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

猪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

一、猪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旋[1](2021)在《益生菌发酵对饲料品质、猪粪菌菌群和猪舍有害气体的影响》文中认为

张航[2](2021)在《稻谷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仔鹅饲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稻谷是我国三大作物之一,产量大,营养含量丰富,但有些稻谷食用品质差、储存年限长不适宜人食用,可以作为动物的能量饲料开发利用。本试验通过化学分析和代谢试验评估了不同来源稻谷的营养价值,通过1~28日龄和28~70日龄的两个阶段仔鹅饲养试验探究了稻谷在仔鹅饲粮中的应用。为稻谷作为鹅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一:测定不同来源稻谷的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代谢能和各养分利用率。代谢试验采用强饲法,试验分为六个组,每组6只成年公鹅(3.85±0.16kg),5个试验组(江西、安徽、湖北、重庆、广东)和1个禁食组(测定内源排泄物),每组测定一种待测饲料,每只鹅强饲80g稻谷。试验稻谷来自五个地区的早籼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稻谷中养分含量均值分别为总能15.88MJ/kg、容重556.8g/L、干物质86.60%、粗蛋白质7.7%、粗灰分4.42%、粗脂肪2.48%、粗纤维11.38%、中性洗涤纤维27.10%、酸性洗涤纤维13.62%、总磷0.19%、钙0.05%、总淀粉70.39%,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均值为12.02 MJ/kg、12.86 MJ/kg。各来源稻谷总淀粉养分利用率最高,均在96%以上,粗灰分的利用率最低。总磷和钙的利用率出现负值情况。甘氨酸利用率低,其他氨基酸利用率表现良好。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粗纤维以及各氨基酸含量变异系数较大。试验二:测定了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的饲喂效果。选取健康1日龄江南白鹅商品代公雏3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稻谷水平为0),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含7%、14%、21%、28%稻谷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Ⅲ、Ⅳ、Ⅴ组仔鹅空肠隐窝深度显着低于Ⅰ、Ⅱ组的空肠隐窝(P<0.05)。Ⅱ组仔鹅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着高于Ⅰ、Ⅲ组(P<0.05)。各组仔鹅每千克增重成本接近,Ⅲ组的仔鹅每千克增重成本低于对照组0.15元/kg。不同稻谷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器官指数、肠道相对重和相对长度、肠道消化酶活性、其它肠道组织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未产生负面影响(P>0.05)。试验三:测定了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70日龄仔鹅的饲喂效果。选取28日龄江南白鹅300只,随机分为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稻谷水平为0),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含13%、26%、39%、52%稻谷的试验饲粮。仔鹅70日龄,每重复选取一只接近平均体重仔鹅进行养分利用率试验。选取12只平均体重接近的70日龄仔鹅进行稻谷和玉米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2%稻谷仔鹅生长性能最好,70日龄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线性增加(P<0.05);Ⅰ组仔鹅腹脂率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各组仔鹅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仔鹅器官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仔鹅仔鹅空肠(P=0.005)、回肠(P=0.016)、盲肠(P=0.045)相对重和回肠相对长度(P=0.030)呈线性降低,各组仔鹅十二指肠相对重和各肠段相对长度差异不显着(P>0.05);仔鹅空肠肌层厚度呈线性降低(P<0.001),V组空肠肌层厚度最低,各组仔鹅其它肠道组织形态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仔鹅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仔鹅总磷利用率呈线性降低(P=0.022),Ⅰ组仔鹅总淀粉利用率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各组仔鹅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总磷、总淀粉的表观利用率差异不显着(P>0.05);稻谷中含有更多纤维成分,玉米能量、干物质、总淀粉的利用率显着高于稻谷的利用率(P<0.05),玉米可利用率显着高于稻谷(P<0.05),稻谷中粗蛋白质、粗灰分的利用率显着高于玉米(P<0.05);仔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呈线性增加(P<0.001),血清白蛋白Ⅲ、Ⅳ、Ⅴ组显着高于Ⅰ、Ⅱ组(P<0.05),各组其它仔鹅血清生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饲粮中添加稻谷显着增加了胸肌的亮度值(P<0.05)和降低红度值(P<0.05),各组仔鹅胸肌其它肉品质指标和腿肌肉品质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Ⅴ组仔鹅每千克增重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综上所述,稻谷是一种优质的饲料资源,拥有较高营养成分,纤维水平略高的能量饲料原料。综合比较的五个来源稻谷营养价值,广东稻谷是最优质的稻谷。当稻谷水平在28%以内,对1~28日龄仔鹅的生长性能、消化生理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无不良影响。当稻谷水平在52%以内,可以改善28~70日龄仔鹅的生长性能,提高饲粮中总淀粉的消化率,对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和经济效益无不良影响,可能影响体型指数、腹脂率和肠道发育。综合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建议1~28日龄仔鹅生产中稻谷添加量28%,28~70日龄仔鹅生产中稻谷添加量52%。

申楠[3](2021)在《陈化小麦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在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化小麦是指存放时间长、储存品质明显下降,一般不宜直接作为饲料原料的小麦。储藏期间,由于储藏条件不同,加之微生物的影响,小麦会出现生理变化,包括脂肪氧化酸败,产生游离脂肪酸、酚类、醛类物质导致风味变差、酸度增高;淀粉晶格化导致粘性降低、硬度升高,甚至会发生产热、生虫、霉变等现象,严重影响小麦的适口性、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不宜直接饲用。本论文通过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混合发酵陈化小麦,研究了混合菌种发酵陈化小麦的发酵参数,同时采用饲养试验、屠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发酵陈化小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在试验期结束后,分析了发酵陈化小麦在育肥猪上应用的经济效益,为发酵陈化小麦在育肥猪上的应用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在陈化小麦的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试验中,优化了发酵陈化小麦的发酵时间、活菌数、发酵温度的工艺参数。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在本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固定料水比为1:0.6,菌种比例为植物乳杆菌:米根霉=1:1,以发酵时间、活菌数、发酵温度为发酵参数,得到了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6d,发酵温度35℃,活菌数10×108CFU/g时,发酵陈化小麦的有机酸值最高,发酵最为充分。通过测定陈化小麦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可以发现,陈化小麦经过发酵后,粗蛋白与还原糖的含量增加,与发酵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粗纤维含量有所下降。在此次研究中,测定了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经济效益等数据。本试验利用上述试验得到的发酵参数发酵陈化小麦,选择体重、日龄基本一致的三元杂交育肥猪64头,随机分为基础日粮组(对照组)、发酵陈化小麦组(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的日粮中添加10%陈化小麦,试验组的日粮中添加10%发酵陈化小麦,计算采食量、日增重与料重比。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陈化小麦日粮的适口性有明显提升,采食量、日增重均有提高,料重比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从屠宰试验的胴体品质数据中显示,试验组胴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的提高(P<0.05),背膘厚与眼肌面积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着(P>0.05)。通过育肥猪的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的毛利润高于对照组151.22元,毛利润提高了21.5%。说明在育肥猪的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陈化小麦,可以明显提高育肥猪的增重,提升经济效益,也说明陈化小麦经过发酵后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杨树梅[4](2021)在《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为缓解鱼粉对国外进口的依赖,降低饲料成本,本文研究用酶菌协同发酵花生粕替代仔猪常规日粮中鱼粉,通过动物试验探明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养分和氨基酸利用率、血清免疫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8日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共20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花生粕的常规日粮;试验组:饲喂用3%酶菌协同发酵花生粕替代3%优质鱼粉的日粮,试验期全长28天。在中间阶段(试验第15天早晨),空腹从仔猪的直肠中取粪便,用来测定仔猪肠道中微生物情况;试验结束第二天(第29天早晨),仔猪空腹静脉抽血,测定血清免疫和血液生化指标;在试验的第三周(第14天—第21天),测定养分和氨基酸利用率。研究结果:1.与饲喂不添加发酵花生粕日粮的对照组相比,用添加3%发酵花生粕的日粮饲喂仔猪,在本次试验结束后,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日均采食量基本无变化(P>0.05),试验组料重比小幅降低约1.53%(P>0.05),腹泻率大幅度降低约30%(P<0.05)。2.试验的第三周,用AIA方法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日粮养分和氨基酸利用率,试验组日粮中粗蛋白(CP)提高了约9.2%(P<0.05),其他养分的利用率有所提高;试验组日粮中赖氨酸利用率增加了5.24%(P<0.05),其他种类的氨基酸利用率变化不明显(P>0.05)。3.试验第15天,分别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肠道微生物指标,数据对比发现,试验组大肠杆菌总量减少约8%(P<0.05),乳酸杆菌总量增加约7.4%(P<0.05)。4.试验结束后,依次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血清免疫和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组仔猪Ig A增加约3.3%,Ig G、Ig M分别增加8.7%和7.1%(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仔猪血液中TCHO、TG、AST、ALT含量适当降低幅度较小(P>0.05),URFA含量降低了11.3%(P<0.05),TP、ALP含量分别增加了8.7%和9.5%(P<0.05)。研究结果得出:酶菌协同发酵花生粕能部分替代常规日粮中的优质鱼粉,可以有效提升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促进肠道中微生物的平衡、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日粮中养分利用率。

