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前粘胶加热新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佟维力[1](1997)在《纺前粘胶加热新工艺》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搜集的国外资料分析,论述了粘胶纺前加热新工艺,并对采用不同加热方法作了对比。肯定了电加热方法的可行性。
陈胜[2](2005)在《共混改性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纺织阻燃材料研究和市场需求的迅速发展,对纺织品阻燃剂的阻燃性能、多功能性、环保性和耐久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环状磷腈衍生物无卤、高磷-氮阻燃比例、易于功能化,是低毒、无卤、无烟、低污染、阻燃效果和耐洗性优良的新型多功能环保阻燃剂。目前我国还没有开展过以磷腈衍生物为阻燃添加剂的阻燃粘胶纤维的研究,本课题通过对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磷腈衍生物阻燃剂的合成,将其应用于粘胶纤维阻燃改性,制备出了新型无卤、高效环保的耐久阻燃粘胶纤维,并全面研究了共混改性阻燃粘胶纤维的可纺性、燃烧性能、热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其后整理加工性能。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脂肪醇钠与六氯环三磷腈的反应过程中温度、投料比例、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烷氧基环三磷腈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烷氧基环三磷腈的最佳合成工艺,产率为83.76%。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于1063.35 cm-1、1009.08 cm-1处出现了-P-O-C的振动吸收峰,证明所得产物为烷氧基环三磷腈目标产物。通过对纺丝工艺的研究和调整,由纺前共混、纺丝、后处理几个步骤制备不同阻燃剂含量的共混改性阻燃粘胶纤维,共混粘胶原液可纺性良好。采用45°倾斜燃烧法、极限氧指数(LOI)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等方法测试并研究了阻燃粘胶纤维的燃烧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混改性纤维是能达到极限氧指数阻燃标准(LOI≥28)、日本工业标准JIS 1091-77的阻燃标准(接火次数≥3次)的耐久性阻燃粘胶纤维。对阻燃粘胶纤维的热分解机理研究表明所加入的阻燃剂具有催化脱水的作用,于290℃左右开始发生化学反应,能促进纤维素提前30℃~40℃开始分解并脱水炭化,使纤维热失重率减少20%左右,具有显着的凝聚相(覆盖层)阻燃机理,还具
郭刚[3](2007)在《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粘胶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他的数量和合成纤维的比率为1:9;自1905年工业化生产以来,产能一直不断扩大,中间虽因合成纤维的生产使其产量在一段时期停滞不前。但终因其优良的服用和吸色性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经过近50年来积极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在发达国家,因为环保的要求和环保投资数额以及运行成本的制约,不得不被迫停止生产,这无疑就给急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很大的投资和发展机会,特别在中国、东南亚及东欧一些国家因为劳动力成本低、高额利润的诱惑等诸多因素,使得这些国家争相投资;至今在我国粘胶纤维工业也是方兴未艾,扩建和新建的粘胶纤维项目相继投入建设或生产,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发展和正在投入使用;本项目就是在我公司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具有前沿技术的、和最具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一个投资项目。在国际市场上,粘胶短纤维品种繁多,国外的大型粘胶纤维企业的产品中,普通粘胶纤维只占一半,另一半为差别化纤维,其品种日新月异,同时对下游产品得研究也在不断进行。我国粘胶工业起步较早,生产设备、技术以自主开发为主,因此存在生产技且质量不高、术和工艺滞后,设备陈旧,产品品种不多,差别化纤维比重很小。目前我国粘胶纤维品种是以棉型为主,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占比例很小,国际市场竞争力很弱。本次粘胶短纤维的设计综合了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及设备,采用了DCS自控系统、大容量黄化机、连续溶解工艺、KKF过滤机、碱液膜分离技术、大组合喷丝头,纺前注射,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水平。本项目产品粘胶差别化纤维,不仅可以满足生产高档服装面料及高档装饰的需求,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高湿模量纤维克服了普通粘胶短纤的缺陷,其织物在坚牢度,耐水洗性,抗皱性和形态稳定性等方面得到大大改善,能赋予织物美观大方的品质和多彩的风格,粘胶差别化纤维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其产品性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王淑花[4](2008)在《粘胶纤维表面改性技术及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和环保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众所周知,纺织材料的表面性能起着比本体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学者常常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改变其表面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等来获得理想的性能。粘胶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不仅以其优良的服用性能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以其与人体极好的亲和性,成为广泛应用的纺织材料。为了赋予粘胶纤维特殊的功能、改善其湿强力低的不足,本文研究了粘胶纤维的表面改性技术,在粘胶纤维表面接枝一聚合物功能层,提高了其湿强度,成功制备了抗菌粘胶纤维和蛋白粘胶纤维,并通过结构和性能表征,探讨了其机理。本文通过高锰酸钾对粘胶纤维预处理,在粘胶纤维表面接枝丙烯酰胺,形成聚合物层,使粘胶纤维湿强度提高了4%。为了进一步提高粘胶纤维的湿强性能,使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纤维表面形成了一网状结构,增强了分子链间的连接,使粘胶纤维湿强度提高了17.5%。