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分桃图”所想到的(论文文献综述)
崔博昊[1](2020)在《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着名的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经在自己的着作中引用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Friedrich H?lderlin)的诗歌《人,诗意地栖居》中的一部分,他说“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要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上。”人类在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城市化进程极度膨胀。中国受到西方城市和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一方面显着的提升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中国固守千百年城市“气氛”和人居精神。时隔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基于本土文化和“诗意栖居”理念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潮流逐步重新被重视,山水文化、山水艺术和“山水城市”理念被提及和运用,我们在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遇到了很多至今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忧虑,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试图在更遥远的时代,去探寻属于中华民族自我的精神底子和价值内核。笔者认为,民族栖居文化就是一种凝结的“意识氛围”,它归根结底源于本民族的思维模型和操作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意象思维作为出发点,从内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角度去研究山水绘画中“山水意象”的形成与运用,研究在世界意识和艺术认知的背景下,意象思维和山水思维的演变,并试图用设计师的角度说明山水意象与山水意境的本质与含义,以及它们意识投射与现实形态表达。通过对山水画与山水意象的基础研究和认知解读,对“山水城市”理念进行当代视角的发展和推进,并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意象性倾向的分析和阐述。本文目的是基于这种对“山水画”的意象思维模式、山水意象与“山水城市”理念的发展,以及对真实山水艺术的创作过程的设计角度探索,提出了“意象赋形”的设计理念。本文所提出的“意象赋形”理念,是创造民族栖居文化“意识氛围”的方法的探索,是源于本民族的思维模型和操作行为的规律总结,是一种基于民族文化长期沉淀和历史中的艺术实践后,基于山水思维和山水意象衍生出的现代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意象思维方法,是对“山水城市”设计理论进行思维和方法的延伸。理念的目的是为设计具有本土诗意的人居环境提供用于方案设计前期概念生成的角度和方法,并提出了若干个根据“意象赋形”理念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试图转变科学认知在方案设计初期的绝对主导性地位,将科学认知和方法同艺术化认知和方法达到相互平衡和相互协同作用于方案设计本身,为创造本土诗意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提供新的思路、角度和参考基础。
邹群霞[2](2020)在《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背景下《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研究已成为早期儿童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语言领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其中一个领域,对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以下简称《标准·语言领域》)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语言领域的修订确立相应的参照,也为我国早期儿童的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思考。本文以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价值取向、目标和《标准·语言领域》的内容、实施及效果等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在国际背景方面,全球化时代背景是影响中美两国《标准》制定及其推进极其重要的元素;国内外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成果交流直接或间接对中美《标准》制定起推进作用。同时,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进而对《标准》制定产生影响;(2)从课程政策视角探析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与目标,研究发现我国《指南》价值取向以幼儿为中心和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美国《标准》则呈现自由主义取向、保守主义取向和社会效率取向等多元价值取向态势。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实施评价改革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美《标准》制定的目标,但中美目标方向并不一致;(3)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和结构性质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同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文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仅表现在编排体例、语言表述等形式结构方面,在基本框架设计上也呈现各自的特点,美国《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框架所反映的框架性质和一体化衔接值得我们学习;(4)在借助于NVivo12软件对《标准·语言领域》相关内容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在子领域分类、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策略与建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反映了两国语言领域的教育理念与理论取向。两国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上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语言发展的全面性。美国《标准·语言领域》关注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为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支持,语言发展强调向早期读写偏移等理念。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也分别体现了“全语言教育”取向和“平衡化教育”取向;(5)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状况、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总体没有美国的实施现状乐观;我国受访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评价感知与认同度较低;在样本数据下,美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高于我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研究得出主要的启示:一方面,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是标准修订需兼顾稳定性与发展性;标准修订需考虑连续性与阶段性;标准修订需考虑综合性与个别化;标准修订需注重指引性与操作性的统一;标准修订需平衡统一性与适宜性。另一方面,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是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构建《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支持系统;发展我国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项目与评估体系。