王康[5](2021)在《饲粮预消化酶系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由于饲料利用率低造成的养殖成本高,饲料浪费多,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开发新的技术迫在眉睫。采用酶解的方法对饲料进行预消化处理,是因为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反应过程比较快,并且酶解反应条件一般比较温和,不会对其他营养物质造成影响。通过对饲料进行预消化处理,不仅消除了抗营养因子,提高了饲料消化率和利用率,而且提高了适口性。本论文探究了饲用原料大豆、玉米、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利用其在发芽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酶系作为预消化酶对饲料原料进行预消化研究;以大豆为例进行转录组测序,研究了发芽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探究了不同预消化处理对吸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选取成熟饱满的大豆、玉米和小麦种子分别在25℃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条件下浸泡12 h以后,进行发芽培养,每24 h取样测定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制成酶活曲线。其中玉米和小麦种子中的相关酶活性呈正态分布,在第4d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大豆种子中的相关酶活性也呈正态分布,其中木聚糖酶和脂肪酶的酶活性在第3d达到峰值,β-葡聚糖酶的酶活性在第5d达到峰值,其他在第4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2.以大豆为例,选取发芽0d(CK)、4d(SBW4)和7d(SBW7)3组处理,每组4次重复,共12个样品,由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经过数据整理和质量分析得到了数量足够且质量良好的数据,并对样品进行相关性检验和PCA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有很好的重复性和代表性,不同组之间数据存在显着差异符合实验预期。通过差异基因分析得出:与CK相比,两组的上调基因都比下调基因多。其中,SBW4组上调基因有14 519个,下调基因有8 737个;SBW7组上调基因有13 753个,下调基因有8 937个;而与SBW4组相比,SBW7组的上调基因有1 500个,下调基因有2 907个。通过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可得,发芽处理促进基因在催化活性、水解酶活性、连接酶活性(形成碳氢键)、转移酶活性和磷酸转移酶活性等途径显着富集,且相关途径的上调基因均大于下调基因。通过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结果可得:发芽促进了脂肪酸的伸长,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途径的基因上调。3.以干大豆磨粉作为预消化的原料,将大豆芽酶、玉米芽酶和小麦芽酶制成不同组合的预消化酶液,按照原料的20%进行添加,添加酶液后分别在30℃和60℃下进行预消化处理,分别在2 h、4 h和6 h时取样,烘干之后放入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3)测量消化率。结果表明:在60℃条件下,添加大豆芽酶和小麦芽酶,在摇床中震荡4 h处理可以使大豆的消化率达到最高69.62%。与未进行预消化处理的干大豆的消化率61.08%相比,提高了13.98%。综上,谷物发芽到第4d左右,谷物中各种酶活性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以大豆为例,从基因表达层面看,发芽前期促进调控酶活的相关基因上调,与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符合。将酶活达到峰值的谷物种子作为酶制剂对大豆进行预消化处理,可以消除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同时减少了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更好的满足动物肠道健康的需求。饲粮预消化酶系的研究与应用会为我国的饲料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发展方向。

王卫卫[6](2021)在《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棕榈仁粕用作动物饲料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但高粗纤维含量妨碍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大量使用。菌酶协同处理可以降解棕榈仁粕中的粗纤维成分并提高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通过探索棕榈仁粕最佳的菌酶协同处理工艺,评价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最佳添加比例和改善肉鸡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全文共包括七个试验,结果如下:试验一、棕榈仁粕发酵菌株的筛选以本实验室保藏的10株乳酸菌、8株酵母菌和12株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MRS-碳酸钙平板法和牛津杯法筛选产酸和抑制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最强的乳酸菌菌株;通过测定棕榈仁粕液体培养基生物量的生成筛选最适酵母菌菌株;并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法和酪蛋白平板法筛选降解纤维和蛋白最强的芽孢杆菌菌株。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D在MRS-碳酸钙平板的Hc值为2.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 mm和24 mm。酿酒酵母Y1在棕榈仁粕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的OD 660为1.6245。枯草芽孢杆菌B2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酪蛋白培养基平板的Hc值分别为3.6和2.3。试验二、棕榈仁粕发酵工艺的优化分别用植物乳杆菌D、酿酒酵母Y1和枯草芽孢杆菌B2单菌株、两两混合以及三株混合发酵棕榈仁粕。在最佳菌种配比基础上添加甘露聚糖酶,以发酵温度、料水比和接种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16()45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以p H值、还原糖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指标研究发酵棕榈仁粕添加甘露聚糖酶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菌种配比为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最佳条件为温度30℃,料水比1:1,接种量10%。试验三、棕榈仁粕菌酶协同处理工艺优化50 g棕榈仁粕置于500 m L三角中,接种10%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发酵液,料水比为1:1。分别添加0.05 g、0.1 g、0.5 g、1.0 g和1.5 g五个等级的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混匀后在30℃下培养5天。择优选取三种酶的3个添加梯度,设计L9(34)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混合添加三种酶的最佳配比为10000 U甘露聚糖酶、1000 U纤维素酶和200 Uα-半乳糖苷酶。按此条件生产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粗蛋白增加了15.10%,从16.03%增至18.45%,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25.10%和21.96%。试验四、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代谢能的测定选择72只体重接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2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采用替代法和指示剂法研究得到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6.33 MJ/kg和8.47 MJ/kg。试验五、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选取108只体重相近的健康2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采用无氮日粮法和指示剂法研究得到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赖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显着下降,从33.3%将至24.93%,下降幅度25.14%,脯氨酸和组氨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着,其他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均显着增加,增加幅度从13.80%至118.77%不等。试验六、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2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7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添加量为4%、8%和12%剂量的试验日粮。所有日粮的代谢能和蛋白水平一致,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改善了肉鸡生产性能,其中添加12%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改善最明显。饲粮添加棕榈仁粕降低了肉鸡生产性能,棕榈仁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4%。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未显着影响肉鸡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能力。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未影响肉鸡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但显着改善了肉鸡血清蛋白合成代谢相关指标。试验七、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在肉鸡饲喂至42日龄时,在对照组、12%棕榈仁粕和12%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添加组的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只鸡,取出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盲肠内容物的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日粮添加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显着改变了肉鸡盲肠菌群的β-多样性。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硬壁菌门相对丰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在属的水平上,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肉鸡盲肠微生物另枝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通过LEfSe分析,棕榈仁粕组生物标识主要为Anaerostipes属和梭菌属,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生物标识主要为拟杆菌属和另枝菌属。肉鸡盲肠菌群结构的改变通过微生物分泌的酶和代谢产物的作用影响了肉鸡的生产性能。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结合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使棕榈仁粕的营养价值得到显着提高。菌酶协同处理后的棕榈仁粕通过影响血清蛋白合成代谢相关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善肉鸡生产性能。

