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雪国”冬日参观见闻(论文文献综述)
饶海燕[1](2017)在《经典向经典“致敬” ——从川端康成《睡美人》到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文中研究说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睡美人》为蓝本,创作出《苦妓回忆录》,向川端康成致以敬意。两部小说存在着相似的创作契机,呈现出紧密的联系。本文即以《睡美人》和《苦妓回忆录》为研究对象,从二者的联系出发,探讨其在文本的构思创作、主题思想以及文化内涵上的个人色彩。首先,论文阐述了两部小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影响和关系;其次,立足于小说的文本,在叙事层面和语言层面上分析《苦妓回忆录》与《睡美人》各自的特点以及差异;再次,抓住两个文本都是通过女性来进行精神拯救这个共同点,进一步探讨出女性在不同地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形势;最后,虽然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老人,但两位老人对死亡的体验和态度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无疑与两位作家的自身经历以及所置身的宗教文化、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正是通过以上四个章节的讨论与分析,来展现马尔克斯对川端康成致敬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
黄茂桓[2](1983)在《日本“雪国”冬日参观见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作为留学生到日本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学习,已经有一年半了。按照计划,今年有一次到各地参观见习的机会。在指导教师若滨五郎教授的安排下,清水弘副教授协助制定和落实旅行计划。元月29日,我们南渡津轻海峡,走访日本雪最多的本州
刘永文[3](2004)在《晚清报刊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是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剧烈动荡、深刻变化的时代。晚清文学,无论是文学格局、文学观念,还是文学创作的形式内容及文学的传播方式,都出现了迥异于往古的变化。在这其中,“小说”的兴盛应是晚清文学的一大特色,以至于1906年就有人惊叹:“十年前之世界为八股世界,近则忽变为小说世界。”(寅半生)。从以往视小说为“小道”到推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从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到小说创作的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晚清小说形成了中国小说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也因此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阿英《晚清小说史》以降,许多研究者都参预了晚清小说的研究工作,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晚清小说不同于以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数作品都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包括许多长篇小说也多是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单行本的。当时,不仅文学杂志、特别是专业小说杂志刊载小说,日报和其他类型的报纸也发表小说。因此,研究晚清小说,必须注意晚清小说与报刊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报刊小说”的特点,而首要的任务就应该是全面考察这些“报刊小说”的情况。在这方面,日本学者樽本照雄以严谨求实态度所编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被学界认为是目前有关晚清小说最详尽的目录,但正如他所言,外国学者做小说目录整理所面对的难题主要是资料的缺乏,因此他的目录所用的大都是第二手资料,而且对大量“日报”刊载的小说也未加以着录,因而实际上是不完全的。五年前开始做有关晚清报刊小说的硕士学位论文时,我的导师就指示我要首先从搜罗第一手资料做起。于是从读硕士到读博士,在漫长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内,除了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我的大部分时间就都消磨在上海的几个图书馆里了。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查阅了上海各图书馆所藏1872年至1911年的全部期刊,共查出106种期刊登载小说计1065种(短篇小说也以一种计),完成了《晚清期刊小说目录》;另外,我还查阅了上海各图书馆所藏1912年以前的日报,检索了全部有关缩微胶卷,查出有47种日报开辟了小说专栏,共发表小说1456种,从而基本上完成了《晚清日报小说目录》。总计这两个目录对樽本照雄《目录》着录的晚清小说补充了1000余种。在做晚清报刊小说的调查时,我不仅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小说,也关心报刊上小说理论文章以及小说广告、销售、反响等有关问题,收集了大量资料,从而对晚清“报刊小说”的创作和传播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论文就是在以上考察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全文除“导论”和“余论”外,共分八章。“导论”回顾了百年来海内外对晚清小说研究的历史,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资料考察情况,并对本文的内容和一些特点加以说明。第一章多方面地讨论了晚清报刊小说兴盛的原因。第二章介绍晚清“期刊”刊载小说的情况。第三章是有关晚清“日报”刊载小说的考察,其中重点介绍了《时报》、《神州日报》、《申报》发表小说的情况。第四章介绍“画报”刊载小说的情况。第五章研究研究报刊小说的传播,对晚清小说如何通过报刊这一新的媒体得到广泛传播的情况加以介绍。第六章介绍晚清报刊小说的分类和有关内容。第七章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分析晚清报刊小说。第八章再从其他一些方面分析晚清小说因通过报刊传播所形成的一些特点。最后的“余论”则对如何深入研究晚清小说提出了一些看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晚清小说的创作和传播进行了比较全面和集中的考察和研究,除了资料建设意义外,也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希望本文能有益于晚清小说研究的深入发展。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将《晚清期刊小说目录》、《晚清日报小说目录》、《晚清报刊所登广告》、《晚清登载小说的报刊》、《晚清以小说命名的出版社(表)))作为附录载于文后,实际上这也应该是本文的组成部分。