王惠敏[3](2018)在《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及其矫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生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在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锻炼并提高思维能力。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部分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远没有达到课标要求,他们在理解某些知识的过程中会顺着思路走偏方向,会感觉困惑或得出错误结论,这些现象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受哲学解释学为“偏见”正名的启发,本研究提出高中生在解码教师或文本给出的正确信息时,因为个人的知识结构特点和选择倾向不同,形成存在偏差或缺失的信息认知,即“知识误解”。这种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初步认识,是一种无形的知识体系。研究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目的是找到高中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关键原因,把学习数学困难的高中生从“以错为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回避并乐观面对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接纳并善待关于数学知识的任何不同想法、话语及错误结论,对“知识误解”保持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乐学数学,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本研究体现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重要价值,为数学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误解理论的研究贡献一份高中数学教学方面的素材。本论文先进行文献研究,然后界定“知识误解”核心概念,建构出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及其矫正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通过教学观察与反思、教师访谈、学生访谈、调查问卷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整理,通过行动研究的小循环,对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及其矫正进行研究。首先分别从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的不同视角阐释“知识误解”,然后详细排查高中数学教材必修模块中的数学概念、公式和习题等基础知识,筛选出学生容易生成的“知识误解”现象,对其进行分类、归因。“知识误解”按照文本分类,有教材、作业、课外习题与试卷中的“知识误解”;按照引起“知识误解”的语言因素分为语音、语义、符号、图形等方面的“知识误解”;按“知识误解”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分为两类:纵向的和横向的“知识误解”。“知识误解”归因于语词的有限性、语音的复杂性、语义的差异性、符号的抽象性、图形的直观性等客观因素,归因于视野狭窄、生活概念影响、喻体不当、挂靠错位、观察力不够等主观因素。“知识误解”有不完整、不清晰、不稳定、可应用等特性,具体表现为欠缺性、碎片性、模糊性、隐蔽性、动态性、多元性、可控性、创造性等特征。以“知识误解”的分类、特性及归因与效果为依据,论文对“知识误解”的矫正依据、原则、标准、途径和具体方法分别进行归纳整理。“知识误解”的矫正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与可行性;“知识误解”的矫正原则有及时性、主动性、适度性、宽容性、具体性等;“知识误解”矫正的标志有三点,聚焦误解原点,比较正误区别,学生有顿悟发生;“知识误解”矫正的途径有有效的互动交往、作业和测试反馈、问卷调查与分析、学生自学与反思;“知识误解”的矫正方法有基于教材中概念“知识误解”的归谬法、模型法、画图法、图解法等和公式的归纳法、演绎法、同化法、实验法、举例法、演示法等共九种具体方法,基于解题策略的降低要求法、及时清零法、函数自我比较法、两种函数归类法、拓展条件法、逆向分析法等六种方法,基于学生自我分析的教师了解法、学生交流法、口头考察法、考察性书面作业、行动沙龙、自我检查、相互检查等方法。在矫正数学“知识误解”的行动研究中,研究者从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生成数学“知识误解”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索,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待“知识误解”态度的转变、发现并表达“知识误解”能力的提升、矫正“知识误解”后的学习成绩显着提高为主线,对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矫正的过程进行阐述。在一个对比成绩的行动研究中,以两个班级的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得出两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成绩在前两次测试中没有显着差异,在第三次测试中存在显着差异,“知识误解”矫正班的数学成绩水平高于用传统方法答疑的班级,并且数据的标准差较低。因此,“知识误解”的矫正对高中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发现,(1)“知识误解”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2)“知识误解”具有不完整、不清晰、不稳定、可应用等特性;(3)“知识误解”矫正要遵循及时、主动、适度、宽容、具体等原则;(4)“知识误解”的矫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本研究从哲学、语言学角度研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把误解理论与高中生数学学习实践相结合,并对教学实践中的“知识误解”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是一种新尝试。研究者认为今后还可以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1)本研究的校本教研化还不够深入;(2)由于研究时间和实际条件的限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因研究水平有限,收集到的资料没有被充分利用。在实际教学中还有更多的“知识误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研究,使之更加全面与系统化,为广大数学教师有效地矫正学生的“知识误解”提供直接参考,也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教学方法参考。
