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手的几个短语

介词+手的几个短语

一、介词+hand的几个短语(论文文献综述)

余承法[1](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提出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王景丽[2](2017)在《中外英语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本导向词块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词块作为语篇构建的基本单位之一,在语言产出尤其学术写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语篇功能。目前的研究鲜有从篇章组织和语篇结构的层面对比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学术写作中的词块使用。本研究基于Sinclair的词汇语法理论、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理论,使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法考察了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中文本导向词块的特征,探究了中国作者与英语本族语作者在使用文本导向词块组织语篇结构、形成文本衔接、实现学术语篇的交际目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首先生成了英语本族语作者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文本导向词块序列表。对这一序列表中的目标词块进行频数、结构、功能和语篇分析,更加系统全面地呈现了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学术写作中是如何使用文本导向词块的。结果表明,英语本族语作者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存在大量的三词和四词组成的文本导向词块,它们具有典型的结构型式。英语本族语作者使用文本导向词块既实施了比较、推断、文本指示、架构、引用、呈述、表明目的等语篇行为,同时也指示了上下文之间的附加、因果、对比、推断等逻辑关系,还用于组织语篇结构和实现相应的交际目的。对特定语步/语阶中使用的文本导向词块的分析揭示了语言型式与语篇结构、体裁之间的共选关系。文本导向词块成为了具体功能和篇章结构的标志,是语篇组织功能的典型语言实现型式。对中国作者学位论文写作中文本导向词块的使用特征分析表明:首先,中国作者学术写作中文本导向词块的种类和频数总体使用不足,与英语本族语作者相比语言程式化程度较低、学术体裁的惯例化语言特征不明显。第二,中国作者除了结构子类“介词短语+of-短语片断”的词块使用过度,对其它大部分结构类别中的文本导向词块使用显著不足,尤其体现出名词化特征较弱的问题。第三,中国作者在使用文本导向词块实现逻辑语义衔接方面存在差距,写作文本衔接不紧密、连贯性有待加强;对文献引证、比较、推断、呈述报道等语篇行为均实施不足,学术话语社会化有待提升。第四,在学术写作中使用实施特定语篇功能的文本导向词块时,具体词块的使用选择存在偏差,对部分高频词块过度使用和对大部分非高频词块使用不足揭示了中国作者学术词块使用能力未能持续发展。最后,中国作者的语篇结构意识不强,缺乏组织语篇结构的标志性词块,导致文本的连贯性不强,构建学术语篇结构的能力有待提高。本研究对实现语篇功能和语篇结构的词块型式的分析,将共选理论由词汇-语法层面扩展至元语篇、甚至文本体裁层面。将文本导向词块与学术语篇中的修辞结构相关联,在研究方法上是对学术语篇进行语言使用和语篇结构研究层面相结合的探索。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对中国学术英语教学和学术英语写作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田延明[3](2012)在《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把图式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相结合来构建语言多个维度中存在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以往的关于语法规则的研究要么停留在语法规则的表面,强调语言的形式化的操作,要么只是聚焦于交际者的心智空间,抽象地论证语言的心智加工过程,没有充分挖掘语言形式表征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本文在图式理论和范畴化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离散-连续认知表征现象,识解语言连续变化表征背后的认知理据,最后构建了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为多维度对语言进行认知识解提供了可操作的认知模式。应用图式理论研究语言的最大优势在于,图式可以为我们解读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离散和连续现象做出合理和有效的解读。图式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反复的反应就会形成图式、图式是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图式具有重复性、可激活性、层次性、网络性、动态更新性、具象到抽象的级阶性。图式具有预测、推理、选择、计划提取和组织记忆的功能。由此可见,图式是我们有效解读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的平台。范畴是概念单位;范畴表征的是一系列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类似的体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发展关涉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认知过程。我们对于一些关于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将其归入不同的范畴,然后用语言来反映这一事实。范畴化就是指语言范畴得以建立的认知过程。范畴由成员组成,是灵活的,其边界是模糊的,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具有典型性,故称其为原型。语言范畴是由典型成员向非典型成员过渡的连续统。有证据表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使我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范畴化。范畴是概念群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形成等级关系、整体部分关系、框架和认知域。隐喻和转喻是一种互补认知思维方式,通过隐喻和转喻使得语言范畴的延展成为可能。以上所述的图式和范畴化的理念成为了本研究的指导思想。本文的基本理论假设如下:·语言离散-连续图式模式是基于以下认知操作机制建立起来的:识解(观察框架、信息表征的精密阶、视角、交际信息的主-客体性级阶、事件情景阶段的心理扫描、静-动场景扫描、突显);语言编码者心智空间的建构、语言解码者的心智空间推定。·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模式是我们进行语言解码和编码的重要认知模式。离散和连续图式认知方式具有互补性,既要把握语言图式的相对离散性,又要认清图式成员特征发展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语言有一个完整的认知。·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机制在语言中有多维度的表征。这使得语言学习者能够以一种辩证客观的态度来审视语言,探索语言的奥秘。探究语言系统的规律只靠语言自身是难以诠释清楚的。我们必须在现实世界和人的认知方式中来挖掘认知模式产生的根源。·语言的语法是基于用法的,因为语法为言者呈现某一场景提供了多样化的结构选择。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明确划分语言各维度范畴之间的界限,即把握语言图式的离散性,找到语言中的规化内容,又要以连续的观点探究边缘成员的特点以及非范畴化现象,为探究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发现:·提出了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模式。这一认知模式对于我们学习和探究语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弥补以往语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在语言的每个维度都构建了可供语言学习者选择的原型语言图式,也会构建边缘图式。并识解其存在的认知理据。·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意识。没有对这一认知模式的深刻认知,就是当前外语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用连续的观点来观察、研究语言,我们将无法解读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大量的异化的、非常规现象。更无法解读语言范畴连续性存在的合理性。·建立语言各个维度范畴动态演变的连续统。这可以使语言学习者以语言离散-连续认知模式为参照点,理解和分析语言中的大量的规化和异化的现象,为语言的理解和输出找到合理的认知理据。让语言学习者把握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关系。从而克服语言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重表现轻能力的弊端。·厘清语言范畴内部要素间以及语言各个维度间的关系。以表征事体的名词和表征事体关系的动词为中心,分别建立了名词的指称、数化和属性表征的连续统,同时又以表征事体关系的动词与表征事体的名词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事件、体、时态、情态和语气表征的连续统。名词语言范畴连续统和动词语言范畴连续统的互动,为语言实现情景表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提炼大量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自己系统性的反思。·通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发现学生解码和编码阶段出现的语言认知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动因;通过归纳总结自己的反思和对语言的认知规律思考。·借鉴认知心理学的会聚性证明法来观察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加工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用自我内省法探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是十分有效的。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和广大外语教师来说,回顾自己学习英语的亲身体验和对学习过程的深刻体会,有助于重新认识英语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照他人的经验及有关理论,可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识解是语言信息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为交际者建构心理空间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概念范畴与语言范畴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洞察语言范畴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以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模式解读语言,语言的语法表征了母语交际者全部的母语词汇范畴知识和语法结构知识。现实、认知和语言三要素是交织在一起的。任何一个要素的解读都离不开另外两个要素的支撑。

