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政权斗争

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政权斗争

一、论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夺权斗争(论文文献综述)

丘新洋[1](2016)在《“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文中提出“夺权运动”是一场发端于上海“一月风暴”下的政治运动,地处东南海防前线的福建省也被迫卷入其中。本文以福建省“夺权运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福建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时间跨度从1967年初“一月风暴”的产生到1968年底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详细地论述了福建省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探讨在“夺权运动”下福建群众组织的三次分化和对立,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武斗”事件。此外,还力图通过对福建“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运动特点、深远影响、历史借鉴等诸多问题的分析,探究出福建省“夺权运动”的特殊规律。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除了努力重构历史事件的完整经过,还希望能给当今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殷鉴。

王绍光,黄万盛,单世联,蔡翔,金大陆,徐俊忠,老田,郭春林,贺照田,罗岗[2](2013)在《70年代中国》文中研究指明由开放时代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2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安徽泾县查济村"钟秀梦缘"举行。本届论坛以"70年代中国"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国在70年代的转型,辨明改革开放前后的政治、经济及社会联系的丰富性及复杂性,淡化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缓冲"左"、"右"的诘抗,拓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尺度。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所有发言者校订。由于篇幅限制,内容略有删节。

赖正维[3](2002)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文革”期间,福建也与全国各地一样,各种群众组织林立,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遍布全省各地所谓老区农民组织。福建老区农民运动的兴起时期极短,来势异常迅猛,波澜壮阔,遍及全省,两起两落,结局悲壮。农民参加“文革”在全国并不罕见,但公开打着老区农运旗号却唯有福建,并且老区组织中又集结了大量原地下党及游击队等老区干部,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文革”中老区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个建国以来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问题在“文革”特定背景下以大规模农民运动形式爆发,然而矛盾并未解决,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个长期困扰我党的历史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依据已收集的丰富历史档案资料,拟对这一过程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叶青[4](2002)在《“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宝贵的教训。对文革史的研究有着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文革”作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有着丰富的社会基层与区域方面的内容。群众组织是群众运动的细胞、成分与结构。群众运动与群众组织互为因果。千百万群众投身于文化大革命,也因此催生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群众组织。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多视角、多层次探究了福建文革群众组织产生、发展、演化整个发展脉络及其变动轨迹,并力图分析福建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对立演化的原因及其在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群众运动和群众组织都必须给予科学的批判。

张志明[5](1995)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革命委员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由局部夺权发展到“全面夺权”,直至全局失控的严峻情势下,历尽磨难后才靠军队“支左”与多种力量的平衡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国家权力机构。 革命委员会经历了由鼎盛、平复和衰亡的历史嬗变过程。在鼎盛时期,它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类似于军事管制的机构;在平复和衰亡时期,它逐渐演变为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构。最终为地方人民政府所取代。 打破“文革”前政治体制后新建的革命委员会,不仅没有克服原体制中的弊端,而且将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适应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需要,同时它也承担了管理其他社会事务的一些基本职能。 革命委员会的产生除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外,还与“文革”前业已形成的体制、政治文化和思想理论中的弊端和错误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联系。 反思革命委员会的历史教训而知,唯有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逐渐实现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超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发育、完善和确立,无疑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昭示了光明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廖迅乔[6](2014)在《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文革前期(1966-1971)的《人民日报》社论为研究对象,以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为基本理论框架,同时借鉴认知语言学的语篇世界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识解活动理论,考察社论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的语言特征及其认知功效,阐释社论如何引导读者建构既定的语篇世界,进而控制读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通过对1966-1971年间122篇《人民日报》社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在词汇层面,文革社论中的高频实词限定了语篇世界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元范畴的构成、性状和相互关系,将语篇世界虚构为两个对立阵营相互斗争的巨大战场,以强化读者的阶级斗争意识。在句法层面,社论一方面通过祈使句的密集使用来建构态度性亚世界,并以之作为语篇世界发展的方向,迫使读者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方式进行政治实践;另一方面又通过大量的引述句来建构认识性亚世界,用于限定和管束语篇世界的构成,迫使读者的视角和领袖的视角保持绝对一致,造就“以领袖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在语篇层面,社论通过“开篇—中段—结论”的结构,传递“虽然形势大好,但是社会危机仍存,因此必须继续革命”的基本逻辑,赋予了语篇世界“发展与危机并存”的矛盾特性,向读者灌输阶级斗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中大量出现的事件结构空间隐喻将空间结构关系投射到语篇世界,限定语篇世界中各个概念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这样一个通过反复强化建立起来的语篇世界及其认知结构驱使读者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划分现实世界,同时强化了读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和权威意识,释放了破坏攻击欲望,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失序。通过对文革前期《人民日报》社论的分析,本研究希望解释文革语篇与文革思维和政治霸权之间的关系,揭示极端政治语篇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和对畸形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反思文革对个人和社会的冲击,倡导用理性和人性的语篇客观反映外部世界,塑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