聂松[4](2018)在《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 ——龚贤对当代山水画的启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拟将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中发现的对于当代山水画创作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提取出来,以视觉思维必落实于视觉中方能攫取其艺术特质的观念,从龚贤形式语言的诸多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在艺术的本体范畴内挖掘龚贤形式语言的成因、形态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图式结构,进而探索其图式结构与形式语言的现代性特质。从而发现了龚贤从对光的视觉元素的转换到黑白观念的生成有着逻辑上的内在连贯性。本文从龚贤形式语言几种存在形态中逐渐推导出他对现代性山水画有启示意义的领域,并以一图对应一段的分析方式逐一分析其画面的形式元素的现代性意义。这其中所涉足的领域须龚贤山水画的某些话题作为支撑,如龚贤的形式语言来自于对自然丘壑的觉受,这从《摄山栖霞图》说起逐渐发现龚贤对“景”与“境”的认识,进而得出他的“实境”说对形式的意义;而“千岩万壑”乃明清之际山水艺术的一个重要话题,它与龚贤的形式有紧密联系,因此亦将其纳入本文视野;而龚贤荒柳、寒林母题恰是其强烈的形式元素寓居之地,在研究其画面结构与形式语言的探索中不可忽视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在这些话题支撑的形式研究中,最终归结到他平行勾廓的形式、形式的重复之美、整一的团块性视像、边的完整性与节奏性到雄浑之满沟图的内美。本文对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的落脚点是其特质所开启的现代性画面形式因子,或曰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中的现代因子,在归纳形式语言的形态转向时一个主导线索就是龚贤对传统与对造化的认知与发现,并其探索中所引起的墨的质觉的彰显,而在龚贤则以积墨、淡墨统合的语言诉说着艺术的真实,笔者贯穿始终的线索则是他之积墨的笔迹叠加和由此形成的图式结构和形式质素。
张曼[5](2013)在《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研究》文中指出在“第二媒介时代”的创作视域下,当代建筑已演化成一种抽象的隐喻符号,并藉由其兼具信息、交流、叙事、批判与多元化的媒介新属性,进而在当代建筑领域中引发一场以媒介符号为审美主体的“图形学转向”。而作为对这种新兴创作趋势的研究,本文则以符号化的“建筑语言”为切入点,并通过探讨建筑艺术与语言的相似性,以及对新型技术策略与美学观念的考量,从而建构一种以“语言学转向”影响下所出现的“符号学转向”与“美学转向”为哲学基础、数字化建构及复杂性科学为技术与理论基础的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审美研究体系,并借此分析在后工业社会、数字化建造以及后现代哲学的现实语境中,引发这种新兴建筑思潮的深层原因,以及基于新型创作理念下所出现的各项美学规律与审美活动。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方式,分析建筑符号的语言系统所具备的美学品质,从而以元美学作为技术路线,试图藉由美学原理、对象描述、艺术技巧描述、心理描述以及审美评价的逻辑建构,对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体系进行概念界定,并以此选用当代语言哲学中语体学、语汇学、语构学、语义学与语用学五项理论分支,不但强调结合符号学能指、所指和意指的美学概念,探讨建筑符号所应遵循的美学原理,而且还建构起包括描述构件元素形式的建筑语汇符号、描述构件组织关系的建筑语构符号、描述构件观念内容的建筑语义符号,以及描述构件存在现象的建筑语用符号在内的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言系统及其在艺术创作中所开展的诸项审美活动。作为对上述四种建筑符号类型发生审美活动所呈现美学特征的分析,本文则借助艺术符号美学与现象学中表象、意象、幻像及本象的美学概念,从而不但指出建筑语汇符号与元素形式的物象表现、建筑语构符号与组织关系的意象表现、建筑语义符号与观念内容的幻像表现、建筑语用符号与存在现象的本象表现之间具备的对应关系,而且还藉此分析与梳理建筑语汇符号物象表现、建筑语构符号意象表现、建筑语义符号幻像表现以及建筑语用符号本象表现所指代的新兴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审美体系及其艺术创作的美学表现进行系统建构与理性表达。
毕亦痴[6](2013)在《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思维比较研究 ——着眼于文化传统的探讨》文中认为为解开两国时装设计差异的原因,本文从造型要素、装饰要素与服装设计方式三视角分层级分别解析了两国现当代时装设计,经过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总结出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的差异,并通过这三方面所反映出的设计思维,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概括出两者的思维差异。第一章简要概说中英现当代时装历史后得知两国时装设计经过萌兴与停滞先后步入蓬勃发展期,两国时装外观与设计方式明显不同。第二章从造型要素角度解析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并从中观察设计思维差异。通过分析中英两国经典与创意时装的造型实例,回溯传统服装造型、传统绘画外观,得出中英两国时装造型受显性与隐性原因的双重影响,有各自的造型习惯。中英两国现当代时装造型所反映出来的思维差异是“关注轮廓”与“关注结构”,中英传统服装所反映出来的思维差异是“隐形障闭”与“彰显身型”,两国传统绘画形象所反映出来的艺术思维差异是“平面、线条”与“立体、块面”。这三个差异共同反映出两国现当代时装在造型时“形”与“型”的思维差异,中国重视线条,英国重视结构。第三章从装饰要素角度解析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并从中观察设计思维差异。通过分析中英两国经典与创意时装案例得出两国现当代时装装饰的特点:中国时装多采用图形类装饰,较重视图意,英国时装喜好实物类装饰,较重视物体。通过回溯两国传统服装的装饰手段、方式与动机,得知中国传统服装采用刺绣图形的“图饰”,以意象暗喻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内心,英国传统服装以连缀各式有形物件的“物饰”形式吸引视线与炫耀实力。又通过分析两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象形态,得出以下观点: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内心感觉,追求意境与气韵,英国传统绘画依赖视知觉,追求真实与细节,反映出两者“意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差异。通过对两国时装装饰显性原因与隐性原因的探讨,总结出两国的装饰喜好,同时也反映出两国设计思维的差异:中国设计重“意”,抒发内在情感,英国设计重“物”,强调视觉观感。第四章从服装设计方式角度解析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思维。通过分析两国的设计过程与表达方式,得出两国现当代时装设计方式的特点,中国设计师普遍采用“想设计”“画设计”方式,英国设计师普遍采用“实验设计”“做设计”方式。又分析了两国设计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得知设计教学对两国现当代时装设计方式产生直接导引作用,中国设计教学旨在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联想”与“绘图”,英国设计教学重在培养研究能力与设计方法,强调“过程”与“逻辑”。通过简要阐述两国传统思想及思维形式,得知中国现当代时装设计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思维“合”、“悟”、“象”的特点,英国现当代时装设计方式充分体现了英国思维“分”、“究”、“物”的特点。经过对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表因与内因的探讨,归纳出两国的设计思维:中国设计是“合象顿悟”的,将大量有动态联系的可观之现象整合、联系在一起思悟;英国设计是“分物深究”的,按逻辑依据一批可触之实物分段、分类地分开来渐进研究。结论中将两国造型、装饰与设计方式贯通起来推论与比较,本文认为中英传统文化差异造就了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精神”与“视觉”之差异,反映出两国设计思维为“意动”与“物进”之差异。
