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准备题”教学步骤(论文文献综述)
姚敏[1](2016)在《基于尝试教学理论“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尝试教学主要指学生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起点,结合原有知识经验自学课本、尝试做题、互相讨论、听取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依靠自己努力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将尝试教学引入小学数学“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之中,即以尝试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全文共包括五个部分。首先,引言部分阐明了教学设计研究的背景、尝试教学运用于教学设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并撰写文献综述;接着,阐述了小学数学“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学习基础以及通过教学设计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现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设计偏重“双基”,不够全面;学习要求提出含糊,指向性不足;教师掌控过多,学生自主不足;教师忽视算理的教学;教师对尝试教学的认识片面;学生自控能力不够,容易走神以及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等,为进行“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第四部分介绍了“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侧面展开;第五部分是“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简述教学设计实施情况和效果,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侧面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教学目标行为主体不可发生偏离;采用题组教学,降低学习坡度;重视使用阅读指导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度;注重“先知”带动“后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意课堂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希冀对“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李俊[2](2006)在《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共有6种版本,其中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这两种版本的教材使用面较广,许多专家学者和教师都对这两种教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个案研究,但将这两种教材进行有针对性、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的尚不多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两种版本教材全面的综合、分析和比较,试图归纳出两种教材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把握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的结论:两种教材都有优势又各有不足,人教版教材逻辑性强,编写严密,注重基础知识,能适应全国大多数地区;北师大版教材思维活跃,形式生动,富有童趣,但所表现出的逻辑性不强,教材内容跳跃性较大,一些学生思维学习能力跟不上,教材中留给教师学生的空间过多,由于教师能力的不同,所把握的教学标准就不一致,由此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一,同时该教材不太适用于大班教学。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应以人教版教材为主线,适时穿插北师大版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从两种版本教材比较中,我们可以初步把握住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趋势:(1)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课程教材观。(2)在教材的内容上,本着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加强基础、突出本质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统盘考虑。(3)在教材结构上,将减少内容繁复的程度,在螺旋上升的基础上使知识结构更系统化、简约化,强化基本内容,突出数学本质,减少不必要的反复,以便于学习的迁移和提高教学效率。(4)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从儿童身边的事例入手,使教材更加生活化、社会化、趣味化。 由于两种版本教材尚未出齐,一个周期的实验亦未完成,因此,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作进一步的深入地探讨。
张天宝,冀贞友[3](1999)在《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实验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
高桂荣,韩明锋[4](1998)在《应用题学习困难分析与教学对策》文中认为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应用题教学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改革应用题教学,从哪里着手呢?我们认为,应首先对应用题本身的特点和儿童学习应用题的特点进行周密的分析,也就是把应用题为什么难,难在哪里的根本原因找出来,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困难分析1.理解题意方面的困难应用题来自于实际,每一道题都有一定的具体内
朱亮尧,黄宝珊[5](1997)在《引导学生学会比较方法》文中指出
马清海[6](1995)在《以项目实验为契机,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文中指出以项目实验为契机,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灵武县杜木桥学区榆木桥小学马清海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和联合国儿基会在贫困地区实施“制定小学语文、数学学习标准及建立教学质量监测机制”项目,制定了《小学语文、数学学习标准》,以其“三化”(教学大纲具体化、教材知识结构系统...