谭占坤[7](2021)在《藏猪耐粗饲特性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藏猪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方型猪种,主要生活在高山、峡谷、草地、森林及乡村的田间地头,千百年来为藏区同胞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藏猪常年放牧养殖,生活环境多样,食物来源广泛,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形成了抗高寒、耐缺氧、耐粗饲、抗逆性强以及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国家十分重视优良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西藏于2017年提出了藏猪产业规划,适度规模化藏猪养殖势在必行。藏猪生长速度较慢,营养需求与瘦肉型猪明显不同,能够消化较高的饲粮纤维。藏猪本身并不能分泌消化饲粮纤维的酶类,一般认为,饲粮纤维的消化主要依靠大肠中的微生物来完成。目前,藏猪的耐粗饲能力还未见到数据来支撑,其耐粗饲机理研究也很有必要。本研究,以饲喂在林芝市典型放牧养殖基地的放牧藏猪为研究对象,舍饲藏猪和瘦肉型商品猪(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猪)为对照,比较了在原始状态下3个类型猪大肠(盲肠和结肠)中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细菌群落间的相关性,获取3个类型猪大肠内的特异细菌群落;同时,以相同背景群体的150日龄左右放牧藏猪、舍饲藏猪和DLY猪各10头为对象,饲喂10%粗纤维水平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共15 d,采用指示剂法收集5 d粪便,比较3个类型猪对饲粮营养物质特别是纤维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获取放牧藏猪耐粗饲特性的数据,并测定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收粪期结束后,将试验猪屠宰,测定盲肠与结肠形态,以及盲肠、结肠和粪便中纤维消化酶活、挥发性脂肪酸与p H值,采集消化道(胃、小肠、大肠、直肠)食糜,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V3-V4区域序列,比较细菌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下的结构与组成,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获取关键细菌群落;采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MRT),测定粪便中细菌与真菌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获取粪便中关键微生物物种。采用转录组学研究了3个类型猪盲肠与结肠肠段中与挥发性脂肪酸吸收利用显着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通路,从转录水平来初步探索了藏猪的耐粗饲特性。结果如下:1、天然状态下,放牧藏猪盲肠与结肠细菌具有更高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相对丰度共同最高的门,放牧藏猪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盲肠与结肠)与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盲肠)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2个类型猪(P<0.05)。放牧藏猪盲肠中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Dehalobacterium、YRC22、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费氏刺骨鱼菌属(Epulopiscium)、Shuttleworthia、艰难杆菌属(Mogibacterium)、Allobaculum、贪铜菌属(Cupriavidus)、草酸杆菌属(Oxalobacter)与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结肠中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Dehalobacterium、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YRC22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2、150 d DLY猪体重、增重、采食量与料肉比均显着优于藏猪。放牧藏猪饲粮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DLY猪粗脂肪、粗蛋白质与总能表观消化率最高,放牧藏猪最低(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表明,放牧藏猪具有与高原低氧相适应的血液细胞(P<0.05),DLY猪的血液代谢更佳(P<0.05)。3、放牧藏猪盲肠、结肠与粪便中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活力均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盲肠、结肠与粪便p H值中性略偏酸,但3个类型猪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DLY盲肠、结肠与粪便中含有丰富的乙酸、丙酸和丁酸,放牧藏猪乙酸以及盲肠、结肠、粪便丁酸含量、结肠丁酸含量显着高于舍饲藏猪(P<0.05)。纤维素酶与饲粮纤维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盲肠和粪便半纤维素酶与饲粮粗纤维和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盲肠乙酸含量与饲粮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4、从胃到直肠,消化道微生物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胃中微生物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小肠中微生物明显不同,小肠中聚集了大量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相关的微生物,大肠中的微生物主要与剩余营养物质的酵解有关。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和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与饲粮纤维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放牧藏猪盲肠与结肠中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5、通过三代测序技术,在18个粪便样品中共鉴定出细菌15个门、26个纲、48个目、87个科、190个属、419个种,鉴定出真菌4个门、13个纲、23个目、39个科、55个属、58个种。粪便细菌中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Sphaerochaeta、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Anaerovorax、Alloprevotella rava、Fibrobacter intestinalis、Succinivibrio dextrinosolvens、Papillibacter cinnamivorans,真菌中单胞瓶霉属(Phialemonium)、柄孢壳菌属(Podospora)、Lacrymaria、Phialemonium atrogriseum、Phialemonium inflatum、Lacrymaria subcinnamomea与饲粮纤维类物质表观消化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以上微生物类群在放牧藏猪粪便中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6、通过转录组分析表明,共有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ZFY(y型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 Y-linked)、AADAT(氨基乙二酸转氨酶,aminoadipate aminotransferase)、CLDN8(紧密连接蛋白8抗体,claudin 8)、EIF1AY(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A y链,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1A Y-linked)、KDM5D(赖氨酸脱甲基酶5D,lysine demethylase 5D)、LDHB(乳酸脱氢酶B,lactate dehydrogenase B)、MYL2(肌球蛋白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 2)、PLA2G2A(磷脂酶A2组IIA,phospholipase A2group IIA)、SLC22A14(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4,solute carrier family 22member 14)可能与盲肠和结肠中纤维降解产物的利用相关。通过差异基因KEGG富集发现盲肠与结肠中丙酸代谢(Propanoate metabolism)、糖酵解和糖原异生(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丙酮酸代谢(Pyruvate metabolism)与丁酸甲酯代谢(Butanoate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是放牧藏猪饲粮纤维消化产物的重要代谢途径。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放牧藏猪具备耐粗饲的能力。藏猪作为高原小型地方型猪种,其生长较慢,饲料报酬较低;在放牧养殖的条件下,藏猪形成了耐粗饲的良好能力,消化饲粮纤维类物质的能力比舍饲养殖的猪种要高10%以上。放牧藏猪的耐粗饲能力与其饲养环境密切相关,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品种(藏猪与瘦肉型猪)并不会对饲粮纤维类物质的消化造成影响。(2)盲肠与结肠微生物及其分泌的消化酶类为藏猪耐粗饲提供了消化动力。放牧藏猪耐粗饲特性的机制与其肠道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及其所属的细菌是降解饲粮纤维类物质的关键细菌,肠道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提供了降解饲粮纤维类物质的酶学动力。(3)盲肠与结肠多个基因及代谢通路为藏猪饲粮纤维的消化产物提供了吸收及代谢动力。盲肠与结肠中丙酸代谢(Propanoate metabolism)、糖酵解和糖原异生(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丙酮酸代谢(Pyruvate metabolism)与丁酸甲酯代谢(Butanoate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是放牧藏猪饲粮纤维消化产物的重要代谢途径。

陈晓帅[8](2021)在《稻谷部分副产物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仔鹅上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以及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了稻谷部分副产物的饲料营养价值和在鹅饲粮中的应用,并重点研究了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鹅的促生长机制,以期为稻谷副产物在仔鹅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1.米糠粕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在仔鹅饲粮中的应用研究本试验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了米糠粕的营养成分,通过代谢试验(强饲法)测定了米糠粕的鹅代谢能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并结合28~70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试验,综合评定了米糠粕的营养价值。饲养试验选取300只健康的体重接近的28日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试验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Ⅱ、Ⅲ、Ⅵ、Ⅴ组分别使用10%、20%、30%和40%的米糠粕配制的饲粮。试验期为42天。结果表明:(1)米糠粕的总能为15.37 MJ/kg,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 89.66%、16.56%、1.47%、7.57%、10.62%、0.99%和1.86%。米糠粕在鹅中的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分别为8.17 MJ/kg和8.95 MJ/kg。鹅对米糠粕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 37.50%、54.80%、47.94%、31.00%、28.93%和 23.00%。(2)与饲粮中不使用米糠粕相比,饲粮中使用30%和40%的米糠粕显着降低了70日龄鹅的体重和28~70日龄鹅的平均日增重(P<0.05)。