李晓燕[4](2016)在《莫言小说人物原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物是莫言小说的核心与灵魂之所在。莫言立足于高密东北乡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谱系,在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莫言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在高密历史以及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其原型,研究这些原型与莫言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更为深入地把握莫言小说创作的规律、成功的奥秘以及人物形象的独特价值。本论文着重研究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抗日英雄余占鳌、民国县长曹梦九、《檀香刑》中的抗德英雄孙丙、《丰乳肥臀》中的母亲、马洛亚牧师、《蛙》中的姑姑以及莫言自身等七类典型人物系列的原型。对每个人物原型的研究,都是先分析莫言笔下的人物形象,再考查这些人物的生活原型,然后再分析从原型到小说人物的文学演变,最后分析莫言笔下人物形象的超越性价值。第一章从总体上分析莫言小说中的人物由生活原型到文学形象的演变规律。主要从莫言对故乡人物原型的充分运用、莫言小说人物原型演变的主要特征、超越现实原型的创作风格与艺术追求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莫言与故乡血肉相连,小说中的人物正是取材于故乡历史以及现实人物原型,同时,又充分把握、运用了故乡源远流传了数千年的文脉、武脉、民间艺术、民间传奇故事等文化资源进行小说人物创作,并注重通过其借鉴模仿与创新、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恢宏灵动的文学语言、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超现实主义的手法等,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张扬着原始生命力,拥有追求自由、敢于抗争的精神、浪漫的情怀与丰富的人性内涵的小说人物。这些人物成就了莫言的作品,令其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第二章对《红高粱家族》中的余占鳌形象的创作原型进行了分析。在小说《红高粱家族》中,莫言塑造了“我爷爷”余占鳌这一土匪英豪形象,开创了新时期英雄人物写作的新篇章。余占鳌形象取材于高密东北乡的土匪高润升、抗日英雄曹克明、曹直正以及北海道穴居人刘连仁等。他们的故事经莫言的创造性演绎,最终生成了凝聚着红高粱大地精神血性的经典文学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文学史价值。余占鳌代表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他是由齐文化孕育的民间英雄,他自由、豪爽,不受传统道德的规约束缚,他充满着勃勃的野性,“既英雄好汉又混帐王八蛋”,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意蕴丰厚的人物形象之一。第三章对《红高粱家族》中的民国县长曹梦九的创作原型进行了分析。《红高粱家族》中的曹梦九形象脱胎于高密真实的历史人物民国县长曹梦九,又在原型人物的基础进行了内容创新、情感丰富与内在精神价值的深化,体现着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烛照。正义刚健、幽默智慧、慈爱悲悯的曹梦九成为传递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典型艺术形象,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第四章对《檀香刑》中的孙丙的创作原型展开分析。抗德英雄孙丙是莫言发表于2001年的长篇小说《檀香刑》的主人公之一,其人物原型,来源于高密的抗德英雄孙文、高密的民间茂腔艺人,其中亦隐含着为赎人类之罪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的身影。在这部小说中,莫言充分融合了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的多种历史文化元素,重塑了抗德英雄孙丙的形象,实现了悲剧英雄形象的艺术创新,张扬着超越性的宇宙情怀。第五章对《丰乳肥臀》中的母亲形象的创作原型进行分析。《丰乳肥臀》中仁慈善良、胸襟博大,饱受苦难,最终皈依了西方基督信仰的母亲上官鲁氏形象,既反映了莫言对母亲的深情,对大地母亲的眷恋,又体现了对精神信仰的追寻。在展现生活中的母亲善良宽厚品质的同时,莫言亦将齐地女性的自由洒脱、坚韧顽强,以及东西方圣母原型的生殖繁衍、慈爱包容、无私奉献、救赎苦难的精神品格融入进“母亲”形象的塑造中,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完美融合。母亲形象的成功塑造,展现了莫言熔铸民间、历史、现实、宗教等质素进行小说人物创作的深厚功力。第六章对《丰乳肥臀》中的马洛亚牧师形象的创作原型进行分析。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马洛亚牧师,是一位人性化、中国化、莫言化了的牧师。莫言是依据童年耳闻的瑞典来华传教士原型以及在高密东关教堂见到的牧师形象,倾注进自己的人生感悟,塑造了马洛亚牧师这一文学形象的。马洛亚牧师形象的丰富内涵,增强了《丰乳肥臀》的思想厚重度与艺术感染力,体现了莫言小说历史与当代相融、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的重要特征。第七章对《蛙》中的姑姑形象的创作原型进行分析。莫言小说《蛙》以新中国60年来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乡村妇产科医生姑姑万心的经历为主线,描绘了高密东北乡故土大地上苦痛的生存本相以及个人内心的挣扎。小说成功塑造了姑姑这一饱含着爱与忏悔、忧伤与悲悯内涵的人物形象,姑姑形象的原型来自于莫言生活中的小姑管贻兰。论文从身世经历、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姑姑这一人物形象形成的渊源及其文学演变。莫言以超越原型的姑姑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揭示了生命存在的苦痛以及灵魂向善的渴望,洋溢着博爱众生的诗性情怀,亦饱含着罪与忏悔的悲悯忧思。第八章主要针对莫言以自身为原型的人物展开分析。主要涉及黑孩、莫言、李一斗、上官金童、蓝解放、蝌蚪等人物形象。从《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身上,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童年莫言的身影;从《酒国》中的莫言、李一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文学艺术和生命价值执着追求的莫言;从上官金童身上,我们看到了莫言作为知识分子软弱的一面;从《生死疲劳》中的蓝解放与莫言身上,我们读到了经风沐雨却依然对生命执着热爱的莫言;从《蛙》中的蝌蚪身上,我们理解了莫言心中的苦痛与忏悔。莫言笔下的人物体现了莫言自身复杂的人格特质、生命经历以及火热的生命激情。