李佳[4](2019)在《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文中提出空间范畴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离不开对空间域和空间概念的感知和理解。作为人类感知和直觉的先验形式(Hickmann&Robert2006),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类群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不尽相同。人类作为语言的使用者,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总会涉及对空间概念的表达和对空间关系的描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常常会使用不同的语言编码手段,采用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描绘客观世界中相同或相似的空间关系(Slobin 1991,1996)。不同语言中空间表达方式的差异自然成为了很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如Levinson 2003等)。而在二语习得领域,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一门新语言中的空间表达绝非易事。以英语空间关系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空间介词为例,虽然其形式较为简单,数量也不多,但是有不少研究(如Ijaz 1986;Correa-Beningfield 1985;Munnich&Landau 2010等)却发现它们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语言使用中,英语空间介词都是和动词、名词等其它词类组合在一起,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而以往的空间介词二语习得研究多关注学习者习得单个或若干个英语空间介词的情况,并没有将空间介词和周围的其它词汇成分一并考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研究采用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和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观点,将英语空间介词放入包括动词、名词等词汇在内的“动词+介词”构式中,以表达动态空间关系的英语动介构式(分为自移动动介构式和致使移动动介构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这些构式的情况;采用历时跟踪研究的方法,考察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他们使用这些动介构式的动态变化,探讨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动态影响以及母语迁移在动介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和动态变化。本研究有三个研究问题:1)学习者使用的空间动介构式的频数、正确率以及构式主要组成成分(动词、介词、冠词、名词)的错误率特征如何?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上述特征的变化情况如何?2)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学习者使用空间动介构式的频数、正确率以及各类错误的错误率有什么影响?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发生了什么动态变化?3)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在学习者空间动介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如何?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母语迁移发生了哪些动态变化?英汉语客观相似度对各类母语迁移有什么影响?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发生了什么动态变化?为了完成研究目标,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使用图片故事口头叙事描述任务,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用时两年、分五次收集中国大学生的英汉口头语料。研究工具和语料来自蔡金亭教授主持的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11CYY021)。包括笔者在内的项目组成员共同收集了中国五所高校的大学生的口语和作文英汉语料。本研究选取了其中两所高校(洛阳师范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大学生学习者英汉口语语料,通过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发现。第一,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是一个有进有退,有高峰也有低谷的复杂过程。1)学习者使用的自移动动介构式总频数远高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总频数。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空间动介构式整体的使用频数波动不大;自移动动介构式和致使移动动介构式的使用频数都呈现非线性变化的特征。2)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总体正确率不足60%。自移动动介构式的总正确率显著高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的总正确率。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空间动介构式的正确率并没有发生线性增长,而是呈现出了“先升后降”非线性变化。两种不同类型的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正确率也显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征。3)空间动介构式中各类错误的总体错误率由高到低为:动词错误率>介词错误率>名词错误率>冠词错误率。自移动动介构式中各类错误的总体错误率都低于致使移动动介构式。各类错误的错误率并没有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或减少,而表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点。第二,英汉语不同客观相似度对学习者空间动介构式使用的动态影响同中有异。1)学习者使用的不同客观跨语言相似度动介构式的总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词汇不一致类动介构式、不对称一致类动介构式、语序不一致类动介构式。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上述三类构式的使用频数都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征,但变化趋势各有不同。2)三类不同跨语言相似度构式的总体正确率均在55%左右,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这些动介构式的正确率也发生了非线性变化,但是变化特征各不相同。3)在五次测试中,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角度看,三类跨语言相似度构式中的动词错误率总是最高,其他几类错误的错误率排序并无定数。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错误的错误率并未线性降低或增加,反而都表现出了非线性波动的特征;不同类型错误的错误率也有增有减,变化特征各异。第三,母语迁移对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影响明显,各类母语迁移的动态变化各异,规律性和复杂性交织。1)空间动介构式整体以及两个次类构式中的母语迁移总百分比排序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正迁移>抑制性迁移>干扰性迁移。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母语迁移都表现出了非线性动态变化,但是变化趋势有所不同。2)不同客观相似度动介构式中的母语迁移总百分比也遵循了正迁移>抑制性迁移>干扰性迁移的规律。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各类母语迁移百分比也都表现出非线性变化,但是变化特点各不相同。本研究对英语空间介词二语习得研究和母语迁移研究具有一定启示:1)本研究采用认知构式语法的视角,将英语空间介词放入表示空间关系的动介构式中,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动态情况,弥补了以往空间介词习得研究的不足。2)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反映了认知构式语法和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的基本理论观点。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在二语使用和输入的基础上,学习者的二语构式知识不断涌现,他们习得和使用空间动介构式是一个非线性的、有进有退的复杂过程。3)本研究采用“比较—归纳方法框架”研究母语迁移在学习者使用空间动介构式中的表现及其动态变化,并对该框架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初步修正;使用“双语词汇产出的心理语言学模型”解释各类母语迁移的发生机制、规律性以及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并尝试对该模型进行了补充。4)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对母语迁移研究也有一些启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造成了母语迁移规律性和复杂性交织。母语迁移研究应从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差异入手,循着从个体到群组的研究路径,才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母语迁移现象的本质属性。另外,本研究对英语空间关系表达和空间介词教学也具有一些启示:1)应强调空间介词和其它词类,如动词、名词、冠词等的配合使用,提高学习者表达空间概念和关系的综合能力。2)应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英汉语客观相似度的认识,主动对比分析英汉语在空间表达和空间介词使用方面的异同,利用英汉语相似点促进母语正迁移的发生,并压制英汉语差异的负面影响,减少负迁移的发生。3)应重视高质量二语输入和二语使用的重要作用。加大课堂二语输入量,提高二语输入质量;在二语使用的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建立二语概念和词汇之间的良好映射,尽可能消除母语在各个语言层面的负面影响。

唐晓东[5](2019)在《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文中指出为弥补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在理论体系建构和理论解释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视角,以述谓这一句法功能为主线,重新梳理和界定相关工具性概念,对英语述谓结构的句法配置进行系统性描写、分析和解释,用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解释英语教学语法,建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语法理论解释体系。语言的核心功能是述谓。一个完整的述谓结构由指称语和述谓语构成。一个句子包含至少一个述谓结构。如何在英语单位句子中标记一个或多个述谓结构是个句法问题。本文将英语述谓结构的直接构成单位,即短语,进行七分,在此基础上推定英语简单句的句法标记方式为只标记主要述谓成分,指称成分和辅助述谓成分为无标记形式,该句法标记方式就英语语言自身而言是最经济的。在分析英语主要述谓和辅助述谓的句法组合关系时,本文得出:1)英语句法结构的标记项全部居于结构首位,符合VO型语言核心居首(结构右分支)的共性倾向。2)排除并列项的情况下,英语单位句子中存在0-9个辅助述谓成分的句法槽位。同时,本文发现句法结构的述谓性对英语句法配置具有较强解释力,具体表现在:1)人类语言中述谓性短语倾向多于指称性短语:英语仅负责述谓的短语有4类,仅负责指称的短语有1类,既可述谓也可指称的短语有2类。2)跨语言N-V结构是最典型的述谓结构,居于V槽位的句法结构倾向具有述谓性:英语指称性结构居于V槽位时,也会获得述谓性。3)冗余述谓缺省原则:在充当述谓性成分的结构中,如果存在可以或倾向删除的具有述谓性的成分,那么,这个可以或倾向删除的述谓性成分是冗余述谓项,其所在结构中必定含有其他能够赋予该结构述谓性的成分。本文重点讨论了英语中介词和being的省略现象。论证过程中,本文重新界定的传统英语教学语法的相关工具性概念有:短语、分句、小品词(归入“副词”类别)、补语、双宾结构(归入“宾补结构”)、独立主格结构(界定为“独立宾格结构”)。文末从短语类别、句法标记方式、句法组合与聚合关系三方面,论证了英语句法配置具有理据性。本文旨在桥接理论语法与英语教学语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应用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可为英语句法研究和句法教学提供参考,为跨语言视角的单语句法研究提供参考。