朱喆[7](1994)在《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引探教学法课例介绍之二》文中研究指明 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例3的教学目的是:①使学生掌握“比少”求和、“比多”求和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②对学生进行对比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采用引探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引探的准备——在解答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做好知识铺垫。 1.做猜铅笔游戏。教师出示一个装有铅笔的包,从包里拿出
王小珍[8](1994)在《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准备题”教学步骤》文中研究指明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万以内加法应用题的另一种形式。教材在讲授这种应用题之前,安排了一道准备题,让学生自己亲手摆小棒,从中体验出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这个数的知识形成结构,进一步领会和掌握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为正式学习解答这种应用题打好基础。 教好这道准备题,可设计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指导学生第一行摆3
张卫国[9](1993)在《加强基础知识 注重能力培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介绍》文中提出 为了使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了解新编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现将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的特点和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该注意的问题做简要的介绍和说明。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特点、智育与德育、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课业负担等方面的关系;努力使教材符合我国义务教育的要求,能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且在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能适用。
阴启明[10](1992)在《第四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练习六》文中研究指明 一、练习六的编排意图练习六是配合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编排的,可分为三个层次。第1~4题配合例4,通过观察操作,懂得“较大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第5~9题配合例5,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第10~14题是综合练习和“比多求和”的两步应用题的准备练习。练习六建议用
二、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准备题”教学步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准备题”教学步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尝试教学理论“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 |
(二) 尝试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 |
(三) 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数学“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尝试教学理论概述 |
(一) 尝试教学的发展 |
(二) 尝试教学的主要内涵 |
(三) 尝试教学的基本模式 |
二、尝试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一) 尝试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之可行性分析 |
(二) 尝试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之必要性分析 |
三、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 |
(一)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
(二) 教学设计的主要过程 |
第二章 小学数学“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
(一) 调查样本的选取 |
(二) 研究工具的选择 |
(三) 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 |
二、“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学生学习基础的调查分析 |
(一) 学生寻找数量关系的能力有待提高 |
(二) 学生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普遍较好 |
三、“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 教学目标设计偏重“双基”,不够全面 |
(二) 学习要求提出含糊,指向性不足 |
(三) 教师掌控过多,学生自主太少 |
(四) 教师对算理教学的重视不够 |
(五) 教师对尝试教学的认识片面 |
(六) 学生自控能力不够,容易走神 |
(七) 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
第三章 小学数学“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
一、“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设计 |
二、“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设计 |
(一) 设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 |
(二) 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突破难点 |
(三) 引导学生主动交流,教师适时讲解 |
三、“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设计 |
(一) 以旧引新,做好准备,导入尝试 |
(二) 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初探新知 |
(三)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辩明新知 |
(四) 再次尝试,巩固新知 |
(五) 当堂练习,及时反馈 |
(六) 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
四、“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评价设计 |
(一) 教学评价的主体 |
(二) 教学评价的内容 |
(三) 教学评价的方法 |
第四章 “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 |
一、“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实施 |
二、“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测试卷的调查分析 |
(一) 分数乘除两步计算的教学效果分析 |
(二) 数量关系正确寻找的教学效果分析 |
(三) 解题方法分析 |
(四) 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率分析 |
三、“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
(一) 教学目标行为主体不可发生偏离 |
(二) 采用题组教学,降低学习坡度 |
(三) 重视使用阅读指导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四)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度 |
(五) 强调“先知”带动“后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六) 注意课堂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小学数学教材的变迁 |
(一) 建国以前小学数学教材的变迁 |
(二)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 |
二、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共同点 |
(一) 编写理念相同 |
(二)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
(三)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 |
(四)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五) 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于教材始终,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
三、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不同点 |
(一) 所依据的实践基础不同 |
(二) 各册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所不同 |
(三)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体系严密,北师大版相对松散 |
(四) 人教版呈现方式严谨,北师大版活泼 |
四、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趋势 |
(一) 课程教材观由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 |
(二) 在教材的内容上,删繁就简、突出本质 |
(三) 在知识结构上系统化、简约化 |
(四) 在呈现形式上儿童化、多样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两种版本教材1~3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序表 |
附录2:两种版本“可能性”教材和教学比较 |
致谢 |
(9)加强基础知识 注重能力培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编写的指导思想 |
教材内容和要求注意适应我国义务教育的特点和需要 |
一、降低共同要求、删减部分内容和增加选学内容。 |
二、适当加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 |
三、教学内容编排有一定弹性,课时数安排留有余地。 |
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 |
一、调整整数教学的分段。 |
二、调整分数和小数初步认识的编排顺序。 |
三、分散编排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 |
四、调整应用题的编排体系。 |
五、统计初步知识分散编排。 |
六、调整了一些教学内容的编排。 |
体现教学方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 |
一、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 |
二、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
三、阐述教学内容时重视启发思考,注意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
四、重视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
五、练习题分成不同的层次,逐步提高要求,体现训练过程和因材施教。 |
六、重视系统整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 |
七、编写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读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用教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
二、按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
三、正确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
四、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四、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准备题”教学步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尝试教学理论“分数乘除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D]. 姚敏. 扬州大学, 2016(02)
- [2]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 李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3]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实验的启示[J]. 张天宝,冀贞友. 中国冶金教育, 1999(06)
- [4]应用题学习困难分析与教学对策[J]. 高桂荣,韩明锋. 山东教育, 1998(09)
- [5]引导学生学会比较方法[J]. 朱亮尧,黄宝珊. 广西教育, 1997(09)
- [6]以项目实验为契机,深化数学教学改革[J]. 马清海. 宁夏教育, 1995(04)
- [7]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引探教学法课例介绍之二[J]. 朱喆. 湖南教育, 1994(04)
- [8]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准备题”教学步骤[J]. 王小珍. 湖南教育, 1994(01)
- [9]加强基础知识 注重能力培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介绍[J]. 张卫国. 人民教育, 1993(Z1)
- [10]第四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练习六[J]. 阴启明. 四川教育,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