与饲粮中使用10%的米糠粕相比,饲粮中使用40%的米糠粕显着降低了70日龄鹅的体重和28~70日龄鹅的平均日增重(P<0.05)。(3)与饲粮中不使用米糠粕相比,饲粮中使用30%和40%的米糠粕显着降低了70日龄鹅的胸肌率(P<0.05);饲粮中使用40%的米糠粕显着提高了70日龄鹅的腿肌率(P<0.05)。(4)与饲粮中不使用米糠粕和使用10%的米糠粕相比,饲粮中使用20%、30%和40%的米糠粕显着提高了 70日龄鹅的腺胃指数(p<0.05)。(5)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70日龄鹅血清生化指标、体尺性状、肉品质、血清抗氧化以及肠道组织形态无显着影响(P>0.05)。在本试验的条件下,为了避免米糠粕对鹅产生负面影响,建议饲粮中使用的米糠粕含量不超过20%。2.碎米的饲料营养价值及在鹅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本试验通过化学法测定了碎米的营养成分,并结合28~70日龄扬州鹅仔鹅的饲养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使用碎米替代玉米对28~70日龄扬州鹅的影响。饲养试验选取健康的体重接近的28日龄扬州鹅公鹅24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基础饲粮),BR25、BR50、BR75和BR100组分别使用25%、50%、75%和100%的碎米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结果表明:(1)本试验所用碎米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 87.59%、8.13%、1.79%、0.36%、0.01%和 0.07%;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27%、0.15%、0.65%、0.21%、0.18%、0.31%、0.70%、0.41%和0.40%。(2)饲粮中使用50%和75%的碎米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28~42日龄鹅的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75%和100%的碎米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42~56日龄鹅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与饲粮中使用25%的碎米替代玉米相比,饲粮中使用75%和100%的碎米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 42~56日龄鹅的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50%、75%和100%的碎米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56~70日龄鹅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50%、75%和100%的碎米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28~70日龄鹅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3)饲粮中使用碎米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70日龄鹅脚蹼和喙颜色的评分(评分越高,颜色越黄)(P<0.05);饲粮中使用75%和100%的碎米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70日龄鹅肝脏和腹脂的黄度值(P<0.05);饲粮中使用75%的碎米替代玉米显着提高了70日龄鹅腿肌的pH值(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100%的碎米替代玉米显着降低了70日龄鹅的腿肌率(P<0.05)。(5)饲粮中使用碎米替代玉米对70日龄鹅的体尺性状、血清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和肠道组织形态无显着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使用碎米替代玉米对鹅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着影响,但是饲粮中使用碎米替代玉米会降低鹅的采食量、裸皮颜色和肝脏、脂肪的颜色。在本试验的条件下,28~70日龄鹅的饲粮中使用碎米替代玉米的最佳替代量为75%。3.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在仔鹅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体重接近的28日龄扬州鹅公鹅19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玉米高蛋白质组、玉米低蛋白质组、碎米高蛋白质组、碎米低蛋白质组;高蛋白组饲粮的能蛋比为72.7,低蛋白质饲粮的能蛋比为85.8),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试验期为42天。结果表明:(1)与使用玉米低蛋白质和碎米高蛋白质配制的饲粮饲喂鹅相比,饲喂鹅碎米低蛋白质饲粮显着提高了 70日龄鹅的体重和28~70日龄鹅的平均日增重(P<0.05)。与使用玉米低蛋白质和碎米高蛋白质饲粮饲喂鹅相比,使用玉米高蛋白质和碎米低蛋白质配制的饲粮饲喂鹅显着提高了 28~70日龄鹅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2)与使用玉米高蛋白质配制的饲粮饲喂鹅相比,使用玉米低蛋白质配制的饲粮和碎米高蛋白质配制的饲粮饲喂鹅显着降低了 70日龄鹅的腿肌率(P<0.05)。(3)与使用玉米高蛋白质和玉米低蛋白质配制的饲粮饲喂鹅相比,使用碎米高蛋白质和碎米蛋白质饲粮饲喂鹅显着降低了 70日龄鹅肝脏和腹脂的黄度值(P<0.05)。与使用玉米低蛋白质配制的饲粮饲喂鹅相比,使用碎米高蛋白质和碎米低蛋白质饲粮饲喂鹅显着降低了 70日龄鹅胸肌的黄度值(P<0.05)。(4)不同处理组之间70日龄鹅的脏器指数、肠道长度、肠道重量、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组织形态无显着差异(P>0.05)。4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仔鹅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70日龄仔鹅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组同第四章)。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各处理组间盲肠中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碎米低蛋白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处理组。在属水平上,碎米低蛋白组的罗姆布茨菌属丰度最高。(2)通过LEfSe分析,4个处理组一共检测到7种具有统计差异的生物标志物,其中碎米低蛋白组罗姆布茨菌属和消化球菌科影响最大。(3)与之前的生长性能结合分析,表明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通过提高厚壁菌门丰度、罗姆布茨菌属水平和消化链球菌科水平提高了鹅的生长性能。5基于LC-MS/MS分析的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仔鹅肠道食糜代谢组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70日龄仔鹅十二指肠和盲肠食糜代谢组的影响(试验分组同第四章)。研究结果表明:(1)碎米低蛋白组与玉米低蛋白组相比,显着上调了十二指肠内容物的代谢产物有:盐酸硫胺素、泛酸、鸟苷酸、肾上腺素、L-胱硫醚、烟酸、乙酰羟色胺、肌酸、4-酮维生素A、原卟啉、次黄嘌呤、亚油酸、焦磷酸盐、葵酸、月桂酸、芥子酸等16种代谢产物;显着下调了十二指肠内容物的代谢产物有:阿吗碱、牛磺胆酸、胆绿素、雌三醇、肌肽、柑橘查尔酮、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盐、硫酸牛磺胆酸盐、孕烯醇酮、胆红素、柠檬酸等12种代谢产物。差异代谢物富集的通路主要有维生素、氨基酸、脂类、和胆固醇代谢的变化。参与维生素代谢的物质均为上调的代谢物,包括盐酸硫胺素、泛酸、烟酸、4-酮维生素A;参与氨基酸代谢的物质中上调的代谢物包括L-胱硫醚、乙酰羟色胺、肌酸,下调的代谢物有肌肽;参与脂类代谢的物质均为上调的代谢物,包括亚油酸、葵酸、月桂酸和芥子酸;参与胆固醇代谢的物质均为下调的代谢物,包括牛磺胆酸、雌三醇、硫酸牛磺胆酸盐、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盐、孕烯醇酮和胆红素。此外,参与核苷酸代谢的物质有鸟苷酸和次黄嘌呤,均为上调代谢物;参与能量代谢的物质包括焦磷酸盐(上调)和柠檬酸(下调)。(2)碎米低蛋白组与碎米高蛋白组相比,显着上调了十二指肠内容物的代谢产物有:7-甲基黄嘌呤、咖啡因和尿囊酸;显着下调了十二指肠内容物的代谢产物有:硫鸟嘌呤和庚二酸。差异代谢物富集的通路主要有核苷酸代谢和维生素代谢,其中参与核苷酸代谢的代谢产物中上调的代谢物有7-甲基黄嘌呤、咖啡因和尿囊酸,下调的代谢物为硫鸟嘌呤。参与维生素代谢的下调代谢物为庚二酸。(3)碎米低蛋白组与玉米低蛋白组相比,显着上调十二指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涉及的通路为硫胺素代谢、泛酸和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维生素消化和吸收、嘌呤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视黄醇代谢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显着下调十二指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涉及的通路为牛磺酸与低牛磺酸代谢、胆汁分泌、胆固醇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卵巢类固醇生成、胆固醇的合成和分泌、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三羧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4)碎米低蛋白组与碎米高蛋白组相比,显着上调十二指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涉及的通路为咖啡因代谢和嘌呤代谢;显着下调十二指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涉及的通路为生物素代谢。(5)碎米低蛋白组与玉米低蛋白组相比,显着上调了盲肠内容物的代谢产物有:邻甲酚、黄曲霉毒素M1、尸胺、4-酮维生素A和磷酰乙醇胺;显着下调了盲肠内容物的代谢产物有:阿吗碱、脱氧鸟苷、鸟嘌呤、醛固酮和法尼基焦磷酸。差异代谢物富集的通路主要有氨基酸、胆固醇和核苷酸代谢的变化。参与氨基酸代谢的上调代谢产物有尸胺和4-酮维生素A;参与胆固醇代谢的下调代谢物有醛固酮和法尼基焦磷酸;参与核苷酸代谢的下调产物有阿吗碱、脱氧鸟苷和鸟嘌呤。此外,碎米低蛋白饲粮还引起了脂类代谢产物磷酰乙醇胺的上调。(6)碎米低蛋白组与碎米高蛋白组相比,显着上调了盲肠内容物的代谢产物为羟脯氨酸;显着下调了盲肠内容物的代谢产物为L-抗坏血酸、吲哚、脱氧鸟苷、S-腺苷甲硫氨酸和N-乙酰神经氨酸。这些代谢产物参与的代谢通路为氨基酸代谢的变化。参与氨基酸代谢的上调代谢产物有羟脯氨酸,下调的代谢产物有吲哚、S-腺苷甲硫氨酸和N-乙酰神经氨酸。此外,碎米低蛋白组饲粮还引起了维生素代谢产物L-抗坏血酸的下调和核苷酸代谢产物脱氧鸟苷的下调。(7)碎米低蛋白组与玉米低蛋白组相比,显着上调盲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涉及的通路为赖氨酸降解、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和鞘脂信号通路;显着下调盲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涉及的通路为类固醇生物合成、固醇酮的合成和分泌、固醇酮调节的钠离子重新吸收、类固醇生物合成和萜类骨架生物合成。(8)碎米低蛋白组与碎米高蛋白组相比,显着上调盲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涉及的通路为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显着下调盲肠内容物代谢产物涉及的通路为维生素消化和吸收、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和吸收、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米糠粕是一种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在饲粮中使用不超过20%的米糠粕对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体尺性状、肉品质和肠道组织形态不会产生负面影响。(2)碎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其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饲粮中使用碎米替代玉米对鹅的生长性能、体尺性状、血清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和肠道组织形态均无不良影响,并且饲粮中使用75%的碎米替代玉米还能降低鹅的料重比。(3)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能够提高仔鹅的生长性能,其原因与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能够增加盲肠厚壁菌门、罗姆布茨菌属和消化菌科的丰度有关。(4)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能够引起十二指肠和盲肠氨基酸、脂类、核苷酸和胆固醇等代谢途径的改变,这也是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提高仔鹅生长性能的重要原因。