赵志勇[6](2018)在《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德语教学中,让初学者倍感困惑的通常是与汉语语法相差甚远的德语语法。然而,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由词汇带来的学习困难往往令人始料不及。学习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却越来越感到无法恰当得体地运用德语词汇。人类学习外语的经验充分表明词汇学习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以及词汇学习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就学习者而言,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就教学者而言,对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时间进入21世纪,科学研究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多学科领域的视角,使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够站在交叉学科的逻辑起点上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用单一学科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已永远成为过去时。基于此,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心理语言学中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引领,以对词与概念辩证统一关系的考察为切入点,探索以概念为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力争解决目前我国德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使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德语教学中实现更大价值。本论文在教学反思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词与概念辩证关系视角解决中国学习者德语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理论层面,本论文在语言学领域明确了“概念”的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语元”的思想,确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内在逻辑关联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和驱动性关系。在实践层面,本论文通过访谈的方式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进一步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掌握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最终拟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陈述了对研究方法的设想,并提出三个研究问题:一是词与概念关系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二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所运用的策略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学界在概念研究、词汇研究、词与概念关系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等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指出,词汇研究有必要以哲学对概念的探讨为根基,基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化对概念及其与词的关系的认识;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要以此为先导。第二章基于对语元的内涵分析结合语言学分析和心理现实性分析,进一步完善了“语元”思想;依据概念在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所具有的特征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按照本论文的观点,概念是经由人类个体的主客观互动而形成的思维单位。这一单位在生理层面形成特定的、具有一定权值的神经通路,在心理层面引发具有社会依存性的判断和映射意象,在语言层面通常具有形式接口和语义接口。语元是言语活动中用以表征概念的最小话语单位。其内核是思维领域的概念,其形式具有任意一种语言的形态特征,其线性延展长度取决于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从内在逻辑关联的角度来看,语元是概念在言语活动领域的映射,是对词的具体运用;它一方面由词组构而成,另一方面又以语言的物质形态表征概念。它既是概念在语言中的固着点,是思维进入语言的凭藉;又是词在言语活动中的形成物,是语言深入思维的通道。第三章基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思想,通过学理分析进一步确定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洪堡特从原像与形象的角度,结合语言与精神的关系、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以及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对词与概念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指明了概念—语元—词的辨证关系。维果茨基依照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基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儿童概念形成过程以及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对概念与词的关系进行阐释,从文化历史观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确凿证据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心理关联,使三者内在地统一在一起。另外,洪堡特的对比语言学方法论和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法在本论文对研究方法的选用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奠定了本论文研究方法论的基础。第四章从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提出“不同语言以语元为表征形式,在同一概念中得到统一”的理论假设。并以对比语言学和单元分析的方法论为指导,运用社会语言学中词感测量的方法,以汉语词感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平行语料的分析,基于英语、德语、法语语元形态调查,证明“不同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且“表达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表征形式为该语言中的语元”,进而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使总的理论假设得到证实,在言语实践层面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原发性的思维领域的概念外化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再行分解为传统语言研究中狭义的汉语字或印欧语词;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领域的字/词组构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从而进入思维领域表征概念。三者相互作用,互为驱动。因此,外语词汇学习应该以概念为驱动,以表征概念的语元为内容,以组构语元的词为归宿,在用词组构语元、用语元构成句子的基础上,用概念形成判断,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外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外语思维能力。第五章运用访谈法,通过对中国德语教学界四位资深专家和五位优秀青年德语教师代表的访谈,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表明,中国学生整体上不注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在词汇深度上全面把握词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不重视语境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习惯于机械记忆词汇表中所列德语单词及其对应汉语释义,不能充分利用德语语言学知识和词汇学知识辅助词汇学习,过高估计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对德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过分依赖汉语对德语理解和产出的中介作用。上述倾向必然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消极特征。第六章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大陆地区十六个省和直辖市共二十五所院校近千名德语学习者的调查,了解其德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德语学习者群体整体上的词汇学习策略水平较低,缺少对词汇本质和德语词汇特点以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的关注,没能很好地协调词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注意从认知层面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忽视了语境和文化在词汇学习中所能产生的积极效应,不能结合语言学和德语词汇学知识进行词汇学习。这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也是概念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必须克服的弊端。第七章以前六章的研究结论和调查发现为基础,结合德语词汇特点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建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该策略体系分为观念系统和方法系统两大部分,观念系统包含“以概念为驱动”、“以语元为内容”和“以词为归宿”三个理念。三个理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分别从“用”的维度、“义”的维度和“形”的维度解决德语词汇学习问题。作为对观念系统的回应,方法系统相应地包括“活动任务法”、“情境效应法”、“文化移情法”,“语元配对法”、“整体含义法”、“组合搭配法”,“词类特征法”、“词素识记法”、“词形变换法”等九种具体操作方法,力求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融功能、意义和形式为一体,集文化与知识于一身,基于思维运作和语言运用,以形成德语思维为目标,以概念互构为追求。两大系统、三个理念、九种方法连通互动,有机结合,构成作为整体的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在该策略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满足“新国标”对其在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第八章对整部论文的理论出发点作了总结,对各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走向。

