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培养革命者——上山下乡青年工作如何做

立足于培养革命者——上山下乡青年工作如何做

一、立足于培养革命人——我们怎样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东[1](2016)在《“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偏居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亦是如此。在“文革”十年间,福建省近二十万知识青年奔赴全省各地农村,对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发展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本课题以“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为研究对象,在整体把握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前提下,侧重对“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安置机构、安置方式、安置措施、安置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安置对知识青年和当地农民产生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对“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安置情况,旨在给当今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汉阳道中学党支部[2](1977)在《立足于培养革命人——我们怎样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文中指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校共有二千三百六十多名毕业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奔赴祖国农村、边疆,上山下乡干革命。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我校和蓟县官庄公社对口挂钩,连续三年,有近二百名毕业生到该社的十一个生产大队集体插队;同时,我们也把官庄公社做为我校教育革命的基地,这样既推动了上山下乡工作,又促进了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立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把搞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当

张曙[3](2001)在《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文中提出“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中外学者对这场运动相当关注、并逐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对该事件的研究,无论从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还很不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该课题进行探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论述: 第一章,对有关研究成果与研究状况进行述评。略述该专题的研究成果,包括已发表的论文,出版的着作,整理和公布的资料,召开的学术研讨会等;在概述研究状况时,着重说明学术界在上山下乡运动的基本动因、历史进程及其评价、知青“返城风”及上山下乡运动终止原因等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及其争鸣;还列举了研究中的一些薄弱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探讨68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的起因。本文认为,68年上山下乡之所以出现高潮,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包括贯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以培养接班人、缩小三大差别以实现向理想社会的过渡等“左”的指导理论;结束红卫兵运动所造成的社会混乱局面,解决“老三届”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等现实考虑;此外,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劳动管理体制的深层次矛盾,人口激增造成的城市就业压力,使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空前尖锐,也是导致这场运动出现高潮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说明“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特点。指出这场运动既不同于“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又与以往的历次政治运动相区别,除了“左”的指导思想外,其特点有三:一是青年学生对上山下乡所表现出的巨大狂热;二是这场运动采取了强制的动员方式;三是其规模之大,涉及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举世罕见。 第四章,剖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包括:“再教育”理论本身的矛盾;知青的生存和发展等实际问题;社会风气、传统观念方面的冲突;知青与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冲突等。上述几个方面的矛盾,是上山下乡运动难以为继、最后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五章,探讨上山下乡运动能够持续十几年但又曲折发展的原因。着重考察了毛泽东对上山下乡运动的态度,这是上山下乡得以坚持的主要原因;知青机构及其职能的演变,这是该运动得以开展的组织保证;国家采取的一些化解矛盾的措施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缀解运动的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由于极左派介入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在反“走后门”、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事件上大做文章,使知青上山下乡出现了不少曲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增加了在此问题上拨乱反正的难度。 第六章,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得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本文认为,对上山下乡运动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作具体分析。其积极方面,在于广大知育 声的社会实践,对农垦事业、农村文化教育和农业科技、移风易俗等方面有所贡献;上山下乡的特殊人生经历锻炼了一代知青,使他们成为有较强独立辨别是非能力的一代,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培养了对人民的感情,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品格,使他们的生存能力有较大增强等:这场运动客观上还促进了城乡的交流和融合。上山下乡运动的消极方面,在于动员社会各方面十几年的巨大投人,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绝大多数知青并没有在农村安家落户,他们也没有成为诀策者所希望的“接班人”;国家现代化事业因此而出现人才断层。就社会发展而言,上山下乡是造成当时及其后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社会风气的败坏甚至彤响到今天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改变了一代知青的人生轨迹。总之,上山下乡所收获的,较之它所投入的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根本不成比例。它是一场失大于得的逆历史潮流的社会实验。应当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

