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圈精确地热观测与地震前兆异常特征

首都圈精确地热观测与地震前兆异常特征

一、首都圈的精密地温观测和地震前兆异常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罗楠[1](2018)在《有关地震响应的地温观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监测是收集地震各方面信息的主要手段,地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观测内容。由于首都圈有很大的人口密度和较高的经济发展程度,该区域一直都是地震监测的重点区域。本文主要研究的区域在首都圈西北方向的怀来后郝窑地震台附近,以该地的浅层地层温度为研究对象。根据怀来实验区不同层位的2012年至2015年的地温观测数据,结合MAPSIS,MAPINFO,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几个结论。取得怀来4号井的多个深度的地温数据,将这些数据经预处理,做相关分析,成图。可以得出结论,探测井3.2米深度以下的地层,其温度基本不受短时天气的影响,只有缓慢的年变化,并结合现场实际的勘察结果,得出该区域适合布设地温探测设备的浅层地层深度为3.2米以下,前些年的3.2米至5.0米深度间的地温数据可用于地震前兆研究。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分析气温数据和4.0米深度的地温数据,得出各个周期的细节系数,可以看出,4.0米深度的地温数据的高频成分几乎没有,而气温数据中有明显的高频成分。再进行基于FFT的连续小波分析,可以看出随时间的变化,4.0米深度地温在大尺度(尺度与频率成反比)部分区域的小波系数值较大,在小尺度区域的小波系数值极小,这符合一般情况。可以验证,4.0米深度的地温已经基本摆脱了气温的短时影响,在该深度层位可布设地温探测器,监测浅层地温变化。取得怀来3号实验井中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成图,统一尺度。总体来说四个方向的地温变化趋势相近,但有一段时间的数据有明显异常,并且各个方向的数据异常幅度不同,经现场勘察,该井附近热水管道破裂,有热水溢出。通过对四个方向的异常幅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到附近管道溢出的热水的大致方位,基于此,未来在布设地温仪器时,可在每个观测井中安置东南西北四向(五向)的温度传感器,且这些地温监测点最好呈包围断裂带的带状或环状分布。通过各个方向的异常幅度量化分析,得出异常热源的方位,各个井的数据得出的方位交线成点,异常热源在该点附近区域下方。确定地震前期的地下构造摩擦挤压生热的位置,对地震的预警有很有帮助。最后,取得西昌小江断裂带周边和怀来实验区近几年的地温数据,结合近些年有效区域范围内的地震信息,研究地温与地震的关系,并对实验区的地温观测技术与观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西昌12米深度、怀来4.0米深度的地温分别做小波细节分解,可以得到去趋势的突出高频信息的地温图,对高频异常部分对应上历史地震。

李琼,付虹,毛慧玲,朱荣欢,何德强[2](2017)在《云南水温异常与MS≥5.0地震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选取2009—2015年云南地区观测连续、稳定的水温观测资料共34项,采用异常过程和从属函数分析方法联合提取异常,分析水温异常与MS≥5.0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单项异常,具有短期指示意义,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地震的漏报率较高;采用异常频次和权重集成方法提取的全省群体异常与全省的MS≥5.0地震对应较好,减少了漏报,并可以通过置信度为97.5%的R值评分检验。按构造和地震活动进行分区后,提取小区域的水温群体异常,并只考虑对应本区的地震,则各区域内出现异常的虚报和漏报率均显着增加。分析其原因,认为水温异常和地震都是区域构造活动增强的产物,群体异常能更好地刻画区域构造活动增强,在构造活动增强的背景下是有利于地震发生的,因此区域的群体异常有更好的对应效能;异常过程和从属函数方法提取的水温异常能较好地表达震前水温变化加剧的特征,区域的群体异常可以作为云南地区有MS≥5.0地震的短期时间判据。