高锰酸钾对粘胶纤维的预处理,一是在粘胶纤维表面有较多的高锰酸钾颗粒,在粘胶表面产生自由基,引发丙烯酰胺自由基聚合;二是高锰酸钾将粘胶氧化,在粘胶纤维表面产生醛基和羧基基团,与丙烯酰胺反应,在表面形成接枝聚合物层。表面接枝改性后,粘胶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显微结构、热性能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湿强度得到了改善。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材料,硝酸银为银源,通过吸附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平均粒径为60nm。以乙二醇为改性溶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对抗菌剂进行了表面改性,有效地防止了纳米抗菌剂的团聚,增大了表面的亲油性。纳米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都大于90%,并且具有很好的缓释性。以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为功能材料,丙烯酰胺为过渡层,采用接枝法成功制备了抗菌粘胶纤维,功能材料与基体形成了价键结合,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耐洗涤性。采用还原法制备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羊毛角蛋白溶液。红外谱分析表明羊毛溶解后得到的角朊膜在分子结构上变化不是很大,只是分子链间的二硫键和氢键发生变化,保持了角朊大分子主链的完整,但羊毛在溶解过程中由于大分子间的有序排列遭到破坏,溶解成溶液时为无序结构,提取的角蛋白有序性差。X-射线衍射结果说明角蛋白中的结晶结构较少,主要是非晶结构。采用表面接枝法,成功制备了羊毛蛋白粘胶纤维。羊毛角蛋白分子量、浓度和接枝处理温度、时间对蛋白粘胶纤维的接枝率、湿强度、形貌、结构均有显着影响。通过探索性实验,探讨了制备羊毛蛋白粘胶纤维的有效途径。羊毛蛋白颗粒在粘胶纤维表面形成包覆层,在不改变纤维微细结构的前提下,提高了粘胶纤维的湿强度,但使其热稳定性有所下降。
洪伟[5](2013)在《水性聚氨酯储能材料的相变机理及智能粘胶纤维》文中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功能性纺织品,开发功能/智能面料、增加纺织品的技术含量、提高服饰的功能性,已成为纺织行业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成为纺织品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条件之一。本文首先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WPUPCM),然后采用纺前共混的方法,通过湿法纺丝工艺,使用WPUPCM和粘胶制备了水性聚氨酯智能调温粘胶纤维(WTRVF)。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EG/SiO2PCM,然后使用后整理方法,制备了PEG/SiO2智能调温粘胶纤维(PEG/SiO2TRVF),并对通过直接成纤和后整理制备的两类智能调温纤维(WTRVF和PEG/SiO2TRVF)进行了比较。首先,本文以MDI、HDI、PEG、扩链剂(DMPA、BDO、EDA)、催化剂(DBTDL)、中和剂(TEA)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系列M-WPUPCM和H-WPUPCM的乳液、膜和块。应用正交试验法,以乳液粒度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制备乳液的最佳方案。FTIR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M-WPUPCM和H-WPUPCM。热性能测试表明,WPUPCM是相变过程可逆、热循环稳定性很好的调温材料。对微观形貌的分析显示,WPUPCM膜的表面粗糙度随乳液粒径的增大而提高。POM测试表明:室温下PUPCM仍以结晶态存在,但比PEG的晶体尺寸小;WPUPCM的相转变过程实质上是样品中PEG的无定形态和结晶态的交替过程。TG-FTIR测试表明:PUPCM热分解过程的主要产物是CO2。以M-WPUPCM乳液、H-WPUPCM乳液和粘胶纤维原液为原料,应用工厂小试设备,采用湿法纺丝制备了M-WTRVF和H-WTRVF。微观形貌分析表明,WPUPCM与VF结合良好,H-WTRVF的截面比M-WTRVF的更规整。FTIR测试表明,WPUPCM与VF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热性能测试表明,WTRVF的相变焓随WPUPC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M-WTRVF的熔融焓比H-WTRVF低;WTRVF的相变过程可逆、热循环稳定性很好。WTRVF可实现工业化生产,且其热性能明显优于现有市售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耐水洗性能测试显示,WTRVF的耐水洗性能良好。极限氧指数(LOI)测试表明,WPUPCM的加入未增加VF产品的火灾隐患。TG-FTIR测试显示,WTRVF的高温燃烧产物主要为H2O和CO2,无有毒有害气体产生。WTRVF的干态强度、断裂伸长率较VF都稍有下降,与微胶囊TRVF的降幅相当,但WTRVF的相变焓明显高于后者;添加WPUPCM后,纤维的摩擦阻力变小,回潮率提高,手感稍有改善,柔软、平滑度有一定提高。WPUPCM的加入使VF的蓬松度稍有改善。随着WPUPCM含量的增加,WTRVF的升温(降温)速率减小,而且保持缓慢升温(降温)的时间也延长,即调温效果提高;升、降温达到600s时,WTRVF与普通VF的最大温差分别7℃和6.5℃。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EG/SiO2PCM。PEG/SiO2PCM中二氧化硅的网络结构对PEG进行了有效包裹,解决了固-液相变过程中漏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备的PEG/SiO2TRVF具有良好的调温效果。织物的手感比处理前稍差,这是由于纤维表面存在许多细小颗粒。随着PEG/SiO2PCM含量的增加,纤维织物的调温能力提高;升、降温达到600s时,PEG/SiO2TRVF与普通VF的最大温差分别为8.2℃和6.2℃。水洗对调温织物热性能影响较大,但仍然保持较大的相变焓。与PEG/SiO2TRVF相比较,WTRVF的服用性能和耐水洗性能优势明显。