易新涛[4](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伍安春[5](2019)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目标,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战略安排对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青年作为“强国一代”,如何让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顺利过渡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代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成绩斐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提出新要求,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新时代青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重新聚焦“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全党全社会始终从地位和作用上关注青年、教育和培养上关心青年、本质和作用上关爱青年,继而从政治上代表青年、阶级上赢得青年、发展中依靠青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促使时代新人从历史使命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培养任务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方向上瞄准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借助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青年思想和中西方文化中青年思想的文本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构建其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当代中国青年实践的产物,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历史经验和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指引当代中国青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逻辑起点,展开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性的深入剖析,筑牢正确认识青年、解决青年问题、促进青年发展的“四梁八柱”,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进而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准确界定青年、青年观相关概念,明确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青年观所具有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功能;借助文本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本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书信、讲话和着作以及中西方文化中,归纳、总结、提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立足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站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系统梳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科学总结40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机制中的“不变”与“变化”。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由邓小平青年观、江泽民青年观、胡锦涛青年观、邓小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等构成的科学体系,习近平青年观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青年本质、特征、作用、教育、成才、就业、组织建设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在内容结构、逻辑结构和理论层次上具有显着的逻辑关联。第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内在基本特性,在塑造和培养青年中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的基本特性,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特性与实践特性的统一。第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从理论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从实践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吴志峰[6](200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叙事 ——知青文学(1966-1986)研究》文中提出“知青文学”产生的历史前提,是“上山下乡”运动,而“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实践,标示出了中国独特的城乡关系,它表征的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中国,在前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追求社会主义理想与实现民族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困境。通过“知青文学”,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在追求现代的同时又反抗现代的“挣扎”的身影。在上编中,本文侧重考察建国之初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知青文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下编中,本文重新梳理了1966年至1986年间“知青文学”的发展脉络,并从“城乡叙事”的角度,对一些重要“知青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因为有着对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理想的双重追求,人们看到了那种以“二元结构”方式表现出来的城乡分裂,但也同时以从未有过的清醒,意识到弥合这种分裂的必要性,因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案中,它们其实是一体的。因而“文革”时期的“知青文学”,虽然无意识地将造成这种城乡关系的历史困境压抑掉了,但同时又有意识地参与了对这种城乡关系的变革。 由于新时期放弃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方案,只继承了现代化目标本身,此后中国的现代性不再具有反现代的倾向,所以新时期后期的“知青文学”对城市和乡村的叙事,开始呈现出与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同类作品相一致的形态和趋势。不过,由于“知青文学”的创作者毕竟曾是“反现代的现代化”的实践者,他们的经验与记忆总是会使文本产生某种裂痕,从而显示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叙事的独特性。

夏晶[7](2015)在《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民间思潮与鲁迅》文中指出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思想禁锢、文化贫瘠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虽然政治社会环境恶劣,但并没有阻挡住青年学生追求知识、真理的脚步。文革后期的特殊历史环境更是让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对现实产生怀疑。在这一过程中,鲁迅作为一个重要的精神资源,给予了知识青年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精神动力。鲁迅可以说是第一个将中国社会看透的人,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度思考让知识青年找到了心灵的寄托点,他们开始沉静,开始反思文革、思考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出路。跟随着鲁迅思考的脚步,知识青年也因此越来越接近真实的鲁迅,从个体心灵出发直接走进了鲁迅。知识青年的独立思考渐渐形成了以“民间思想村落”为中心的民间思潮,正是文革后期民间思潮的涌动才带来八十年代官方思想的大解放,民间思想者的存在填补了中国思想史上因文革政治灾难带来的思想空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走进文革后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以民间思潮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鲁迅对民间思想者的影响作用,可以说鲁迅成为了文革中知识青年的一个精神砥柱。

兰亚明[8](2013)在《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为历代中国青年所接受、传播和实践的过程。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需要。论文围绕总结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经验、新形势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与实践两个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较为系统地梳理总结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做法与经验。革命战争年代,争取革命胜利是党面临的首要任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围绕争取胜利这一目标,与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式上以短期集训为主,内容上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革命斗争形势教育、党的纲领、军事指挥及政治工作等,培养对象主要为各级党团组织、军队、苏区政府的青年骨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引起社会主义阵营思想混乱的形势下,为扞卫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着手深入思考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问题,“提高社会主义的政治觉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成为这一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与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吸取“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教训,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转到正确路线上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际,着眼现代世界对人的素质要求,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世纪90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时代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强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着力培养优秀青年干部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四个‘新一代”等重要思想。针对第二个问题,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在问卷调查采集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知与认同情况、政治信仰、针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等。总体情况良好,但有几点值得注意:认知结构不平衡,认同及政治信仰出现分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投入与效果落差较大,教育方式与青年学生的理论诉求不协调。二是分析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青年学生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互联网导致舆论控制与思想文化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浸蚀,宗教信仰在大学校园的流行,社会现实问题的冲击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造成消解和负面影响。三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和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与规律,梳理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体系,分别从理论知识、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综合素质与能力等四个层面作具体展开。四是结合当前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际,论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具体路径等。基本原则为“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面上教育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跟踪考核相结合”;工作机制包括“健全选拔机制、完善培训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保障机制”等;具体路径则分别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拓展骨干培训项目、构建实践教育体系、扶持学生红色社团、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最后,论文结语中简要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必须坚持着眼继承和发展党的事业,与培养后备力量和未来接班人相结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各个历史阶段党肩负的具体任务相结合;必须坚持创新方式方法,与尊重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

