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1](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陈仅[2](2020)在《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工业生产与消费消耗了大量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寻求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工业绿色发展道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开展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丰富工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工业绿色发展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关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更全面的视角,评价方法大都主观色彩较重,分析角度较为单一。因此,本文构建了“多层评价-时空分异-障碍因子-影响因素”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体系,拓展并丰富了研究视角及研究体系。首先,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工业绿色发展相关概念、内涵,分析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其次,从工业绿色增长度、工业资源环境承载力、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方面构建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安徽省1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客观评价方法熵权—TOPSIS模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实证分析安徽省及其16个地市2009-2018年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探究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和动力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2009-2018年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不断上升,工业绿色增长度、工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整体都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区域上看,安徽省16个地市工业绿色发展各分项及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综合发展水平处于高水平的仅有合肥,处于低水平的有淮南、马鞍山、黄山;各地市工业绿色发展关键障碍因子差别明显;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力和环境规制水平与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最后根据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的TOBIT回归和障碍度研究结果,结合发展现状,从全省和地市两个层面提出提升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图[21]表[11]参[80]
丁立[3](2020)在《山东省工业结构时空演变与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蔓延全球的背景下,现代经济要素打破传统工业发展桎梏,重新定义基于生产制造方式、商业服务模式等的工业分工体系,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新兴工业战略抢占价值链高地。中国依靠资源优势使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而面临消费市场的升级和环境污染的冲击,以高耗能、重污染、低技术为特征的工业结构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严重阻碍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山东省是中国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典型缩影,急需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来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人地关系协调,因此研究其工业结构时空演变与环境效应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整体和细分行业、多样化与高级化等视角,利用工业结构变动系数、偏离份额分析法、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方法总结山东省工业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应用脱钩指数测算山东省各地市工业“三废”排放与产值的脱钩状态,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工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山东省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路径和具体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1998-2017年山东省工业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2006年以前变动幅度较大,2006年以后进入平稳变动期。将工业划分为稳定型、波动型、增长型和衰退型行业,根据偏离份额分析,第一、二、三阶段所有行业处于规模性和结构性增长阶段,第到四阶段采矿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8类行业出现结构性矛盾;工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呈下降趋势,高级化指数呈上升趋势,两者均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资源密集型工业发展稳定,平均比重为28.24%,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呈现相反的发展趋势,2008年资本技术密集型超过劳动密集型工业成为主导,至2017年其占工业比重增加为38.18%,而污染密集型工业比重平均比清洁型工业高15.13%,一直占据结构主导地位。(2)1998-2017年鲁东地区结构变动较为平缓,鲁西南、西北和鲁中地区变动较大,济宁市和日照市的结构变动最大,平均工业结构Moore指数分别0.506和0.490;工业结构多样化高值区域集中在鲁西北、鲁南和鲁东地区,低值区域集中于鲁西南和鲁中地区,资源型和强化高端制造业发展城市多样化程度降低趋势明显。工业结构高级化高值区域呈现由以济青为核心的点状分布,到济青线延伸的带状分布,再到围绕济青都市圈的团状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集聚程度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逐渐超过资本技术密集型成为区域差异最大的类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专业化高值地区分别为枣庄-东营连线的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以济南为核心的“凹”字型分布和以济青为核心的带状-块状的格局演变。污染密集型工业的空间聚集和差异程度均低于清洁型,其专业化生产广泛分布于鲁中、鲁西南、鲁西北地区,而清洁型专业化生产集中在济南市和鲁东地区;山东省各城市组的平均工业结构相似性先上升后下降,2017年济南市和青岛市的工业结构相似性达到省内最高的0.872。(3)1998-2017年山东省多数地市的工业废水、SO2排放与产值的脱钩状态大致经历绝对-相对-绝对或衰退脱钩状态的演变,滨州市的废水排放一直保持相对脱钩状态,济南市和莱芜市的废水和SO2排放均出现过扩张负脱钩状态,在固体废弃物排放脱钩分析中,多数地市经历相对-绝对或衰退脱钩或的绝对或相对-扩张负-绝对或衰退脱钩的演变,潍坊市和聊城市出现绝对负脱钩状态。(4)利用1998-2017年山东省各地市面板数据探索工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发现工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但是对SO2排放并未显现出明显的减排效应,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增加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对废水和SO2排放作用不显着,污染密集型工业比重增加会加大废水、SO2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对工业“三废”排放极具解释力。(5)根据山东省工业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环境效应,提出优化路径和具体对策,以推动其高级化和生态化转型,应该积极探索市场化转型机制,增强金融、知识产权的保障,制定功能型产业政策;以特色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强工业专业化集聚,打造联动有效的工业一体化新格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工业智能化、高端化水平;通过环境规制手段,改善污染排放治理方式,建设绿色工业生产基地,实现工业生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研究具有以下创新点:一方面基于整体和细分、多样化和高级化、不同类型的行业结构等视角探索山东省工业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另一方面将工业结构与环境效应相结合,分析不同视角下结构演变产生的环境效应。研究对优化山东省工业结构、加快工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纪贺文[4](2020)在《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国际制造业市场朝着结构性饱和的方向不断发展,工业制品供过于求的形式日趋严重,一些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工业制品产能过剩的现象较为普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制造基地,形成了完善的工业结构体系。