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牛结核病标本中结核菌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东[1](2021)在《牛群中禽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牛结核诊断抗原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bTB)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M.bovis)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随着我国养牛业迅速发展,牛结核病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给养牛业带来损失,也危害着人的生命与健康。牛结核病临床检疫方法主要包括γ-干扰素检测(IFN-γ)、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TST)和抗体检测。由于抗体检测主要适于感染晚期的结核牛,临床应用较少。IFN-γ检测与TST用的抗原主要是牛分枝杆菌的蛋白衍生物,与禽分枝杆菌存在交叉反应,造成假阳性,所以需要加入禽分枝杆菌的对照试验。本实验表达纯化牛分枝杆菌的抗原蛋白,并将其融合或混合建立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牛结核特异性诊断抗原,省略诊断过程中禽分枝杆菌的对照实验,减少检疫步骤与成本,推动牛结核病的检疫净化。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对我国禽分枝杆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禽结核分枝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人猪型分枝杆菌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对我国牛场中牛的粪便、鼻拭子和奶样进行病原学检测。对2018到2019年采集的牛血清进行禽结核的IFN-γ检测和副结核抗体检测。用PCR方法从牛分枝杆菌AF2122/97基因组中扩增出ESAT-6、CFP-10、RV3615和RV3020基因片段,构建pET-28a-ESAT-6、pET-28a-CFP-10、pET-28a-RV3615和pET-28a-RV3020重组质粒。设计融合基因ECR(ESAT-6、CFP-10、RV3615)和ECR30(ESAT-6、CFP-10、RV3615、RV3020),送到公司构建质粒。提取阳性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ESAT-6、RV3615、ECR和ECR30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CFP-10和RV3020以可溶形式存在。6个重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抗原特性,并用Ni-NTA层析柱成功洗脱出6个目的蛋白。筛选出牛结核阳性牛和副结核阳性牛,在IFN-γ检测中,鸡尾酒蛋白抗原1(ESAT-6、CFP-10、RV3615)和融合蛋白ECR敏感性分别为90.1%和85.9%,特异性100%。在SICTT检测中,鸡尾酒蛋白抗原2(ESAT-6、CFP-10、RV3615、RV3020)和融合蛋白ECR30敏感性分别为80%和70%,特异性100%。工作浓度选择中,4个蛋白最优工作浓度均是80μg。在牛结核阳性场随机抽取120头牛进行IFN-γ检测,IFN-γ检测阳性35头,鸡尾酒抗原1阳性33头。在IFN-γ检测中发现有临床标准检测方法无法判断的牛有8头,鸡尾酒抗原1检测结果全是阳性。综上所述,我国牛场普遍存在禽分枝杆菌的感染,严重干扰牛结核检疫,在牛结核的检疫中必须加入禽分枝杆菌的对照试验。本研究所制备蛋白抗原在IFN-γ和SICTT检测中特异性100%;敏感性低于标准检测结果,其在IFN-γ检测中比SICTT的敏感性高,鸡尾酒抗原在IFN-γ检测中敏感性能达到90%,融合蛋白敏感性低于鸡尾酒抗原。牛群中存在牛分枝杆菌与禽分枝杆菌的共同感染,标准检测方法无法区别,本研究所研制蛋白抗原可以排除干扰进行精准诊断。
王维琴[2](2017)在《奶牛养殖场结核病感染情况的调查》文中提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牛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病牛贫血,消瘦,体虚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和生产力下降等为特征。病牛的多种组织器官上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钙化病灶[1]。结核病菌除感染人外,还感染50多种哺乳动物和20多种禽类。牛是最敏感动物,人结核有10%以上由牛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本病无季节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检疫不严格,盲目引种;对检出阳性牛不能及时
段亚丽[3](2017)在《皇城牧区牦牛结核病感染情况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反应诊断的方法,对来自皇城草原放牧的120头牦牛进行了诊断检查,结果未发现牦牛结核病的感染,其感染率为0%,这说明皇城草原放牧的牦牛中不存在该病的感染。
翟晶,苏凤艳,张爱武[4](2017)在《鹿结核病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鹿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多年来世界各国均受到结核病的困扰。结核病通常以结核杆菌形式感染人类及以牛结核杆菌形式感染奶牛,与其他同属结核菌相比,牛分枝杆菌可感染更多种类动物致病,如牛、羊、鹿等动物。由于鹿结核病目前尚无规定性的诊断方法,同时鹿结核病主要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一般参照牛结核病的部分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分子诊断技术能快速高效地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对进一步治疗、扑灭结核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对近年来鹿常见的结核病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萨丽塔娜提·居努司,申曼羽,乎西旦·阿巴拜克力[5](2016)在《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建设认定中奶牛结核病的影响》文中认为监测奶牛结核杆菌病是新疆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验收认定中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调查全疆主要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验收认定中新疆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结核病检测、阳性牛处理情况等,对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认定有了初步了解;牛场若有结核病牛,该牛场不能取得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资格。乌鲁木齐及昌吉地区某学生奶奶源基地的牛只数分别为:9 788,40 230,8 220头,共检测58 238头牛,阳性率分别为0.0015%,0.46%和0.036%。说明个别牛场处于感染和流行阶段,不能认定为学生饮用奶源基地。