石洛祥[7](2009)在《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习得研究 ——基于隐喻认知的视角》文中认为语言是一个双重体系:以规则为基础的分析体系和以记忆为基础的套语体系。前者由单词和有限的语法规则构成,相对封闭;后者由具有交际功能的语块构成,相对开放。套语体系使语言准确、流利、地道,满足及时交际的需要。语言习得的语块处理模式符合心理语言学的信息处理经济原则。英语惯用语承载着大量的语言信息和英语民族的文化内涵,体现着英语本族语者的概念结构。惯用语能力是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地道的关键,是概念流利度的重要体现之一。本研究的重点是英语中的惯用语块的习得。作者将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应用于应用语言学的词汇研究中,提出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概念隐喻、意象图式隐喻和概念转喻意识在惯用语块学习中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上证明了概念隐喻具有文化特质性,即概念隐喻在各种文化中并不是等价的,有的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有的则具有文化特殊性。全文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论文首先以三个预测调查问卷的结果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和惯用语的学习现状,引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作者指出,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对包括短语动词在内的英语惯用语块的学习和加工策略,在语言产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回避现象,希望老师予以指导。二语学习者要达到与本族语者同样的地道性和流利度,掌握目标语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建立目标语人们思维的概念系统非常重要,这与预测调查问卷中超过80%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写作中的“中式思维”是影响写作成功的主要原因的结论相一致。如何克服母语概念的影响(如中式思维),提高二语概念系统的熟练程度(conceptualfluency)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二语学习者的惯用语理解的概念隐喻意识应该有助于促进对惯用语的习得,克服母语思维,提高目标语的概念流利度。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即概念隐喻、意象图式隐喻和概念转喻意识可以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的理解和习得。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二语词汇习得,包括惯用语习得在内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词汇习得应该是既包括分析体系中的单个词汇的习得,也包括套语体系中的惯用语在内的语块的习得。以往的词汇研究存在下述明显不足:1)对词汇的深度知识研究不够。词汇深度知识不仅包括词的发音、拼写、词性、意义、搭配、联想和同义等微观的词汇知识,还应该涉及词的概念、词的规则和词的变体等元词汇知识。二语词汇的搭配知识和概念知识的习得受二语学习者母语概念知识的影响较大;搭配体现着词项之间的组合关系,搭配能力则体现了学习者二语的流利度、地道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反映着二语受母语干扰的程度。2)单个词汇研究较多,多词单位或者语块研究偏少,特别是其中比较固定的结构——包括短语动词在内的惯用语的研究更是少而又少。我们可以将词汇深度知识中的搭配和多词单位中的惯用语结合起来,看作是一个搭配连续统:处在顶端的是自由搭配,中间是限定性搭配和比喻义习语,处于最底端的是纯习语(惯用语)。在词汇习得中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个连续统中的限制性搭配和比喻性的惯用语。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处于两端的自由搭配和惯用语被认为在习得上是不存在问题的。前者可根据语法规则进行生成,后者惯用语由于具有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晦涩性,因而不具有可学性或者可教性,惯用语的习得被边缘化了:认为惯用语只需学习者机械记忆记就行。结果是,二语学习者感觉到词汇学习只有这两种明显的结构模式,至于中间大量的限定性搭配,一直受到了忽视。有研究(Howarth,1998)发现,从词汇角度而言,高级外语学习者,无论是本族语者还是外语或二语学习者,其语言能力更高,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成功地掌握了更多的限定搭配和习语性搭配(惯用语),这也正是许多语言学习不成功者的问题所在。可见,搭配能力与二语语言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英语惯用语块可学性的理论支持,主要是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和语言的双重体系理论,重点借鉴隐喻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意象图式隐喻等方面为惯用语的可学性提供理论依据。学习另一种语言就是建立起一种新的思维系统和概念结构。由于词汇意义反映出语言的民族个性,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人们不同的世界观。因此语言相对论思想对二语词汇习得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和思维中,还存在于人们的概念体系中。一个概念隐喻会产生出大量的、连贯的语言表达,可以称作“惯用语族”;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种文化中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和思维。意象图式隐喻本质上也是概念隐喻。但是并非所有的概念隐喻都是以意象图式为基础的,因而只有以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概念隐喻才可称为意象图式隐喻。空间隐喻是一种典型的意象图式隐喻。与隐喻概念一样,概念转喻不仅构建着我们的语言,而且构建我们的思维、态度和行为。转喻思维是发生在概念层次上的一种思维方式,概念转喻同样具有系统性。惯用语中的隐喻体现着本族语者的概念结构和概念知识。概念隐喻等充当着大部分惯用语的认知理据。套语体系中的惯用语块实际上也具有可分析性。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的实验设计。实验以Gibbs等人(1989;1990)、Kovecses等人(1996),Boers(2000)等的实验研究为基础,设计出了三个实验分别验证提出的三个假设。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材料在参考了上述研究设计及查阅大量的相关参考书的情况下精心设计而成。实验过程包括学前测试、课堂教学、学后测试、问卷反馈和一周后延迟测试等五个步骤。实验的受试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的大约270名二年级本科生。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为实验的统计结果及其讨论。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了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证实: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意象图式隐喻的意识可以促进英语惯用语块的习得。第七部分为结论及启示。本研究从隐喻认知的视角,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英语惯用语块的可学性。研究结果启示我们,理解和学习目标语的惯用语不能只靠单纯的机械记忆、模仿,还应该尽量掌握其背后的概念隐喻理据,注意惯用语组成部分与其整体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两种语言在国内结构上的差异,培养学生概念隐喻意识,帮助消除学生惯用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和使用中的回避现象,逐渐提高目标语的概念能力,以达到最终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目的。

栗清飞[8](2020)在《介词In的翻译策略 ——以W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为例》文中认为介词in是英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介词之一,它的翻译是英汉翻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一篇作品翻译的成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英汉翻译中,介词in除了通常所见的的翻译为“在……(中、内)”这样的情况外,同样也可以翻译为汉语的动词、形容词等,有的时候还需要使用增译或者省译的办法。关于介词in的翻译方法,之前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很多工作。本文主要以W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的翻译实践为基础,依据于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词汇对等、篇章对等,对介词in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针对介词in,总结归纳出直译法、转译法、以及增译、省译等方法,为介词in的翻译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经验。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的重要性,强调传达原文的精神与风格,特别适合于W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这样的文学文本的翻译。W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实践报告是由五个章节构成的。第一章主要讲的是W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的任务概况以及翻译这本小说的意义。第二章讲的是翻译之前查找资料、熟悉作者等准备的活动,翻译的过程以及之后的修改校对工作。第三章理论框架部分则主要讲了介词in的内涵、分类以及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发展以及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第四章则结合功能对等理论,对于介词in的翻译做了案例分析,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介词in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方法。第五章为实践总结,对于W 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的翻译行为总结翻译活动中的经验与不足。

曹建梅[9](2019)在《介词的英汉翻译策略 ——以A Poor Man’s Supper的翻译实践为例》文中指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取材于美国作家Jim Gulledge(吉姆·格利奇)创作的小说《穷人的晚餐》(A Poor Man’s Supper)。小说共二十六章,讲述了女主人公万斯·凯勒与两个男人乔赛亚·巴克兰和地产大亨贾格尔·希尔之间的爱恨情仇。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形象思维来建构小说世界,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针对小说《穷人的晚餐》中介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笔者通过分析英文原文本与汉语译文,并查阅前人关于英语介词翻译研究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英语介词的五种翻译方法:直接译法、词性转换法、搭配译法、增译法和省译法。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所使用的介词翻译方法主要为词性转换法、增译法和省译法。因而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三种翻译方法在具体案例中的使用。本报告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任务概述,主要介绍了此次翻译任务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为任务过程,主要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审校。译前准备主要介绍了执行翻译任务时可能用到的工具书、熟悉待译文本以及词汇表的整理;翻译过程提到了笔者采用的一些翻译策略,及具体翻译过程的执行;译后审校指出了笔者在校对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对译文的进一步修改、润色。第三章为案例分析,在翻译实践中根据介词出现的不同情境,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了介词的词性转换法、增译法和省译法。其中词性转换法包括介词转译为汉语动词,介词转译为连词和介词转译为形容词。第四章为实践总结,概述了本次翻译任务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翻译工作的努力方向。