陈明明[7](2015)在《“旧制度”与“大革命”——“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演变(19671973)》文中认为"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群众组织的代表、原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和驻地军队的代表。"革命委员会"的筹建以及是否得到中央的承认和支持,从而成为一个享有权威进行地方治理的国家机构,理论上取决于它能否落实"三结合"的方针,能否维持这三种力量在权力结构中的平衡。"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表明,这三种力量的平衡是相当脆弱的,"造反派"的代表从来没有真正在这种"三结合"体制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在经过"军管政府"主导的阶段后,权力回到了"文革"原来力图排斥和整肃的前党政官员手中。"革命委员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为"文革"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

郑谦[8](2010)在《“文化大革命”的巴黎公社情结》文中认为本文从叙述"文化大革命"中对巴黎公社、《法兰西内战》的学习、宣传和实践入手,分析了这一活动的阶段划分、上层宣传和民众诉求的异同,以及主观愿望与实践结果的巨大矛盾。本文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巴黎公社情结不是偶然和孤立的现象,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些深层问题的反映。它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是我们今天所必须注意的。

向前[9](2010)在《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文中提出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文革研究具有以史为鉴的重要现实意义。由于各省市的文革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地区文革史是文革研究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定位于个案研究,史实的叙述以湖南长沙的文化大革命(19661969)为核心,一方面顾及全国运动形势对长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涉及长沙对湖南省内各地区的影响。第一部分(前三章)全景再现了19661969年间长沙文革的历史场景,记叙了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众多群众组织的建立、分裂、组合、解散的演变过程,力求尽可能还原历史,以此作为下文的分析素材及立论基础。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第四、五章)着重考察不同派别群众的行为,发现最突出的特征不在于群众参加运动,而在于群众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进而形成各自派别相互对峙并爆发激烈冲突。第四章从人员构成、行为取向和诉求等方面对比众多群众组织,在不同历史阶段将它们归入不同类别,详细说明各个派别的人员组成和活动情况。第五章以学生、知识青年和工人三个群体为例,分析学生群体分裂的历史根源、知识青年参加造反的原因,以及不同的工人群体在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群众形成不同派别发生激烈的冲突,个人行为由此汇聚成集体行动,因而具有了社会性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个体面临的挣扎和抉择,反映出了社会深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第三部分(第六章)从个人行为与外部社会的相关性出发,将个体遭遇置于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分析其行为背后结构性的社会根源,进而揭示群众参加运动和产生分裂的根源。本章提出“挑战者”和“扞卫者”两个概念——“扞卫者”是既得利益者或潜在的既得利益者,“挑战者”是争取利益者,或是利益受损者。运动发展过程中,如果“挑战者”成功进入权力体系内,则很容易转化成为“扞卫者”。一个人以哪种姿态参加文革则取决于其在“政治身份体系”内所处的位置。“政治身份体系”是革命后党国体制重塑社会,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产物。按照不同政治身份确定有差别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国社会出现了层次分明的政治身份体系,它集资源分配和社会分层两种功能于一身。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资源分配和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政治身份体系的结构张力日益增大,社会矛盾日渐积累而未能化解,最终在文革中以群众组织分裂和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回顾往事可以通过与历史的对话获得对过去和现在的更深刻理解。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矛盾突出、阶层流动呈现固化的今天,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体间利益冲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吴婷婷[10](2018)在《“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作为“文革”期间极少数的没有被停刊的党报之一,有着庞大的阅读群体,它的报道成为了政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党中央的喉舌耳目。作为核心媒介,《人民日报》对“文革”时期主流文化形式——“样板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广。本文以“文革”期间“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依据框架理论和传播学知识,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厘清“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总结其传播特点,并考察其功能及效果,探寻背后的政治权力运作与意识形态控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新闻传播规律和戏剧存在的文化生态,为今后媒介发展及戏剧文化建设提供借镜。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阐明此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在钩沉了大量的史料基础之上,将“文革”期间“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宣传报道按照时间、标题、供稿来源、体裁、版面、篇幅等类目进行整理爬梳,利用统计学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复原《人民日报》对“样板戏”的传播面貌,揭示官方是如何通过纸媒的渠道来传播“样板戏”、维护自身文化垄断地位的。第二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特点。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人民日报》在“样板戏”传播方面的特点:1、泛政治化报道。表现在毛主席语录频繁引用、政治口号漫天飞舞、溢美之词不绝于耳;2、高度模式化报道。从报道标题、报道署名、写作范式都可看出报道的高度模式化倾向;3、集束型全方位报道。集束型指大量地密集型报道,全方位指连环画、唱腔选集、剧本翻译等各种纸质文本的出版、音像制品、邮票等其它衍生物及有关“样板戏”移植、改编的报道;4、持续性叠加式报道。指为了增加“样板戏”曝光率和影响力而采用的长时间、分阶段连续报道以及增加其他报刊相互转载的叠加式报道。第三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功能及效果。本章考察“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所达到的传播功能及效果,既有服务于权力斗争的政治功能,也有专业知识分子对“样板戏”进行文艺宣传与集体“帮腔”的文艺功能,又有反馈群众接受“样板戏”教育效果及体会的教育功能,还有传递“样板戏”各种演出动态的信息功能,反映出特殊的政治语境和精神气候对“样板戏”传播与接受的影响。结语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通过“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状况、特点及其功能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文艺与政治、舆论宣传与文艺生态的关系,探究文艺传播的规律与经验,实现对“样板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阐释。

二、论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夺权斗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夺权斗争(论文提纲范文)