萨丽塔娜提·居努司[6](2016)在《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牛结核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牛结核病的感染情况,按照《DB/T3296-2011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对新疆乌鲁木齐及其周边昌吉、呼图壁等地的某些牛场、散户进行提纯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个地区的牛只数分别为:9 788,40 230,8 220头,共58 238头,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0.15%、0.46%和0.036%。
萨丽塔娜提·居努司[7](2016)在《应用PCR技术进行PPD阳性牛的奶样检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按照DB/T 3296-2011《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对乌鲁木齐及其周边的昌吉、呼图壁等地的某污染牛场、散户进行了皮内变态反应实验。3个地区的牛只数分别为:9 788、40 230、8 220头,共做了58 238头牛,阳性率分别为0.0015%、0.46%和0.036%。并从PPD阳性牛中采取了40头牛的奶样进行PCR检测,建立结核菌快速检测方法,PCR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牛挤出的奶中含有结核杆菌,有27个奶样为结核杆菌阳性,合格率67.5%,证实奶样的PCR检测方法建立成功。
丁冰冰[8](2014)在《武汉地区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分型》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从武汉地区收集到的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分类,通过构建它们之间的系统进化树进行同源性分析,为临床上结核病的早期快速准确检测,制定合理的诊断方案,进行有效的化疗提供参考。同时,对收集到的临床分离株中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将有利于了解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家族”基因型的流行趋势,进行及时预防和监控。对武汉地区收集到的111株临床抗酸染色阳性分枝杆菌采用ITS间隔区序列直接测序法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中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武汉地区的“北京家族”基因型流行情况,结果如下:1,菌种鉴定结果显示:所收集到的111株抗酸染色阳性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共可分为三大复合群,即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鸟胞分枝杆菌复合群和脓肿分枝杆菌。其中91株经鉴定为慢生长菌,含54株为结核分枝杆菌MTB,占48.6%(54/111);34株为胞内分枝杆菌,占30.6%(34/111);其余3株为鸟分枝杆菌,占2.7%(3/111)。另外的20株为快生长菌,为脓肿分枝杆菌,占18.1%(20/111)。2,RD105缺失基因扩增法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本研究中,54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45株扩增出786bp片段目的条带,判定为“北京家族”基因型,占83.3%;9株扩增出1466bp和286bp出现目的条带,判定为非“北京家族”基因型,占16.7%。综上所述:1,ITS和生化方法相结合可将分离株准确鉴定到种的水平,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2,RD105方法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发现,“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在本地区呈主要流行趋势。
王文玉[9](2014)在《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指出鹿结核病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它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养鹿业的健康发展。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是可用于防治鹿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但其免疫保护效果不稳定,缺少主要的保护性抗原,动物机体接种BCG后会对皮内结核菌素反应的特异性产生严重干扰,因此用PPD皮试无法将疫苗接种鹿与自然感染鹿区分开来。本研究旨在寻找能够鉴别诊断疫苗接种鹿与自然感染鹿的特异性抗原,进而建立起检测鹿结核病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及融合基因的克隆以实验室保存的鹿体内分离并鉴定的结核病流行株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实验室已构建的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文库中扩增RD1区的五段差异基因Rv3872、Rv3873、Rv3874、Rv3875和Rv3878,并利用重叠延伸剪接技术(splicing by overlapextension, SOE)设计融合引物将其中的几段基因进行融合,得到两段融合基因Rv3874-Rv3875和Rv3872-Rv3874-Rv3875。将克隆得到的这七段基因分别与pMD18-TSimple Vector连接,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七个目的片段均成功克隆到pMD18-T载体中。