何清顺[10](2013)在《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独立主格结构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文中指出独立主格结构是一个特殊的英语句法现象。传统语法对独立主格结构的讨论涉及形式类别、功能类别、历史分布、文体分布和格等方面。一般认为,独立主格结构是有自己主语的非限定分句,表示时间、条件、原因、让步或伴随等关系,通常用于正式文体中,并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独立主格结构的主语是零格名词或主格代词。传统语法对独立主格结构功能类型的划分主观性较强,类型边界比较模糊。关于格,实际语言应用中也有许多以宾格代词为主语的独立主格结构。传统语法关于独立主格结构历时分布和文体分布的讨论也明显带有主观性。这些问题说明,独立主格结构受到语法学家的充分关注,但传统语法描写仍有诸多不足。系统功能语言学以意义为中心,把语言看作是一个意义系统,其研究重心在于意义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研究对象是使用中的语言,主张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功能句法研究越来越引起系统功能语言学界的重视,许多传统语法中的句法现象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得以讨论,但是独立主格结构却没有受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注,甚至系统功能语言学没有提到这样一个术语。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对独立主格结构进行基于语料库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方法,使用的语料来源是布朗家族语料库Brown Family Corpora (Brown, Frown, Crown, LOB, FLOB and CLOB)、英国国家语料库BNC (British National Corpus)、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以及历时美国英语语料库COHA(Corpus of Historical American English)。研究问题包括独立主格结构的功能类别、历时分布、文体分布和格等。传统语法区分的独立主格结构的功能类型可以归纳为伴随关系和从属关系,然而实际语言应用显示,有些独立主格结构并不属于这两种关系类型,而是表示解释关系,而传统语法没有解释这类独立主格结构的语法归属。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小句复合体关系系统包括相互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前者包括并列和从属,后者包括扩展和投射。传统语法中的解释关系、伴随关系和从属关系分别对应于小句复合体中体现详述、延伸和增强的从属型扩展关系。在相互依赖关系方面,作为非限定小句的独立主格结构只能体现从属关系,不能体现并列关系,但在逻辑语义关系方面,既然非限定小句可以体现扩展关系和投射关系,那么独立主格结构也具有体现投射关系的意义潜势。根据双重及物性分析标准,小句复合体中的从属关系都可以被称为嵌入关系,体现扩展关系的独立主格结构可以看作是小句的环境成分,体现投射关系的独立主格结构可以看作是参与者。被投射小句在句法上是投射动词的补语,如果充当补语的被投射小句可以形成独立主格结构,那么充当主语的小句也可以形成独立主格结构。除了小句复合体中的从属小句可以形成独立主格结构之外,单独使用的小句也可以形成独立主格结构。这类独立主格结构与其前或后的句子也形成详述、延伸或增强关系,只是这种关系是语篇衔接上的,而不是结构上的。独立使用的小句倾向于并列关系,既然独立主格结构可以独立使用,那么它也有体现并列关系的意义潜势。形成并列关系的条件有两个:主要句和次要句不能易位;次要句可以单独使用。有些独立主格结构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因此可以体现并列关系。这样,独立主格结构就具有和限定小句相同的意义潜势。根据我们提出的独立主格结构的三条识别标准,独立主格结构既可以体现从属关系,又可以体现并列关系,既可以体现详述、延伸和增强等扩展关系,又可以体现事实和行动等投射关系,既可以充当附加语,又可以充当主语或补语,也可以充当同位语等。因此,独立主格结构从句法功能上可以分为独立主格附加语结构、独立主格同位语结构、独立主格补语结构和独立主格主语结构。这几种类型的独立主格结构在独立性上是不同的,对独立性的区分可以从作为次要句的独立主格结构和主要句两个维度上进行。从独立主格结构维度上来看,独立主格附加语结构和独立主格主语结构独立性最强,从主要句维度上来看,主要句对独立主格附加语结构和独立主格同位语结构约束最小,因此独立性最强。独立主格附加语结构体现延伸和增强关系,独立主格同位语结构体现详述关系,这三种关系在传统语法中分别表示伴随关系、从属关系和解释关系。应用自动词性赋码工具TreeTagger2.0,语料检索工具AntConc3.2.4w,正则表达式辅助编写工具PatternBuilder和语料库分析工具UAM CorpusTool2.8.12,我们从布朗家族语料库、BNC语料库和COHA语料库中共提取出独立主格结构12153例,其中体现详述关系的1732例,体现延伸关系的6875例,体现增强关系的1298例,独立使用的2187例。结果表明,基于布朗家族语料库的历时性研究没有表现出独立主格结构的历时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布朗家族语料库语料较少,时间跨度较短。基于COHA语料库的研究表明,体现延伸关系和增强关系的独立主格结构在200年的历史阶段中并没有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反而有增多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体现延伸关系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体现增强关系的数量则逐渐减少,但并没有消失不用的趋势。事实上,近五十年的数据显示,体现增强关系的独立主格结构历时分布趋于平稳。这是因为,独立主格结构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语法化,一部分体现增强关系的独立主格结构被语法化为固定的表达形式,体现某种特定的逻辑语义关系。基于布朗家族语料库和BNC语料库的研究表明,独立主格结构有显著的文体分布差异,在非正式的口语文体中很少应用,但在正式的学术文体中也很少应用。这明显与传统语法的观点不符。独立主格结构主要集中在小说文体中,而小说文体并不能代表正式文体。因此,独立主格结构的文体分布差异不是以文体的正式程度来区分的。之所以独立主格结构多用于小说文体,是因为小说文体中多出现对事件的叙述和对景物的描写,而独立主格结构恰好能够体现这些功能。基于布朗家族语料库的独立主格结构人称代词主语的格研究显示,49例具有格标记的独立主格结构人称代词主语中,主格人称代词和宾格人称代词分别是28例和21例,而且呈现出明显的文体分布差异。总体来看,四种文体中主格人称代词比宾格人称代词出现得多,但换算成标准化频率以后,相对而言主格人称代词则少于宾格人称代词,其中通用文体中主格人称代词与宾格人称代词的差距最大,小说文体中二者的比例基本与总平均水平持平,只有新闻文体中主格人称代词多于宾格人称代词,并且新闻文体中的主格人称代词也超过了小说文体。学术文体较少使用人称代词,一般也不使用人称代词为主语的独立主格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必须使用人称代词为独立主格结构的主语时,人们不是更倾向于选择主格人称代词,反而是更倾向于选择宾格人称代词。

二、介词+hand的几个短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词+hand的几个短语(论文提纲范文)