(1)“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学术研究之回顾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狂潮初起:“一月风暴”前福建的“文革”
    第一节 从第一张大字报到工作组的进驻
    第二节 工作组“维稳”的“失败”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产生和”破四旧“运动
    第四节 “八·二九”事件:“保守派”与“造反派”的“较量”
    第五节 权力机构的瘫痪:从“八·二九”事件到“一月风暴”
第二章 全面“夺权”:福建省的“夺权运动”
    第一节 福建省报社系统的“夺权运动”
    第二节 “夺权运动”的个案分析:以龙岩和南平为例
        (一) 龙岩“夺权”的产物:“临时勤务委员会”
        (二) 南平“夺权”的产物:“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
        (三) 龙岩和南平两地“夺权运动”的异同点分析
第三章 混乱的局势:军队介入“文革”和“三支两军”
    第一节 军队“支左”的“偏差”:“一·二六”事件的产生
    第二节 从《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产生到“四月平反”
        (一) 一“石”波澜:《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出台
        (二) “支左”政策下的“错误行动”
        (三) 周恩来的“六点指示”
        (四) 流产的“政权”: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第一次筹建
        (五) “一·二六”事件下的权力转移:“反夺权”与“军管”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分化与组合
        (一) “革”与“保”:群众组织的第一次分化和组合
        (二) “拥军”与“反军”:群众组织的第二次分化与组合
        (三) “打韩”与“批韩”:群众组织的第三次分化与组合
    第四节 “夺权者”之间的“较量”:无止境的“武斗”
        (一) 榕树下的“革命”:省城的“武斗”
        (二) 武夷山下的“拼杀”:闽北地区的“武斗”
        (三) 红土地的“悲歌”:闽西地区的“武斗”
        (四) 福建省其他地区的“武斗”
第四章 “全省一片红”;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漫长的“谈判”’:从“学习班”到“大联合”
        (一) “大联合”的初始阶段
        (二) “大联合”的发展阶段
        (三) “大联合”的“斗私批修”阶段
        (四) “大联合”的“大批判”阶段
    第二节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五章 历史的回音:福建省的“夺权运动”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文革”全景下的“夺权运动”
        (一) “夺权运动”的原因及其性质
        (二) “夺权运动”在“文革”中的政治意义
        (三) 福建“夺权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 “疯狂与理性”:“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分析
        (一) 革命狂热型
        (二) 利益驱动型
        (三) 无路可退型
        (四) 混水摸鱼型
        (五) 逍遥观潮型
    第三节 “夺权运动”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 “夺权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二) “夺权运动”对文化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三) “夺权运动”对人民社会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
    第四节 历史的殷鉴: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反面教材
结语
附录一:1966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70年代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革”中的“新思潮”
二、“文革新政”和70年代
三、70年代的伦理记忆与日常生活
四、70年代的制度遗产
五、70年代与“三农”问题
七、“文革”结束及“新时期”开始的历史—观念意涵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学术研究回顾及本文选题之缘由
    二、 本文的理论依据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老区问题之历史渊源
    第一节 辉煌的历史与特殊的贡献
        一、 卓着的功勋
        二、 巨大的代价与牺牲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
        一、 经济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二、 “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及其原因
    第三节 政治上的“多灾多难”
        一、 关于“反地方主义”问题
        二、 “七千人大会”及1962年留有“尾巴”的平反工作
        三、 “四清”运动
        四、 1966年省委的工作总结及目标
第二章 “文革”中老区问题产生之背景
    第一节 动乱升级对广大农才寸的冲击
    第二节 红卫兵组织及大串连影响
        一、 各种红卫兵组织及其它“造反组织”的建立
        二、 大串连活动对农村的影响
    第三节 所谓“一月夺权”的推动
    第四节 原老区干部自上而下的推波助澜
第三章 老区农民运动形成、发展与首次高潮(66年底至67年2月)
    第一节 福州郊县农民首先参加“文革”
        —、 “贫下中农赤卫队”的成立与“九·一”大字报风波