近年来,随着制造业需求的萎靡不振,黑龙江省经济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量衰退产业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造成沉重负担。鉴于此,在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各行业战略转型持续推进的现实语境下,黑龙江省如何识别自身的衰退产业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对黑龙江省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为关键的作用。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为研究背景,以黑龙江省衰退产业为研究样本,试图识别黑龙江省的衰退产业,并针对其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基于衰退产业识别的一般逻辑,构建黑龙江省衰退产业识别指标体系,从企业发展现状、企业发展预期和行业发展预期三个方面展开因子分析并计算得分,从而实现对黑龙省衰退产业的识别。结合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衰退产业转型策略的先进经验,提出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转型策略的总体思路和衰退产业转型策略。
王丽萍[5](2020)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工业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工业结构优化水平是判断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通过资源消耗、牺牲环境、依靠投资和出口实现的粗放型增长已成为过去式。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工业省份,甘肃工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相比,还存在资源依赖、生态环境破坏、工业结构低度化、工业结构重型化等问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甘肃省如何按照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获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旨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甘肃工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主要描述了甘肃工业发展的历程,发展现状,工业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本章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对2008-2017年甘肃工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纵向分析,其次将其与西部其他省区做横向比较分析,从而找出甘肃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与西部地区的差距。第五章是基于前面几章的分析而提出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路径。第六章是基于以上分析而得出的主要结论。
郑艳[6](2019)在《我国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意味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其中,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两大结构性问题。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学两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收入分配是从分配领域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产业结构是从生产领域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从收入分配方面来看,自西方经济学诞生开始,学者们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就没有间断过。对我国而言,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国仍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脱贫,城市还有很多困难群众,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弱势群体。收入差距引发的社会矛盾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来看,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是产业结构成长,这两者是总量与结构的关系。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进入工业化后,结构矛盾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对我国来说,当前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大而不强,供给侧存在结构性矛盾,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一直以来主要是单线进行的,很少有学者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分析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效应,归纳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和方法,能够深化对产业成长机理和收入分配问题相关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另外,从收入分配角度审视产业结构现状、从产业结构演变角度审视收入分配状况,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对两者之间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能够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找到新的思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起来看,这两个重要问题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途径、关键点、传导动力是什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基本的传导机制是:收入差距通过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储蓄和投资、产品创新、人力资本积累、政府公共政策等多个途径,影响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调整会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区域间资源配置、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等,带来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重新分配。本文力图找出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深入地分析产业成长规律、收入分配规律,拓宽研究视野,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一些政策启示。在实证检验部分,本文设计了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变量,从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来分别测量收入差距变量,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创新水平、政策支持力度、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受教育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水平等方面选取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之后,利用199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实证检验。在实证检验中,先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获得变量的基本信息,确保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可控范围内;然后,分别对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确保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最后,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一般方法获得主要的参数估计值,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对相关变量进行了交互项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区域层面,无论是城乡收入差距还是行业收入差距都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在全国总体层面,行业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显着的相互影响,但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有差异的检验结果,后者对全国总体层面产生了“遮掩效应”。第二,在全国总体层面和中西部地区,一定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均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东部地区,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是对过去认识收入差距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深化与细化。第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将扩大全国总体层面的行业收入差距,但对不同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将扩大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这对现有文献中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差距的观点形成了有益补充。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议方面,东部地区应以提升第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应以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第二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为主。这可以为我国制定、优化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政策,提供较为具体的参考依据。
