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台史前人类的由来与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闽政办[2021]4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30日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李细珠[2](2020)在《两岸一体史观发微》文中研究表明史观或历史观,是历史研究的立场与指导思想,涉及对历史的根本看法以及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台湾学界的台湾史观有从统一史观转向"台独"史观的历程,现在"台独"史观是主流;而大陆学界的台湾史观则始终坚持统一史观,一般笼统地用中国史观。历史研究的史观的提出要符合历史实际。两岸一体史观是基于台海两岸关系历史演进的基本史实的理论概括,强调台海两岸是一个历史形成的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这个史观的提出,有助于破解各种"台独"史观的谬论,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台湾史研究,也有助于引导包括台湾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
王礼俊,许婉俐,陈柏霖,周永俊,简妏霖,萧百兴[3](2019)在《沙丘岐澳间的水缘生活空间——塘岐后沃历史空间研究(一):从史前到“科蹄时期”》文中提出北竿大塘岐地区(塘岐后沃地区)虽是闽江海域边陲的蕞尔之地,却非素来所认为只是一与"冷战"攸关的战地,而是曾经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空间文化,具有相当的潜力。从相关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知,其历史不仅可以上溯至宋代汉人的入垦,更可远追至"史前塘岐人"在此地区的活动,以及汉晋以降船民的湾泊舟宿。这些大塘岐地区的原始先民倚据沙丘岐澳,善用特属于北竿东南角的自然洋海条件而开展出具有亲水性的水缘生活模式,从而为自身取得了生命得以立足的依据,也发展出了与闽江有关却特属于大塘岐地区的空间文化,乃是"大塘岐性"得以积累不可或缺的基础。本文即是针对大塘岐地区从史前时期以迄"科蹄时期"的历史空间研究,期待在"历史地理建筑学"视野审视下,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访谈及历史文献的爬梳,对此一历史空间的发展及展现做出深刻的爬梳与掌握,除了作为大塘岐地区,以至北竿以及整体马祖历史空间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探寻、开展的基础,更期待借此而能有助于探寻大塘岐性,俾便有助于地方创生的开展。
李明奎[4](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认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胡义成[5](2017)在《史前中华的超大规模及其向文明社会最终质变中的“周公型模”——“周公型模”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之一》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文明"基因"或"原型","周公型模"是中国迈进文明门槛之时,由政治家周公姬旦奠基建模,以中华辽阔的"大体量"疆域为背景,从国家治理、政治、文化、宗教、哲学、教育等各方面,创建了当时适合于中国"大体量"疆域的全球最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奠定了包括"民本""天-仁"哲学在内的中华文化文明最基本的"仁道"政治模式,是中华民族一脉绵延至今的体制主因之一。
李积庆[6](2016)在《畲族形成变迁史新论 ——“畲”、汉族群边界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畲族是东南地区一个具有特殊文化特征的族群。畲族的形成不仅仅是该族群客观历史发展的结果,还与汉文化语境下“他者”对“畲”族群的建构以及本族群的主观认同有关。在不同族群交往中,自然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了族群边界的划定。在畲族族群未确定前,畲(畲)作为一种经济方式早已存在,唐宋以后,中国南方地区的畲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生态边界冲突日益突显,随着华夏化运动在东南地区的加速,“畲”、汉边界在南宋时期的漳州、潮州等地形成,“畲”作为族群称谓也最早出现于这些地区。在主流文化圈“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下,“畲”作为区分人群的文化标签,贴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非汉族群中。“畲”作为南方一个特殊族群称谓出现在历史的舞台,既是以华夏中心的民族观下对南方非汉族群社会定义的结果,同时也是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文化认同的产物。“畲”、汉族群边界的界线常因生态、经济、政治等因素发生漂移,历史上既有畲民通过获得版籍成为编户齐民的情况,也有汉人通过“入山洞”,脱离版籍成为“畲”民的情况,文化认同在族群边界的流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宋元时期,社会动乱频仍,这个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大量出现了“畲寇”、“畲军”等称呼,这是官方关于化内与化外、“贼”与“民”族群分类的一种延续。此时的“畲”并不一定以血统为区分标准,在一些情况下,“畲”更多的是表明一种政治或文化的身份。