许文延[7](2003)在《汉中市建行经营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银行业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又面对巨大的风险,各银行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计划。中国建设银行,背负着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包袱:过多的人员、过高的不良资产和过低的盈利能力,提出了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为中心的改革目标。在过去的两年里,开始大规模地收缩机构,裁减人员,并尽一切可行的办法降低不良资产。按照建总行的发展计划,在今后的几年里,将陆续地撤掉一些缺乏发展潜力和不盈利的分支机构。中国建行汉中分行,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同样面临着人员过多、不良资产率过高和盈利能力差的问题。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了摆在汉中建行面前的两个重大问题。 本论文运用“竞争力模型”和PPM分析法,分析了汉中建行在陕西省建行系统和汉中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所处的位置,指明了汉中建行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汉中工行、汉中农行、汉中中行。 本论文选取了影响汉中建行未来发展的四个重要因素:组织结构、个人银行业务、信贷资产结构和中间业务作为分析重点,运用“价值链”模型分析了汉中建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PM分析法分析了个人银行业务、信贷资产结构和中间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即缩减组织机构,加快个人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发展,灵活运用国家政策和法律手段降低不良资产,加大贷款投放,提高汉中建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薛增裕[8](2002)在《Intranet环境下信息发布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构造健壮的、可扩展的信息发布计算模型,一直是分布式计算领域中不断探讨的问题之一。Intranet技术的出现,为企业分布计算注入了新的活力,Intranet网的应用开发与维护主要集中在Web服务器一端,而客户端具有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很容易实现跨平台操作。Intranet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Internet互连,所以很快就成为分布计算和信息发布的理想模型。 本文以计算机系Intranet企业内部网的建设为背景,论述了Intranet的体系结构、核心技术,讨论了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等问题,并介绍了一个典型Intranet的建设方案。 本文论述了在Intranet环境下进行信息发布的主要技术,重点研究了基于Java的信息发布技术,并根据以上研究成果,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Intranet的网络教学系统。由于Intranet环境下,网络带宽高,传输速度快,可以传输多媒体内容,使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 在信息发布领域,异构性是不可避免的。CORBA和Java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克服了Web的缺点,CORBA提供了与实现无关的接口,访问用其它语言实现的对象的能力、位置透明性、丰富的CORBA设施和CORM服务等。Java则解决了WW缺乏Internet编程支持的缺点。以CORBA为代表的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将各种应用集成在一起,是多球模型实现的基础,它为整个Intranet/Internet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对象引擎。 本文探讨了基于CORBA的阳W信息发布技术,并针对WW与数据库的接口问题,引入CORBA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对传统结构的WWW问题有了较大的改进。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异种数据库的互操作问题。本文最后指出基于CORBA的对象Web是WWW发展的方向。
蔡秀琴,李荣镜[9](1987)在《由“分桃图”所想到的》文中认为 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二册里《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教材,其中例1是如下的分桃图: 这幅图不少教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按照图意,学生容易理解为每盘依次放2个桃,会与包含除法的意思混淆。现行的修改本,对这幅图作了如下的改变。图中右边的孩子,把桃依次一
二、由“分桃图”所想到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分桃图”所想到的(论文提纲范文)
(1)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2.3 研究的创新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概述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国传统意象思维与山水思维的演变 |
2.1 中国传统思想背景与艺术思维演化 |
2.1.1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世界意识与整体观 |
2.1.2 传统思想背景下的艺术思维模式演化 |
2.2 主体认知结构下的意象思维模式 |
2.2.1 主体认知结构下的艺术思维及其构成 |
2.2.2 意象思维模式形成方式及其属性特征 |
2.3 从意象思维到山水思维的认识 |
2.3.1 山水画搭建艺术认知途径及其可行性 |
2.3.2 山水画作为艺术认知山水思维的媒介 |
2.3.3 山水画其他价值的分析 |
2.4 多元思想的介入与山水思维及其特性 |
2.4.1 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思维的介入 |
2.4.2 山水思维及其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意象”与“意境” |
3.1 由“物象”到意象的观照与生成 |
3.1.1 由物象到意象 |
3.1.2 山水意象本质 |
3.2 山水意象的确立与观照 |
3.2.1 山水立象与尽意山水 |
3.2.2 创作主体的内在要求 |
3.2.3 山水意象的情景关系 |
3.3 由山水意象到山水意境 |
3.3.1 山水意境的含义 |