韩小召[7](2019)在《河南三线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国开展了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基础工业机械、电子、交通等方面都得到极大发展,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建立了稳固的后方战略基地,增强了我国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三线建设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河南豫西地区是三线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河南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丰富的矿产和劳动力资源为三线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三线建设在河南的发展过程尽管是曲折的,但是三线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促进了河南交通、工业布局和工业城市的再发展,改变了区域面貌。同其他省份一样,河南三线建设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积极吸取三线建设的教训经验,走经济新常态发展道路。本文由摘要、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绪论从总体上介绍河南三线建设以及目前学术界对河南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及意义。正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主要围绕三线建设的实施,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劳动力资源、初步的工业基础展开。第二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四个过程。主要由河南三线建设领导班子的建立;河南三线建设的开始、停滞、高潮、收尾续建四个过程。第三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主要项目,包括重点项目和基础项目第四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基本成就。从建立国防工业、交通、工业城市发展等方面来论述。第五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以及对现实的启示。
王文熹[8](2019)在《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大气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然而,在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治理过程中,却面临着大气污染物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绿色发展的重要趋势下,如何制定更为精准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方案,降低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环境学习曲线科学地描述了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工业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潜力,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文首先界定了环境学习曲线的基本概念,借助于生产函数及传统学习曲线,证明了环境学习曲线在理论上的存在性和合理性,并分析了环境学习曲线的三个特点。从强度效应和替代效应入手,分析了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四个研究问题,即环境学习曲线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问题、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作用路径问题、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与下降潜力问题、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测度与变化趋势问题,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环境学习曲线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关系。首先,以环境学习曲线的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环境学习曲线的计量模型,并利用我国各地区的工业面板数据验证了环境学习曲线的存在性。其次,从总体和区域两个方面分析了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最后,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环境学习的作用路径,即环境学习如何影响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研究表明,环境学习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干中学、研发中学及引进中学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学习的增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来说,最先达到拐点的是东部,其后依次为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干中学、研发中学及引进中学均会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促进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干中学和引进中学均会通过能源结构影响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但是由于干中学和引进中学对能源结构的锁定效应使得该路径下的影响系数为正值。构建了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的模型。在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测度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的测度模型。通过以上模型的建立,分别对我国总体及各地区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潜力值及总量减排的潜力值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及各地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空间为26.5%--33.5%。其中,北京、上海、海南、辽宁和黑龙江(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最小的5个省份。山西、河南、江西、湖北和陕西(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最大的5个省份。东部地区的省份,如河北和山东是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较大的地区。构建了基于工业产出、环境学习、环境规制、工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要素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情景。按照环境规制强度以及工业产出发展水平,将各种要素的预测状态组合成六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即BAU情景、BSE情景、LWE情景、LSE情景、HWE情景和HSE情景。根据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潜力和总量减排潜力公式,对各省份六种不同情景下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和总量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六种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潜力和总量减排潜力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LSE情景、HSE情景、BSE情景、HWE情景、BAU情景和LWE情景,也就是说降低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有赖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较大的区域为中西部地区。山西、湖北、河北、江苏、山东、河南、贵州、福建、湖南和广西等地区是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较大的地区。