吴囡[9](2020)在《脱核酸酵母对肉兔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屠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明脱核酸酵母对肉兔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屠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0只35日龄左右伊拉肉兔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内设5个重复,每重复组6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含脱核酸酵母0,1%,2%,3%,4%,5%的日粮,进行为期35天的饲养试验,测定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饲养试验结束,从每重复组取1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相关屠宰指标,同时采集血液,测定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每重复组另取1只,每组6只,共30只进行消化试验,测定部分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脱核酸酵母含量为5%和4%处理组的全程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显着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中5%和4%间,3%、2%、1%和对照组四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35-56日龄阶段,含量为5%、4%和3%处理组的ADG显着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中5%、4%和3%三组间,2%、1%和对照组三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57-70日龄阶段,含量为5%处理组的ADG显着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中5%和4%间,3%、2%、1%和对照组四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脱核酸酵母含量为5%和4%的两个处理组的全程料重比(Feed/Gain,F/G)显着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中3%和2%间,2%、1%和对照组三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35-56日龄段,含量为5%、4%和3%的F/G显着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在57-70日龄段,含量为5%、4%和3%的F/G显着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肉兔的腹泻率随着脱核酸酵母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2)免疫指标:脱核酸酵母含量为5%和4%的胸腺指数显着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中含量为5%和4%间,3%和2%间、2%和1%间、1%和对照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脱核酸酵母含量为5%、4%和3%三个处理组的蚓突指数显着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中含量为5%、4%和3%三组间,3%和2%间,1%和对照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脱核酸酵母对脾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影响均不显着(P≥0.05)。(3)屠宰指标:各处理组之间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4)血液生化指标:脱核酸酵母含量为5%、4%和3%三个处理组的总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中含量为5%、4%和3%的三组间、1%和对照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脱核酸酵母含量为5%和4%两个处理组的白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其中含量为5%和4%间、3%和2%间、1%和对照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经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脱核酸酵母对肉兔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均为最佳。

芦春莲,赵玉萍,李佳,化世鹏[10](2020)在《养猪生产中减抗、替抗的营养与饲料技术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在畜牧业发展的早期,由于技术水平和养殖条件的限制,动物生产性能较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Moore等在1946年首次报道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明显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随后,1950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首次批准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

二、猪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2)稻谷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仔鹅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稻谷分类
        1.2.2 稻谷的营养特点
        1.2.3 稻谷在畜禽饲粮中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试验内容
        1.3.1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1.3.2 试验研究内容
        1.3.3 试验设计
第2章 稻谷作为鹅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2.1.3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2.1.4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不同来源稻谷常规养分含量及其差异
        2.2.2 不同来源稻谷氨基酸含量及其差异
        2.2.3 不同来源稻谷代谢能和常规养分利用率比较
        2.2.4 不同来源稻谷氨基酸利用率比较
    2.3 讨论
        2.3.1 不同来源稻谷常规养分及氨基酸含量差异分析
        2.3.2 不同来源稻谷常规养分及氨基酸利用率差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的饲喂效果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饲养管理
        3.1.4 检测指标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体尺性状的影响
        3.2.3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器官指数的影响
        3.2.4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肠道相对重和相对长度的影响
        3.2.5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3.2.6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2.7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8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1~28日龄仔鹅增重饲料成本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生长性能和体尺性状的影响
        3.3.2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器官指数和肠道相对长度和相对重量的影响
        3.3.3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肠道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3.4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日龄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5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1~28日龄仔鹅增重饲料成本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70日龄仔鹅的饲喂效果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饲养管理
        4.1.4 检测指标
        4.1.5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体尺性状的影响
        4.2.3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4.2.4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器官指数的影响
        4.2.5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肠道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的影响
        4.2.6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4.2.7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2.8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4.2.9 稻谷和玉米营养成分及其表观利用率差异
        4.2.10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2.11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肌肉品质的影响
        4.2.12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70日龄仔鹅喙及脚掌颜色的影响
        4.2.13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70日龄仔鹅增重饲料成本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4.3.2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4.3.3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肠道发育的影响
        4.3.4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4.3.5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3.6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70日龄仔鹅肌肉品质的影响
        4.3.7 饲粮中不同稻谷水平对28~70日龄仔鹅增重饲料成本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稻谷营养价值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陈化小麦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在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概述
        1.1.1 小麦的营养特点
        1.1.2 小麦的抗营养因子
    1.2 陈化小麦的概述
        1.2.1 小麦的后熟和陈化原理
        1.2.2 陈化小麦成分指标的变化
    1.3 陈化小麦发酵的优势
        1.3.1 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营养价值
        1.3.2 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动物采食量