(1)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一、全译定义
        二、全译原则
        三、全译过程
        四、全译单位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二、“化”之哲学通解
        三、“化”之美学专解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五、“化”之译学新解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一、全译核心之“化”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第一节 等化机制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第二节 繁化机制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第三节 简化机制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第四节 移化机制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第五节 换化机制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第六节 分化机制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第七节 合化机制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二合机制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第三节 多合机制
        一、三合机制
        二、四合机制
        三、五合机制
        四、六合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中外英语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本导向词块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术语界定
    1.6 本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短语学和词块研究
        2.2.1 短语学研究的语料库驱动方法
        2.2.2 词块
        2.2.2.1 词块的定义和特点
        2.2.2.2 词块的结构
        2.2.2.3 词块的功能
        2.2.3 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词块研究
    2.3 短语学与学术语篇
        2.3.1 体现语域特征的短语学单位
        2.3.2 体现体裁风格的短语学单位
        2.3.3 体现学科特点的短语学单位
        2.3.4 体现学术写作能力的短语学单位
    2.4 基于语料库的短语学研究与语篇分析
        2.4.1 语篇与语篇分析
        2.4.1.1 语言使用的语篇研究
        2.4.1.2“跨越句子”的语言结构的语篇研究
        2.4.1.3 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的语篇研究
        2.4.2 学术语篇的语篇分析方法
        2.4.2.1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语篇分析
        2.4.2.2 体裁分析
    2.5 学术语篇与学术话语社群
        2.5.1 学术语篇的定义和特征
        2.5.2 学术话语社群
        2.5.2.1 话语社群
        2.5.2.2 学术话语社群中的语言社会化
        2.5.2.3 书面学术话语的社会化
        2.5.2.4 词块在语言社会化中的作用
    2.6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研究问题
    3.3 语料库的建立
    3.4 目标词块的确定
        3.4.1 频数标准
        3.4.2 互信息值(MI score)
        3.4.3 文本导向词块的确定
    3.5 目标词块的分析
        3.5.1 结构分布
        3.5.2 功能分布
    3.6 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之间的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语本族语作者学位论文中文本导向词块的特征
    4.1 引言
    4.2 目标词块及其频数
    4.3 目标词块的结构特征
        4.3.1 名词性结构
        4.3.2 动词性结构
        4.3.3 介词性结构
        4.3.4 其它结构
    4.4 目标词块的功能特征
        4.4.1 文本导向词块的多功能特征
        4.4.2 文本导向词块的功能分布
        4.4.2.1 推断
        4.4.2.2 因果
        4.4.2.3 文本指示
        4.4.2.4 架构
        4.4.2.5 呈述观点、事实、结果
        4.4.2.6 其它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作者学位论文中文本导向词块的特征
    5.1 引言
    5.2 目标词块在中国作者学位论文中的频数
    5.3 目标词块在中国作者学位论文中的结构特征
        5.3.1 名词性结构
        5.3.2 动词性结构
        5.3.3 介词性结构
        5.3.4 其它结构
    5.4 目标词块在中国作者学位论文中的功能特点
        5.4.1 推断
        5.4.2 因果
        5.4.3 文本指示
        5.4.4 架构
        5.4.5 呈述观点、事实、结果
        5.4.6 其它功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引言
    6.2 文本导向词块在学术语篇中的作用
    6.3 中国作者学术写作中文本导向词块的特征
        6.3.1 总体使用特征
        6.3.2 结构分布特征
        6.3.3 语篇功能特征
        6.3.4 词块选择的偏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发现
    7.2 研究贡献与启示
    7.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本研究的目标词块序列表
    附录2: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中目标词块的功能分类表
    附录3:中国作者语料库中目标词块的功能分类表