葛元仁[9](2017)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再认识》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依据当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抵制"和平演变"、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而提出,由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不管是"文化大革命"前还是之中的上山下乡,其本质是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并非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产物。广大知青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开垦荒地,科学种田,大大地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文化和医疗卫生落后状况。其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之中,走上了一条为祖国的发展、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正道,是中国青年运动长河中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段。

王弘[10](2011)在《“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雄模范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孙万代的楷模。他们所具有的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献身精神,使得他们成为引领时代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旗帜。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与效仿古之如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皆以此鼓舞士气、团结力量、共筑大业。时至“文革”,“英雄崇拜”更加泛滥。有学者说“文革”是一个“造神”的年代。伴随各类政治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榜样、标兵。他们与那些经受过“文革”洗礼幸存下来的老英雄、老模范,褶褶闪耀在时代的天空,而那些不幸被定性为“假劳模”的个体,不管之前他们的业绩有多辉煌,瞬间陨落。回归至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从六十年代开始,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国社会政治气味愈加浓厚。国内反修防修运动的急速推进,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逐渐达到顶峰,他的振臂一挥,得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响应,由此导致了“文革”中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演变。红卫兵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支两军”,无不带有这方面的因素。另外,国际上与苏联关系的恶化升级,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外交战略转移思路的初步构成。在此大环境下,置身在其中的英模人物,因缘际会的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众多英模人物相涌而出的同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经历了一番荣辱沉浮的岁月。文章正是以此为主线展开考察论述。英模文化的存在意义在于他是一种具有正面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由此典型的挖掘确立,除了要符合人民大众的传统尊崇观外,也须突出执政党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英模人物的培育机制、宣传推广机制以及表彰机制的历史考察,比较客观的还原了这一文化机制当时的状况。在今天很多人眼中,英雄只不过是一瞬间的行为成就其英名。三国刘备文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马克思唯物辩证论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平时的点滴服务奉献精神的累积,又何谈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基于此,在对英模人物的家庭、职业等个体因素考察的同时,对其心态、品德进行了概括梳理,总结自身成就其英雄壮举道路的点点滴滴。另外,诸如党的领导、教育、传统文化的客观引导、个人的社会实践也是其重要因素。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人性中的某些消极成分在某些因素的引导下被无限扩大,甚至于被曲解走向极端。这种双向成分的存在暴露是时代性的深刻体现。英模文化作为执政党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当政的政治思想无疑会是文化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文革”时期风云变幻的政局注定了这一文化机制的非正常走势。林彪担任国防部长以后在军队系统大肆推出“突出政治”,在这一标准被推广至各行各业以后,政治因素渐成评价忠诚与否、先进与否的硬性指标;“九一三事变”后,周恩来在部分领域进行了“左”倾思想的克服工作,重提实干精神。这一思想转轨为英模文化步入正轨提供了可能;“文革”后期,“四人帮”日益猖獗,出于打倒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目的,他们授意树立了一批“反潮流英雄”。思想政治领域难得的一点曙光再次遭到扼杀。文章通过对这一时期政治思想领域的历史考察,总结得出英模文化阶段性特征的呼唤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英模文化从思想引导、实践榜样等方面实现其社会效应。受时代局限性影响,在取得某些正面效应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诸多负面影响。在观其利弊基础上,进而对这一文化机制进行初步的总结评价。总之,考察这段时期的英模文化现象,便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象地勾画时代特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考察总结“文革”时期英模文化,不仅对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定位“文革”时的这一现象意义重大,对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亦颇有重大现实关照性和理论借鉴意义。