        1.3.3 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1.3.4 改善畜禽肠道微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
        1.3.5 提高生产性能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陈化小麦的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原料
        2.2.2 试验菌种
        2.2.3 培养基
        2.2.4 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的活化
        2.3.2 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菌液的制备
        2.3.3 发酵原材料的处理
        2.3.4 试验设计
        2.3.5 测定发酵陈化小麦的营养指标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陈化小麦发酵条件参数优化的正交试验结果
        2.4.2 陈化小麦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比较结果
    2.5 讨论
        2.5.1 菌种的选取
        2.5.2 发酵温度对发酵陈化小麦品质的影响
        2.5.3 发酵时间对发酵陈化小麦品质的影响
        2.5.4 活菌数对发酵陈化小麦品质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陈化小麦在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中应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原料
        3.2.2 试验动物与试验日粮
        3.2.3 饲养管理
        3.2.4 指标测定及方法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发酵陈化小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3.2 发酵陈化小麦对育肥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3.3.3 发酵陈化小麦对育肥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发酵陈化小麦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4.2 发酵陈化小麦对育肥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3.4.3 发酵陈化小麦对育肥猪经济效益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4)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蛋白质饲料现状
        1.1.1 动物性蛋白饲料
        1.1.2 植物性蛋白饲料
    1.2 花生粕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
        1.2.1 花生粕的营养特点
        1.2.2 限制花生粕饲用的因素
        1.2.3 花生粕品质的改善
    1.3 花生粕固态发酵工艺
        1.3.1 发酵菌种
        1.3.2 发酵方式
    1.4 发酵花生粕品质评价
        1.4.1 营养成分
        1.4.2 抗营养因子
        1.4.3 黄曲霉毒素含量
第二章 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发酵花生粕来源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动物与分组
        2.2.4 饲养管理
    2.3 测定项目
        2.3.1 仔猪生产性能指标
        2.3.2 日粮养分利用率指标
        2.3.3 日粮氨基酸利用率指标
        2.3.4 仔猪肠道微生物指标
        2.3.5 仔猪血清免疫抗体指标
        2.3.6 仔猪血液生化指标
    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2.5 试验结果
        2.5.1 仔猪生产性能结果
        2.5.2 日粮养分利用率结果
        2.5.3 日粮氨基酸利用率结果
        2.5.4 仔猪肠道微生物结果
        2.5.5 仔猪血清免疫结果
        2.5.6 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2.6 讨论
        2.6.1 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6.2 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猪日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2.6.3 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猪日粮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
        2.6.4 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2.6.5 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血清免疫抗体的影响
        2.6.6 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5)饲粮预消化酶系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饲料行业背景
    1.2 饲料预消化
        1.2.1 饲料预消化的概念
        1.2.2 饲料预消化的技术原理
        1.2.3 饲料预消化的方法
        1.2.4 饲料预消化的原因
    1.3 饲用原料——大豆
    1.4 非淀粉多糖和非淀粉多糖酶
        1.4.1 非淀粉多糖
        1.4.2 非淀粉多糖酶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谷物发芽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谷物种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豆发芽
        2.2.2 酶液制备
        2.2.3 DNS试剂的配制
        2.2.4 酶活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大豆发芽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4.3 酶活的测定
第三章 大豆发芽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大豆品种
        3.1.2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大豆发芽及样品处理
        3.2.2 高通量测序
        3.2.3 荧光定量PCR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测序数据整理及质量分析
        3.3.2 样品相关性检验
        3.3.3 PCA主成分分析
        3.3.4 差异表达分析
        3.3.5 聚类分析
        3.3.6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3.3.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3.3.8 荧光定量PCR验证
第四章 饲料预消化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4.1 实验设计
    4.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材料
    4.4 实验方法
        4.4.1 实验方案
        4.4.2 实验步骤
    4.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6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棕榈仁粕的来源与生产
        1.2.1 油棕树简介
        1.2.2 棕榈油与棕榈仁油的生产与应用
        1.2.3 棕榈仁粕的生产
    1.3 棕榈仁粕的物化特性
        1.3.1 棕榈仁粕的物理性质
        1.3.2 棕榈仁粕的化学性质
    1.4 棕榈仁粕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1.4.1 棕榈仁粕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1.4.2 棕榈仁粕在单胃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1.4.2.1 棕榈仁粕在猪饲养中的应用
        1.4.2.2 棕榈仁粕在家禽饲养中的应用
    1.5 改善棕榈仁粕营养价值的加工方式
        1.5.1 物理方法
        1.5.2 生物方法
        1.5.2.1 发酵工艺
        1.5.2.2 酶解工艺
        1.5.2.3 菌酶协同工艺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菌株的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菌株
        3.1.2 培养基和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1.4 试验方法
        3.1.4.1 乳酸菌菌株产酸和抑菌性能筛选
        3.1.4.2 酵母菌菌株发酵棕榈仁粕产生物量筛选
        3.1.4.3 芽孢杆菌菌株纤维和蛋白降解能力筛选
    3.2 结果
        3.2.1 乳酸菌菌株产酸和抑菌性能筛选结果
        3.2.2 酵母菌菌株发酵棕榈仁粕产生物量筛选结果
        3.2.3 芽孢杆菌菌株纤维和蛋白降解能力筛选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棕榈仁粕发酵工艺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菌株
        4.1.2 培养基和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1.4 试验方法
        4.1.4.1 发酵用菌液制备
        4.1.4.2 单菌和混菌发酵棕榈仁粕
        4.1.4.3 混合菌种发酵棕榈仁粕条件优化
        4.1.5 检测指标及方法
        4.1.5.1 样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4.1.5.2 样品中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方法
    4.2 试验结果
        4.2.1 单菌和混菌发酵棕榈仁粕结果
        4.2.2 混合菌种发酵棕榈仁粕添加甘露聚糖酶条件优化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工艺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菌种和酶制剂
        5.1.3 培养基
        5.1.4 仪器设备
        5.1.5 试验方法
        5.1.5.1 菌种的活化
        5.1.5.2 菌酶协同试验
        5.1.5.3 测试指标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棕榈仁粕单酶处理试验结果
        5.2.2 正交试验结果
        5.2.3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代谢能的测定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6.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6.1.3 饲养管理
        6.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6.1.5 测试指标及方法
        6.1.6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6.2 试验结果
        6.2.1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肉鸡表观代谢能
        6.2.2 不同来源棕榈仁粕代谢能比较
    6.3 讨论
    6.4 结论
第七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7.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7.1.3 饲养管理
        7.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7.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7.1.6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7.2 结果