        二、 全省第一个农民造反组织及第一张农民大字报
    第二节 各地老区农民活动的兴起及“一月夺权”
        一、 第一次农民开进福州
        二、 第二次农民开进福州
        三、 “一月夺权”风暴
    第三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其特点分析
        一、 连江的老区组织
        二、 罗源的老区组织
        三、 晋江专区的老区组织
        四、 老区组织的特点分析
第四章 老区农民运动第一次受挫(1967年2-4月)
    第一节 “一·二六事件”及《福建前线部队公告》颁布
        一、 “一·二六事件”
        二、 《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颁布
    第二节 “二·四”、“二·五”事件及老区农民第三次进福州
        一、 “二·四”、“二·五”事件
        二、 “二·七”事件及农民第三次开进福州
        三、 批判“经济主义”及“揪高级政治扒手”
    第三节 省军区对老区等“造反派”组织的遏制措施
        一、 省军区对前革造会势力的打击
        二、 省军区对老区组织实行的遏制措施
    第四节 “前革委会”的夭折及其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一、 “前革委会”的筹建
        二、 “前革委会”省委委员中拟用的老区干部
第五章 老区农民运动的平反与再次高潮(1967年4—8月)
    第一节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一系列指示及军管会对老区平反措施
        一、 中央关于福建问题的指示及省军管会的成立
        二、 省军管会对老区问题的平反措施
    第二节 老区组织的恢复及其活动
        一、 老区组织重振旗鼓
        二、 全省各专、县部分老区组织
        三、 经费问题
    第三节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及“八·一三”事件
        一、 全省各地区农民进城情况
        二、 “八·一三”事件—农民第四次开进福州
        三、 中央为禁止武斗及农民进城所做的种种努力
第六章 老区农民运动二次受挫及易帜后争斗(67年9月—68年12月)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改旗易帜
        一、 中央及军管会稳定福建局势的措施
        二、 老区组织与省农总司的合并
    第二节 “七二三”协议的签订及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一、 北京学习班及“七二三”协议的签订
        二、 省市革委会的成立
        三、 两届革委会委员中对老区干部之任用及其原因分析
    第三节 悲壮的结局
        一、 对所谓“范黄地下黑司令部”与“八月提纲”的批判
        二、 革委会成立后老区活动的逐渐平息
第七章 拔乱反正 老区问题之最终解决
    第一节 政治上的扬眉吐气
        一、 老区问题之初步解决(1976—1978年)
        二、 老区问题之较彻底解决(1978年—1985年)
    第二节 经济上的致富与文化上的繁荣
        一、 不遗余力的扶贫开发
        二、 老区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八章 与老区组织及活动有关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央、军管会及其他“造反派”组织与老区组织的关系
        一、 中央“文革”小组与老区组织
        二、 省军区、军管会与老区组织
        三、 “八·二九”与老区组织
        四、 革造会与老区组织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韩先楚
总结 老区问题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 老区组织的建立及活动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果
    第二节 福建地方干部队伍之分析
    第三节 老区问题的经验教训
附一: 福建“文革”前期大事记(1966.5.16—1969.12)
    1966年5月16日前福建部分与“文革”有关大事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附二: “文革”时期福建省各群众组织所出版的报刊一览:
附三: 文革期间与老区组织有关的部分资料选编
    一、 “洪乐急电”
    二、 1966年1月28日《福建日报》发表社论《独有英雄驱虎豹——赞福州市郊九九野战兵团》
    三、 1967年3月7日福州军区转发闽侯军分区告《告闽侯地区贫下中农书》
    四、 1967年3月7日凌尚武所做的检查
    五、 1967年3月14日《福建日报》关于“本省召开革命根据地工作座谈会”的报道
    六、 1967年2月拟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材料
    七、 1967年6月3日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关于老区问题的讲话
    八、 省军管会关于老区组织平反的系列公告
    九、 有关“八·一三”农民进城的资料
    十、 1967年8月17日福建两大“造反派”组织在京达成的四个协议
    十一、 1967年10月福州军区关于支左工作中错误的检查
    十二、 1967年11月省革造会发言人就派代表上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一事发表谈话
    十三、 关于各群众组织收缴武器,制止武斗的两份协议
    十四、 有关1968年成立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资料
    十五、 有关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自动撤消”的资料
    十六、 1968年10月8日韩先楚在福建省革发会核心小组和常委会议上关于各地农总、农革总、农司三结合问题及生产队是否成立革委会问题的讲话
附四: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一览
    档案资料
    出版着作、报刊:
中文摘要