(2)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及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反应原性分析将七个阳性重组克隆质粒分别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构建出这七段基因的阳性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摸索出最优表达条件,采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及纯化产物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均能与鹿结核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说明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3)鉴别鹿结核病自然感染与卡介苗免疫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分别以纯化的七段目的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摸索各项参数,包括抗原抗体的工作浓度和各项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七种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确定其阴阳性临界值,经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分析,表明建立的七种抗原检测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之间的五段差异基因和两段融合基因,为建立鉴别疫苗接种鹿与自然感染鹿的诊断方法提供了多种候选抗原,并以表达纯化后的蛋白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其在鹿结核病血清诊断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王相芹[10](2013)在《山东省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简称结核分枝杆菌或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人与动物结核病的交叉传播造成了结核病的广泛流行。该病的流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引起各国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控制和消灭此病,必须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经几十年的研究,结核病诊断技术从起初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鉴定到血清学检测,再到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逐渐向着更敏感、更特异、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向发展。由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还有各地区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不同,给结核病的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所以有必要针对病人的痰液、血清进行结核菌的分离培养,并结合PCR技术等进行鉴定,同时利用重组的结核分枝杆菌外膜蛋白(OMPA)研制出一种快速、高敏感性ELISA诊断方法,进行综合检测。因此,目前建立快速检测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本课题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山东地区疑似结核病人的痰液进行结核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对血清进行结核抗体的检测。主要内容包括:1.对山东部分地区医院结核病人的痰液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根据各地区结核病的爆发情况和患病严重情况,每个月进行临床样本的收集。结合临床表现、CT、影像特点、纤维支气管镜、胸透等诊断方法对痰液进行初步筛选。共收集256份痰液,进行分离培养,培养10-45天,观察培养结果。通过培养和抗酸染色镜检,有68份呈阳性(镜检可疑的作为阳性菌),188份呈阴性,阳性率为26.56%。根据结核菌的生长情况,对获得的菌落进行扩大培养。2.利用PCR检测方法,成功地对分离培养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参考已有的文献,对68株菌株提取DNA并用7对引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株为非分枝杆菌;12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MOTT);40株为结核菌分枝杆菌(MTBC)或非洲分枝杆菌Ⅱ型;5株为牛型分枝杆菌;3株为卡介苗;2株为田鼠分枝杆菌;3株为非洲分枝杆菌Ⅰ型;未获得M.caprae分枝杆菌和M.canettii分枝杆菌。其中人感染牛分枝杆菌的比例相对较高,占所有分离菌株的7.4%。本研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3.以重组蛋白(OMPA)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TB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OMPA-ELISA工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抗原包被液为CB;最佳抗原包被条件为4℃;最佳封闭液浓度为1%BSA-PBST;最佳抗原包被量为12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最佳血清作用时间为40min;最佳二抗的稀释度为1:5000;最佳二抗作用时间为40min;底物最佳显色时间为15min;终止后显色时间为5min。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10%;特异性试验表明与布氏杆菌病、乙肝、艾滋病等血清之间无交叉性;保存期试验结果为4℃可以保存一年。与临床诊断和结核菌素试验(PPD)相比,所建立的OMPA-ELISA诊断敏感性、诊断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8.15%、95.45%和96.30%。利用上述方法,对山东部分地区263份疑似结核病人的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中阳性血清241份,阴性血清22份,阳性率为91.63%。
二、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牛结核病标本中结核菌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牛结核病标本中结核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牛群中禽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牛结核诊断抗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牛结核病病原学特征 |