    7.3 讨论
    7.4 结论
第八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动物与地点
        8.1.2 试验设计与日粮
        8.1.3 饲养管理
        8.1.4 测试指标及方法
        8.1.4.1 生产性能
        8.1.4.2 屠宰性能
        8.1.4.3 免疫器官指数
        8.1.4.4 肠道长度
        8.1.4.5 血清生化指标
        8.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
        8.2.2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
        8.2.3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
        8.2.4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肠道长度的影响结果
        8.2.5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8.3 讨论
    8.4 结论
第九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设计
        9.1.2 测试指标及方法
        9.1.2.1 样品采集
        9.1.2.2 盲肠微生物菌群的测定
        9.1.2.3 盲肠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9.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9.2 结果与分析
        9.2.1 盲肠微生物菌群测序结果
        9.2.2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9.2.3 不同处理组肉鸡盲肠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9.2.4 不同处理组肉鸡盲肠微生物LEfSe分析
        9.2.5 肉鸡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
    9.3 讨论
    9.4 结论
第十章 全文主要结论
    10.1 全文主要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藏猪耐粗饲特性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藏猪生存现状
    2 耐粗饲特性的研究
    3 藏猪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耐粗饲特性
    4 肠道微生态环境
    5 组学技术在动物肠道上的研究进展
        5.1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
        5.2 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
        5.3 转录组测序技术
        5.4 代谢组学技术
    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7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8 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原始放牧状态下藏猪盲肠与结肠微生物结构和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屠宰采样
        1.3 总DNA提取
        1.4 PCR扩增
        1.5 文库制备及测序
        1.6 测序信息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分析
        2.2 微生物群落分类学组成分析
        2.3 微生物群落组成聚类分析
        2.4 微生物群落间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盲肠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
        3.2 结肠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
    4 小结
第三章 藏猪耐粗饲能力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饲粮
        1.4 饲养管理
        1.5 指标测定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2.2 养分表观消化率
        2.3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猪间生产性能的比较
        3.2 不同品种猪间养分消化率的比较
        3.3 不同品种猪间血液指标的比较
    4 小结
第四章 藏猪肠道因子与耐粗饲特性相关性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指标测定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肠组织学测量结果
        2.2 盲肠与结肠组织学测量结果
        2.3 盲肠、结肠与粪便中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活力
        2.4 盲肠、结肠食糜与粪便中p H值
        2.5 盲肠、结肠与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
        2.6 肠道因子与饲粮纤维消化率间的相关性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藏猪消化道细菌与耐粗饲特性间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食糜样品采集
        1.2 总DNA提取
        1.3 PCR扩增
        1.4 文库制备及测序
        1.5 测序信息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序列分析
        2.2 同一消化部位不同类型猪尺度下的物种组成分析
        2.3 同一类型猪不同消化部位尺度下的物种组成分析
        2.4 Alpha多样性分析
        2.5 细菌群落组成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2.6 细菌群落组成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的RDA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三代测序技术研究藏猪粪便微生物与耐粗饲特性的相关性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粪样采集与制备
        1.2 送样与检测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粪便细菌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
        2.2 粪便真菌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盲肠和结肠转录因子与耐粗饲特性相关性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1.2 转录组测序流程
        1.3 序列比对和差异表达分析
        1.4 有参转录组分析流程
        1.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pathway富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3 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类型猪间的关系
        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
    3 讨论
    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8)稻谷部分副产物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仔鹅上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稻谷概述
        1.1.1 稻谷的起源
        1.1.2 稻谷的分类
        1.1.3 全球稻谷的生产情况
        1.1.4 全球稻谷的贸易情况
        1.1.5 我国稻谷的生产及贸易情况
    1.2 稻谷副产物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2.1 稻壳
        1.2.2 米糠
        1.2.3 米糠油
        1.2.4 米糠粕
        1.2.5 碎米
    1.3 低蛋白饲粮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3.1 饲粮中添加过量蛋白质的弊端
        1.3.2 畜禽饲粮中降低蛋白质水平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米糠粕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在鹅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和动物
        2.1.2 试验设计
        2.1.3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1.4 饲养管理
        2.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米糠粕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及仔鹅对其利用率研究
        2.2.2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2.2.3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2.2.4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5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2.2.6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鹅体尺性状的影响
        2.2.7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鹅肉品质的影响
        2.2.8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70日龄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2.9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70日龄鹅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3 讨论
        2.3.1 米糠粕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及仔鹅对其利用率研究
        2.3.2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2.3.3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2.3.4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5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2.3.6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鹅体尺性状的影响
        2.3.7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鹅肉品质的影响
        2.3.8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70日龄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3.9 饲粮中使用米糠粕对70日龄鹅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碎米的饲料营养价值及在鹅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动物
        3.1.2 试验设计
        3.1.3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1.4 饲养管理
        3.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碎米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3.2.2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3.2.3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体尺性状的影响