莫言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渴望,儒、释、道、基督精神、齐文化的化育皆融入到小说人物的创作中,他笔下的人物大多具有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他们与莫言本人一样具有蓬勃粗犷的生命力、坚韧的品格与博大的胸怀,他们亦具有莫言式的浪漫情怀以及勇敢追求生命自由、敢于抗争的精神。莫言在作品中,对这些以自身为原型的人物进行了立体塑造,既令小说小物更富有魅力,亦彰显了莫言的历史观、文学观、价值观以及对人的生命关怀。在结语部分,总结莫言立足原型,运用谱系化建构人物王国的创作特征,探讨了莫言小说人物创作的精神走向,分析了莫言小说原型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等,从整体上指出,莫言在人物创作中汲取了生活的源泉以及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人物创作之精华,他将深厚的乡土情怀以及对人类永恒的爱恨、生死、善恶等主题的深刻揭示皆倾注在他的小说人物创作之中,使其小说人物既超越原型,又超越时代、超越故乡,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的文学典型形象。莫言用生花妙笔构建起他的高密东北乡人物谱系,亦用最本真最质朴的方式重构原型人物,刻画出高密人物风骨,也写出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生命传奇。精彩独特的原型人物创作点亮了神奇丰饶的高密东北乡,也成就了世界的莫言。
姜楠南[5](2008)在《中国海棠花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棠,春可赏妖娆花姿,秋可观累累硕果,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常用树种。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种海棠、赏海棠的习俗,并由此衍生出形式多样的海棠花文化。为了弘扬中国海棠花文化,深入、系统的研究海棠花文化十分必要,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海棠花文化进行了研究:1、研究了文化的内涵,阐明花文化的定义,回溯我国花文化的发展历史,并将海棠花文化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繁盛阶段、传承阶段。2、中国历史上对海棠类植物的称谓有过多次改变,本文对海棠类植物的曾用名进行了整理,研究了各名称的出现时间与内涵。“海棠”开始出现于唐代中晚期,本文根据唐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批驳了李德裕“花木以海为名悉从海上来”的观点,并提出海棠不是来自海外而是原产于中国的观点。3、研究了海棠花文化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分为典故传说、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与影视作品五大部分分别进行介绍,并选取对海棠花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个案进行研究。4、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研究海棠花文化在艺术方面的表现,研究海棠花的绘画简史、插花和盆景中的海棠、艺术品中的海棠花纹样和海棠花式样,园林艺术中的海棠花文化及海棠花会。
胡清清[6](2016)在《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文中指出新中国时期,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严格地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直延续并影响到新中国的美术创作。然而,新中国时期美术的创作环境并非完全处于封闭性的状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等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新中国有选择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展览交流,对新中国造型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成为新中国全面学习的对象,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方法成为新中国美术界学习的方向。苏联在华举行的一系列油画、宣传画、版画等展览,成为新中国美术家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最直观、生动的学习对象。本文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并对这种在苏联美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法所产生的利弊予以客观、全面的评析。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虽然以现实主义美术为主要交流对象,但来自各个国家的展览,其展品的内容与形式却是丰富多彩的,呈现一种多元化的面貌。当时,朝鲜、蒙古、越南及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来华举办的美术展,作品的主题多以革命历史题材、社会主义建设为主,但包含在作品中的东方美学的价值或者西方元素的魅力是不能被遮蔽的,例如,越南的磨漆画展览、波兰的宣传画展览等。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展览也为新中国的美术家们展现了传统审美要素与现代艺术精神相结合的异域风采,例如印度阿旃陀壁画展、墨西哥壁画展等。在同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美术展览交流时,新中国美术界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审慎地选择和引进具有民主性质的、“现实主义”类型的展览。文章对当时新中国美术界评析西方艺术的“现实主义”标准进行了再讨论。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是在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组织、策划和宣传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外国的来华美术展览为我国的人民大众打开了视野,也为美术家们提供了可供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其次,通过向国际舞台或其他国家输出高质量的美术展览,不仅能够塑造国家的美好形象,也展现了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成就;最重要的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美术展览交流,可以紧扣当时的国际背景来传达友谊与和平的愿望,为搭建国际友谊的桥梁做出贡献。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以其丰富的内涵,形象化地传达了我国的政治、外交理念,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王江[7](2018)在《李长声随笔中的日本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对旅日作家李长声随笔中日本形象的研究,论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及叙事学相关理论,在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对李长声随笔中所呈现的日本形象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形象成因及书写策略。