1.2 牛结核流行情况和危害 |
1.3 牛结核的临床症状与病变特征 |
1.4 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
1.4.1 细菌学方法 |
1.4.2 免疫学检测方法 |
1.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4.4 病理组织学观察 |
1.5 禽分枝杆菌 |
1.6 牛分枝杆菌主要诊断抗原 |
1.6.1 ESAT-6 家族蛋白 |
1.6.2 热休克蛋白(HSPs) |
1.6.3 MPB系列蛋白 |
1.6.4 Ag85 复合物 |
1.6.5 PE/PPE家族 |
1.6.6 其他蛋白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种和质粒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和器材 |
2.1.4 主要试剂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牛群中禽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调查 |
2.2.2 检疫抗原的制备 |
2.2.3 诊断抗原的田间应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牛群中禽分枝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3.1.1 禽结核、副结核和人猪型结核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建立 |
3.1.2 特异性试验结果 |
3.1.3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3.1.4 禽结核IFN-γ检测结果 |
3.1.5 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 |
3.2 诊断抗原的制备结果 |
3.2.1 质粒构建与酶切验证结果 |
3.2.2 蛋白诱导表达结果 |
3.2.3 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
3.2.4 蛋白表达纯化结果 |
3.2.5 纯化蛋白浓度的测定结果 |
3.3 诊断抗原田间应用的结果 |
3.3.1 敏感性与特异性实验的结果 |
3.3.2 工作浓度的结果 |
3.3.3 田间试验的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奶牛养殖场结核病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时间和调查对象 |
2 检查方法 |
2.1 仪器及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方法及步骤 |
2.2.1 注射部位 |
2.2.2 注射剂量 |
2.2.3 观察反应 |
2.2.4 判定标准 |
2.2.5 结果判定 |
3 检测结果 |
4 讨论 |
(3)皇城牧区牦牛结核病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时间 |
2 检查方法 |
2.1 试剂 |
2.2 器材 |
2.3 方法 |
2.3.1 注射部位 |
2.3.2 注射的剂量 |
2.3.3 观察反应 |
3 判定标准 |
4 结果 |
5 讨论 |
(4)鹿结核病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核菌病原 |
2 流行病学 |
3 病理反应 |
4 分子诊断 |
4.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4.2 PCR检测方法 |
4.3 DNA探针技术 |
4.4 基因芯片法 |
5 未来发展形势 |
(5)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建设认定中奶牛结核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牛结核病危害 |
2 新疆地区牛结核病的防控情况 |
3 学生饮用奶源基地建设和认定以及奶牛结核病检测情况 |
4 讨论 |
(7)应用PCR技术进行PPD阳性牛的奶样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试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样品 |
2 方法 |
2.1 IS1081引物的合成 |
2.2 模板的制备 |
2.2.1 细菌培养 |
2.2.2 样品的处理 |
2.2.3 DNA提取 |
3 PCR扩增 |
4 结果 |
4.1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 |
4.2 细菌染色体DNA提取结果图 |
4.3 奶样PCR电泳结果 |
4.5 PPD和PCR法试验结果比较 |
4.6 讨论 |
5 结论 |
(8)武汉地区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立题背景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
2.2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
2.2.1 插入序列 6110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IS6110-RFLP) |
2.2.2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Spoligotyping) |
2.2.3 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技术(VNTR) |
2.2.4 RD105 基因分型技术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菌株来源 |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3 相关试剂配制 |
1.4 实验仪器和设备 |
1.5 实验所需引物合成 |
2.实验方法 |
2.1 分枝杆菌生化鉴定及药敏实验 |
2.2 临床分离株的分子学鉴定 |
2.2.1 基因组 DNA 提取 |
2.2.2 ITS 序列扩增 |
2.2.3 RD105 区域扩增 |
结果与分析 |
1. 分枝杆菌 ITS 序列菌种鉴定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1.1 分枝杆菌 16S-23S rRNA ITS 序列扩增结果 |
1.2 分枝杆菌 16S-23S rRNA 间隔区序列同源性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 |
1.2.1 鸟胞分枝杆菌 16S-23S rRNA 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及相似性分析 |