温少妍[3](2011)在《地震构造区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准确的地震预报,尤其短临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前提。地震前会出现近地表温度异常早已被国内外地震学者所关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探测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引起的红外辐射热异常已成为地震研究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手段。在卫星热红外异常信息提取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是利用地面增温来提取震前红外异常。卫星红外亮温就是利用星载或机载传感器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面或低空大气的热辐射信息数据,然后根据黑体辐射定律计算得到的。但是,卫星红外亮温是地表、大气诸多因素热辐射的综合反映,它受到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类型和气象等非构造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平静(无震)时期亮温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仅依据遥感图像上的亮温值大小来判别异常是不合理的。异常的识别和提取是建立在正常动态背景的基础上的,因此,研究正常情况下亮温背景场的时空演化规律是异常判定的前提。本文利用NOAA/AVHRR极轨气象卫星热红外遥感影像,选取2个地震重点监测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红外亮温背景场,同时分析了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变化规律,为有效地挖掘与地震相关的热红外异常信息奠定基础;针对NOAA/AVHRR卫星数据,在亮温动态背景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提出了两种亮温异常检测和提取的算法模型:一种是基于历年同期亮温偏移指数法,一种是改进的RST方法。此外,通过分析卫星观测亮温与野外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和差异性,验证红外亮温用于震前异常信息提取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面:空间上,亮温变化主要受地形地貌和断裂构造的控制,在不考虑城市热岛效应情况下,地面高程每增加100m亮温降低约0.56℃~0.68℃,与大气温度直减率基本一致;时间上,实验区亮温均值变化主要受季节规律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夏高冬低的特征,夏季最高温约10℃,冬季最低温约-18℃。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尤其线性断裂构造及水系在热红外影像上有清晰的表现。总的来讲,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变化具有空间相关性、时间延续性和年变周期性,基于多年积累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有效提取红外亮温异常;(2)异常提取算法模型:为了有效地进行红外亮温异常的提取,设计了基于历年同期亮温偏移指数K值算法模型,并对RST算法进行改进,为红外亮温异常的提取提供技术支撑;(3)红外亮温相关性分析:亮温与气温及0.2m地温呈现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3,三者变化具有同步变化趋势。这说明亮温是对地表辐射状态的良好反应,用亮温研究地震异常是可靠的,可以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基础服务。(4)红外亮温异常提取方面:通过K值和改进的RST算法在震例中的应用,总结了地震红外亮温异常的时空演化规律:时间上,异常出现的时间多在震前数日至数月;空间上,异常的表现形式为由弱-强-弱-消失的过程,异常形态多为团块状或与断裂带走向较为一致的条带状。(5)异常提取算法对比:通过K值和改进的RST这2种算法在玉树地震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RST算法具有对异常的反应程度大、细节清晰且异常范围大并可以扣除气象因素等引起的气温突变等优点。