(3)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主要假设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1 图式概念的发展历史
    2.2 图式的特征
    2.3 图式与语言解码之间的关系
    2.4 图式与语言解码失误
    2.5 图式的差异性
    2.6 思维与语言图式表征
        2.6.1 语言图式认知模式研究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
        2.6.2 范畴化与图式表征级阶性
        2.6.3 非范畴化与非典型图式
        2.6.4 思维与语言图式表征运行机制
        2.6.5 词的分类标准
        2.6.6 意义的提取方式
        2.6.7 语义研究范式
        2.6.8 语言结构中的突显关系
        2.6.9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
第3章 离散-连续图式在词汇维度表征中的认知研究
    3.1 音义理据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认知音位学的基本观点
    3.3 元音音位与语义表征
    3.4 辅音音位与语义表征
    3.5 语言图式与词汇认知表征
        3.5.1 词汇象征单位的语义解读参数
        3.5.2 语言象征单位的自治性与依附性
        3.5.3 语言象征单位的语义压制与整合
        3.5.4 词、意义与概念表征关系
        3.5.5 英语词类通转的认知动因
        3.5.6 英语词汇语素序列图式认知模型构建
        3.5.7 隐-转喻认知机制与词汇语义延展
第4章 离散-连续图式与名词范畴认知表征
    4.1 事物范畴化与名词范畴图式表征
        4.1.1 事物属性与名词表征
        4.1.2 区分物体与物质的核心标准
        4.1.3 物体与物质的语言表征认知识解
        4.1.4 “物体-物质”互动认知连续统表征
    4.2 事物宏观背景信息的指称表征认知研究
        4.2.1 指称、指称物和指称表达的界定
        4.2.2 指称的类型
    4.3 事物量化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研究
        4.3.1 量化的分类
        4.3.2 集合量化
        4.3.3 级阶量化
        4.3.4 集合量词和级阶量词的序列关系
    4.4 离散-连续图式与事物属性认知表征
        4.4.1 限定语和修饰语的界定
        4.4.2 限定和非限定修饰语
        4.4.3 限定的类型
    4.5 前置修饰语的离散-连续统序列表征
    4.6 形容词和分词前后置及其语义表征
    4.7 谓语形容词与属性分配
    4.8 事体关系的限定:所属表达短语和介词短语表征
    4.9 事体情景的限定:关系小句表征
第5章 离散-连续图式与动词情景表征认知研究
    5.1 动词体范畴的事件情景类型表征
        5.1.1 情景和基本体范畴类型
        5.1.2 完成型事件和正在完成活动
        5.1.3 有界和无界活动
        5.1.4 实现性和集聚性活动
        5.1.5 行为和重复性活动
        5.1.6 状态的类型
        5.1.7 英语动词时态符号表征认知识解
    5.2 动词时范畴的认知研究
        5.2.1 时间和时态
        5.2.2 一般现在时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5.2.3 一般过去时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5.2.4 现在完成时:衔接过去与现在的时态
        5.2.5 过去完成时:事件时间序列关系图式表征
        5.2.6 将来情景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5.3 情态认知表征研究
        5.3.1 情态的界定
        5.3.2 情态的表达方式
        5.3.3 强制情态
        5.3.4 赋予能力情态
        5.3.5 英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图式表达
第6章 离连-续散图式与句子认知表征
    6.1 英语动词义值研究:构式意义
    6.2 事件图式与参与角色
        6.2.1 存在图式
        6.2.2 发生图式
        6.2.3 行为图式
        6.2.4 体验图式
        6.2.5 归属图式
        6.2.6 运动图式
        6.2.7 迁移图式
    6.3 句子多维结构图式中的动词义价
        6.3.1 零义价动词图式
        6.3.2 单义价动词图式
        6.3.3 双义价动词图式
        6.3.4 三义价动词图式
        6.3.5 动词义价整合图式研究与句法教学
    6.4 动词核心句式衍生机制研究
        6.4.1 核心句式的衍生的认知动因
        6.4.2 原型句嬗变类型
        6.4.3 独立与非独立句的互补呈现
        6.4.4 焦点位移与句式转化
        6.4.5 英语句式嬗变动因
        6.4.6 英语句式嬗变的认知机制
    小结
第7章 语言图式表征认知模式构建与外语教学
    7.1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词汇教学
    7.2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构式教学
    7.3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时体教学
    7.4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情态教学
    7.5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建构与识解
第8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内涵陈述及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8.4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4)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构式语法理论
        2.1.1 构式的定义
        2.1.2 基本理论原则
    2.2 基于使用取向的语言习得观
        2.2.1 基于使用取向的母语习得观
        2.2.2 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观
    2.3 语言迁移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2.3.1 语言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2.3.2 母语语言层迁移的判定方法
    2.4 英语空间动介构式
        2.4.1 英语介词和空间介词
        2.4.2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界定
        2.4.3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和汉语构式的对比
    2.5 英语空间介词的二语习得研究
        2.5.1 非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2.5.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受试
    3.3 研究工具
    3.4 数据收集
    3.5 语料标注
        3.5.1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类型的标注
        3.5.2 英语动态空间动介构式的正误标注
        3.5.3 英汉客观相似度的标注
        3.5.4 母语和过渡语一致性标注和母语迁移标注
    3.6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空间动介构式的使用情况及动态变化
        4.1.1 构式的使用频数、正确率及动态变化
        4.1.2 构式使用中的错误特征及动态变化
    4.2 客观相似度对构式使用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4.2.1 对构式使用频数和正确率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4.2.2 对构式使用中的错误特征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4.3 空间动介构式使用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4.3.1 母语迁移在构式使用中的表现及动态变化
        4.3.2 客观相似度对母语迁移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4.3.3 构式使用中母语迁移的心理语言学解释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主要发现
    5.2 研究启示
        5.2.1 理论启示
        5.2.2 教学启示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4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5)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 本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回顾
    2.1 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存在的问题
        2.1.1 以往对“短语”和“分句”的划分
        2.1.2 以往对“小品词”的界定
        2.1.3 以往对“补语”的界定
        2.1.4 传统英语句型结构的划分
        2.1.5 以往对“双宾”结构的界定
        2.1.6 传统语法中的“独立主格结构”
        2.1.7 部分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的及物性问题
        2.1.8 传统语法理论体系的系统性问题
    2.2 本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思路
第三章 本文核心理论假设及英语述谓标记方式
    3.1 语言的述谓功能
        3.1.1 述谓的基本结构单位:短语
        3.1.2 述谓的层级
    3.2 有关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3.3 英语的短语类别和述谓标记方式
    3.4 N-V结构式的述谓性
        3.4.1 N-V语序的普遍性
        3.4.2 跨语言证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语主要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4.1 指称成分的句法特征
        4.1.1 可数名词
        4.1.2 不可数名词
        4.1.3 名词性结构
    4.2 主要述谓成分的句法特征
    4.3 主要述谓的组合关系
        4.3.1 并列关系
        4.3.2 从属关系:名词性从句(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补语从句)
        4.3.3 从属关系:形容词性从句(定语从句)
        4.3.4 从属关系:副词性从句(状语从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语辅助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5.1 补语的功能和形式
        5.1.1 “小品词”的重新界定
        5.1.2 介词和副词的区分
        5.1.3 双宾结构的本质——主动宾补结构
        5.1.4 关于只存在“名词性补语从句”的解释
    5.2 从主要述谓到辅助述谓(从核心事件到非核心事件)
        5.2.1 辅助述谓结构(非限定述谓结构)的句法标记
        5.2.2 英语的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
        5.2.3 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的经济性和像似性动因
        5.2.4 独立宾格结构
    5.3 辅助述谓的组合关系
        5.3.1 英语句子最多由12 个句法位置构成
        5.3.2 补语、定语、状语的区分
    5.4 英语句型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语七类短语的功能验证
    6.1 指称功能
    6.2 述谓功能
        6.2.1 主要述谓——作表语
        6.2.2 辅助述谓——作补语
        6.2.3 辅助述谓——作定语
        6.2.4 辅助述谓——作状语
    6.3 某些所谓特殊句法现象的解释
        6.3.1 具有述谓性的名词短语
        6.3.2 关于men/women的述谓性
        6.3.3 特定结构引起的冗余述谓缺省现象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语句法配置的理据性
    7.1 跨语言短语类别及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7.1.1 短语类别的理论假设
        7.1.2 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7.2 组合关系的趋简性
        7.2.1 句法成分的两两组合
        7.2.2 句法标记方式的趋简性
        7.2.3 结构的递归性
        7.2.4 句法形式趋简
    7.3 聚合关系的复杂性
        7.3.1 结构的多功能性
        7.3.2 语法化
        7.3.3 结构的递归性
        7.3.4 英语基本句型的连续性(模糊性)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创新
    8.2 主要成果
    8.3 后续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6)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研究综述
        一、概念的哲学本源
        二、西方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三、中国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第二节 词汇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第三节 词与概念关系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词汇习得策略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及其与概念的研究单位—语元
    第一节 语元
        一、语元的提出
        二、语元的涵义
        三、对语元的语言学分析
        四、语元的心理现实性
    第二节 概念
        一、概念的定义
        二、概念的特征
        三、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
    第三节 概念—语元—词的内在关联性
第三章 概念—语元—词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原像与形象—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概念与词
        一、语言与精神的关系
        二、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
        三、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
    第二节 单元—维果茨基心理学中概念与词的有机单位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二、儿童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三节 对比分析与单元分析—概念研究的方法论
        一、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
        二、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方法
    第四节 启示与借鉴
        一、洪堡特关于概念与词的语言哲学观点之启示
        二、维果茨基关于概念与词的心理学思想之价值
        三、研究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基于平行语料的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一、汉语词感调查
        二、语元形态调查
        三、德语语元形态调查
第五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专家访谈结果
        二、青年教师访谈结果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一、对德语词汇学习的基本认识
        二、词汇学习内容
        三、词汇学与教的方法及策略
        四、余论
第六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第一节 问卷编制
        一、问卷设计
        二、预试施测
    第二节 实测概况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统计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特征
        二、不同群体间的词汇学习策略差异
        三、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
第七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建构
    第一节 建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现实基础
        一、德语词汇的特点
        二、中国德语教学特色
    第二节 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观念系统
        一、以概念为驱动
        二、以语元为内容
        三、以词为归宿
    第三节 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方法系统
        一、“用”的维度
        二、“义”的维度
        三、“形”的维度
    第四节 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词感测量所用外文文本
    附录2 汉语词感调查问卷
    附录3 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4 有争议德语语元汇总表
    附录5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6 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7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9 专家访谈转写文本
    附录10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附录11 题项与策略倾向对应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7)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习得研究 ——基于隐喻认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1.1 基于隐喻认知的惯用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1.1.2 基于语块的二语习得研究视角
    1.2 研究背景: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难点以及惯用语块习得的现状调查
        1.2.1 问卷调查结果
        1.2.2 问卷调查结果对本研究的启示及本研究的意义
        1.2.3 国内外英语惯用语块研究现状及不足
    1.3 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
        1.3.1 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惯用语研究视角
        1.3.2 理论依据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基本观点及创新点
        1.5.1 论文的基本观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1.6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2.1.1 国外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2.1.2 中国外语环境下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
        2.1.3 二语词汇习得的内容
        2.1.4 母语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2.2 二语心理词汇研究
        2.2.1 双语心理词汇表征
        2.2.2 二语心理词汇表征模式研究
        2.2.3 母语对二语心理词汇发展的影响
    2.3 多词单位、语块、搭配与短语学研究综观
        2.3.1 多词单位—词汇研究的生长点
        2.3.2 语块习得综述
        2.3.3 短语学研究
        2.3.4 语块研究小结
    2.4 传统的英语惯用语研究
        2.4.1 惯用语的定义
        2.4.2 惯用语的分类研究
        2.4.3 惯用语的特征
        2.4.4 惯用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2.5 惯用语的理解
        2.5.1 惯用语词单假说
        2.5.2 词汇表征假说
        2.5.3 直接通达假说
    2.6 惯用语的可构造观点
        2.6.1 分解性假说
        2.6.2 结构假说
    2.7 惯用语习得研究
        2.7.1 母语的惯用语习得研究
        2.7.2 二语环境下的惯用语习得研究
        2.7.3 母语对二语惯用语习得的干扰
    2.8 词汇、语块及惯用语研究小结
第3章 惯用语认知研究的理论支持
    3.1 哲学基础
        3.1.1 语言世界观与语言相对论
        3.1.2 语言世界观、语言相对论与二语词汇习得
        3.1.3 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3.1.4 语言的体验性和词汇化的体验性
    3.2 语块研究的理论基础
    3.3 隐喻认知理论
        3.3.1 隐喻与隐喻认知
        3.3.2 隐喻认知与语言世界观
        3.3.3 隐喻的三大特征
        3.3.4 隐喻认知的类型
        3.3.5 概念隐喻的文化特质性和文化意象性
    3.4 惯用语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3.4.1 概念隐喻与惯用语
        3.4.2 概念隐喻对惯用语的解释
        3.4.3 意象图式隐喻与惯用语理解
        3.4.4 概念转喻与惯用语
    3.5 惯用语的心理语言学视角
        3.5.1 字面义优先模式—标准语用模式
        3.5.2 字面义独立模式
        3.5.3 层级突显模式
        3.5.4 惯用语语义加工的认知语义学分析
        3.5.5 心理意象与惯用语加工
        3.5.6 影响惯用语加工的因素
    3.6 小结
第4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惯用语块可学性的实证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问题
    4.3 假设1实验研究
        4.3.1 研究假设1
        4.3.2 研究材料
        4.3.3 研究方法
    4.4 假设2实验研究
        4.4.1 研究假设2
        4.4.2 研究材料
        4.4.3 研究方法
    4.5 假设3实验研究
        4.5.1 研究假设3
        4.5.2 研究材料
        4.5.3 研究方法
第5章 实验研究结果
    5.1 引言
    5.2 实验1结果
        5.2.1 数据统计结果
        5.2.2 结果描述
        5.2.3 结论
    5.3 实验2结果
        5.3.1 数据统计结果
        5.3.2 结果描述
        5.3.3 结论
    5.4 实验3结果
        5.4.1 数据统计结果
        5.4.2 结果描述
        5.4.3 结论
第6章 结果与讨论
    6.1 概念隐喻理论可以促进惯用语块的理解及习得
    6.2 意象图式隐喻理论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促进作用
    6.3 概念转喻理论对英语惯用语习得的促进作用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及应用
    7.3 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7.4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假设1惯用语块学习材料(教师用)
    附录2 假设1惯用语块学前测试(控制组和实验组共用)
    附录3 假设1中的惯用语块学习材料(控制组)
    附录4 假设1中惯用语块学习材料(实验组)
    附录5 假设1、2、3英语惯用语块学后问卷调查(实验组用)
    附录6 假设1英语惯用语块学后测试(控制组和实验组共用)
    附录7 假设1英语惯用语块一周后测试(实验组和控制组共用)
    附录8 假设2实验材料(教师用)
    附录9 假设2短语动词学前测试(控制组和实验组)
    附录10 假设2短语动词学习与测试(控制组)
    附录11 假设2短语动词学后测试(控制组和实验组)
    附录12 假设2短语动词一周后测试(控制组和实验组)
    附录13 假设3概念转喻学前测试(控制组和实验组共用)
    附录14 假设3概念转喻学后测试(控制组和实验组)
    附录15 假设3概念转喻一周后测试(控制组和实验组)
    附录16 调查问卷1 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难点调查(学生用)
    附录17 调查问卷2 中国英语教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难点调查
    附录18 调查问卷3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惯用语学习状况调查
后记