1.2.2 结核分枝杆菌菌种 16S-23S rRNA 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及相似性分析 |
2. 结核分枝杆菌 RD105 基因分型 |
结论与讨论 |
1. 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及系统进化树构建讨论 |
2. RD105 基因分型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对照 |
(9)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概述篇 |
1.1 鹿结核病的简介 |
1.2 鹿结核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二章 诊断防治篇 |
2.1 鹿结核病的诊断 |
2.2 鹿结核病的防治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及融合基因的克隆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及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反应原性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鉴别鹿结核病自然感染与卡介苗免疫的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山东省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结核病的认知过程 |
1.1.2 结核菌的形态特性 |
1.1.3 结核菌的培养与生化特性 |
1.1.4 结核菌的抵抗力与变异力 |
1.1.5 结核菌的免疫性 |
1.1.6 结核病的发病机理 |
1.1.7 结核病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
1.2 结核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
1.2.1 结核病的流行总趋势 |
1.2.2 传播途径 |
1.2.3 国外结核病的流行现状 |
1.2.4 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 |
1.3 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细菌学诊断方法 |
1.3.2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3.3 免疫学诊断 |
1.4 防制措施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试剂耗材与来源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
2.1.5 引物的合成 |
2.2 方法 |
2.2.1 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 |
2.2.2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PCR 技术的鉴定 |
2.2.3 间接 ELISA 试剂盒的初步建立 |
结果与分析 |
3.1 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 |
3.1.1 痰液镜检结果 |
3.1.2 抗酸阳性菌株初次培养结果 |
3.1.3 临床分离株的涂片镜检结果 |
3.1.4 菌株扩大培养的结果 |
3.2 菌株的 PCR 技术的鉴定 |
3.2.1 菌株 PCR 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
3.2.2 血清 PCR 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
3.3 间接 ELISA 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 |
3.3.1 间接 ELISA 方法最佳条件的筛选 |
3.3.2 临界值的判定 |
3.3.3 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 |
3.3.4 重复性试验 |
3.3.5 与临床诊断结果的比较 |
3.3.6 保存期试验 |
3.3.7 试剂盒的组装 |
3.3.8 间接 ELISA 试剂盒的初步应用 |
讨论 |
4.1 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 |
4.2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PCR 技术的鉴定 |
4.3 间接 ELISA 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牛结核病标本中结核菌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牛群中禽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牛结核诊断抗原的研制[D]. 张建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奶牛养殖场结核病感染情况的调查[J]. 王维琴.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6)
- [3]皇城牧区牦牛结核病感染情况的调查[J]. 段亚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6)
- [4]鹿结核病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 翟晶,苏凤艳,张爱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01)
- [5]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建设认定中奶牛结核病的影响[J]. 萨丽塔娜提·居努司,申曼羽,乎西旦·阿巴拜克力. 草食家畜, 2016(03)
- [6]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牛结核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J]. 萨丽塔娜提·居努司. 中国乳业, 2016(04)
- [7]应用PCR技术进行PPD阳性牛的奶样检测[J]. 萨丽塔娜提·居努司. 新疆畜牧业, 2016(04)
- [8]武汉地区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分型[D]. 丁冰冰. 武汉轻工大学, 2014(04)
- [9]鹿结核病流行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 王文玉.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 [10]山东省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 王相芹.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