3.3.2 山水意境的本质 |
3.3.3 意境的空间表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水画赋予“山水城市”理念的启发 |
4.1 “山水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
4.1.1 “山水城市”理念的首次提出 |
4.1.2 “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演变 |
4.2 山水画与“山水城市”理念的相似性 |
4.2.1 人居环境的理想化样式相似 |
4.2.2 山水理念与城市生活的平衡 |
4.2.3 山水画与山水城市认知相通 |
4.3 当代“山水城市”理念的含义与倾向 |
4.3.1 当代“山水城市”理念 |
4.3.2 当代“山水城市”倾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意象赋形——山水画赋予设计的探索与启发 |
5.1 关于“意象赋形”理念的综述 |
5.2 “意象赋形”的观念与原则 |
5.2.1 思维原则 |
5.2.2 山水原则 |
5.3 “意象赋形”的角度与方法 |
5.3.1 意象赋形·场所谋篇 |
5.3.1.1 章法——经营意识 |
5.3.1.2 气韵——连贯意识 |
5.3.1.3 留白——无为意识 |
5.3.1.4 藏露——消隐意识 |
5.3.2 意象赋形·路径取法 |
5.3.2.1 迷行——曲折法 |
5.3.2.2 水行——四水法 |
5.3.2.3 深行——深远法 |
5.3.2.4 居行——游居法 |
5.3.3 意象赋形·时空叙事 |
5.3.3.1 无限——取借露透 |
5.3.3.2 无序——多线叙事 |
5.3.3.3 对偶——相反相成 |
5.3.3.4 范型——多义拼贴 |
5.3.4 意象赋形·内化山水 |
5.3.4.1 诗化语境 |
5.3.4.2 印象直觉 |
5.3.4.3 抽象山水 |
5.4 设计师修养的塑造与提升 |
5.4.1 人格修养 |
5.4.2 精神修养 |
5.4.3 态度修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2)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际背景 |
一、全球化趋势时代的发展 |
二、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推广 |
三、早期儿童理论研究成果的产出 |
第二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内背景 |
一、政党的教育政策主张 |
二、政府财政的支持 |
三、教育立法的推进 |
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五、学前教育的改革 |
第二章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与目标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的比较 |
一、中美课程政策的决策模式 |
二、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中美《标准》目标的比较 |
一、促进教育公平 |
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
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 |
四、促进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
五、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
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
第三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形式结构的比较 |
一、文本呈现形式 |
二、文本编排体例 |
三、文字表述形式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结构的比较 |
一、组成要素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性质的比较 |
一、框架的性质 |
二、一体化的衔接 |
第四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概况 |
一、中美语言领域“语言”的内涵 |
二、语言领域内容的分析框架 |
三、语言领域指标统计概况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引言的比较 |
一、引言的内容 |
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子领域的比较 |
一、子领域的内容划分 |
二、子领域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 |
一、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的内容 |
二、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五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策略与建议的比较 |
一、策略与建议的内容 |
二、策略与建议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与效果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的比较 |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
二、现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过程的比较 |
一、《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推进的层级 |
二、课程实施计划制订 |
三、教师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效果的比较 |
一、实施效果测度指标体系 |
二、实施效果测度统计分析 |
三、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及实施效果评价 |
第六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共性 |
二、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差异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一、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 |
二、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反思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及其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聚焦 |
(三) 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梳理 |
(二) 国外文献梳理 |
(三) 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核心概念及研究边界 |
(一) “知识误解” |
(二) “知识误解”矫正 |
(三) 高中生与数学学习 |
第二章 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的认识、分类与归因 |
一、“知识误解”的多元阐释 |
(一) “知识误解”的哲学阐释 |
(二) “知识误解”的心理学意蕴 |
(三) “知识误解”的教学论理解 |
二、“知识误解”的分类 |
(一) “知识误解”按文本分类 |
(二) “知识误解”按语言因素分类 |
(三) “知识误解”按逻辑关系分类 |
三、“知识误解”的特性 |
(一) “知识误解”的不完整性 |
(二) “知识误解”的不清晰性 |
(三) “知识误解”的不稳定性 |
(四) “知识误解”的可利用性 |
四、“知识误解”的归因与效果 |
(一) “知识误解”的归因 |
(二) “知识误解”的效果 |
