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道,王廷治,蒲红艳[1](1995)在《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628300)王国道,王廷治四川省剑阁县人民医院(628300)蒲红艳青霉素类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从诞生至今,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其家族也日益庞大起来。经过几十...
陈卫春[2](2002)在《有关青霉素皮试几个敏感问题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康健,陈文彬,何礼贤,雷振之,徐永健,陶仲为,周新,张忠鲁[3](2001)在《当前肺部感染诊治的难点及对策》文中认为
胡茂德[4](1995)在《常用抗生素静脉给药的合理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常用抗生素静脉给药的合理应用胡茂德抗生素静脉给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静脉给药时液体的选择、抗生素与其它药物的配伍及适宜的静脉给药方法是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重要内容。作者对此做一阐述。1静脉滴注抗生素时液体的选择1.1青霉素类此类抗生素临床常用者为青霉素...
张俊华,商洪才,郑文科,胡晶,徐宏娟,王辉,张莉,任明,张伯礼[5](2010)在《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配伍研究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和配伍宜忌,为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全面收集双黄连注射剂(水针和粉针)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提取有关双黄连剂型与用量、配伍药物及用量、输液类型、配制液理化检测指标以及药物代谢、药效指标和不良反应等数据,按照配伍药物的类别进行分类,描述性分析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药物代谢和安全性等,并据此评价配伍的宜忌。结果共纳入60篇文献,其中实验研究38篇,1999~2002年间发表者占总数的50%。所有研究共涉及西药注射剂53个,并以与β内酰胺类、氨基甙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配伍的研究为多,共发现31个配伍禁忌。本系统评价结果还显示,现有实验研究指标选择片面,在今后的研究设计中应予注意。结论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针剂存在广泛配伍禁忌,在没有研究清楚前,不可盲目配伍使用。现有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的基础研究还很薄弱,企业应加强组织研究,主动收集上市后研究的数据,不断完善说明书。
朱新青,陈照坤,梁雁芳[6](2007)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和皮试的相关问题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目的是确保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很好的指导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何志慧[7](2006)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文中研究说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耐酸、耐β-内酰胺酶、临床疗效高且毒性较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增多及不合理,其不良反应(ADR)的病例日趋增多,轻者给病人增加不适或造成各重要脏器的可逆性损伤,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或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常可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使其更安全有效的服务于患者,本文就其ADR的预防及护理问题作一综述。
李丹丹[8](2019)在《2012-2016年我国综合性医院抗生素使用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2012-2016年我国综合性医院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抗生素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本研究收集两个省份59家综合性医院的监测数据,包括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合理用药网络(INRUD)推荐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统计指标(如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联合使用率、抗生素费用占比等),分析2012-2016年综合性医院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探究不同级别医院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本文按照医院级别(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进行了分层分析。本研究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分析检验分类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借助线性回归分析检验连续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AS 9.4进行。结果:1、研究样本基本情况本研究共收集了59家综合性医院的监测数据,包括39家二级医院和20家三级医院,其中9家医院的门诊处方和7家医院的住院病历因监测数据不完整被删除。研究共纳入282479张门诊处方,其中包含抗生素的处方有44542张,占比15.77%;42846份非手术住院病历,其中包含抗生素的非手术病历有15954份,占比37.24%;43224份手术住院病历,其中包含抗生素的手术病历有30374份,占比70.27%。2、门诊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趋势2012-2016年门诊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和联合使用率分别由20.17%和13.10%下降至12.94%和10.47%,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下降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生素费用占比由75.87%下降至67.02%,经线性回归分析趋势检验抗生素费用占比下降明显(P=0.014)。分层分析显示以上指标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均显着下降。门诊处方中各类抗生素的使用占比无明显变化,使用量最多是其它β-其内酰胺类抗菌药(J01D)类抗生素。五年间使用量最高的3种抗生素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和甲硝唑,分别占比10.72%,8.95%和5.80%。3、住院非手术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趋势2012-2016年住院非手术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联合使用率和预防性使用率分别由41.92%、36.58%和18.15%下降至33.88%、32.60%和15.52%,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下降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生素费用占比由31.14%上升至32.09%,经线性回归分析检验,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500)。分层分析显示以上指标在二级和三级医院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但是,抗生素联合使用率在三级医院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五年内抗生素使用类别占比无明显变化,使用量最多是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药(J01D)类抗生素,使用量最高的3种抗生素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分别占比14.14%,7.58%和6.53%。4、住院手术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趋势2012-2016年住院手术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联合使用率、Ⅰ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率、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分别由74.15%、25.50%、56.44%、84.19%和48.81%下降至69.03%、22.36%、41.95%,82.62%和34.68%,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下降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16年住院手术患者抗生素费用占比为15.95%,相较2012年下降了9.15个百分点,经线性回归分析趋势检验抗生素费用占比下降明显(P=0.008)。