展力及治理困境分析 |
6.3.1 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
6.3.2 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变动分析 |
6.3.3 老龄化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
6.3.4 老龄化与养老保障 |
6.3.5 四川老龄化治理的困境 |
6.4 政府治理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6.4.1 提高四川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保持劳动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
6.4.2 建立、健全城乡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 |
6.4.3 加强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人口老龄化社区照顾模式 |
6.4.4 关注老年产业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性需求 |
6.4.5 构建老龄化政府治理体系,共同促进四川老龄化事业发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出生缺陷及其流行趋势 |
1.2 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 |
2 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措施 |
2.1 技术研究 |
2.2 孕前-围孕期保健 |
3 国内外进展 |
3.1 国外情况 |
3.2 国内情况 |
(7)我国产前诊断服务能力与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和规模 |
二、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 |
三、产前诊断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一) 总目标 |
(二) 具体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 全国信函调查 |
(二) 典型调查 |
(三) 收集发达国家与地区产前诊断服务的管理经验 |
(四) 数据的录入与分析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一、我国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机构发展现况 |
(一) 产前诊断机构的性质分析 |
(二) 产前诊断机构的管理体制 |
(三) 产前诊断机构的资源配置 |
(四) 产前诊断机构的业务能力 |
(五) 产前诊断机构科研与培训能力 |
(六) 分子遗传检测开展情况的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七) 小结 |
二、全国及部分省(市)产前诊断管理模式剖析 |
(一) 全国产前诊断管理模式 |
(二) 湖南省产前诊断管理模式及特色 |
(三) 浙江省产前诊断管理模式及特色 |
(四) 北京市产前诊断管理模式及特色 |
(五) 广东省产前诊断管理模式及特色 |
(六) 上海市产前诊断管理模式及特色 |
(七) 国内产前诊断管理模式比较 |
三、境外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分析 |
(一) 产前诊断技术的特点 |
(二) 产前诊断技术的宏观管理 |
(三) 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体系 |
(四) 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管理 |
(五) 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建议 |
一、加强产前诊断服务的宏观管理和合理布局 |
二、逐步完善产前诊断服务的补偿制度 |
三、稳步推进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 |
四、努力提高产前诊断科研水平 |
五、积极培养产前诊断技术人才 |
六、建立健全产前诊断服务网络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弹性网络的出生缺陷多维地理环境因子探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出生缺陷及其危害 |
1.1.2 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
1.1.3 出生缺陷与环境危险因素 |
§1.2 技术背景 |
1.2.1 地理信息系统 |
1.2.2 空间分析 |
1.2.3 数据挖掘 |
1.2.4 软件支持 |
§1.3 选题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间分析及出生缺陷研究进展 |
§2.1 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当前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2.1.1 空间分析及模型 |
2.1.2 探索性数据分析 |
2.1.3 空间数据挖掘 |
§2.2 空间分析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
2.2.1 人群疾病的时空分布规律 |
2.2.2 疾病成因分析 |
2.2.3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2.3 出生缺陷的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2.3.1 出生缺陷环境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2.3.2 空间分析在出生缺陷领域的应用 |
2.3.3 出生缺陷的环境危险因素研究存在问题 |
§2.4 小结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1 空间数据特征 |
3.1.1 多源异构数据的来源 |
3.1.2 多源异构数据的特征 |
3.1.3 多源异构数据的处理 |
§3.2 出生缺陷研究相关数据来源 |
3.2.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3.2.2 出生缺陷及其相关背景数据 |
§3.3 出生缺陷数据的特点及其对应的分析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出生缺陷地理环境因子探索分析 |
§4.1 出生缺陷基本概况探索分析 |
§4.2 交通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3 地形地貌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3.1 高程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3.2 河流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3.3 流域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4 地质环境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4.1 岩层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4.2 断层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4.3 煤矿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5 土壤性质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
§4.6 出生缺陷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
§4.7 小结 |
第五章 多维出生缺陷影响因子探索分析 |
§5.1 多维地理信息的分析 |
§5.2 弹性网络的发展 |
5.2.1 弹性网络理论的产生 |
5.2.2 弹性网络理论的发展 |
§5.3 弹性网络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
5.3.1 弹性网络图 |
5.3.2 自适应弹性网络图 |
5.3.3 弹性网的自动学习过程 |
5.3.4 弹性网络中的适应性策略 |
5.3.5 构建弹性网络图 |
§5.4 弹性网络的应用 |
5.4.1 用弹性网络图实现多维信息可视化 |
5.4.2 基于弹性网络的孤立点探测 |
5.4.3 基于弹性网络的聚类分析 |
§5.5 基于弹性网络的出生缺陷数据特征分析 |
5.5.1 人口数据的异常点分析 |
5.5.2 出生婴儿数的数据特征分析 |
5.5.3 出生缺陷婴儿数的数据特征分析 |
5.5.4 出生缺陷与人口基数关系的探索分析 |
§5.6 基于弹性网络出生缺陷多维地理环境因子探索分析 |
5.6.1 基于距离要素的地理环境因子探索分析 |
5.6.2 出生缺陷与土壤类型的关系的探索分析 |
5.6.3 出生缺陷与岩层的关系的探索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及意义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研究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坚持“儿童优先”,关注儿童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农村环境问题调查 |
(1) 灌溉造成土壤污染严重。 |
(2) 农药污染。 |
(3) 化肥污染不容忽视。 |
(4) 农膜污染。 |
(5) 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
(6) 小城镇环境问题亟待整治。 |
(7) 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严重。 |
(8)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值得重视。 |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分析 |
儿童健康与民族素质 |
儿童营养与经济发展 |
实施“健苗”工程 泽惠三晋百姓 |
关注低出生体重问题 |
主持人评论 |
四、《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和环境可控性研究》项目山西省现场正式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2]我国居家监护未成年人贫困问题及其治理研究[D]. 王作宝. 东北大学, 2012(07)
- [3]山西省农村2002-2007年已婚绝育妇女生育子女数和绝育年龄的研究[D]. 罗铭忠. 山西医科大学, 2010(02)
- [4]马鞍山市出生缺陷的队列研究[D]. 程代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10(12)
- [5]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D]. 蒋若凡.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6]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J]. 何源莹,朱丽萍. 中国妇幼保健, 2010(07)
- [7]我国产前诊断服务能力与管理模式研究[D]. 田丹. 复旦大学, 2009(12)
- [8]基于弹性网络的出生缺陷多维地理环境因子探索分析[D]. 郭瑶琴. 中国地质大学, 2008(10)
- [9]优生优育 让素质变得越来越高[N]. 本报记者 罗朝淑李颖. 科技日报, 2008
- [10]坚持“儿童优先”,关注儿童健康[J]. 陈功.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