在BAU情景、LWE情景和LSE情景下,山西省的总量减排潜力无论是从减排幅度还是减排比例方面来说都是最大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对策,用以促进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高宁[9](2019)在《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由原来的聚焦GDP转为更加注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其中工业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转型升级更是关键所在。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制定了以工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更加重视工业转型升级,把工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通过政策的干预,以实现资源配置达成最大化的效益。然而,衡量工业的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并没有一套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导致政府相关部门难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整政策来引导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因此,本文在梳理现有的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性、重点性、针对性等评价原则构建了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通过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有机结合,构建了多层次灰色关联模型,用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判当前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依托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对阳江2010-2017年的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实施政策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而提出优化阳江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措施。
徐瑞志[10](2018)在《云南工业产业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生产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没有现代工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人类文明的产生。工业生产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还为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部门提供原材料、生产工具、能源、运输工具等主要生产要素。一般认为,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整个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并长期高于其他产业,直到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比重才超过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增加值在我国GDP中的占比有下降趋势,但是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来,工业经济在防范周期性波动风险和促进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方面有着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去工业化”不是中国经济的出路,而要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继续深化工业化。云南作为的全国较为落后的西部省份之一,工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自然资源,资源型工业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几乎停留在上游的采掘和初级原材料加工上,这种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和输出为主的工业结构不仅工业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而且对自然资源造成严重依赖,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承受的破坏。与东部、中部相比,云南工业化进程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水平低、产业结构低度化、工业结构偏轻、企业平均规模小、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在云南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中尤为突出。近年来,在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云南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长期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由于云南工业经济的特殊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云南工业经济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发展形势及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云南工业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如工业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等,梳理研究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台的系列产业政策,通过对比政策实施过程中经济效益、产业布局、技术进步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探索工业产业政策在工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比部分发达国家和发达省份制定、实施工业产业政策的先进经验,分析我省工业产业政策的在制定、实施和评价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加强我省工业产业政策针对性、有效性,进而促进我省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
2.3.6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
3.2.2 第一产业 |
3.2.3 第二产业 |
3.2.4 第三产业 |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
4.1 总体思路 |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数据检验 |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3.2 数据检验 |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绿色发展 |
2.1.2 工业绿色发展 |
2.2 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现状 |
3.1 安徽省工业绿色增长现状 |
3.1.1 工业经济增长现状 |
3.1.2 工业结构现状 |
3.1.3 工业技术创新现状 |
3.2 安徽省工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 |
3.2.1 工业资源消耗现状 |
3.2.2 工业污染物排放现状 |
3.3 安徽省政府政策支持现状 |
3.3.1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现状 |
3.3.2 环境污染控制现状 |
3.3.3 环境建设现状 |
4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4.1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4.2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
4.2.1 评价方法 |
4.2.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
4.3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4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
4.4.1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2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
5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1 工业绿色发展障碍因子分析 |
5.1.1 障碍度测算方法 |
5.1.2 工业绿色发展因子分析 |
5.2 工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影响因素与指标选取 |
5.2.2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6 提升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全省层面 |
6.1.1 优化产业结构 |
6.1.2 加大绿色创新投资力度 |
6.1.3 强化环境规制水平 |
6.1.4 加强地市工业绿色协同发展 |
6.2 地市层面 |
6.2.1 加强基础设施质量,提高环境建设水平 |
6.2.2 建立梯度价格机制,培养资源节约意识 |
6.2.3 改善装置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
(3)山东省工业结构时空演变与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1.2.2 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 |