李瑞芬,高伟[4](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焦青,刘耀炜,杨选辉,姚宝树,刘冬英,易志刚,宋茉[5](2007)在《文安5.1级地震前兆变化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 5.1地震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震前的异常特征显示,前兆变化的群体性、配套性和加速性具有强震孕震特征;三马坊、昌平台地温变化在时间上对文安地震有指示意义。另外,通过对文安地震前兆变化的总结,认识到综合预报、异常落实、异常跟踪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刘耀炜[6](2006)在《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40年探索历程回顾》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回顾40年来中国大陆地震地下流体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早期在该领域具启迪性的研究工作和主要成果。纵观历史,无论是观测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创新,还是对各种参量的观测分析以及预测方法的研究,地震地下流体科学都与地震监测预报这一关键需求紧密相关。地下流体观测网建设的历史沿革表明,对强地震的监测与预测需求推进了观测网的建设和发展;观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体现出基于多手段、综合性和数字化的趋势;地下流体理论与前兆机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前兆模型(或模式)、数值模拟、室内和野外实验研究等是推进学科创新工作的主要技术途径;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探索基于具有物理基础的预报技术,以及重视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思想;预测实践证明,地下流体学科在我国大陆地震预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最后介绍了本学科主要的论着及技术规范,简要回顾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关学术团体和专家对地下流体学科主要科学问题的认识以及该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21,China)[7](2006)在《河北省40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与展望——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40年来,河北的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地震工作者和各有关部门,为建立、推进和发展我省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特别是“九五”、“十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防震减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加大投入、夯实监测预报基础,加强综合防御、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与成绩。认真、全面、科学地对河北省40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于我们发扬成绩、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吕金波[8](2004)在《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北京是世界上具有地热资源的6个国家首都之一,有延庆北、京北、城区和大兴凤河营等4条地热异常带。京北地热异常带为小汤山叠断隆构造单元,包括沙河和小汤山两个次级地热田,按照Muffler的观点可定义为京北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亦可称为京北构造隆起区热对流类深循环型地热系统(陈墨香等,1994)。 北京的地热勘探始于1956年,目前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地热田有10个,其中小汤山次级地热田开发最早,现仍在大力开发利用。该地热田以小汤山镇为中心,向东、西、南3个方向不断扩展开发范围,与沙河次级地热田连为一体,形成京北地热田。1974年始凿汤-1井,到1979年共成井7口,到1990年共成井34口,近几年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新钻深井26口。现已查明京北地热田为拥有3个热储层的大型地热田,1985-1999年热水开采总量为54.50×106m3,热储层地下水位共下降24.99m,热田年平均水位下降值为1.79m。 京北地热田的开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京北地热田的勘查及开发已经历近半个世纪,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但对热田的科学研究跟不上热田的开发与利用,很有必要对热田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为京北地热田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第二、京北地热田的大力开发给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带来了严重干扰,先后使小汤山、东三旗和太平庄等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断流,被迫中断或改变原有的观测项目与观测方式,使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能力显着减弱。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地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影响的全面研究,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台站建设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在收集、整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京北地热田以及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的影响问题,并撰写名为《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收集前人对京北地热田近50年的勘查与开发成果,应用先进的水文地质学理论和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作者在该区多年的地质调查实践,查清研究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热田区的地质构造格架、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温场特征,概化出地热系统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热田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的影响并制定出减轻热田开发干扰的对策。如图1所示。 在上述研究思路的指导下,论文首先简要介绍北京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背景;然后系统论述京北地热田的地质建造与构造、水文地质结构、热水系统和地温场特征,提出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京北地热田开发及其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影响的研究打下基础。 论文的重点之一是对京北地热田开发现状的分析与开发前景的预测。在系统回顾京北地热田开发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热田开发的现状,计算地热资源量及其开发潜力,分析当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途径,为京北地热田科学、合理和长久的开发提供依据。 论文的重点之二是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分析。京北地热田的开发对京北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干扰已开始显露,而且在某些井台表现得十分明显,严重到了无法正常监测的程度。为此系统分析这些影响,其中包括对不同台站的影响及影响范围,对不同台项的影响及主要受影响的测项,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与减轻这些影响的对策。 ...区域地质一水文地质背景 景 热热田区热水系统统 统热田区水文地质结构 构 构热田区地温场场 地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式 地地热田开发 发 对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的影响 响 减减轻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监测干扰的对策 策 图l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影响的研究思路 论文在下列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认识: (l)对京北地热田进行了地质、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地热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查明了热田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热储层的类型与厚度、热水的成因与空间变化,首次建立了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京北地热田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为京北地区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影响机理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它地区地热田的科学保护与开发树立了样板。 (2)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京北地热资源,首次计算出京北地区热水静储鱿 为3.36x 108m3,储热量为72.s4xlo,3eal,可利用的热量为lo.goxlo”eal,为京北地热田 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3)系统分析研究了京北地热田开采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建立了对地下水位影响的预 测模型,按照地热田开采强度,预测了雾迷山组热储层地下水位的下降速率为约1.49m/a, 铁岭组热储层地下水位的下降速率为1.73耐a,指出了严格控制开采量,遏制热水资源的枯 竭趋势。 (4)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热田开发对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发现这些影响主要存 在于地热系统的下游地区台站中,特点是对太平庄井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大,对东三旗井逸 出气Hg的影响大,影响的关键是水文地质条件,提出防止与减轻这些影响的对策是严格控 ?