第三章 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矫正的依据、原则和方法 |
一、“知识误解”矫正的认识 |
(一) “知识误解”矫正的可能性 |
(二) “知识误解”矫正的可行性 |
(三) “知识误解”矫正的必要性 |
二、“知识误解”矫正的原则 |
(一) 及时性原则 |
(二) 主动性原则 |
(三) 适度性原则 |
(四) 宽容性原则 |
(五) 具体性原则 |
三、“知识误解”矫正的标志 |
(一) 聚焦误解原点 |
(二) 比较正误区别 |
(三) 学生有顿悟发生 |
四、“知识误解”矫正的途径 |
(一) 有效的互动交往 |
(二) 作业和测试反馈 |
(三) 问卷调查与分析 |
(四) 学生自学与反思 |
五、“知识误解”矫正的方法 |
(一) 基于教材内容 |
(二) 基于解题策略 |
(三) 基于学生自省 |
第四章 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矫正的实践探索 |
一、研究设计 |
(一) 行动研究设计 |
(二) 行动研究的准备 |
(三) 教学设计构思 |
二、行动研究过程和分析 |
(一) “知识误解”成为学生的热词 |
(二) 行动研究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三) “知识误解”矫正的书面记录 |
(四) “知识误解”矫正的行动延伸 |
三、“知识误解”行动研究的结束和讨论 |
(一) “知识误解”矫正与传统答疑的效果对比准备 |
(二) “知识误解”矫正与传统答疑的效果对比 |
(三) “知识误解”矫正的效果讨论 |
(四) “知识误解”矫正的行动研究思考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 “知识误解”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
(二) “知识误解”具有不完整、不清晰、不稳定、可应用等特性 |
(三) “知识误解”矫正要遵循及时、主动、适度、宽容、具体等原则 |
(四) “知识误解”的矫正有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
二、研究展望 |
(一) 本研究的不足 |
(二)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 ——龚贤对当代山水画的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四、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之际艺术语境中的龚贤 |
第一节 董其昌的影响 |
一、近师华亭 |
二、“逸”与“工”的抉择 |
第二节 龚贤的“辟世必隐” |
第二章 龚贤的绘画观念与画面结构 |
第一节 平面的浑融视像——对董源《潇湘图》的艺术转换 |
第二节 是画而非图——龚贤的观念转换 |
第三节 从《寒林寻古》轴看龚贤画面结构的特质 |
一、相似的山门 |
二、阴阳、黑白——对龚贤敏感于光和画面结构的再认识 |
第三章 龚贤山水话题的形式内化 |
第一节 《摄山栖霞图》引起的思考 |
一、《摄山栖霞图》卷 |
二、移情:形式发生的源 |
三、白龙藏影的形式:从直觉到形式的成就过程 |
第二节 “两峰中劈与天开”——讨论龚贤的一幅小册页 |
一、画黄山与否 |
二、心师造化 |
第三节 “千岩万壑”的话题 |
一、问题的导出 |
二、“千岩万壑”之话题 |
三、不随时趋的丘壑观 |
第四节 龚贤寒林、荒柳母题中的形式特质 |
一、前人画柳的探索 |
二、龚贤的荒柳 |
三、龚贤画柳的启发意义 |
第四章 龚贤山水画图式结构的探索 |
第一节 平行勾斫的形式——始于董其昌启示的形式转换 |
第二节 形式的重复之美——“工笔米家山”的意象转换 |
第三节 “积健为雄”的观念落实——形式演进和图式创建 |
一、整一的团块性结构 |
二、边的明确性、完整性与节奏性推演 |
三、雄浑之满构图的内美 |
结论 |
附录:龚贤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
1.1.2 结合现状提出相关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
1.2.1 “语言学转向”下的符号学研究 |
1.2.2 基于符号学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 |
1.2.3 “美学转向”下的建筑美学研究 |
1.2.4 艺术符号学与建筑符号美学研究 |
1.2.5 当代语境下的建筑符号美学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界定 |
1.3.2 元美学作为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课题相关的理论与概念界定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结构 |
第2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创作语境的美学转向 |
2.1 后工业社会西方建筑符号美学的结构转型 |
2.1.1 从“技术生态性”到“生态技术性” |
2.1.2 从“复杂简单性”到“复杂组织性” |
2.1.3 从“矛盾对立性”到“矛盾调和性” |
2.2 数字建造下西方建筑符号美学的机制转化 |
2.2.1 表皮符号与建筑信息的一体关联 |
2.2.2 结构符号与建筑形态的参数关联 |
2.2.3 系统符号与建筑意义的差异关联 |
2.2.4 观念符号与建筑存在的互动关联 |
2.3 后现代哲学西方建筑符号美学的范式转换 |
2.3.1 后结构主义与建筑符号暂息化 |
2.3.2 新存在主义与建筑符号异质化 |
2.3.3 接受美学与建筑符号非物质化 |
2.3.4 建设性哲学与建筑符号简约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体创作的美学原理 |
3.1 描述建筑构件元素形式的语汇符号 |
3.1.1 建筑符号表达的图形信息 |
3.1.2 指代建筑范式的术语代码 |
3.1.3 当代科学艺术的操作媒介 |
3.2 描述建筑构件组织关系的语构符号 |
3.2.1 建筑符号表达的层级信息 |
3.2.2 指代建筑构成的逻辑代码 |
3.2.3 转换生成语法的操作媒介 |
3.3 描述建筑构件观念内容的语义符号 |
3.3.1 建筑符号表达的文本信息 |
3.3.2 指代建筑观念的心理代码 |
3.3.3 格式塔心理学的操作媒介 |
3.4 评价建筑构件存在价值的语用符号 |
3.4.1 建筑符号表达的场域信息 |
3.4.2 指代建筑系统的文化代码 |
3.4.3 逻辑演绎法则的操作媒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汇形式的物象表现 |
4.1 建筑语汇符号物象形式的原初性识别 |
4.1.1 自然谱系的趣味对照 |
4.1.2 都市体系的文本对照 |
4.1.3 群体关系的举隅对照 |
4.2 建筑语汇符号物象形式的隐喻性创造 |
4.2.1 “意义比较”的修辞策略 |
4.2.2 “意义联想”的情感需求 |
4.2.3 “意义偏离”的互动认知 |
4.3 建筑语汇符号物象形式的装饰性拓展 |
4.3.1 形态发生中的符号差异性 |
4.3.2 空间整合中的符号暧昧性 |
4.3.3 结构表现中的符号仿造性 |
4.4 建筑语汇符号物象形式的功能性更新 |
4.4.1 表皮肌理的拟仿式操作 |
4.4.2 构造节点的整生式操作 |
4.4.3 设备线路的协同式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构形式的意象表现 |
5.1 建筑语构符号表层结构的“构式消解” |
5.1.1 点元素构成的非均质处理 |
5.1.2 线元素构成的非线性处理 |
5.1.3 面元素构成的非平面处理 |
5.1.4 块元素构成的非标式处理 |
5.2 建筑语构符号深层结构的“印迹联想” |
5.2.1 与内容相分离的形式系统 |
5.2.2 过程而非结果的开放系统 |
5.2.3 基于非标变形的结构系统 |
5.3 建筑语构符号双阶结构的“图解生成” |
5.3.1 “数理关系”的图解构成 |
5.3.2 “逻辑关系”的图解追踪 |
5.3.3 “转换关系”的图解释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义形式的幻像表现 |
6.1 建筑语义符号在形式系统中的开放性 |
6.1.1 建筑基本功能的抽象展现 |
6.1.2 建筑艺术外延的抽象增生 |
6.1.3 建筑内核文化的抽象赋义 |
6.2 建筑语义符号在空间体验中的交互性 |
6.2.1 “文案编排”的期待与投射 |
6.2.2 “发生装置”的盲点与冲突 |