在明中叶以后,随着王阳明成功平定闽粤赣地区“畲乱”,越来越多的畲民在华夏化浪潮中不断被“王化”或“儒化”,表现为闽粤赣地区畲民的逐渐减少。这种族群格局的变化,并非全部由畲族人口实质性外迁引起,部分是由于“畲”汉边界移动的结果。正是从明中叶开始,由于族群内部在文化取向上的不同,原本有着密切共生关系的畲族与客家族群逐渐分离,闽粤赣地区原来畲民住区变为客家住区是这种族群分野的结果。明清以后,闽浙赣地区山区开发加快,闽东、浙南等地区成为吸引“畲客”移民的重要地区,明清之际的倭乱与迁界为闽浙赣地区畲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资源的竞争使得闽浙赣地区的土“客”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族群的生存与发展,部分畲民通过建构族群历史来维持或淡化族群边界。近代以来,国家权力成为影响族群边界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族识别政策是划分族群边界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使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族群边界仍是观察和理解族群关系最好的窗口。
胡义成[7](2016)在《论“周公型模”及其国家治理意蕴》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文明"基因"或"原型","周公型模"是中国迈进文明门槛之时,由政治家周公姬旦奠基建模,以中华辽阔的"大体量"疆域为背景,从国家治理、政治、文化、宗教、哲学、教育等各方面,创建了当时适合于中国"大体量"疆域的全球最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奠定了包括"民本""天—仁"哲学在内的中华文化文明最基本的"仁道"政治模式,是中华民族一脉绵延至今的体制主因之一。以"仁道—仁政"为核心的"周公型模"于今天的最大价值,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国家治理范式。相较于西方崇奉的"丛林法则",周公治理范式以"仁爱"为基础所体现的价值观体系和治理范式,不仅贯施于中国,也赐惠于世界。
陈支平[8](2016)在《关于编撰《台湾通史》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作者主编六卷本《台湾通史》所撰写的导论。全文在简要回顾了台湾历史研究的学术史之后,从世界史的视野,阐述了早期台湾历史与中国大陆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以及台湾在世界海洋史上的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大陆移民不断入迁台湾和清朝对于台湾岛的二百余年治理,使得台湾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体制迅速跟上大陆的行进行列,中华核心与边陲文化的相互交融。1895年之后,台湾列岛为日本所占据,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1945年之后,台湾光复,再次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变迁,虽然对台湾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外来冲击,但不足以改变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传统的基本内核,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之上的民族意识成为台湾人民之间及台湾与大陆联系的精神纽带。
彭长林[9](2015)在《石器时代环南海地区的文化互动》文中提出石器时代,环南海地区的文化互动延续时间很长。旧石器时代出现零星交流,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生少量远距离间接往来。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大陆沿海相邻区域的文化互动频繁发生,出现了跨越台湾海峡的文化互动。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大规模的文化传播,而且大都以中国东南沿海为策源地,通过大陆沿海和海岛两条线路自北而南逐次传播,并在印尼群岛会合。这种文化互动伴随着大量的人群迁徙,对本区域后世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郑新胜[10](2015)在《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文中提出民俗是民族文化中具有生动形象和丰富内涵的承载体,是民众世代享用的精神资源,其物化的形态、内在的意蕴,与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生态环境、审美风尚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民俗的调查、收集、归类和分析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审美文化的视域对民俗进行宏观深入研究的还很不够。本论文从民俗学与美学相关联的角度对民俗及其审美的重要问题作专题研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是具有鲜明审美特性的客观存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形成一种从问题出发的对民俗整体的新阐释。