车用太,刘喜兰,姚宝树,鱼金子,张培仁,刘五洲,杨明波,朱自强,曹新来,黄辅琼,谷元珠,刘成龙,李海孝,宋晓冰,范秀丽[9](2003)在《首都圈地区井水温度的动态类型及其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在系统清理首都圈地区 11口高精度水温度观测井近 10年的观测资料的基础上 ,归纳出井水温度动态的多年趋势、年、月、日动态类型 ,并对其成因与特征进行分析。多年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型、上升型、下降型、起伏型与复合型 ;年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 -阶变型、上升型、下降型、起伏型 ;月动态类型可归纳为平稳型、平稳 -阶变型、平稳 -起伏型、下降 -起伏型、上升 -起伏型与复合型 ;日动态多为随机起伏型 ,但在 5口井发现有水温潮汐 ,绝大多数井中存在阶变或脉冲等。目前发现的影响水温动态类型的因素有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地表水的侧向补给、邻井地下水开采及观测井内的井水扰动等 ,此外仪器本身的不稳定性对动态类型也产生重要影响。认识上述的正常动态类型 ,排除各种干扰之后 ,仍发现井水温度有较好的映震效应 ,在一些中强以上地震之前有较好的短临异常 ,在一些远大震之时也有显着的同震异常 ,在个别远大震之前发现有震前异常。因此 ,深入研究井水温度的动态类型 ,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 ,包括仪器不稳定产生的阶变或脉冲等 ,将会显着地增强井水温度动态监测的映震效能 ,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地震短临预测能力

王庆良[10](2003)在《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球自转速率(或日长)变化具有典型的十年尺度波动特征,该十年尺度波动主要是由深部核-幔间的角动量转换引起的。已提出了三种可能的核幔耦合机理即核幔地形耦合、电磁耦合、引力耦合,但至今没有一个被完全证实或排除。与日长十年波动变化类似,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也具有数年~数十年的波动变化特征,但其波动演化机理目前还不清楚。为探索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波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之间可能的内在机理联系,本论文广泛收集整理了中国大陆近200处场地的断层形变监测资料、30余个台站的地倾斜观测资料、20余个台站的应力/应变观测资料、7个台站的重力变化观测资料、8个台站的地温观测资料,其观测时间跨度一般为10~30年。除台站观测资料外,本文还收集整理了河西-祁连山地区近30年的区域垂直形变监测资料以及首都圈地区近20年的流动重力监测资料。除中国大陆监测资料之外,笔者还利用Internct资源和e-mail通讯联系等方式,收集到了美国加州San Andreas断层的形变监测资料、意大利东北部Friuli地区的台站地倾斜、应变观测资料以及全球近200台站的地磁年均值观测资料。对比研究发现,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的波动变化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十年尺度波动相关的,且这种十年尺度相关性具有全球准同步变化、原始形态相关、去线性相关、转折点相近、方向依赖性等多种特点。从变化量级上,日长十年尺度波动相关的断层形变幅度一般可达数毫米,San Andreas断层则可达数厘米,地倾斜变化幅度可达4~5弧度秒,地应力变化幅度可达数百kPa,应变波动幅度可达10-6量级,地表重力场变化幅度可达数十微伽(10-8m/s2) ,区域地壳垂直差异运动幅度可达数厘米(河西-祁连山地区)。理论上,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离心力可以引起地表位移、倾斜、应变以及重力场的十年尺度波动,但其理论值普遍比实际观测到的十年尺度波动小4~5个数量级,因此,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不是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的主要原因。联合参考日长十年尺度波动研究结果和地磁长期变化研究结果,地壳形变-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最可能的机理解释是:外核流速场扰动一方面通过核幔角动量转换引起地幔自转速率的波动变化(地幔-地壳的刚体运动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核幔边界力变化引起地壳形变的波动变化(地幔-地壳的弹性变形行为),即日长十年尺度波动与地壳形变十年尺度变化均源于核幔耦合作用。地磁场的十年尺度波动变化是外核流速场变化的直接电磁感应反映;地表重力场十年尺度波动变化则联合受到核幔边界力引起的地壳密度变化、地球内部密度介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浅层地温-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的最可能机理解释为:核幔耦合引起了地壳浅层应力场的波动变化,地壳应力场波动变化又通过岩土介质的比热变化等机理引起浅层地温的变化。青海平安台特殊“固体潮型”地温日波-半日波现象,则与日月引潮力以及该台石英晶体温度传感器的压电效应密切相关。由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仅与地幔底部纬向剪切力矩变化有关,而地壳形变、地表重力场等的变化则既与地幔底部纬向拖曳力变化有关,也与地幔底部经向拖曳力、径向正压力变化有关,除此之外,地幔-地壳介质的结构不均匀性也对核幔边界力作用下的地壳变形特征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日长变化的十年尺度相关性现象表现得相当复杂。 地壳形变一地球物理场一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它揭示了核慢藕合作用是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波动式演化的主要力源之一;其二,作为一种重要约束条件,它否定了核慢引力祸合机理对日长十年尺度波动的重要贡献;其三,根据地磁变化滞后日长变化4一6年的特征时间,可以反演确定出下地慢的电导值为10怡量级,该电导值意味着慢电磁藕合是日长十年尺度波动的主要激发机制之一。 地壳形变一地球物理场一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现象系统发现对地震预报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揭示了核慢祸合作用是地震前兆监测资料背景性异常变化的主要调制机理之一,因此,利用天文观测取得的日长变化资料,有可能帮助提高前兆异常信息识别的可靠性。