6.2.3 “召唤结构”的领悟与完型 |
6.3 建筑语义符号在场域情境中的关联性 |
6.3.1 建筑与地表信息的同化联结 |
6.3.2 建筑与景观信息的同化联结 |
6.3.3 建筑与城市信息的同化联结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用形式的本象表现 |
7.1 建筑语用符号对城市空间的真实认知 |
7.1.1 “毯式建筑”的系统关联符号 |
7.1.2 “巨构建筑”的系统整合符号 |
7.1.3 “公园建筑”的系统交流符号 |
7.2 建筑语用符号对设计行为的批判认知 |
7.2.1 “从构成到生成”的适宜选择 |
7.2.2 “从物质到信息”的复杂建构 |
7.2.3 “从规范到实验”的创新探索 |
7.3 建筑语用符号对感知结构的释义认知 |
7.3.1 物质空间媒介符号的视觉感知 |
7.3.2 盲域空间观念符号的心理感知 |
7.3.3 叙事空间文本符号的体验感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思维比较研究 ——着眼于文化传统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英现当代时装概说 |
第一节 中英现当代时装历史 |
一、 中国现当代时装历史 |
(一) 中国现当代时装的萌兴期 |
(二) 中国现当代时装的停滞期 |
二、 英国现当代时装历史 |
(一) 英国现当代时装的萌兴期 |
(二) 英国现当代时装的停滞期 |
第二节 中英时装现状及差异 |
一、 中英时装现状简述 |
(一) 中国时装的现状 |
(二) 英国时装的现状 |
二、 中英时装现状差异 |
(一) 时装外观差异 |
(二) 时装设计表达形式差异 |
第二章 形与型:服装造型要素之解析 |
第一节 中英现当代时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之比较 |
一、 关注轮廓:中国现当代时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一) 廓形微变:中国经典时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二) 廓形多变:中国创意时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二、 关注结构:英国现当代时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一) 结构精致:英国经典时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二) 苛求结构:英国创意时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三、 结语 |
第二节 中英传统服装造型的解析 |
一、 “隐形障闭”:中国传统服装造型及其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一) 平面、线条:中国传统服装造型特点 |
(二) 唯礼:中国传统服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二、 “彰显身型”:英国传统服装造型及其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一) 立体、块面:英国传统服装造型特点 |
(二) 唯体:英国传统服装造型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三、 结语 |
第三节 来自绘画造型的旁证 |
一、 以线表物、平面感:中国传统绘画造型所反映艺术思维 |
(一) 线条、笔墨: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手段 |
(二) 形状、轮廓: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
二、 以面构物、立体感:英国传统绘画造型所反映的思维 |
(一) 光影、透视:英国传统绘画的造型技术 |
(二) 空间、体积:英国绘画形象的造型特点 |
三、 结语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意与物:服装装饰要素之解析 |
第一节 中英现当代时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之比较 |
一、 重视图意:中国现当代时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一) 多有寓意:中国经典时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二) 喜用图形:中国创意时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二、 重视物体:英国现当代时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一) 多用小物件:英国经典时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二) 喜立体物件:英国创意时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三、 结语 |
第二节 中英传统服装装饰的解析 |
一、 委婉:中国传统服装装饰及其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一) 刺绣:中国传统服装装饰手段 |
(二) “图饰”:中国传统服装装饰方式 |
(三) 意象暗喻:中国传统服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二、 直观:英国传统服装装饰及其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一) 连缀:英国传统服装装饰手段 |
(二) “物饰”:英国传统服装装饰方式 |
(三) “炫耀实力”:英国传统服装装饰所反映的设计思维 |
三、 结语 |
第三节 来自绘画审美的旁证 |
一、 意象思维:中国画审美反映出的思维惯性 |
(一) 注重内心感觉:中国画艺术形象形态所反映的视觉思维 |
(二) 求意、气:中国画审美追求反映出的艺术思维 |
二、 具象思维:英国传统绘画审美反映出的思维惯性 |
(一) 依赖视知觉:英国绘画艺术形象形态所反映的视觉思维 |
(二) 求实、细:英国绘画审美追求反映出的艺术思维 |
三、 结语 |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合象顿悟”与“分物深究”:服装设计方式之解析 |
第一节 中英时装设计方式之比较 |
一、 中国时装设计方式 |
(一) “想设计”:中国时装设计过程 |
(二) “画设计”:中国时装设计表达方式 |
二、 英国时装设计方式 |
(一) “实验设计”:英国时装设计过程 |
(二) “做设计”:英国时装设计表达方式 |
三、 结语 |
第二节 设计教育的直接导引 |
一、 中国设计教育与时装设计思维的养成 |
(一) “众工伐艺”:中国设计教育理念 |
(二) 联想、绘图:中国设计教学对设计方式及思维的导引 |
二、 英国设计教育与时装设计思维的养成 |
(一) “心的训练”:英国设计教育理念 |
(二) 过程、逻辑:英国设计教学对设计方式及思维的导引 |
三、 结语 |
第三节 传统思维的潜移默化 |
一、 中国时装设计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 |
(一) 中国传统思想所反映的传统思维 |
(二) “据象而悟”:中国传统思维对中国时装设计方式的潜在影响 |
二、 英国时装设计方式与英国传统思维 |
(一) 英国传统思想所反映的传统思维 |
(三) “据物而究”:英国传统思维对英国时装设计方式的潜在影响 |
三、 结语 |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7)汉中市建行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理论背景和意义 |
1.2 选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我国银行业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
1.5 战略制定的流程 |
1.6 论文架构 |
2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综述 |
3 汉中建行区域战略环境 |
3.1 区域经济环境 |
3.2 区域行业环境 |
3.2.1 汉中建行储蓄存款在陕西省建行的位置 |