程博闻[6](2003)在《环境友好型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研究》文中提出工业上生产纤维素纤维的传统方法为粘胶法,该法虽然历史悠久、工艺成熟,但工艺路线复杂,能耗多,特别是生产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改革传统的粘胶生产工艺,开发对环境无污染的制造纤维素纤维新技术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重视。此外,对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改性,特别是结合环境友好特点采用无卤、低毒、低烟雾、高效阻燃剂更是纤维素纤维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通过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Cellulose Carbamate 简称CC)纺制纤维素纤维被誉为环境友好型纤维素纤维。本文采用环境友好的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生产阻燃纤维素纤维,首先研究了碱法、液氨法、电子束辐射法、蒸汽闪爆和氨闪爆法及超声波法活化纤维素后其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其条件,又自己合成了三种纤维素用磷系阻燃剂。最后,通过共混纺丝制得了阻燃纤维素纤维,并对阻燃纤维素的阻燃性能及膨胀阻燃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内容为: 1.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以增加其活性表面积、改善其微孔结构,提高纤维素的可及度,促进试剂在其中的渗透、扩散和润胀,提高纤维素的反应性能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方面。关于活化的方法有很多种,本研究在国内首次用电子束辐射、蒸汽闪爆和氨闪爆法活化纤维素浆粕后用于制备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其它手段对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其中氨闪爆法活化纤维素浆粕制备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在国外也未见报导。研究结果表明,在辐射后纤维素的聚合度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反应性能提高,电子辐射对晶型和结晶度影响不大;蒸汽闪爆/氨闪爆处理纤维素浆粕增大了纤维素之间的空隙和纤维素中的孔隙,大大提高了试剂对纤维素的可及度,聚合度略有下降,纤维素的反应性能也明显提高,蒸汽闪爆后纤维素的晶型和结晶度基本没有变化,氨闪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有所降低,结晶结构有部分由纤维素Ⅰ转变为纤维素Ⅲ,纤维素的反应性能也明显提高。 2.本论文通过三氯氧磷(POCl3)或三氯硫磷(PSCl3)与新戊二醇反应,再与乙二胺反应,合成了高效的纤维素用阻燃剂2,2′—氧代双(5,5—二甲基—11l,3,2—二恶磷烷—2,2′—二硫化物)(DDPS)、1,2—二(2—氧代—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2—氨基)乙烷(DDPN)以及1,2—二(2—硫代—5,5—二甲基—1,3,2 天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一二氧磷杂环己一2一氨基)乙烷山DPSN)。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使产率均在85 %以上。采用元素分析、FTIR、核磁共振、质谱等分析方法对所合成的H种阻燃剂进行了结构鉴定。三种阻燃剂的TG—DTA与DSC结果显示,DDPS阻燃剂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05‘’C,成炭速度快,800丫时的降解残留量高达32见DDPS阻燃剂具有优良的成炭性。DDPN阻燃剂的起始分解温度为 285’C,600’C时的降解残留量为 4%,成炭性不好。DDPSN阻燃剂急剧分解区为 120’C—270‘C,800‘C时的成炭性为10%,成炭性比DDPN好,但比DDPS差,这一方面可能与DDPSN合成的纯度不高有关。其中DDPSN阻燃剂的合成不仅填补了该领域的合成空白,而且对纤维素的阻燃性能优良,为无卤膨胀阻燃体系的研究开辟了新途经,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采用动态热失重法对DDPS阻燃剂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利用Kissinger法和积分法分别计算了DDPS阻燃剂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指前因子,并以升温速率为10℃/*n 的DDPS阻燃剂热重曲线为基础,利用9种常见的机理函数进行曲线拟合,判断得出 DDPS阻燃剂的热分解机理函数为卜(l-刀‘’‘=hi,表明 DDPS阻燃剂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是随机成核和生长(n—3)。4.将自己合成的阻燃剂加入到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溶液中纺丝得到环境友好型阻燃纤维素纤维及阻燃纤维素薄膜,并研究了它们的热裂解、阻燃性能及阻燃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阻燃纤维素膜的初始热失重温度提前,热失重速率最大时对应的温度减小,800 t时的炭量增加。阻燃剂中阻燃效率的大小依次为**PSN>**PS>**PN。随着阻燃剂含量增加,阻燃纤维素的成炭速度(*FR)和残炭率(CY)都增加。当阻燃剂含量大于 18%时,纤维素膜均能够达到阻燃要求。三种阻燃剂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阻燃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也未见报道。 本人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傅立叶红外(FTIR)谱图、广角X光衍射 (WAX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克达尔定氮元素分析、铜氨溶液测定纤维素聚合度等多种手段对纤维素的碱法、液氨法、超声彼法活化纤维素后其结构的变化和合成纤维素衍生物过程中结构及性能的变化 旬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探讨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工艺条件,并通过在纤维素氨基甲酸酯与粘胶的共混纺丝纺丝液中加入阻燃剂纺制得到了阻燃纤维素纤维,对纤维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王永敏,邱纯利,刘诚[7](2013)在《薄荷抗菌粘胶短纤维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纤维共混改性纺前注射法,在纺丝原液中添加天然薄荷提取物生产具有抗病毒、杀菌功效的薄荷抗菌粘胶短纤维。薄荷提取物添加量为8%时,薄荷抗菌粘胶短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9.4%。产品其它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等品标准。
BakheevI.P.,ANIC“VISCOSA”,郭曼丽[8](1997)在《俄罗斯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Baksheev I.P是着名的俄罗斯粘胶纤维专家,现任全俄粘胶纤维工业科技股份中心(ANIC)总经理.他在60和70年代曾任全苏人造纤维科学研究院(VNIIV)粘胶纤维研究室负责人.自1976年起至苏联解体前一直担任《化学纤维》科研生产联合体(NPO“Chimvolokno”)人造纤维部主任.1996年10月中旬,Baksheev先生应邀来华进行技术交流,此间专家作了以下专题报告:俄罗斯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提高粘胶长丝质量的途经;粘胶纤维生产中的环保问题;新型水合纤维素纤维;地毯用粘胶变形丝束的纺制方法与性能;各种连续式纺丝机结构与工艺的比较.本刊将陆续刊载这些报告的翻译整理稿.以供广大化纤特别是粘胶纤维技术工作者参考.