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在梳理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的基础上,阐明论文研究价值,即对李长声随笔中的日本形象进行系统研究。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概述李长声其人及东瀛之旅,显示其赴日目的及行旅日本时的所见所感,此章还介绍了其随笔写作。第二章总结李长声随笔中的日本形象,即阅读日本:重构后的日本作家,品味日本:从鱼的国度到酒的精神,闲话日本:从日本人到日本。第三章探究李长声随笔中日本形象的形成机制,首先是自我凯旋中的日本形象辨析;再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其随笔型的个人化叙事策略,分为证明——在本土与异域经验之间和观察——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两个方面。结语部分重在探讨研究日本形象的意义。我们在客观审视日本的同时,需借日本形象这面镜子,关照自我,重视自身传统,重建中国之道。
步蕾英[8](2005)在《《空青水碧斋文集》校注》文中指出清中后期的文坛,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发自心底的挫伤后,末世文人们更多地思考经世致用,发挥传统“文以载道”的精神,希冀以文来挽救时风日下的社会,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以图救国救民。蒋琦龄就是这一时代,广西散文创作的代表。 受性灵思潮的影响,蒋琦龄在为文上强调“抒写性真”,“绝去浮艳”。这种文艺思想付诸在行文上,就形成“以情缀文”的特点。而师从传统儒者的为学经历和名门望族的出身,使得其延续“程朱之学”的使命也体现在为文上:“孝友忠信”是文之“根本”。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希望通过对蒋琦龄的生平、政治活动等的考查,能结合时代,揭示其创作特征,冀能对探寻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清中后期的传统文学创作,提供少许帮助。
杜慧敏[9](2006)在《文本译介、文化相遇与文学关系 ——晚清主要小说期刊译作研究(1901-1911)》文中提出在中国翻译史上,晚清时期正处于第二次翻译高潮——大规模译介域外文学的高潮之中。目前,晚清翻译文学研究开始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整体上还远没有充分展开,研究者多将目光集中在梁启超、严复、林纾等大家身上。然而在此研究领域中还有更为薄弱的环节,那就是对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的研究。作为晚清时期译作主要媒介载体之一的小说期刊,是一种新兴的近代化、社会化的文学传播方式,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最为突出的文学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标志着文学传播方式的一次历史性的转换。而晚清小说期刊译介,就是当时域外文学通过此一新兴媒介进入中国文化圈、与中国社会及普通读者发生接触的一种独特方式,是全面了解晚清翻译文学的一个基础性、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将晚清五种主要小说期刊的上百部(篇)译作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结合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接受美学等理论和晚清小说期刊译介的实际,提出“译入文体”、“演述”、“译述”等晚清翻译文学研究的新概念,从文体、译介方式、译介策略、翻译观等方面深入分析晚清小说期刊译作作为“译入语文化产品”的生成过程,揭示其作为一种通俗的“翻译文学”在参与建构中外文学文化关系上的意义。第一章首先梳理和辨析晚清小说期刊译介活动的理论背景,然后从译入语和译入文体角度,参照中国古典小说的类别特征对译作进行分类。这样的类型网络能够将这些译作分类整合,从而反映出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的文体概貌。第二章按短篇和长篇两大类别逐一检视各类译作译入文体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来龙去脉,分析译作与同类型小说期刊创作之间的关系。这同时也是从译作细部对译入语一方的文学传统如何操控译作文本构成以及译作又怎样反过来启发创作的考察。第三章舍弃了不能准确反映晚清小说期刊译介方式特点的“意译”等术语,深入到译作文本内部,根据译者在译作文本内外的身份和活动(而不是译作与原作的关系)提出,晚清小说期刊两种主要译介方式为“演述”和“译述”。第四章从译作文本内部转而考察小说期刊编者、译者和读者等外部因素,全面分析晚清小说期刊以读者为主导的译介策略,并最终确定其翻译观为“戏谑的重写”。在此研究过程中晚清小说期刊译作显示出来的“不透明”性及其在建构中外文学关系中的作用,对此一时期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也有启发性。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的性质是翻译文学,本论文则是从比较文学译介学视角展开的一次翻译文学研究的尝试。希望本文不仅能够在晚清翻译文学研究方面开拓新的领域,还能为翻译文学研究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曾鹏程[10](2021)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名着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石柱县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
二、日本“雪国”冬日参观见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雪国”冬日参观见闻(论文提纲范文)
(1)经典向经典“致敬” ——从川端康成《睡美人》到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川端康成与马尔克斯比较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第一节 何以“致敬”?——来自川端康成的灵感 |
一、“致敬”的概念 |
二、“致敬”的缘起 |
第二节 “异曲同工之处”——“致敬”的机制 |
一、“高处不胜寒”的忧思 |
二、“过尽千帆后”的晚年 |
三、“洛丽塔情结”的书写 |
第二章 一个题材两个文本 |
第一节 讲故事的奥秘——《睡美人》与《苦妓回忆录》的叙事 |
一、情节结构 |
二、人物形象 |
三、叙述话语 |
第二节 “阴翳”与“阳光”——《睡美人》与《苦妓回忆录》的语言 |
一、地缘环境与语言 |
二、气质类型与语言 |
三、身体状况与语言 |
第三章 灵魂的自我拯救 |
第一节 “圣女的救济”——女性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