(4)“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
    三、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四、 作者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一、 中国古代、近代的群众运动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和毛泽东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三、 从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四、 中共与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第二章 福建群众组织的产生
    一、 文革的发动与群众组织的产生
    二、 福建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三、 东海前线红卫兵
    四、 红卫兵组织的“破四旧”
第三章 福建群众严重对立的出现与群众组织的发展
    一、“八·二九事件”──群众组织对立的肇始
    二、 福建群众组织“革”与“保”的对立
    三、 福州工人赤卫队
    四、 福州农民赤卫队
    五、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
第四章 红卫兵的“大串连”与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一、 红卫兵组织的大串连
    二、 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三、 福州工人革命造反联合总部
    四、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第五章 “一月风暴”与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成立
    一、 “一月风暴”和“反经济主义之风”在福建
    二、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第六章 “文革”的深入与福建群众组织“拥军”与“反军”对立
    一、 部队支左与省军管会成立
    二、 “1·26事件”----“拥军”与“反军”的界标
    三、 福建“拥军派”组织的壮大
    四、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五、 福建省机关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新形势与福建群众组织演变的加速
    一、 “二月逆流”后“反军派”的再起
    二、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
    三、 武汉“七·二○事件”后“反军派”组织的扩展
    四、 毛泽东改变战略部署与福建群众组织新分化
    五、 四·二○革造会
    六、 革造会内部的分化
第八章 “革命大联合”前后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一、 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二、 “革命大联合”
    三、 福建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第九章 “福建省革委会”的产生与群众组织的消亡
    一、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二、 福建文革群众组织的消亡
第十章 福建群众组织特征及对立演变的分析
    一、 福建文革中群众组织的特征
    二、 对立演变原因的分析
结语: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研究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福建省“破四旧”中参加运动的单位、人数统计表
    △福建省“破四旧”中查抄物品统计表
    △“一·二六事件”后福建群众组织分离的网络图
    △毛泽东思想人民反修战斗团连江总部革委会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全省各专、县“老区”组织概况一览表
    △八·二九榕司下属分部组织结构表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福州市及各市县网络图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所属系统一览表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第二轻工业系统组织分布图
    △福建省各县市主要群众组织概况一览表
    △1968年1·18北京来电后福州主要群众组织对时局态度一览表
    △福建省各专区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情况一览表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名单一览表
群众组织成立宣言、时局声明等目录
    △东海前线红卫兵总部宣言
    △福州市工人赤卫队总部成立告全市革命职工书
    △毛泽东思想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宣言
    △“福建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的实况
    △“2·11”大会会议的实况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福州工人2.11革命造反司成立宣言
    △福建省直党群机关革命造反总部成立宣言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的实况
    △福州军区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热烈欢呼干到底公社新生
    △四·二○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公告
    △四·二○革造会红卫兵警备区政治部、司令部成立公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州部队支左联络站成立公告
    △福建省革造会福州市工联总12.5革命行动委员会公告
    △“新飞虎”队《造反公告》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时局声明
    △福建前线工农赤卫军联合总部原子总部关于支持联合总部退出省革造会声明
    △革造会《向北京》朝阳联络站成立公告
    △“二·二”协议签字的福建省群众组织名单
    △福州工人群众组织革命大联合的协议
    △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全部成立庆祝大会
    △福建省各革命群众组织关于大力巩固和发展革命大联合的协议的签字组织名单
附录
    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市档案馆馆藏福建省群众组织资料
        (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1、 福建省大专院校群众组织
        2、 福建省中等专业学校
        3、 福州中学群众组织
        4、 外地来榕学生组织
        (二) 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三) 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四) 以机关干部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5)“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第一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不破不立“:毛泽东笃信只有通过“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初朝的改组和夺权
    第三节 批判“资反路线”导致全国“全面夺权”
第二章 从“上海人民公社”到“全国一片红”
    第一节 “一月革命”和“上海人民公社”的出现
    第二节 毛泽东对夺取后新生政权名称的慎思和“上海人民公社”名称的改变
    第三节 全局失控、进退维谷:毛泽东号令人民解放军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第四节 “全国一片红”的曲折历程
第三章 革命委员会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的鼎盛时期(1967年1月—1969年4月)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平复时期(1969年4月—1972年8月)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衰亡时期(1972年8月—1979年9月)
第四章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及功能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概念考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社会功能及实际运作
第五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体制条件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政治思想条件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理论条件
第六章 反思与超越:对革命委员会的历史评述
    第一节 毛泽东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
    第二节 毛泽东理想与现实的悖论之源
    第三节 政权机构与经济体制的辩证法
结语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谢辞