逄奉建[9](2002)在《共混粘胶的粘弹性及其纤维的成形结构和性能》文中研究指明一、首次研究了甲壳素黄原酸酯溶液的流变性能对温度、浓度和剪切速率的依赖关系: 1.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4~8%),甲壳素黄原酸酯溶液均属于切力变稀非牛顿流体,且随着甲壳素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n值不断减小。结构粘度指数、零切粘度的变化与非牛顿指数的变化呈现对应关系,4~6%甲壳素溶液的可纺性更好。纺丝原液的温度以20~35℃为佳。 2.对于某一浓度的甲壳素黄原酸酯溶液而言,在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粘度和结构粘度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4~7%甲壳素黄原酸酯溶液体系的粘流活化能值高于传统的粘胶,说明升高温度更有利于纺丝条件的改善。而且该溶液对温度的敏感性大于粘胶溶液,8%溶液的粘流活化能值低于传统的粘胶。 二、首次研究了纤维素、甲壳素及其不同共混比的共混原液的流变性能对其温度、浓度和剪切速率的依赖关系: 1.总固含量为5%的纯纤维素、甲壳素以及两者共混比分别为9.5:0.5、9:1、8:2、5:5的共混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非牛顿指数均小于1,在同一温度下,非牛顿指数按下列顺序变化:5:5>8:2>9:1>9.5:0.5>纯纤维素>纯甲壳素,零切粘度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纯甲壳素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零切粘度均明显高于其他溶液,并随溶液温度升高而减小。 2.随着溶液中甲壳素含量的增加,溶液的粘流活化能逐渐增大。 3.共混比为9:1的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非牛顿指数均小于1,并随溶液的增浓和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结构粘度指数随溶液温度的升高、体系浓度的减小而减小。 三、所制得的共混纤维性能: 1.纯粘胶纤维、共混纤维截面的外缘都呈不规则的锯齿形,随着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甲壳素加入量的增加,共混纤维截面逐渐趋于圆滑,呈现菊花型。 2.由SEM照片可见,普通粘胶短纤维、共混短纤维的表面均有沟槽。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沟槽变宽。且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不光滑,说明共混纤维中甲壳素与纤维素的相容性随甲壳素含量的增加而变差。纯粘胶纤维表面的缺陷较多,而共混纤维中该情况得到改善,并随甲壳素含量的增加,改善的程度更大。 3,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共混纤维的模量、取向度、干强、湿强、纤维密度、纤维回潮率、侧序分布随之减小。 4.生产的小批量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菌类的抑菌率均在26%以上,符合抗菌纤维的开发要求。 四、共混纤维批量试产结果表明,共混原液的过滤性能和可纺性良好,生产过程稳定。共混粘胶纤维的主要物理指标基本达到国外类似粘胶纤维产品的物理指标水平。保健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试产成功填补了国际空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田翠芳[10](2013)在《大青叶抗菌粘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将具有抗菌功能的天然植物大青叶的提取物粉末及其水溶液分别加入到纯粘胶纺丝液中,根据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制得具有抗菌功能的大青叶粘胶纤维。首先对天然植物大青叶的提取物最优添加量做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天然植物大青叶的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大青叶粉末及其水溶液在纺丝液中的分散性。将大青叶提取物的粉末及其水溶液分别添加到粘胶纺丝液中制备出共混纺丝液,并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的共混纺丝液的性能。实验表明随着天然植物提取物大青叶粉末添加量的增加,其在纺丝液中的分散均匀性降低,粘度提高;但随大青叶水溶液添加量的增加,其在纺丝液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粘度降低。同时可以发现,添加的大青叶提取物粉末及其水溶液越多,共混纺丝液的粘度变化就越大;而共混纺丝液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粘度反而减小。其次,制备了多种比例的大青叶提取物的粉末及其水溶液和粘胶纺丝液的共混膜,测定了共混膜的物理性能和表面性能,探讨了天然植物提取物大青叶在共混膜中的分散性。测试结果表明:S系列(添加剂为大青叶提取物粉末)共混膜的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存在颗粒状物质,不利于纺丝;而L系列(添加剂为大青叶提取物水溶液)共混膜表面平整、光滑,性质良好,说明大青叶提取物水溶液和粘胶纺丝液的相容性很好,有利于纺丝。S系列及L系列共混膜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纯粘胶膜。各种共混膜的溶胀率均大于纯粘胶膜的溶胀率,同时发现,随着大青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溶胀率增大。然后,用湿法纺丝法成功纺制了大青叶粘胶纤维,并测试了其基本性能。通过与普通粘胶纤维对比测试可知,大青叶粘胶纤维的截面也呈锯齿状,但锯齿型明显,外缘轮廓清晰且形状的曲率变化较大,沟槽更深,具有较好的光泽。普通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分别为45.00%、80.9%,而大青叶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分别是47.74%、77.8%;大青叶粘胶纤维常温干湿态下断裂强力均小于普通粘胶纤维,电阻仅为普通粘胶纤维的77.4%,回潮率比普通粘胶纤维略低,摩擦系数增大。由上述测试可知大青叶粘胶纤维的性能可以满足纺织加工的基本要求。最后,对大青叶粘胶纤维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选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测试菌种,实验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93.8%。说明大青叶粘胶纤维抗菌性良好,同时绿色环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纺前粘胶加热新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纺前粘胶加热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2)共混改性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腈化合物的合成 |
1.3 磷腈化合物的应用 |
1.3.1 磷腈化合物作为耐热阻燃材料的应用 |
1.3.2 磷腈化合物在纺织品阻燃方面的应用 |
1.3.3 磷腈化合物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1.4 纺织品及粘胶纤维阻燃研究进展 |
1.4.1 纺织品阻燃加工方法及阻燃作用机理 |
1.4.2 阻燃粘胶纤维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阻燃剂的合成与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 |
2.1 引言 |
2.1.1 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简介 |
2.1.2 阻燃粘胶纤维制备方法简介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药品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烷氧基环三磷腈制备步骤和合成路线 |
2.2.3.2 正交实验法因素与水平设计 |
2.2.3.3 阻燃粘胶纤维共混纺丝制备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烷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与表征 |
2.3.1.1 烷氧基环三磷腈合成工艺研究 |
2.3.1.2 阻燃剂结构表征 |
2.3.2 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研究 |
2.3.2.1 阻燃粘胶纤维成形机理分析 |
2.3.2.2 阻燃粘胶纤维纺丝制备 |
2.4 小结 |
3 阻燃粘胶纤维热性能和燃烧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2 药品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纤维的DSC测试 |
3.2.3.2 纤维热重分析(TG)测试 |
3.2.3.3 纤维极限氧指数测试 |
3.2.3.4 纤维燃烧性测试 |
3.2.3.5 纤维的耐久性洗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阻燃粘胶纤维燃烧性能研究 |