一、青春的“睡美人” |
二、纯洁的“睡美人” |
三、神圣的“睡美人” |
第二节 “崇拜”与“征服”——东西方的女性救赎 |
一、“日本式”女性崇拜 |
二、“拉美式”女性征服 |
第四章 死亡观的自我展现 |
第一节 从川端康成的“哀”到马尔克斯的“乐” |
一、川端康成的“哀” |
二、马尔克斯的“乐” |
三、“哀“与”乐”背后的文化向度 |
第二节 从川端康成的“美”到马尔克斯的“爱” |
一、川端康成的“美” |
二、马尔克斯的“爱” |
三、“美”与“爱”背后的哲学出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晚清报刊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百年来晚清小说研究综述 |
(一) 1949年以前的晚清小说研究 |
(二) 1950年至1966年的晚清小说研究 |
(三) 1977年至2002年的晚清小说研究 |
(四) 国外晚清小说研究情况 |
二、 本文的选题和资料准备 |
(一) 本文的选题 |
(二) 撰写本文的资料准备 |
三、 本文的撰写情况 |
(一) 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 本文的一些特点 |
第一章 报刊小说的成因 |
第一节 庚子国变重创下的清王朝的内部改革 |
第二节 上海租界地的温床作用 |
一 特殊而宽松的政治环境 |
二 丰富多彩的题材来源 |
第三节 印刷技术的提高 |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的作用 |
一 办报--更张小说载体 |
二 征文--倡导“时新小说” |
三 译书--绍介西方文学和理论 |
四 作文--影响小说的内容和语言风格 |
五 兴学--培植读写群体 |
第五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 |
第六节 理论的倡导 |
第七节 “白话运动”的推波助澜 |
第八节 文人的功利追求 |
第二章 期刊小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酝酿阶段 |
一 《瀛寰琐纪》 |
二 《海上奇书》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 《新小说》 |
二 《绣像小说》 |
三 《新新小说》 |
第三节 转折阶段 |
一 《月月小说》 |
二 《小说林》 |
三 《小说时报》 |
四 《中外小说林》 |
第三章 日报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时报》 |
一 文化名人担任报纸的编辑并负责创作 |
二 报纸登载小说、滑稽时报、鼓励剪报、小说大悬赏、小说配画 |
三 登载理论文章 |
四 创办杂志:《小说时报》、《妇女时报》 |
五 时报馆、有正书局出版小说 |
六 广告是我们研究晚清小说的重要资料 |
第二节 《神州日报》 |
第三节 《申报》 |
一 登载征文、理论文章或小说出版广告 |
二 开辟小说专栏大量登载小说与附送石印图画小说 |
三 所属书局大量出版小说 |
第四节 报刊与附送小说 |
第四章 画报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画报的孕育与发展 |
一 传统版画的启发 |
二 西人报刊的借鉴 |
第二节 画报与小说 |
一 理论的探讨 |
二 画报小说的实绩 |
第五章 报刊小说的传播 |
第一节 全新的传播媒体--报刊 |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传播群体--政治家、报人、出版商、书商 |
第三节 女性小说作者--某某女士现象分析 |
第四节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发征文、做广告、登图片、设销售网络 |
第五节 混乱的传播现象--夸大告白、抄袭剽窃 |
第六节 小说的广告宣传 |
一 在报纸上登载广告 |
二 小说杂志本身开辟广告栏目 |
三 小说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做广告宣传 |
四 在随纸附送的单叶小说上登载广告 |
五 广告所蕴涵的内容 |
第六章 报刊小说的内容 |
第一节 政治小说 |
第二节 社会小说 |
一 揭露丑恶官场 |
二 批评科举 |
三 批评鄙风陋俗 |
第三节 历史小说 |
第四节 科学小说 |
第五节 侦探小说 |
第六节 写情小说 |
第七节 滑稽小说 |
第八节 教育小说 |
第七章 报刊小说艺术分析 |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 |
第二节 第一人称的借鉴 |
第三节 游记体的采纳 |
第四节 倒叙手法的运用 |
第五节 报刊小说的思辩性 |
第六节 报刊小说的“时事性” |
第八章 报刊小说的一些特色 |
第一节 从随刊随止到按回刊登 |
第二节 适合报刊登载的短篇小说 |
第三节 残缺不全的报刊长篇小说 |
第四节 繁复而标准不一的类型标签 |
余论 晚清小说研究的重新构建 |
一 实证的原则 |
二 以本土理论为根基并参照西方理论 |
三 进行多角度的文化学研究 |
附录说明 |
附录 |
一 期刊小说目录(见下册) |
二 日报小说目录(见下册) |
三 报刊所登广告(见下册) |
四 登载小说的报刊(见下册) |
五 以小说命名的出版社(见下册)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后记 |
(4)莫言小说人物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莫言小说人物原型的文学演变 |
第一节 对故乡人物原型及文化资源的充分运用 |
第二节 莫言小说人物原型演变的主要特征 |
一、借鉴与创新 |
二、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 |
三、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 |
四、恢宏灵动的文学语言 |
五、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 |
六、超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与技巧 |
第三节 超越现实原型的人物创作风格与艺术追求 |
一、原始生命力的张扬 |
二、追求自由、敢于抗争的精神 |
三、浪漫的情怀,魔幻诡奇的特色 |
四、丰富的人性内涵 |
第二章 莫言笔下余占鳌创作原型探源 |
第一节 莫言笔下的余占鳌 |
第二节 余占鳌创作原型历史寻踪 |
一、土匪英雄高润升 |
二、余占鳌的抗日英雄原型——孙家口伏击战的曹克明、曹直正 |
三、高密野人刘连仁 |
第三节 从原型到小说中余占鳌形象的演变 |
一、莫言的成长背景与英雄情怀 |
二、超越原型的曲折人物命运 |
三、杂糅多个原型人物个性特色,突破创新 |
第四节 唤回红高粱大地的精魂——余占鳌形象的艺术价值 |
一、审美价值:雄强生命力的张扬 |
二、思想解放价值:复杂人性的深度挖掘 |
三、文学史价值:传统抗战英雄形象的突破与创新 |
四、生态文化价值:种的传承与生态视野 |
第三章 莫言笔下曹梦九形象原型解析 |
第一节 莫言笔下的曹梦九 |
第二节 曹梦九形象历史寻踪 |
第三节 曹梦九内在精神价值的传承与演变 |
一、正义刚健的民族血性 |
二、洒脱幽默的处世智慧 |
三、慈爱悲悯的人性情怀 |
第四章《檀香刑》中孙丙形象创作原型探源 |
第一节 莫言笔下的孙丙 |
第二节 孙丙原型——孙文历史寻踪 |
第三节 浪子、艺人、英雄、殉道者—从原型到孙丙的文学演变 |
一、“浪子”孙丙——高密民间传说单边郎比须故事原型的演绎 |
二、猫腔艺人孙丙——故乡“茂腔”艺人形象的传承、创新 |
三、英雄孙丙——高密抗德英雄孙文形象的重塑、超越 |
四、殉道者孙丙——西方耶稣受难殉道形象的参照 |