本论文从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民俗审美的发生等处着眼,关注的焦点是民俗的审美价值、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民俗审美的构成要素等主要问题。民俗实践表明,民俗的审美是由其内涵的意蕴和构成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前者如民俗审美中的有序性与整饬性、浪漫性与愉悦性、想象性与象征性、神秘性与超越性、混融性与民族性、叙事性与抒情性等的基本特性,后者如民俗中的主题与题材、模仿与取意、节奏与韵律、色彩与线条、材质与工艺等的具有某些艺术性特质的构成要素,而具体体现于民俗的各种分类形态中。论文侧重研究“民俗美”其何以为美的内在依据及其形态表现,它包括具有特定功利价值、审美价值的意蕴和具有形式感的形象体系,是在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中内容和形式完整统一的,并且还具有可以引发主体审美情感的审美特性。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民俗审美意识和素养,重视借鉴民俗审美中的资源,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并在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闽台史前人类的由来与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台史前人类的由来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两岸一体史观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岸一体史观提出的学术背景 |
二、两岸一体史观的史实基础 |
三、两岸一体史观的内涵、特征及其效用 |
(4)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史前中华的超大规模及其向文明社会最终质变中的“周公型模”——“周公型模”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公型模”形成的背景及其文化价值的历史沉浮 |
(一)王国维的“周革殷命论”和“周公型模”形成的历史契机 |
(二)张光直“中国-玛雅连续体”视野下史前中华的超大规模和“周公型模”形成的宏观背景及其国家“治理范式” |
(三)宋后学界淡化周公和当今港台海外学者对“周公型模”的重新重视 |
(四)李泽厚论周公对中华文明的开创性 |
二、“周公型模”的特征及其文化价值 |
三、“周公型模”与西方文明基于地缘的整体区别 |
四、“周孔学案” |
(6)畲族形成变迁史新论 ——“畲”、汉族群边界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史综述 |
三、思路方法 |
第一章 唐宋时期“畲”汉族群的文化生态边界 |
第一节 生态语境下的畲田农业与边界冲突 |
一、唐宋时期的畲田农业及其分布情况 |
二、畲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之间冲突 |
第二节 文化语境下的南方“畲洞”及其聚落人文 |
一、山洞:从洞穴居址到“蛮夷”聚落称谓的转变 |
二、作为地名和聚落形态的“畲”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华夏化运动与宋代“畲”汉族群边界的形成 |
第一节 华夏化运动与南方“山洞”地区的开发 |
一、华夏化运动及其对“蛮夷”地区的影响 |
二、唐宋时期南方“山洞”地区的开发 |
第二节 “夷夏”观念下的华南非汉族群格局 |
一、华夏“异己观”的形成及其文化特性 |
二、“夷夏之辨”视野下华南地区的非汉族群格局 |
第三节 畲族先民的族群来源与华夏族“异族”概念的漂移 |
一、华安仙字潭汰溪石刻与畲族先民的关系 |
二、“山都”、“木客”族群边界的移动 |
三、“蟹”族群边界的移动 |
四、“盘瓠子孙”的族群边界的移动 |
第四节 宋代“畲”、汉族群边界的形成 |
一、唐宋时期南方汉族文化认同的增强 |
二、标签化与作为族群文化特征的“畲” |
三、族群边界冲突与南宋“畲”族群称谓的出现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宋明时期畲、汉族群边界的流动 |
第一节 国家认同与畲汉边界的流动 |
一、族群边界流动:“畲入汉”与“汉入畲” |
二、国家认同:版籍作为族群区分的意义 |
第二节 “贼”、“民”分类与宋代以来的“畲乱” |
一、畲瑶“盗”、“寇”、“贼”族群印象的由来 |
二、“贼”、“民”转化与畲汉边界的流动 |
三、宋至明“畲寇”减少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明中叶以降闽粤赣地区畲汉族群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畲乱”治理与闽粤赣地区社会秩序的重建 |
一、国家机构的设置和交通线路的开辟 |
二、教化活动与里甲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明中叶以后闽粤赣地区族群格局的变动 |
一、明中叶以后闽粤赣地区的畲族的走向 |
二、明清时期“畲”、“客”的分离 |
第三节 闽西南地区畲民的“儒化”与“王化” |
一、闽西南地区畲民的“儒化” |
二、闽西南地区畲民的“王化” |
第四节 明清时期闽西南地区畲民宗族社会的形成 |
一、闽西南地区畲民宗族势力的发展 |
二、资源竞争与宗族边界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闽浙赣地区畲汉族群格局的变迁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畲民迁入闽浙赣地区的经济政治背景 |
一、明清时期商业化进程对山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
二、明清时期闽浙赣山区经济的开发 |
三、明清之际的倭乱与迁界 |
第二节 明清时期闽东北地区畲民地方化 |
一、畲民经济方式的转变 |