3.3.1.1 阻燃粘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 |
3.3.1.2 阻燃粘胶纤维的燃烧性能 |
3.3.2 阻燃粘胶纤维热性能研究 |
3.3.2.1 阻燃剂添加量对粘胶纤维热性能的影响 |
3.3.2.2 阻燃剂添加量对粘胶纤维热失重的影响 |
3.4 小结 |
4 阻燃粘胶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2 药品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纤维形貌结构观测 |
4.2.3.2 纤维回潮率测定 |
4.2.3.3 纤维X-射线衍射图谱测定 |
4.2.3.4 纤维纤度测试 |
4.2.3.5 阻燃粘胶纤维力学性能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阻燃粘胶纤维的形貌结构 |
4.3.2 阻燃粘胶纤维的结晶性能 |
4.3.3 阻燃粘胶纤维回潮率 |
4.3.4 阻燃粘胶纤维力学性能研究 |
4.3.4.1 阻燃粘胶纤维的纤度 |
4.3.4.2 阻燃粘胶纤维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5 阻燃粘胶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2 药品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阻燃粘胶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 |
5.2.3.2 染色速率、固色速率的测定 |
5.2.3.3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阻燃粘胶纤维染色工艺分析 |
5.3.2 阻燃粘胶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
5.3.2.1 阻燃粘胶纤维染色固色曲线 |
5.3.2.2 阻燃粘胶纤维固色速率曲线和固色率 |
5.3.3 染色过程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声明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简介 |
(3)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可行性分析 |
(一) 项目产品及用途 |
(二) 市场容量现状分析与预测 |
(三) 市场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二章 总图运输与综合管线 |
第二节 |
2.2.1 总平面布置 |
2.2.2 竖向布置 |
2.2.3 道路设计 |
2.2.4 绿化设计 |
2.2.5 围墙挡土墙设计 |
2.2.6 门卫编制 |
第三节 厂区运输 |
第四节 综合管线 |
第三章 工艺 |
第一节 原液车间 |
第二节 纺练车间 |
第三节 酸站 |
第四节 压液处理车间 |
第四章 设备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非定型设备 |
第三节 其它机械设备 |
第五章 自动控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控制方式及主要调节系统 |
第三节 主要设备选型 |
第四节 控制室 |
第五节 动力供应 |
第六节 安全技术措施 |
第七节 定员 |
第六章 土建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结构设计 |
第四节 建、构筑物一览表 |
第七章 给水排水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给水 |
第三节 排水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五节 定员 |
第八章 暖通、空调 |
第一节 设计基础资料 |
第二节 空调 |
第三节 通风 |
第四节 采暖 |
第五节 能耗及定员 |
第九章 供电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用电负荷 |
第三节 10kV高压配电间 |
第四节 车间变配电室 |
第五节 设备的选型 |
第六节 车间配电 |
第七节 室外供电线路及户外照明 |
第八节 防雷与接地 |
第九节 节电措施 |
第十节 定员 |
第十章 电信 |
第十一章 热电站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全厂热、电负荷 |
第三节 供热系统 |
第四节 主要设备 |
第五节 消耗指标 |
第六节 定员 |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废气治理 |
第三节 污水处理 |
第四节 噪声控制 |
第五节 有害、有毒物质贮运防污染措施 |
第六节 环保机构及监测 |
第十三章 安全与工业卫生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第二节 概述 |
第三节 设计原则与措施 |
第十四章 节能及综合利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节能 |
第三节 综合利用 |
第十五章 厂区管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管线设计 |
第三节 管道防腐及保温 |
第十六章 冷冻、空压 |
第一节 冷冻站 |
第二节 空压站 |
第三节 能耗及定员 |
第十七章 机修 |
第一节 机修车间的主要任务 |
第二节 年维修工作量及机床台数的确定 |
第三节 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
第四节 车间组成及面积 |
第五节 工作制度及定员 |
第十八章 其它 |
第一节 分析化验 |
第二节 计量 |
第三节 仓储 |
附表 |
(4)粘胶纤维表面改性技术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粘胶纤维 |
1.1.1 粘胶纤维的发展 |
1.1.2 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
1.1.3 粘胶纤维的结构及其反应性能 |
1.1.4 粘胶纤维的主要性质 |
1.1.5 粘胶纤维的分类 |
1.1.6 粘胶纤维的应用 |
1.2 表面接枝改性 |
1.2.1 表面接枝改性概述 |
1.2.2 表面接枝的方法 |
1.2.3 表面接枝聚合反应体系组成 |
1.2.4 表面接枝改性的应用 |
1.3 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改性 |
1.3.1 纤维素纤维的预处理 |
1.3.2 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接枝共聚 |
1.3.3 粘胶纤维的表面改性 |
1.4 功能性粘胶纤维 |
1.4.1 抗菌功能性粘胶纤维 |
1.4.2 蛋白粘胶纤维 |
1.4.3 其他功能粘胶纤维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胶纤维表面接枝聚合改性 |
2.1 粘胶纤维的预处理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讨论 |
2.2 粘胶纤维的表面接枝聚合 |
2.2.1 实验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接枝反应机理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设备 |
3.1.3 载银纳米SiO_2抗菌剂的制备 |
3.1.4 载银纳米SiO_2抗菌剂的表面改性 |
3.1.5 形貌与结构分析 |
3.1.6 抗菌性能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纳米复合抗菌剂制备的工艺选择 |
3.2.2 纳米SiO_2复合抗菌剂的形貌 |
3.2.3 纳米SiO_2复合抗菌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2.4 纳米SiO_2抗菌剂的抗菌性能 |
3.2.5 纳米SiO_2复合抗菌剂的表面改性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抗菌粘胶纤维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设备 |
4.1.3 抗菌粘胶纤维样品的制备 |
4.1.4 检测表征 |
4.1.5 抗菌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抗菌粘胶纤维的形貌 |
4.2.2 抗菌粘胶纤维的表面结构 |
4.2.3 抗菌粘胶纤维的抗菌性 |
4.2.4 抗菌粘胶纤维的耐洗涤性能 |
4.2.5 抗菌粘胶纤维接枝形成机理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羊毛角蛋白的制备 |
5.1 羊毛角蛋白制备方法的选择 |
5.1.1 羊毛角蛋白的特征 |
5.1.2 羊毛角蛋白的制备方法选择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检测仪器 |
5.2.4 羊毛角蛋白溶液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角蛋白溶液的性能分析 |
5.3.2 角蛋白的红外光谱测定及分析 |
5.3.3 角蛋白的XRD分析 |
5.3.4 角蛋白的热性能分析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粘胶纤维表面接枝角蛋白改性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设备 |
6.1.3 粘胶纤维的预处理 |
6.1.4 粘胶纤维表面接枝羊毛角蛋白 |
6.1.5 结果测试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角蛋白在粘胶表面的接枝率 |