第四节 抗德猫腔艺人孙丙的思想、艺术价值 |
一、人类苦痛生存本相的深刻揭示 |
二、悲剧英雄形象的文化超越 |
第五章 《丰乳肥臀》中母亲形象创作原型探源 |
第一节 莫言笔下的母亲上官鲁氏 |
第二节 莫言生活中的母亲 |
第三节 从原型到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演变 |
一、与莫言生活中母亲的对比 |
二、超越苦难的中国底层妇女形象的写照 |
三、西方文学中妇女形象的借鉴 |
第四节 母亲形象超越原型的思想、艺术价值 |
一、百年历史大地母亲形象的浓缩与代表 |
二、齐地女性原型意向的突显 |
三、东西方圣母原型的融汇 |
第六章 《丰乳肥臀》中马洛亚牧师创作原型探源 |
第一节 莫言笔下的马洛亚牧师 |
第二节 马洛亚牧师原型历史寻踪 |
一、瑞典传教士在高密 |
二、外国传教士在高密东北乡 |
三、高密的其它外国传教士 |
四、现在的高密教会与瑞典教会的交流 |
第三节 从瑞典传教士原型到马洛亚牧师文学形象的演变 |
一、莫言与基督教传教士 |
二、马洛亚牧师形象的创作经历 |
三、马洛亚牧师形象的不足之处 |
第四节 马洛亚牧师人物形象的价值 |
一、审美意义 |
二、精神向度 |
三、文化价值 |
第七章 《蛙》中姑姑形象创作原型探源 |
第一节 莫言笔下的姑姑 |
第二节 莫言生活中的姑姑 |
第三节 从原型到小说中姑姑形象的演变 |
一、身世和经历 |
二、性格特征 |
三、心理状态 |
第四节 姑姑形象超越原型的艺术价值 |
一、生命的苦痛 |
二、灵魂的救赎 |
第八章 莫言文学创作自身原型探源 |
第一节 莫言以自身为原型塑造的小说人物 |
一、童年的“我”——黑孩、上官金童 |
二、奋斗的“我”——莫言、李一斗 |
三、彻悟人生的“我”——蓝解放、蝌蚪 |
第二节 生活中的莫言 |
第三节 从生活中的莫言原型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演变 |
一、从孩童莫言到黑孩、上官金童的文学演变 |
二、从奋斗的莫言到小说中的莫言、李一斗的文学演变 |
三、从彻悟人生的莫言到蓝解放、蝌蚪的文学演变 |
第四节 小说中的“我”超越原型的价值 |
一、小说中的“我”:自我、非我与超我的交融 |
二、新历史主义文学观 |
三、宏伟的气魄和浪漫自由的审美情怀 |
四、自我批判意识与精神人格的追求 |
结语 |
一、莫言小说原型人物的谱系化 |
二、莫言小说人物创作的精神走向 |
三、超越原型、超越故乡、超越时代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海棠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创新之处 |
2 花文化概述 |
2.1 花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
2.1.1 文化 |
2.1.2 花文化 |
2.2 中国花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
2.2.1 新石器时期 |
2.2.2 夏、商、周时期 |
2.2.3 春秋战国时期 |
2.2.4 秦汉时期 |
2.2.5 魏晋南北朝 |
2.2.6 隋唐五代时期 |
2.2.7 两宋时期 |
2.2.8 元、明、清时期 |
2.2.9 民国以后 |
3 海棠花名考 |
3.1 海棠名称辨异 |
3.1.1 杜、甘棠 |
3.1.2 柰 |
3.1.3 林檎、来禽、文林果 |
3.1.4 苹婆、苹果 |
3.1.5 海棠名称的由来 |
3.2 海棠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3.2.1 海棠花文化萌芽阶段 |
3.2.2 海棠花文化发展阶段 |
3.2.3 海棠花文化繁盛阶段 |
3.2.4 海棠花文化传承阶段 |
4 海棠花与文学作品 |
4.1 海棠花的典故与民间传说 |
4.1.1 海棠春睡 |
4.1.2 千古之谜:杜甫不咏海棠诗 |
4.1.3 艳超红白外,香在有无间——海棠香否? |
4.1.4 一树梨花压海棠 |
4.1.5 梅聘海棠 |
4.1.6 关于海棠花的其它传说 |
4.2 海棠花与诗歌 |
4.2.1 海棠诗歌概况 |
4.2.2 诗词中海棠的花色、花姿 |
4.2.3 诗词中海棠花的情境美 |
4.3 海棠花与散文 |
4.3.1《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
4.3.2 《花潮》 |
4.3.3 《老海棠树》 |
4.3.4 《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 |
4.3.5 《花未眠》 |
4.4 海棠花与小说 |
4.4.1 海棠花与古代小说 |
4.4.2 海棠花与现当代小说 |
4.5 海棠花与戏剧、电影、电视剧 |
4.5.1 海棠花与元明清戏剧 |
4.5.2 海棠花与现代戏剧 |
4.5.3 海棠花电影、电视剧 |
4.6 文学作品中的海棠花文化个案分析 |
4.6.1 苏轼 |
4.6.2 陆游 |
4.6.3 《红楼梦》中的海棠花文化 |
5 海棠花与艺术 |
5.1 海棠花与绘画艺术 |
5.1.1 写生时代的海棠绘画 |
5.1.2 写生到写意转变时期的海棠绘画 |
5.1.3 花鸟画写意风劲吹时期的海棠绘画 |
5.2 以海棠为材料的盆景、插花作品 |
5.2.1 海棠盆景作品 |
5.2.2 海棠插花作品 |
5.3 工艺品中的海棠纹样 |
5.3.1 陶瓷用品上的海棠纹样 |
5.3.2 纺织品中的海棠纹样 |
5.3.3 木制品、金石玉器中的海棠式样 |
5.4 园林艺术中的海棠花文化的体现 |
5.4.1 古典园林 |
5.4.2 园林建筑中海棠式样的运用 |
5.4.3 现代园林中海棠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6)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中国美术跻身国际展览的原因、成果、意义 |
第一节、国际背景下的新中国外交政策与文化方针 |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指导方针 |
3、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中相关的组织策划与机构设置 |
第二节、新中国初期参与的大型国际展览与国际荣誉 |
1、“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参与及其意义 |
2、“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与走向国际的新中国版画 |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美术界的国际荣誉所产生的影响及启示 |
1、化剑为犁:二战后绘画主题表达从英雄主义向人道主义的过渡 |
2、中西同构:彩墨人物画的实验成果及其与素描写实体系的融合 |
3、写生入画:新中国画家的现实关照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中苏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及影响 |
第一节、苏联来华美术展览中油画作品的整体特征及其影响 |
1、苏联油画荣誉的全面展示——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 |
2、苏联油画发展的历史脉络——十八—二十世纪俄罗斯绘画展览会 |
3、苏联主题绘画的时代缩影——1955-1957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会 |
4、借鉴吸收——苏联油画技法的引入对建国初期本土油画创作的具体影响 |
第二节、苏联宣传画、版画、雕塑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美术的影响 |