3.2.2 汉中建行贷款在陕西省建行的位置 |
4 汉中建行经营战略定位 |
4.1 汉中建设银行的发展历程 |
4.2 汉中建行经营宗旨与竞争力分析 |
4.2.1 汉中建行经营宗旨 |
4.2.2 汉中建行竞争力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S) |
4.3.2 劣势(W) |
4.3.3 机会(O) |
4.3.4 威胁(T) |
4.4 战略制定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 |
4.4.1 战略制定的理论基础 |
4.4.2 汉中建行竞争对手研究 |
4.4.3 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 |
4.5 基本战略定位 |
5 汉中建行组织结构调整战略 |
5.1 汉中建行组织结构设计现状 |
5.1.1 分析机关机构设置 |
5.1.2 综合协调委员会 |
5.1.3 下属分支机构 |
5.2 企业组织结构发展历史及现有结构的缺点 |
5.3 组织结构设置的理论分析 |
5.4 汉中建行分行机关机构设置方案 |
5.4.1 汉中建行分行机关组织机构设计宗旨 |
5.4.2 汉中建行分行机关组织机构设计方案 |
5.5 县支行调整战略 |
5.5.1 汉台区内办事处调整方案 |
5.5.2 县支行调整方案 |
6 汉中建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 |
6.1 发展个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性 |
6.2 PPM分析法 |
6.3 汉中建行储蓄存款在汉中金融机构中的位置 |
6.4 汉中建行储蓄存款发展历程 |
6.5 储蓄网点数与存款增长额、所均余额的关系 |
6.6 汉中建行未来三年储蓄存款目标确定 |
6.7 汉中建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选择 |
6.7.1 建总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 |
6.7.2 汉中建行未来三年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的发展策略 |
6.8 汉中建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 |
7 汉中建行信贷资产结构调整战略 |
7.1 汉中建行贷款的基本情况 |
7.1.1 贷款的分布结构 |
7.1.2 贷款的客户结构 |
7.2 汉中建行贷款占比分析 |
7.3 汉中建行不良贷款占比分析 |
7.4 降低不良贷款的途径分析 |
7.4.1 西方国家处理不良贷款的方式 |
7.4.2 我国处理不良贷款的措施 |
7.4.3 汉中建行今后三年降低不良资产的措施目标 |
7.5 降低不良资产的方法步骤 |
7.5.1 对于贷款余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几个不良贷款大户要一户一策进行处理 |
7.5.2 依法化解不良贷款注意点 |
7.5.3 核销贷款存在的思想障碍 |
7.6 新增贷款投放分析 |
8 中间业务发展战略 |
8.1 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8.2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比较 |
8.2.1 业务范围的比较 |
8.2.2 服务手段比较 |
8.2.3 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比较 |
8.2.4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发展的趋势 |
8.3 国内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 |
8.3.1 业务范围比较 |
8.3.2 实际收益比较 |
8.3.3 四大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动向 |
8.3.4 汉中市区域内四大商业银行比较 |
8.4 汉中建行中间业务发展目标 |
8.5 汉中建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点产品及步骤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Intranet环境下信息发布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INTRANET的原理及关键技术 |
1.1.1 Intranet原理及特点 |
1.1.2 Intranet上关键技术分析 |
1.2 WWW的结构体系 |
1.2.1 WWW的文件传输协议 |
1.2.2 HTTP的工作流程 |
1.3 黑龙江省邮电学校INTRANET建设方案 |
1.3.1 拓扑结构 |
1.3.2 网络功能及服务 |
1.3.3 网络管理 |
1.3.4 安全体系建设 |
1.4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开发环境 |
第2章 WWW的信息发布技术 |
2.1 INTRANET/WEB模式 |
2.2 静态HTML发布 |
2.3 数据库发布中间件技术的分析 |
2.3.1 CGI发布 |
2.3.2 Web API发布 |
2.4 基于JAVA的网络计算技术 |
2.4.1 Java的特点 |
2.4.2 JDBC技术 |
2.4.3 Java计算在Intranet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INTRANET的网上教学系统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 |
3.3 系统分析与实现 |
3.3.1 人机交互的实现 |
3.3.2 安全管理机制的实现 |
3.3.3 网络通信的实现机制 |
3.3.4 Web与数据库接口技术的实现 |
3.4 联机问答子系统的设计 |
3.4.1 系统框架及工作流程 |
3.4.2 系统实现策略 |
3.5 联机实时讨论子系统的设计 |
3.5.1 系统框架及工作流程系统的实现框架 |
3.5.2 系统实现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ORBA的信息发布技术 |
4.1 引言 |
4.2 CORBA技术分析 |
4.3 引入CORBA后的三层B/S结构分析 |
4.3.1 CORBA和Java |
4.3.2 基于CORBA和Java技术的数据库信息发布的结构模型 |
4.3.3 对象接口的1 DL描述 |
4.3.4 DBquery接口的实现 |
4.3.5 编写DBquery服务并进行注册 |
4.3.6 客户端的设计 |
4.3.7 本方案的运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由“分桃图”所想到的(论文参考文献)
- [1]由山水画的观照到“山水城市”设计“意象赋形”的探究[D]. 崔博昊.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D]. 邹群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误解”及其矫正研究[D]. 王惠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 ——龚贤对当代山水画的启发[D]. 聂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5]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研究[D]. 张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6]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思维比较研究 ——着眼于文化传统的探讨[D]. 毕亦痴. 苏州大学, 2013(10)
- [7]汉中市建行经营战略研究[D]. 许文延. 西北大学, 2003(04)
- [8]Intranet环境下信息发布技术的研究[D]. 薛增裕.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2(01)
- [9]由“分桃图”所想到的[J]. 蔡秀琴,李荣镜. 小学教学研究, 19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