        3.2.4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5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裸皮颜色评分的影响
        3.2.6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3.2.7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3.2.8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肉品质的影响
        3.2.9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碎米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3.3.2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3.3.3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体尺性状的影响
        3.3.4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5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裸皮颜色评分的影响
        3.3.6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3.3.7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脏器指数的影响
        3.3.8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肉品质的影响
        3.3.9 饲粮中使用碎米对鹅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在仔鹅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和检测方法
        4.1.2 试验设计
        4.1.3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长性能
        4.2.2 体尺性状
        4.2.3 血清生化指标
        4.2.4 裸皮颜色评分
        4.2.5 屠宰性能
        4.2.6 脏器指数
        4.2.7 肉品质
        4.2.8 肠道组织形态
        4.2.9 肠道相对长度和相对重量
    4.3 讨论
        4.3.1 生长性能
        4.3.2 体尺性状
        4.3.3 血清生化指标
        4.3.4 裸皮颜色评分
        4.3.5 屠宰性能
        4.3.6 脏器指数
        4.3.7 肉品质
        4.3.8 肠道组织形态
        4.3.9 肠道相对长度和重量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鹅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生物信息分析
    5.2 α多样性分析
        5.2.1 alpha多样性指数
        5.2.2 物种多样性稀释曲线和物种累积箱型图
    5.3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5.3.1 基于OTU的花瓣图和Venn图
        5.3.2 70日龄仔鹅盲肠门水平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分布
        5.3.3 70日龄仔鹅盲肠属水平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分布
    5.4 β多样性分析
        5.4.1 PCoA分析
        5.4.2 LEfSe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LC-MS/MS分析的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仔鹅肠道代谢组的影响
    第一小节 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仔鹅十二指肠代谢组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食糜代谢组学分析
        6.1.3 代谢物的鉴定
        6.2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QC样本相关分析
        6.3.2 样本PCA分析
        6.3.3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6.3.4 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
        6.3.5 具有明确代谢通路的差异代谢物
        6.3.6 差异代谢物火山图
        6.3.7 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
        6.3.8 KEGG富集分析
        6.4 小结
    第二小节 碎米配制的低蛋白饲粮对仔鹅盲肠代谢组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2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QC样本相关分析
        7.3.2 样本PCA分析
        7.3.3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7.3.4 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
        7.3.5 具有明确代谢通路的差异代谢物
        7.3.6 差异代谢物火山图
        7.3.7 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
        7.3.8 KEGG富集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脱核酸酵母对肉兔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屠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兔营养及饲料加工进展
        1.1.1 肉兔对能量的需要
        1.1.2 肉兔对蛋白质的需求
        1.1.3 肉兔对矿物质的需求
        1.1.4 肉兔对维生素的需求
        1.1.5 肉兔对纤维的需求
        1.1.6 饲料加工工艺
    1.2 酵母
        1.2.1 酵母的特性
        1.2.2 酵母的应用前景
        1.2.3 酵母在家禽饲料的应用
        1.2.4 酵母在猪饲料的应用
        1.2.5 酵母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1.2.6 酵母在肉兔饲料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理
    1.3 酵母发酵工艺及改进措施
        1.3.1 酵母发酵工艺
        1.3.2 改进措施
    1.4 核酸酵母
        1.4.1 核糖核酸
        1.4.2 脱核酸酵母
        1.4.3 脱核酸酵母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1.4.4 单细胞蛋白
        1.4.5 单细胞蛋白研究意义
        1.4.6 产生单细胞蛋白微生物的种类
        1.4.7 单细胞蛋白的营养特性
        1.4.8 单细胞蛋白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脱核酸酵母及营养成分
        2.1.3 试验日粮
        2.1.4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生产性能
        2.3.2 免疫指标
        2.3.3 屠宰指标测定
        2.3.4 血液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 对肉兔FCR的影响
        3.1.2 对成活率和腹泻率的影响
        3.1.3 对部分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2 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3 对屠宰指标的影响
    3.4 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脱核酸酵母对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4.1.1 对FCR的影响
        4.1.2 对ADG的影响
        4.1.3 对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4.1.4 对部分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2 对肉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4.3 对肉兔屠宰指标的影响
    4.4 对肉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4.1 对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影响
        4.4.2 对胆固醇和葡萄糖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10)养猪生产中减抗、替抗的营养与饲料技术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减抗、替抗的精准营养技术现状
    1.1 猪只精准营养需要量的确定
    1.2 根据能氮平衡和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低蛋白质日粮技术
        1.2.1 采用净能体系可精准预测猪的能量需要
        1.2.2 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 AA)指标体系
    1.3 纤维(CF)营养技术
    1.4 猪低系酸力日粮技术
    1.5 精准营养平衡技术
2 减抗、替抗的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优选、组合与加工技术
    2.1 猪饲料原料的选择与组合技术
    2.2 猪饲料原料和猪全价饲料产品的加工技术
        2.2.1 精细化加工是与精准营养相配套的关键技术
        2.2.2 饲料加工技术的集成应用
    2.3 猪配合饲料的精准饲喂和采食
        2.3.1 猪配合饲料的精准饲喂技术
        2.3.2 采食量的调控
3 展望

四、猪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益生菌发酵对饲料品质、猪粪菌菌群和猪舍有害气体的影响[D]. 张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稻谷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仔鹅饲粮中的应用研究[D]. 张航. 扬州大学, 2021
  • [3]陈化小麦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在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中应用的研究[D]. 申楠.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4]发酵花生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D]. 杨树梅.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5]饲粮预消化酶系的研究与应用[D]. 王康. 山西大学, 2021(12)
  • [6]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D]. 王卫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7]藏猪耐粗饲特性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D]. 谭占坤. 西藏大学, 2021
  • [8]稻谷部分副产物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仔鹅上的比较研究[D]. 陈晓帅. 扬州大学, 2021
  • [9]脱核酸酵母对肉兔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屠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吴囡.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10]养猪生产中减抗、替抗的营养与饲料技术现状与展望[J]. 芦春莲,赵玉萍,李佳,化世鹏. 猪业科学, 2020(12)

标签:;  ;  ;  ;  ;  

猪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