二、立足于培养革命人——我们怎样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于培养革命人——我们怎样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旨意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四、研究视角与词语、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文革”时期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总述
    第一节 “文革”时期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缘起
    第二节 “文革”时期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概述
        一、完善安置机构
        二、安置层次与安置形式
        三、安置经费及物资补助
第二章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概况
    第一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机构设置
    第二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基本去向
    第三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安置方式
        一、插队安置
        二、插场安置
        三、回原籍安置
        四、创办知青场队、生产建设兵团安置
    第四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安置措施
        一、安置经费的分拨
        二、安置住房和粮油供应
        三、生活补助及医疗卫生
第三章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后的情况
    第一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倒流问题
    第二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婚姻问题
    第三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工不同酬问题
第四章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的评析
    第一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取得的积极效果
        一、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落实思想教育工作
        二、坚持以知识青年为主,实现其人生价值
    第二节 “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对知识青年的负面影响
        二、“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对当地农民的负面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有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状况述评
    第一节 成果述略
    第二节 进展及争鸣
    第三节 困难与不足
第二章 68年上山下乡高潮的起因
    第一节 指导理论
    第二节 直接起因
    第三节 其它因素
第三章 运动的特点
    第一节 特定氛围下的革命狂热
    第二节 特殊的社会强制
    第三节 规模宏大,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
第四章 运动中的诸多矛盾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上的矛盾:“再教育”理论剖析
    第二节 知青遇到了生存和发展的诸多实际问题
    第三节 社会风气、传统观念方面的冲突
    第四节 知青与农民的种种矛盾
第五章 坚持和曲折
    第一节 毛泽东对上山下乡运动的态度
    第二节 专业机构的演变与职能
    第三节 化解矛盾的措施
    第四节 极“左”势力对知青工作的影响
第六章 在历史的天平上
    第一节 积极影响
    第二节 消极后果
    结束语 一场失大于得的逆历史潮流的社会实验
参考文献
后 记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的意义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框架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2.2 农村公社理论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2.4.1 民本思想
        2.4.2 大同思想
        2.4.3 均平思想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1.1 建设农田水利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4.2.1 治理盐碱地
        4.2.2 排涝减渍
        4.2.3 治理水土流失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4.3.2 兴办农村工业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4.5.1 修筑农村公路
        4.5.2 发展邮电事业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5.4 农村职业教育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7.2.1 农村社会优抚
        7.2.2 灾荒赈济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7.2.4 "五保户"供养
        7.2.5 麻风病人救治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功能
        2.1.1 青年观核心概念界定及其主要内容
        2.1.2 青年观的基本功能
    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2.2.2 列宁、斯大林的青年观
        2.2.3 毛泽东的青年观
    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思想资源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思想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
    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3.1.1 邓小平的青年观
        3.1.2 江泽民的青年观
        3.1.3 胡锦涛的青年观
        3.1.4 习近平的青年观
    3.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演变机制
        3.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不变”
        3.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变化”
第四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
    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4.1.1 青年本质论
        4.1.2 青年特征论
        4.1.3 青年作用论
        4.1.4 青年教育论
        4.1.5 青年成才论
        4.1.6 青年就业论
        4.1.7 青年组织建设论
    4.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
        4.2.1 内容结构
        4.2.2 逻辑结构
        4.2.3 理论层次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
    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内在的基本特性
        5.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5.1.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5.1.3 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5.1.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5.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教育与塑造青年中呈现的基本特性
        5.2.1 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
        5.2.2 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
        5.2.3 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
        5.2.4 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6.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6.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
        6.1.2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
        6.1.3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
    6.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
        6.2.2 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6.2.3 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叙事 ——知青文学(1966-1986)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知青文学”研究综述
    一 “知青文学”的界定
    二 “知青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上编 作为“症状”的知青文学
    第一章 城乡关系的骤然显现
    第二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初“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第三章 “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
    第四章 知青文学与城乡叙事
下编 从下乡到回城
    第一章 下乡与革命
    第二章 战天斗地
    第三章 蹉跎岁月
    第四章 “终点”与“岸”的辩证法
    第五章 从“爱的权利”到“爱的忘却”
    第六章 贫穷落后的“诗意田园”
    第七章 为了告别的“葬礼”
余论:“人生”意义的结构转换
附录一 知青文学作品年表(初编)
附录二 知青文学重要研究资料汇编
附录三 重要知青作家简介
参考资料
后记