(6)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语料收集
        1.3.2 语料分析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革报刊研究
    2.2 文革大字报研究
    2.3 文革小说研究
    2.4 文革样板戏研究
    2.5 文革政治口号研究
    2.6 文革政治仪式语篇研究
    2.7 文革语篇综合研究
    2.8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理论背景
    3.1 批评语篇分析
        3.1.1 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渊源
        3.1.2 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研究模式
        3.1.3 批评语篇分析的基本原则
    3.2 认知语言学
        3.2.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3.2.2 语篇世界理论
        3.2.3 概念隐喻理论
        3.2.4 识解活动理论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文革社论的词汇特征
    4.1 高频实词的提取
    4.2 高频名词
        4.2.1 政治主体
        4.2.2 政治观念
        4.2.3 政治事件
        4.2.4 时空范畴
    4.3 高频动词
        4.3.1 对立性关系
        4.3.2 统一性关系
    4.4 高频形容词
        4.4.1 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4.4.2 资产阶级的落后性
        4.4.3 对立性的空间满格
    4.5 高频副词
        4.5.1 性质状态
        4.5.2 逻辑关联
        4.5.3 评价态度
        4.5.4 时间量度
        4.5.5 空间量度
    4.6 词汇特征与语篇世界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文革社论的句法特征
    5.1 祈使句
        5.1.1 祈使句的概貌
        5.1.2 祈使句的句法特征
        5.1.3 本节小结
    5.2 引述句
        5.2.1 引述句的类别
        5.2.2 引述句的句法特征
        5.2.3 本节小结
    5.3 句法特征与语篇世界
        5.3.1 祈使句与态度性亚世界
        5.3.2 引述句与认识性亚世界
        5.3.3 本节小结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文革社论的篇章特征
    6.1 开篇:形势大好
        6.1.1 政治形势
        6.1.2 文化形势
        6.1.3 经济形势
        6.1.4 外交形势
        6.1.5 本节小结
    6.2 中段:危机深重
        6.2.1 政治危机
        6.2.2 文化危机
        6.2.3 经济危机
        6.2.4 外交危机
        6.2.5 本节小结
    6.3 结论:继续斗争
    6.4 篇章特征与语篇世界
    6.5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文革社论的语篇世界
    7.1 空间隐喻与语篇世界
    7.2 位置关系
        7.2.1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位置关系
        7.2.2 资产阶级范畴与无产阶级范畴的位置关系
    7.3 运动方向
        7.3.1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7.3.2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方向
    7.4 运动路径
        7.4.1 无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7.4.2 资产阶级范畴的运动路径
    7.5 力作用关系
        7.5.1 无产阶级范畴内的力作用
        7.5.2 资产阶级范畴内的作用力
    7.6 语篇世界与现实世界
    7.7 本章总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创新与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人民日报》社论122篇小样本及其类别
附录2:高频名词及频率
附录3:高频动词及频率