1、政治宣传的美术范本——1951年苏联宣传画及讽刺画展览及其影响 |
2、鲁迅的推介与苏联版画的引进及苏联版画在新中国的进一步影响 |
3、1950年代苏联雕塑来华展览及苏联雕塑对华的主要影响 |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我国赴苏联举办的美术展览及其影响、意义 |
1、1950年莫斯科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及新中国形象的图像展示 |
2、1958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中国参展作品的主题叙事 |
第三章 新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
第一节、新中国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
1、蒙古、朝鲜、越南美术展览会及参展作品对社会主义精神的写照 |
2、东方美学视域下展览的文化魅力——以“越南磨漆艺术展览”为例 |
第二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美术交流的重要篇章 |
1、中罗展览交流及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在浙江美院举办的“罗训班” |
2、德国来华版画展览及珂勒惠支对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启迪 |
3、波兰宣传画的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新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 |
1、印度尼西亚与新中国的美术展览交流及其在中国出版的苏加诺总统藏画集 |
2、“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年纪念展”兼析阿旃陀壁画对中国佛教壁画的影响 |
3、万徒勒里、里维拉、西盖罗斯的来华壁画展及美洲现代艺术中的革命精神 |
第四章 新中国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局部美术交流展 |
第一节、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二战后日本版画的民主革命精神 |
1、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中国新兴木刻在日本的展览与传播 |
2、新中国时期日本来华举行的历次版画展览及其民主革命精神分析 |
第二节、日本传统与现代的书画艺术来华作品展 |
1、雪舟等杨、尾形光琳、葛饰北斋纪念展览会及其与中国传统水墨的渊源 |
2、日本现代画展览会中的作品分析及近代日本画革新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
3、来华展览的日本“反思二战”主题的《原子弹爆炸图》及其影响、意义 |
第三节、现实主义标准下中国与西欧局部国家的展览交流 |
1、“现实主义”的另类阐释——杜米埃、伦勃朗纪念展及新中国对西方艺术的评析 |
2、“他者”视阈下的新中国——比利时麦绥莱勒版画展及其木刻组画《回忆中国》 |
3、中国艺术精粹在西方传播——1959年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近百年画展” |
第五章 新中国时期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意义及影响 |
第一节、对外美术交流展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
1、政治性与严肃性:展览主题的严肃性与内容的政治功用性 |
2、战斗力与凝聚力: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创作主题 |
3、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传统工艺与时代艺术的综合展示 |
第二节、对外美术交流展对新中国美术体系的主要影响 |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2、革命历史主题性绘画与生产建设主题性绘画的强化 |
3、外来美术技法的学习路径以及美术理论交流的平台 |
4、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相应的宣传媒介与传播体系 |
第三节、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政治、文化意义 |
1、社会主义阵营:巩固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
2、凝聚和平力量: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友谊 |
3、融化冷战坚冰:促进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 |
4、塑造国家形象:以展览呈现独立自强、和谐友善的新中国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表格目录 |
图录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李长声随笔中的日本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基本结构与创新价值 |
第一章 李长声与日本 |
第一节 东瀛之旅 |
第二节 随笔写作 |
第二章 李长声随笔中的日本形象 |
第一节 阅读日本:重构后的日本作家 |
第二节 品味日本:从鱼的国度到酒的精神 |
第三节 闲话日本:从日本人到日本 |
第三章 日本形象建构的策略分析 |
第一节 自我凯旋中的日本形象辨析 |
第二节 随笔型的个人化叙事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空青水碧斋文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前言 |
引论 |
一、蒋琦龄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文化及文学状况综述 |
(一)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
(二) 思想文化概况 |
(三) 文学状况 |
二、蒋琦龄的家世与其生平 |
(一) 官宦世家,名门望族 |
1.祖父 |
2.父亲 |
3.子孙 |
(二) 蒋琦龄的生平 |
三、蒋琦龄创作概况和版本情况 |
四、《空青水碧斋文集》研究 |
(一) 《空青水碧斋文集》的作品类型 |
(二) 《空青水碧斋文集》的内容意旨 |
1.载道言理 |
2.上疏直谏 |
3.摹写人物 |
(三) 《空青水碧斋文集》的思想寓寄 |
1.“崇正学,兴教化,致太平” |
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3.经世济世之思 |
4.抒写性真,以文载道 |
(四) 《空青水碧斋文集》的艺术特色 |
1.论证严密,行文严谨 |
2.以情缀文,富有才气 |
3.借典抒怀,精练凝重 |
4.穷经皓首,据实考证 |
五、结语 |
附录 |
第二部分:凡例 |
第三部分:《空青水碧斋文集》校注(页码另编号) |
卷一 奏议 |
奏请捐办北运河小杨各庄戗堤折子 |
复奏直隶州县承办道差尚无冒销并拟章程折子 |
又查明李朝仪等片奏 |
奏参蓟州知州庇役殃民请即革讯折子 |
明蠹役诈赃毙命奏请交部结案折子 |
进《克己》、《复礼》二箴折子 |