(8)介词In的翻译策略 ——以W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任务描述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校改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介词in简介
    3.2 功能对等理论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直译法`
    4.2 词性转化法
    4.3 省译法
    4.4 增译法
第五章 实践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介词的英汉翻译策略 ——以A Poor Man’s Supper的翻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概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介词和介词的英汉翻译策略
    3.2 词性转换法
        3.2.1 介词转译成动词
        3.2.2 介词转译成形容词
        3.2.3 介词转译成连词
    3.3 增译法
    3.4 省译法
第四章 实践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独立主格结构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縮略语表
标记符号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独立主格结构研究概述
    2.1 独立结构的类型
        2.1.1 自由修饰语结构
        2.1.2 独立主格结构
        2.1.3 添加型独立结构
        2.1.4 独立结构之间的异同
    2.2 独立主格结构的名称
    2.3 独立主格结构的逻辑功能类型
    2.4 独立主格结构的格
    2.5 独立主格结构的文体特征
    2.6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独立主格结构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途径
    3.1 引言
    3.2 小句的功能句法结构
        3.2.1 及物性结构
        3.2.2 语气结构
        3.2.3 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3.3 小句复合体的功能句法结构
    3.4 独立主格结构的级阶定位
        3.4.1 渐变群思想
        3.4.2 级阶定位
    3.5 独立主格结构的形成条件及识别标准
        3.5.1 形成条件
        3.5.2 识别标准
    3.6 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方法
    4.3 数据收集
    4.4 数据处理
第五章 独立主格结构的关系类型
    5.1 引言
    5.2 独立主格结构的关系类型潜势
        5.2.1 类型系统网络
        5.2.2 关系类型潜势
    5.3 作为依赖小句的独立主格结构
        5.3.1 扩展型
        5.3.2 投射型
    5.4 作为嵌入小句的独立主格结构
        5.4.1 非限定动词的分类
        5.4.2 嵌入类别
    5.5 作为继续小句的独立主格结构
    5.6 独立主格结构的独立性
        5.6.1 独立主格结构的独立性维度
        5.6.2 独立主格结构的独立趋势
    5.7 小结
第六章 独立主格结构的分布规律
    6.1 引言
    6.2 基于布朗家族语料库的研究结果
        6.2.1 整体频率分布
        6.2.2 功能类型分布
        6.2.3 人称代词主语及其格分布
        6.2.4 存在的问题
    6.3 基于BNC语料库的文体分布研究结果
        6.3.1 整体频率的文体分布
        6.3.2 功能类型文体分布
    6.4 基于COHA历时美国英语语料库的历时分布研究结果
        6.4.1 整体频率功能类型分布
        6.4.2 整体频率历时分布
        6.4.3 功能类型历时分布
        6.4.4 人称代词主语格的历时分布
    6.5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功能类型分布
    7.2 格分布
    7.3 文体分布
    7.4 历时分布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研究局限和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TreeTagger词性赋码集
附录2:语料库数据统计图表
附录3:语料库检索示例
致谢

四、介词+hand的几个短语(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2]中外英语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本导向词块的对比研究[D]. 王景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3]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D]. 田延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4]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D]. 李佳.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5]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D]. 唐晓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赵志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习得研究 ——基于隐喻认知的视角[D]. 石洛祥. 西南大学, 2009(01)
  • [8]介词In的翻译策略 ——以When We Believed in Mermaid为例[D]. 栗清飞. 山西大学, 2020(01)
  • [9]介词的英汉翻译策略 ——以A Poor Man’s Supper的翻译实践为例[D]. 曹建梅. 山西大学, 2019(02)
  • [10]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独立主格结构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 何清顺. 西南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介词+手的几个短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