(7)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民间思潮与鲁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走向文革的“鲁迅”
    第一节 左翼文化内部的两类鲁迅阐释
        一、“上了镣铐的跳舞”——政治意识形态下的鲁迅
        二、另一种声音——政治意识形态之外的阐释
    第二节 文革中的鲁迅
        一、贫瘠与饥渴
        二、幸与不幸
第二章 文革后期社会气候与鲁迅影响力
    第一节 民间思考的政治社会环境
        一、“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二、久旱逢甘雨——九届二中全会后政策的松动
        三、“于天上看见深渊”——林彪事件
    第二节 走进鲁迅
        一、“于无所希望中得救”——与鲁迅相遇
        二、“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知青心灵的风暴
第三章 “民间思想村落”与鲁迅资源
    第一节 涌动的暗流——“民间思想村落”形成的有利条件
        一、“六八年人”与“大走串”
        二、边缘人与探亲假
    第二节 奔突的地火——“民间思想村落”的发展
        一、“民间思想村落”的盛况
        二、“民间思想村落”的特征
    第三节 精神的盛宴——从民间思潮的成果中看鲁迅
        一、“尊个性而张精神”——“人”的重新发现
        二、国民性批判——启蒙的召唤
        三、“娜拉走后怎样”——革命与政治再思考
第四章 浮出水面:八十年代文化热与鲁迅热
    第一节“于无声处听惊雷”
        一、天安门“四五运动”的爆发与“四人帮”的覆灭
        二、“西单民主墙”的出现与《今天》等民刊的兴起
    第二节 “寒凝大地发春华”
        一、八十年代新气象
        二、新时期鲁迅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8)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二、概念阐释
        (一) 什么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
    三、研究理路与篇章布局
        (一) 研究理路与主要方法
        (二) 篇章结构与基本内容
        (三)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青年成长成才保持正确方向的需要
        一、青年是现实力量与未来力量的融合体
        二、青年优点与培养青年
        三、青年缺点与引导青年
    第二节 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思想建设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组织建设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制度建设
    第三节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需要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节 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发展与克思主义的需要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实践
    第一节 毛泽东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一、五四前后毛泽东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轨迹
        二、早期及革命年代毛泽东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
        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二节 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一、培养“四有”新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三、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一、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二、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一、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二、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分析
    第一节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
        一、青年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
        二、西方国家对青年意识形态渗透的具体手段
    第二节 网络新兴媒介构成的挑战
        一、网络新兴媒介信息传播与教育功能的特征分析
        二、网络新兴媒介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多元社会思潮的浸蚀与消解
        一、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消解作用的社会思潮
        二、多元思潮对青年政治信仰及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宗教信仰的精神皈依与迷茫
        一、大学生信教人数增幅较大比例较高
        二、大学校园流行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三、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现实问题的冲击与挑战
        一、市场经济利益格局多元化导致培养工作的复杂化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突显消解青年的精神追求与理想
        三、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消褪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特色
    第六节 当代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现状调研分析
        一、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况
        二、青年学生重大是非问题判断与政治信仰情况
        三、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情况
        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 培育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一、认真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二、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与成才
    第二节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化为自觉认同
        二、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自身实践融合
    第三节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升个人修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年发展的契合性
        二、当前高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德建设理论实践模式
        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道德建设自我教育
        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坚持道德的实践本质
    第四节 培养具有示范引领性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相结合
        二、全面发展与个性培育相结合
        三、专业知识与领导能力相结合
第五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与具体路径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二、面上教育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管理与跟踪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工作机制
        一、健全选拔机制
        二、完善培训机制
        三、建立激励机制
        四、巩固保障机制
    第三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具体路径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二、拓展骨干培训项目
        三、构建实践教育体系
        四、扶持学生红色社团
        五、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结语: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9)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山下乡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二、上山下乡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三、正确客观地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 在农业生产方面
    2. 在教育和卫生事业方面
    3. 知青在上山下乡中与工农相结合做出的成绩, 群众和基层政府有目共睹
四、仍在征程的知青
五、结束语