卷二 奏议 |
请幸太原疏 |
陈情乞养疏 |
乞养得请谢恩疏 |
进中兴十二策疏 |
再求终养疏 |
仍允终养谢恩疏 |
请停缓圆明园工程疏 |
请整饬武备吏治以除盗贼疏 |
卷三 论辨考议传 |
本生祖服论 |
高曾祖服论 |
狄仁杰论 |
伯夷叔齐叩马采薇辨 |
唐介坟辨 |
远祖安阳侯夫人墓碑辨 |
碗子城考 |
粤西风土议 |
谢孝子传 |
李孝子传 |
李烈女传 |
唐烈妇传 |
陈先生家传 |
卷四 序记 |
《况少吴先生诗集》序 |
《石经考文提要》序 |
《河南乡试进呈录》序 |
《乡守辑要》序 |
《大冈蒋氏族谱》序 |
《集古印存》序 |
《俟园集》序 |
《简要格言》序 |
《治疫要诀》序 |
《万石山馆吟稿》序 |
《卓宽甫诗文集》序 |
《龙水蒋氏族谱》序 |
《少麓遗稿》序 |
《彰甲村蒋氏族谱》序 |
重修禾嘉铺官道记 |
周急仓记 |
捐置始祖徵君、光瑞公祭田记 |
永州府厘局储谷记 |
获交贾长珍记 |
覆釜山堂记 |
增修太行碗子城记 |
游岘山记 |
卷五 与人书 |
与用之舅父书 |
与是庵书 |
与家霞舫侍御兄书 |
与家霞舫府丞书 |
与霞舫书 |
太原与霞舫书 |
上祁太保相国书 |
与曾涤生节相书 |
上王雁汀先生书 |
与王子恒世兄书 |
与王子寿书 |
与浙江运使朱石翘书 |
与王少鹤农部书 |
与郑小谷农部书 |
与张生湘之书 |
与王紫臣邑侯书 |
与龚谱香书 |
与五弟信甫书 |
与王子寿书 |
与莫生向臣书 |
与赵子厚书 |
与全州黎仙舟炳森刺史书 |
卷六 答人书 墓碑 墓表 |
复河南郑松峰抚军元善书 |
答何镜海观察书 |
答孙琴西廉访书 |
答黄用侯刺史书 |
答劳翊清书 |
答王雁汀先生书 |
谢钟西耘祝太夫人寿书 |
答袁午桥甲三同年书 |
再答廷太守芳宇书 |
梅潭蒋氏远祖妣胡夫人墓碑 |
伯母时恭人墓表 |
叔母唐夫人墓表 |
庐陵资政彭公夫人赠夫人曾氏墓表 |
蒋公丹林墓表 |
例赠孺人蒋母谢孺人墓表 |
卷七 墓志铭 寿序 祭文 题跋 |
奉政大夫同知衔林君召其墓志铭 |
小谷郑先生墓志铭 |
莫母张恭人寿序 |
六品顶戴承德郎年丈何汇川先生暨德配陆安人六旬寿序 |
祭沆侄文 |
祭西堂外兄文 |
祭霞舫文 |
祭同坡文 |
祭平甫文 |
祭座主王文勤公文 |
悼孔姬文 |
跋自书鼎山先生《俟园诗》后 |
跋陈白沙诗草真迹 |
跋胡晚晴钟太守摹仲圭《石田》山水横 |
《十室遗语》跋 |
《双桂轩》跋 |
虞山知味亭额跋 |
跋大观帖残本 |
元次山溪园石刻跋 |
跋朱伯韩遗墨 |
跋杨忠愍公两疏稿遗迹后 |
跋自书《汉中纪闻》后 |
六一亭额跋 |
跋大司马陈公所藏《香光写经》 |
跋徐韵坡明府所藏宋思陵真迹 |
跋徐柳臣廉访小楷 |
跋座主制府王公所藏王霞九林少穆两先生手札 |
自跋所书《储谷记》后 |
卷八 书后 题后 杂着 |
书《尺牍》后 |
谨书先大父《告病旋里日记》后 |
书《旋里日记》后 |
书《甲午试录》后 |
书《湘山志》后 |
题李西沤前辈所书奉节邓君赈饥事后 |
题百寿字 |
上九郎神楹联记 |
为州城蒋氏宗祠员弁霸住合族绅士控张中丞呈 |
寿略 |
石霜出世始末考 |
邓耀廷先生像赞 |
募重修石脚村石坝各工程引 |
募修青龙庵引 |
募修醴陵县城隍庙引 |
砚铭 |
募建慈明禅师庵院引 |
本宗世系考 |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后记 |
第六部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文本译介、文化相遇与文学关系 ——晚清主要小说期刊译作研究(1901-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附表(一): 1949年以前涉及晚清域外文学译介的中国文学史 |
附表(二): 1949年以后涉及晚清域外文学译介的学术专着 |
第一章 晚清小说期刊的译介观念和译作类型 |
第一节 域外小说译介观念的发生—以政治视野为主导 |
第二节 域外小说译介观念的发展演变—从政治工具论到文学审美说 |
第三节 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的类型划分 |
附表(一): 晚清五种主要小说期刊译作题材类型 |
附表(二): 晚清五种主要小说期刊译作译入文体类型 |
第二章 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的译入文体及其与创作的关系—本土与域外、译作与创作间的“游走” |
第一节 短篇译作的译入文体及其与短篇创作的关系 |
一 文言短篇 |
二 白话短篇 |
三 札记小说 |
四 晚清小说期刊短篇创作与译作的关系 |
第二节 长篇译作的译入文体及其与长篇创作的关系 |
一 白话章回体 |
二 长篇译作的其它译入文体类型—文体杂糅与文体创新 |
三 晚清小说期刊长篇创作与译作的关系 |
附表:晚清短篇小说译作集 |
第三章 晚清小说期刊译作中的译者身份与译介方式 |
第一节 白话译作中的译者身份与“演述”译介方式 |
一 译者—“说话人” |
二 以原作为“本事”的“演述”译介方式 |
第二节 文言译作中的译者身份与“译述”译介方式 |
一 译者—“重形略神”的译作参与者 |
二 凝练传神的“译述”译介方式 |
第四章 晚清小说期刊译介的主导策略与“文学翻译观” |
第一节 译介的读者关怀—启蒙立场与消闲趣味 |
第二节 译介中“译入语文化”的参与方式—“读者关怀”在译作中的具体实践过程分析 |
一 译入语、译入文体、译介方式—“译入语文化”干预译作文本的主要途径 |
二 “译入语文化”的主导地位:从译作文本到文学系统 |
第三节 晚清小说期刊译介的“文学翻译观”—“戏谑的重写” |
结语: 晚清小说译作研究在中外文学关系上的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晚清五种主要小说期刊译作叙录 |
附录二: 晚清域外小说译作目录 |
后记 |
四、日本“雪国”冬日参观见闻(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典向经典“致敬” ——从川端康成《睡美人》到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D]. 饶海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2]日本“雪国”冬日参观见闻[J]. 黄茂桓. 冰川冻土, 1983(04)
- [3]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 刘永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4]莫言小说人物原型研究[D]. 李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 [5]中国海棠花文化研究[D]. 姜楠南. 南京林业大学, 2008(09)
- [6]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D]. 胡清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16(12)
- [7]李长声随笔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 王江. 贵州大学, 2018(01)
- [8]《空青水碧斋文集》校注[D]. 步蕾英. 广西大学, 2005(06)
- [9]文本译介、文化相遇与文学关系 ——晚清主要小说期刊译作研究(1901-1911)[D]. 杜慧敏. 复旦大学, 2006(02)
- [10]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名着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石柱县为中心[D]. 曾鹏程. 西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