6.2.2 接枝蛋白的粘胶纤维的强力变化分析 |
6.2.3 接枝蛋白的粘胶纤维的形貌 |
6.2.4 接枝蛋白的粘胶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
6.2.5 接枝蛋白的粘胶纤维的FT-IR分析 |
6.2.6 蛋白粘胶纤维的热性能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水性聚氨酯储能材料的相变机理及智能粘胶纤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术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变材料 |
1.2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
1.2.1 石蜡基 |
1.2.2 聚乙二醇类 |
1.2.3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
1.2.4 多元醇及其衍生物 |
1.3 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发展 |
1.3.1 微胶囊相变材料 |
1.3.2 相变材料直接成纤 |
1.3.3 相变材料后整理 |
1.4 智能调温纺织品和服装的性能测试 |
1.5 智能调温纺织品数学模型的发展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
2.1 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的设计 |
2.1.1 水性聚氨酯 |
2.1.2 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 |
2.1.3 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 |
2.2.2 实验原理 |
2.2.3 原材料的脱水预处理 |
2.2.4 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乳液的制备过程 |
2.2.5 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块和膜的制备 |
2.2.6 正交设计 |
2.2.7 性能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正交设计结果 |
2.3.2 单因素影响分析结果 |
2.3.3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
2.3.4 热性能测试结果 |
2.3.5 热红联用分析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测试方法 |
3.3 微观结构观察 |
3.3.1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 |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 |
3.4 结晶状态研究 |
3.4.1 微观形貌 |
3.4.2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法纺丝制备水性聚氨酯智能调温粘胶纤维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生产设备 |
4.2.3 制备方法 |
4.2.4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微观形貌 |
4.3.2 红外分析结果 |
4.3.3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结果 |
4.3.4 耐水洗性能测试结果 |
4.3.5 热稳定性测试结果 |
4.3.6 极限氧指数测试结果 |
4.3.7 热分解产物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调温粘胶纤维的服用性能和调温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测试与表征 |
5.2.1 机械强度测试 |
5.2.2 摩擦系数测试 |
5.2.3 回潮率测试 |
5.2.4 柔软爽滑度测试 |
5.2.5 膨松度测试 |
5.2.6 调温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机械强度测试结果 |
5.3.2 摩擦系数测试结果 |
5.3.3 回潮率测试结果 |
5.3.4 柔顺爽滑度测试结果 |
5.3.5 蓬松度测试结果 |
5.3.6 调温性能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溶胶-凝胶后整理制备智能调温粘胶纤维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理 |
6.2.2 实验原料 |
6.2.3 实验步骤 |
6.2.4 正交实验设计 |
6.2.5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确定合成工艺 |
6.3.2 PEG/SiO2相变储能材料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6.3.3 PEG/SiO2智能调温粘胶纤维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环境友好型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友好型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1 纤维素纤维的发展历史 |
1.1.2 溶剂法纺制纤维素纤维技术 |
1.1.2.1 PF/DMSO溶剂体系纺制纤维素纤维 |
1.1.2.2 LiCl/DMA_C体系纺制纤维素纤维 |
1.1.2.3 NMMO溶剂法纺制纤维素纤维 |
1.1.3 蒸汽闪爆法纺制纤维素纤维 |
1.1.4 环境友好型氨基甲酸酯(CC)法纺制纤维素纤维 |
1.1.4.1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法的发展概况 |
1.1.4.2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法的制造原理 |
1.1.4.3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的优点 |
1.1.4.4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法与粘胶法的工艺比较 |
1.1.4.5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的用途 |
1.2 阻燃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 |
1.2.1 阻燃纤维素纤维及织物发展概况 |
1.2.2 阻燃纤维素纤维的制造方法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1.3.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1 经济效益方面 |
1.3.2.2 社会效益方面 |
第二章 纤维素用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纤维素用阻燃剂的发展概况 |
2.1.1 阻燃剂的分类及发展 |
2.1.2 纤维素纤维用阻燃剂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合成原理 |
2.2.2.1 DDPS阻燃剂的合成 |
2.2.2.2 DDPN阻燃剂的合成 |
2.2.2.3 DDPSN阻燃剂的合成 |
2.2.3 合成步骤及操作 |
2.2.3.1 三氯硫磷(PSCl_3)的合成 |
2.2.3.2 硫代焦磷酰氯(DDSP)的合成 |
2.2.3.3 硫代焦磷酸(DDOP)的合成 |
2.2.3.4 二硫代焦磷酸酯(DDPS)的合成 |
2.2.3.5 DDPN的合成 |
2.2.3.6 DDPSN的合成 |
2.2.4 阻燃剂的鉴定及性能测试 |
2.2.4.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2.4.2 热重分析(TG) |
2.2.4.3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4.4 色谱-质谱及质谱分析 |
2.2.4.5 核磁共振测试(~1HNMR)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阻燃剂的合成工艺 |
2.3.1.1 溶剂的选择及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
2.3.1.2 缚酸剂的选择及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2.3.1.3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
2.3.1.4 物料配比 |
2.3.1.5 产物的得率 |
2.3.2 阻燃剂的谱图解析 |
2.3.2.1 DDPS阻燃剂的谱图解析 |
2.3.2.2 DDPN阻燃剂的谱图解析 |
2.3.2.3 DDPSN阻燃剂的谱图解析 |
2.3.3 阻燃剂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3.4 阻燃剂的热重(TG)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素活化的研究 |
3.1 纤维素的活化方法概述 |
3.1.1 纤维素的化学方法活化 |
3.1.1.1 氢氧化钠溶液的预润胀处理 |
3.1.1.2 液氨预处理 |
3.1.1.3 乙二胺预处理 |
3.1.1.4 其它化学试剂预处理 |
3.1.2 纤维素的物理方法活化 |
3.1.2.1 机械球磨对纤维素的预处理 |
3.1.2.2 微波和超声波预处理 |
3.1.2.3 电子束辐射预处理 |