1.2.3 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结构演变 |
2.1.2 环境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2.3 工业区位论 |
2.2.4 比较优势理论 |
3 山东省工业结构演变的时空分异特征 |
3.1 山东省工业结构的时序演变特征 |
3.1.1 工业结构整体和细分行业演变趋势 |
3.1.2 工业结构多样化与高级化演变趋势 |
3.1.3 不同类型工业的结构演变趋势 |
3.2 山东省工业结构的空间演变特征 |
3.2.1 工业结构变动的空间分异特征 |
3.2.2 工业结构多样化和高级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
3.2.3 不同类型工业的空间分异特征 |
3.2.4 工业结构的空间相似度分析 |
4 山东省工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 |
4.1 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状态 |
4.1.1 工业废水排放与产值的脱钩分析 |
4.1.2 工业SO2排放与产值的脱钩分析 |
4.1.3 工业固体废弃物与产值的脱钩分析 |
4.2 工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实证分析 |
5 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 |
5.1 整体框架 |
5.2 具体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常态”理念概述 |
2.1.2 衰退产业的内涵 |
2.1.3 产业转型的内涵 |
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产业的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现状 |
3.2 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3 黑龙江省工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3.3.2 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的现状 |
3.4 黑龙江省工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1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2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工业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的识别 |
4.1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的识别逻辑 |
4.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的识别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选择 |
4.3 评价方法选择与主要数据处理过程 |
4.3.1 评价方法概述 |
4.3.2 数据收集概况 |
4.3.3 主要数据处理过程 |
4.4 得分结果与衰退产业识别 |
4.4.1 企业发展预期得分情况 |
4.4.2 行业发展预期的得分情况 |
4.4.3 企业发展现状的得分情况 |
4.4.4 衰退产业的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的形成原因分析 |
5.1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形成的共性成因分析 |
5.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形成的个体成因分析 |
5.2.1 仪器仪表制造业 |
5.2.2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5.2.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5.2.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5.2.5 纺织业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的转型策略 |
6.1 国外衰退产业转型策略经验借鉴 |
6.1.1 日本衰退产业转型策略 |
6.1.2 英国衰退产业转型策略 |
6.1.3 美国衰退产业转型策略 |
6.1.4 国外先进经验对黑龙江省产业调整的借鉴 |
6.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的转型策略的总体思路 |
6.3 衰退产业转型策略 |
6.3.1 仪器仪表制造业转型策略 |
6.3.2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转型策略 |
6.3.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转型策略 |
6.3.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转型策略 |
6.3.5 纺织业转型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重点与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
2.1.2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基础 |
2.2.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基础 |
2.3 高质量发展与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 |
2.3.1 高质量发展是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
2.3.2 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措施 |
第三章 甘肃省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
3.1 发展历程 |
3.1.1 工业体系形成时期(1949年-1957年) |
3.1.2 工业快速发展时期(1958年-1978年) |
3.1.3 工业调整与充实时期(1979年-1999年) |
3.1.4 工业结构优化时期(2000年—至今) |
3.2 发展现状 |
3.2.1 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
3.2.2 分行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 工业产业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3.3.1 工业产业结构特征 |
3.3.2 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测度分析 |
4.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
4.1.3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方法 |
4.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测度分析 |
4.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2.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
4.2.3 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4.2.4 甘肃与西部十个省区工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比较 |
4.2.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
5.1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 |
5.1.1 平衡轻重工业比例,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
5.1.2 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搞活非公有制经济 |
5.1.3 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 |
5.1.4 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 |
5.2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 |
5.2.1 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 |
5.2.2 推进工业信息化、智能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
5.3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高效化的路径 |
5.4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绿色化的路径 |
5.5 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创新化的路径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分析方法和内容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分析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收入差距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国外收入差距相关理论 |
三、国外论述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国外关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和相关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单向研究方面 |
二、研究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四节 我国学者关于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一、对收入分配的研究 |
二、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 |
三、对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机理 |