二、首都圈的精密地温观测和地震前兆异常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都圈的精密地温观测和地震前兆异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有关地震响应的地温观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地震成因
        1.1.2 地震的危害性
        1.1.3 地震的特点
        1.1.4 地震引起的异常
    1.2 研究区的地质背景
        1.2.1 河北省怀来县地质背景
        1.2.2 四川省西昌市地质背景
    1.3 研究现状
        1.3.1 我国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的发展
        1.3.2 我国前兆地温观测的发展历史
        1.3.3 地温研究现状
        1.3.3.1 地温仪器
        1.3.3.2 有关地震前兆的地温
        1.3.3.3 地层的地温分布
        1.3.4 对延怀盆地的研究情况
        1.3.5 同震响应的观测情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完善地震观测手段的意义
        1.4.2 怀来后郝窑地震台进行多层位地温观测的意义
        1.4.3 同震响应的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原理
    2.1 地温异常成因
    2.2 相关系数
    2.3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2.4 小波分析
        2.4.1 小波变换介绍
        2.4.2 离散小波变换
        2.4.3 小波基的选取
3.浅层地温的观测技术
    3.1 观测井的分布
    3.2 仪器的安装与组网方法
    3.3 传感器.接收仪器
        3.3.1 传感器
        3.3.2 数据接收仪器
    3.4 软件介绍
        3.4.1 Mapsis
        3.4.2 SPSS
        3.4.3 Matlab中的小波工具箱
    3.5 数据预处理
4.浅层地温的垂向观测方法
    4.1 气温与多个深度的地温图分析
    4.2 FFT分析(验证)
    4.3 小波分析(验证)
        4.3.1 离散小波分析(小波细节分析)
        4.3.2 连续小波分析
5.浅层地温的水平观测方法
    5.1 测温井孔对地温的影响
    5.2 四向地温数据分析
    5.3 地温探测器布设
6.地温与地震的关系
    6.1 地温的同震响应
    6.2 怀来4米深度地温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6.3 西昌12米地温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

(2)云南水温异常与MS≥5.0地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温资料及地震样本选取
2 异常提取方法
    2.1 AP (Abnormal process) 方法
    2.2 从属函数方法
3 初步结果分析
    3.1 单项异常及预测效能分析
    3.2 异常频次与地震关系分析
    3.3 权重集成异常与地震关系分析
    3.4 R值评分结果
    3.5 分区异常与异常区内地震相关关系分析
4 结论及讨论