3.1.2.4 蒸汽闪爆预处理纤维素 |
3.1.3 纤维素的生物方法活化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1.1 纤维素浆粕试样及指标 |
3.2.1.2 化学试剂 |
3.2.2 活化实验 |
3.2.2.1 氢氧化钠溶液及表面活性剂预处理 |
3.2.2.2 液氨预处理 |
3.2.2.3 高能电子束辐射(EB)预处理 |
3.2.2.4 蒸汽闪爆/氨闪爆预处理纤维素 |
3.2.2.5 超声波处理纤维素 |
3.2.3 活化后纤维素浆粕的测试 |
3.2.3.1 侧序及侧序分布 |
3.2.3.2 纤维素可及度的测定 |
3.2.3.3 比表面积的测定 |
3.2.3.4 纤维素聚合度的测定 |
3.2.3.5 X-射线衍射表征纤维素分子结构 |
3.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3.2.3.7 红外光谱(FTIR)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碱浸渍预处理纤维素 |
3.3.1.1 碱液浓度对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 |
3.3.1.2 碱液浸渍时间对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 |
3.3.1.3 老成时间对纤维素性能的影响 |
3.3.1.4 不同原料浆粕活化后的聚合度的变化 |
3.3.1.5 碱处理后纤维素结晶结构的变化 |
3.3.2 液氨预处理纤维素 |
3.3.2.1 液氨预处理对纤维素浆粕分子量的影响 |
3.3.2.2 液氨预处理对纤维素序态结构的影响 |
3.3.2.3 氨预处理对纤维素可及度的影响 |
3.3.2.4 液氨预处理对纤维素晶区结构的影响 |
3.3.3 电子束辐射预处理纤维素 |
3.3.3.1 浆粕辐射后外观的变化 |
3.3.3.2 电子束辐射前后纤维素的红外谱图分析 |
3.3.3.3 电子束辐射对纤维素浆粕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3.3.3.4 电子束辐射对纤维素形态影响 |
3.3.3.5 电子束辐射对纤维素结晶结构与可及度的影响 |
3.3.4 蒸汽闪爆/氨闪爆预处理纤维素 |
3.3.4.1 蒸汽闪爆功率分析及闪爆条件选择 |
3.3.4.2 蒸汽闪爆/氨闪爆后的浆粕比表面积的变化 |
3.3.4.3 蒸汽闪爆/氨闪爆处理前后的纤维素聚合度的变化 |
3.3.4.4 蒸汽闪爆处理前后的纤维素扫描电镜分析 |
3.3.4.5 蒸汽闪爆/氨闪爆处理前后的纤维素X-射线衍射分析 |
3.3.4 超声波处理纤维素 |
3.3.4.1 超声波处理对纤维素分子量的影响 |
3.3.4.2 处理前后纤维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
3.3.4.3 超声波处理纤维素后结构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1.1 经过各种活化处理后的纤维素浆粕试样 |
4.2.1.2 主要试剂 |
4.2.2 合成实验方法及表征 |
4.2.2.1 无载体合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 |
4.2.2.2 有载体合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 |
4.2.2.3 元素分析--克达尔定氮(Kjeldahl) |
4.2.2.4 红外光谱测定 |
4.2.2.5 X-射线衍射表征纤维素分子结构 |
4.2.2.6 DSC表征及研究 |
4.2.2.7 ~(13)C-NMR(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方法及工艺 |
4.3.1.1 合成方法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反应的影响 |
4.3.1.2 有机溶剂-邻二甲苯用量对含氮量的影响 |
4.3.1.3 不同聚合度的浆粕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的影响 |
4.3.1.4 活化方法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1.5 反应体系PH值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1.6 尿素预处理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含氮量的影响 |
4.3.1.7 酯化反应温度对含氮量的影响 |
4.3.1.8 酯化反应时间对含氮量的影响 |
4.3.2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结构分析 |
4.3.2.1 CC的FTIR谱图及~(13)C-NMR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4.3.2.2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DSC分析 |
4.3.2.3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X-射线衍射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C/粘胶共混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纺制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方法 |
5.2.1.1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解及溶解度测定实验 |
5.2.1.2 纤维素用磷系阻燃剂分散液的制备 |
5.2.1.3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的纺丝 |
5.2.1.4 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5.2.1.5 密度测试 |
5.2.1.6 双折射率的测试 |
5.2.1.7 X-射线衍射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溶解性能 |
5.3.1.1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5.3.1.2 氨基甲酸酯含氮量对其溶解性能的影响 |
5.3.1.3 活化及合成方法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解性能的影响 |
5.3.1.4 各种溶解条件对溶解性能的影响 |
5.3.2 CC/CX/磷系阻燃剂共混纺丝成形原理 |
5.3.3 CC/CX共混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结构 |
5.3.3.1 纤维素纤维的结晶结构及双折射率 |
5.3.3.2 CC/CX共混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电镜观察 |
5.3.4 CC/CX共混阻燃纤维素纤维的性能 |
5.3.4.1 CC/粘胶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染色性能 |
5.3.4.2 CC/CX共混纤维素纤维的其它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C/CX共混纤维素薄膜和纤维阻燃性能的研究 |
6.1 纤维素纤维的燃烧与阻燃作用机理 |
6.1.1 纤维的燃烧过程 |
6.1.2 纤维素纤维受热的化学反应 |
6.1.3 阻燃作用机理 |
6.1.3.1 凝聚相机理 |
6.1.3.2 气相机理 |
6.1.3.3 中断热交换机理 |
6.1.4 磷系阻燃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协同阻燃体系 |
6.1.4.1 磷-卤协同作用 |
6.1.4.2 磷-氮协同阻燃体系 |
6.2 实验部分 |
6.2.1 水平燃烧实验 |
6.2.2 热重分析(TG) |
6.2.3 氧指数(LOI)的测定 |
6.2.4 成炭速率和残炭率的测定 |
6.2.5 扫描电镜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阻燃纤维素膜的热裂解及热氧化裂解 |
6.3.2 纤维素膜的阻燃性能 |
6.3.3 CC法纺制的阻燃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性能 |
6.3.4 燃烧炭层的形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DDPS阻燃剂的热分解动力学及分解机理研究 |
7.1 DDPS阻燃剂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7.1.1 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7.1.1.1 Kissinger法 |
7.1.1.2 Doyle-Ozawa积分法 |
7.1.1.3 DDPS阻燃剂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
7.2 动力学实验结果及分析 |
7.2.1 Kissinger法分析DDPS阻燃剂的动力学参数 |
7.2.2 Doyle-Ozawa积分法分析DDPS阻燃剂的分解动力学 |
7.3 DDPS阻燃剂热分解反应机理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作者简介 |
(7)薄荷抗菌粘胶短纤维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薄荷抗菌粘胶短纤维的小试研制 |
1.1 生产方法 |
1.1.1 薄荷提取物浆料 |
1.1.2 小试工艺条件 |
1.2 成品质量 |
2 薄荷抗菌粘胶短纤维中试开发 |
2.1 生产工艺 |
2.1.1 中试工艺流程 |
2.1.2 中试工艺条件 |
2.2 成品质量 |