(7)“旧制度”与“大革命”——“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演变(19671973)(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五回到“旧制度”
六余论

(8)“文化大革命”的巴黎公社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大革命”前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宣传
二、“文化大革命”中报刊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宣传
三、群众的反响与诉求
四、令人失望的结局
五、对“文化大革命”中巴黎公社情结的反思
    (一) 如何破解“世纪难题”
    (二) 如何寻求民主、公平、正义
    (三)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9)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相关研究述评
        1 通史类着作
        2 专题类研究
    二 问题的提出
        1 众说纷纭的文革原因
        2 文革原因的结构层次
    三 本文的思路和资料来源
        1 本文的定位
        2 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3 资料来源
    四 本文的结构与方法
第一部分 史实与记忆:以湖南文革为中心(1966—1969)
    第一章 从"造反"到"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966.5——1966.12)
        第一节 文革的酝酿与发动
        1 以阶级斗争为纲
        2 "文化大革命"跃上头版头条
        第二节 工作队的进驻与撤离
        1 反右模式的文革
        2 工作组撤离和《十六条》
        第三节 "8·19事件"和"9·24报告"
        1 长沙的"8·19事件"
        2 "8·19事件"定性的转变
        3 "9·24报告"和抓"黑鬼"运动
        第四节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2 高涨的造反浪潮
        3 查抄"黑材料"
    第二章 夺权后的分裂和混乱(1967.1—1967.8)
        第一节 夺权浪潮和"三支两军"
        1 全面夺权
        2 "反革命经济主义"
        3 "三支两军"
        第二节 围绕领导权的争斗
        1 "高司"与"湘江风雷"的决裂
        2 镇压"湘江风雷"
        3 流产的"三结合"
        第三节 为"湘江风雷"翻案
        1 翻案力量的集结
        2 局势的扭转
        3 大武斗
        4 其他地区的翻案活动
        第四节 "湘江风雷"彻底平反
        1 《八·十决定》
        2 新一轮武斗高潮
        3 知青造反的"继续革命"
    第三章 秩序的重建和巩固(1967.9—1969.12)
        第一节 "省革筹"推进"大联合"
        1 "工派"与"湘派"的内讧
        2 "大联合"号召
        3 恢复秩序的努力
        第二节 "省无联"和"极左派"
        第三节 革委会:新秩序的象征
        1 "抓住省无联的黑手"
        2 "复课闹革命"和"回乡闹革命"
        3 "芙蓉国里尽朝晖"
        4 "湘瓷派"和"汽电派"的争斗
        5 群众组织的彻底退场
        第四节 新秩序的巩固
        1 "清理阶级队伍"
        2 审干和整党建党
第二部分 剖析与研究:群众的行为与动机
    第四章 群众的分化和群众组织的对立
        第一节 群众组织的分类
        1 "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2 "红卫兵"组织的变迁
        3 "红卫兵"、"保守派"及"造反派"
        第二节 "保守派"与"造反派"的对立:以长沙为核心
        1 "保守派"和"造反派"组织
        2 "保守派"和"造反派"的行为取向
        第三节 造反派阵营的分裂:温和派和激进派
        第四节 激进派的分化:稳健势力和激进势力
        1 "省无联"
        2 "省无联"的人员构成