分层分析显示以上指标在二级和三级医院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但是,抗生素联合使用率和抗生素费用占比在三级医院下降不明显,而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率在二级医院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五年内抗生素使用类别占比无明显变化,使用量最多是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药(J01D)类抗生素,使用量最高的3种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甲硝唑,分别占比17.49%,16.46%和8.81%。结论:2012-2016年我国综合性医院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有显着改善,主要表现为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联合使用率、抗生素费用占比等指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仍普遍存在,如外科手术预防性用药率和用药时间不合理率较高等。我国抗生素管理措施在控制用药率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重视抗生素的使用是否合理,从而实现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内涵目标。创新和局限性: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研究数据来源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能够保证数据的质量及代表性,且研究样本量较大、数据观察时间较长,弥补了以前同类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点局限性,首先,目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只覆盖了各省市的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并未纳入基层医疗机构,因此研究结果无法反应基层医疗机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其次,本研究未针对样本数据分析抗生素的使用强度等指标,尚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全面的了解我国综合性医院的抗生素使用情况。
袁壮,马沛然,邓力,方鹤松,卢竞,江载芳,陈贤楠,陆权,张乾忠,张灵恩,范永琛,洪建国,胡仪吉,胡皓夫,赵祥文,赵顺英,耿荣,夏经,曹玲,鲁继荣,傅文永[9](2006)在《50年来小儿肺炎诊治策略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
陈丽荣,赵媛,旦素梅,颜云,陈天艳[10](2004)在《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的 :阐述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掌握好青霉素的皮试方法 ,可有效地减低病人的疼痛和降低假阳性率的发生。结论 :总结归纳目前青霉素皮试研究中新的观点、方法和技术 ,对临床工作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有关青霉素皮试几个敏感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试稀释液的选择 |
2 皮试注射部位和进针方向的选择 |
3 假阳性问题 |
3.1 医护人员怕担责任:[6, 12] |
3.2 医护人员工作不敬业:[6] |
3.3 人体生理周期的影响: |
3.4 皮试液配制过久:[14] |
3.5 皮试液配制不标准:[15] |
3.6 皮试液温度: |
3.7 病人心理因素: |
3.8 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
3.9婴幼儿结果判断与成人标准相同: |
4 假阴性问题 |
4.1 使用激素、抗组织胺药物[6, 12 ]: |
4.2 进针过深:[15] |
5 青霉素换批号或换厂家要不要重做皮试 |
6 对接受过青霉素制剂治疗的病人, 停药间隔多久需要重做皮试 |
7 新生儿应用青霉素要不要做皮试 |
(3)当前肺部感染诊治的难点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应邀专家 |
讨论内容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
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的现状 |
关于致病原的诊断 |
医院获得性肺炎“难治”的原因和对策 |
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
(5)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配伍研究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资料收集 |
1.3 数据分析 |
1.4 方案评价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
2.2 实验研究报告和方案评价 |
2.3 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宜忌分析 |
2.3.1 青霉素类注射剂与双黄连注射剂配伍分析 |
2.3.3 氨基甙类抗生素与双黄连注射剂配伍分析 |
2.3.4 喹诺酮类和其他抗生素与双黄连注射剂配伍分析 |
2.3.5 其他西药注射剂与双黄连注射剂配伍分析 |
3 讨论 |
3.1 结论 |
(6)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现状 |
2 皮试液溶剂及容量的选择 |
3 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
3.1 青霉素G |
3.2 半合成青霉素类 |
3.3 头孢菌素类 |
4 皮试部位的选择 |
5 皮试的方法 |
5.1 皮内试验法 |
5.2 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 |
5.3 针刺试验法 |
6 皮试时间对皮试结果的影响 |
7 皮试的注意事项 |
7.1 询问过敏史 |
7.2 皮试前解释工作 |
7.3 皮试操作实行首席负责制 |
7.4 皮试液配制原则 |
7.5 加强皮试过程、用药过程和用药后病情观察 |
7.6 试验结果阳性者处理 |
(7)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预防措施 |
2 护理[2, 9-10, 13] |
(8)2012-2016年我国综合性医院抗生素使用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质量控制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门诊患者抗生素使用趋势分析 |
2.住院非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趋势分析 |
3.住院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趋势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综合性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明显改善 |
2.抗生素使用类别无明显变化 |
3.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依然存在 |
第四部分 总结 |
1.研究结论 |
2.研究的创新性 |
3.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皮试的方法 |
2 皮内试验注射器的选择 |
3 皮试稀释液的选择配制 |
4 皮试注射部位和进针方向的选择 |
5 皮试消毒液的选择 |
6 使用不同批号的青霉素是否应该重新做皮试 |
7 小儿用药是否需要皮试 |
8 青霉素能否脱敏注射 |
9 青霉素皮试可否替代头孢类药物的过敏试验 |
1 0 假阳性问题 |
1 0.1 皮试液浓度不准确 |
1 0.2 皮试液配制过久 |
1 0.3 注入皮内量不准确 |
1 0.4 注射过深 |
1 0.5 配制皮试液的针头过大 |
1 0.6 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
1 0.7 怕承担责任 |
1 0.8 人体生理周期的影响 |
1 0.9 皮试液温度 |
四、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王国道,王廷治,蒲红艳. 实用护理杂志, 1995(01)
- [2]有关青霉素皮试几个敏感问题的探讨[J]. 陈卫春. 中华护理杂志, 2002(03)
- [3]当前肺部感染诊治的难点及对策[J]. 康健,陈文彬,何礼贤,雷振之,徐永健,陶仲为,周新,张忠鲁.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07)
- [4]常用抗生素静脉给药的合理应用[J]. 胡茂德. 中华护理杂志, 1995(03)
- [5]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配伍研究的系统评价[J]. 张俊华,商洪才,郑文科,胡晶,徐宏娟,王辉,张莉,任明,张伯礼.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02)
- [6]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研究进展[J]. 朱新青,陈照坤,梁雁芳. 护理研究, 2007(09)
- [7]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 何志慧. 现代护理, 2006(18)
- [8]2012-2016年我国综合性医院抗生素使用趋势分析[D]. 李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50年来小儿肺炎诊治策略的变迁[J]. 袁壮,马沛然,邓力,方鹤松,卢竞,江载芳,陈贤楠,陆权,张乾忠,张灵恩,范永琛,洪建国,胡仪吉,胡皓夫,赵祥文,赵顺英,耿荣,夏经,曹玲,鲁继荣,傅文永.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12)
- [10]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J]. 陈丽荣,赵媛,旦素梅,颜云,陈天艳. 大理学院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