(3)地震构造区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卫星遥感热辐射的原理及卫星遥感系统
    2.1 地表热辐射的特性及基本原理
        2.1.1 地表热辐射的基本特性
        2.1.2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2 地震红外异常识别的影响因素
        2.2.1 大气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2.2.2 地表环境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2.2.3 气象变化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2.3 地震红外异常机理
    2.4 NOAA/AVHRR极轨气象卫星
    2.5 野外地温观测仪器
第三章 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算法研究
    3.1 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
        3.1.1 红外亮温计算的原理
        3.1.2 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法
        3.1.3 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3.2 热红外亮温异常提取算法
        3.2.1 基于历年同期亮温偏移指数算法
        3.2.2 改进的RST方法
    3.3 卫星红外亮温地震信息处理软件
        3.3.1 软件的基本处理功能
        3.3.2 亮温统计分析功能
第四章 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1 首都圈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
        4.1.1 首都圈实验区概况
        4.1.2 首都圈实验区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1.3 小结
    4.2 祁连山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
        4.2.1 祁连山实验区概况
        4.2.2 祁连山实验区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2.3 小结
    4.3 首都圈、祁连山红外亮温背景场对比分析
第五章 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5.1 汶川地震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5.1.1 汶川实验区亮温背景场建立
        5.1.2 基于亮温偏移指数提取亮温异常
    5.2 玉树地震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5.3 小结
第六章 红外亮温与野外地温相关性分析
    6.1 野外地温观测数据统计分析
    6.2 卫星观测亮温与野外地温观测数据综合对比
    6.3 卫星观测亮温与野外地温观测数据拟合分析
    6.4 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存在的问题
    研究前景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文安5.1级地震前兆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震前异常特征回顾
    2.1 背景异常
    2.2 中短期异常
    2.3 短临异常
3 震前异常特征分析与结论
4 认识

(6)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40年探索历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观测网 (站) 建设
    1.1 邢台余震区临时观测网
    1.2 全国水文地球化学观测网
    1.3 全国地下水动态观测网
    1.4 全国地热 (水温) 观测网
    1.5 数字化观测网建设
    1.6 流动观测系统建设
2 观测技术的发展
    2.1 水位观测仪器
    2.2 水温观测仪器
    2.3 氡观测仪器
    2.4 汞观测仪器
    2.5 氦、氢等气体观测仪器
3 理论方法与前兆研究
    3.1 理论模型与前兆机理解释
    3.2 野外实验研究
    3.3 室内实验研究
4 预报方法与预报实践
    4.1 地震预报方法
    4.2 地震预报实践
5 主要论着和技术规范
6 科学问题与发展方向
7 结语

(7)河北省40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与展望——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震监测工作的发展
    1.1 多路探索, 大打人民战争—开创阶段
    1.2 优化观测, 规范管理—发展阶段
    1.3 数字化、网络化—提高阶段
        (1) 数字地震遥测台网系统。
        (2) 数字强震台网系统。
        (3)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系统。
        (4) 通信网络系统。
2 分析预报工作的进展
    2.1 广泛实践—起步阶段
        2.1.1 地震活动性预报研究
        2.1.2 地震前兆预报研究
        2.1.3 其他预报研究
    2.2 深入研究—发展阶段
        2.2.1 地震活动性预报研究
        2.2.2 地震前兆预报研究
        2.2.3 综合预报及中长期研究
        2.2.4 地方地震研究
    2.3 理论探讨—提高阶段
        2.3.1 地震预报科学研究
        2.3.2 地震预报技术系统
        2.3.3 地震预测效果
3 震灾预防工作的开展
    3.1 法制框架日趋完善
        3.1.1 法制建设
        3.1.2 执法队伍及培训
        3.1.3 执法监督
    3.2 管理体制日趋健全
        3.2.1 行政审批
        3.2.2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
    3.3 社会防御体系不断加强
        3.3.1 防震减灾宣传
        3.3.2 地震群测群防
        3.3.3 城乡震害防御
4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4.1 地震应急工作实践
        4.1.1 政府的组织指挥
        4.1.2 军队的抢险救援
        4.1.3 灾民的自救互救
    4.2 地震应急预案与演练
    4.3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4.3.1 组织指挥系统
        4.3.2 应急技术系统
        4.3.3 应急预案体系
        4.3.4 应急队伍建设
5 40年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经验
    5.1 党和政府重视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5.2 依法管理防震减灾是加强综合防御的根本保障
    5.3 抓住地震现场不放是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5.4 夯实监测预报基础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
    5.5 依靠现代科技是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5.6 专业队伍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力量
    5.7 广泛参与是防震减灾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6 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6.1 依托科技, 创新地震观测途径
        6.1.1 优化调整和完善地震观测网络
        6.1.2 依靠高科技发展地震观测技术
        6.1.3 实现网络化的地震信息服务
    6.2 深入探索, 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6.3 依法管理, 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6.4 依靠社会, 推进地震应急工作