第一节 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 |
一、收入差距变化影响居民消费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二、收入差距变化影响储蓄和投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三、收入差距变化影响产品创新,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四、收入差距变化影响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五、收入差距变化影响公共政策,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机理 |
一、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资本和劳动生产效率,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三、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行业间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四、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力结构,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五、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二元经济结构,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六、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区域间资源配置,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七、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而影响收入差距 |
第三节 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机理 |
一、收入差距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差距的路径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收入差距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收入差距的总体分析 |
一、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和指标 |
二、我国收入差距状况 |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分析 |
一、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和方法 |
二、我国总体及各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模型设定及说明 |
一、研究假设 |
二、回归模型设定 |
三、变量说明 |
四、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二节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 |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四、基本结论 |
第三节 收入差距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总体层面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二、区域层面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三、进一步分析 |
四、基本结论 |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总体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二、区域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三、基本结论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收入差距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稳健性检验 |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差距的稳健性检验 |
小结 |
一、全国总体层面 |
二、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 |
第五章 主要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产业政策 |
一、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收入水平 |
二、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 |
三、加强垄断行业监管,打破垄断收入 |
第二节 区域发展政策 |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劳动力流动 |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第三节 收入分配优化政策 |
一、建立完善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业政策 |
二、建立完善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教育培训政策 |
三、建立完善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初次分配政策 |
四、建立完善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再分配政策 |
结束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河南三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三线建设决策的实施 |
二、河南良好的区域条件 |
三、河南具有初步的交通条件和工业基础 |
四、河南丰富的矿物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
第三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曲折过程 |
一、河南三线建设领导机构的成立 |
二、河南三线建设的四个阶段 |
(一)1964—1966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开始阶段 |
(二)1967—1968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停滞阶段 |
(三)1969—1972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高潮阶段 |
(四)1973—1980 是河南三线建设收尾续建阶段 |
第四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主要项目 |
一、重点项目的实施 |
(一)焦枝、太焦铁路 |
(二)南阳、中原油田 |
(三)舞阳钢铁厂 |
二、基础工业项目的建设 |
(一)国防军工项目 |
(二)煤碳工业项目 |
(三)交通建设项目 |
(四)电力工业项目 |
(五)“五小工业” |
第五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基本成就 |
一、促进河南交通事业的发展 |
二、大力会战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产品产量 |
三、优化河南经济布局,促进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 |
四、三线建设使河南成为重要军工和科研基地 |
五、河南三线建设的独特性 |
第六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与现实启示 |
一、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 |
(一)战线拉的过长,违反基建程序 |
(二)投资忽高忽低且投资比例失调 |
(三)选址缺乏科学性,忽视职工生活设施建设 |
二、河南三线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大力提倡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精神 |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三)建立以创新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境学习曲线的研究 |
1.2.2 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测算研究 |
1.2.3 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大气污染物减排的保障措施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理论分析 |
2.1 环境学习曲线的概念与特征 |
2.1.1 环境学习曲线的概念 |
2.1.2 环境学习曲线的特征 |
2.2 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影响分析 |
2.2.1 环境学习的强度效应 |
2.2.2 环境学习的替代效应 |
2.3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逻辑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学习曲线的实证检验 |
3.1 环境学习曲线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3.1.1 环境学习曲线的计量模型设定 |
3.1.2 变量测度 |
3.1.3 数据来源 |
3.1.4 模型检验 |
3.2 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分析 |
3.2.1 总体分析 |
3.2.2 分地区分析 |
3.3 环境学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作用路径分析 |
3.3.1 环境学习作用路径分析的依据 |
3.3.2 环境学习作用路径的实证模型构建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测度 |
4.1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择 |