二、闽东北畲汉族群的互动与融合 |
第三节 明清闽浙赣地区土客矛盾与畲汉边界的维持 |
一、土客矛盾与族群冲突 |
二、畲、汉族群边界的维持 |
三、学额之争与畲汉边界的强化 |
第四节 明清以来畲民族群历史的建构 |
一、畲民精英分子的反思与“非畲化”思潮 |
二、畲民对本族群历史的建构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余论 |
一、生态文化语境与族群分类 |
二、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 |
三、历史记忆与文化建构 |
四、近代以来畲汉族群边界的再造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论“周公型模”及其国家治理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革殷命”与“周公型模”的形成 |
(一)近世学者看“周革殷命”及其史前背景 |
1. 王国维论“周革殷命”。 |
2. 张光直“中国—玛雅连续体”视野下史前中华的超大规模和“周公型模”形成的宏观背景及其国家治理范式。 |
3. 宋后学界淡化周公和港台海外学者对“周公型模”的重新重视。 |
4. 李泽厚论周公对中华文明的开创性。 |
(二)“周公型模”中包含着中国“文明基因” |
二、“周公型模”的主要构件 |
(一)“天—仁”双本体哲学 |
1.“天—仁”双本体哲学的建立。 |
2. 周公“天哲学”与其“仁道哲学”的同构互补。 |
3. 周公“天哲学”的形式化展开:《周易》。 |
4. 作为中华哲学原型的周公“天—仁”哲学双本体哲学体系完全异于西方哲学。 |
5. 中国“天哲学”体系作为西方市场经济哲学来源的史实。 |
(二)民本主义国家治理范式 |
(三)“无逸”精神 |
(8)关于编撰《台湾通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写作的缘起 |
二、早期台湾史的重新审视 |
三、台湾历史与中国海洋史的关系 |
四、明清时期:核心与边陲的交融 |
五、近代以来:迷蒙中的历史变迁 |
(9)石器时代环南海地区的文化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南海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简介 |
二、环南海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互动 |
三、环南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互动 |
四、结语 |
(10)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 |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实质 |
第二章 生命活动:民俗审美的发生 |
第一节 民俗审美的史前信息 |
第二节 民俗审美的生态环境 |
第三节 民俗审美的地域风格 |
第三章 民俗的审美价值探寻 |
第一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内涵 |
第二节 民俗中的“善” |
第三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实现 |
第四章 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 |
第一节 合序整饬之美:民俗审美的有序性与整饬性 |
第二节 乐生悦情之美:民俗审美的浪漫性与愉悦性 |
第三节 天人贯通之美:民俗审美的神秘性与超越性 |
第四节 神思兴象之美:民俗审美的想象性与象征性 |
第五节 多元共生之美:民俗审美的混融性与民族性 |
第六节 明德中和之美:民俗审美的叙事性与抒情性 |
第五章 民俗审美的构成解析 |
第一节 主题与题材 |
第二节 模仿与取意 |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
第四节 色彩与线条 |
第五节 材质与工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闽台史前人类的由来与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2]两岸一体史观发微[J]. 李细珠. 台湾研究, 2020(05)
- [3]沙丘岐澳间的水缘生活空间——塘岐后沃历史空间研究(一):从史前到“科蹄时期”[A]. 王礼俊,许婉俐,陈柏霖,周永俊,简妏霖,萧百兴. 闽东之光:聚落文化的历史走向与保护振兴——第五届两岸大学生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4]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5]史前中华的超大规模及其向文明社会最终质变中的“周公型模”——“周公型模”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之一[J]. 胡义成.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6]畲族形成变迁史新论 ——“畲”、汉族群边界的历史考察[D]. 李积庆.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论“周公型模”及其国家治理意蕴[J]. 胡义成. 武陵学刊, 2016(05)
- [8]关于编撰《台湾通史》的几点思考[J]. 陈支平. 闽台文化研究, 2016(01)
- [9]石器时代环南海地区的文化互动[J]. 彭长林.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5(04)
- [10]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D]. 郑新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