(8)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背景
    1.1 区域自然地理
    1.2 区域地层
    1.3 区域地质构造与构造活动
    1.4 区域水文地质
    1.5 区域地热资源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京北地热田概述
    2.1 京北区自然地理
    2.2 京北地热田区地质建造与构造
        2.2.1 地质建造
        2.2.2 地质构造
    2.3 京北地热田区水文地质
        2.3.1 基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
        2.3.2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岩组
        2.3.3 水文地质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京北地热田的热水系统
    3.1 热水的水化学特征
        3.1.1 热水水化学成分
        3.1.2 pH值及水质类型
        3.1.3 热水水化学动态
    3.2 热水同位素化学
        3.2.1 氢氧同位素
        3.2.2 氚同位素
        3.2.3 碳14同位素
    3.3 热水的水-岩平衡计算与深部温度估算
        3.3.1 水-岩平衡计算
        3.3.2 热水的地球化学温标
    3.4 热水中的气体成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京北地热田的地温场
    4.1 地温场平面特征
    4.2 地温场垂向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第六章.京北地热田的开发
    6.1 小汤山地热田的开发历史
    6.2 小汤山地热田的开发现状
        6.2.1 热水开采与水位变化
        6.2.2 热水的开发利用
    6.3 小汤山外围地热田的近期开发
    6.4 大型抽水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6.4.1 抽水试验及其结果过程
        6.4.2 抽水试验结果分析
    6.5 地热资源评价
        6.5.1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6.5.2 热储层资源量计算
        6.5.3 开采量-水位降深-时间关系的多元复相关模拟
        6.5.4 对今后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7.1 京北地区的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
        7.1.1 沙河井
        7.1.2 小汤山井
        7.1.3 板桥井
        7.1.4 东三旗井
        7.1.5 太平庄井
        7.1.6 白浮断层气测点
    7.2 地震地下流体的正常动态
        7.2.1 沙河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2.2 东三旗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2.3 太平庄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2.4 板桥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2.5 白浮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3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干扰
        7.3.1 热水井抽水对沙河井水位动态的干扰
        7.3.2 热水井抽水对东三旗井气Hg和气Rn动态的干扰
        7.3.3 热水井抽水对太平庄井水位、水温动态的干扰
        7.3.4 热水井抽水对板桥井水位动态的干扰
        7.3.5 热水井抽水对白浮断层气动态的干扰
    7.4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干扰机理分析
        7.4.1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干扰及其水文地质背景
        7.4.2 热田开发对沙河井、板桥井和白浮断层气观测点不产生干扰的原因
        7.4.3 热田开发对东三旗井地下水逸出气动态干扰的机理
        7.4.4 热田开发对太平庄井地下水动态干扰的机理
    7.5 减轻热田开发干扰的对策
        7.5.1 控制热田开发
        7.5.2 调整台站布局
        7.5.3 监测测项的调整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
参考文献
简历
致谢