4.1.1 基本模型的构建 |
4.1.2 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潜力的测度指标 |
4.1.3 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的测度指标 |
4.2 变量的测度和数据说明 |
4.2.1 变量的测度 |
4.2.2 数据来源 |
4.3 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模型检验 |
4.3.2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测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情景分析及对策研究 |
5.1 情景分析的步骤及基本要素 |
5.1.1 情景分析的步骤 |
5.1.2 情景分析的基本要素 |
5.2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情景分析 |
5.2.1 工业产出量及环境学习情景 |
5.2.2 环境规制、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与工业结构情景 |
5.2.3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情景组合 |
5.3 不同情景下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1 BAU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2 BS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3 LW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4 LS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5 HW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3.6 HSE情景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趋势分析 |
5.4 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对策研究 |
5.4.1 协调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 |
5.4.2 实现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协同 |
5.4.3 提升技术学习的绿色偏向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转型升级 |
2.1.2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
2.2.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第三章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和实施效果评价 |
3.1 阳江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 |
3.1.1 规模效益政策 |
3.1.2 技术创新政策 |
3.1.3 结构优化政策 |
3.1.4 绿色发展政策 |
3.1.5 扩大开放政策 |
3.2 阳江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的原则和标准 |
3.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3.2.3 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
3.3 阳江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3.3.3 运用多层次灰色关联法建立评价模型 |
3.4 阳江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
3.4.1 计算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数 |
3.4.2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数变化情况 |
第四章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以及对策建议 |
4.1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综合分析 |
4.1.1 一级指标关联系数分析 |
4.1.2 二级指标关联系数分析 |
4.2 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的存在问题 |
4.2.1 主导产业集聚效应不强,产业布局规划有待优化 |
4.2.2 现代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
4.2.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政府服务职能有待强化 |
4.2.4 工业节能降耗矛盾突出,宏观调控力度有待加大 |
4.2.5 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招商引资成效有待提高 |
4.3 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政策制定存在缺陷 |
4.3.2 政策调控手段有限 |
4.3.3 要素保障存在不足 |
4.4 提高阳江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 |
4.4.1 加强和完善产业引导政策 |
4.4.2 加强和完善投融资政策 |
4.4.3 加强和完善政府服务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云南工业产业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云南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及产业政策变迁 |
2.1 “十二五”期间云南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
2.1.1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
2.1.2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
2.1.3 主要工业产品持续增长 |
2.1.4 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快速增长 |
2.2 云南省工业化程度判断 |
2.2.1 根据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标判断 |
2.2.2 产业结构判断 |
2.2.3 人均收入水平判断 |
2.2.4 就业结构判断 |
2.2.5 城镇化率判断 |
2.3 云南省工业产业政策变迁 |
2.3.1 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条例 |
2.3.2 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 |
2.3.3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 |
2.3.4 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2.3.5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 |
第三章 云南工业产业政策效应实证研究 |
3.1 产业政策的结构体系及效应分析方法 |
3.1.1 产业政策结构体系 |
3.1.2 实施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 |
3.1.3 产业政策效应研究方法 |
3.2 云南省工业产业政策效应分析 |
3.2.1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
3.2.2 效益提升效应 |
3.2.3 技术进步效应 |
3.2.4 产业布局效应 |
3.2.5 工业产业政策综合效应评价 |
第四章 云南工业产业政策效应的制约因素 |
4.1 云南工业产业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政策的创新性、协调性和配套性不高 |
4.1.2 缺乏针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评估机制 |
4.1.3 政策没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4.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发展工业经济决心不强、信心不足 |
4.2.2 工业产业政策针对性不强 |
4.2.3 主导产业的界定不合理 |
第五章 提高云南工业产业政策效应的建议 |
5.1 充分认识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5.2 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取向和政策工具选择 |
5.3 立足云南特色合理选择重点发展产业 |
5.4 提高产业政策的导向性、统筹性和协调性 |
5.5 协同推进新兴产业优先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仅.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3]山东省工业结构时空演变与环境效应研究[D]. 丁立.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衰退产业转型策略研究[D]. 纪贺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甘肃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王丽萍. 兰州大学, 2020(01)
- [6]我国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D]. 郑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7]河南三线建设研究[D]. 韩小召. 湘潭大学, 2019(02)
- [8]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D]. 王文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高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云南工业产业政策效应研究[D]. 徐瑞志. 云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