(10)“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论证
        (一) 选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
        (三) 理论意义
        (四) 学术价值
        (五) 现实关照性
    二、学术史综述
        (一) 研究成果及现状
        (二) 有关英模文化研究的各种原始资料来源
    三、学术要点
        (一) 学术切入点
        (二) 学术考量重点
        (三) 学术探讨难点
        (四) 学术创新点
    四、相关界定
        (一) 时间
        (二) 空间界定
        (三) 内容、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背景
    一、英模文化形成的国内因素
        1、极端的个人崇拜引发泛滥的英雄崇拜
        2、建国十七年教育成果与“教育革命”的碰撞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狂热再兴
        4、人民解放军参与地方“革命”—“三支两军”
        5、当权者命运的沉浮
    二、国际因素
        1、中苏关系的恶化升级
        2、中国外交策略的转移
第二章 “文革”英模文化之人物谱系
    一、“文革”中认可的中共成立后到建国前的英模
    二、“文革”中认可的建国后到“文革”前的英模
    三、“文革”期间涌现的英模
        1、军队英雄序列
        2、群众劳动模范系列
        3、知青系列模范
    四、“文革”中被打倒的英模
    五、“文革”期间举国尊崇的模范群体
        1、“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2、“老三篇”
    六、“文革”中受到推崇的“另类英模”
        1、“红卫兵闯将”、“反潮流英雄”
        2、“伪英模”
第三章 “文革”时期英模的宣传
    一、“文革”英模的培育机制
        1、英模人物的发现
        2、当权人物巩固权势的刻意所为
        3、英模形象的树立
        4、英模人物的安置
    二、英模的宣传推广
        1、媒体的宣传
        2、报告、事迹展览会以及演讲
        3、组织召开各类英模集会
        4、创作各类宣传英模的文艺作品
        5、出版英模日记、格言
        6、将英模事迹编入教材中
        7、设立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物来纪念缅怀英模人物
    三、英模人物的表彰形式
        1、授予政治荣誉
        2、领导人接见、评价或题词
        3、建立纪念馆、纪念堂、陵园,或以英模名义发行邮票、连环画等
        4、附属政治待遇
第四章 “文革”英模之家庭及职业审视
    一、“文革”英模人物的家庭审视
        1、英模人物的家庭出身
        2、家庭观念
    二、“文革”英模人物职业、地域出身审视
第五章 英模人物之心态探究
    一、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
    二、坚定的政治信仰
        1、对领袖的无限忠诚与敬畏
        2、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3、崇高的思想觉悟
        4、坚强的党性
        5、富于献身的心态
    三、强烈的感恩意识
        1、新旧社会的对比
        2、运动前后的遭遇
    四、积极向上的心理诉求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强烈的使命感
        3、艰苦奋斗的心态
    五、革命英雄主义情结
    六、光环荣耀下的隐性心理
        1、自我欲望的膨胀
        2、极端的“英雄梦”
第六章 英模人物之品德考察
    一、品德展现
        1、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2、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高尚品德
        3、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的高尚情操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5、待人真诚、谦逊朴实的处事原则
        6、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
    二、“文革”时期英模品德的培育
        1、党的领导教育、鼓励
        2、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3、个人主动的社会实践
第七章 英模文化与政治思想
    一、林彪主政下大肆宣扬“突出政治”以及在与江青、康生相勾结过程中打造的“红卫兵闯将”
    二、周恩来主政下思想领域方面的部分革新以及维护、安置老英模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兴风作浪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领域的再次混乱-“反潮流英雄”的横行
第八章 英模文化与社会效应
    一、社会引导
    二、社会激励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三、社会教化
        1、树立社会参照
        2、社会规范
    四、社会凝聚
    五、英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经济建设的社会动力
        2、对精神文明的影响
    六、社会觉醒
        1、对大寨经验的渐次抵制与反思
        2、对“反潮流英雄”的抵制
    七、英模文化对外交工作的影响
第九章 “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定位
    一、强烈的时代印记
    二、“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正面影响
        1、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
        2、对英模个体的影响
    三、英模文化的局限性
        1、政治干预成分的激增
        2、英模形象的绝对化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立足于培养革命人——我们怎样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文革”时期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研究[D]. 王文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2]立足于培养革命人——我们怎样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J]. 汉阳道中学党支部. 天津教育, 1977(07)
  • [3]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D]. 张曙. 中共中央党校, 2001(01)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 伍安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叙事 ——知青文学(1966-1986)研究[D]. 吴志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7]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民间思潮与鲁迅[D]. 夏晶. 苏州大学, 2015(02)
  • [8]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D]. 兰亚明. 南京大学, 2013(08)
  • [9]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再认识[J]. 葛元仁.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7(02)
  • [10]“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D]. 王弘.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立足于培养革命者——上山下乡青年工作如何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