(10)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0.1 问题研究的由来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0.4 本论文主要学术创新
第1章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特征
    1.1 地球自转变化特征
        1.1.1 长期减速变化
        1.1.2 规则性变化
        1.1.3 不规则变化
    1.2 日长十年尺度波动的核幔耦合机理
        1.2.1 核幔地形(压力)耦合
        1.2.2 核幔电磁耦合
        1.2.3 核幔引力耦合
        1.2.4 液体外核的扭转振荡
    1.3 小结
第2章 断层形变-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2.0 引言
    2.1 中国大陆断层形变-日长变化相关性
        2.1.1 断层场地及资料情况
        2.1.2 断层形变干扰异常识别与消除
        2.1.3 断层形变-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2.2 San Andreas断层形变-日长变化相关性
    2.3 小结
第3章 地倾斜-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3.0 引言
    3.1 中国大陆地倾斜-日长变化相关性
        3.1.1 资料处理方法
        3.1.2 地倾斜-日长变化相关性
    3.2 意大利东北部Friuli地区地倾斜-日长变化相关性
        3.2.0 引言
        3.2.1 台站及资料情况
        3.2.2 地倾斜-日长变化相关性
    3.3 小结
第4章 地壳应力/应变-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4.0 引言
    4.1 地应力台站
    4.2 应力变化影响因素
    4.3 应力-日长变化相关性
    4.4 小结
第5章 区域垂直形变-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5.0 引言
    5.1 河西-祁连山地区现今构造变形特征
    5.2 区域垂直形变-日长变化相关性
    5.3 区域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日长变化相关差异性
第6章 地球重力场-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6.0 引言
    6.1 首都圈流动重力-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6.1.1 首都圈流动重力网
        6.1.2 重力-日长变化相关性
    6.2 台站重力观测-日长变化相关性
第7章 浅层地温-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7.0 前言
    7.1 大同机车厂地温变化特征
        7.1.1 资料情况
        7.1.2 资料处理
        7.1.3 大同地温-日长变化相关性
    7.2 青海平安地温变化特征
        7.2.1 平安地温长期变化特征
        7.2.2 平安地温短临前兆特征
        7.2.3 平安地温日波-半日波现象及其机理
第8章 地磁场-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8.1 地磁场基本特征
    8.2 地球主磁场长期变化特征
    8.3 地磁场长期变化-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
        8.3.1 引言
        8.3.2 台站及资料情况
        8.3.3 地磁-日长变化相关性
    8.4 小结
第9章 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机理
    9.0 引言
    9.1 十年尺度相关性的地球自转变化机理分析
        9.1.1 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地壳形变和重力变化
        9.1.2 自转变化离心力机理的无效性
    9.2 十年尺度相关性的核幔耦合机理
        9.2.1 核幔边界流体压力变化引起的地表变形
        9.2.2 介质不均匀性对核慢耦合变形的影响
    9.3 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机理总结
第10章 十年尺度相关性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10.1 十年尺度相关性的地壳形变驱动力源意义
    10.2 十年尺度相关性的核幔耦合约束意义
        10.2.1 核幔引力耦合机理
        10.2.2 核幔电磁耦合机理
        10.2.3 核幔地形耦合机理
    10.3 小结
第11章 十年尺度相关性的地震预报意义
    11.0 引言
    11.1 十年尺度相关性的地震预报意义
    11.2 地震预报工作的出路思考
    11.3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地震活动性
        11.3.1 自转能量变化与地震能量释放
        11.3.2 地壳应力变化与地震活动性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项目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首都圈的精密地温观测和地震前兆异常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关地震响应的地温观测方法研究[D]. 罗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2]云南水温异常与MS≥5.0地震关系研究[J]. 李琼,付虹,毛慧玲,朱荣欢,何德强. 地震研究, 2017(02)
  • [3]地震构造区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方法研究[D]. 温少妍.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4]《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5]文安5.1级地震前兆变化特征分析[J]. 焦青,刘耀炜,杨选辉,姚宝树,刘冬英,易志刚,宋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06)
  • [6]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40年探索历程回顾[J]. 刘耀炜. 中国地震, 2006(03)
  • [7]河北省40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与展望——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J].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华北地震科学, 2006(02)
  • [8]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D]. 吕金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4(02)
  • [9]首都圈地区井水温度的动态类型及其成因分析[J]. 车用太,刘喜兰,姚宝树,鱼金子,张培仁,刘五洲,杨明波,朱自强,曹新来,黄辅琼,谷元珠,刘成龙,李海孝,宋晓冰,范秀丽. 地震地质, 2003(03)
  • [10]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研究[D]. 王庆良.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3(01)

标签:;  ;  ;  ;  ;  

首都圈精确地热观测与地震前兆异常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