    第五章 群众分裂和冲突的原因
        第一节 学生分化的历史根源
        1 按照"家庭出身"将学生分类
        2 学生之间的竞争
        3 不同学生的行为倾向
        第二节 参加造反的知识青年
        1 升学标准的变化
        2 "贯彻阶级路线"的录取工作
        3 上山下乡:无路可走时的"光明大道"
        4 知青的生活境况
        第三节 工人文革中行为差异的原因
        1 经济调整对工人的影响
        2 工人之间的待遇差别
        3 工人群体的分化
        第四节 其他社会群体的造反原因
第三部分 理论与总结
    第六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结构之关系
        第一节 "扞卫者"和"挑战者"
        第二节 党国体制:文革的历史布景
        1 党国体制在政治领域的确立
        2 党国体制在经济领域的确立
        3 党国体制下的单位化和组织化
        第三节 政治身份体系:社会结构的核心
        1 阶级、阶级成份和政治身份
        2 政治身份体系的四个面相
        第四节 政治身份体系的内在张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
    第一节 《人民日报》传播“样板戏”的政治文化语境
    第二节 《人民日报》对“样板戏”传播报道的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特点
    第一节 泛政治化报道
    第二节 高度模式化报道
    第三节 集束型全方位报道
    第四节 持续性叠加式报道
第三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功能及效果
    第一节 政治功能及效果:为权力斗争制造舆论
    第二节 文艺功能及效果:为文艺评论提供交流平台
    第三节 教育功能及效果:反馈群众接受“样板戏”教育的体会
    第四节 信息功能及效果:分享“样板戏”各种演出信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论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夺权斗争(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D]. 丘新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2]70年代中国[J]. 王绍光,黄万盛,单世联,蔡翔,金大陆,徐俊忠,老田,郭春林,贺照田,罗岗. 开放时代, 2013(01)
  •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D]. 赖正维.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4]“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D].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5]“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D]. 张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1995(12)
  • [6]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D]. 廖迅乔.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旧制度”与“大革命”——“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演变(19671973)[J]. 陈明明.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5(02)
  • [8]“文化大革命”的巴黎公社情结[J]. 郑谦. 中共党史研究, 2010(02)
  • [9]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D]. 向前. 复旦大学, 2010(01)
  • [10]“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D]. 吴婷婷. 扬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政权斗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