3 薄荷抗菌粘胶短纤维成功投产 |
(9)共混粘胶的粘弹性及其纤维的成形结构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引言 |
1.2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组成 |
1.3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主要性质 |
1.4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
1.4.1 甲壳素的化学改性 |
1.4.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
1.5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成形加工 |
1.5.1 甲壳素与壳聚糖纤维 |
1.5.2 甲壳素和壳聚糖纤维的性质及其在生物医药的应用 |
1.6 开发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织物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甲壳素黄原酸酯溶液的制备及流变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溶解机理及影响因素 |
2.3 实验部分 |
2.3.1 原材料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实验方法 |
2.4 原液流变性 |
2.4.1 原液浓度对流变性的影响 |
2.4.2 原液温度对流变性的影响 |
2.4.3 粘流活化能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甲壳素/纤维素共混溶液相容性的初步讨论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测试仪器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电镜照片 |
3.3.3 力学性能和溶胀率 |
3.4 初步讨论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甲壳素/纤维素共混溶液流变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共混原液的流变性能 |
4.3.1 共混溶液流变性能与原液组成之间的关系 |
4.3.2 共混溶液流变性能与原液温度之间的关系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甲壳素/纤维素共混纤维的研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 |
5.2.2 甲壳素原液制备系统试制设备 |
5.2.3 测试仪器及实验方法 |
5.3 工艺技术路线 |
5.3.1 甲壳素原液制备 |
5.3.2 纤维素原液制备 |
5.3.3 原液共混、溶解 |
5.3.4 混合、过滤、脱泡、熟成 |
5.3.5 纺丝、酸浴调配 |
5.3.6 精练 |
5.4 实验结果 |
5.4.1 截面形状 |
5.4.2 纤维表面电镜照片 |
5.4.3 纤维性能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甲壳素/纤维素共混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抑菌试验 |
6.2.2 试验步骤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抗菌性能评价 |
6.3.2 抗菌机理分析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甲壳素/纤维素共混纤维的试生产及甲壳素/纤维素共混高湿模量短纤维的产业化准备 |
7.1 引言 |
7.2 甲壳素/纤维素共混纤维的试生产 |
7.2.1 甲壳素/纤维素共混短纤维的试生产 |
7.2.2 甲壳素/纤维素共混长丝的试生产 |
7.2.3 保健型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维的试生产 |
7.3 保健型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生产准备 |
7.3.1 企业概况 |
7.3.2 生产可行性 |
7.3.3 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预测 |
7.3.4 生产能力和产品方案 |
7.3.5 生产工艺路线选择和设备选型 |
7.3.6 项目建设内容 |
7.3.7 原料供应及配套公用工程情况 |
7.3.8 项目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
7.3.9 项目投资概算和经济效益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拟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大青叶抗菌粘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青叶提取物 |
1.2.1 大青叶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2 大青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
1.3 抗菌纤维 |
1.3.1 抗菌的含义 |
1.3.2 常用抗菌剂 |
1.3.3 抗菌机理 |
1.3.4 抗菌纤维的分类 |
1.3.5 人工抗菌纤维的加工方法 |
1.3.6 抗菌纤维的用途 |
1.4 粘胶纤维 |
1.4.1 粘胶纤维的概念 |
1.4.2 粘胶纤维的分类 |
1.4.3 粘胶纤维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
1.4.4 粘胶纤维存在的问题 |
1.4.5 粘胶纤维的应用 |
1.5 抗菌粘胶纤维国内外研究动态 |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1.6.1 研究内容 |
1.6.2 主要解决的问题 |
1.7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大青叶粘胶共混纺丝液的配制及其性能研究 |
2.1 大青叶提取物的溶解度测试 |
2.1.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 大青叶提取物——粘胶共混纺丝液配制及其性能研究 |
2.2.1 大青叶提取物——粘胶共混纺丝液的配制 |
2.2.2 大青叶提取物——粘胶共混纺丝液的性能研究 |
2.3 结论 |
第三章 大青叶提取物—粘胶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共混膜的制备 |
3.1.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3.1.2 凝固浴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
3.1.3 膜的制备方法 |
3.2 大青叶提取物——粘胶共混膜的性能研究 |
3.2.1 共混膜的表面特征 |
3.2.2 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3 共混膜的溶胀度 |
3.3 结论 |
第四章 大青叶粘胶纤维的制备 |
4.1 共混纺丝液的制备 |
4.2 纺丝成形 |
4.3 后加工处理 |
4.4 结论 |
第五章 大青叶粘胶纤维基本性能的研究 |
5.1 横截面形态测试 |
5.2 纵向表面形态测试 |
5.3 结晶度和取向度测试 |
5.3.1 结晶度 |
5.3.2 取向度 |
5.4 力学性能测试 |
5.5 摩擦性能测试 |
5.6 电学性能测试 |
5.7 吸湿性能测试 |
5.8 红外光谱实验 |
5.9 结论 |
第六章 大青叶粘胶纤维抗菌性能的研究 |
6.1 抗菌实验知识简介 |
6.1.1 定量测试法 |
6.1.2 定性测试法 |
6.1.3 既可定量测试又可定性测试 |
6.2 测试菌种的选择 |
6.3 抗菌实验 |
6.3.1 实验准备 |
6.3.2 实验方法 |
6.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纺前粘胶加热新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纺前粘胶加热新工艺[J]. 佟维力. 人造纤维, 1997(06)
- [2]共混改性阻燃粘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胜. 四川大学, 2005(08)
- [3]年产三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的设计[D]. 郭刚. 天津工业大学, 2007(09)
- [4]粘胶纤维表面改性技术及机理的研究[D]. 王淑花.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5]水性聚氨酯储能材料的相变机理及智能粘胶纤维[D]. 洪伟. 燕山大学, 2013(08)
- [6]环境友好型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研究[D]. 程博闻. 天津工业大学, 2003(03)
- [7]薄荷抗菌粘胶短纤维的开发[J]. 王永敏,邱纯利,刘诚. 人造纤维, 2013(01)
- [8]俄罗斯粘胶纤维生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BakheevI.P.,ANIC“VISCOSA”,郭曼丽. 国外纺织技术, 1997(01)
- [9]共混粘胶的粘弹性及其纤维的成形结构和性能[D]. 逄奉建. 东华大学, 2002(01)
- [10]大青叶抗菌粘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田翠芳. 青岛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